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2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2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2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2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2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论文(范文一)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确立与创新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基础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均衡,这些使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难以维系,且无法得以重建。然而,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因其具有公共属性,理应是政府承担的责任及其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单依靠农民自身是不可能解决的。

(一)政府责任加大

在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强调政府领导、管理、监督职能,而对农民就医看病产生的费用并未被纳入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之中。资金筹集难是制约20世纪80年代后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因素,“新农合”的资金来源则是由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共同筹集。政府作为筹资主体之一,对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使得“新农合”的资金来源比较稳定。

(二)组织保障有力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主体是乡政府和村集体,该制度并不由县级及县级以上政府直接参与组织和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由政府推行,省级及省级以下政府均设置相应的管理或办事机构,并成为政府重要的日常性工作,也是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主要内容。另外,在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覆盖范围上以县(市)为单位,突破原有的以乡为单位,从而在筹集资金和财政来源上有更强的支持和组织保障。

(三)突出“大病”保障

传统合作医疗侧重于保销门诊费,而药费主要由农民自己承担,适用于一般性疾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补助农民因大病而难以承担的医疗费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定的主要保销范围,目的是缓解由此可能带来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它强调以大病统筹为主,把保障大病救助作为救助的重要原则和主要目标。该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农民因生大病而产生的经济负担,突显制度的社会效益,对当前农村医疗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调动农民参与

“新农合”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做法,实现了农村医疗保障的新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通过政府宣传引导,农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逐步提升,使得绝大多数农民愿意参加“新农合”,愿意为自己的健康投保。并且,在筹集金的使用和管理方面,明确规定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在统筹层次、财政补贴上得到农民较高程度的认可。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身具有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医疗状况,缓解了农民因生大病带来的生活贫困问题,并保障了农民就医权利的实现。但是,该制度在农村地区实际运行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尚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低筹资与低支付问题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虽然低筹资调动了他们参与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大多数地区农民住院的报销比例过低,结果是自身担负的比例过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实行低金额筹资,主要是基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实际,目的是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并且,该制度虽然明确规定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相结合的筹集资金机制,但政府提供的资金尤其地方政府补助资金往往无法及时拨付、不能足额到位,以及有些地方政府因财政困难事实上难以供给等,这些使许多地方合作医疗筹集资金缺口较大。由此带来的筹资水平较低,势必会导致支付给农民住院费用比例较低,进而使农民认为这种制度没有带来多少实惠,可能会由此放弃参保。

(二)大病统筹与保小病问题

实行大病统筹,保障农民大病费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要目标。但是,现实生活中因农民生大病几率小而无法最终享受这种医疗保障。从这点上看,对于所有参保的农民来说并不是都能平等地享受合作医疗筹集金提供的医疗补助。

如果仅仅保大病、报销住院费用,对于那些生小病的农民显然有失公平,无法体现人人参保人人受益的原则。有学者认为,效率、回应性和公平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而公平一直以来是其中的核心标准。

这一现实问题使有些地方为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保小病”,但这又违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初衷。该制度规定的保大病与实践中多数农民期望保小病之间存在的矛盾,影响其实施的有效性及其目标实现。

(三)农村医疗条件问题

当前,农村医疗条件总体上虽有所改善,但多数农村地区医疗设备简陋、医疗机构服务项目少、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城市相比,大多数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较为陈旧,对大病患者的检查设备基本上空缺。

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农村某些定点医疗机构过分注重单位效益,服务态度冷谈甚至粗暴,以及医院信息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等,制约着医疗服

务水平提高和服务质量提升。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乃至县级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医疗技术低、待遇低,且参加进修、培训的机会较少。这些现实问题导致农村大多数医疗无法治疗突发病、危急病人,可能延误病人治疗,难以满足农民治疗大病的需要。

(四)医疗机构费用问题

医疗机构作为治疗患者的提供方,因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对医疗成本及服务等方面产生的费用无法知晓,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医疗机构收取的费用一直居高不下。就是说,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因信息不对称、成本预算缺失,以及患者在医疗消费中的被动地位,对医疗机构治疗中收取的费用是无法控制的。

