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Abstract : This paper reviews Bourdieu’s theory of social class. It is organized into three main sections. In part one , as the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his class theory , Bourdieu’s general framework of social theory , methodology , and key term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Part two reviews Bourdieu’s theoretical insights on class concept , capital and class classification , class habitus and taste , class trajectory and related topics. In part three , the author comments on Bourdieu’s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class theory and its limitations , highlights the heuristic implication of his class theory and the possibility to apply it to Chinese society to develop some empirical research questions.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的阶级理论,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在竭力化解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主义的方法论(relational methodology) 的指导下,在批判、继承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和韦伯/新韦伯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础上,布迪厄整合了阶级分析的主观与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分和对立;在作阶级划分时,布迪厄将资本总量、不同资本的构成比例以及资本拥有状况的时间维度结合起来,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复杂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更具特色的是,布迪厄揭示了阶级惯习与人们在消费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品味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品味差异对阶级建构和阶级认同所具有的意义。

一、一般方法论和理论背景

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是同其更为一般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紧扣在一起的。

(一) 方法论取向

布迪厄社会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不同社会生活的深层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得以再生( reproduction) 的机制。在方法论上,布迪厄认为,只有超越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客观(结构,或物质属性)/主观(建构,或符号表象,能动主体) 的二元对立,采取一种辩证的“结构主义的建构论(structural consturctivism) ”或“建构主义的结构论(constructive structuralism) ”(有人也将之概括为“生成[ genetic ] 结构主义”、“创生[generative ]结构主义”) ,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布迪厄、华康德,1998 :67 - 68) 。客观/结构主义者,如涂尔干(E. Durkheim) 、列维- 斯特劳斯(C. Levi - Strauss) 、阿尔图塞(L. Althusser) ,注重研究外在于个人的具有客观性的结构、规则、关系系统,将社会世界看作外在于人的主体世界的客观事物。而主观/建构主义者,如舒茨(A. Schutz) 、伽芬格尔(H. Garfinkel) 、理性选择论者等,则重视人类的生活、行动和思考,将社会世界还原为行动主体所拥有的意识想象进行解释。

布迪厄的“结构的建构主义”或“建构的结构主义”以“社会实践理论”综合了结构/建构、客观/主观主义的观点。他以“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mental structure) ”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符号暴力( symbolic violence) ”的各种形式,及其对支配结构(阶级间的权力关系)

的再生产和转换的影响;以一种几乎是直接承袭自马克思的“方法论的关系论”的观念,来考察社会的时空结构,包括阶级结构。布迪厄创造性地使用了“惯习(habitus) ”、“场域(fields) ”、“符号暴力”等概念。其对日常生活的言行进行解释的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

[惯习/资本] + [场域] = 日常生活言行

对日常生活言行的深层结构的分析,既要分析主观内在的心智结构,即惯习,又要探讨它与外在的社会结构,即场域之间的关系。惯习并非先验的主观意识或其体现,而是体现在能动行动者身上的历史经验积累。而场域也非僵死的结构模式,而是既有规则,也有重构和变化的可能性。布迪厄的社会学研究,就是要建构一种“关于内在性与外在性的辩证关系,即内在性的外在化和外在性的内在化的辩证关系”的日常生活理论模式(Bourdieu &Wacquant ,1998 :1 - 90) 。

(二) 重要的理论概念

布迪厄的阶级概念是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 的概念相联系的。在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里, “社会”是一个“场域”或“社会空间”的范畴。各种不同的场域交叉渗透,形成社会空间。现代社会就是由这些不同的空间范围或场域复合而成的。市场、权力、知识、审美、宗教等,都是不同的社会场域或社会空间。每一空间范围又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调控原则。在这样的社会空间里,个体行动者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本,相互之间进行斗争,以力图改变或维持自己所占据的空间范围。阶级指的就是在社会空间里位置相接近的人。

布迪厄认为,社会的不平等结构,实际上是以因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的不均匀分配所致的客观社会结构为基础的。他既反对建构主义的阶级观,也不赞同客观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前者如具有主观主义取向的社会理论,如象征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 、民族志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现象学社会学(phenomenology) 等,将社会分层结构看作直接由个人的互动中产生的,无视这些个人实际上是在既定的结构中行动的。后者如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中主流的地位取得模型、网络分析、以及众多的结构主义的阶级分析,却过分强调了宏观的社会结构,忽视了个体行动者的能动性。

在布迪厄看来,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 基础之上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利益、资本、社会位置是场域的构成要素。换言之,场域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构型,它强加在每一进入该场域的个体行动者身上,是权力分配的结构,任何个人欲获得利益,必须进入相应的场域。场域因此也是一个利益冲突和争夺的“战场”。场域的结构,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一场域内的报酬、利润、制裁,都有相对确定的结构。但是,这种外在的结构,并不能机械地约束参与者的行动。这是因为惯习在起作用(Bourdieu &Wacquant ,1998 :131 - 156) 。

惯习由沉积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是客观而共同的社会规则、团体价值的内化,它以下意识而持久的方式体现在个体行动者身上,体现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布迪厄认为,对外在客观性内化的程序的解释,是其创生结构主义的重要任务。在那些没有学校的社会里,惯习的灌注,主要是通过神话和仪式这种原始的分类方式实现的。而在经院制度里,哥特式建筑和经院思想,大教堂和神学大纲,制造出了具有共同的潜意识体系的个人,这些意识构成了他们的文化惯习。在现代社会里,不同的教育通过仪式、游戏、训练,将社会空间结构描摹在人们的心灵上。作为外在结构内化的结果,惯习具有某种大体上一致的系统方式,并对外在场域作出回应。惯习是通过体现于个人的躯体上而实现的集体的个人化,是经由社会化而获得的生物性个人的“集体化”,它是在历史中建构的、植根于制度的并因而作为一种社会性变量而存在的生成性母体。人们的生活实践,比如,教授表现出来的贵族式的禁欲,小资产阶级的自命不凡,人们对艺术品的鉴赏,对居住方式的选择,都是由惯习这一深层的生成原则决定的。作为人们生活的生成原则,它还是社会实践的分类体系。通过这样的实践,人们相互区分开来。它是理性的运作者,但是只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运作者,原本就存在于社会关系的历史系统之中,因此超越个人。它又是一个策略系统,实用的逻辑。惯习所产生出来的行为方式,并不具有严格的推演规则性,它总是在与变动不居的各种情景的遭遇中,确定自身,遵循一种含混不清的实践的逻辑,与日常世界关联。这就比如游戏的参加者,既要遵从游戏规则,又总能自由发挥一样。因而,它是创造性的,能体现想象力(Bourdieu &Wacquant ,1998 :157 - 186) 。惯习概念对理解阶级品味是十分重要的。

人们为了争夺利益,必须进入相应的场域。但是,在一个既定的场域内,什么样的利益分配规则才是正当的,其实是由这一“游戏”的参与者们建构出来的。因此,谁来建构这一规则,并使之合法化,制定规则成了场域内争斗的焦点。它实际上是权力斗争关系。“符号暴力”是要将一个场域里的价值观、权力分配的规则通过一种温和的、合法化的方式强加给每一个参与者。它的实现,凭借的是参与者的笃信。在该场域内,一旦操纵了参与者的世界观、价值观,统治就会以“非暴力”的方式实现。因此,符号斗争的目标在于建立一种为人们信仰的正当的价值观。社会行动者往往会将世界视为理所当然的,接受世界的现状,这是因为他们的心智结构原本是来自于这个世界的结构的。不同的行动者会利用其拥有的资本,来改变他人的信仰,使之接受自己的“正当”价值观念。拥有较多资本者,往往采取保护策略,以正统自居;而拥有较少资本者,则采取颠覆的策略。

