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二节人口迁移

《人口的迁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 结合相关人口迁移图,理解在不同时期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特点。

3. 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自主预习:阅读并在教材上标出以下知识要点

1. 什么是人口迁移?判断标准是什么?

2. 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合作探究一:结合以下案例和图片,归纳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流向、特点及原因。

材料一: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4―― 16世纪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欧洲国家的 殖民活动推动了欧洲向美洲迁移。18世纪后50年约有100万人从欧洲移往美洲,其中2/3 是英国人。1906——1939年欧洲共向外移民5000万人。

材料二:为了开发美洲,欧洲殖民主义者从事罪恶的“奴隶三角贸易”,殖民主义者把欧洲的 工业品带到非洲,与非洲酋长交换奴隶,然后把奴隶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和矿山主,再从当 地购买金银和农产品回欧洲。

ufrn UM 4 It

讨H 30

M

[创?!■肝田1

15--19 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

3Cb IL MM

牝 琳 轉

I 卜

W

”啊亂. -------T ------ L -----------

学生归纳并填写表格: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特点讦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

二战前

二战以后

[互动探究二]读课件展示图,讨论回答:

闯关东: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走西口:旧社会,晋陕北部一带十年九不收,人们被迫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走西口”或“走口外”。

1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河北、山东一带有大量人口“闯关东”,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

你知道他们迁往何处吗?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比较1949?1986年期间与80年代后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结合案例,学生讨论,分析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及原因。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迁移方向

近代

当代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课后作业]――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完成填充图册第6页练习

2、背诵内容:(1)人口迁移的定义、可分为哪些类型

(2)15---19世纪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个有何特点

(3)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历史上的三个方向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阶段

111 ' ■ 1创肩*包議瞬直?]曲人Li丼陣龄吉■嘴㈣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练习题 一、单选题 读下面两则人口资料,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影响李华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B.政治文化C.自然环境D.社会经济2.影响克瑞斯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务输出B.气候优越C.资源开发D.水源丰沛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3.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 A.a B.b C.c D.d 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城市的养老服务应该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b 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c 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d 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比例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工流动 B.道路建设 C.水利工程建设 D.输气管道建设 6.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下列人口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口移居东南亚 D.湖南某旅行团到广东旅游 8.若甲国为中国,a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A.从东、西部流向中部B.从沿海流向内地 C.从城市流向农村D.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东北)地区移民运动的一种俗称,当时大量的山东、河北等省的破产农民,前往东北地区谋生。近年来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海南三亚养老,形成数量庞大的三亚居住半年型人群,又称“候鸟”人群。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山东、河北等省破产农民“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 A.发展旅游B.戍守边疆C.寻找水源D.获得土地10.近年来,海南三亚吸引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养老的主要原因是 A.风景优美,交通便利B.冬季温暖,适宜居住 C.经济发达,就业率高D.房价低廉,便于落户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重。人口红利期指的是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一段时期。下图是某省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下表是2013年该省流动人口年龄构成(%)表。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判断,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于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

第三节 人口迁移(二) 第二课时

班级: 姓名: 高一地理学案 使用时间:2013年xx 月xx 日 编辑人:钱建军 【学习目标】 (1)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并认识不同时期影响因素的变化。 【学习重点】 (1)人口迁移的原因。 (2)人口迁移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学习难点】 (1)人口迁移的原因分析。 【学习内容】 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不可替代的 ,因而, 和 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 (2)经济因素: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 较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 较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 和成功机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了人口迁移的 ;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 的发展? (3)政治因素:由政策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比较强的 ; 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也会引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第三节 人口迁移(二) 共2课时

