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76.3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376.3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ICS29.02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1376.3—2012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3部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power user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protocol Part 3: acquire terminal telecommunication modules interface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接口 (2)

4.1 远程通信模块与终端的接口 (2)

4.2 通信模块与SIM卡的接口 (3)

4.3 通信模块网络工作状态指示 (3)

5 功能要求 (3)

5.1 基本业务功能 (3)

5.2 串行口多路复用 (3)

6 命令集 (3)

6.1 标准命令集 (3)

6.2 扩展命令集 (3)

6.3 非透明数据传输命令集 (8)

6.4 透明数据传输命令集 (13)

6.5 主动上报命令集 (14)

6.6 FTP功能命令集 (16)

6.7 锁频相关命令集 (19)

6.8 卫星定位相关命令 (21)

6.9 错误代码 (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标准命令集 (23)

编制说明 (33)

前言

Q/GDW 1376—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度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国家电网科[2012]66号)的安排,对Q/GDW 376—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的修订。

与原标准相比,本次修订做了如下重大调整和修订:

——增加了磁场异常事件记录;

——增加了终端对时事件记录;

——增加了集中器与本地通信模块交互流程;

——增加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Q/GDW 1376的第3部分)。

Q/GDW 1376—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分为下列3个部分:

——Q/GDW 1376.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1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Q/GDW 1376.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Q/GDW 1376.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3部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Q/GDW 1376—2012实施后代替Q/GDW 376—2009。

本部分是Q/GDW 1376—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的第3部分。

本部分是《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规定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的接口、功能要求,以及AT命令集。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电力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宣、郑安刚、王伟峰、杜蜀薇、杜新纲、葛得辉、孟宇、巫钟兴、唐悦Q/GDW 376于2009年12月7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

第3部分: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远程通信模块的接口、功能要求,以及AT命令集。

本部分适用于响应AT命令的GSM、CDMA、PSTN、各种3G、LTE等制式的远程通信模块,用于采集终端与远程主站通信的模块单元的控制和交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 7816 Identification cards-Integrated circuit(s) cards with contacts

3GPP TS 27.007(GSM 07.07): AT command set for User Equipment(UE)

3GPP TS 51.011(GSM 11.11): Specification of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Mobile Equipment(SIM-ME) interface

3GPP TS 11.14(GSM 11.14): Specification of the SIM Application Toolkit for th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Mobile Equipment(SIM-ME) interface

NMEA-0183 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为海用电子设备制定的标准格式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1

AT命令集 AT command set

标准通信MODEM驱动命令的集合。

3.2 符号和缩略语

本部分中所使用到的符号和缩略语见表1。

表1 符号和缩略语

4 接口

4.1 远程通信模块与终端的接口

通信模块与终端通过串行口进行数据传输,应支持3线制的通信方式,其自适应或人为设置波特率值至少包含9600bps 、19200bps 、38400bps 、57600bps 、115200bps 。串口默认配置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通信模块的串口AT 命令应符合3GPP TS 27.007(GSM 07.07)标准命令集。

通信模块在上电以后,采集终端置PWRCTL 信号管脚低电平1s (±10%)执行开机操作,开机时序定义见图1 。

执行开机操作

1s

电源电压

PWRCTL

>=100ms

图1 开机时序定义

通信模块必需支持直接断电关机,并且直接断电不能引起通信模块的内部故障。

4.2 通信模块与SIM卡的接口

通信模块与SIM卡的接口应符合GSM11.11和ISO7816的要求,与SIM卡交互数据应符合GSM11.14要求。

4.3 通信模块网络工作状态指示

通信模块应具备无线网络链路状态指示灯,用于指示通信模块网络工作状态。网络链路工作状态指示见表2。

表2 网络工作状态指示

5 功能要求

5.1 基本业务功能

a)通信模块默认波特率设定为自适应;

b)通信模块在正常上电10秒内必须初始化完毕,初始化后就可以正常的收发AT命令;通信模块

接收到关机命令后,必须在15秒内完全关机;

c)支持标准AT命令集和扩展AT命令集;

d)支持GSM CSD功能;

e)模块内置协议栈支持TCP/UDP/FTP功能。

5.2 串行口多路复用

通信模块必须支持CMUX功能,至少应支持基本模式。

6 命令集

6.1 标准命令集

通信模块的串口AT命令应符合3GPP TS 27.007(GSM 07.07)标准命令集,参见附录A。

6.2 扩展命令集

6.2.1 通信模块关机 $MYPOWEROFF

该命令用于通信模块执行关机操作,命令语法见表3。

表3 $MYPOWEROFF命令语法

示例:

AT$MYPOWEROFF

OK

6.2.2 网络链路状态指示灯控制 $MYSOCKETLED

网络链路状态指示灯控制,用于外置协议栈Socket连接成功时,通信模块对LED灯的闪烁控制,命令语法见表4。

表4 $MYSOCKETLED命令语法

:整数类型,0表示socket未连接时LED闪灯状态;1表示Socket连接成功时,LED闪灯状态。

示例:

AT$MYSOCKETLED=1

OK

6.2.3 获取通信模块版本信息 $MYGMR

获取通信模块软件、硬件等版本信息,命令语法见表5。

表5 $MYGMR命令语法

a):ASCII,厂商代号, 4字节;

b):ASCII,模块型号, 8字节;

c):ASCII,软件版本号, 4字节;

d):ASCII,软件发布日期,格式为DDMMYY,6字节;

e):ASCII,硬件版本号, 4字节;

f):硬件发布日期;数据格式同

g):错误代码,见6.9。

示例:

AT$MYGMR

1234

MX1234

1005

261112

1234

250910

OK

6.2.4 获取SIM卡序列号 $MYCCID

获取SIM卡序列号信息,命令语法见表6。

表6 $MYCCID命令语法

:字符串类型,SIM卡的序列号。

示例:

AT$MYCCID

$MYCCID: “89860112851013509643”

OK

6.2.5 主动上报开关 $MYNETURC

本命令用于控制通信模块主动上报,仅在终端使用通信模块内置协议栈的时有效,命令语法见表7。

表7 $MYNETURC命令语法

:整数类型,0表示关闭内置协议栈主动上报;1表示打开内置协议栈主动上报(默认值)。

示例:

AT$MYNETURC=0

OK

6.2.6 查询远程通信模块类型 $MYTYPE

查询远程通信模块类型,命令语法见表8。

表8 $MYTYPE命令语法

a): 工作模式,可扩展字节按位表示;

1)第0位置1:表示支持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2)第1位置1:表示支持非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b): 模块运行网络类型, 可扩展字节按位表示;

1)第0位置1:GSM网络支持GPRS;

2)第1位置1:WCDMA网络;

3)第2位置1:TD-SCDMA网络;

4)第3位置1:CDMA 2000;

5)第4位置1:CDMA EVDO;

6)第5位置1:LTE;

7)第6位置1:PSTN;

8)第7位置1:表示扩展一个字节。

c): 附加功能, 可扩展字节按位表示。

1)第0位置1:支持GPS定位功能;

2)第1位置1:支持北斗定位功能;

3)第7位置1:表示扩展一个字节。

示例:

AT$MYTYPE?

