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没有进过洞房,也该知道“洞房”是什么

没有进过洞房,也该知道“洞房”是什么

没有进过洞房,也该知道“洞房”是什么
没有进过洞房,也该知道“洞房”是什么

2015年10月8日,是国庆长假后的第一天,正值假期综合症爆发的高峰。作为单身狗一枚的小搜哥,又被教主和baby的粉红炸弹轰炸了整整24小时。更没想到的是会在这一场号称王子公主浪漫童话的婚礼中看到教主胸挂红花和头带凤冠的baby一起给家长敬茶的一幕。

果然婚礼就算再洋气,也逃不开中国传统礼俗的痕迹啊。而说起传统的婚俗,闹洞房便是最重要的一项,不仅古代人爱闹,现在人更是乐在其中。

但是,问题来了,虽然洞房,作为一个从古至今都具有极高人气的词语,大家都知道是新婚夫妻完婚的新房。可为什么满室喜庆的房间会跟洞穴联系在一起呢?

这就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了。小伙伴们快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小编来给你讲讲那过去的故事。

其实,洞房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

远古时期的神话瑰丽多彩,有关洞房的传说更是美丽动人。相传陶唐氏尧某天视察牧区的时候,遇见一位漂亮的仙女。她手执火种飘然而来,又飘然离去。故事的进展对于深谙小说情节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尧王自然是从此食不甘味,一心惦记着仙女,决计下山寻仙。然后仙女肯定是会被找到的,火花肯定是会擦出的。一见钟情都是属于长得好看的人,所以相貌堂堂的尧王和窈窕动人的仙女在一起了。他们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时洞里洞外祥云缭绕,百鸟和鸣。

另一个版本的传说,则十分符合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不畏强暴,情投意合追求幸福的说书模式。秦始皇一边大兴土木,强选天下美女,毕竟宽大的阿房宫急需人员填充;一边焚书坑儒,无辜的读书人被迫逃命。于是逃难大军中的三姑娘和书生沈博两人好巧不巧在华山就碰头了。相逢即是缘分,两个人互诉衷肠。了解对方的不幸遭遇之后,两颗心也越走越近。一对夫妻就这样华丽丽地诞生了。在上无片瓦,身在密林的情况下,他们便以巨石下的一个洞穴为新居。

传说总归是传说,虽然美丽,但也少了几分真实。其实早在六七千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半坡人民,都是住在半洞半房的房子里。男人与女人到了婚期时,男方就嫁到女方的村子(是的,你没看错,就是男嫁女),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洞穴和房间二合一,与新婚逐渐有了联系。

洞穴和新婚的联系就先讲到这里了。小伙伴们先别着急下谷堆,重头戏还没开始呢。

其实,洞房首次以一个词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是在《楚辞•招魂》上。姱容修态,絙洞房些,意思是有着俏丽的容貌、美妙的体态的美人在洞房中缓缓走动。此处的洞房并不指婚房,而是指深邃而豪华的内室。同理还有汉代司马相如《长门赋》中的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和东汉桓谭《新论》中的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那个时候的洞房常常和高堂、广厦连用,用来指称王公贵族们豪华的宅第,和普通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说,穿越是

一门技术活,要是穿成了平民百姓,那就没有机会见到最早意义的洞房了。

到了唐朝的时候,洞房开始频频发力,在诗文中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含义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原始语义之外,可以用来形容女人的闺房,例如王建《秋夜曲》:秋灯向壁掩洞房,良人此夜直明光;可以用来表示男欢女爱的场所,比如王琚《美女篇》: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另外,盛唐时,佛教十分流行,洞房因其幽深,还曾用来指僧人的山房,在诗佛王维的《投道一师兰若宿》中就有一句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

大约到了中唐时期,洞房才开始指新婚之夜的婚房,并且作为其代名词固定下来。代表作有刘禹锡的《苦雨行》: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还有顾况的《宜城放琴客歌》,用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来形容新娘的装束和洞房行乐的情景。

而各地的闹洞房活动也是层出不穷。总括起来可分为文闹和武闹两种。

文闹比较文雅,一般是向新娘出谜语、对对子,请其讲述恋爱经历及平常不见于口的男女之事。新娘子比较害羞,本来这些话题就难以启齿,往往没讲几句,宾客们的善意起哄便是一浪接一浪。看着羞赧的新郎新娘,哄笑的声音自然更大,气氛自然而然也达到高潮。