起人口迁移?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探究突破】 【达标检测】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 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②⑤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阶段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 C.自然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的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 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2019)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区域认知:结合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情况、特点和影响因素,并会分析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通过学习,认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并理解人口迁移是人类活动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人与环境协调的一种体现。 地理实践力:了解自己家乡人口迁移的情况,并分析迁移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重难点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过程: 师:(播放“人口普查”视频)“十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近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正如视频中所说,每位公民都有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全国人口普查。视频中也提到了人口普查的内容,即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人口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而于11月1日正式开始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更是意义非凡,不仅能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更能为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今天,深圳市的人口普查工作人员来到了经纬家,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信息登记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经纬一家的‘人口迁移之旅’。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对‘人口迁移’的学习”。首先请同学们齐读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综合思维,开始。” (学生齐读) 师:“接下来让我们听一听经纬讲述的家族故事。” (展示PPT,请学生朗读) 师:“看完后请同学们思考,材料中展示的人口流动活动中,那些属于人口迁移?” 师:“要想做出正确判断,必须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经过课前预习,相信大家已经在课本中划出来了。” (PPT展示,请学生朗读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的含义及属性) 师:“明确概念后相信大家一定能轻易去分开这两个概念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随堂检测,请同学来判断一下。” (请学生做题,并解析,老师给予评价) 师:“由此我们可以做出判断,经纬家的到贵州工作、结婚到贵州、出国留学、在深圳工作都属于人口迁移行为。但又是哪些因素驱使他们不断进行人口迁移、改变定居地呢?” 生:“经济、政策、婚姻......” 师:“同学们给出了很多答案,让我们一起通过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学习,进一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答案。” (PPT展示人口推拉理论) 师:“加好代表拉力,减号代表推力,哪位同学能起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推力,什么是拉力?” (点名,请学生回答,并点评,展示定义)师:“2分钟时间大家小

2021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演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2.doc

第二节人口迁移 【基础巩固】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⑥⑦ 2.图中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根据图中的国界线判断人口迁移的类型,跨越国界线的为国际人口迁移,没有跨越国界线的为国内人口迁移。 答案:1.B 2.A 在战争频发的国家,常常有大量难民迁出并移入别的国家。据此回答3~4题。 3.大量难民移入他国是寻求( ) A.更高的经济收入 B.躲避自然灾害 C.更好的自然环境 D.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4.大量难民移入他国居住,属于( ) A.国内人口迁移 B.国际人口迁移 C.国际劳务输出 D.国内民工潮 解析:第3题,难民移入他国是为了躲避战争,是想寻求更安全的生活环境。第4题,难民移入他国居住,跨越了国界,改变了定居地,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答案:3.D 4.B 2015年,重庆市人口净流入23.6万。读2015年重庆市省级行政区间迁移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图。回答5~6题。

5.影响2015年重庆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政策鼓励 B.经济发展 C.交通改善 D.工程建设 6.2015年重庆市人口流动对重庆市的影响是( ) A.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B.促进人口向城郊集聚 C.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 D.减轻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解析:第5题,图中2015年重庆市迁出、迁入人口年龄结构以劳动力人口为主,说明主要目的是务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第6题,2015年重庆市人口流动为人口净流入23.6万,且迁入人口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例大,对重庆市的影响是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答案:5.B 6.A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上图是济南市历城区郭店镇(现为郭店街道办事处)李家庄的村史(明初洪武年间直隶位于现在北京附近)。 材料二2013年年初,李家庄的李先生和四个儿子到枣强“寻根祭祖”,对当年黄河水泛滥损害的祖籍地区,进行查找和祭拜。 (1)材料中李家庄的祖上“李公仲德”从“直隶”迁到“济南市历城区”,属于,李先生到枣强“寻根祭祖”属于。 (2)造成碑文中人口迁移的因素是什么? (3)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如何区分?

地理必修2第二节人口迁移教案

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第案总第案 课题人口迁移年月日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正确评价人口迁移的影响。 教学目标2、简述推拉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3、结合图表,说明国际人口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及原因等。 教学重点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教学难点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课型新授课教具 教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学生活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 动预设

一、导入新 由我国春运期间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导入。 课: 2017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 旅客约27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 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 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二、什么是人 口迁移 2017年我国春运场景之一 人口迁移 1、概念: 学习活动1(创设情境):读下图,图中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不同 的行政区,A1、B1、C1等代表居住地的变更。

