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化工热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化工热力学》是是化学工程学分支学科之一,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课,《化工热力学》课程结合化工过程阐述热力学定律及其运用,是化工过程研究、设计和开发的理论基础。

应考者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初步具备运用热力学定律和有关理论知识,对化工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本能力;应初步掌握化学工程设计和研究中获取热力学数据的方法,对化工过程进行相关计算的方法,目标是培养他们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生产和设计中的有关涉及平衡的问题,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化工类专业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考试目标

本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知识的程度。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涉及的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它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和推算;以及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化工中能量进行分析等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闭卷/开卷/A4,笔试/小论文/读书报告/其他请注明。

考试方式采用开卷形式。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如有答题卡,请注明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

90分钟。

(三)基本题型

(1)基础概念题

包括单(多)选题、判断题、简述题,通常约占卷面成绩的20~30%。

(2)计算题

涵盖课程章节的全部内容,如流体(纯流体或混合物)的pVT性质计算、溶液的热力学性质计算、相平衡计算、化学反应平衡计算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计算、熵分析计算和有效能计算。该部分内容约占卷面成绩的60%~75%

(3)证明推导题

基本热力学方程及其关系的推导,约占卷面成绩的5%~10%。

第二部分 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1 化工热力学的地位和作用

1.2 化工热力学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局限性

1.2.1化工热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2.2化工热力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2.3化工热力学的局限性

1.3化工热力学在化工研究与开发中的重要应用

1.4 如何学好化工热力学

1.5 热力学基本概念回顾

考核要求

领会:(1)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能量转化以及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热力学性质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化工热力学是研究热力学原理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了解:热力学的状态函数法、热力学演绎方法与理想化方法等基本研究方法,以及以Gibbs函数作为学习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

考核知识点

2.1纯物质的p-V-T性质

2.2 流体的状态方程

2.2.1 立方型状态方程

2.2.2 多参数状态方程

2.3 对应态原理及其应用

2.3.1对应态原理

2.3.2 三参数对应态原理

2.3.3 普遍化状态方程

2.4流体的蒸气压、蒸发焓和蒸发熵

2.4.1 蒸气压

2.4.2蒸发焓和蒸发熵

2.5 混合规则与混合物的p-V-T关系

2.5.1混合规则

2.5.2混合物的状态方程

2.6液体的pVT关系

2.6.1液体状态方程

2.6.2普遍化关联式

考核重点:Virial 方程;立方型状态方程

要求了解与掌握:

(1)纯流体p、V、T行为:纯物质p-V图、p-T图及图中点、线和区域意义;临界点意义、超临界区(流相区)特性。

(2)状态方程分类和价值:

①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通用常数R的意义和单位;

②Virial方程:压力多项式、体积多项式、截项Virial方程,Virial系数B,C意义;

③立方型状态方程:立方型状态方程中参数a,b意义;立方型状态方程迭代计算法;立方型状态方程三个根的意义。

(3)对比态原理和普遍化关系

①对比态原理。

②偏心因子ω定义、物理意义和计算;

③以偏心因子ω为第三参数计算压缩因子的方法:普遍化第二Virial系数法和普遍化压缩因子法。

(4)真实气体混合物与液体的p-V-T关系

①真实气体混合物p-V-T关系简便计算方法:虚拟临界参数法;

②常用混合规则意义,混合物的第二Virial系数与混合物立方型方程;

③液体的p-V-T关系。

第三章 纯物质(流体)的热力学性质与计算

考核知识点

3.1 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

3.1.1 热力学基本方程

3.1.2 点函数间的数学关系

3.1.3 Maxwell关系式

3.1.4 Maxwell关系式的应用

3.2 单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

3.3 用剩余性质计算系统的热力学性质

3.4 用状态方程计算热力学性质

3.5 气体热力学性质的普遍化关系

3.5.1 普遍化Virial系数法

3.5.2 普遍化压缩因子法

3.6 纯组分的逸度与逸度系数

3.6.1 逸度和逸度系数的定义

3.6.2 纯气体逸度(系数)的计算

3.6.3 温度和压力对逸度的影响

3.6.4 纯液体的逸度

3.7 纯物质的饱和热力学性质计算

3.7.1 纯组分的气液平衡原理

3.7.2 饱和热力学性质计算

3.8 纯组分两相系统的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

3.8.1 纯组分两相系统热力学性质

3.8.2 热力学性质图表

3.8.3 热力学性质图表制作原理

考核重点:①热力学性质计算、剩余性质及其应用;②T-S图及水蒸气特性表意义和应用考核要求

(1)热力学性质间关系

①单相封闭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②状态函数间的数学关系式;

③Maxwell关系式。

要求了解与掌握:

(1)dS方程、dH方程和dU方程。

(2)热力学性质计算

①剩余性质MR定义:HR、SR和GR基本计算式;

②由HR和SR计算焓H和熵S的方法;

③由普遍化第二Virial系数法和普遍化压缩因子法计算HR和SR以及H和S的方法。

(3)纯物质逸度和逸度系数

①纯物质逸度、逸度系数完整定义和物理意义;

②纯气体逸度计算方法;

③纯液体逸度计算方法。

(4)两相系统热力学性质及热力学图表

①单组分系统气液平衡两相混合物热力学性质计算方法;

②干度x的意义;

③T-S图意义及应用;常见化工过程物质状态变化在T-S图上的表示方法;用T-S图数据计算过程热和功以及热力学性质的变化值;