$MYTYPE: 03,01,01 // 支持透明数据传输和非透明数据传输模式;模块仅支持GSM/GPRS网络;支持GPS

OK

6.2.7 设置网络连接初始化参数 $MYNETCON

该命令用来设置网络连接初始化参数,命令语法见表9。

表9 $MYNETCON命令语法

a):通道号,0-5;

b)对应的取值如下:

1)USERPWD: 用户名和密码,格式为“user,passwd”;

2)APN:字符串类型;

3)CFGT:每包发送时等待的时间,1-65535,单位ms,默认值100,用于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4)CFGP:数据包被传送的门限值,1-1460,默认值为1024, 用于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5)AUTH:鉴权类型,0:NONE;1:PAP;2:CHAP,默认为1。

示例:

AT$MYNETCON=0,“USERPWD”,“user,passwd” // 用户名和密码设置,不用时为空

OK

AT$MYNETCON=0,“CFGT”,2 // 透明数据传输模式参数时间设置

OK

AT$MYNETCON=0,“CFGP”,1000 // 透明数据传输模式参数包门限值大小设置

OK

6.2.8 激活/去激活网络连接 $MYNETACT

该命令实现网络的连接和断开,命令语法见表10。

表10 $MYNETACT命令语法

a):整数类型,0-5,通道号;

b):整数类型,0表示去激活PDP;1表示激活PDP;

c):整数类型,网络连接状态,0表示网络未激活;1表示网络已激活;

d):IP地址,在网络已激活的情况下,显示本机获取的本地IP;在网络未激活的情况下本

地IP显示为“0.0.0.0”。

示例:

AT$MYNETACT=0,1 // 通道0激活PDP成功

OK

AT$MYNETACT=0,1 // 通道0激活PDP失败

ERROR

6.2.9 IP访问控制配置 $MYIPFILTER

该命令用来控制允许访问本通信模块的客户端IP地址范围,仅在通信模块工作为服务器模式的情况下有效。如果请求连接的客户端IP地址在允许的IP地址范围内,则允许该IP建立链接。通信模块最多允许配置5组IP地址,当IP地址未配置情况下,默认允许所有IP地址连接。命令语法见表11。

表11 $MYIPFILTER命令语法

a):0-4, 5组数据;

b):0-2;

1)0:删除指定的IP认证通道

2)1:添加指定的IP认证通道

3)2:删除全部IP认证通道

c):合法客户端的IP地址,字符型,格式为XXX.XXX.XXX.XXX;

d):子网掩码,字符型,格式为XXX.XXX.XXX.XXX。

示例:

AT$MYIPFILTER=0,1,“192.168.0.23”,“255.255.255.255”// 添加指定的IP认证通道

OK

AT$MYIPFILTER=0,0,“192.168.0.23”,“255.255.255.255”// 删除指定的IP认证通道

OK

AT$MYIPFILTER=0,1,“192.168.0.23”,“255.255.255.0”// 添加可允许访问的IP地址队列(192.168.0.0

// 到192.168.0.255)

OK

6.3 非透明数据传输命令集

6.3.1 设置服务参数 $MYNETSRV

该命令用于设置TCP/IP的服务参数,命令语法见表12。

表12 $MYNETSRV命令语法

a):整数类型,0-5,通道号,每个通道应该分配至少2K Bytes的发送缓冲区和2K Bytes

的接收缓冲区;

b):整数类型,0-5,本命令使用的链接号;

c):网络类型,支持TCP Client,TCP Server,UDP三种类型;

1)0:TCP Client

2)1:TCP Server, 本模式下,只能建立一个侦听,不能建立多个侦听

3)2:UDP

d):非透明数据传输模式下数据显示方式;

1)0:HEX(默认)

2)1:TEXT

e)< ip:port>:address所对应的值,如:218.108.43.26:8000。Address 中的IP 地址为

127.0.0.1 的时候,表示使用该SocketID建立侦听服务。

示例:

AT$MYNETSRV=0,0,0,0,“172.22.33.2:5000”// 通道0设置TCP Client服务参数

OK

6.3.2 开启服务 $MYNETOPEN

使用该命令打开TCP/UDP连接,命令语法见表13。

表13 $MYNETOPEN命令语法

a):整数类型,0-5,本命令使用的链接号;

b):整数类型,TCP连接打开时候,client和server协商成功的MSS值;

c):字符类型,本地IP地址;

d):本地端口(每个通道可能不一样);

e):网关;

f):首选域名解析服务器;

g):备用域名解析服务器;

h):TCP Client/TCP Server/UDP;

1)0: TCP Client

2)1: TCP Server

3)2: UDP

i):需要连接的IP地址(当type为TCP Server时,ip为0.0.0.0;当type为TCP Client

或者UDP时,ip为对端的ip地址),当链接断开后,地址恢复为0.0.0.0;

j):需要连接的端口号 (当type为TCP Server时,port为0;当type为TCP Client 或者UDP时,port为对端端口号) ,当链接断开后,port恢复为0。

示例:

AT$MYNETOPEN=0 // 开启SocketID_0

$MYNETOPEN: 0,1460

OK // 开启成功

6.3.3 读取数据 $MYNETREAD

该命令用于读取数据,命令语法见表14。

表14 $MYNETREAD命令语法

a):整数类型,0-5,本命令使用的链接号;

b):需要读取的最大数据长度,1-1460;

c):实际读取到的数据长度,0-1460;

d):数据,当data_length=0时,此行为空。

示例:

AT$MYNETREAD=0,1408 // 从0号Socket读取1408个数据

$MYNETREAD: 0,0 // 这个Socket没有数据

OK

AT$MYNETREAD=0,1408 // 从0号Socket读取1408个数据

$MYNETREAD: 0,10 // 有10个数据,UDP连接时

1234567890

OK

6.3.4 发送数据 $MYNETWRITE

该命令用于发送数据,命令语法见表15。

表15 $MYNETWRITE命令语法

a):整数类型,0-5,本命令使用的链接号;

b):要发送的数据长度,1-1460;

c):本次发送的数据内容。

示例:

AT$MYNETWRITE=0,10 // 向0号Socket发送10个数据

$MYNETWRITE: 0,10

1234567890

OK // 数据发送成功

6.3.5 关闭连接 $MYNETCLOSE

该命令用于关闭一条连接,命令语法见表16。

表16 $MYNETCLOSE命令语法

:整数类型,0-5,需要断开的链接号;

示例:

AT$MYNETCLOSE=0 // 关闭0号Socket

$MYNETCLOSE: 0

0K

6.3.6 查询TCP ACK信息 $MYNETACK

该命令用于查询终端已发送但未被对端确认的TCP数据数量,模块内置协议栈剩余缓冲区的大小,命令语法见表17。

表17 $MYNETACK命令语法

a):整数类型,0-5,需要查询的链接号

b):数据发送但未收到对方确认信息的数量,最大值为2^32-1;

c): 模块内置协议栈剩余缓冲区的大小,最大值为2^32-1。

示例:

AT$MYNETACK=0 // 查询TCP SocketID_0发送数据未被对端ACK的数量

$MYNETACK: 0,2456,1024

0K

6.3.7 接受侦听请求 $MYNETACCEPT

该命令是用于当通信模块工作在TCP/UDP服务器模式下,接收客户端的侦听请求,命令成功后,当transportMode为0时,进入非透明数据传输模式;当transportMode为1时,进入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在透明数据传输模式下,如果要关闭Server 的连接,首先要退出数据模式,进入命令模式,然后运行AT$MYNETCLOSE=SocketID ,这样将一起关闭Server 侦听的SocketID 和这个SocketID 下建立的其他链接。命令语法见表18。