武闹,则更为惊心动魂,拥葱就是其中一个代表。文闹只是动口,武闹就是动手了。拥葱借用了农村务菜的专业术语,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灯拉灭,黑灯瞎火中众人把新郎新娘裹挟一起,你推我搡,有点狂欢的色彩。

非洲原始部落的奇特风俗

非洲原始部落的奇特风俗:穆尔西女人大嘴为美 在埃塞俄比亚有不少奇特的现象,穆尔西部落妇女的大盘子嘴就是其中之一。 杀人多的是英雄 穆尔西人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部落之一,现在约有5000多人。他们居住在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奥莫河流域。我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坐飞机先到南部的阿尔巴门奇镇,然后租用当地状况良好的越野吉普车,跋山涉水,开了200多公里,才到达几乎与世隔绝的部落所在地。这里的自然景观除了湿热之外并无奇异之处,人们住的也是茅草屋。 陪同我的导游海鲁说:“到了这里也不一定能看到穆尔西女子,因为穆尔西人是半耕半牧的民族,居无定所。”听了这话我很失望,他接着说的话又把我着实吓了一跳。“在奥莫河流域,一种叫采采蝇的毒苍蝇非常多,被这种东西叮一下,人容易昏迷甚至死亡。”我赶紧左右观察是否有采采蝇。海鲁又说:“穆尔西人中有很多职业小偷,他们的父母鼓励孩子从小就去偷抢。有的外国游客来看大嘴女人,鞋和内衣都被偷走了。”我赶紧把手紧紧地按在衣服的口袋上,警惕地保护自己的钱包。 有两三个身材剽悍的男人在路上走过,他们的胳膊、大腿、前胸和后背处都用尖刀划满了杠杠。海鲁说:“看,他们就是穆尔西男子!一条杠代表杀过一个人,身上杠越多越受人尊敬。为了偷牛或抢媳妇,部落间的拼杀‘塑造’了很多这样的‘英雄’。” 为什么这样打扮 我翻看过介绍穆尔西族的资料,穆尔西女人的嘴里能放下直径十几厘米大的盘子,把嘴撑得大大的。我很好奇,问海鲁她们这样怎么吃饭说话?海鲁解释说:“穆尔西女子10岁左右就开始练习往嘴里放盘子。盘子型号不同,都是泥土烧制或用木块做的。平时放在嘴里,吃喝时才摘下来。开始往嘴里放盘子前要动一个小手术,用小刀将下嘴唇和牙龈之间切开一个口子,使下嘴唇与齿根分离。然后,先放一个小盘子把口子撑开,使其不再长回去。日后逐渐将小盘子换成大盘子。嘴唇自然越撑越大,最大的嘴唇能翻到头上把脸包住。这个痛苦的过程伴随着女孩成长为妇人。”听着介绍,我觉得自己牙根直发麻。 这时,远远地走来一个上身赤裸的女人,样子古怪,嘴里一直衔着一块大饼样的东西。“朋友,你很走运!看,那就是你要找的大嘴女人。”海鲁兴奋的叫声没有拉回我的目光,我已经瞠目结舌了。随着女人越走越近,她那张大嘴巴愈加明显。赭石色的盘子和肤色几乎混成一体。盘子上也有穆尔西人身上画的斑点花纹。我根本看不见她的下巴。海鲁为了能让我满意,他叫住这个穆尔西女子,把她带到我跟前来。 我只顾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原来满肚子的疑问都忘了问。海鲁说这名妇人叫哈比塔,可她对海鲁说的话我既听不清楚也听不懂。

非洲原始部落

勇探非洲原始部落! 轉載 適合口味重的埃塞俄比亞這個國家最讓人神往的便是它無數的歷史古跡,方尖石塔,阿克森姆(Axum)石碑教堂,塔納湖島Tigre 的科普特人修道院,以及拉利貝拉Lalibela 的非洲耶路撒冷的岩石教堂。 當然,歷史和文化還不是這個地方最引人注意的唯一事物,還有他們根深蒂固的獨特的傳統文化。 族群---Hamer、Mursi、Caro以及其他一些,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離現代生活太遙遠了。

Mursi族人被遺忘在世界的角落

Mursi 族人 居於埃塞俄比亞最 偏遠的地區 Omo山谷 當英國人類學家在 1970s早期 發現這一族群時 他們還沒聽說過 埃塞俄比亞這 一名稱 (這個他們居住的國度)