④水蒸汽表中各栏目意义及关系,水蒸汽表使用方法。

第四章 溶液热力学基础

考核知识点

4.1 可变组成系统的热力学关系

4.2 偏摩尔性质

4.3 Gibbs.Duhem方程

4.4 混合物组分的逸度和逸度系数

4.4.1 混合物逸度与逸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4.4.2 混合物逸度与组分逸度之间的关系

4.4.3 组分逸度与温度、压力间的关系

4.5 理想溶液

4.5.1 理想溶液与标准态

4.5.2理想溶液的特征

4.5.3理想溶液标准态之间的关系

4.6 混合过程性质变化、体积效应与热效应

4.6.1 混合体积效应与混合热效应

4.6.2 混合热效应

4.7过量性质与活度系数

4.8液体混合物中组分活度系数的测定方法

4.8.1 汽液平衡法

4.8.2 Gibbs-Duhem方程法

4.8.3 溶剂与溶质的活度系数

4.8.4 溶剂与溶质的活度系数测定法

4.9 活度系数模型

4.9.1 正规溶液与Scatchard-Hildebrand活度系数方程

4.9.2 无热溶液与Flory-Huggins方程

4.9.3 Wohl方程

4.9.4 基于局部组成概念的活度系数方程

考核重点: 偏摩尔性质;逸度和逸度系数;活度、活度系数和超额自由焓;理想溶液与非理想溶液

考核要求

(1)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

①单相敞开系统的热力学基本方程:d(nU),d(nH),d(nG),d(nA)表达式及应用范围;

②化学位μi定义式的各种形式。

(2)偏摩尔性质

①偏摩尔性质定义和物理意义与计算法;

②与,M的关系;

③与μi关系;

④Gibbs - Duhem方程的常用形式及用途。

(3)混合物逸度和逸度系数

①混合物的组分逸度和逸度系数定义;

②混合物的组分逸度和逸度系数基本计算式;

③混合物(整体)的逸度与组分逸度的关系,温度和压力对逸度的影响。

(4)理想溶液

①研究理想溶液的目的与理想溶液模型;

②理想溶液中组分i的逸度与i组分在标准态下的逸度的关系;

③两种理想溶液模型与相应的两种标准态、的表示方法;

④理想溶液的特征。

(5)活度和活度系数

活度和活度系数定义、物理意义和应用。

(6)混合性质变化ΔM

①混合性质变化ΔM和混合偏摩尔性质变化定义、物理意义和两者关系;

②ΔM和与标准关系;

③ΔG与活度关系;

④理想溶液混合性质变化ΔGid、ΔUid、ΔHid和ΔSid。

(7)过量性质ME

①过量性质ME和偏摩尔过量性质定义和物理意义;

②ME与混合过程过量性质变化ΔME以及混合性质变化ΔM的关系;

③GE物理意义,GE与活度系数γi关系式及应用。

(8)活度系数与组成关联式,由实验数据确定活度系数

①非理想溶液的GE模型:正规溶液模型和无热溶液模型;

②常用活度系数与组成关联式:Redlich-Kister关系式;Wohl型方程及其常用形式;Margules方程、Van Laar 方程,局部组成概念与Wilson方程、NRTL方程;

③确定活度系数与组成关联式中参数的简便方法:由一组精确的气液平衡实验数据,由恒沸点下气液平衡数据以及由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以及由少量实验数据确定全浓度范围的活度系数。

了解与掌握

(1)Wilson 方程优点和局限性;

(2)UNIQUAC方程与UNIFAC方程。

第五章 相平衡热力学

考核知识点

5.1 平衡性质与判据

5.2 相律与Gibbs.Duhem方程

5.3 二元气液平衡相图

5.4 气液相平衡类型及计算类型

5.4.1 气液相平衡类型

5.4.2 气液相平衡计算的准则与方法

5.4.3气液平衡过程

5.5 由实验数据计算活度系数模型参数

5.6 Gibbs-Duhem方程与实验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5.6.1等温二元汽液平衡数据热力学一致性校验

5.6.2 等压二元汽液平衡数据热力学一致性校验

5.7 共存方程与稳定性

5.7.1 溶液相分裂的热力学条件

5.7.2 液液平衡相图及类型

5.8 液.液相平衡关系与计算类型

5.8.1 液液相平衡准则

5.8.2二元系液-液平衡的计算

5.8.3 三元系液-液平衡的计算

5.9 固.液相平衡关系及计算类型

5.10 含超临界组分的气液相平衡

考核重点:汽液平衡基本问题及中低压下汽液平衡计算

考核要求

(1)平衡判据与相律

①多相多元系统的相平衡判据及其最常用形式:

②相律及其应用。

(2)汽液平衡基本问题

①相变化过程需解决的两类问题:由平衡的温度压力计算平衡各相组成及由平衡各相组成确定平衡的温度压力;

②完全互溶二元体系汽液平衡相图;

③汽液平衡两种常用的热力学处理方法:活度系数法和状态方程法。

(3)汽液平衡的计算

①工程上常见汽液平衡问题的五种类型:泡点温度、泡点压力、露点温度、露点压力、闪蒸计算。

②常压或低压下汽液平衡计算方法:完全理想系(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和部分理想系(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汽液平衡计算法。

(4)汽液平衡数据的热力学一致性检验

①热力学一致性检验的基本方程Gibbs - Duhem方程及其扩展形式;