表18 $MYNETACCEPT 命令语法

a) :0-5,新接入的socket id ,由主动上报$MYURCCLIENT 提供; b) :是否接受侦听;

1) 0:接受 2) 1:拒绝

c) :侦听成功后模块的传输模式。

1) 0:非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2) 1: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d) 当=0,返回OK ,表示建立成功,模块进入非透明数据传输模式;当

=1,返回CONNECT 表示成功,模块进入透明数据传输模式。

示例:

AT$MYNETSRV=0,2,1,0,“127.0.0.1:5100” // 服务器侦听5100端口

OK

AT$MYNETOPEN=2

// 使用第2号Socket 侦听 $MYNETOPEN: 2 OK

$MYURCCLIENT: 1,“172.16.23.100”,31256 // 客户连接通知 AT$MYNETACCEPT=1,0,0

// 接受连接,使用第1个Socket,命令模式

OK

6.4

透明数据传输命令集

在开启透明数据传输服务之前,首先需要使用非透明数据传输中网络初始化的相关命令对网络进行

初始化,然后才可以使用以下的透明数据传输命令。 6.4.1 开启服务 $MYNETCREATE

该命令是用于开启通信模块透明数据传输服务, 命令语法见表19。

表19 $MYNETCREATE 命令语法

a):0-5,通道号;

b):0-2;TCP Client/TCP Server/UDP;

1)0:TCPClient

2)1:TCPServer

3)2:UDP

TCP/UDP Client模式下,执行本条命令后通信模块开始连接服务器,连接服务器成功后,通信模块进入透明数据传输模式。TCP/UDP Server模式下,执行本条命令,模块返回OK,仅代表通信模块建立侦听socket成功,但模块不立即进入数据模式,仍旧在命令模式;只有在客户端连接成功以后,通信模块才进入透明数据传输模式。透明数据传输模式的挂断,必须首先使用“+++”切入命令模式后,方可执行AT$MYNETCLOSE命令。

c):整数类型,0-5,本次的链接号;

d):需要连接的IP;

e):需要连接的端口;

f):本地端口。

示例:

AT$MYNETCREATE=1,2,2,“172.22.44.123”,5300,3000 // 建立UDP透明数据传输通道

CONNECT // 开始透明数据传输

OK // 输入+++,模块返回OK表示回到命令模式

6.5 主动上报命令集

主动上报命令仅仅在非透明数据传输模式下有效,是指在通信过程中,有数据接收或通信异常时,通信模块主动上报给终端的命令。

6.5.1 数据到来主动上报 $MYURCREAD

该主动上报命令表达模块接收到了数据,语法见表20。

表20 $MYURCREAD命令语法

:整数类型,0-5,本次上报的链接号。

注意:在缓冲区内数据未被完全读空之前,通信模块新到数据时不需要重复上报本命令。

示例:

AT$MYNETOPEN=2 // 使用第2号SOCKET建立连接

$MYNETOPEN: 2

OK

$MYURCREAD: 2 // 2号Socket收到数据时上报

AT$MYNETREAD=2,1460 // 从2号Socket读取1460个数据

$MYNETREAD: 2,10 // 有10个数据

1234567890

OK

6.5.2 链路断开主动上报 $MYURCCLOSE

该主动上报命令表达当前SocketID对应的链接已断开,命令语法见表21。

表21 $MYURCCLOSE命令语法

:0-5,断开的链接号。

注意:上报了本命令后, SocketID对应的缓冲区内的收发数据会被清空。

示例:

AT$MYNETOPEN=2 // 使用第2号SOCKET建立连接

$MYNETOPEN: 2

OK

$MYURCCLOSE: 2 // 2号Socket链接断开时上报

6.5.3 网络连接状态主动上报 $MYURCACT

该主动上报命令表达网络连接建立或者断开,命令语法见表22。

表22 $MYURCACT命令语法

a):使用的Channel通道;

b):网络连接状态;

1)0:网络连接断开

2)1:网络连接建立

c):本机IP 地址。

示例:

$MYURCACT: 1,0 // 网络主动断开网络连接

AT$MYNETACT?

$MYNETACT: 1,0,“0,0,0,0”

OK

6.5.4 客户端连接主动上报 $MYURCCLIENT

当开启侦听服务后,一旦有客户端连接上来,就使用该AT命令主动上报给采集终端,命令语法见表23。

表23 $MYURCCLIENT命令语法

a):新Client socket id;

b):客户端IP地址;

c):客户端端口号。

示例:

AT$MYNETSRV=0,2,1,0,“127.0.0.1:5100”// 服务器侦听5100端口

OK

AT$MYNETOPEN=2 // 使用第2号SOCKET侦听

$MYNETOPEN: 2

OK

$MYURCCLIENT: 1,“172.16.23.100”,31256 // 有客户端连接时上报

6.5.5 FTP连接断开主动上报 $MYURCFTP

该主动上报命令表达FTP连接断开,对应的FTP收发缓冲区内的数据会被清空,命令语法见表24。

表24 $MYURCFTP命令语法

:整数类型,FTP连接的状态。

a)0: FTP命令socket断开

b)1: FTP数据socket断开

示例:

AT$MYFTPOPEN=1,“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anonymous”,“qwerty@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1,30,1

OK // FTP连接成功打开

// 主动上报到来

$MYURCFTP: 0 // FTP命令连接断开主动上报,如果要继续FTP服务需重新执行AT$MYFTPOPEN 6.6 FTP功能命令集

6.6.1 启动FTP服务 $MYFTPOPEN

通信模块一次只能进行一个FTP连接, 连接建立后占用2个Socket ID。FTP连接进行时,不能使用透明数据传输模式传输数据;使用透明数据传输模式传输数据时,也无法启动FTP服务。命令语法见表25。

表25 $MYFTPOPEN命令语法

a):FTP服务启动基于的Channel类型;

b)or:远程FTP 站点IP或者

URL,IP地址为点分十进制表示法形式:XXX.XXX.XXX.XXX;URL: ASCII字符,最大长度为255个字节;如果省略,则默认FTP端口为21;

c):FTP登录用户名,ASCII字符,最大长度为255个字节;

d):FTP登录密码,ASCII字符,最大长度为255个字节;

e):0表示主动FTP模式;1表示被动FTP模式(默认被动模式);

f):5-180s,FTP命令或者数据空闲超时设置,单位秒;默认为30秒;

g): 0表示二进制模式 (默认);1表示文本模式;

h):1表示连接成功;0表示连接失败。

示例:

AT$MYFTPOPEN=1,“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anonymous”,“qwerty@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1,30,1

OK // FTP连接成功打开

AT$MYFTPOPEN=1,“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anonymous”,“qwerty@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1,30,1

ERROR

6.6.2 关闭FTP服务 $MYFTPCLOSE

关闭FTP服务,命令语法见表26。

表26 $MYFTPCLOSE命令语法

示例:

