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系统PDF版进店另有word版或PPT版

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系统PDF版进店另有word版或PPT版

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系统

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定位系统?5.1 导航定位的定义与类型

?5.2 全球定位系统

?5.3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5.4 惯性导航系统

?5.5 通信基站定位

?5.6 高精度地图

5.1 导航定位的定义与类型—定义

?智能网联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的导航定位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惯性导航系统、激光雷达等,获取车辆的位置和航向信息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绝对定位:是指通过GPS或BDS实现,采用双天线,通过卫星获得车辆在地球上的绝对位置和航向信息

?相对定位:是指根据车辆的初始位姿,通过惯性导航获得车辆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信息,将其对时间进行积分,得到相对初始位姿的当前位姿信息

?组合定位:是将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进行结合,以弥补单一定位方式的不足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L1、L2级,仅需要实现ADAS,导航级精度即可?L3~L5级,实现自动驾驶,需要厘米级精度导航?全球定位系统(GPS)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

?惯性导航系统(INS)

?激光雷达定位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全球定位系统(GPS):一种绝对位姿估计方法;通过GPS来进行车辆定位;优点在于可全天候连续定位,且适用于全局定位;缺点在于受环境影响较大,高楼、树木、隧道等都会屏蔽GPS信号,而且GPS定位精度低,更新周期长,远远不能满足自

动驾驶的需求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为了解决GPS的问题,可以通过差分定位的方法来解决定位问题;基本原理就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用GPS作为基准,在GPS更新的时候,通过差分辅助,完成车辆厘

米级的精确定位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在汽车领域还没有大面积推广应用,但在国家制订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驾驶汽

车中的应用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惯性导航系统:由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及软件构成,通过测量运动载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对时间进行积分运算,从而得到运动载体的速度、位置和姿态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激光雷达定位:由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及软件构成,通过测量运动载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对时间进行积分运算,从而得到运动载体的速度、位置和姿态

5.1.1 导航定位的定义

?高精度定位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关键技术,所谓高精度是指定位精度要达到厘米级,究竟哪种方案是最佳的,有待验证。期待未来有更好的高精度定位方法。

?百度Apollo系统使用了激光雷达、RTK(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与IMU(惯性测量单元)融合的方案,多种传感器融合加上一个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器使得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10cm,且具备高可靠性和鲁棒性,市区允许最高时速超过60km/h。

5.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类型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BD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以及欧洲空间局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定位系统

5.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类型

5.2 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国防部建设的基于卫星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能连续为世界各地的陆海空用户提供精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最大优势是覆盖全球,全天候工作,可以为高动态、高精度平台服务,目前得到普遍应用

5.2.1 GPS的组成与原理——组成

?卫星:大约有30颗GPS卫星、约2万千米在太空运行

?控制站:分散在世界各地,用于监视和控制卫星,其主要目的是让系统保持运行,并验证GPS广播信号的精确度

?接收器:存在于手机、计算机、汽车、船舶以及许多其他设备中,GPS接收器应每次至少检测到4颗GPS卫星

5.2.1 GPS的组成与原理——工作原理?GPS定位时要求接收机至少观测到4颗卫星的距离观测值才能同时确定出用户所在空间位置及接收机时钟差

5.2.1 GPS的组成与原理——特点

?(1)全球全天候定位:因为GPS卫星数目较多,且分布均匀,保证了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GPS 卫星,确保实现全球全天候连续导航定位服务

?(2)覆盖范围广:能够覆盖全球98%的范围,可满足位于全球各地或近地空间的军事用户连续精确地确定三维位置、三维运动状态和时间的需要

?(3)定位精度高: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6~10m,100~500km可达7~10m,1000km可达9~10m

5.2.1 GPS的组成与原理——特点

?(4)观测时间短:20km以内的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min;

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15km 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min;采取实时动态定位模式时,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5)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同时精确测定测站平面位置和大地高程

?(6)测站之间无需通视:只要求测站上空开阔,可省去经典测量中的传算点、过渡点等的测量工作

中国场世界机遇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

中国市场世界机遇 ——2018上海(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 一、时间:2018年8月23-24日 二、地点:中国·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三、主题:中国市场世界机遇 四、主办单位: 新华网 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 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 广东省充电设施协会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网 振威展览股份 五、协办单位: 国际汽车轻量化绿色科技联盟(AILT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 深圳市新能源车辆应用推广中心 肇庆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协会 六、论坛介绍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了产业化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142万辆,其中中国的销量达到77.7万辆。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为全球车企创造了无限商机。如何