早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到现在的新农合制度,普遍的思路都是要实现定点医疗机构统一管理。农村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往往诱导患者过度消费医疗,如用贵药、乱检查等,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很容易使合作医疗基金被严重超支。有些乡镇医院作为新型合作医疗的定点医院,既从国家获得大量的补贴资金,又从患者治疗中获取利益,严重地侵占了参合农民的利益。

三、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

简要回顾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进程,并总结其呈现的主要特点,为健全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提供有益的启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其自身实现一定程度的创新,但在现实生活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该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制约。

据有关报告显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农民因“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接受相关医疗”。当前,如何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显然对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的发展方向。该制度采取个人、集体、政府共同筹集资金,坚持互助共济的原则,为参保农民提供一定的医疗补助,它属于一种典型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可见,该制度在性质上具有社会性和公共性特征,这就要求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上担负主要责任。

从发展方向上看,政府不能仅仅是目前所担负的组织、引导、支持等责任,应当是在合作医疗保障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主导责任意味着其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以及通过强制性的制度供给为农村医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解决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因资金不足而带来的相关问题。

当前,地方政府还应利用国家相关政策,肩负起筹集其他资金的责任,调动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医疗救助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应争取、动员、鼓励社会团体、企业、慈善机构、知名人士等参与资金筹集。另外,政府应强调参与农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对等,不能仅享有保销的权利而忽视资金筹集的义务。

第二,推进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原则。政府应积极发挥市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当前应进一步扩大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范围,在该制度实际运行中坚持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实现城乡之间及不同地区之间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利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可实现城乡、区域内部医疗资源一体化,能使那些具备技术、设备、资金、人才优势的医院,为参与合作的农民提供医疗服务,解决当前农村医疗条件面临的问题。同时,这种运行机制可促进定点医疗机构产生良性竞争,促使其降低药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等。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2篇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2篇2020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document 编订:JinTai College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2篇 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 2、篇章2:202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南文档 篇章1: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文档 导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们的福利政策,下面 小泰整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欢迎阅读! 基本简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

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 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不仅在国内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而且在国际上得到好评。在1974年5月的第27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第三世界国家普遍表示热情关注和极大兴趣。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1981年年报中指出,中 国的“赤脚医生”制度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本。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称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门诊补偿 (1)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 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 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 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论文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f918711091.html,查看医疗资金以及卫生服务供方。合作医疗资金管好用好,合理支付与补偿,保持收支平衡等,才可使合作医疗长足、稳步发展;卫生服务供方服务质量好、效率高,自觉控制医药费用,才可使农民受益,同时卫生机构本身也得到发展。 2、实施监督检查 监督计划一经制定,就要付诸实施,监督组织根据监督计划来对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监督,以保证合作医疗方案的实施和正常运转。 实施监督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1)工作检查; (2)统计报表的监测和分析; (3)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分析; (4)专项调查; (5)召开座谈会; (6)受理群众举报和投诉。 3、纠正偏差 通过对合作医疗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会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措施来纠正偏差,

以保证合作医疗的顺利实施。 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决策失误,制定的合作医疗目标或方案不符合客观实际;计划执行不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末认真履行职责;用人不当;规章制度执行不严;协调力度不够等等。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纠正偏差。 在纠正偏差的过程中,应当注意: (1)监督组织只具有监督权,而没有纠正偏差的行政干预权。 监督组织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措施,但措施是否被采纳,还在于同级政府或上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监督组织无权采取纠正措施。 (2)信息反馈的渠道:对发现的问题和偏差,主要有两种途径来反映,一是及时反馈给同级或上级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由管理机构进行处理和修正;二是反馈给同级或上级政府,必要时由政府采取行政干预。对违法事件可报请司法部门予以查处。 (五)多种形式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监督 1.民主监督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定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采取公布举报电话、开辟各种投诉途径(设立投诉箱、投诉接待站等)、经常主动走访群众等多种形式,听取群众对合作医疗、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合作医疗管理和经办机构要采取张榜公布等形式,定期向社会公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支和使用情况,使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使用情况完