学习活动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图文材料(P8第1自然段),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人口迁移的定义,归纳出人口迁移的3个判断标准。 (2)说出人口迁移的分类及划分依据。 学习活动3(合作学习):交流展示所学内容。 要点如下: (1)定义: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 判断标准:空间位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居住地变 更(必须改变居住地);时间限度(时间较长,一般1年以上)。 (2)分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 迁移。 教学活动4(应用学习):判断下列人口的移动现象是否属于人口 迁移: 1、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否) 2、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博学位;(是) 3、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否) 4、读书或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是) 5、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是) 6、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是) 7、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否) 8、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是) 9、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是) 10、游牧民的迁徙;(否) 11、迁移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否) 2、影响 (1)人口机械增长率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讲义测试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01、预习准备区 精心准备夯实基础 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01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变其□ 2.新大陆发现引起的人口迁移 02美洲;非洲人→□03美洲;亚洲的中国人、印度人和日本人向国外迁移。欧洲人→□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 (1)迁移方向与之前的比较 04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05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欧洲由人口□ 06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 (2)特点

07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08增加,持续时间□09□ 10专业人才移民。 长;发展中国家□ 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目的:开发□01内地和边疆。 (2)主要人群:□02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 (3)迁移目的地:□03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 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 04频繁,迁移规模加大;以向城镇迁移、向□05东部迁移为主。 人口流动□ 1.判断正误。 (1)长时间外出旅游属于人口迁移。(×) (2)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2.目前,国际劳务输出的主要方向为() A.西亚→南亚 B.亚洲→北美 C.非洲→亚洲 D.欧洲→拉丁美洲 答案 B 解析目前,国际劳务输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入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提示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

高中地理 12《人口的迁移》教案 中图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懂得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积极作用。 2.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在原因、形式以及流向上的不同特点。 3.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概况与特点、原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作用。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示意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与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大势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内容,但是人口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而移动的,不是静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和我国人口的迁移问题。 【引导阅读】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阅读课本国际人口迁移的有关内容以及“19世纪以前人口迁移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人口迁移与人口增长和分布有哪些关系? 2.人口迁移有哪些作用?3.什么叫人口迁移?并根据要求填写下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人口迁 移 迁移原因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 迁移人口的流向从欧洲迁往美洲欧洲由人口迁出变为迁入

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洲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迁 出地区 中国、日本、印度移民开发东南 亚和美洲 北美洲和大洋洲仍为迁入地区 迁移的特点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外 籍工人)大量增加 外籍工人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 西亚、南美、南非 迁移的意义促进了迁入国和地区的经济发 展一个国家人口的移出,对于缓和所在国人口过多的压力,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往往造成人才外流 减轻了迁出国的人口压力为移入国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促 进了迁入国的经济发展 表中的楷体字为学生填写。 【引导归纳】请同学们思考:国际人口迁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具有哪些 不同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前面大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根据同学们的讨论,小结如下: 国际人口迁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以后人口迁移的不同点是: 其一是主要流向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流向是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即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而战后,则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其二,迁出、迁入的地区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迁出地区是欧洲,主要迁入地区是南、北美洲,中国、印度、日本等国的劳工迁出,以及非洲黑人的贩卖。而战后,除去北美洲、大洋洲仍为迁入地区外,欧洲则由原来的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则由原来的迁入变为迁出。 其三,移民的性质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的迁移,主要以定居为主,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较少。战后则短期流动工人、外籍工人大量增加,定居移民减少。 其四,迁移的原因不同: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人口迁出的地区,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他们为了进行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的积累,掠夺迁入地区的资源。而其他地区人口的迁移则是被威逼诱骗,甚至作为奴隶被贩卖,还有一部分是为谋求生计而背井离乡,踏入异国他乡。作为迁入地区,

