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际利率法利息会税差异分析与运用

实际利率法利息会税差异分析与运用

实际利率法利息会税差异分析与运用
实际利率法利息会税差异分析与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918239486.html,

实际利率法利息会税差异分析与运用

作者:张丽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0期

[摘要] 最优纳税哲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及其会计主动配合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一方面

要求纳税人及其会计在透彻领悟相关税法的基础上探寻合法纳税操作空间,合法节税。本文结合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聚焦实际利率法利息,研讨相关会税实务问题,为税收征纳和谐化出力。

[关键词] 会税差异会税协调税前扣除利息收入利息费用实际利率法新会计准则财税〔2007〕80号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签发的财税〔2007〕80号是执行新会计准则后的会税协调文件,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相关事项处理与其基本一致,会税实务中值得深究细研,以利于税收征纳和谐化。

一、财税〔2007〕80号实际利率法利息会税差异分析

针对执行新会计准则后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会计核算的利息税务处理问题,财税〔2007〕80号明确规定:“企业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等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对于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的与金融负债相关的利息费用,应按照现行税收有关规定的条件,未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部分,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其实质含义如下:

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利率法核算的利息收入,“可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意味着“可不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因为不是“应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二、《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特殊利息税前扣除

实际利率法核算的利息,与《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基本一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亦明确即使向非金融企业借款,其利息费用只要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额也可税前扣除。但是,《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较财税〔2007〕80号细化,规范了特殊利息事项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之规定意味着未经批准发行的企业债券利息不得税前扣除;第四十九条明确规定非银行企业内部利息不得税前扣除,体现法人所得税制的实质;第一百零三条明确规定非居民企业源泉扣缴之收入包括价外费用,银行代理费等视同贷款利息收入。

实际利率与插值法

实际利率与插值法 发行债券,债券上面印有利率,这个就是票面利率。但是由于从印刷到发行,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市场的利率有可能发生变化,使得债券不按票面金额发行出售。例如,一张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五年到期,每年年末计息一次。但是假设这张债券实际发行的售价为950元,则在年末债券持有者同样获得 1000*10%=100元的利息,实际利率就是100/950=10.53% “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实际利率的计算,其原理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计算得出所要求的数据, 例如:假设与A1对应的数据是B1,与A2对应的数据是B2,现在已知与A对应的数据是B,A介于A1和A2之间,即下对应关系: A1B1 A(?) B A2B2 则可以按照(A1-A)/( A1-A2)=( B1-B)/( B1-B2)计算得出A的数值,其中A1、A2、B1、B2、B都是已知数据。根本不必记

忆教材中的公式,也没有任何规定必须B1>B2 验证如下: 根据:(A1-A)/( A1-A2)=( B1-B)/( B1-B2)可知: (A1-A)=(B1-B)/( B1-B2)×(A1-A2) A=A1-(B1-B)/( B1- B2)×(A1- A2) =A1+(B1-B)/( B1- B2)×(A2- A1) 考生需理解和掌握相应的计算。 例如:某人向银行存入5000元,在利率为多少时才能保证在未来10年中每年末收到750元? 5000/750=6.667 或750*m=5000 查年金现值表,期数为10,利率i=8%时,系数为6.710;i=9%,系数为6.418。说明利率在8-9%之间,设为x%

浅析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一)