二、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可以说是在批判、革新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韦伯/新韦伯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两种主流阶级理论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一) 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批判和吸收

“建构一个关于社会空间的理论,预设了一系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断裂。首先,是同以

牺牲关系为代价将实际存在(substance) 置于优先地位的倾向的断裂……以及同知识分子的导致人们将理论的阶级(亦即由社会学家建构的阶级) 当作真实的阶级(亦即被有效动员起来的集团) 的幻想的断裂。其次,必须同导致人们将社会场域,一个多维的空间,简单化约为经济场域,化约为经济生产关系,并把它作为社会位置的坐标,这样一种经济主义相断裂。最后,还必须同导致人们无视发生于不同场域里的符号斗争(symbolic struggle) ,并与知识分子主义紧紧相随的客观主义,相断裂”(Bourdiue ,1985 :195) 。布迪厄所宣称的这一系列断裂,实际上是针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是由相对于生产资料具有相同地位的人们所构成的社会集团;在阶级社会里,并不存在超越于阶级地位之外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阶级地位的不平等是其他一切社会不平等的基础;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表现为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所指的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结构。用布迪厄的话来说, 它是一个“实在论”(realism) 概念。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承袭了马克思的阶级概念的客观结构观,比如,尼科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 和艾里克·怀特( Erik O. Wright) ,都以行动者在客观社会结构——无论是财产关系结构,还是权力关系结构,抑或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来作阶级分析。布迪厄认为,这种结构主义的阶级理论,过分强调了以客观经济结构为基础,尤其是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只是多种权力关系结构中的一种。社会空间实际上是多维度的,而且也不能将这些不同的维度化约到经济维度来解释。“社会阶级并非单单通过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position) 来界定,而是通过阶级惯习来界定的,这种惯习‘通常地’(normally) (也就是说,具有高统计概率地) 是与阶级地位相关联的”(Bourdieu ,1984 :372) 。他进一步指出:“一个阶级,可以通过其存在(its being) ,同样的,其被感知(its being perceived) ,来界定;通过其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同样的,通过其消费(但这种消费不必为了象征而是炫耀性的) 来界定(尽管前者支配着后者) 。”(Bourdieu ,1984 ;483) 这样一来,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就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分道扬镳,走向了多维度的阶级分析道路:既重视阶级的现实存在,又看到其历史积累(habitus) ;既重视其客观存在(its being) ,又重视其主观建构(its being conceived) ;既看到物质性关系对阶级地位的重要性(生产关系) ,又看到了象征性资源在人的阶级定位中的作用。布迪厄的这些主张,无非是为了在阶级分析中化解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的二元对立。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中符号性的一面,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关于符号物资(symbolic goods) 的政治经济学,来弥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不足。

布迪厄还在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实体论的阶级概念的基础上,对阶级界线(class boundary) 问题做了进一步论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Poulantzas ,1975 ;Wright ,1985) 认为,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明确的阶级界线,这些界线可以用他们在生产或劳动中的地位来确定。布迪厄则认为,阶级间的界线并非存在于客观现实中,并可以用简单明确的客观标准来划定;而是在相互争斗的过程中明晰和认同的,是通过斗争建构起来的。他认为,在社会世界的现实中,不存在自然界那样的绝对客观标准,以用来对人们进行分类(Bourdieu ,1987 :13) 。社会生活的分类本身,就是争斗的目标。不同利益集团的人们,总是宣称自己的标准是最具有合法性的。因此,阶级界线本身,只是在行动者参与阶级活动的运动中形成的,而不是由外在的社会学家界定的。布迪厄还断言,阶级之间界线的制度化程度,因阶级之间冲突的状态而定。它取决于参与争斗的社会利益集团的符号权力,社会利益集团正是借助这种权力使其对于社会分化的认识合法化的。因此,阶级认同是一个同时由

物质条件所决定,但也为人们的感觉、认识所确定的结果;有必要从符号性方面对阶级斗争加以研究。布迪厄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混淆了客观的阶级存在与主观的理论建构,把理论定义的“纸上阶级”或“逻辑阶级”同现实的、处于争斗中的阶级混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建构的阶级与现实的阶级等同起来(换言之,就像马克思指责黑格尔一样,将事物的逻辑同逻辑的事物混为一谈) ,或者,当其将以一系列客观条件基础的‘自在阶级’与基于主观因素的‘自为阶级’对立起来而作出区分时,既非完全依据决定论的逻辑也非完全按照意志论的逻辑,把它描述成从一种阶级形态到另一种阶级形态的转变”(Bourdieu ,1987 :7) 。

(二) 对韦伯阶级理论的批判和吸收

为了消解阶级理论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二元对立,布迪厄对韦伯的分层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即阶级和地位群体进行了改造和吸收。

与马克思不同,韦伯强调决定阶级地位的是市场机遇。他强调:“阶级并非共同体,而仅仅代表了社会行动的可能的和经常的基础。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我们才能谈论阶级: (1) 一定数量的其生活机遇的特殊因果构成相同的人,而且是在这样的限度内, (2) 这种构成只是在占有财产和占有收入机会的利益中表现出来的,同时(3) 这种构成出现于商品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之下。”(Weber ,1978 :926) 显然,韦伯的阶级概念主要是一个经济的范畴,指的是市场机遇相同的人。财产多寡、收入机会、生活机遇的处境,乃是阶级区分的主要标志。但是,韦伯对社会分层结构的分析,并没有限定在经济生活维度内。他的“地位群体”概念进一步刻画了社会声望的不平等结构。他认为,社会声望是人们在社会评价中被赋予正特权或负特权的状况,而这种评价的基础,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受教育状况、出身门第、职业地位等。他还认为,人们阶级地位与社会声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联,二者相互独立。不但不可以将身份地位还原为阶级地位来解释,相反的,要看到地位群体对经济阶级形成的妨碍。地位群体往往会靠着独特的生活方式维持自己的地位界限,在经济上制造着不合理的消费条件,垄断性地占有获益机会,因而排斥自由经济市场的运作,妨碍阶级的形成(刘欣,1993) 。

布迪厄吸收并发展了韦伯的这些观点。他赞成韦伯关于阶级与地位群体的区分,但是反对将这两个群体看作独立的。在他看来,地位群体并非像韦伯认为的那样,独立于阶级,相反,它不过是居于支配地位的阶级地位的合法表现。因而,在日常生活里,阶级总是以地位群体的面貌来展现自己。布迪厄对阶级与地位群体之间关系的重新解释,使得他能够将文化、品位以及生活方式整合到一个统一的阶级框架之中。这样的解释,也使他远离马克思主义将地位群体的意识看作虚假意志的观点。由此,布迪厄为地位群体的解释提供了一个“阶级符号化”的模型,在这个模型里,文化差异成了衡量阶级差异的一个重要标志。换言之,阶级差异在文化领域找到了表达自己地位的方式(Swartz ,1997 :150 - 153) 。

