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word教案

华师大版历史八下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word教案

新中国的外交导学稿

导入新课:

“屈辱的回忆”:我们学过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说明近代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导致外交充满屈辱和失败,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5课“新中国的外交”。

明确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意义,万隆会议等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政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截然不同,中国人民在外交舞台上真正站起来,感受周恩来外交政策中的智慧和魅力,体会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中包含的宽容、谦虚、诚恳,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要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难点: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自主学习(温馨提示:认真阅读课文,一定会回答上来的,老师相信你):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94页1—4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其内容包括哪些?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P100页课外学史和P94—95页对应的内容(包括小字部分和两幅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在何时?中国代表团团长是谁?

2、万隆会议的内容有哪些?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

3、万隆会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合作探究(为你加油:贵在参与,不必担心答错):

1、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思考“同”和“异”各指什么?

2、“求同存异”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所包含的道理?(提示:结合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来讨论,并用自己的话回答)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巩固检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反对殖民侵略

B、反对帝国主义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积极建立外交关系

2、2009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1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3、1955年4月,率领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万隆会议的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陈毅

4、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得到与会各国代表普遍赞同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经济合作

5、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的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

D、政治分歧,经济合作

二、材料解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5年4月,亚洲、非洲二十多个国家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国际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亚非国家的赞成和拥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回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是在什么时间?是周恩来访问哪国时提出的?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3)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