②面积法检验恒温VLE数据和恒压VLE数据。

第六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工程应用

考核知识点

6.1敞开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

6.1.1 封闭系统的能量平衡

6.1.2 敞开系统的能量平衡

6.2 稳定流动与可逆过程

6.2.1 稳定流动过程

6.2.2 可逆过程

6.3 轴功的计算

6.3.1 可逆轴功

6.3.2 气体压缩及膨胀过程热力学分析

6.3.3节流膨胀

6.3.4等熵膨胀

6.3.5膨胀过程中的温度效应

6.4 喷管的热力学基础

6.4.1 等熵流动的基本特征

6.4.2 气体的流速与临界速度

考核重点:能量平衡方程在稳流过程中的应用

考核要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平衡方程

①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

②敞开体系能量平衡方程;

③能量平衡方程的不同形式,稳流体系能量平衡方程的应用;

④轴功的计算;

⑤喷管的热力学基础。

第七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工程应用

考核知识点

7.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方法

7.1.1过程的不可逆性

7.1.2熵

7.1.3热源熵变与功源熵变

7.2熵平衡方程

7.2.1 封闭系统的熵平衡方程式

7.2.2 敞开系统熵平衡方程式

7.3 热机效率

7.4 理想功、损失功与热力学效率

7.4.1 理想功

7.4.2 稳定流动过程理想功

7.4.3 损耗功

7.4.4 热力学效率

7.5 熵分析法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7.5.1 传热过程

7.5.2混合与分离过程

7.6 有效能及其计算方法

7.6.1 有效能的概念

7.6.2 有效能组成

7.6.3 有效能的计算

7.6.4 无效能

7.7 有效能衡算方程与有效能损失

7.7.1有效能平衡方程

7.7.2有效能损失

7.8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及合理用能

7.8.1能量平衡法

7.8.2 有效能分析法

7.8.3 合理用能准则

5.2 考核重点

5.2.1能量平衡方程在稳流过程中的应用

5.2.2 热功的不等价、熵增原理

5.2.3 理想功和损失功

考核目标

(1)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功转换的不等价性和熵

①热力学第二定律原理,热功转化的不等价性:功全部能变化成热,热只能够部分变为功,热变功的最大效率;

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三种不同说法;

③了解系统的熵变、熵流和熵产等基本概念与描述。

(2)理想功和损失功

①理想功定义和物理意义,"完全可逆"的含义;②损耗功定义和物理意义,损耗功与过程不可逆性关系;

③热力学效率定义和用途。

④稳流过程的理想功和损耗功的计算。

(4)有效能

①能量存在品质(级别)差异;

②有效能的物理意义,基态;

③有效能和理想功的关系;

④稳流物系物理有效能、热量有效能、化学有效能及动能有效能、位能有效能的计算方法;以及有效能效率;

(5)熵衡算方程、有效能衡算方程及其应用;

(6)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及合理用能准则。

第八章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

考核知识点

8.1 蒸汽动力循环-Rankine 循环过程分析

8.1.1 Rankine循环

8.1.2 Rankine循环的改进

8.2 内燃机热力过程分析

8.2.1 定容加热循环

8.2.2 定压加热循环

8.4 燃气轮机过程分析

8.5 制冷循环原理与蒸汽压缩制冷过程分析

8.4.1 逆向Carnot循环

8.4.2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8.6 其它制冷循环

8.6.1 蒸汽喷射制冷

8.6.2 吸收制冷

8.7 热泵及其应用

8.8 深冷循环与气体液化

8.7.1 Linde-Hampson系统工作原理

8.7.2 系统的液化率及压缩功耗

考核要求

(1)蒸汽动力循环

①理想Rankine循环装置、工作原理和循环工质状态变化;

②循环过程热和功、热变功的效率、等熵效率及汽耗率的意义和计算;

③提高Rankine循环效率和降低汽耗率的途径:使用回热循环和热电循环。

④用T-S图表示循环工质各状态点,用蒸汽表数据进行有关计算。

(2)气体绝热膨胀的制冷原理

①节流膨胀降温(制冷)原理、Joule-Tompson系数和温度降;

②对外做功绝热膨胀降温(制冷)原理、等熵系数和温度降;

③两种降温(制冷)方法比较。(深度冷冻循环不作要求)

(2)制冷循环

①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装置、工作原理和工作参数(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过冷温度)的确定,制冷系数的意义;

②制冷剂选择要求。(多级制冷和复迭式制冷不要求);

③由制冷循环工作参数及制冷量确定制冷剂循环量、制冷系数和功耗,在 T-S图上表示循环工质各状态点。

④吸收制冷循环装置和工作原理和热能利用系数计算。

第九章 化学反应平衡

考核知识点

9.1 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计量学

9.2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其计算

9.2.1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据

9.2.2标准自由能变化与反应平衡常数

9.2.3平衡常数的估算

9.3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9.4 平衡常数与组成的关系

9.4.1 气相反应

9.4.2 液相反应

9.4.3非均相化学反应

9.5 单一反应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9.6反应系统的相律和Duhem理论

9.7复杂化学反应平衡的计算

9.7.1 以反应进度为变量的计算方法

9.7.2 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计算方法

考核要求

(1)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与反应进度

①反应进度定义;

②封闭系统物质摩尔数微分变化与反应进度微分变化的关系。

(2)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及有关计算

①化学反应平衡判据:标准自由焓变化ΔGΘ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用活度或逸度表示平衡常数K;ΔGΘ与ΔG意义和作用差异;

②平衡常数估算方法。

(3)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关系

①气相反应中K、Kf 、Kp、Ky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②由K计算平衡组成的方法(气相反应);液相反应中由K计算平衡组成的方法。