(三) 布迪厄的阶级概念

尽管布迪厄对马克思和韦伯的阶级理论的内容都有所吸收,其阶级概念却与二者的概念相去甚远。在布迪厄看来,行动者主体为了获得利益,借助自己的资本在特定的社会场域或社会空间里相互斗争;而在场域或社会空间中位置相近的人,就构成一个阶级。换言之,阶级指的是,在社会空间中,一群有着相似位置,被置于相似条件,并受到相似约束的行动者主体的组合。由于这些行动者具有相同的位置,便有了相同的生活处境,因而也会有着相似的秉性(disposition) 。这些相似性,反过来,又会导致他们具有共同的实践(Bourdieu ,1987 :6) 。不同阶级的成员具有不同的实践,他们具有不同的惯习,不同的品味,包括艺术审美、饮食习惯、身体秉性、居住方式等等;因此,这些实践中的行动者被阶级区分开来的同时,也在建构着阶级区分。阶级区分因而是一种实践中的关系体系。布迪厄认为,他自己的理论克服了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的二分模式的矛盾,克服了“纸上的阶级”(或逻辑的阶级,建构主义的阶级概念) 与“实体的阶级”(结构主义的阶级概念) 概念的不足。

布迪厄认为,由于人们拥有的资本类型和数量不同,阶级区分变得十分复杂。在他看来,客观的经济条件可以区分阶级,文化资本拥有的多少也可以区分阶级。他认为,经济、文化、社会、符号资本,是基本的资本类型。而最为基本的,乃是同基本的生存条件相联系的资本,即经济资本。其次重要的则是文化资本(Bourdieu ,1987 :3 - 4) 。阶级的分类,同场域或资本类型的划分、惯习的不同形式相联系。社会行动者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取决于:1. 所拥有的资本的总量;2. 资本的构成比例,即所拥有的不同资本的相对分量,尤其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相对分量;3. 资本的数量在时间上的演变,也就是在空间上的轨道(Bourdieu ,1984 :114) 。

(四) 资本、场域与阶级划分

布迪厄以法国为例,从上述社会维度上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了分析。

从资本拥有量的维度来看,布迪厄认为,法国社会里存在着三个地位高低不同的阶级,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中间阶级和工人阶级(Bourdieu ,1984 :345 - 346) 。各种资本的实际占有量的差异使得各个阶级相互区分开来。布迪厄在自己的著作中,更重视对统治阶级的描述和分析。该阶级在不同类型资本的占有上均居于优势地位。他指出,这一居于优势地位的统治阶级包括自由职业者、大学教师、高级政府官员、大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人员、艺术家、作家等。相对与这些阶级,居于劣势地位的则是工人阶级,他们拥有很少的资本。这个阶级包括了不同技术水平的生产、服务工人和农业劳动者。居于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是庞大的中间阶级,这个阶级拥有中等水平的资本(Bourdieu ,1984 :128) 。

依据所拥有的资本的比例构成,布氏对阶级类型进一步作了划分。他认为,在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的成员,因拥有的经济和文化资本的构成比例不同,可以作更细致的划分。拥有大量文化资本和相对较少经济资本的职业有作家、艺术家、大学教授等;而拥有大量经济资本和相对较少文化资本的职业有大公司的所有者、金融家等。居于这两种类型之间的是拥有中等量的经济和文化资本的自由职业者、私营和国营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等。与居于两个极端的上述阶级类型相比较,这类居于中间地位的职业,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拥有量上,有比较平

衡的特点。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三类阶级构成了社会结构的主体,他们相互之间为了争夺有价资源、统治权力以及对文化价值合法性的定义权而相互斗争,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要争斗者(Bourdieu ,1984 :114 - 115) 。

同当代其他阶级理论一样,布迪厄的阶级理论也十分关注“中间阶级”问题。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并没有朝着马克思预言的“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股份制公司的普及使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享有决策权的经理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阶级矛盾表现为管理决策者与工人之间的矛盾,而不是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内部也因技术水平、生活机会、职业声望的不同产生分化;白领职员、经理等新兴“中间阶级”的队伍日趋庞大。这些变化构成了对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挑战。

布迪厄以资本量的比例不同,对“新中间阶级”问题作出了解释(Bourdieu ,1984 :122 - 123 ,339 - 341 ,354 - 371) 。他认为,在中间阶级里,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分布错综复杂。比如,拿小学教员同小企业主相比较,前者拥有较多的文化资本,而后者则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本。而低级管理人员、技术员、文员、护士、新闻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等,在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拥有量上,介乎小业主和小学教员之间。布氏认为,这部分人的地位,是“准资产阶级”(semi-bourgeois) 的。他以“新小资产阶级”标定这类人的阶级身份。新小资产阶级的成员不断通过以下途径得到补充: ⒈工人阶级家庭出身,虽受过一定的正式教育但没有得到足够高的文凭者,或者,已经获得了相当高的文凭资本,但却没有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社会地位者; ⒉统治阶级家庭出身者,他们没有得到足够的文凭资本,但却能够将先赋的经济、文化、社会资本转变为易于通过市场交易的符号物资或服务,借此避免了向下的社会流动。在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新小资产阶级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在所有三类主要阶级中,工人阶级是拥有经济、文化资本相对较少的阶级。布迪厄认为,工人阶级的经济资本相对匮乏,限制了他们对文化资本的获取和积累。在工人阶级内部,由于拥有的经济、文化资本也存在着相对的差异,因而也有分化。他们可以进一步分为技术工人、准技术工人、非技术的体力工人、农业工人等。但是布迪厄在其论著中对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并没有给予更多的重视。

( 五) 阶级惯习与品味

在布迪厄的阶级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要算他关于阶级惯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为品味,以及品味反过来使阶级界限更加明确的分析了。他认为,由社会空间的三个维度,即资本量、资本构成比例和演变的历史轨迹所规定的社会阶级结构,可以内化为人们独特的阶级惯习。这样一来,不同阶级的成员,总是在各自阶级惯习的约束下,带着自己特有的阶级秉性,进入不同品味的场域,并通过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表明自己的阶级身份,表明自己与其他阶级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距离。布迪厄指出,“品味是对分配的实际控制,它使人们有可能感觉或直觉一个在社会空间中占据某一特定位置的个体,可能(或不可能) 遭遇什么,因而适合什么。它发挥一种社会导向作用,引导社会空间中特定位置的占有者走向适合其特性的社会地位,走向适

合位置占有者的实践或商品。在给定了被选定的实践或事物在社会空间中的分布,以及其他行动者就商品和群体之间的对应所具有的实际知识的情况下,它意味着一种实际的预期,即预期了这种实践或事物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是什么”(Bourdieu ,1984 :466 - 467) 。可见,一阶级的成员,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展现出来的是他所占据的社会空间位置。也就是说,生活方式可以看作是通过生活实践展现出来的阶级关系。在阶级结构与生活方式的空间结构之间具有一致性,但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本身却并非机械地与一定的阶级地位相对应。

布迪厄在其著作中,对阶级惯习与品味之间的关系作了描述和分析。他指出,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两种基本的阶级品味,即追求奢侈、自由的品味,和追求必需品的品味。前者是具有良好经济状况的统治阶级的阶级惯习的体现,后者则是大众阶级(工人阶级) 惯习的展现。两种截然相反的品味,分别体现了两种处境不同的阶级的惯习。

统治阶级拥有丰富的资本,高出基本生存状况有相当一段距离,不必为世俗的生计问题所困扰,因此,他们追求“自由的品味”,偏好文化客体和非世俗性物质功能的实践,在品味上具有“美学秉性”。这种“美学秉性”,一方面是阶级惯习的展现,另一方面,通过对艺术的特别鉴赏力的显示,而进一步同其他阶级区分开来。统治阶级的“美学秉性”及其所包含的符号权力,在艺术鉴赏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Bourdieu ,1984 :376) 。对艺术品的鉴赏,或审美的品味,所追求的是摆脱世俗利益约束和从中得到一种愉悦。而这种鉴赏,是不同于体力活动的复杂而又精致的实践,它以一种悠闲自在的方式进行。正是在这种悠闲自得的欣赏过程中,展示了一般经济消费所望尘莫及的高雅性,展示出对纯粹经济消费的鄙视。这样一来,对艺术品的鉴赏,作为一种符号消费,便成了资产阶级进一步确认和加强自己在阶级场域中占据的优越地位的一个重要维度(Bourdieu ,1984 :5) 。