浅析新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一) 摘要]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多次、多处提到实际利率法的应用,笔者拟根据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谈谈在实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具体应用,期望能对实务中的朋友们提供些帮助。关键词]实际利率法实际利率摊余成本 所谓实际利率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摊余成本是指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多次涉及到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比如: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应收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等。笔者将在上述主要情形分为三类分别阐述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一、实际利率法在金融资产、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后续计量中的应用 在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涉及到实际利率法的情形有: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负债中的情形是指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须特别指明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仅有债务工具中会应用到实际利率法。 在应用到实际利率法的时候,首先应该关注其初始计量,合理确定此类债务工具的本金及利息调整。债务工具的本金应按其面值确定,对其实际收到金额(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与面值的差额确定为利息调整。对于贷款的本金应按贷款协议中协商的名义贷款额确定。在会计核算中,实际利率法所起的作用就是计算每期期末的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并倒算出每期应摊销的利息调整金额。每期末应通过将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相乘得出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并将实际应收或应计的利息金额与利息收入的差额确认为当期的摊销额。第一期的摊余成本是指本金;其他各期的摊余成本是指本金扣除或加上累计摊销额之并减去减值损失后的金额,仅有金融资产可能存在减值损失。其实际上是每期期末债务工具的账面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尾差的处理,由于各期摊销的利息调整额之和就是初始确认中利息调整金额,所以最后一期的利息调整应为初始确认中利息调整额减去以前各期(最后一期之前的各期)的利息摊销额之和。以上用到的本金与利息调整都是明细科目,企业在具体的资产或负债科目下增设二级明细进行会计核算。 二、实际利率法长期应收款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中的应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准则21—租赁》,在具有融资性质的商品销售和长期资产(仅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下同)采购中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或收取价款以及融资租赁中分期支付或收取租金情形下,都涉及到实际利率法的应用和长期应收款或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在超过正常信用条件下的商品销售和长期资产采购中,企业应将协议或合同的应收或应付价款与其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未确认融资收益,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在融资租赁情形,承租人应当确定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长期应付款的入账价值,其差额确认为未确认融资费用,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其分摊确认为当期的融资费用,而出租人应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未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将其分摊确认为当期的融资收入。 在会计核算中的关键是计算实际利率,并据以确认长期应收款和长期应付款的现值,其现值

单位定期存款核算实例(实际利率法)

单位定期存款核算实例(实际利率法) 【例3-3】2008年3月31日,工商银行洪山支行收到中信公司签发的转账支票一张,金额为100 000元,要求转存两年期的定期存款,当时银行挂牌的两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 4.68%。中信公司于2010年3月31日到期支取本息。工商银行洪山支行于每季季末计提利息。假设不考虑其它因素。 吸收存款初始确认金额=100 000(元) 设吸收存款的实际利率为IRR ,根据公式 ∑=+=++++++=n t t t IRR CF IRR CF IRR CF IRR CF V 1n n 2211)1()(1)1()1( ,得:% 1247.1)1(%) 68.421(0001000001008 =+?+?= IRR IRR 由计算结果可知,吸收存款实际季利率IRR=1.1247%,与名义季利率(4.68%÷4=1.17)不相等。银行办理吸收存款业务时,虽然没有发生交易费用和溢折价,但由于实际付息周期(到期一次单利付息)与计息周期(按季)不相同,因此,其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不相等。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费用和吸收存款摊余成本的数据见表3-5所示:

表3-5 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费用和吸收存款摊余成本表

根据上表数据,工商银行洪山支行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8年3月31日,办理中信公司定期存款存入业务时:借:吸收存款——活期存款——中信公司户 100 000 贷:吸收存款——定期存款——中信公司户(本金) 100 000 (2)2008年6月30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借: 利息支出——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 1 125 吸收存款——定期存款——中信公司户(利息调整) 45 贷: 应付利息——中信公司户 1 170 (3)2008年9月30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借: 利息支出——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 1 138 吸收存款——定期存款——中信公司户(利息调整) 32 贷: 应付利息——中信公司户 1 170 (4)2008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借: 利息支出——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 1 150 吸收存款——定期存款——中信公司户(利息调整) 20 贷: 应付利息——中信公司户 1 170 (5)2009年3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 借: 利息支出——定期存款利息支出户 1 163 吸收存款——定期存款——中信公司户(利息调整) 7 贷: 应付利息——中信公司户 1 170