當中的許多人卻都扛著AK-47s。毗鄰的Banna族人和Bodi族人時常搶奪他們珍視的牛群,給他們帶來威脅,於是他們也以牙還牙

這是埃塞俄比亞 南部的MURSI部落 是什麼原因使她們能夠延續這殘酷的方式至今?單單是為了美? 據說還有另一種原因,很久以前,Mursi的男人 怕自己的女人和女兒被別的部落擄去做奴隸,嘴上裝上大盤子後,使她們變得醜陋,別的族群就不會看上並搶去。當然並不是部落中的所有人都有權利裝上這麼個大盤子的, 只有部落貴族家庭成員才有資格,那些一般家庭的女人雖免去了酷刑,但正常的面孔也代表了一個女人在這個部落低下的地位。

Mursi少女長到十五、六歲時會穿透下嘴唇以置盤 (稱為唇盤,即lip-plate) 若其容忍度愈大,則所置盤愈大可為其父贏來愈多的彩禮 面對面再看這些Mursi女人們 帶上盤子的還好 那些把盤子去掉的更刺激人下嘴唇垂在下巴上,怪異得很這些女人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下嘴唇劃開一口子 裝上一泥燒的小盤子 隨著年齡的增大 逐漸更換大的

非洲最后的原始部落,一定住着外星人

非洲最后的原始部落,一定住着外星人 非洲最后的原始部落小地球旅行攻略- Africa Beautiful World - Forever 埃塞共有80余个民族,但最具非洲特色和原始魅力的大概50个部落,大多分布于奥莫河谷。这里与肯尼亚接壤,地处边陲,交通闭塞。一条奥莫河蜿蜒近千公里,将埃塞南部两个最大、最偏远、最具野性的自然保护区——奥莫及马果国家公园一分为二。 ━━━━━━━━━━━━小地球旅行联盟津巴布韦领主@老陈独家奉献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探秘之旅不要再问非洲安全的问题啦埃塞俄比亚是最早信仰基督的国家之一而所有信仰纯正基督的国家都阳光普照比如欧洲因为远离红尘,远古部落的传统习俗几乎原封未动,如穆尔西人的唇盘奇观、哈莫尔人以跳牛仪式作成人礼,以及女孩乐享男人对自己的血腥鞭挞等。奇风异俗,令人瞠目结舌。━━━━━━━━━━━1Hamer 女人最美丽的哈莫尔族奥莫河谷的美丽女人们 先来一个口味最轻的部落。Hamer 族的女人是奥莫河谷的部落里最美丽的女人。她们大多赤裸上身,用一张牛皮或者羊皮裹在下身当裙子,头发编成无数的小辫子,身上和头发上涂着牛油和泥土混合的涂料,油亮的棕色,就像欧洲妇女整天把自己关在日光浴室里做出来的效果。Hamer 女人脖子上挂满了贝壳和珠子穿成的项链,在褐色的皮肤上鲜艳夺

目。她们大多五官清秀,气质高雅,总是站在远处静静看 着你,眼神平静温和,没有其他部落的野性和挑衅。Hamer 部落是一夫多妻制,可以通过女人脖子上的项圈来区分婚姻状态和家庭地位,已婚的女子脖子上戴着两条粗粗的项圈,而底部伸出一个木椽头的项圈,只有第一位妻子才有权利带,她在家庭里地位高于其他的女人。 ━━━━━━━━━━━2Karo在身上画画的卡诺族杀马特都弱爆了 好吗 卡诺人喜欢在身体和脸上涂上各种花纹,在嘴唇下镶金属针和其他装饰物,有一种震撼、和谐、野性的美。卡诺女人 通常带着贝壳和彩色玻璃珠子穿成的项链,这些项链是她们的丈夫和情人们赠送,所以从一个女人脖子上项链的多少,可以看出她的受欢迎程程度。卡诺男人向女人求欢示爱时,盛装披挂,并带上漂亮的羽毛,如果是为了摄影去非洲,拍下这一幕会非常浪漫和震撼。━━━━━━━━━━━3Mursi最自虐的唇盘族唇盘,耳盘,身体雕刻,冲锋枪……行为艺术家” 以下部落图片会稍让人有不适,如果承受不了可以快速下滑。Mursi 摩西族看来,很像天生的行为艺术家,喜欢在自己的身体上实践艺术。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女子16岁左右时,移除下颚牙齿,用刀将下嘴唇和牙龈之间切开,使下嘴唇 与齿根分离,并用陶土唇盘扩大唇部。想想都痛(与美相比,痛算什么——行为艺术家都这么想)。所置盘子愈大,