AT$MYFTPCLOSE

OK

6.6.3 获取FTP文件大小 $MYFTPSIZE

该命令用于获取FTP服务器上对应文件的长度,命令语法见表27。

表27 $MYFTPSIZE命令语法

a):需要下载的文件名,包含路径;

b):需要下载的FTP文件的长度,长度为2^32-1。

示例:

AT$MYFTPSIZE=“//myfile/ftp_file.txt ” $MYFTPSIZE: 2048 OK

6.6.4 文件下载 $MYFTPGET

该命令用于FTP 下载功能实现文件获取,命令语法见表28。

表28 $MYFTPGET 命令语法

a) :需要下载的文件名; b) :文件数据的偏移量;

c) : 本次读取文件数据的长度; d) : FTP 文件的数据内容。 注:可使用“+++”退出FTP GET 模式。

示例:

AT$MYFTPOPEN=1,“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 ”,“anonymous ”,“qwerty@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 ”,1,30,1 OK

AT$MYFTPGET=“//myfile/ftp_download.txt ”,0,18 CONNECT

I like traveling OK

6.6.5 文件上传

$MYFTPPUT

该命令用于FTP 上传功能实现,命令语法见表29。

表29 $MYFTPPUT 命令语法

a) :需要上传的文件名,包括路径;

通讯协议标准

编号: 密级:内部 页数:__________基于RS485接口的DGL通信协议(修改)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华美特科贸有限公司 二○○二年十二月六日

1.前言 在常见的数字式磁致伸缩液位计中,多采用RS485通信方式。但RS485标准仅对物理层接口进行了明确定义,并没有制定通信协议标准。因此,在RS485的基础上,派生出很多不同的协议,不同公司均可根据自身需要设计符合实际情况的通信协议。并且,RS485允许单总线多机通信,如果通信协议设计不好,就会造成相互干扰和总线闭锁等现象。如果在一条总线上挂接不同类型的产品,由于协议不一样,很容易造成误触发,造成总线阻塞,使得不同产品对总线的兼容性很差。 随着RS485的发展,Modicon公司提出的MODBUS协议逐步得到广泛认可,已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MODBUS的协议规范比较烦琐,并且每字节数据仅用低4位(范围:0~15),在信息量相同时,对总线占用时间较长。 DGL协议是根据以上问题提出的一种通信协议。在制定该协议时已充分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a.兼容于MODBUS 。也就是说,符合该协议的从机均可挂接到同一总线上。 b.要适应大数据量的通信。如:满足产品在线程序更新的需要(未来功能)。 c.数据传输需稳定可靠。对不确定因素应加入必要的冗错措施。 d.降低总线的占用率,保证数据传输的通畅。 2.协议描述 为了兼容其它协议,现做以下定义: 通信数据均用1字节的16进制数表示。从机的地址范围为:0x80~0xFD,即:MSB=1; 命令和数据的数值范围均应控制在0~0x7F之间。即:MSB=0,以区别地址和其它数据。 液位计的编码地址为:0x82~0x9F。其初始地址(出厂默认值)为:0x81。 罐旁表的编织地址为:0xA2~0xBF。其初始地址(出厂默认值)为:0xA1。 其它地址用于连接其它类型的设备,也可用于液位计、罐区表地址不够时的扩充。 液位计的命令范围为:0x01~0x2F,共47条,将分别用于参数设定、实时测量、诊断测试、在线编程等。 通信的基本参数为:4800波特率,1个起始位,1个结束位。字节校验为奇校验。 本协议的数据包是参照MODBUS RTU 通信格式编写,并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改,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另外,还部分参照了HART协议。其具体格式如下: 表中,数据的最大字节数为16个。也就是说,整个数据包最长为20个字节。 “校验和”是其前面所有数据异或得到的数值,然后将该数值MSB位清零,使其满足0~7F 的要求。在验证接收数据包的“校验和”是否正确时,可将所有接收数据(包括“校验和”)进行异或操作,得到的数据应=0x80。这是因为,只有“地址”的MSB=1,所以异或结果的MSB也必然等于1。 本协议不支持MODBUS中所规定的广播模式。 3.时序安排 在上电后,液位计将先延迟10秒,等待电源稳定。然后,用5秒的时间进行自检和测试数据。

网络协议分层知识集锦:七层、四层、五层

一、概述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概念清楚,理论比较完整,但既复杂又不用。 TCP/IP 四层体系结构:简单,易于使用。 五层原理体系结构:综合OSI 和TCP/IP 的优点,为了学术学习。 二、详述 网络协议设计者不应当设计一个单一、巨大的协议来为所有形式的通信规定完整的细节,而应把通信问题划分成多个小问题,然后为每一个小问题设计一个单独的协议。这样做使得每个协议的设计、分析、时限和测试比较容易。协议划分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确保目标系统有效且效率高。为了提高效率,每个协议只应该注意没有被其他协议处理过的那部分通信问题;为了主协议的实现更加有效,协议之间应该能够共享特定的数据结构;同时这些协议的组合应该能处理所有可能的硬件错误以及其它异常情况。为了保证这些协议工作的协同性,应当将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协议系列(即协议族),而不是孤立地开发每个协议。 在网络历史的早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共同出版了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一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

网络过程包括从应用请求(在协议栈的顶部)到网络介质(底部),OSI参考模型把功能分成七个分立的层次。图1表示了OSI分层模型。 图1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模型的七层分别进行以下的操作: 第一层物理层 第一层负责最后将信息编码成电流脉冲或其它信号用于网上传输。它由计算机和网络介质之间的实际界面组成,可定义电气信号、符号、线的状态和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如最常用的RS-232规范、10BASE-T的曼彻斯特编码以及RJ-45就属于第一层。所有比物理层高的层都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而与它通话。如以太网的附属单元接口(AUI),一个DB-15连接器可被用来连接层一和层二。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通过物理网络链路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不同的数据链路层定义了不同的网络和协议特征,其中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物理编址(相对应的是网络编址)定义了设备在数据链路层的编址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定义了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如总线拓扑结构和环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向发生传输错误的上层协议告警;数据帧序列重新整理并传输除序列以外的帧;流控可能延缓数据的传输,以使接收设备不会因为在某一时刻接收到超过其处理能力的信息流而崩溃。数据链路层实际上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介质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逻辑链路控制层(Logical Link

AB DF1串口通讯协议API接口

Fax: 1-703-709-0985 https://www.doczj.com/doc/f92607916.html, Allen-Bradley DF1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PI The DASTEC Corporation Allen-Bradley DF1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PI allows the user to implement bi-directional serial communications to exchange data between applications running on a Windows/WinCE-based system with other devices supporting the Allen-Bradley DF1 full-duplex serial protocol. The devices can be AB devices, other host computers or even other system applications using the API. The Allen-Bradley DF1 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PI enables a system to acts as a client device to other Allen-Bradley peer devices, initiating read and write operations on behalf of the system applications. The API also allows the system to emulate an Allen-Bradley PLC to respond to read and write requests and thus acts as a “virtual PLC” to other AB peers. The API is available for different Windows/WinCE-based systems/platforms and can be used with C/C++ or Visual Basic. The API consists of two component functionalities, client side and server side. The client side functionality is implemented with a single API DLL. Server side functionality is implemented with a DLL/executable pair. Together these components manage all aspects of the protocol and data exchange including responding to peers with proper acknowledgements, error/success codes and protocol data byte ordering. The system application need only to deal with the data values exchanged in native byte order. The user can employ either the API’s client, server or both functionalities with minimal code implementation.