运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

运用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 阎震 学校:大连工业大学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学号:1304100115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实际利率的问题。其中就运用到了插值法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其原理是根据比例关系建立一个方程,然后解方程,计算得出所要求的数据。插值法是函数逼近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数值计算的基本课题。 关键词: 计算实际利率计算方法插值法 Using the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Yan Zhen School: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Institut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j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 number: 1304100115 Abstract:In real life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al interest rates.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interpolation method of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its principle is to establish an equ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oportion relationship equation, then calculates the required data. Interpolation is a kind of important method, the approximation of function is a basic subject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Key word:To calculat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Calculation method Interpolation method 引言 随着科技飞速的发展,人类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就包括了一些大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实际利率的问题,而本文就是运用插值法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中的利率问题,这样可以帮助该公司解决很大的问题,从而对该公司未来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好处。而且运用计算方法中的插值法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与真正的值很接近,所以很大程度帮助了公司的发展。

第3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单项选择(共20题) 1、利息是( )的价格 A.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贷款 2、在利率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A.基准利率 B.差别利率 C.实际利率 D.官定利率 3、一笔贷款1年的利息收益为50元,而市场平均利率为5%,那么本金应为( ) A.1005 B.1000 C.1050 D.950 4、某国某年的名义利率为20%,而通货膨胀率达13.5%,那么实际利率应为( ) A.6.5% B.16.75% C.5.73% D.2.865% 5、美国主要是以( )作为市场利率 A.定期存款利率 B.国库券利率 C.LIBOR D.再贴现利率 6、利息率的合理区间是( ) A.等于平均利润率 B.大于0 C.大于0而小于平均利润率 D.无法确定 7、在物价下跌的条件下,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应把名义利率( ) A.保持不变 B.与实际利率对应 C.调高 D.调低 8、收益资本化过程所参照的利率是( ) A.基准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固定利率 9、关于证券价格与利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市场利率水平与证券价格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B.证券的期限越长,市场利率的变化对其价格的影响越大 C.由于影响二者的因素不一致,故它们之间没有关系 D.以上都不对 10、某公司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3年,按年计息,单利计算,那到期后应偿付银行多少本息?( ) A.19.1 万元 B.119.1万元 C.18万元 D.118万元 11、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的是( ) A.平均利率 B.基准利率 C.市场利率 D.官定利率 12、欧洲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是( ) A. LIBOR B.再贷款利率 C.再贴现利率 D.联邦基金利率 13、( )是客户持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商业银行贴现,商业银行收取贴现利息时所适用的利率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参考答案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错选、多选、未选均记分。)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根据所给资料和要求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解: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票面金额×100%=8/100×100%=8% 即期收益率=票面收益/购买价格×100%=8/95×100%=% 实际收益率= % 100 ? ± 购买价格 本金损益 票面收益 = % 100 95 9/ 95 100 8 ? - +) ( =9% 2.解:单利法:实得利息=I=P*i*n=1000000*%*3=127500元 复利法:三年本利和:S 3 = P(1+ i)3=1000000*(1+%)3 =元 实得利息==元

3.解: 方案A 投资收益的现值: 万元825%)151(200%1512005002=++++=A I 方案B 投资收益的现值: ()万元815%151600%1513001003=++++=B I 对投资者而言,方案A 意味着更高的收益现值,故选择方案A 。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简述要点并作相应的解释或说明。 1.答: (1)在借贷过程中,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导致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划分。名义利率指不考虑物价上涨对利息收入影响时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根据物价水平(或通货膨胀)的预期变动进行相应调整的利率。(2)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费雪方程中。费雪方程表明名义利率i 等于实际利率i r 与预期通货膨胀率πe 之和:i=i r +πe 。(3)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时,实际利率为零,资金处于保值状态;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资金处于增值状态;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资金处于亏损状态。 2.答:(1)社会平均利润率。利率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由于利息来源于利润,所以一般来说,利率水平应该介于零到平均利润率之间。(2)资金供求状况。当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率水平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是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双方通过竞争确定的,即由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一般而言,当资金供不应求时,借贷双方的竞争结果会使利率产生上升的压力;反之则导致利率产生下降的压力。 (3)国家经济政策。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杠杆,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货币、财政和汇率等方面的经济政策,而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会引起利率水平的变动。尤其是货币政策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最为直观和明显。(4)通货膨胀预期。在此预期下,资金供给者会要求更高的利率水平,来避免收回本息时因