与非洲原始部落布须曼人(Bushman)一起狩猎

与非洲原始部落布须曼人(Bushman)一起狩猎

在东非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最为世人所了解的原始部落是马赛人,但是在坦桑尼亚其实还有比马赛人生活更原始的部落,他们被简单的称为bushman(意为生活在丛林里的原始人),我们叫他们布须曼人。他们的生活完全与现代文明脱离,基本上也很少接触现代人,只有难得有游客参观的时候才会接触到。他们平时生活在东非草原上,有点游牧民族的意思,完全靠狩猎采果为生,如果抓到食肉动物,那就开荤,没有的话就靠野果照样充饥;在旱季直接睡在丛林里,雨季也简单搭一个草棚子居住;语言自成一体;生活完全不用钱,几乎不用外界的任何物资,毫无疑问是最原始的非洲民族之一。而我们则有幸参观他们的临时居住点,还跟随一队童子军外出狩猎,感受了一把原始人的生活。 我们驶离公路,在崎岖小路上开了3小时才到一个叫做陈陈村(chen chen Village)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在导游Issa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加一段步行来到了布须曼人村庄。听Issa介绍,这个部落一共有1000多人,但我们今天去拜访的地方只有三间茅草屋,几十个人。因为事先通知过有游客来访,所以男人都穿了裤子和兽皮的衣服,女人在身上裹了块布。

一大早壮年男人们都外出狩猎去了,茅屋外坐着女人和小孩。小孩子们都特别害羞,不敢抬眼看我们。

几个年轻男孩由一个成年男人带领,在准备弓箭,带我们去狩猎。我们也顺便凑上去想尝试一把他们手中的弓箭,可没有想到这拉弓射箭可没那么容易,需要很大力气,就连我们司机Deo试了一把也放弃,更不要说我们了。

这个是带头的帅哥,很酷的,基本不看你一眼,当然更没有办法语言沟通,他们只有自己的语言,不懂东非主流的斯瓦西里语,更不要说英语了。一开始,他就低头走路,一路走一路在用刀削尖手中一把箭。看他如此专业,我决定全程跟他了。

揭秘地球上15个最隐蔽的原始部落

揭秘地球上15个最隐蔽的原始部落 英国摄影师吉米·纳尔逊拍摄了名为“在他们消失前”的系列摄影作品,展示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 为了完成这项拍摄计划,他造访了全球多个生活在山区、冰原、丛林和山谷的原始部落。 由于很多人觊觎原始部落的土地,用于开垦种植园,发展旅游业,开采资源或者建造公路和水坝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原始部落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面临威胁。 1.哈萨克人是半游牧部落,很多家庭一年内会随着季节变化多次搬迁。夏季时,牲口少的家庭会住在距离冬季居所较近的地方。他们的圆顶帐篷非常讲究,地毯和毛毡墙上绣着各种图案 哈萨克人有很多传统,其中就包括驯鹰打猎。他们主要以畜牧为生,祭拜天空、祖先和火等仪式在伊斯兰教创立以前就已经开始。此外,他们还相信超自然力量。 2.桑布鲁是一个特点非常明显的部落,人们之间非常团结、尊老爱幼。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开始在城市生活工作,但社会现代化并没有改变他们的生活传统,传统着装男女相似-大红色的布料缠在身上,脖子上戴着各种各样的珠链装饰,头上和身上扎着各式的红赭石工艺品。

桑布鲁人称呼自己为“罗卡普”,对于这个词的意义,较常见的说法是“土地的主人”。桑布鲁人说桑布鲁语,属于尼罗-撒哈拉语系,其居住地区有著名的肯尼亚桑布鲁国家保护区。 3.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胡里部落,是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据信,这个部落在 4.5万年前迁到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在的人数超过300万,占到当地非原住居民的一半生活在高原地区。几千年来,一些胡里族落经常与邻近部落发生冲突。 胡里部落之间经常为了争夺土地、猪和女人爆发冲突。他们想尽各种办法震慑敌人。最大的胡里部落维格人会将脸涂成黄色、红色和白色。此外,他们还会用自己的头发制成装饰性假发,假发上会遍插羽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