常用的硬件接口及通信协议详解

一:串口 串口是串行接口的简称,分为同步传输(USRT)和异步传输(UART)。在同步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同一个时钟。在异步通信中,接受时钟和发送时钟是不同步的,即发送端和接收端都有自己独立的时钟和相同的速度约定。 1:RS232接口定义 2:异步串口的通信协议 作为UART的一种,工作原理是将传输数据的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图一给出了其工作模式: 图一 其中各位的意义如下: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字符的开始。

数据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数据位的个数可以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通常采用ASCII码。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的正确性。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可以是1位、1.5位、2位的高电平。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的指针。表示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而每一个字符为10位,则其传送的波特率为10×120=1200字符/秒=1200波特。 3:在嵌入式处理器中,通常都集成了串口,只需对相关寄存器进行设置,就可以使用啦。尽管不同的体系结构的处理器中,相关的寄存器可能不大一样,但是基于FIFO的uart框图还是差不多。

发送过程:把数据发送到fifo中,fifo把数据发送到移位寄存器,然后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往串口线上发送一位bit数据。 接受过程:接受移位寄存器接收到数据后,将数据放到fifo中,接受fifo事先设置好触发门限,当fifo中数据超过这个门限时,就触发一个中断,然后调用驱动中的中断服务函数,把数据写到flip_buf 中。 二:SPI SPI,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 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试方法修订稿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 试方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见通信协议的接口调试方法 版本号:发布时间:2012-2-4 1.Modbus Modbus是一种工业领域通信协议标准,并且现在是工业电子设备之间相当常用的连接方式。 Modbus协议是一个Master/Slave架构的协议。有一个节点是Master 节点,其他使用Modbus协议参与通信的节点是 Slave 节点。Master节点类似Client/Server架构中的Client,Slave则类似Server。工业上Modbus协议的常见架构如下图所示。

…… 1.1. 应用场合 Modbus 协议主要用于测风塔数据实时读取、风机数据实时读取。将来有可能用于集控系统中,读取各类数据和进行远程控制。 在清三营、长风风电场,莱维赛尔的测风塔使用Modbus RTU 协议与功率预测系统通信。 在向阳风电场,明阳的SCADA 服务器通过Modbus TCP 协议向功率预测系统提供各风机的实时运行数据。 在乌力吉、浩日格吐、马力、前后查台等风电场,赛风的测风塔使用Modbus RTU over TCP 协议与功率预测系统通信。 1.2. Modbus 数据模型 在Slave 和Master 进行通信时,Slave 会将其提供的变量映射到四张不同的表上,Master 从表中相应位置读/写变量,就完成了数据获取或命令下达。这四张不同的表,称作Modbus 数据模型(Modbus Data Model )。 为了理解方便,这里将四张表分别称作1位只读表、1位可读可写表、16位只读表、16位可读可写表。(类似电力通信国标中的遥信、遥控、遥测、遥调。)1位表用来映射单比特数据类型的变量,通常是布尔型变量;16位表用来映射双字节数据类型的变量,如

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管理办法

动环FSU(监控设备)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 信接口 协议及版本库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降低基站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互联互通的工作难度,总部特建立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 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负责对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进行管理。 第二条目前形成的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内容清单见附表;后续,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还会收集整理形成三家电信企业存量基站所属智能设备的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 第三条动环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的使用: (一)通信技术研究院对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使用需求进行管理,各使用单位向通信技术研究院提出需求,由通信技术研究院审核无误后,将申请方所需协议内容提供给需求单位;

(二)相关智能设备协议的解析以及与北向B接口功能字典的匹配,均由动环FSU厂家完成; (三)FSU厂家与智能设备厂家间由于接口协议沟通协调遇到技术困难时,可联系通信技术研究院进行协调。 第四条本办法发布后,凡各省级分公司再自行采购的新厂商被监控智能设备,均应要求厂家将相关互联互通的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先行提供给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以免出现FSU与被监控智能设备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 第五条总部通信技术研究院后续会对购买的被监控智能设备接口协议分类逐步进行统一,实现铁塔公司FSU设备协议的标准化。 附表:新建基站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总目录(V1.00)

附表:新建基站被监控智能设备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总目录(V1.00) 可修改编辑

(1)新建基站开关电源通信接口协议及版本库(V1.00) 可修改编辑

WCDMA系统及主要接口协议

一、UMTS基本概念 UMTS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unication)的简称。它是ITU的IMT-2000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重要组成部分。 UMTS系统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两部分,即核心控制部分、无线接入部分。 在核心控制部分采用ATM技术及相应的接口技术达到同时支持电路交换、包交换两种方式的目的。 在无线接入部分采用UTRA(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作为全球地面无线接入的标准。UTRA接口的基础为W-CDMA技术,它具有CDMA技术的全部优点。同时,它还可以根据不同话务分布在无线接入中采用不同的调制解调方式:对于话务密度较高的城区可采用TDD方式、郊区则可采用FDD方式,为灵活组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UMTS系统除支持现有的话音、数据业务外,还可以为移动用户提供全新的交互式多媒体业务。它的高容量系统可提供2M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英国、德国等部分欧洲国家将陆续开通UMTS的商用网络。UMTS技术已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二、UMTS网络结构与接口 1.整体网络结构分为UTRA网络和核心网络两大部分。 UTRA网络中的网元种类较少,主要包括BTS和RNC两种。BTS与GSM系统中的基站相同,是无线信号收发的基本单元,它可以支持WCDMA的编码方式。RNC(无线网络控制器)的功能相当与GSM系统中BSC与GPRS的PCU 两者的结合,它承担无线资源管理、BTS控制以及切换管理等功能。RNC之间采用ATM方式连接。 整个无线接入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 (1)无线资源管理(RRM功能); (2)无线接续的移动管理(如切换管理功能); (3)无线接入承载(RAB功能),可以根据核心网络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接口类型; (4)安全功能管理(如加密等); (5)位置业务(LCS)管理,从而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 核心网络分为电路交换部分、包交换部分两个层面。电路交换部分中TRAU为编码变换单元,为UTRA与MSC提供连接。它将RNC侧的ATM传输方式转换为TDM,从提供MSC所必需的电路连接。MSC、HLR、VLR功能与GSM 网中相应网元的功能一致。包交换部分的结构与GPRS结构相近:SGSN为UE提供移动性管理、路由选择等服务;GGSN主要是提供与外部数据网的接口;DNS即域名服务器,将域名翻译成相应的IP地址。从网络结构可以看出UMTS 系统核心网络部分是基于GSM/GPRS网络的演进,保持了与GSM/GPRS系统的兼容性,可以提供现有GSM系统的相关服务。核心网络可以将用户接入各种外部网络以及业务平台,如:电路交换话音网、包交换话音网(IP语音网)、数据网、Internet、Intranet、电子商务、短信中心等。 2.UMTS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接口类型: (1)B接口:MSC(VLR; (2)D接口:MSC(HLR; (3)E接口:MSC(MSC; (4)Gc接口:GGSN(HLR; (5)Gj接口:GGSN(外部数据网