CPA-会计里的实际利率计算(自己总结,不喜勿喷)

注会-会计计算实际利率 以下方法是本人学会计里的实际利率时(当时还不会财管),自己总结出来的,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不喜欢的可无视。 例如,甲公司支付价款1 041.9万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公司同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利率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利息,本金最后一次偿还。 设实际利率r, 59×(1+r)-1+59×(1+r)-2+59×(1+r)-3+59×(1+r)-4+(1 250+59)×(1+r)-5=1041.9 会计里用列式后直接代入法(财管里叫插值法)。方法如下: 第一步:分析 实际利率是r 年金现值系数是P/A 复利现值系数是P/F(有时题目给的是P/S) 期限5年现值是1041.9 利息是59 本金是1250 第二步:列式 利息*年终现值系数值+本金*复利现值系数值=现值 59*(P/A,r,5)+1250*(P/F,r,5)=1041.9 ···式子① 第三步:代入 一般考试时题目给三组(P/A,r,5)和(P/F,r,5)系数值,如: (P/A,8%,5)=3.9927 (P/A,9%,5)=3.8897 (P/A,10%,5)=3.7908 (P/F,8%,5)=0.6806 (P/F,9%,5)=0.6499 (P/F,10%,5)=0.6209 直接将系数值代入到式子①里的等号左侧,先将中间的9%代入,得: 59*3.8897+1250*0.6499=1041.8673 非常接近现值1041.9,可以确定实际利率为9% 验算的时候,再将8%和10%的数值代入式子计算,综合比较,最最接近现值的那组即为实际利率 小技巧,年金现值系数是P/A和复利现值系数是P/F区分? 除了期限为1年的,两者都小于1,其余的期限超过1年的 年金现值系数是P/A都是大于1的,所以乘以数值较小的利息 复利现值系数是P/F都是小于1的,所以乘以数值较大的本金 考试时可以这么答: 设实际利率=r, 59*(P/A,r,5)+1250*(P/F,r,5)=1041.9 当r=9%时,代入得59*3.8897+1250*0.6499=1041.9 计算得,r=9%,即实际利率为9%

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

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 (2012-01-07 14:08:30)转载▼ 1、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发行债券的一方。那么借了多少钱呢?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实际付的钱。 2、“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元。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由实付数调为票面数——实际付的钱+ - 摊销掉的(朝面值方向调) 3、投资者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应收利息(实际利率计算)与实收利息(票面利率计算)差额 4、把握住摊余成本就是本金,比如发行债券,是别人借给自己钱,则最初的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的差额也计入“利息调整”,在以后各期计算利息费用时摊销。“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也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 5、摊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钱和付出去的钱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份。本金冲帐面,利息确认投资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 6、一个万能的公式解决所有跟实际利率有关的内容:摊余成本=实际支出+(实际应收利息-现金流入) 7、实际利率法讲白了就是把当时在贷方的那个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那个二级科目,一步步调整到借方,最后归0,当然如果一开始在借方,就调到贷方,那你每一期应该调整多少呢,这个就需要计算,根据实际利率(投资收益)跟票面利率(应收利息)来计算,这个算出来的差额就是你这一期调整理的数额。所以呢,其实摊余成本就好象是利滚利,好比是假如我们这个钱不是买对方的债券,而是用来投资其它的东西,我们一开始的10000,实际利率10%算到一年后我们有多少钱呢,然后对方支付给我们的利息就好比是我们在这一年中,收回的钱,所以最后,摊余成本又得把这部分扣除,算出来的就是真正的年末的本金和。 8、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9、债券折价,每年付的息不够还实际产生的利息,利息未还清的部分追加本金,下年计息基础增加;债券溢价,每年付的钱大于按照市场利率实际产生的利息,相当于将利息都还了,多余的部分还了本金,下一年的计息基础也减少。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参考答案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B 2.C 3.A 4.B 5.A 6.C 7.D 8.A 9.A 10.D 11.B 12.A 13.B 14.A 15.B 16.C 17.B 18.A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错选、多选、未选均记-1.5分。) 1.ABCD 2.AB 3.ABC 4.BCDE 5.CD 6.ABCE 7.ACD 8.ABCDE 9.ABCDE 10.BCDE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根据所给资料和要求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解: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票面金额×100%=8/100×100%=8% 即期收益率=票面收益/购买价格×100%=8/95×100%=8.42% 实际收益率=%100?±购买价格本金损益票面收益=%100959/951008?-+)(=9% 2.解:单利法:实得利息=I=P*i*n=1000000*4.25%*3=127500元 复利法:三年本利和:S 3= P (1+ i )3=1000000*(1+4.25%)3 =1132995.52元 实得利息=1132995.52-1000000=132995.52元 3.解: 方案A 投资收益的现值: 万元825%)151(200%1512005002=++++=A I