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南

201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指南 一、参合对象和筹资标准: 凡是启东市居民,除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居民外,其余居民均可参加户口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凡是在每年规定筹资时间结束后出生的婴儿,在该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年度内,如其父母双方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享受住院医药费补偿,否则不可。凡是在每年规定筹资时间结束后从部队回乡的复员退伍军人和转业士官及其他外出人员,如要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在规定筹资时间内代为交纳。 XX年度的筹资标准为人均600元,其中参合者自缴120元,政府补助480元。 二、筹资时间: 参合者在XX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上午11点30分到户口所在地村委会主动缴纳参合资金,每人交纳120元,逾期作自动放弃,不再办理。参合年度为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途不得参加或退出。 三、门诊医药费补偿标准及结报程序: 普通门诊医药费补偿:符合补偿范围的门诊医药费用,按55%予以补偿,每人每日封顶40元。每人每年累计补偿限额为100元,年度补偿金额不足 100元的,结余部分结转下年累计使用。参合者在全市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就诊时必须主动出示

身份证与合医卡,进行网络刷卡实时结报。 大额门诊医药费用:参合者在使用完普通门诊年度补偿金额100元后,全年发生的未结报门诊医药费,起付线为XX元,超过起付线的门诊医药费按25%予以补偿,全年累计补偿限额为1500元。由各镇乡年终统一办理结报。 四、住院医药费结报程序及时限: 在本市定点医院就诊入院时,参合者必须带上本人身份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办理住院手续。出院时,由所在医院按补偿有关规定给予实时结报。在市外一级以上医院发生的住院医药费用,参合者出院后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身份证、转院转诊单、务工或探亲证明和所住医院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出院小结、医药费发票原件等材料交镇乡财政所初审,由市合管办审核结报。补偿时限:下年度1月30日之前。逾期作自动放弃,不予报销。跨年度的医药费转下年度结报。 五、住院医药费补偿标准: 起付线。每次符合补偿范围的医药费用,启东市外医院600元,启东市区二甲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400元,启东市内其它定点医院100元。每次住院符合补偿范围的医药费用不超过起付线的不予补偿。 补偿比例。符合补偿范围在起付线以上的医药费用,启东市区二甲医院按75%补偿,启东市内其它定点医院按90%补偿。经转院到启东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按启东市区二甲医院补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 系统概述 “导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是严格按照卫生部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基本规范(试行)》(卫生部卫办农卫发[2005]108号文件附件)进行开发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它包括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会计核算等几大部分。该系统以网络为依托,建立规范的合作医疗业务管理体系、严密的基金监督体系、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学的宏观管理体系,实现对合作医疗经办业务全过程的管理,为宏观决策、基金监督和社会化服务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该系统采用B/S、C/S混合体系结构(如图1),充分利用软件的多层体系结构来降低软件的耦合性,使得代码的编写和维护变得简单化,程序结构清晰化。充分利用ORM(Object-Relation Mapping)技术,使代码重用性变高,能够完成所有的数据访问操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底层数据库改变,只需修改持久层,业务逻辑层可以不用修改,降低数据库迁移风险性。 图1 体系结构

目录 第一章参合管理 (5) 参合登记 (5) 参合引入 (5) 帐户管理 (6) 证卡管理 (8) 变更管理 (8) 区域调整 (10) 第二章补偿管理 (11) 门诊补偿登记 (11) 门诊补偿修改 (12) 门诊费用补偿 (13) 住院补偿登记 (15) 住院补偿修改 (16) 2.6住院补偿审核 (16) 住院费用补偿 (18) 外出就医申请 (19) 外出就医审批 (20) 门诊慢病登记 (21) 门诊慢病审核 (22) 第三章基金管理 (23) 个人筹资征缴 (23) 地区基金征缴 (24) 财政补助基金 (25) 社会捐助基金 (26) 地区基金分配 (27) 医疗机构支付 (28) 第四章动态监控 (30) 门诊报销监控 (30) 住院报销监控 (32) 第五章查询 (33) 基金情况查询 (33) 5.1.1 个人筹资征缴查询 (33) 5.1.2 地区基金征缴查询 (34) 5.1.3 财政补助基金查询 (35) 5.1.4 社会捐助基金查询 (36) 5.1.5 基金征缴汇总统计 (37) 5.1.6 基金分配明细查询 (38) 5.1.7 滚动筹资汇总统计 (39) 5.1.8 滚动筹资明细查询 (40) 5.1.9 基金支出汇总统计 (41) 5.1.10 基金支出明细统计 (4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 题与对策 学生崔海娟 指导教师张耕墨老师 专业公共管理 层次专升本 批次 112 学号 w130222112027 学习中心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工作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 2013年8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1