(4)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温度与平衡常数关系基本方程-Van't Hoff等压方程式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

(5)工艺参数与平衡组成关系

温度、压力及惰气量对平衡组成影响表达式及应用。

最新天津自考“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2012年自考“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经济应用数学课 程代码:3093 编写弁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其它学业证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考专业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当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处于发展时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对调整教育结构、广开成才之路,对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整体效益,对促进素质教育、增强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活跃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掌握专业知识、成熟技术和管理规范,具有完成职业任务能力的应用人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强调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等素质的整合及其在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应用。其课程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以职业为导向的整合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开发的。高等职业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大纲)是职业活动、学科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综合反映,在课程内容和课程内容的构造方式上,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999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批准天津市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术专业的试点工作。尔后,又批准了应用电子技术等十二个职业技术专业的专业考试计划。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根据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关于天津市开展高教自学考试职业技术专业试点的批复》(考委[1999]7号)、《关于天津市申请开设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高职专业的批复》(考委[1999]24号)的意见和《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职业技术专业课程考试大纲编写要求》组织编制了试点专业有关课程的考试大纲。这些课程考试大纲尽力体现了前述特点。今后,还将继续修订,以臻完善。 《经济应用数学自学考试大纲》由刘光旭教授、张效成副教授、俞钟祺教授、王鹏涛教授、周禄新副教授及杜瑞文高级讲师等参加编写,刘光旭教授执笔。 《经济应用数学自学考试大纲》经专业委员会审定,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自1999年9月1日起试行。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 1999年8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 《经济应用数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其设置目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包括中等专业和职业高中)文化程度的自学应考者掌握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素质,培养用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以及接受继续教育打下较好的数学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经济应用数学》的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是让自学应考者掌握一元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项目管理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项目管理》是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课程,该课程围绕项目管理的五大工作过程以及涉及的九大知识领域,结合丰富的案例,讲授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设计思路: 该课程首先介绍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项目、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的工作过程等,在此基础上围绕PMBOK对项目管理九大知识领域的划分,分别详细讲授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及课堂练习,强化学生对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的掌握。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市场营销》与《财务管理》是该课程的先修课程,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也是该课程的重要支撑。 - 3 -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技能和按照项目方法管理某些工作的技能。具体目标有:讲授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工具和方法,使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过程和内容;掌握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以及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与技能。 三、学习要求 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四、教学进度 - 3 -

《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doc

《园林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园林植物学是风景园林硕士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花卉学》、《园林树木学》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中国林业科学院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一)花卉学 绪论 花卉的涵义和范围;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我国丰富的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国内外花卉事业(科研、生产等)发展概况。 第一篇 第一章花卉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第三章花卉的生长与发育 第四章花卉与环境因子 第五章花卉栽培的设备 第六章花卉的繁殖 第七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第八章花卉的应用 第九章花卉的病虫害防治 第二篇 第一章露地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岩生花卉; 水生花卉学名;形态特征;产地与分布;习性;繁殖;栽培;园 林用途 第二章草坪植物与地被植物 主要草坪植物;主要地被植物 第三章温室花卉 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亚灌木花卉;木本花卉;兰科花卉;蕨类植物;仙人掌及多浆植物 第四章盆景艺术 盆景概念及简史;盆景分类及艺术流派 (二)园林树木学 绪论 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中国丰富多彩的园林树木资源和宝贵的 科学遗产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分类 植物分类学方法;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的年周期;树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树 木的整体性及其生理特点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温度因子;水分因子;光照因子;空气因子;土壤因子;地 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城市环 境概述 第一章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和防护功能 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第十章园林树木的修剪与整形 第十一章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 第二篇各论 国产习见园林树种以及国外产著名种类 包括:学名;形态;分布;习性;繁殖栽培;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基本概念、植物资源及分布、分类、生长发育以及和环境间 的相互关系;常见和主要种类的所在科属及学名、栽培繁殖方法及其在 园林中的应用。 四.试卷结构 1.园林植物的拉丁学名互译(20分) 2.名词解释(40分) 3.填空题(30分) 4.综合性答题(6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六.主要考试书 1.《花卉学》中国林业出版社王莲英 2.《园林树木学》中国林业出版社陈有民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室内陈设艺术设计课程代码:1009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术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教材含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概说,设计范围,设计构成,设计欣赏,从本质上说明了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就是要重视“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其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室内陈设艺术,分清与室内装潢,室内装饰,室内布置,室内摆设这些同一实质不同名词概念,内涵和目的的认识。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是室内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许多室内设计课程,如灯具,家具,绿化,装饰面料一样,共同解决室内空间形象设计和室内装修中的装饰问题。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概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是室内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1、陈设艺术设计与室内设计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枝叶与大树的关系。 2、室内“精神建设”是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的重点,它是以精神品质,性灵和视觉传递方式的生活内涵为基本领域。 第二章室内陈设艺术设计分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对室内陈设艺术的主要类别有基本的,正确的认识,学会在繁杂的陈设品中对其有一个基本的归纳和认识,方便在设计中熟练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室内陈设艺术按风格样式分类主要有几种。 2、室内陈设艺术按陈设方式分类主要有几种。 3、室内陈设艺术按使用功能分类主要有几种。 第三章室内陈设艺术设计范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室内陈设艺术门类和配置方法很多,品质更是繁杂。本章通过对设计范围的归纳,使学生学习的更有条理和明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室内织物陈设主要有几种。 2、室内家具陈设主要有几种。 3、室内绿叶陈设主要有几种。 第四章室内陈设艺术设计构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任何艺术设计都有其规律性和美学特点,是前人对客观世界美学认识的经验总结,室内陈设设计同样通过空间,造型,色彩,光影,材质等要素来塑造。