2020-2021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教师用书:第1章第2节人口迁移

第二节人口迁移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描述人 口迁移的特点及 其影响因素 1.能够通过人口迁移的图表和资料,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人 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影响。(综合思维) 2.对比不同类型国家和地区,分析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和原因。 (区域认知) 3.通过探讨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影响,树立趋利 避害、人口迁移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①时间属性: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变化的人口流动行为。 ②空间属性: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在一国范围内,一般以跨越某种行政区域界线为依据。 (3)分类 ①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在本国就业的外国人、国际定居难民等。 ②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 (4)形式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是推力(或排斥力)与拉力(或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现代的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其他因素:包括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优惠政策的出台等。 1.影响因素: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2.特点 (1)20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人口较少的地区和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①15世纪:欧洲殖民者及其从非洲贩运的奴隶移民到“新大陆”。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形成涌向美国及加拿大的移民潮。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①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②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 ③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的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欧洲移民逐渐减少,拉丁美洲取代欧洲成为美国迁入人口的主要来源地。20世纪70年代后,亚洲迁入美国的人数也超过了欧洲。 1.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1)影响 ①对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三节人口迁移 [基本要求]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人口迁移的因素。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发展要求] 1.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2.理解人口迁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2.人口迁移的概念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3.人口迁移的分类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类型。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思考启迪] 农闲时到城里打工的“农民工”属于人口迁移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农民工”农闲时到城里打工,他们的居住地并没有发生永久或长期地改变,此现象应称为人口流动。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根本原因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温馨提示] 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教材P17活动] 1.②③④属于人口迁移。 2.①②属于国内迁移;③④属于国际迁移。 [教材P19~20活动] 1.流动人口平均年龄更小,流动距离更长,流动原因更趋多元化,目的地也更青睐大城市。 2.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方式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化迁移转变。 [教材P21活动] 1.迁出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迁入国主要是发达国家。 2.主要原因是经济和文化教育因素存在差距。美国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有更多的发展、就业机会,可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文化水平高,教育设施好,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因而有很强的吸引力。发展中国家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为了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们想方设法迁往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分类 ———————情景导入先思考———————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的代名词。 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 提示: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

教学设计第三节人口迁移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活动建议: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本“标准”的认知目标“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属于理解水平层次;技能目标“举例说明”属于迁移水平层次。举例由学生来完成。活动要求关注本地生活现实,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设置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两个知识结构类的二级段落目标,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条理化。本节活动较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本节知识对第二章知识城市化的学习有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动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1.通过实际调查,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原因、影响。 2.通过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加深对 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社会调查,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 究社会的兴趣,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正确的人口迁移观、环境观。 【教学过程】 本报5月31日讯 目前,长沙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已完成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据《长沙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长沙市常住人口为704.411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10年共增加常住人口90.5399万人,增长14.75%。 据长沙市统计局负责人分析,长沙市人口在自然增长的同时,作为全省唯一净流入大于流出的地区,通过吸引外来人员来长就学、就业、居住等机械性增长,实现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读《长沙晚报》,长沙的人口增长有哪两方面的增 长? ,

人口的迁移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流动人口 2012年8月6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平均年龄约为28岁。《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流动人口流量、流向、结构和流动人口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尝试探究:引起我国流动人口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提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和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促进了流动人口大量增加。,。 目标:了解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中国人口迁移的几个阶段,识记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迁移的方向。 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应用分析图表资料,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之外,改变其的行为。2.类型 3.国际人口迁移 (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 (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 (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移民到发达国家。 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4.国内人口迁移 (1)不同时期的表现 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 、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 向 、 迁移。 ②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闯关东”: 一带人口迁往 “走西口”: 一带人口迁往 等地 ③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 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有组织地移民支援 工农业建设。 ④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 ,主要表现为从 地区向 地区迁移。 (2)重要形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从 向 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 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是人口的 。 2.政治因素:表现为 、流亡国外、 和移民戍边等。 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 、种族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以灾难性的 变化为主。 5.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 1.教材P12“图1-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向欧洲的移民” 提示: (1)本图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重要特征,即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 (2)“二战”后,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奥地利等,人口增长模式进入“三低”型,人口呈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劳动力不足,而且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吸引了南亚、西亚、北非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甚至是欧洲南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移民。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课后篇巩固提升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人口迁移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行政区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读下图,完成1~2题。 1.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 A.a1→a2 B.a1→b1 C.b1→b2 D.c1→c2 2.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 A.a1→a2、a1→b1 B.a1→b1、b1→b2 C.a1→a2、b1→b2、c1→c2 D.c1→c2、a1→c1 1题,国际人口迁移指跨越国界的人口迁移。A、B、C表示不同的国家,结合图示可知a1→b1、a1→c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故选B项。第2题,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其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农村向城市迁移。根据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判断a1→a2、b1→b2、c1→c2属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故选C项。 2.C 据我国学者考证: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姓重要发源地。据统计,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姓氏可以作为一种遗传印记,使得我们可以追踪世系并理解现代中国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事件。据此完成3~4题。 3.李姓人在历史上从甘肃逐渐迁移到河南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教育 4.我国近30多年来,下列省区中姓氏越来越复杂的是( ) A.甘肃省 B.河南省 C.四川省 D.广东省