更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2018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重点探讨的问题。 本次大会分设会议和展览两个部分。其中会议部分,开设一个主论坛,七个分论坛,将邀请政府部门领导、技术领域顶级专家和业内企业负责人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技术创新与突破方向,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运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其中展览部分,设置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展示区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特色推介对接区、先进充换电技术及充电桩展区、电池与材料展区、超级电容器展区、储能展区等,并且在各论坛区域还将开展的一系列专业主题评选活动。 本次大会会议拟定相关主题和拟邀请嘉宾及日程安排如下: 主论坛:开幕式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 10 月引引言言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工业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全新产物,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也是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引发汽车工业,交通形态,社会分工等等方面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必然会对既有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带来挑战。 法律规则建设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许多传统立法的规定不能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甚至会对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行驶或运输服务构成限制,需要及时对这些立法做出调整或解释,减少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新业态、新秩序需要新的规则予以调整,科学有效的法律制度供给能够促进新业态的良性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增加公众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程度。 因此,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做了比较系统地研究,我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既需要新的法律规则,同时更需要新的治理理念,以治理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规则之变促进业态之变,使我国能在未来产业

竞争中获得制度优势。 在10 月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我们发布月,沃尔沃汽车公司宣布对其全自动驾驶系10 了《更新而成了. 统造成的人员、财产损伤承担责任,奥迪官方也于表示如果奥迪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公司将承担全部责任。 但规则制定不能倚赖企业的道德责任,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事故责任,需要区分是否有人为干预,是否存在设计缺陷,算法的合理性,对车辆的可责性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对应的责任规则。 6 二、二、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规则修订进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规则修订进程(一)美国(一)美国1.联邦层面:避免技术路线干预,负责构建安全框架联邦层面:避免技术路线干预,负责构建安全框架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起源于智能交通系统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起源于智能交通系统,,成名于自动成名于自动驾驶技术驾驶技术,,正迈向车路协同发展正迈向车路协同发展高级阶段高级阶段。 。 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起步于代,当时的重点在于依托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发展推进汽车网联化。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17)》 编制说明 一、背景与概述 (一)定义与内涵 智能网联汽车(Intelligent&Connected Vehicles,简称“ICV”)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二)国内外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汽车与信息、通信等产业跨界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典型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代表了汽车技术和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国际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重要阵地。包括欧、美、日在内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加强共性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鼓励等综合措施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并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构建了协调、协作机制。 在规划和战略层面,美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通过实施

“智能交通系统(ITS)”项目,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2009年和2014年分别以网联化和自动驾驶为重点发布战略研究计划,并于2016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欧盟议会早在1984年即通过关于道路安全的决议,并于1988年正式启动了“车辆安全专用道路设施(DRIVE)”项目,持续资助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2015年,欧盟发布GEAR2030战略,聚集汽车、IT、通信、保险和政府等方面,重点关注高度自动化和网联化驾驶领域等推进及合作。日本政府也将自动驾驶和车车通信作为重要方向和目标,通过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VICS)、先进安全汽车(ASV)等项目支持技术研发与应用。2014年,日本发布《战略性创新创造项目(SIP)》,将自动驾驶作为十大战略领域之一。 在技术和产品层面,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整车企业,如奔驰、宝马、沃尔沃、通用、福特、特斯拉、丰田、日产等已经实现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正在普及推动PA级自动驾驶产品的商业化,部分高端品牌已计划推出CA级自动驾驶产品;各国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加强,相互持股与并购的情况日益普遍,通信、信息、电子、整车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美国在网联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芯片技术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产业上、中、下游实力均衡,欧洲拥有强大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日本则在智能安全技术应用上较为领先。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及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安排专项资