项目质量管理考试大纲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证书课程 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项目质量管理课程代码:05062 2015年4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体系(IPMP)相结合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项目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证书课程之一,它既是一门项目管理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以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为依据的认证考试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课程。 本课程根据质量管理的一般原理,针对项目的特殊性,围绕着项目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就项目质量形成全过程、影响项目质量的全因素、项目质量管理的全要素进行全面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质量管理概念、原则及基本原理,项目质量规划,项目质量数据,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质量控制,项目形成过程管理,项目质量经济,项目质量精益管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考生能够熟练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能够运用所学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对项目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管理,提高项目质量保证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项目质量规划的基本理论,项目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项目质量保证的基本原理,项目质量控制及项目质量形成过程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熟悉项目质量经济及项目精益管理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要求重点掌握下列章节的内容:第1章第1、2、3、4节;第2章第1、2、3、4节;第3章第1、2、3、4节;第4章第1、2、3节;第5章第1、2、3节;第6章第1、2节;第7章第2、3节;第8章第1节。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它与本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工程经济学》、《系统工程》是本课程的先期课程,本课程与《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等课程互相衔接配合。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项目质量管理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质量管理概念及质量管理发展史概略;理解项目质量的概念;深刻

《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传递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2026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修读学期第五学期学分 2 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Transfer Process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化工传递过程》是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方向的必修课。是一门探讨自然现象和化工过程中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速率的课程。化学工程中各个单元操作均被看成传热、传质及流体流动的特殊情况或特定的组合,对单元操作的任何进一步的研究,最终都是归结为这几种传递过程的研究。将化工单元操作(化工原理)的共性归纳为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三传)的原理系统地论述,将化学工程的研究方法由经验分析上升为理论分析方法。各传递过程既有独立性又有类似性,虽然课程中概念、定义和公式较多,基本方程又相当复杂,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可运用三传的类似关系进行研究理解,使学生掌握化学工程专业中有关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共性问题。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各类传递过程的机理,为改进各种传递过程和设备的设计,操作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各种的基础数学模型;为速度、温度、浓度分布及传递速率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帮助,为分析和解决过程工程和强化设备性能等问题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侧重于熟悉掌握传递过程的各种基本理论;正确的提供所求强度量的分布规律及传递速率表达式; 2. 掌握传递过程的微分方程并达到能够熟练地运用方程的水平;

3. 能够正确地分析、简化三传基本微分方程;对实际情况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 4. 了解传递过程的发展趋势、方向和其在化学工程中的具体运用领域; 5. 通过学习加深对化学工程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提高自学与更新本专业知识的能力。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 学时分配讲授实践 第1章传递过程概论 2 2 0 第2章动量传递概论与动量传递微分方程 6 6 0 第3章动量传递方程的若干解 6 6 0 第4章边界层流动 6 4 0 第5章湍流 6 4 0 第6章热量传递概论与能量方程 6 6 0 第7章热传导 2 2 0 第8章对流传热 2 2 0 第9章质量传递概论与传质微分方程 4 4 0 第10章分子传质 4 4 0 第11章对流传质 2 2 0 第12章多种传递同时进行的过程 2 2 0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传递过程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2.掌握传递过程的类似性; 3.传递过程的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最新应用数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应用数学课程自学考 试大纲

应用数学课程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1042 使用教材:《微积分》(第三版)赵树嫄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课程性质和学习目的: 本大纲供应用数学课程使用。 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第一章函数 第一节集合 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关系和运算。 第二节实数集 掌握:区间、邻域的概念。 第三节函数关系 掌握: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 第四节分段函数 掌握:掌握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概念以及分段函数的图像的做法 第五节建立函数关系的例题 了解:函数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节函数的几种简单的性质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会判断所给函数的类别。 第七节反函数与复合函数

掌握:函数)(x f y =与其反函数)(1x f y -=之间的关系(定义域、值域、图象),以及单调函数的反函数。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 重点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第八节 初等函数 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简单性质及其图象。 第二章 极限与连续 第一节 数列的极限 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中“ε-N ”、“ε-δ”、“ε-M ”的描述不作要求),能根据极限概念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重点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以及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第三节 变量的极限 了解:变量极限的定义、有界变量的定义。 第四节 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 掌握: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 重点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进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 第五节 极限的运算法则 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第六节 两个重要的极限

广东省自学考试06087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汇编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代码:06087)课程考试大纲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1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1.1项目 1.2工程项目 1.3工程项目管理 1.4工程项目管理的原则与模式 1.5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2章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 2.1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概述 2.2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 2.3工程项目经理 第3章工程项目前期决策管理 3.1工程项目前期策划 3.2工程项目建议书 3.3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3.4工程项目管理规划 第4章工程项目目标控制 4.1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4.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4.3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第5章工程项目合同管理 5.1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5.2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订立与管理 5.3工程项目施工索赔管理 5.4FIDIC合同条件下的施工管理 第6章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 6.1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概述