3题,在历史上,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吸引甘肃李姓人向此迁移。第4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吸引外省人口向广东迁移,故广东省的姓氏变得越来越复杂。 4.D 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 5.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省的( ) A.生态移民较多 B.人才素质高 C.自然资源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6.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A.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B.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C.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D.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5题,四川省人口数量多、增长快,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地流向东部沿海的大城市,以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第6题,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从而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6.A 7.下图示意美国本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流向,其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原因主要是美国西部、南部阳光充足,环境优美,发展了新兴工业;人口从美国本土东北部迁出,与东北部工业区吸引无关;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人口迁移无关。

第二节人口迁移

《人口的迁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 结合相关人口迁移图,理解在不同时期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特点。 3. 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自主预习:阅读并在教材上标出以下知识要点 1.什么是人口迁移?判断标准是什么? 2.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合作探究一:结合以下案例和图片,归纳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流向、特点及原因。 材料一: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4——16世纪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推动了欧洲向美洲迁移。18世纪后50年约有100万人从欧洲移往美洲,其中2/3是英国人。1906——1939年欧洲共向外移民5000万人。 材料二:为了开发美洲,欧洲殖民主义者从事罪恶的“奴隶三角贸易”,殖民主义者把欧洲的工业品带到非洲,与非洲酋长交换奴隶,然后把奴隶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和矿山主,再从当地购买金银和农产品回欧洲。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

学生归纳并填写表格:国际人口迁移 阶段 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 二战前 二战以后 [互动探究二] 读课件展示图,讨论回答: 闯关东: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 走西口:旧社会,晋陕北部一带十年九不收,人们被迫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因为要过长城关口,所以称“走西口”或“走口外”。 1、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河北、山东一带有大量人口“闯关东”,河南一带人口“走西口”,你知道他们迁往何处吗?请你谈谈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2、比较1949~1986年期间与80年代后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结合案例,学生讨论,分析国内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及原因。 学生归纳并填写表格: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迁移方向 近代 当代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课后作业]——在练习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1、完成填充图册第6页练习 2、背诵内容:(1)人口迁移的定义、可分为哪些类型 (2)15---19世纪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个有何特点 (3)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历史上的三个方向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阶段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金溪一中:甘俊杰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例使学生懂得人口迁移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种族、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积极作用。 2.使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在原因、形式以及流向上的不同特点。 3.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概况与特点、原因及作用。 教学重点 造成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意义。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作用。 教学方法 比较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示意图。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与我国人口增长与分布大势以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内容,但是人口是随着社

会的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而移动的,不是静止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和我国人口的迁移问题。 【引导阅读】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阅读课本国际人口迁移的有关内容以及“19世纪以前人口迁移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人口迁移与人口增长和分布有哪些关系? 2.人口迁移有哪些作用?3.什么叫人口迁移?并根据要求填写下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人口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 的开辟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 迁移人口的流向从欧洲迁往美洲欧洲由人口迁出变为 迁入 从非洲劫掠黑人到美 洲 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 地区变为迁出地区 中国、日本、印度移 民开发东南亚和美洲 北美洲和大洋洲仍为 迁入地区 迁移的特点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 向发达国家

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讲义)