探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918182489.html, 探究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作者:曹汝浪 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18期 摘 ;要:众所周知,智能网联为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要重点发展的重点产业。目前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面临着智能化与网联化的困难,还需要克服诸如怎样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怎样去完善产业发展的战略缺失、怎样才能使得产业的标准更加健全、怎样使得产业的政策更加完善以及怎样完善测试场地和评价标准等诸多的困难。根据调查表明,为了能够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更好地发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发展很难做到,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政府、行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其进行共同合作等,让其取得良好的发展前景。除了共同的合作促进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外,还需要顶层设计来推动产业标准体的建设。 关键词:智能网联 ;汽车 ;困难 ;措施 中图分类号:U495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c)-0018-02 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的科技改革兴起,我国的政府提出了“中国制造2015”和“互联网+”等新型的发展方案。我国新一轮的科技改革正在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快捷的出行方式和全面的解决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注的焦点。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许多国家联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汽车对环境的危害,对燃气的销售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和禁止。荷兰对2025年的燃油提出了禁令,印度、英国、法国也将会在2030—2040年全面地对燃油进行禁止出售,当然我国也会相应地出台有关燃油禁令指令。为了解决全球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成为重要措施之一。同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也是我国创新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智能汽车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必然会在发展的路上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全面地对我国现在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产业发展的困难和决策仔细地研究,会极大地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1 ;智能网联汽车的含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智能网联汽车做出了如下的相关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结合现代的通信与网络的技术,实现车和人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对复杂环境的感知、智能决策、共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还能够安全、舒适、节能地高效行驶,最终能够代替人来对汽车完成相应的操作。

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

一、智能网联汽车基本内涵 1)概念层面的理解 ①汽车是指传统意义的汽车,包含今天广义上的新能源汽车; ②网联汽车是指在汽车的基础上,彼此能通信的汽车; ③智能网联汽车是指网联汽车基础上,具备智慧(有学习、判断、决策)能力的汽车。 理解: ①汽车还是汽车,这是没有改变的部分; ②智能网联汽车是新时代的汽车,这是变的部分。 ③传统汽车由人驾驶,彼此之间没有“会话”(通信)功能,更没有判断(决策)能力。 2)术语层面的表述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注:硬件系统),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注:对外通信系统),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注:软件系统),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注:功能)。 理解: ①智能网联汽车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i)硬件细分3个部分: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 ii)软件:在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具有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 ②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最终目的是:实现替代人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③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要求:安全、高效、舒适、节能 二、智能网联汽车概念的位置关系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与车联网、智能交通等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如图 1 所示。智能汽车隶属于智能交通,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的交集。

图1 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与车联网的交集 理解: 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与车联网、智能交通是4个概念,不能混淆; ②智能交通是一个种概念,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交通2个属概念, ③智能交通与车联网彼此之间有交集,这个部分是智能网联汽车。 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时代意义 ①智能网联汽车是国际公认的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②智能网联汽车的初级阶段,有助于减少30% 左右的交通事故,交通效率提升10%,油耗与排放分别降低5%; ③智能网联汽车的终极阶段,完全避免交通事故,提升交通效率30% 以上,并最终能把人从枯燥的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 一句话,智能网联汽车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 四、智能网联汽车4个发展阶段及技术特点 1)自主式驾驶辅助阶段及技术特点 自主式驾驶辅助系统是指依靠车载传感系统进行环境感知并对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辅助的系统。 (1)技术特点: 环境感知,运用传感系统技术是主要技术特点。 (2)技术分类: 有预警系统与控制系统两大类。 ①预警系统细分: i)前向碰撞预警(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FCW);ii)车道偏离预警(Lane Departure Warning,LDW);iii)盲区预警(Blind Spot Detection,BSD);iv)驾驶员疲劳预警(Driver Fatigue Warning,DFW);v)全景环视(Top View System,TVS);vi)胎压监测(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等6大系统; ②控制类系统有: i)车道保持系统(Lane Keeping System,LKS);ii)自动泊车辅助(Auto Parking System,APS);iii)自动紧急刹车(Auto Emergency Braking,AEB);iv)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等4大系统。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考试试卷及答案

本试卷共 2 页 第1页 XXXX 职业技术学院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 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 1.智能网联汽车: 2.传感器融合: 3.移动通信: 4. 车载网络: 5.高精度地图: 二、选择题(25分,每题5分) 1.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执行单位不包括( )。 A.报警模块 B.转向盘操纵模块 C.发动机控制模块 D.制动器操纵模块 2.不属于GPS 的是( )。 A.卫星 B.控制站 C.接收器 D.高精度地图 3.属于车载移动互联网的是( )。 A.GPS B.V2V C.4G 网络 D.MOST 4.行人识别常用的传感器是( )。 A.超声波传感器 B.毫米波雷达 C.激光雷达 D.视觉传感器 教学系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 _______________答__________题__________不__________得__________超__________过__________此__________线_______________