布迪厄认为,由于拥有资本类型的不同,拥有资本的结构比例存在着差异,所具有的阶级惯习也相当不同;而在统治阶级内部又存在着分化。他着重分析了三种职业类型群体,即包括大学教师、薪资丰厚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在内的群体,由专业人员组成的群体,以及由大公司的所有者和经理组成的群体。在对待其他社会阶级上,这三个群体具有一致的态度,总是设法建立排他性的生活方式,以实现阶级区分的目的。但是,他们相互之间,为了争夺统治地位,争夺符号控制权,又相互斗争;彼此之间也会努力建立具有排他性的生活风格。知识分子借助自己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优势,追求金钱花费较少但却能得到很多审美需求和愉悦的生活风格,比如,偏爱异国烹调、喜欢作不明确的社会批判,对美学实验持开放态度等(邱天助,1998 :148) 。专业人员追求文化深度。资产阶级则注重排场和仪式。

与统治阶级相反,大众阶级(工人阶级) ,只有少量的资本,必须关心基本的生存实际,他们具有追求生活必需品的品味。偏好具有实用功能、自然和非形式化的消费品。但是,布迪厄并不认为工人阶级的这种不得不追求实用消费的品味是自由品味被剥夺的结果;相反,对必须品的偏好,恰恰体现了工人阶级的惯习。消费作为一种符号,作为一种实践,不但由场域决定,而且由惯习决定。在物质生活水平相当富裕的发达工业社会里,工人阶级偏好廉价的食物,并不是因为他们购买不起价格更高一些的食物,而是因为在他们的惯习中,因而在他们的品味中,

具有倾向于价格低廉而实惠的消费品的偏好。这就好比,一夜之间而成为百万富翁的爆发户,并不会因为其富有而成为艺术鉴赏者。“贵族”生活方式的形成,是通过世代相传的阶级惯习沉淀而成的。同样,工人阶级的消费品味,也是惯习积累的结果。布迪厄的这种论断,是同经济学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的观点十分不同的。在他看来,经济地位的状况,在阶级生活的反复实践中,已经转化成了独特的阶级惯习。工人阶级的消费方式,并非简单地由阶级地位或经济状况来决定,而是通过阶级惯习共同决定的。

布迪厄还在统治阶级同工人阶级的对比、参照关系中,阐述了这两个阶级的品味差异。他认为,统治阶级追求自由的品味,与工人阶级追求生活必需品的品味,并非两个阶级的客观处境的简单反映。统治阶级的审美品味,是在同其他阶级的品味,尤其是与工人阶级的重视实际品味的参照的关系中明晰起来的,即统治阶级的“自由品味,是在同生活实际需求的品味的相对关系中,才断言自己是自由品味的,并由此将自己提升到美学秉性的层次,而生活实际需求则被贬低到粗俗的地步”(Bourdieu ,1984 :55 -56) 。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被当作统治阶级生活方式的负面参考,而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则被工人阶级当作正面的参考。这样一来,便在消费方式里形成了支配与服从的“符号暴力”。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因其高贵的性质,对工人阶级的生活方式具有统治暴力。同样,统治阶级的文化,也因其高贵性,成为统治性的文化。工人阶级因缺乏文化资本而认可统治阶级文化的合法性。可见,生活品味的差别,实际上反映的是阶级之间的争斗,是不同阶级惯习之间统治与服从的关系。阶级品味不仅反映了深藏于阶级惯习背后的客观阶级地位的差异,同时也反映了阶级之间的争斗关系。正是在这种争斗中,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阶级定位。

介于统治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小资产阶级,具有中等量的资本,追求炫耀的品味。小资产阶级的惯习,具有“禁欲、死板、守法以及重视各种形式的积累的倾向”(Bourdieu ,1984 :331) 。这是因为,小资产阶级的客观阶级处境,使得它一方面能够摆脱工人阶级的生存需求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余力来追求文化消费;但另一方面,与统治阶级相比较,小资产阶级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显得虚弱无力。这种状况使其发展出一种禁欲、勤奋、守法,和力图通过进一步积累各种资本来赶上统治阶级的标准,避免沦落为工人阶级的阶级惯习。小资产阶级渴望成为资产阶级,但却没有足够的资本或惯习可以实现,因此,常常会采取表面上仿效而实际上并非自己的生活方式,附庸风雅,自命不凡,以模仿统治阶级的正统文化的外貌。与统治阶级的自由自在、幽雅、随兴趣发挥相比较,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就显得不自在和拘谨。由于小资产阶级向往统治阶级的文化,他们对统治阶级文化崇拜和追随的同时,就是对这种文化合法性的认同和对自己文化的否定,也是将自己的文化屈从于统治阶级文化主宰之下的臣服过程。这样一来,便在统治阶级的文化与小资产阶级的文化之间形成了具有合法性的符号统治。

(六) 阶级轨迹(class trajectories)

依据布迪厄“生成结构论”的逻辑,阶级结构并非封闭的体系,阶层之间也非完全封闭不可跨越,而是在结构与建构、再生产的过程中,具有可以更替的可能性。布迪厄的阶级轨迹概念,指的是个人和社会集团所拥有的资本量和构成比例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它既

指一个社会阶级在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的变动中的向上或向下流动,也指阶级成员个体的社会流动。也就是说,阶级轨迹有个体的轨迹和集体的轨迹。布迪厄更重视对前一种轨迹的分析,它说明了个人的阶级惯习与阶级流动的关系。布迪厄认为,由于不同的阶级、同一个阶级内的不同成员,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发展经历,因而,哪怕是同一阶级内的成员之间,在阶级惯习上也有着各自特殊的标志或风格。而这正是由于人们的阶级轨迹的不同所导致的。一个社会集团的社会流动机会,是可以内化到人们的阶级惯习中的一种客观结构。

社会集团所拥有的资本量和构成比例的变化,决定了该集团的未来,决定了其成员的态度和实践。因而,在布迪厄的概念里,阶级轨迹是其阶级分析的另一个重要的维度。

布迪厄区分了三种可能的阶级轨迹,即向上的流动轨迹、向下的流动轨迹和摇摆不定的轨迹。向上的流动轨迹给人们带来乐观主义的态度,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向下的流动轨迹则使人们对未来充满疑虑,给人带来悲观的态度。这样一来, 阶级轨迹的变化就内化到了其成员的阶级惯习之中(Bourdieu ,1984 :123) 。外在结构的演化轨迹变成了人们的心迹,沉淀在人们的阶级惯习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阶级轨迹表明,社会阶级的成员并不能完全以其拥有的资本来界定;它还表明,单纯的阶级再生产是不可能的,阶级是在相互的关系中被再生产出来的。

显然,布迪厄的阶级轨迹的概念,比主流社会学中关于地位达成的经验研究模型,更能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对个人的影响,尤其是对个人心态的影响。他对主流社会学中那种简化的社会流动研究模式持批判的态度——在这些研究中,人们的文化资本、生活态度、阶级惯习通通被忽略了。他希望能够通过对更广泛的社会背景的关注,对人们的社会流动作出更全面的揭示。