6.2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6.3工程项目材料管理 6.4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6.5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6.6工程项目资金管理 第7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7.1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7.2工程项目风险识别 7.3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7.4风险应对与监控 第8章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8.1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8.2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8.3工程项目环境管理 第9章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9.1概述 9.2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9.3工程项目技术文件档案管理 9.4项目管理软件 第10章工程项目后期管理 10.1工程项目竣工验收 10.2工程项目竣工结算 10.3工程项目产品回访与保修 10.4工程项目考核评价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教学大纲格式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分离工程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 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利用这些课程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其聚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特殊精馏、化学萃取、膜分离、吸附与离子交换及其它分离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过程。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 绪论(2学时) 介绍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离过程的分类,每一类分离过程的定义和实例分析。 2 特殊精馏(10学时) 2.1 恒沸精馏:定义,基本概念,恒沸精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工艺流程,恒沸精馏塔的计算。(2学时) 2.2 萃取精馏:萃取剂作用的微观机理;萃取精馏的定义,萃取剂的选择,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的工艺流程。(2学时) 2.3 加盐精馏:盐效应定义和机理,溶盐精馏过程、应用及优缺点分析,加盐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及工艺过程。(2学时) 2.4 反应精馏:反应精馏的定义,分类,每类过程的原理及应用。(2学时) 2.5 作业及讨论:分组,每组自选一种特殊精馏过程为主题,查阅相关文献,写一篇课程小论文并制作PPT,每组派一个代表讲解,全班讨论。(2学时) 3 化学萃取(10学时) 3.1 化学萃取:概述,化学萃取过程的分类及每类过程的主要特点,化学萃取的相平衡,化学萃取过程的控制步骤。(2学时) 3.2 络合萃取法的应用:物理萃取与络合萃取的区别与联系,过程的特征,萃取体系选择,典型举例。(1学时) 3.3 液膜分离技术:概述,分类及每类过程的主要特点,液膜分离过程机理,影响液膜传质的因素及影响规律,工艺流程及应用。(3学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代码:04112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工科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课程中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是研究机械制造过程及其系统的专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灵活性强的专业技术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习完本课程要求学生: 1、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并能用于各种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参数的合 理选择,对加工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与控制。 2、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方法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保证措施、以及常用机 床和刀具的性能、加工范围、主要结构。并能合理选用机床和刀具。 3、掌握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器装配工艺规程和 设计专用夹具的基本知识。具有拟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专用夹具的能力。 4、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现 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5、对机械制造技术的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先学习?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基础课程。学生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对各种机械零件和标准件常用件均能识别和熟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特性,即零件的加工表面及成形方法和所需运动:用于切削加工零件表面的机床和刀具的基本知识;零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和夹紧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机械零件加工表面的形成;金属切削刀具;机床夹具

识记: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表面成形运动;切削运动;辅助运动;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常用刀具材料;机床夹具的分类及组成;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夹紧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选择; 理解:机床的传动联系与传动原理图;工件的定位原理;夹紧力的估算 (二)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的基本知识; 识记: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数控机床原理与结构; 理解:刀具的几何参数; 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及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主动的加以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保证加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金属切削的切削要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应用;合理切削条件的选择 识记: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屑的种类;影响切削变形的主要因素;切削温度及其影响因素;积屑瘤对切屑过程的影响及防止措施;切屑的控制;影响刀具寿命的因素; (二)合理切削条件的选择 识记:切削力的来源及分解;切屑热的产生与传散;刀具的磨损及寿命;工件材料的性能对可加工性的影响及改善工件材料可加工性的途径、难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改善措施;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刀具材料的选择;切削液的选择 第三章车削加工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普通车床及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各自的结构组成;车削加工及车削用刀具;车床夹具。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车床;车削及车削刀具; 识记:,车床及数控车床的组成、结构、运动及工艺范围;车削用量及其确定 理解:CA6140运动传动系统、 (二)车床夹具 识记:车床夹具设计要点 理解:典型车床夹具的结构 (三)、车削刀具 识记:车刀的分类及常用车刀的结构及应用

2016 PMP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

2016PMP项目管理师考试大纲发布,2016年3月考试内容将受影响 为了让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适应专业发展的变化,PMI将在2016年1月12日 对PMP考试的内容进行变化。这些变化将在中国区2016年3月PMP考试中体现。2015 年12月考试不受影响。 之前PMI网站上公布了考试大纲的修改内容,但均为英文版本。 以下为考试大纳最新版本内容: 第一单元项目启动 1.基于现有的可用信息,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和访谈相关干系人,来实施项目 评审,以便于在给定的假设条件和/或制约因素下支持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评估。 2.识别基于业务需求的关键可交付成果,以管理客户的期望和指导项目目标的实现。 3.应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干系人分析,以调整干系人期望并获得干系人对项目 的支持。 4.根据当前的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历史数据和专家判断,来识别项目的 高层级风险、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以便实施组织战略计划。 5.通过整合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参与项目章程的制定,以保证项目干系人对项目 章程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6.通过获取发起人对项目章程的审批,来对项目经理进行正式授权,获得承诺并使其接受项目。 7.与干系人(包括发起人、客户和主题专家)进行效益分析,以验证项目定位与组织战略和预期的商业价值的一致性。 8.通知批准项目章程的相关干系人,以确保对关键可交付成果、关键里程碑和干系人角色职责达成共识。 第二单元项目规划 1.根据项目章程和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使用需求收集技术,审查和评估详细的项目需求、制约因素与假设条件,以建立详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2.基于批准的项目范围,使用范围管理技术制定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文件,用来指导定义、维护和管理项目的范围。 3.根据项目的范围、进度、资源、批准的项目章程和其他有用信息,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使用估算技术来管理项目成本。 4.基于批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范围和资源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以管理项目按时完成。 5.通过定义项目角色和人员职责来制定一份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以创建项目组织机构图和指导有关资源将被如何分配和管理。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基本名称:植物学 2、课程英文名称:Bontany 3、课程编号:011192 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 7、适用专业:动植物检疫专业 8、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9、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数44,实验学时数10) 10、学分:3.4学分 二、课程教育目标 植物学是农林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必须以辩证的观点,正确地认识植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联系专业和地区实际,着重介绍基本要领及基本理论,较系统地学习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育的一般规律,有性生殖等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如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准备必要的条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和农业科学研究,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1、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 绪论 教学内容: 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生物界的划分,植物学的分支学科,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以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目的及学习植物学的方法。