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而制定的一项惠民政策,是在政府不断努力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大惠农政策,这对缓解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是一项有力举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但在参保模式、筹资水平、补偿模式、支付模式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还存在着缺陷,比如财政投入少,农民受益程度低,政府监管不到位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宣传,加强制度建设,增加投入,以利于这项制度的完善,从而在实施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问题对策

目录 1 引言 (1) 1.1理论依据 (1) 1.2立题意义 (1) 2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 (1) 2.1新型农付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 (1) 2.2农村卫生服务总体质量不高 (2) 2.3农民更需建立完善的合作医疗制度 (2) 3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 (3) 3.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传统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区别 (3) 3.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3)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4) 4.1财政因素制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4) 4.2参合率高,知晓率低 (5) 4.3农民缺乏信任感 (5) 4.4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5) 4.5立法不完善 (5) 4.6制度不健全 (6) 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后发展的对策 (6) 5.1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识 (6) 5.2加强监管,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 (7) 5.3落实财政补助资金,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 .. (7) 5.4完善立法建设,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 (7) 6结论 (8) 参考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V5.0 (定点机构用户) 操 作 说 明 书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为实现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2003年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县(市)先行进行试点。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对医疗软件方面的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参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文件精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际出发, 开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体系,建立病人数据库和病人治疗实时监控体系,药品管理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该系统基于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B/S结构体系,采用性能快速,多用户、多线程的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f918711091.html,开发工具,采用多层架构体系进行开发。系统主要分为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查询统计、实时监控、报表管理、配置维护、公告管理等等。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一目了然。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重要的卫生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问题,欢迎您及时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行改进后更好的为您服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范本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范本 第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村疾病人口数量激增,在农民收入依旧比较低条件下,疾病成为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辛苦奋斗年,一病又回到从前”成为许多农 30 民真实的生活写照。许多农村地区,由于贫困,缺医少药,有了 病,却看不起的现象很普遍,许多农民只得无奈的忍受疾病的折磨。 “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问题己开始困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世纪50、60年代起,党和国家着手努力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以传统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形式的医疗保健制度在保障农民的健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甚至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八十年代初,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曾派专家来我国考察农村卫生工作,考察组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发展中国家群众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范例”。世界卫生组织还在另一份考察报告中指 出:“初级卫生工作人员的提出主要来自中国的启发,中国在占80% 人口的农村地区发展了一个成功的基层卫保健系 统,向人民提供低费用和适宜的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求,这种模型很适合发展中国家的需要”。但随着我国改革开

放的深入,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在六十年代兴起,七十年代达到高峰,八十年代衰落,走过了一个倒“ v”型的不平凡路程。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削弱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群众对管理粗放“大锅饭”式的合作医疗信任度降低,卫生需求的提高和医药费用的大幅上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迅速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崩溃。伴随着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衰落,自1990年起部分贫困地区的婴儿死亡率开始上升,全国各项主要健康指标的改善速度也远低于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国家提出要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制度,由于种种原因,虽然农村合作医疗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覆盖率较低。90%的农民失去了基本医疗保障,成为自费医疗群体,而医疗费用的上涨远远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因病致贫、返贫现象严重,对农村人力资本造成了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是富裕小康生活的重要指标,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中国全面的小康。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农民的健康水平,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我国的医疗卫生状况和全民的健康水平。鉴于农民医疗保健的现状,XXXX年10月 2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要求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XXXX年起,这一工作在全国开始试点。从全国试点情况来看,新农合制度在保障农民有病能治,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从易县东西水村来看,自国家推广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该村村民在疾病医疗费用压力上减轻,村民看病吃药的心态相对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论文