三、总结和讨论

综上所述,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在批判和借鉴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和韦伯/新韦伯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础上,以一种辩证的观点,整合了阶级分析主观/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分和对立。在这个辩证的整合过程中,布迪厄始终套用了他的场域+ 惯习=日常生活的逻辑思路。惯习在整合这些二元分裂的过程中是一个核心的环节。

布迪厄的阶级概念将社会空间、实践、惯习、品味结合在一起。强调阶级是一群在社会空间中有着相似位置,被置于相似条件,并受到相似约束的行动者主体的组合;同时认为,由于这些行动者具有相同的位置,便有了相同的生活处境,因而也会有着相似的秉性或阶级惯习。这些相似性又会导致他们具有共同的实践;而包括艺术审美、饮食习惯、身体秉性、居住方式等等在内的实践活动,反过来又建构了阶级区分。

在阶级类型的分析上,布迪厄以三个维度,即资本总量、资本的构成比例以及资本在时间上延续的状况,来标定人们的阶级定位。这不但使阶级分析更切合实际,还从阶级轨迹的角度,看到了阶级结构变动与个人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阶级分析的宏观、微观层面相互结合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分析中引入了文化资本的维度,推动阶级分析的文化转向;同时,在解析文化资本与阶级结构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符号支配的概念,率先探讨了文化领域的支配结构与阶级结构之间的关系(马丁、瑟伦伊,1995 :6) 。

对阶级惯习与品味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了阶级成员如何通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展现出他所占据的社会空间位置。法兰克福学派看到了文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掩盖了阶级之间的界限,而布迪厄则更多地看到了阶级品味展现出来的阶级之间社会距离的建构过程,以及在这种建构中阶级身份的定位过程(Garnham ,1991) 。

布迪厄的阶级理论虽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具有启发意义,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

首先,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并没有像他自己认为的那样,摆脱了客观主义,或经济决定论。总的看来,布迪厄的阶级理论乃是按照一种“结构产生惯习,惯习决定实践,实践再生结构”的基本思路展开的。尽管布迪厄使用了阶级惯习概念,试图摆脱决定论的困惑;但是,由于阶级惯习是由外在客观阶级结构内化到人的心智结构之中所产生的,这种心智结构的主动性由何而来,如何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布迪厄对此并没有清楚的交代。

其次,布迪厄在阶级分析中,强调了阶级关系的再生产、阶级界限的加强和维护,但是,对阶级结构的更替却避而不谈。有人认为,在布迪厄的阶级理论里,几乎没有阶级革命的可能性(Collins ,1981 :181) 。布迪厄虽然也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阶级抗争和阶级冲突,但是其着眼点在于阶级之间为了争夺符号支配权力而采取的斗争策略。

再者,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是在批判马克思/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批判却是有很大偏见的。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本身相当复杂,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种经济决定论。马克思的阶级范畴,与其说是一个实体的概念,不如说是一个关系的概念,只是他更强调人们的财产关系,即生产领域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在讨论阶级存在和阶级行动的关系时,马克思使用了“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的概念,可以说,他已经充分注意到了阶级存在具有主体性的一面。此外,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新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阶级概念加以延伸、发展,已经使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在很多方面吸收了韦伯主义阶级理论的观点,已经远远不像布迪厄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一种单向度的经济决定论的模式了(Swartz ,1997 :147) 。

笔者在阅读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时,结合自己对中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问题的研究,感到在以下几个方面颇受启发。

首先,布迪厄的阶级理论,尤其是他关于人们通过消费方式和品味将自己与其他阶级区分开来的观点,虽然是针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但对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阶级/阶层结构分化的理解,却不乏启发意义。近20 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包括阶级/阶层结构经历了显著的变革。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生活必须品经由国家控制和分配,个人无消费自主性的状态,演变为各类消费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满足人们的需求,个人享有充分的消费自主权的局面。可以说,在中国发生了而且将进一步深入进行的“消费革命”。形形色色的人们,有可能发展出不同的消费方式,形成不同的生活格调和品味;于是,对人们的阶级/阶层定位,便有可能在布迪厄所讨论的那些维度上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消费品和文化产品生产的工业化也在中国发生了,大众文化迅速普及。这一状况同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察也有一致之处。法兰克福学派断言,在文化工业迅速发展并压倒性地占据消费者市场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自主性被大众传媒控制了,阶级/阶层之间的界限模糊了。那么在中国,究竟是布迪厄的阶级理论能更好地揭示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间的差异,还是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更符合中国社会的现状呢? 笔者认为,利用中国社会的实际资料来检验这两种相互竞争的理论观点,将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若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为具体的研究课题,以中国社会的现实资料予以检验,将可能对这两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其次,布迪厄关于阶级认同的论述,笔者也感到深受启发。以往关于阶级/阶层意识产生机制的论述,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理论取向,即“结构生成”、“结构决定”的理论取向,和通过知识分子的定义、宣传来“建构”的理论取向。在前一种理论中,阶级/阶层意识的产生被看作是阶级成员的客观阶级处境的结果。人们的阶级地位决定其意识的状况。然而这种理论在已有的经验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证实。客观经济地位的各项指标对人们的阶级/阶层意识的解释力是相当微弱的。在后一种理论中,阶级/阶层意识被看作是外在定义强加给人们的,完全是一个标定的过程。对这一理论,学术界尚缺乏经验研究的充分支持。但是,上述两种理论取向中,无论哪一种,似乎都忽视了意识主体的存在,意识主体的能动性和认识能力被搁置在了一旁。布迪厄关于阶级地位认同的讨论,恰恰看到了个人,尤其是个人的阶级惯习的作用。将个人的客观阶级处境、外在理论家的阐释(符号系统) 以及个人的阶级轨迹整合起来,对阶级定位或阶级认同的过程作出解释。这种做法有其独特的新颖之处。笔者认为,这种将社会阶级结构的动力机制与个人生活轨迹的动力机制结合起来解释阶层意识发生过程的理论思路,是十分值得进一步具体化,并发展出经验研究的课题,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检验的(刘欣,2002) 。

第三,布迪厄关于阶级轨迹的论述,尤其是关于个人的阶级轨迹对其生活品味的形塑的论述,对主流社会学中社会流动研究的批判和革新是有重要价值的。在布劳(P. Blau) 和登肯(O. Duncan) 建立了著名的地位达成模型之后,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理论流派出发,对社会流动,尤其是代际社会流动进行了研究。但无论其理论渊源如何,是新马克思主义的,还是新韦伯主义的,抑或是将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析的理论同社会学的功能主义结合起来的新功能主义的,在其社会流动的模型里,都仅仅包括了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外在指标,比较少的涉及消费方式或生活方式的指标,更没有考虑人们的阶级轨迹和内在的阶级惯习。布迪厄的理论却提醒我们,这些轨迹和惯习对人们的阶级定位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在社会流动模型的研究中,我们有必要将布迪厄的贡献纳入进来,对现有的模型进行反思和革新。这可能会带给我们意

想不到的新收获,对理解社会地位达成的内在机制,也将有新的认识。

注释:

*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金耀基教授的指导,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刘欣,1993 , 《阶级地位与市场机遇:韦伯的阶级理论》, 《社会科学研究》第5 期。

——,2002 , 《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 《社会学研究》第1 期。

马丁·比尔、伊万·瑟伦伊,1995 , 《超越文化资本:迈向符号支配理论》, 《国外社会学》第4 期。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1998 ,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

邱天助,1998 , 《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桂冠图书公司。

Berger , B. M. 1986 ,“Taste and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n Journa l of Sociology , V ol. 77. Bourdieu , P. 1984 ,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in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 Vol. 24.——1987 ,“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of Groups.”in Berk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 V ol.32.