应付债券实际利率法巧妙讲解“三部曲”

应付债券实际利率法巧妙讲解“三部曲” 2014-08-13 06:09:01来源:财会月刊作者:【大中小】添加收藏实际利率法是会计实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会计政策,广泛应用于债券溢折价的摊销、分期购置长期资产等会计处理中。目前在讲授实际利率法的过程中,老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按照公式去分析整个摊销表的计算过程及各个数据间的逻辑关系,不仅讲起来费劲,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也难以理解,这一部分名副其实成为会计实务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以应付债券为例,系统地分析了实际利率法的教学难点,进而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实际利率法教学难点分析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际利率法之所以难理解,一方面是因为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原则性规定(或解释),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教法失当。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因为本摊余成本的计算是实际利率法应用的核心内容,所以准则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然而,就是这种原则性规定即使在准则应用指南中也没有解释其采用摊余成本的实质及摊销表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出于严谨性考虑,包括会计职称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市面教材对实际利率法的解释都遵循了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一般也还是沿用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如果不解释摊余成本的实质,只是一味地讲计算公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听起来还是一头雾水,而且授课老师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这种按部就班的讲授方法,表面上看似可以节省时间,但由于没有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及学习规律,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实际利率法巧妙讲解“三部曲” 对于应付债券核算实际利率法难点的讲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三部曲”讲解法:即首先讲解债券溢折价发行所引起的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的原因,然后讲解债券摊余成本的实质,最后讲解实际利率摊销表格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参考答案 (3)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金融债券;2.通货膨胀;3.流动性偏好理论。 二、单选 1.C;2.C;3.C;4.D;5.A;6.B;7.B;8.B 三、多选 1.CD;2.ABC;3.ABD;4.ABE;5.ACE;6.BD;7.ABC 四、判断 1.错;2.对;3.对;4.错;5.对;6.错;7.错 五、名词解释 1.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掉了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 2.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3.利率市场化是指国家控制基准利率,其他利率基本开放,由市场决定,即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 4.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固定收入证券的期限与收益之间的关系,用收益率曲线加以描述。利率的风险结构指期限相同债券的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 六、简答 1.名义利率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息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真实利率,即实际利率=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 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的标准应该是实际利率,原因在于: (1)在信用行为中,衡量债权人的收益和债务人的成本的合理指标应该是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在资金融通行为中,债权人除了获得名义利率的报酬外,还遭受或面临来自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对收益的侵蚀,作为交易的对方,债务人除了支付名义利率的成本外,其债务负担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债权人收到的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债务人用于清偿债务的货币相对比较廉价。在通货紧缩背景下,情况恰好相