试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摘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村社会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研究农村合作医疗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制定正确的医疗政策,处理好党群关系;有助于我国正确认识农村形势,妥善解决城乡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的平稳发展,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的侧面对合作医疗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合作医疗现状,论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涵义,探究了我国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表现出的新特征,取得的成绩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未来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改革, 筹资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Abstract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known as "New Rural Cooperative" is a mutual-aid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rrangement of serious diseases and is organized by government, attended voluntarily by farmers and multilateral financed by individuals, collectives and governmen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ree rural" issue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for our party and our country .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ural undertakings. Studying on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problems helps us deeply understand its importance , establish a right health policy and handle the party-masses relationship well; and it als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in rural areas correctly ,resol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properly, mainta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afeguard national stability and security.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cooperative medical issue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and got many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existed research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domestic medical situation discusses its meaning, explores its new features, shows its achievements and the causes of problems. What’s more,some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to China's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Keyword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 medical reform , financing mechanism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V5.0(定点机构用户)操作手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V5.0 (定点机构用户) 操 作 说 明 书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相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传统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而言,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为实现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2003年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县(市)先行进行试点。主要任务是,研究和探索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措施、运行机制和监管方式,为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经验。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对医疗软件方面的丰富的经验,并结合参照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关文件精神,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际出发, 开发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网络体系,建立病人数据库和病人治疗实时监控体系,药品管理体系,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系统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该系统基于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B/S结构体系,采用性能快速,多用户、多线程的大型数据库系统Oracle作为数据库服务器,使用Microsoft 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f918711091.html,开发工具,采用多层架构体系进行开发。系统主要分为参合管理、补偿管理、基金管理、查询统计、实时监控、报表管理、配置维护、公告管理等等。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一目了然。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重要的卫生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些问题,欢迎您及时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进行改进后更好的为您服务。

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201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一、背景 第一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条××县有10个乡镇;139个行政村、1366个村民小组。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631506人,农业人口531683人,其中应参加新农合人口数51万人;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收入亿元,可支配财政收入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6元,卫生事业支出8154万元(含医保基金支出及新农合配套资金)。全县现有病床数871张,有县级公立医疗机构3个,卫生技术人员558人;有乡镇卫生院9个(县城所在地中枢镇卫生院1982年改为县中医院,其防疫保健及基本医疗服务由县中医院承担),卫生技术人员339人;有128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468人,其中女村医166人。2016年,全县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医药费总收入万元,其中省级万元、市级万元、县级万元、乡镇级万元、村级1035万元;人均医药费用支出元;总门诊人次万人次,门诊就诊率%;门诊次均费用元,其中:村级元、乡级元、县级(县中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元;总住院人次万人次,住

院率%;住院次均费用元,其中:乡级元、县级元、市级医院次均住院费用元、省级元。2016年,县内公立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病床使用率%,其中县级医疗机构为%、乡镇卫生院为%;住院的前十位疾病为:正常分娩(%)、支气管肺炎(%)、异位妊娠及剖腹产(%)、急性阑尾炎(%)、腹股沟斜疝(%)、脑梗塞(%)、糖尿病(%)、脑出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股骨骨折(%)。 二、目的与目标 第三条建立新农合制度是为解决我县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通过新农合制度的建立,目的是要逐步使农民群众树立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意识;逐步减轻农民的医药费用负担,提高群众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率;逐步建立农村基本健康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条 2016年是我县全面实施新农合试点工作的第三年,应努力使全县90%以上的农民参加新农合并得到基本医疗保障。 第五条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的目标要求,到2016年,在全县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论文