Bourdieu , P. &Loic D. Wacquant 1992 ,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 ,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lins , Randall 1981 ,“Cultural Capitalism and Symbolic Violence.”in Sociology Since Mid2century : Essay in Theory Construction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Garnham, Nicholas 1991 ,“Culture as Class Symbolization or Mass Reification : A Critique of Bourdieu’s Distinction. ”i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V ol. 97.

Harker , Richard , Cheleen Mahar &Chris Wilkes (eds. ) 1990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Pierre Bourdieu : the Practice of Theory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Joppke , Christian 1986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Class Formation and Class Struggle : On the Social Theory of Pierre Bourdieu. ”in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 , V ol. 31.

Poulantzas , Nicos 1975 , Classes in Contemporary Capitalism , London : New Left Books. Swartz , David 1997 , Culture and Power :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eber , M. 1978 , Economy and Society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right , Erik O. 1985 , Classes , London : Verso.

Zolberg , V. 1986 ,“Taste as a Social Weapon.”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 V ol. 15.

《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please quote the original source if you are going to use this paper

马克思课程论文

论现代社会实践与理论之关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心得摘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研究受到教育界、档案学、图书馆学等应用学科的青睐。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学者对社会工作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展开大量研究,并探索出整合二者的若干方法。因此,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进行相应研究。 关键字: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虚拟实践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想必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这句话具有深远的普适性,而它的普适性不止体现在哲学研究上,更多是在生活各个方面的表达。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大家同样不陌生,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坚固的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这方面来说,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饱受争议的。 在哲学上,实践的定义是这样的,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理论则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早已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且对这一概念做过很多论述。可惜最终都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实践观,没有真正阐明了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其中的合理之处,加以融合,最终正确的定义了实践的本质,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也因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更加强调实践是哲学改造世界的工具与途径。 理论是从客观事实总结提取的经验与规律,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武器。 从这两点上看,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成熟以来,对于实践与理论的态度,那就是辩证统一,相互发展。 事实也的确如此,正确的实践是基于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因为有了理论的支持,所以我们避免了盲目,逃过了盲从。也同样是因为我们的实践,所以我们得以发现更多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总结了更多理论。两者的结合是如此紧密,这样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有了两者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才得以飞速进步。但我们也要明白,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并不是让我们死守规矩固步自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与理论统一的统一性包罗万象,是理论与实践继承的统一,也是创新的统一;是总结的统一,也是开拓的统一。 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中,随着虚拟世界的发展,对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性定义,再次被扩展,于是产生了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伴随着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新崛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形态。虚拟实践不但影响着我们以往形成的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甚至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图景,同时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带来了冲击。虚拟实践观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起的是作用是促进其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马克思实践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三个方面:即实践是主客体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使主观存在转化为直接现实性的存在、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虚拟实践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进程中必然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解读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一、背景重现 布迪厄出生在法国南部偏远的山区小村,父亲是个乡村邮递员,以后进入法国知识分子的摇篮--- 巴黎高师,求学期间,他在哲学上出类拔萃,同时他的政治意识也明显成长起来。他反对斯大林主义和保守主义体制;他站在左派知识分子这边抨击法国殖民政策。布迪厄与那些出身富有。有文化优越感的精英子弟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未认同精英政治论和唯智主义传统。 大学毕业后,在阿尔及利亚服兵役期间,他亲眼目睹了殖民地和殖民战争可怕的现实,这是布迪厄从哲学进入社会学的转折点。就个人经历而言,阿尔及利亚战争深深地唤起他关怀现实,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批判的政治冲动。希望用科学研究揭示社会困难的来龙去脉,以自主性的学术批判介入社会。 从知识层面而言,布迪厄的研究工作是在法国战后学术领域展开的。考察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必然要与这一特定语境中的知识分子话语联系起来。布迪厄的学徒时期正值法国知识盛行存在主义学说的50 年代。在他看来存在主义夸大了主体的主观选择能力,接受了历史理性主义思想,并沉浸在现象学中,此后结构主义理论登上思想舞台,对布迪厄最初的理论积累和研究道路的选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结构主义为研究社会现象的经验学科--- 社会学提供了走出实体的,本质主义研究的方法。然而,阿尔及利亚的田野考察使得布迪厄越来越怀疑结构主义人类学方法的可靠性。结构主义如何揭示实践者的生成性活动?由此布迪厄开始抛弃结构主义的“规则”而选择了潜意识的“策略”概念。 布迪厄曾多次说自己的工作是“哲学的田野工作”,意思是指结合经验调查和理论建构的“参与性社会学”研究。排斥经验研究的哲学冥想,掩盖和自然化了社会及知识长于的等级区域。脱离社会实际的流动和丰富的事实;而实证研究则陷入唯方法而方法的琐屑材料中,同样不能透彻地揭露社会世界的隐秘神话。在他长达40余年的研究中迎接了跨学科,多方位的挑战。布迪厄几近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完全无视学科界线,从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到历史学、语言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他都有所涉猎。布迪厄向当今的学科分类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他在涉及范围极广的不同领域中提出了很多专业性的质询:从对农民、艺术、失业、教育、法律、科学、文学的研究,到对亲属关系、阶级、宗教、政治、体育、语言、住房问题、知识分子、国家等的分析。布迪厄还具有融合各种不同的社会学风格的能力,从艰苦的人种论阐述到统计学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论的和哲学的论辩等等,布尔迪厄一律照单全收,他向已被公认的社会科学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战。 大师逝去,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文告,称他为最具才华的知识分子之一,继涂尔干和韦伯之后使社会学出现新的改观,向众人指出"文化的时代并非经济的时代"。左派总理若斯潘则说布迪厄是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批判的领头人物,他个人完成了思想和行动的辩证统一。在同行之中,大家普遍承认他对社会学的贡献和他一代宗师的地位,但也有人认为只有60、70年代教书时的布迪厄是可取的,后来他过多卷入政治活动,故而此后的著作根本不能称为社会学,而纯属"宣传鼓动"。 二、布迪厄的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论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

收稿日期:2014-11-08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动态研究与批判”(2014YCXZ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毕芙蓉(1971—,女,山东梁山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后 马克思思潮研究。 2015年第1期(总第182期理论探讨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No.1, 2015General.No.182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 ———论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 毕 芙 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通过分析各种符号的政治功能,论述了符号暴力这一新的社会统治形式。符号 位于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把既定的社会结构内化为个人的心智结构,同时形成个人新的心智结构,实现对社会结构的重建。符号的政治功能即重建或再生产