反。 (2)在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即经济景气相对高涨时,债务人面临比较乐观和宽松的经营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相对较强,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强;在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即经济景气相对低落时,债务人面临比较困难或紧张的经济环境,获取收入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而清偿债务的能力相对较弱。 2.在利率的风险结构决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 (1)违约风险。债券发行人可能违约,即不能支付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日不能清偿面值,这是债券所具有的风险,它影响着债券的利率。 (2)流动性。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债券的流动性。流动性越强,利率越低。 (3)所得税因素。税收使国债的预期收益率下降。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债券的利率低于无税收优惠的债券利率。 3.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利率的因素。货币供给是一个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需求则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与收入成正比,合起来可用L1(y )表示,投机动机可用L2(r )表示。货币需求Md=L1(y )+L2(r )。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可以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即由Ms=L1(y )+L2(r )决定r 的水平。 七、计算题 1.(1)到期收益率i 10009001i =+ 100090011.1%900i -== (2)贴现收益率10009003609.86%1000365d i -=?= 2.每年应计利息I=1000×8%=80 (1)以1000元价格购买该债券,到期收益率为i , 234558080808080100010001(1)(1)(1)(1)(1)i i i i i i =+++++++++++ 5 51801000(1)(1)t t i i ==+++∑ 解该方程要用试错法,先用8%试算:等式右边=1000=左边,可见,平价发行的债券,到期收益率=票面利率。 (2)买价为1105时,通过前面的试算已知,i=8%时等式右边为1000元,小于1105,可判断收益率低于8%,降低贴现率进一步试算: 用i=4%试算:等式右边=1178、16,贴现结果高于1105,可判断收益率高于4%。用内插法计算: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一)

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一)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实际利率法与原来的直线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实际利率法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使每一期的摊销金额、摊余成本更加准确地计量,而直线法只是简单的平均分配,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这种核算方式不能反映资金营运的真实收益。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以及因此实现的货币增值,需要一定的时间,每完成一次循环,货币就完成一次增值,周转的次数越多增值额也越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大,使得货币具有时间价值。 实际利率法是在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基础上的一种计量方式。采用实际

利率法计量产生的摊余成本正好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期的现值,恰恰是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假设在市场利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摊余成本就是核算对象的公允价值,因此,采用实际利率法核算比直线法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业务大多与资金借贷和资金交易相关,更需要引入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对以非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以实际利率法来准确计量和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根据《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通知》(银监通【2007】22号)要求,2009年,金融企业将全部实施新会计准则。因此,不管是出于监管的要求,公司经营管理的要求,还是本着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采用实际利率法对银行业务进行核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大势所趋。 一、新会计准则对实际利率法在银行业务中应用的要求 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分为两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2.其他金融负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二条,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一、填空题 1、按照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观点,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主要取决 于的大小而与利率无关。 2、理论上讲,利息率的上限是。 3、若某年物价指数为103%,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25%,则实际利率为。 4、由金融自律组织所确定的利率叫。 5、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____ __ _______。 6、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叫。 7、利率的风险结构主要由信用工具的_ _、流动性和税收等因素决定。 8、理论上讲,利息率的上限是。 9、利率最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是货币市场上的核心利率。 10、一笔1000元的定期存款,存款利率10%,则3年后的终值是元。 11、根据IS-LM模型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会导致利率上什,商品供给的增加将会导致利率。 12、国际金融市场一般参照的基准利率是__ 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属于() A、官定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实际利率 2、我国的基准利率为() A、人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B、人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C、商业银行相互间的拆借利率 D、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 3、影响利率水平最高限的因素是( ) A、平均利润率 B、资金供求关系 C、宏观经济政策 D、物价水平 4、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 B、社会平均利润率 C、物价水平 D、资金供求状况 5、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A、差别利率 B、实际利率 C、官定利率 D、基准利率 6、凯恩斯把用于贮存财富的资产划分为() A.货币与债券B.股票与债券C.现金与存款D.储蓄与投资 7、在美国,其基准利率是指() A、再贴现率 B、联邦基金利率 C、再贷款利率 D、国库券利率 8、实际利率为负,则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是() A、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 B、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C、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D、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无关 9、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适用的借贷行为是在() A、银行之间 B、企业之间 C、银行与其它企业之间; D、金融机构之间 三、名词解释 1、基准利率; 2、流动性陷阱; 3、利率市场化; 四、简答题 1、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2、影响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可贷资金理论是如何解释利率的决定因素的。 4、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各是什么?