一、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概述 (一)农村医疗保险的定义 农村医疗保险,就是当农村居民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1]。它是我国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最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参合农民可以选择不同医院就诊,一般采取就近原则,选择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也有所不同,一般对住院患者的报销比例比较大,可以分为慢性病、特殊病种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报销比例,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农村因病致贫、因病反贫的情况。 (二)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涵义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具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2]。即农民每年交一定数额的合作医疗资金,集体与政府也可投入一部分,共同形成专项基金,农民就医时可按一定比例报销医药费。实践证明,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通过互助共济、共同抵御疾病风险的好方法,也是促进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因此,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今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农村开展的还不够好。 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对应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有三个基本词组成: 1、农村居民:泛指居住在农村的社会公民,这里的“农村居民”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尚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各类农村人口,包括农村务农人员、务工务商人员等农村劳动力,农村老人以及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伤残人员等。“农村居民”构成了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 2、基本医疗:农村居民基本医疗是根据农村居民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当地政府、集体经济的扶持能力所构成的综合可供能力可以承受的最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 3、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它是由政府负责举办的,集体和个人共同参与的,为劳动者在患病时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费用补偿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3]。 (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类型 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农村合作医疗、大病统筹等几种形式。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中的主要类型,是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 还在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吗,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细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适用范围 《实施细则》适用于依兰县辖区内从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及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关的单位、个人和具有农业户口的居民。 二、资金筹集与分配 (一)资金筹集。2016年我县新农合人均筹资预计达到560元,其中:参合农民个人缴费150元,预计各级政府补助标准达到41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234元,省级财政补助138元,县级财政补助38元。严禁将2015年参合农民家庭帐户结余资金转结或变相转为2016年参合农民缴费金额。 (二)基金分配。2016年依兰县新农合补偿模式为:门诊基金(家庭帐户、门诊统筹和一般诊疗费)+住院统筹基金(包括大病保险保费)+风险基金。基金分配方式为:从人均筹资额中安排80

元设立家庭帐户,安排20元设立门诊统筹帐户,用于参合农民患小病门诊治疗补偿,安排10元用于一般诊疗费补偿;从筹资标准中安排20元/年/人,为参合农民购买大病保险;安排430元设立住院统筹基金帐户,用于参合农民住院(含门诊静点、门诊特殊大病和慢性病门诊补偿等)治疗补偿。 三、受益周期 (一)受益周期为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2月31日前为下年度缴费期限,在缴费期限内不主动缴费或超过缴费期限的视为自动放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受益保障待遇。 (二)参合农民按规定缴纳了参合费,领取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即可从每年1月1日起享受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基金按标准支付的门诊医药费和住院医药费。 四、基本医疗补偿标准 (一)普通门诊 1. 门诊家庭帐户 参合农民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就医发生的医药费,可从门诊家庭帐户资金中报销,无余额后再享受门诊统筹资金补偿。 2. 门诊统筹补偿 ⑴补偿比例:门诊统筹补偿无起付线,乡、村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90%。 ⑵补偿封顶线:全年按户设定家庭门诊统筹补偿封顶线,2016年家庭门诊统筹补偿封顶线计算方式为家庭参合人数×20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论文.doc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论文 加强管理,强化监督是保证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取信于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运行、健康发展的关键。合作医疗的管理主要是指经办机构(如:合作医疗管理局)对供需双方(参保群众和医疗机构)行为的管理。合作医疗的监督是指某一监督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对上述三方行为的监督和评价。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管理(一)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能级原理,各级政府都应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隶属于同级政府领导,接受上级管理机构的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委、扶贫、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可与同级卫生厅(局)的基妇处(农村卫生处)合署办公,也可单独设立。 协调小组负责对建立、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政策制定等宏观管理工作。具体工作有: 1.制定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资金统筹办法、合作医疗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 2.确定各级地方财政对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具体补助标准; 3.制定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制度等规章制度; 4.协调有关部门落实相关政策和资金,共同做好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5.定期向同级党委、人大、政府汇报合作医疗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 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管理工作。包括: 1.培训合作医疗管理人员; 2.指导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的制定,审查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3.制定管理规章制度,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等; 4.检查督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规范其运行; 5.及时研究解决合作医疗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6.定期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等。 --市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由政府领导任组长,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委、扶贫、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下设办公室,可与同级卫生局的基妇科合署办公,也可单独设立。 --县(市)级人民政府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政府领导任主任,卫生、财政、农业、民政、发改委、扶贫、审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负责有关组织、协调、管理和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经办机构,工作人员一般不少于8-10人,也可根据服务人口数核定编制(一般按3-5万人配备1人)。经办机构应定为行政事业编制,比照公务员管理,财政全额供给。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负责有关组织、领导、协调、调度、管理、监督、考核、奖惩等工作。具体工作有: 1.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发动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现实意义