社会结构。从一种变动的视角看,社会由各种相互竞争的“场域”构成,而个人的心智结构则呈现为更具有形成性的“惯习”。符号的政治社会功能实现于场域与惯习相互塑造的过程。承担着政治功能的符号是一种权力,也因此成为一种资本。这种资本通过对符号的等级划分,在社会中建立起不平等的秩序,并能够转换为其他资本来获取自身利益。这种可以作为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其特点在于被支配者的自愿接受和配合。因此,它的作用恰恰在于掩饰统治本身的暴力性质。 关键词:布迪厄;符号暴力;文化资本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501-0053-04 作为布迪厄的合作者和研究者,华康德指出,“知识社会学或文化形式的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社会学,亦即一种符号权力的社会学。的确,布迪厄的全部学说可以被理解成一门唯物主义人类学,这种唯物主义人类学探讨符号暴力的各种形式如何发挥特有的作用,影响支配结构的再生产及其转 换。 ”[1]15 符号暴力接替赤裸裸的暴力成为统治的主要形式,这种符号暴力的特点是:被支配者的自愿接受和配合。因此,这是不被承认的暴力,它的作用恰恰在于掩饰统治本身的暴力性质。 一、符号的政治功能 符号,并不仅仅是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它具有比交流和沟通更为重要的功能:重建或再生产社会结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 — 兼评《实践与反思》一书的理论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可绕过的重镇,也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在其长达近乎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集合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孜孜不倦地追问实践的逻辑与社会科学潜沉下的本质,进而,质问社会科学对象建构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其学术研究中,发展一门基于批判的反思性社会学。反思社会学抛弃了实证主义虚假旁观者的态度,也拒斥了学科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划的“学院式”的研究与思径趋向。并且,还给予这样一种分类图式以经验与理论上的反思,提出了在实践中把握实践的逻辑以及在实践中建构反思性的实践社会学。在反思社会学中,人文主义研究与人文主义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维度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布迪厄有意为之,也正反衬出反思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的区别之所在。在下文中,我们将会有具体的论述。 一 自社会学创始以来,基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争就一直沿续下来,并且演变成为这一学科基本的学科资源与学术链条中不可回避的话语。甚而至于,如果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社会理论家,而没有在这一话语中有所建树,或者说没有参与到这一话语的场域中来,似乎就不可能在理论界有太多的立足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学首先是作为与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区别的新兴学科而出现的,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学科所立基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后经迪尔凯姆等人加以完善,从而在学科中确立了主流地位[1];第二,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学科比之于传统优势学科,不但在方法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而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在于梳理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并与其它优势学科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对话。布迪厄理论的建构,首先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早已存在的理论进行解读并进而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的。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传统出发,立志建立一门客观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他将之称为“实证社会学”。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法为模本,直面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等为手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正确、有实际用处的实证知识。区别于形而上学传统,实证原则是在19世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

读了布迪厄书,自己感兴趣的是他的场域理论,由于其理论的模糊性难以把握其要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基本想法,求教于方家。 场域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布迪厄曾指出:“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又说:“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 构型。”这种关系是独立于行动者意志的客观存在,又与行动者所占位置、所掌握的资本和行动者的禀赋及其采取的策略有关。这种关系网络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运作规律,构成对行动者行动的限制性制约条件,当然只对置身于该场域的行动者才有意义。如果不归属该场域,这关系网络对行动者不具有意义。为什么呢?这与场域的第二层意思有关。 第二,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场域是一个场所,它不能被简单为理解空间意义上的场所,它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既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既是固定的,又是在发生/进行的;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场域是“力的较量”场所。换言之,是斗争、争夺的场所,只有“力的较量”,场域才具有意义。而这种斗争、争夺依赖的是行动者所掌握的“力”,这种“力”表现为资本最终化约为权力。如布迪厄曾指出:“一种资本总是在既定的具体场域灵验有效,既是斗争的武器,又是争夺的关键,使它的所有者能够在所考察的场域中对他人施加权力,运用影响,从而被视为实实在在的力量,而不是无关轻重的东西。”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力”在斗争中相互较量,也会相互转换。因此,场域是一种力的关系网络。 第三,资本—权力是场域的主线。场域既是斗争的场所,又是争夺的空间,而一切都是围绕资本-权力的主线展开。行动者斗争靠的是其掌握的资本,斗争目的又是争取更多的资本,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权力,形成支配关系。注意不要把这过程看作是单向的,而是互动的,交错的,场域在互竞中发展。关于资本,布迪厄把其主要分为三类: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是由收入、财产等组成经济实力。文化资本表现为知识总量,但又不全是。文化资本由可称为信息资本,它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身体化的、客观化的和制度化的。“至于社会资本,则是指某个人或是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从而累计起来的资源的综和。”所有的资本形成“力”,表现为权力,形成权力关系。权力只有在关系网络中才有意义,故权力在场域运作中起着决定作用。需要注意,权力不是单向度的,权力关系也不是单一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正如高宣扬教授认为的“在一个特定关系网络中的统治者,其统治权力的实现,不可能单靠其自身的意图、利益、地位,而是必须结合被统治者各方的力量,并在各种力量的竞赛和对比中真正实现”。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一、选择题 “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该关系存在于个人意识和意志之外,它并非人们之间互动或主体间的纽带。场域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下面的哪个人所提出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A.福柯 B.布迪厄 C.卢曼 D.科林斯 E.舒茨 【答案】B 二、填空题 1.“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它更多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______提出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答案】布迪厄 2.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对的重新说明,它试图解释的是______,在各类行动者有目的的行动之下,社会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社会秩序

三、名词解释 1.布迪厄(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研)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此外,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 答: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这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一章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1.布迪厄怎样反对“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他在什么意义上超越了二者的对立? 答:(1)在传统的社会科学中,面对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形成了不同学科或不同思维方式,布迪厄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 ①社会物理学的代表是孔德和迪尔凯姆,他们把社会世界看成是外在于主观意识的,可以用外部观察、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物理现象,并自誉为采取了一种纯客观的、确实可信的科学原则。 ②社会现象学的代表是萨特和加芬克尔,他们强调社会世界的主观性,把个人的意志选择、价值理想和情感体验看成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像叔本华和尼采那样从个人的表象和意志出发来解释社会生活。 (2)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表现了学术界对社会生活的分裂性认识。 ①社会物理学方法所把握到的物质关系和社会现象学所把握到的精神关系,是从不同的原则分析出来的两种层面的客观关系,但二者在现实生活中是统一在一起的。 布迪厄认为,社会物理学关于社会生活客观性的理解是简单的,其重要失误在于它未能在形成过程中来理解社会客观性,而无论何种类别的社会客观性都不是离开主观性独立自生的,都是在各种主观因素的参与中才生成的,社会物理学方法否认了这一点,把具有客观性的物质关系或经济关系中的主观因素完全“物化”了。 ②社会现象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物理学的直观机械性。强调了社会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它未能把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放到具体的社会条件中去考察,缺乏对主观性要受

到种种外在条件限制的理解,所以陷入了欧洲哲学史上目的论的旧辙。 (3)布迪厄从关系主义方法论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要把主观和客观各种层面的研究都纳入自己的视野中,但是客观性研究应当优先于主观性研究,并且关于各种社会位置或社会条件的客观性分析是关于精神意识的主观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和评价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答:(1)布迪厄多次指出,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确立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关系论原则。在他看来,社会学视野里展开的社会世界,其本质就是各种关系。 布迪厄的关系主义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布迪厄超越了古典社会学的实体主义方法论,而且也使他论述场域结构和实践逻辑等方面问题时展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体现 ①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 布迪厄认为,二元论的思维方式的现实基础是现实世界的两种方式:“初级的客观性”和“次级的客观性”。 初级客观性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以及运用各种社会稀缺物品和价值观念的手段;而次级客观性则体现为各种分类体系,体现为身心两方面的图式,在社会行动者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如行为、思想、情感、判断中,这些分类系统和图式发挥着符号范式的作用。简言之,初级客观性实质就是社会世界中的物质构成或物质关系,次级客观性实质就是社会世界中的意识因素或意识关系。 ②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 在传统的社会科学中,面对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形成了不同学科或不同思维方式,布迪厄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