计算机网络原理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计算机网络原理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物理层位于OSI参与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实际承担数据传输的物理媒体(即信道)。物理层的传输单位为比特。物理层是指在物理媒体之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原始比特流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连接和释放物理信道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的和规和程性的特性。其作用是确保比特流能在物理信道上传输。 图3-1 DTC-DCE接口 ISO对OSI模型的物理层所做的定义为: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和去除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比特流传输可以采用异步传输,也可以采用同步传输完成。 另外,CCITT在X.25建议书第一级(物理级)中也做了类似的定义:利用物理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在DTE和DCE之间实现对物理信道的建立、保持和拆除功能。这里的DTE(Date Terminal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终端设备,是对属于用户所有的连网设备或工作站的统称,它们是通信的信源或信宿,如计算机、终端等;DCE(Date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 或Dat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指的是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是对为用户提供入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如自动呼叫应答设备、调制解调器等。 DTE-DCE的接口框如图3-1所示,物理层接口协议实际上是DTE和DCE或其它通信设备之间的一组约定,主要解决网络节点与物理信道如何连接的问题。物理层协议规定了标准接口的机械连接特性、电气信号特性、信号功能特性以及交换电路的规程特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不同的制造厂家能够根据公认的标准各自独立地制造设备。使各个厂家的产品都能够相互兼容。 1.机械特性 规定了物理连接时对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寸、插针或插孔芯数及排列方式、锁定装置形式等。 图3-2 常见连接机械特征 图形3-2列出了各类已被ISO标准化了的DCE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及插孔芯数和排列方式。一般来说,DTE的连接器常用插针形式,其几何尺寸与DCE连接器相配合,插针芯数和排列方式与DCE连接器成镜像对称。 2.电气特性 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的电咱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最大传输速率的说明、以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等。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还规定了DTE-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器参数。

COM接口协议

COM接口协议 1 概述 此通讯协议标准主要是用来说明RFID原理机开发平台与主机或其他控制器之间通讯协议的规定和通讯方式的介绍,通讯协议是建立在RS232串行通讯基础上的,由于RFID原理机与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是主—从应答方式,所以主机与RFID原理机之间通讯也是主—从应答方式。 当主机按照发送格式发送一帧数据到RFID原理机时,RFID原理机如果校验通过将按照协议规定提取有效信息发送出去,如果可读卡范围之内有电子标签存在,并返回相应信息,RFID原理机再次校验接收到的数据,如果数据校验通过,RFID原理机会将命令字和接收到的数据全部上发给主机,这样就更接近ISO/IEC15693标准协议。 RFID原理机提供标准RS232和USB-B口方便二次开发和ISO/IEC15693标准协议的学习,可以通过原理机上的SW2开关进行选择两种接口;也可以通过自带上位机软件通过RS232或USB-B口进行读写数据或教学演示。 2 数据通信协议 2.1 通信协议概念 通信协议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格式,信息单元包含的信息与含义等,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着传送到确定地方并被有效识别。 a.协议是基于一次交换 ●上位机或其他控制器到RFID原理机一次请求 ●RFID原理机到上位机或其他控制一次响应 b.每一次请求包含在一帧内,请求中包括针头(0x02)、指令长度、标志、命令字、 数据域、校验位和针尾(0x03) ●指令长度(8bits):包括针头和针尾在内的整条指令的长度 ●标志(8bits):b2(数据编码模式选择),b1(数据速率选择),b0(位编码模式选择), 其他位未使用 ●命令字(8bits):同ISO/IEC 15693中的规定 ●数据域(不定):应用数据域 ●校验位(8bits):从指令长度开始到数据域结束,逐字节累加值,累加过程中 溢出不做处理,只取低字节 c.每次响应包括以下的域: ●命令字(8bits):与请求命令中的命令字相对应,作为请求指令应答对应标志 ●标志(8bits):同ISO/IEC 15693中响应域规定 ●强制和可选的参数:取决于命令,同ISO/IEC 15693中响应域规定 ●应用数据域:同ISO/IEC 15693中响应域规定

2020年-2021年LTE无线网侧接口协议考试题库及答案

LTE无线网侧接口协议考试题库及答案 1. RLC实体不可被配置成为哪种模式()。 A.TransparentMode B.UnacknowledgedMode C.TransportMode【正确答案】 D.AcknowledgedMode 2. 在eNodeB的MAC子层与物理层的SAP是哪个?() A.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正确答案】 C.物理信道 D.无线承载 3. 在LTE系统中,e-NodeB侧对控制面数据通过()协议与MME交互。 A.GTPU/UDP B.X2AP/SCTP C.S1AP/SCTP【正确答案】 D.RRC 4. LTE空口协议栈中,数据的压缩功能位于()层。 A.PHY B.RRC

C.RLC D.PDCP【正确答案】 5. QoS是下列哪个选项()的缩写。 A.关键性能指标 B.关键质量指标 C.服务质量【正确答案】 D.用户体验质量 6. 以下哪种RLC实体最适合用于VoIP业务:()? A.AM B.TM C.UM【正确答案】 7. 在LTE系统协议中,eNB侧MAC层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是()? A.编码 B.复用【正确答案】 C.压缩和加密、 D.调制 8. TD-LTE空口中,哪一个属于层二(Layer 2)?() A.RRC B.RLC【正确答案】 C.PHY D.NAS

9. LTE中,专用承载建立过程的触发,一定是在UE RRC如下状态()? A.RRC-idle B.RRC-connected【正确答案】 C.cell-dch D.cell-fach 10. MAC提供不同的逻辑信道给层2的()子层,逻辑信道的作用是表征传输的消息类型。()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RLC层【正确答案】 D.RRC层 11. RRC_IDLE状态下不具有的功能:?() A.PLMN选择 B.系统消息广播 C.寻呼 D.eNodeB中有RRC上下文存储【正确答案】 E.NAS对DRX的配置 12. 下列哪个功能不是MME具有的?() A.用户面数据的加密【正确答案】 B.寻呼信息发送 C.Idle态的移动性管理

(完整word版)常用几种通讯协议范文

常用几种通讯协议 Modbus Modbus 技术已成为一种工业标准。它是由Modicon 公司制定并开发的。其通讯主要采用 RS232,RS485 等其他通讯媒介。它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开放、灵活和标准的通讯技术,降低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Modbus 通讯协议由主设备先建立消息格式,格式包括设备地址、功能代码、数据地址和出错校验。从设备必需用Modbus 协议建立答复消息,其格式包含确认的功能代码,返回数据和出错校验。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出错,或者从设备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命令,从设备将返回出错信息。 Modbus 通讯协议拥有自己的消息结构。不管采用何种网络进行通讯,该消息结构均可以被系统采用和识别。利用此通信协议,既可以询问网络上的其他设备,也能答复其他设备的询问,又可以检测并报告出错信息。 在Modbus 网络上通讯期间,通讯协议能识别出设备地址,消息,命令,以及包含在消息中的数据和其他信息,如果协议要求从设备予以答复,那么从设备将组建一个消息,并利用Modbus 发送出去。 BACnet BACnet 是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协议,它由一系列与软件及硬件相关的通讯协 议组成,规定了计算机控制器之间所有对话方式。协议包括:(1) 所选通讯介质使用的电子信 号特性,如何识别计算机网址,判断计算机何时使用网络及如何使用。(2) 误码检验,数据压缩 和编码以及各计算机专门的信息格式。显然,由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两种不 同的通讯模式选择同一种协议的可能性极少,因此,就需要一种标准。即由ISO(国际标准化 协会〉于80 年代着手解决,制定了《开放式系统互联(OSI 〉基本参考模式(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 简称OSI/RM)IS0- 7498 》。 OSI/RM 是ISO/OSI 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它为其它0SI 标准的相容性提供了共同的参考,为研究、设计、实现和改造信息处理系统提供了功能上和概念上的框架。它是一个具 有总体性的指导性标准,也是理解其它0SI 标准的基础和前提。 0SI/RM 按分层原则分为七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BACnet 既然是一种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 就必须参考OSIAM 。但BACnet 没有从网络的最低层重新定义自己的层次,而是选用已成熟的局域网技术, 简化0SI/RM, 形成包容许多局域网的简单而实用的四级体系结构。 四级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BACnet 协议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楼宇自控设备功能和信息数据的表示方式,五种规范局域网通讯协议以及它们之间相互通讯采用的协议。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