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实意义及发展前景 【摘要】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实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以前,在落后的医疗机制下,农民普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顺应形势,适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理性制度安排,在为农村居民提供适度的医疗和卫生保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不是一个十分成熟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在试点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不少困难与问题,但只要政府能持续保持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动姿态,不断吸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确保形成健全、良好、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中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定会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农村合作医疗看病难现实意义发展前景 一、落后的社会现状导致看病贵,看病难 农民是一个低收入阶层,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偶尔感冒发烧还可以凑合着治治,可一旦生了大病,有的借钱看病,有的因治病倾家荡产,也有人因治疗费用太高而等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事例屡见不鲜。农民戏称“治病三部曲”:“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因此,许多地方农民的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影响,一些曾经已被消灭或被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再度出现甚至流行,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据一些调查,在农村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占20-30%。许多情况表明,疾病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贫困又使疾病难以医治。目前所言“看病难”、“医疗难”,主要是指农民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问题。 80年代以前,我国农村长期实行的是“廉价医疗”政策,活跃于农村社会的“赤脚医生”,使农村社会的医疗卫生状况稍有改观。但80年代以后,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经济领域,在经济改革中,对农民的根本利益的关注度大大降低[1]。近年来,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一般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由于多数地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费用完全靠个人支付,农民负担较重。在医疗资源的配置上,县以上的医院规模庞大,但医疗价格昂贵,农民根本享受不起这种服务。高一级医院的价格更高,也使乡村基层的医疗设施价格被抬高,乡村医疗的资源面临着县市大医院的抽空和个体医生的挤压,同时乡村医疗设施的内部也面临着利益最大化的分化,其服务于农民的功能大打折扣。农民收入没有实质性提高,所以,看不起病是农村普遍的状况。

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须知

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农民须知(2012版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政策农民须知(2012版) 一、什么是新农合?“新”在哪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报销一部分医药费用,让农民能够看得起病、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新农合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一是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按人缴纳参合资金(2012年的标准是每人缴纳不少于50元);二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2012年每人补助240元)。 农民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资金共同组成新农合基金,以县(市、区)为单位统筹使用。基金主要用于参合农民当年住院医药费用的报销,适当兼顾门诊费用的报销。 二、广大农民如何参加新农合?参合后如何看病和报销? (一)哪些人可以参加新农合? 凡是我省农村户口的居民均可参加新农合。失地农民、务工农民以及虽然有城镇户口但在城镇无固定职业且事实上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可以参加户籍所在地的新农合;行政上独立的农、林、牧、渔场的农业工人和开发区、风景区的农民,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可以参加区划所在地的新农合;长期居住在当地农村但尚未办理户籍转移手续的外籍(含外省籍)农村居民,可以参加居住地的新农合。国务院要求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农合,农村户口的中小学生必须跟随家长一起参加新农合。鼓励家长为预期在参合年度出生的孩子提前参合。 (二)怎样参加新农合?交多少钱?交到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交?

当地政府一般在10—12月开始收缴农民下一年度的参合资金。一般由乡镇政府派工作组与村委会干部一起,进村入户收。符合参加新农合条件的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2012年参合金是按家庭人数每人交50元。农民凭户口簿(或身份证)缴费,领取新农合就诊证(或就诊卡)。农村五保户以及民政部门认定的医疗救助对象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资金,由当地民政部门代交。缴费后,当场索取收据。有的地方还发一份新农合有关政策告知书(一封信或明白纸)。 农民的钱收上来以后,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要登记造册,县级财政根据参合人数提供配套资金;然后,将参合人数和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汇总统计上报,向上级财政申请配套补助资金。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一般于第一季度下拨,中央财政配套资金一般于第二季度拨到省,省级立即分配下去。这样保证一年当中,资金不会“断流”。如果农民缴费时间过分延迟,会影响省级和中央配套资金的及时下拨,从而也就影响到各地的报销兑付。 (三)参合后,怎么看病住院?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必须要带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证》(现在已经普遍换成就诊卡)并携带身份证(或户口簿)看门诊或住院。否则,无法出院当场就能报销。 原则上,首先在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或住院。如须转诊到县(市、区)外的医院住院,应提前告知当地新农合管理部门,以便备案。转诊备案者,在补偿待遇上可给予适当优惠。这样可以农民往返办理转诊手续的麻烦,这是比较人性化的政策。 (四)看病后,怎么报销? 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看门诊,由医疗机构按照县(市、区)制定的《门诊统筹实施方案》规定的报销比例,当场减免相应部分的费用。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方案