5.能够实现V2X通信的是()。 A.蓝牙 B.WIFI C.DSRC D.4G 三、简答题(共50分) 1.智能网联汽车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10分) 2.智能网联汽车中图像识别的典型应用都有哪些?(10分) 3.汽车总线相对传统布线有何优势?(10分) 4.车载以太网在智能网联汽车中有哪些优势?(10分) 5.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都哪些?(10分) 本试卷共 2 页第2页

2018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2018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标准体系建设政策汇总 分析 作为汽车产业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尖端技术和新兴产业跨界融合的产物界融合的产物,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产业变革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仍面临着技术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仍面临着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障碍,迫切需要测试示范区为其产业化提供孵化平台测试示范区为其产业化提供孵化平台。 全国及各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政策汇总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明显提速。自2015年我国明确提出加快汽车等行业的智能化改造后,2017年工信部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加快车联网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2018年,工信部加快制定《车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及《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涵盖车辆、通信、道路设施等的标准体系。 同时,智能驾驶上路法规也在加紧拟定。2016年9月,重庆出台《重庆市推进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2016-2019)》,确定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测试的时间表。2018年3月,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3月,重庆发布《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联合颁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是我国中央政府出台的第一个规范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的法规文件。

多个城市相继发布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的有关政策法规,开创了国内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路试的先例,使国内各相关企业可以不必远渡重洋进行路试,即解决了企业的迫切需求,也使企业在此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可以预见随着时间推移,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开放测试环境,使国内各企业能够有充裕的环境开展路试工作。但是,开放路试还仅仅是第一步,今后各地还要根据需求加紧建设测试环境和设施,能够真正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需求环境,同时还要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法规的建设,使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能够有真正政策法规进行规范。 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10个 我国目前正在规划或建设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示范基地可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地方政府批复,由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承担建设的封闭测试场地,目前主要以工信部、交通部为主。自2015年以来,其中由国

调研报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调研报告 概况 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发展定位从原来以车联网的概念体现并作为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智能化集成转移。2015 年工信部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解读中首次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概念,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 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2025 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提出重点发展基于车联网的车载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公交及营运车辆网联化信息管理系统和装备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国家智能网联技术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主要整车企业纷纷制定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规划,并通过跨界合作寻求产业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上汽与阿里巴巴互联网汽车领域战略合作,以及智能驾驶相关的前瞻技术研发; 一汽“挚途”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战略,明确表示将在2025 年实现智能商业服务平台运营; 东风与华为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长安面向2025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的“654”战略,并已和长安、高德、百度开展多方面的战略合作; 北汽与乐视联手打造全新一代互联网智能汽车及汽车生态系统,并创立轻资产品牌等。 我国于2016年10月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该路线图的总体框架为“1+7”,即一个总报告再加7个报告分会,分别是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汽车制造、动力电池、轻量化的技术路线图,如下图所示。

图 1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技术路线图 参与编写技术路线图的专家们关于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趋势达成的共识包括三方面,即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信息化是指通过移动互联网、V2V、V2X等技术提升汽车的联网水平,从人性的角度而言,通信是人的基本需求,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人几乎24小时挂在网上,自然期待在汽车场景下依然保持在线,享受车载娱乐服务;此外,联网也可使OTA(Over-the-Air)变成提升系统软件性能的常规手段。智能化是指利用大数据与机器智能实现ADAS与无人驾驶技术,解放人类的双手双脚,是人类免于驾车的苦役,每天变向延长人类1~2个小时的寿命,同时也是实现汽车主动安全的终极技术。而信息化与智能化二者的结合,亦可大幅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是建设智慧城市不可缺少的一环。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对图2中的7大方向提出了以下量化指标:

简析国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启示

简析国外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国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全球第一辆自动驾驶概念车出现以来,智能网联汽车经历了近80年的发展历程,并依次经历概念推出、基础性研发、运行测试等阶段,即将进入市场化阶段。1939年,通用汽车公司在纽约世博会展出全球首款自动驾驶概念车——Futurama。但在之后30多年的时间里,受计算机、通信、电子等技术的限制,自动驾驶汽车一直停留在概念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年开始,计算机、通信、电子等逐步在汽车行业应用,有力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性研发的开展。2009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进入和整车企业将通信、电子等技术深度应用,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目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在自动驾驶的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性进展,随着技术、法规以及相关配套逐步成熟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将进入产品导入和市场化阶段。