一、考点突破 1. 理解影响人口变动的两个方面; 2. 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3. 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4. 掌握人口迁移的分类。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 1. 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2.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3. 人口迁移的分类。 难点: 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2. 人口迁移的分类。 一、人口变动 一个地区人口的变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变动的一个方面;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移是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虽然人口迁移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于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有时却产生显著的影响,比如会导致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男女性别比等发生显著改变。 二、人口迁移 1. 概念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 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 (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且跨越行政区域界线,否则不属于人口迁移。 (2)居住地变更—人们离开自己原来的住所,到比较远的地方去定居。 (3)时间限度—一般认为居住地发生了“永久性”或“长期性”的变化,才属于人口迁移。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如下图,A、B、C是三个不同的地区,人口从A1→B1、C1→A2常被称为是人口迁移;而A1→A2、C1→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 3.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是指人口在短期内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钟摆式人口流动:人口每日性流动,如每天往返于工作地与居住地间的通勤人口。 ②人口季节性流动:如农牧民的迁徙以及农闲季节到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家务农的农民。 ③人口不定期流动:如外出购物、旅游、度假、疗养、出差等。 对比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可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定居地。 4. 人口迁移的分类

2020中图版地理必修2 第1章 第2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2.掌握不同时期国际和国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重点) 3.运用案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 2.类型: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还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方法技巧]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1.新大陆被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国际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了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2)特点 ①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 三、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国家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 2.改革开放后的特点 (1)人口向城镇迁移。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

(2)人口向东部迁移。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 [轻巧识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1.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人口迁入区。 2.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战争和移民戍边等。 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 4.生态环境因素:一方面,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另一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 5.其他因素:迁移者的年龄等。 [特别提醒]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1)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由迁入区变为迁出区。() (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4)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大量人口向南部和西部沿海迁移 B.目前中国人口迁移主要方向是北方迁往南方 C.中东地区大量人口外迁至非洲 D.当前中国主要迁移方向是从农村迁往城市 [提示](1)×国际旅游没有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

地理第三节 人口迁移

第三节人口迁移 【课标要求】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2.明确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3.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学习重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习难点】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基础知识】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1.人口变动包括人口自然增长和。 2.人口迁移的概念:是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的空间流动行为。 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迁移两种类型 (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外籍工人流动、 等。 (2)国内迁移则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发达国家历史上和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的人口迁移。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导致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②经济因素:的差异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 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③政治因素:(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④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三、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1.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迁移到富裕国家;从人口 国家迁移到人口稀少的国家。 2.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从农村到和工矿区,从内地到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原因: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问题探究】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1-11、1-12并分析: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据联合国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预计 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下表。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 中国30.3 美国110.0 墨西哥26.7 德国21.1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3第三节人口迁移+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人口迁移 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课标解读:1.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2.掌握人口迁移的分类。3.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4.分析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情景导学]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的代名词。 [思考]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 [提示]国内人口迁移。 [教材导学] 1.影响人口变动的因素:人口机械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 2.人口迁移 (1)概念: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分类

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1)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顺利进行迁移的主要形式即劳务输出,接受劳务输出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 (2)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 (4)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情景导学]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清朝黄河下游连年遭灾,破产农民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东北的故事。山东人闯关东,山西人走西口,广东人下南洋,绝对是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山东人闯关东,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迁移人数也最多。据有关史料记载,自清朝至民国,闯关东的山东人达2500万,高峰时节,一年便有上百万人。 [思考]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原因)。 [教材导学] 1.根本原因 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三维设计中图版必修二教学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迁移(含答案)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1.概念 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 2.类型 [巧学妙记]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国际人口迁移 (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 (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 (3)“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 ①外籍工人(劳务输出)为其主要形式。 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 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 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成人口净迁出区;北美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4.国内人口迁移 (1)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 (2)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 ①“闯关东”:河北、山东一带人口迁往东北地区。 ②“走西口”:河南一带人口迁往新疆、甘肃等地。 (3)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

(4)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 (5)重要形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并且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 [温馨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一)| 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情景导入先思考———————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华北流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 (1)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 提示:国内人口迁移。 (2)除了“走西口”,我国近代还有哪些人口迁移? 提示:“闯关东”“下南洋”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