20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xx”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大病统筹为主和互助共济的原则,在提高筹资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病住院补偿水平,提高门诊补偿比例并扩大受益面,巩固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基本医疗保障性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切实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引导参合农民一般常见病首先在门诊就诊;确需住院的,首选当地基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对必须到省、市级医院诊治的疑难重病,进一步提高其补偿比例。 (二)新农合补偿与农村医疗救助相结合,对重大疾病提高保障待遇,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再给予重点救助,切实减轻大病患者经济负担,有效缓解参合农民看不起病和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 (三)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以住院补偿为主、兼顾门诊受益面;相对统一,分类指导,尽力保障,规范运行。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是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领导机构,其主要职责: 1、领导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2、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3、负责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章程和实施方案; 4、负责落实配套资金。 (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简称县合管中心)是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经办机构,其主要职责: 1、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日常工作; 2、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收缴、管理和支付工作,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基金的具体收支、使用情况; 3、编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预决算,做好有关统计报表的上报、信息管理与发布工作; 4、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并与之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 5、对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所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6、定期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资金的收支使用情况。 (三)镇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所,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委托,开展本镇行政区域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 1、负责农民缴纳的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归集和上缴、参合人员的微机录入; 2、为参合农民代办医疗费用补助和结算手续及相关信息发布等工作; 3、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统计报表的管理、上报工作; 4、收集与反馈农民对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与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北航冠新 2008年征缴操作说明 征缴点数据导入、导出 一、征缴点数据导入 功能简介,非直连征缴点儿接收合管中心的参数文件、人员数据文件。之后,方可进行本点人员数据整理。 标准操作流程 安装非直连征缴点软件 方法: 双击“托管单位数据库服务管理软件(非直连)”运行安装程序,单击“下一步”,安装过程不再赘述。 双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装程序,方法同上。 接收中心的参数文件 方法: 1. 将“a000.hzy”和“b000.hzy”拷贝在“托管单位数据库服务管理软件”安装目录下的 “传输数据”文件夹。(刚安装的软件,没有启动前,安装目录下没有“传输数据文件 夹”。需运行一下软件,出现步骤5的图示,如图3-1-4,点击返回退出软件。此时“传 输文件夹”建立) 2. 启动软件用登录名:0000,密码:888888进入。如图3-1-1

图3-1-1 3. 点击[确定]后出现提示,如图3-1-2。 1 北京北航冠新 2008年征缴操作说明 图3-1-2 4. 点击[确定]后出现提示,如图3-1-3。

图3-1-3 5. 点击[确定],点击[返回]后如图3-1-4。 图3-1-4 6. 点击[确定]开始接收参数文件——“a000.hzy” 7. 接收过程中出现提示,选择“注册使用点”。选择征缴点儿并点击[确定]即可。

接收中心的人员数据文件 2 北京北航冠新 2008年征缴操作说明方法: 1. 启动“托管单位数据库服务管理软件”。 2. 选择数据传输——人员数据传输——人员数据导入本地数据库。 3. 由于“b000.hzy”文件已经拷贝在“传输数据”文件夹中,直接点击[确定]即可。说明: 接收数据时根据各县人员数据大小不同执行时间也不同,请您耐心等候。 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 方法: 1. 双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如图3-1-5 图3-1-5 选择“非直连”、“托管端”、“普通版”。点击[确定]出现确认信息,再次点击[确定]后提 示重新启动软件。 2. 再次双击“主软件”,出现提示信息“请联系管理员获取本地数据库服务 器名”,输入服 务器名,点击[确定]。如图3-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