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看苏曼殊_惨世界_的翻译动机和策略_伍丽云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是当代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他将哲学引入社会学,打破学科界限,研究涉及各个领域。将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引入翻译学科,从社会学角度对各种翻译现象进行综合性研究,能为翻译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提供更为开阔的理论思维和视野。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下,翻译不仅仅被认为是社会空间之内的转换行为,而且被看成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空间,其中的各种权力关系必须加以反复协调。翻译从具有普遍性的意识形态层面来看并不是中立的,而是源于社会代理人的文化、政治习性及其拥有的各种资本。[1](P9) 苏曼殊的《惨世界》正是如此。清末民初的翻译家苏曼殊的《惨世界》翻译自雨果的《悲惨世界》,却与原著在各方面相去甚远。苏曼殊的《惨世界》一共十四回,前七回翻译于雨果的《悲惨世界》,后七回则完全杜撰情节,可谓是翻译与创作相结合。为什么苏曼殊选择翻译雨果的《悲惨世界》呢?既然要翻译《悲惨世界》,为什么又不忠实地进行翻译呢芽在翻译活动的背后暗藏着怎样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与冲突?《惨世界》不单单是一部翻译文学作品那么简单,而与清末 民初的文化、政治、权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文就旨在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来解决以上问题,阐明苏曼殊的翻译动机和策略。 一、布迪厄社会学理论 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试图打破社会科学的二元对立。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尤其是其核心概念场域、惯习、资本,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翻译界已纷纷借用布迪厄社会学理论来进行翻译研究。其中,场域和惯习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 布迪厄始终重视语言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他从语言的角度去研究社会,也从社会观点研究语言。社会、权力和语言的三角关系构成了社会的象征性结构及权力的象征性实践的基础和基本动力。布迪厄认为,语言交往不仅仅是符号本身的交换,从深层次看,其中有“不同的个人、团体、阶级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势力的交流、调整、比较和竞争,也是他们所握有的权力、资源、能力及社会影响的权衡过程”[2](P80)。语言本身虽然仅仅是各种经由共识而建构的沟通工具,但是,语言一旦被使用,一旦同特定的目的、社会情势、特 文章编号:1674-8107(2013)04-0100-07 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视角 看苏曼殊《惨世界》的翻译动机和策略 伍丽云1,张 汩2 (1.四川外语学院,重庆 400031;2.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为指导,主要从其核心概念“场域”、 “惯习”入 手,分析清末民初翻译家苏曼殊汉译《悲惨世界》的动机和策略,指出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其个人的个性及价值观促使了译作《惨世界》的诞生,并影响了该译作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布迪厄社会理论;场域;惯习;苏曼殊;《惨世界》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8107.2013.04.017 收稿日期:2012-11-13 作者简介:1.伍丽云(1989-),女,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2.张汩(1988-),男,湖南岳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第34卷第4期2013年7月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 Vol.34No.4 Jul.2013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 章节题库 (皮埃尔 布迪厄)【圣才出品】

第六章皮埃尔·布迪厄 一、名词解释 1.布迪厄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 答:惯习是指一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 ①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 ②场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 ③场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 4.文化资本 答: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①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②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之中(例如书记、辞典、机器等);③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5.社会资本 答: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实践理论场域资本惯习 〔论文摘要〕场域、惯习、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下个概念的提出,使社会学的研究呈现新的视角。布迪厄力图通过场域、惯习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从而超越社会科学的一元对认。本文思考焦点即为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下个核心概念。 作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社会学家之一,布迪厄坚决反对二元论,他毕生致力于克服社会学中流行的二元对立,他的理论旨在消除主观和客观、行动者个体与社会结构分析之间的分歧,力图摆脱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对立的二者择其一的困境,达到主观和客观融合的效果,为此,他提出了他的“实践理论”,又叫“生成性结构主义”理论。 布迪厄认为,要有效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使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就不能作为旁观者以一种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跳出现实生活之外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应避免客观主义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世界和主观主义从‘局内人’的角度看待社会生活的做法,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来获得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这样,实践能使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达到一种和谐与整合”,而这种整合是通过“参与性对象化”,即对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加以全面的社会学的对象化 途径实现的,实践本身又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展开的。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实践是不存在也是无法理解的;同时,实践又是模糊的、盲目的和不确定的。社会生活的紧迫性使得人们无法质疑而是想当然地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实践更具有策略性。策略是实践之源。策略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布迪厄对于实践的讨论主要围绕场域(结构)和惯习的关系展开的。他因此提出了生成性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这就说明了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要更好地认识布迪厄的实践观,就得认识他的实践理论中用来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的主要概念工具:“惯习、资本和场域”。 一、场域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理想化的抽象社会,而是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关于场域的概念,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这种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结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位置的客观性才得以界定。布迪厄本人认为,只有场域和社会空间的观点才能够揭示社会的真实结构,因为“一个分化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总体”而是各个场域的聚合。 在理解场域概念时,首先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其次,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不过,布迪厄特别强调,场域中斗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够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从场域的这一特征来看,行动者的策略正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同时还取决于他们对场域的认知,这种认知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也就是从场域中不同位置出发所采纳的不同视角。最后,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人们深陷其中的实践信念并非一种心灵状态,也不是武断遵从一套外界灌输的教条;而是一种身体状态,是被各种社会秩序加以系统利用的体现在身体上的性情倾向,也就是“内在性的外在化”,即布迪厄所谓“惯习”。 二、惯习

从布迪厄的相关理论看教育公平

从布迪厄的相关理论看教育公平 摘要在布迪厄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阶级惯习”是如何促进“符号资本”在教育这个“场域”中“游戏”的,以及权力如何借教育这个工具再生产阶级结构的,教育公平如何成为谎言。文章在介绍了布迪厄的生平及相关理论后结合教育公平问题提出相关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字布迪厄;社会公平;教育 一、布迪厄生平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1930年出生在一个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偏远乡镇。凭着自己的努力,他进入了巴黎高师学习哲学,并最终成为法兰西学院的讲座教授。20世纪50年代在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服兵役的经历,使他成为一个注重实践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奠定了他社会学研究中的平民立场和尖锐而又悲悯的学术情怀。 也许是自己成长的经历,即便成了巴黎高师的学生和法兰西学院的院士,成了他所反对的体制的一个构成要素,布迪厄依旧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感并似乎背信弃义地对成就了他的学术成果的体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教育系统内隐藏着的严重的不公平的再生产机制,教育已经代替门庭、宗教和直接政治、经济背景,成为一种新的不平等机制。 二、相关概念介绍 第一,场域。场域具有空间性的特征,它是由一些特定原则所界定的社会构建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各自独立的不同场域相互关联,各自发挥着不同的效用,而行动者在其中相互争夺有利于自己的位置和利益,并试图改变或维持其空间的范围或形式。场域是潜在开放的游戏空间,其疆界是动态性的;它是没有创造者的游戏,是一个不断推进的集体创造的历史进程的产物,具有无穷无尽的生成性。 第二,惯习。综合布迪厄的表述,惯习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惯习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是体现于身体而实现的集体的个人化。(2)惯习是一种生成性结构,是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在身体层面的积淀,是作为一种社会性变量而存在的,是在历史中建构的、植根于制度的生成性母体因此具有历史性。(3)惯习是一种形塑机制,其操作来自行动者自身的内部。这种机制表现为生成策略的原则,使得行动者能应付各种未被预见、变动不居的情境并有可能完成无限复杂多样的任务。(4)惯习具有能动的实践意义,它不是习惯,它是深刻地存在于性情倾向系统之中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或创造性能力。 第三,资本。资本有三种基本类型: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和可转换性。不同的资本是可以进行转换的,不同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