教学重点:为植物界的特征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一章植物细胞 教学内容: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生质(化学组成、物理和生物学特性)、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细胞壁和原生质体)及细胞器的主要功能;后含物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死亡。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细胞的概念,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细胞的分裂;理解原生质的概念,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及细胞的死亡。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细胞器的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的分裂方式及细胞分化。 第二章植物组织 教学内容: 植物组织概念、组织类型(分生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组织的演化、复合组织及组织系统类型。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组织的概念,各类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理解组织系统的类型、分布规律及功能;了解分泌结构的类型及复合组织。 教学重点:组织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难点:各组织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种子和幼苗 教学内容: 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和胚乳),种子的基本类型(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及种子休眠;子叶出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和类型,种子萌发的条件;理解种子休眠的原因和打破方法,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类型。 教学重点:种子的基本结构,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种子的休眠。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新编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新 编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化工热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课程编号:06131050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学分:3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开课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该门课系统地介绍了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它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深刻阐述了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涉及的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它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和推算;并学会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化工中能量进行分析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 1.正确理解化工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3.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4.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生产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热力学发展简史 化工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化工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 化工热力学在化工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 纯物质的p –V –T关系 气体的状态方程 2.2.1理想气体状态 2.2.2 维里方程 2.2.3 立方型状态方程 2.2.4 多参数状态方程 对应态原理及其应用 2.3.1 对比态原理 2.3.2 三参数对应态原理 2.3.3 普遍化状态方程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 2.4.1 混合规则 2.4.2气体混合物的虚拟临界性质 2.4.2 气体混合的第二维里系数 2.4.3 混合物的状态方程 液体的p –V -T关系 2.5.1 饱和液体体积 2.5.2 压缩液体(过冷液体)体积 2.5.3 液体混合物的p –V -T关系 第三章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 3.1.1 热力学基本方程 3.1.2 Maxwell关系式 焓变与熵变的计算 3.2.1 热容

项目管理复习提纲戚安邦版

课程内容顺序: 1.项目管理概论 2.项目过程和管理过程 3.项目范围管理 4.项目时间管理 5.项目成本管理 6.项目质量管理 7.项目集成管理 8.项目风险管理 9.项目沟通管理10.项目组织管理1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2.项目采购管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项目的基本概念 一.项目的定义与概念 一般认为: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人员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工作。 二、项目的特性 1.目的性---任何项目都是为实现特定的组织目标服务的。 2.独特性---项目的产品或服务都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3.一次性---项目有自己明确的时间起点和终点,是有始有终的,而不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 4.制约性---指每个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最主要的制约是资源的制约。 5.其它特性---包括项目的不确定性、项目的风险性、项目的渐进性、项目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项目组织的临时性和开放性等等。 三、项目的分类 1.封闭性项目和开放式项目 2.业务项目和自我开发项目 3.企业项目、政府项目和非盈利机构的项目 4.盈利性项目和非盈利性项目 5.项目组合、项目群、项目和子项目 Project Portfolio、Program、Project和Sub-project。 第二节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项目管理的定义 1.项目管理是使用各种管理方法、技术和知识为实现项目目标而对项目各项活动所开展的管理工作。 2.项目管理涉及到对于项目或项目阶段的起始、计划、组织、控制和结束这样五个具体的管理过程(或内容)。 二、项目管理的基本特性 1.普遍性---我们现有各种文明成果最初先是通过项目实现的,一般都是先有项目后又日常运营。 2.目的性---项目管理活动都是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这一目的服务的。 3.独特性---它不同于一般的生产运营管理,不同于常规的行政管理,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活动。 4.集成性---它要求充分强调集成管理,对项目各要素和项目各阶段的集成管理等。 5.创新性---它是对于创新的管理,项目管理本省需要创新,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和方法。 第三节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一. 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定义 1.它是在现代项目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理论、方法和工具等的总称。 2.它是项目管理的圣经。PMI从1984年开始推出,1996年出版正式版本,2000年和2004年新版修订的。PMI和IPMA都是国际性的项目管理协会。 二、构成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植物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学考试大纲 本《植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和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发育、植物的繁殖以及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植物细胞分裂的方式;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植物的组织类型及其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种子的结构与类型;种子萌发过程和幼苗的形成过程。 2.根与根系类型;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3.茎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茎的生长习性与分枝类型;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 4.叶的形态、结构、功能与生态类型;叶的发育、脱落及其原因。 5.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6.营养器官的变态。 (三)植物的繁殖 1.植物繁殖的类型。 2.花的组成;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3.花的形成和发育。 4.花药的发育和花粉粒的形成。 5.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6.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风媒花和虫媒花。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及其生物学意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8.胚与胚乳的发育;果实的形成与类型。 9.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 (四)植物的分类与系统发育 1.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与命名。 2.植物界所包括的主要门类及主要演化趋势。 3.藻类植物的分门和生活史。