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

实际利率法摊销 时间:2015-01-19作者:会计知识网 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认识实际利率法 通俗的讲,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自己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比如根据票面(名义)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这就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来计算实际的投资收益,至于差额就是对于之前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实际利率就是让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现在付出的成本,由此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就是能获得的收益率,拿这个收益率和一般的收益率比较,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一般情况下,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候的价格和面值总是会有出入,所以就会存在利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这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公式:i=(1+r/m)m-1.(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r,年限m) 二、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实际利率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这两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是一样的,即都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是新准则的一个重大变化。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使用的利率。企业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关键是对摊余成本的计算。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采用的实际利率摊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这个价值应该值多少钱,也就是所谓的摊余成本;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来说,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的债务。而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的时候,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也就是根据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者是应付利息,本身并不能准确说明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因此这里的实际利率法摊销解决了这个问题。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与实际利率

融资租赁中的“折现率”与“实际利率” 《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准则》)中多次使用“折现率”、“实际利率”等概念。这些概念相互关系如何?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作一探讨。 一、折现率、折现率的适用与具体操作 (一)折现率及其适用 《准则》中的折现率,是指将未来因支付租金等可预计的现金流出量(最低租赁付款额)折合成现值时所适用的利率。 《准则》规定,折现率只适用于承租人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用相关利率作为折现率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时:(1)如果承租人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应当采用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2)如果承租人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则采用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作为折现率;(3)如果既无法知悉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租赁合同又没有规定利率,则采用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作为折现率。这就是法律术语上所谓的“顺序适用”。 (二)不同折现率对承租人租赁业务核算的影响 采用不同的折现率时,折合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也不同,这样是否会妨害租赁资产的正确核算?笔者认为无大妨,原因是:(1)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则算出最低租赁付款现值会高,当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高于租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时,按《准则》规定则采用租入资产原账面价值为入账价值,而舍弃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2)必须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时,如果采用的折现率较低,则租入资产入账价值较高而未确认融资费用较低,因此分期计入损益的融资费用较低而租入资产折旧费用较高,融资费用额与折旧费用额的反向变动会基本相抵;反之,折现率高而租入资产入账价值低,应分期确认的融资费用高而折旧费用低,二者高低变动的金额也会基本抵销。

第三章-金融学-利息与利率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金融学-利息与利率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利息与利率习题 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4分) 1、利率 2、货币时间价值 3、到期收益率 4、收益资本化 5、公定利率 6、利率的期限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12题,每题1分) 1、在众多利率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是。 A.实际利率 B.浮动利率 C.日利率 D.基准利率 2、西方国家的基准利率是。 A.再贷款利率 B.再贴现利率 C.伦敦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D.国库券利率3、我国居民储蓄利率是。 A.官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市场利率 D.优惠利率 4、年息5 厘,是指年利率为。A.5% B.50% C.0.5% D.0.05%

5、目前在我国,哪一个利率是市场利 率。 A.居民储蓄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 C.同业拆借利率 D.活期存款利率 6、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利息是。 A.劳动者创造的 B.来源于地租 C.放弃货币流动性的补偿 D.放弃货币使用权的报酬 7、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通常是。 A.存款利率 B.贷款利率 C.到期收益率 D.基准利率 8、名义利率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而变化 应。 A.同向,同步 B.同向,不同步 C.不同向,但同步 D.不同向,不同步 9、随市场供求变化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就是。 A.固定利率B.浮动利率C.市场利率D.名义利率 10、当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时,扩大货币供给对利率水平的影响是。 A.利率上升 B.利率不变 C.利率下降 D.先上升后下降 11、在可贷资金理论中,若政府赤字通过发行债券弥补,赤字增加意味着。 A.利率上升 B.利率下降 C.利率不变 D.利率难以确定 12、凯恩斯认为利率是由所决定。 A.资本供求 B.借贷资金供求 C.利润的平均水平 D .货币供求 三、判断题(12题,每题1分) 1、在通胀条件下,市场上各种利率均为名义利率。 2、公定利率即政府确定利率。