一张图秒懂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新国标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较上年增加1.8万个,同比增速58%。 作为实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的基本要素,电动汽车充电用接口及通信协议技术内容的统一和规范,是保证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 2015年12月底,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在京发布了新修订的《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一般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等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新标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标准有何亮点? 此次5项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了充电的安全性和兼容性。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

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以及使用者的安全。 在兼容性方面,交直流充电接口型式及结构与原有标准兼容,新标准修改了部分触头和机械锁尺寸,但新旧插头插座能够相互配合,直流充电接口增加的电子锁止装置,不影响新旧产品间的电气连接,用户仅需更新通信协议版本,即可实现新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能够保障基本的充电功能。交流充电占空比和电流限值的映射关系与国际标准兼容,并为今后交流充电的数字通信预留拓展空间。 新标准有何意义?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直流接口、控制导引电路、通信协议等国家标准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为世界4大直流充电接口标准。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新标准对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为充电设施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确保了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避免了市场的无序发展和充电“孤岛”,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对促进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落地,增强购买使用电动汽车消费信心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有关行业部门加强对新标准的宣传培训和贯彻实施,

OSI七层协议和TCP IP四层协议之比较

OSI的七个层次: 第7层应用层—直接对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应用程序可以变化,但要包括电子消息传输 第6层表示层—格式化数据,以便为应用程序提供通用接口。这可以包括加密服务 第5层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连接。此服务包括建立连接是以全双工还是以半双工的方式进行设置,尽管可以在层4中处理双工方式 第4层传输层—常规数据递送-面向连接或无连接。包括全双工或半双工、流控制和错误恢复服务 第3层网络层—本层通过寻址来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它包括通过互连网络来路由和中继数据 第2层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本层指定拓扑结构并提供硬件寻址 第1层物理层—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电子信号传输和硬件接口 OSI七个层次的功能: 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在其上串行传送比特流,即所传送数据的单位是比特。此外,该层中还具有确定连接设备的电气特性和物理特性等功能。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网络节点间的线路上通过检测、流量控制和重发等手段,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为做到这一点,在每一帧中必须同时带有同步、地址、差错控制及流量控制等控制信息。 网络层为了将数据分组从源(源端系统)送到目的地(目标端系统),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交换节点,使源的传输层传下来的分组信息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地,并交付给相应的传输层,即完成网络的寻址功能。 传输层传输层是高低层之间衔接的接口层。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当报文较长时将它分割成若干分组,然后交给网络层进行传输。传输层是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中的最关键一层,该层以上各层将不再管理信息传输问题。 会话层该层对传输的报文提供同步管理服务。在两个不同系统的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建立、组织和协调交互。例如,确定是双工还是半双工工作。 表示层该层的主要任务是把所传送的数据的抽象语法变换为传送语法,即把不同计算机内部的不同表示形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的标准表示形式。此外,对传送的数据加密(或解密)、正文压缩(或还原)也是表示层的任务。

IDE接口协议

基于FPGA的IDE硬盘接口卡的实现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的IDE硬盘接口的设计。该卡提供两个符合ATA-6规范的接口,采用FPGA实现了两套IDE接口功能,设计支持PIO 和Ultra DMA传输模式,文章侧重于介绍用FPGA实现IDE接口协议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FPGA;硬盘;IDE接口 引言 本文采用FPGA实现了IDE硬盘接口协议。系统提供两套符合ATA-6规范的IDE接口,一个与普通IDE硬盘连接,另一个与计算机主板上的IDE接口相连。系统采用FPGA实现接口协议,完成接口数据的截获、处理(在本文中主要是数据加密)和转发,支持PIO和Ultra DMA两种数据传输模式。下面重点介绍用FPGA实现接口协议的方法。 1 IDE接口协议简介 1.1 IDE接口引脚定义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又称为ATA接口。表1列出了ATA标准中IDE接口上的信号。其中,带“-”的信号(如RESET-)表示低电平有效。“方向”是相对于硬盘而言,I表示进入硬盘,O表示从硬盘出来,I/O表示双向。

表1:IDE接口引脚定义 1.2 IDE控制器的寄存器组 主机对IDE硬盘的控制是通过硬盘控制器上的两组寄存器来实现的。一组为命令寄存器组;另一组为控制/诊断寄存器,如表2所示。

表2寄存器组 特征寄存器中的内容作为命令的一个参数,其作用随命令而变。扇区数寄存器指示该次命令所需传输数据的扇区数。扇区号寄存器、柱面数寄存器(低、高)、驱动器/磁头寄存器三者合称为介质地址寄存器,指示该次命令所需传输数据首扇区的地址,寻址方式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CHS)”或“逻辑块地址(LBA)”方式,在驱动器/磁头寄存器中指定。 命令寄存器存储执行的命令代码。当向命令寄存器写入命令时,相关的参数必须先写入。命令写入后,硬盘立即开始命令的执行。状态寄存器保存硬盘执行命令后的结果,供主机读取。其主要位有:BSY-驱动器忙,DRDY-驱动器准备好,DF-驱动器故障,DRQ-数据请求,ERR-命令执行出错。辅助状态寄存器与状态寄存器的内容完全相同,但读该寄存器时不清除中断请求。错误寄存器包含 了命令执行出错时硬盘的诊断信息。 数据寄存器为PIO传输模式下,主机和硬盘控制器的缓冲区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寄存器。数据端口为DMA传输模式下专用的数据传输通道。 1.3 IDE数据传输方式