4.苔藓植物的形态特征。 5.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6.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松柏纲植物的生活史。 7.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和分类原则。 8.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常见重要科属植物的分类特征。 9.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维管植物营养体的演化趋势;有性生殖的进化趋势;植 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生活史类型及其演化;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 10.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二、考试要求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熟练掌握细胞器的种类和功能。 2.了解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3.熟练掌握植物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与功能。 (二)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 1.熟悉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熟练掌握种子与幼苗的类型。 2.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掌握根尖的结构与发展;熟练掌握根的初生结构;理 解并掌握根的次生结构及次生生长。 3.了解茎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掌握分枝的类型;熟练掌握单子叶植物、双 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异同;理解并掌握茎的次生 生长。 4.熟悉叶片的形态;掌握叶的组成;理解并掌握单叶、复叶和叶序的概念;熟 练掌握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及功能;掌握禾本科植物的叶的特点;理解并 熟练掌握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 5.了解茎与叶、茎与根之间的维管组织的联系;理解并掌握营养器官在植物生 长中的相互影响。 6.掌握根、茎、叶的主要变态类型。 (三)植物的繁殖 1.掌握植物繁殖的类型。 2.熟悉花的组成;掌握并熟练应用花程式;掌握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的概念及 类型;熟悉各类型的代表植物。 3.了解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及其研究进展。 4.熟练掌握花药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成以及形态结构;掌握胚珠的发育和胚囊 的形成。 5.熟悉风媒花与虫媒花的特点与区别;掌握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的概念及其生 物学意义。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

《化工热力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化工热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 课程编号:06131050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54 学分:3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开课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课程。该门课系统地介绍了将热力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它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及其有效利用,深刻阐述了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和状态。 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原理和模型对化工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平衡原理、相平衡原理等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利用化工热力学的方法对化工中涉及的物系的热力学性质和其它化工物性进行关联和推算;并学会利用化工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对化工中能量进行分析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 1.正确理解化工热力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3.掌握化工热力学的基本计算方法; 4.能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工生产和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 热力学发展简史 1.2 化工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化工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1.4 化工热力学在化工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流体的p-V-T关系 2.1 纯物质的p –V –T关系 2.2 气体的状态方程 2.2.1理想气体状态 2.2.2 维里方程 2.2.3 立方型状态方程 2.2.4 多参数状态方程 2.3 对应态原理及其应用 2.3.1 对比态原理 2.3.2 三参数对应态原理 2.3.3 普遍化状态方程 2.4 真实气体混合物的p-V-T关系2.4.1 混合规则 2.4.2气体混合物的虚拟临界性质2.4.2 气体混合的第二维里系数 2.4.3 混合物的状态方程 2.5液体的p –V -T关系 2.5.1 饱和液体体积 2.5.2 压缩液体(过冷液体)体积2.5.3 液体混合物的p –V -T关系 第三章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 3.1 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 3.1.1 热力学基本方程 3.1.2 Maxwell关系式 3.2焓变与熵变的计算

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课程代码:02349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为计算机通信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介绍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及规律,内容侧重于时变电磁场的物理模型、数学描述、求解及应用,是通信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必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起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概念,掌握关于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为将来更深入的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解决实际的工程应用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微波通信技术类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先期课程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及电路理论,需较熟练掌握其中曲线与曲面积分、电磁学基本理论及电路基本求解方法等知识;后续课程为通信原理、微波射频技术等,为进一步学习通信技术、微波天线设计方法等提供理论支持。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矢量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场的概念及分析场的数学方法,即矢量分析法,重点掌握运用通量和环量、散度和旋度分析矢量场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通量、散度与散度定理,环量、旋度与旋度定理(重点) 识记:通量、散度、环量、旋度的概念 理解:矢量场的流量和漩涡效果,散度源和旋度源的概念 应用:散度、旋度的直角坐标系计算方法,散度定理和旋度定理 (二)矢量的标积与矢积,标量场的方向导数与梯度,无散场与无旋场,正交曲面坐标系(次重点)识记:标量、矢量、场、标积、矢积、方向导数、梯度的概念 理解:无散场、无旋场的概念、表现形式及性质,圆柱坐标系和圆球坐标系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应用:梯度的计算方法,正交曲面坐标系中长度、面积、体积微元的计算方法 (三)矢量唯一性定理,亥姆霍兹定理(一般) 识记:无 理解:矢量场唯一性定理,亥姆霍兹定理 应用:任一矢量场均可表示为一个无旋场与一个无散场之和 第二章静电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本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核已完成专科学习的考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运用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判断考生是否较好地达到本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学习目标,并对其继续进行本科相关专业深入学习的能力进行评估。 一、考试内容、要求和目的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项目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工程项目的分解体系 3、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4、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5、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内容 第二章项目管理组织 1、工程项目组织工作概述 2、项目组织系统的建立 3、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制 4、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第三章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 2、项目经理的素质 3、注册建造师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项目计划 1、项目计划概述 2、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第五章项目目标控制 1、项目控制的基本原理 2、项目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3、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控制

4、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上) 5、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下) 第六章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和生产要素管理 1、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概述 2、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概述 第七章建设工程监理 1、建设工程监理概述 2、工程建设监理的性质和内容 3、工程项目监理实施 二、教材或参考书 1、本课程选用的教材 《工程项目管理》陈群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教学参考书 (1)《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成虎、陈群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2)《工程项目管理》乐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