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

插值法计算实际利率 设与A1对应的数据是B1,与A2对应的数据是B2,与A对应的数据是B,A 介于A1和A2之间, 利率现值 A1 B1 A B A2 B2 按照(A1-A)/(A1-A2)=(B1-B)/(B1-B2),计算出A的数值。 用1000元的钱买了一个面值为1250元的债券,这个债券的年限是5年,票面的利润是4.72%,每年会在年末发一次的利息59元,求实际利率。 59×(1+r)^(-1)+59×(1+r)^(-2)+59×(1+r)^(-3)+59×(1+r)^(- 4)+(59+1250)×(1+r)^(-5)=1000 当r=9%时, 59×3.8897+1250×0.6499=229.4923+812.375=1041.8673>1000元 当r=12%时, 59×3.6048+1250×0.5674=212.6832+709.25=921.9332<1000元 -------------------------------------------------------------------------------------------- 备注: 此处要用到两个表:《年金现值系数表》、《复利现值系数表》 题中的3.8897和3.6048是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来的,i=9%和12%,n=5; 0.6499和0.5674是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得来的,i=9%和12%,n=5 假设两个实际利率的目的在于,确定现值1000在两个利率对应现值的范围内。开始会疑惑如何确定这两个假设的利率,后来发现这是一个估值,在确定9%和12%之前可能会有很多次的预估。另外,现值的范围越小,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POLICYINTERPRETATION制度解读 一、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有关规定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关于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规定。(1)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2)购买无形资产的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以外,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3)合同或协议价款的收取采用递延方式,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4)借款存在折价或者溢价的,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应摊销的折价或者溢价金额,调整每期利息金额。(5)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6)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溢价或折价等,应当在确定实际利率时予以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或存续期间无法可靠预计时,应当采用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整个合同期内的合同现金流量。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企业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7)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应当自首次执行日起改按实际利率法,在随后的会计期间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二、新会计准则涉及实际利率法的会计处理 (一)分期付款购入(分期收款销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关于固定资产分期付款的处理方法,是新准则下的特殊处理方法,该方法反映了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符合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准则规定购入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支付的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记“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 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长期应收款,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1]2005年3月20日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大型设备一套,协议约定为分期付款方式。从销售当年年末开始分5年分期付款,每年20000元,合计100000元。假定甲公司在销售2005年3月20日支付货款,则只需支付80000元即可。 未确认融资费用(未实现融资收益)总额20000元(100000-80000)。应付款项的公允价值(视为现值)为80000元,据此确定折现率即实际利率为7.93%。即甲公司延期付款形成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和乙公司延期收款形成的未实现融资收益按照7.93%予以分摊,如表1所示。 *本金即相对于分期付款总额终值而言的现值。 (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开始日,按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借记“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科目;按最低租赁付款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期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借记“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最低租赁收款金额的现值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期计算确定的融资收入,借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贷记“租赁收入”科目。 [例2]假设甲公司于2006年1月1日从乙公司以融资租赁的分期付(收) 款额(1) 确认的融资费用 (实现的融资收益) (2)=期初(4)×7.93% 已付(收)本金* (3)=(1)-(2) 未付(收)本金* (4)=期初(4)-(3)2005.3.2000080000 2005.12.312000063401366066340 2006.12.312000052601474051600 2007.12.312000041001590035700 2008.12.312000028301717018530 2009.12.31200001470185300合计1000002000080000 表1单位:元 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郑倩 84 财会通讯?综合2008年第3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