TCP和IP四层协议

TCP和IP四层协议详解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 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 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 定义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互联网中的基本通信语言或协议。在私网中,它也被用作通信协议。当你直接网络连接时,你的计算机应提供一个TCP/IP程序的副本,此时接收你所发送的信息的计算机也应有一个TCP/IP程序的副本。 TCP/IP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高层为传输控制协议,它负责聚集信息或把文件拆分成更小的包。这些包通过网络传送到接收端的TCP层,接收端的TCP层把包还原为原始文件。低层是网际协议,它处理每个包的地址部分,使这些包正确的到达目的地。网络上的网关计算机根据信息的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即使来自同一文件的分包路由也有可能不同,但最后会在目的地汇合。 TCP/IP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TCP/IP通信是点对点的,意思是通信是网络中的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TCP/IP与上层应用程序之间可以说是“没有国籍的”,因为每个客户请求都被看做是与上一个请求无关的。正是它们之间的“无国籍的”释放了网络路径,才是每个人都可以连续不断的使用网络。许多用户熟悉使用TCP/IP协议的高层应用协议。包括万维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网络访问协议(Telnet)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这些协议通常和TCP/IP协议打包在一起。使用模拟电话调制解调器连接网络的个人电脑通常是使用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2P)。这些协议压缩IP包后通过拨号电话线发送到对方的调制解调器中。与TCP/IP协议相关的协议还包括用户数据包协议(UDP),它代替TCP/IP协议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其他协议是网络主机用来交换路由信息的,包括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内部网关协议(IGP),外部网关协议(EGP),边界网关协议(BGP)。

通讯接口、协议 简单汇总

硬件接口(定义相应的电气特性) RS232 .RS-232-C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种串行物理接口标准。RS是英文“推荐标准”的缩写,232为标识号,C表示修改次数。RS-232-C 总线标准设有25条信号线,包括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助通道,在多数情况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对于一般双工通信,仅需几条信号线就可实现,如一条发送线、一条接收线及一条地线。RS-232-C标准规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每秒50、75、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RS-232-C标准规定,驱动器允许有2500pF的电容负载,通信距离将受此电容限制,例如,采用150pF/m的通信电缆时,最大通信距离为15m;若每米电缆的电容量减小,通信距离可以增加。传输距离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属单端信号传送,存在共地噪声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扰等问题,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内的通信。 RS485 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 通讯协议 分层网络协议 网络模型共分七层:从上至下依次是 应用层 指网络操作系统和具体的应用程序,对应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应用软件 表示层 数据语法的转换、数据的传送等 会话层 建立起两端之间的会话关系,并负责数据的传送。

常用蓝牙协议介绍

蓝牙协议HFP,HSP,A2DP,AVRCP,OPP,PBAP HFP HFP(Hands-free Profile),让蓝牙设备可以控制电话,如接听、挂断、拒接、语音拨号等,拒接、语音拨号要视蓝牙耳机及电话是否支持。 HSP HSP 描述了Bluetooth 耳机如何与计算机或其它Bluetooth 设备(如手机)通信。连接和配置好后,耳机可以作为远程设备的音频输入和输出接口。 这是最常用的配置,为当前流行支持蓝牙耳机与移动电话使用。它依赖于在64千比特编码的音频/ s的CVSD的或PCM以及AT命令从GSM 07.07的一个子集,包括环的能力最小的控制,接听来电,挂断以及音量调整。 典型的使用情景是使用无线耳机与手机进行连接。 可能会使用HSP的若干设备类型:耳机、手机、PDA 、个人电脑、手提电脑。 A2DP A2DP全名是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 蓝牙音频传输模型协定!A2DP是能够采用耳机内的芯片来堆栈数据,达到声音的高清晰度。有A2DP的耳机就是蓝牙立体声耳机。声音能达到44.1kHz,一般的耳机只能达到8kHz。如果手机支持蓝牙,只要装载A2DP协议,就能使用A2DP耳机了。还有消费者看到技术参数提到蓝牙V1.0 V1.1 V1.2 V2.0——这些是指蓝牙的技术版本,是指通过蓝牙传输的速度,他们是否支持A2DP具体要看蓝牙产品制造商是否使用这个技术 AVRCP AVRCP(Audio/Video Remote Control Profile),也就是音频/视频远程控制规范。 AVRCP 设计用于提供控制TV、Hi-Fi设备等的标准接口。此配置文件用于许可单个远程控制设备(或其它设备)控制所有用户可以接入的A/V设备。它可以与A2DP 或VDP 配合使用。AVRCP 定义了如何控制流媒体的特征。包括暂停、停止、启动重放、音量控制及其它类型的远程控制操作。AVRCP 定义了两个角色,即控制器和目标设备。控制器通常为远程控制设备,而目标设备为特征可以更改的设备。在AVRCP 中,控制器将检测到的用户操作翻译为A/V 控制信号,然后再将其传输至远程Bluetooth 设备。对于“随身听”类型的媒体播放器,控制设备可以是允许跳过音轨的耳机,而目标设备则是实际的播放器。常规红外遥控器的可用功能可以在此协议中实现。 AVRCP 协议规定了AV/C 数字接口命令集(AV/C 命令集,由1394 行业协会定义)的应用范围,实现了简化实施和易操作性。此协议为控制消息采用了AV/C 设备模式和命令格式,这些消息可以通过音频/视频控制传输协议(AVCTP) 传输。 OPP 蓝牙通信程序部分需采用用于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对象OPP Profile: Object Push Profile由于OPP profile又细分为OPPC (client)端和OPPS(server)端profile,这两个profile区别在于只有client端可以发起数据传输的过程,但是附件设备与手机通信的情景中,既有手机发起数据传输请求也

LTE各网元接口及协议

LTE各网元接口及协议 接口类型包含主要信息 信令面/ 1、RRC信令消息; 用户面 2、测量报告; Uu 3、广播消息; 4、异常流程 信令面/ 1、Inter-eNB 切换; X2 用户面 2、eNB直接交换无线质量测量信息 1、上下文信息(IP地址、UE能力等); 2、用户身份信息(IMSI或TMSI、GUTI等); 3、切换信息、位置信息(小区、TAC等); S1-MME 信令面 4、 E-RAB承载管理信息; 5、 NAS信息(用户附着、鉴权、寻呼、TA更新等); 6、 S1接口管理信息(MME标识、负载均衡等) 用户面数据的隧道传输,包含Tunnel号可定位用户该业务对应的无线侧S1-U 用户面信息,用户业务数据类型如HTTP、IM、Video等

1、签约数据:包括用户标识(IMSI、MSISDN等)、签约业务APN、 S6a 信令面服务等级Qos、接入限制ARD、用户位置、漫游限制等信息,该类信息 通过S6a接口的位置更新、插入用户数据等操作进行交互 2、认证数据:包括鉴权参数(Rand、Res、Kasme、AUTN四元组), 该类信息通过S6a接口的鉴权操作进行交互 1、系统间联合附着、位置更新操作 SGs 信令面 2、LTE用户短信 3、CSFB用户被叫寻呼 S10 信令面 MME间切换信息(包括上下文、未用的鉴权标识等) S11 信令面创建/删除会话、建立/删除承载消息 接口名称连接网元接口功能描述主要协议 用于传送会话管理(SM)和移动性管理(MM)信息,S1-MME eNodeB - MME S1-AP 即信令面或控制面信息 在GW与eNodeB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数S1-U eNodeB - SGW GTP-U 据业务,即用户面数据 基站间控制面信息 X2-C eNodeB - eNodeB X2-AP 基站间用户面信息 X2-U eNodeB - eNodeB GTP-U 在MME和SGSN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控制面信S3 SGSN - MME GTPV2-C 息在S-GW和SGSN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面GTPV2-C SGSN – SGW S4 数据和控制面信息 GTP-U 在GW设备间建立隧道,传送用户面数据和控制GTPV2-C SGW – PGW S5 面信息(设备内部接口) GTP-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