(2)技术研发 欧美等国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自动化分级标准总体原则相同,但具体略有不同。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关于自动化汽车的初步政策声明”,将汽车按自动化程度分为5级,分别是Level0手动、Level1驾驶辅助(DA)、Level2部分自动驾驶(PA)、Level3高度自动驾驶(HA)、Level4完全自动驾驶(FA),并在随后提出2025年实现FA市场化的目标。欧洲道路交通研究咨询委员会发布“自动驾驶路线图”将汽车按自动化程度分为6级,分别是0级即无自动化、1级(DA)、2级(PA)、3级(CA)条件驾驶、4级(HA)、5级(FA)。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两条技术发展主线是智能化和网联化。智能化(自主式)技术路线是基于车载传感器,使汽车自主感知、决策和控制运动。网联化(协同式) 是指基于通信互联,使汽车具有环境感知、决策和控制运动能力。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最后阶段智能化和网联化将实现完全融合。 在智能化方面,欧美日等国均取得明显进展。2009 年,美国谷歌公司启动无人驾驶汽车计划并随后推出第一代自动驾驶汽车以来,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是在丰田普锐斯车型上改造;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2020年是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下一阶段工作谋篇布局之年。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将以推动标准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协同、与技术发展相互支撑,建立国标、行标、团标协同配套新型标准体系为重点,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一、完成标准体系阶段性建设目标 (一)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形成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系统开展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需求调查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编制汽车网联功能与应用标准化路线图,为实现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标准体系第二阶段建设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二)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及实施评估机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针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车网联功能与应用等技术领域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部署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强化标

准前期预研和关键技术指标验证,提高标准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粘合度;选择典型企业和产品,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跟踪评估,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闭环管理与持续完善。 二、推进产品管理和应用示范标准研制(一)加大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管理所需标准的有效供给。适应智能网联汽车商品化进程,加快开展自动驾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功能安全等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性评估的通用类标准制定;推进模拟仿真、封闭场地和实际道路测试评价类系列标准制定,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综合评价能力;完成自动驾驶汽车数据记录系统、测试场景、汽车软件升级等关键标准的立项和编制工作;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网联性能测试评价、测试设备和工具、试验室能力评价方法等标准研究,促进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能力。 (二)发挥标准对产业重点需求及应用示范的支撑作用。面向无人接驳、无人物流等新型产业模式及港口、园区、停车场等特定场景的应用示范需求,完成所需技术标准的立项研究;加快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相关标准制定,有力支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应用示范;持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标准体系,营造高质量的开发、测试及应用环境,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

实用类文本阅读:智能网联汽车(有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包括智能化与网联化两个层面。智能化方面,国际上通常采用L1—L5五个等级的分级方法。L1级是指系统执行转向和加减速中的某一项操作,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完成;L2级是指系统同时执行转向和加减速操作,其他驾驶操作都由人完成;L3级是指在部分工况下,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但根据系统请求,驾驶员需要提供适当的干预;L4级是指系统完成所有驾驶操作,特定环境下系统会向驾驶员提出响应请求,驾驶员可以对系统请求不进行响应:L5级就是完全的无人驾驶状态。 智能网联汽车将大幅度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提高交通效率,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解放驾驶员,改善社会环境,提高经济效率。智能网联汽车对驱动国家创新发展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28日)材料二: 2018年10月18到21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京举行,诸多互联网巨头高管马化腾首先谈到腾讯近日宣布的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转型,其中汽车产业是一大重点。在上月获得北京自动驾驶车辆路测牌照后,腾讯希望未来为实现人与各种车载服务的智能连接提供更多开放合作平台。 李彦宏表示,百度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布局已久,2013年已成立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改革汽车产业。2018年7月,阿波龙迷你巴士,即无人驾驶巴士车落地后,“安全第一”仍是重点强调的铁律。 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结合汽车发展历史谈到了汽车的出现改变了城市形态。相比之下,王坚认为当前人们更需要注重道路基础设施的变革,并利用汽车智能解决汽车带来的城市资源消耗问题。他希望智能网联汽车出现后,结合杭州城市大脑案例和经验,能够高效挖掘城市道路等资源,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出行效率。 (摘编自《人民网》2018年10月22日)材料三:

浅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及其趋势

浅析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及其趋势 摘要:简述智能网联汽车概念,分析了目前的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智能 决策、控制执行、通信与平台、信息安全,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网联;深度学习;V2X通信;自动驾驶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替代人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 车可以提供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 1 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其技术架构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6种:1)环境感知技术,包括利用 机器视觉的图像识别技术,利用雷达的周边障碍物检测技术,多源信息融合技术,传感器冗 余设计技术等。2)智能决策技术,包括危险事态建模技术,危险预警与控制优先级划分,群 体决策和协同技术,局部轨迹规划,驾驶员多样性影响分析等。3)控制执行技术,包括面向 驱动/制动的纵向运动控制,面向转向的横向运动控制,基于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的底盘一 体化控制,融合车联网通信及车载传感器的多车队列协同和车路协同控制等。4)V2X 通信技术,包括车辆专用通信系统,车间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的通信保障机制,移动网络技术,多 模式通信融合技术等。5)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包括云平台架构与数据交互标准,云操作系统,数据高效存储和检索技术,大数据关联分析和深度挖掘技术等。6)信息安全技术,包括 汽车信息安全建模技术,数据存储、传输与应用三维度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漏洞应急响应机 制等。 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2.1 环境感知技术环境感知系统的任务是利用摄像头、雷达、超声波等主要车载传感器 以及V2X通信系统感知周围环境,通过提取路况信息、检测障碍物,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决 策依据。由于车辆行驶环境复杂,当前感知技术在检测与识别精度方面无法满足自动驾驶发 展需要,深度学习被证明在复杂环境感知方面有巨大优势,在传感器领域,目前涌现了不同 车载传感器融合的方案,用以获取丰富的周边环境信息,高精度地图与定位也是车辆重要的 环境信息来源。 2.2 自主决策技术决策机制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应尽可能多的工况,进行舒适、节能、高效的正确决策。常用的决策方法有状态机、决策树、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状态机 是用有向图表示决策机制,具有高可读性,能清楚表达状态间的逻辑关系,但需要人工设计,不易保证状态复杂时的性能。决策树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类器,具有可读的结构,同时可以 通过样本数据的训练来建立,但是有过拟合的倾向,需要广泛的数据训练。效果与状态机类似,在部分工况的自动驾驶上应用。深度学习与增强学习在处理自动驾驶决策方面,能通过 大量的学习实现对复杂工况的决策,并能进行在线的学习优化,但对未知工况的性能不易明确。 2.3 控制执行技术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控制车辆的速度与行驶方向,使其跟踪规划的速度 曲线与路径。现有自动驾驶多数针对常规工况,较多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性能可靠、计算 效率高,已在主动安全系统中得到应用。现有控制器的工况适应性是一个难点,可根据工况 参数进行控制器参数的适应性设计。在控制领域中,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具有独立自主能 力的智能体,通过一定的信息拓扑结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系统。用多智能体系统方 法来研究车辆队列,可以显著降低油耗、改善交通效率以及提高行车安全性。 2.4 通信与平台技术车载通信的模式,依据通信的覆盖范围可分为车内通信、车际通信 和广域通信。车内通信,从蓝牙技术发展到Wi-Fi技术和以太网通信技术;车际通信,包括 专用的短程通信技术和正在建立标准的车间通信长期演进技术。广域通信,指目前广泛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4G等通信方式。通过网联无线通信技术,车载通信系统将更有效地获 得的驾驶员信息、自车的姿态信息和汽车周边的环境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通信与平台技 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车辆对于交通与环境的感知范围,为基于云控平台的汽车节能技术的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doc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律研究报告》 10月引引言言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工业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的全新产物,是我国抢占汽车产业未来战略的制高点,也是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场景。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引发汽车工业,交通形态,社会分工等等方面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必然会对既有的社会秩序和规则带来挑战。 法律规则建设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方面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许多传统立法的规定不能适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甚至会对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行驶或运输服务构成限制,需要及时对这些立法做出调整或解释,减少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新业态、新秩序需要新的规则予以调整,科学有效的法律制度供给能够促进新业态的良性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增加公众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接受程度。 因此,赛迪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做了比较系统地研究,我们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既需要新的法律规则,同时更需要新的治理理念,以治理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规则之变促进业态之变,使我国能在未来产业竞争中获得制度优势。 在10月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我们发布了《更新而成了10月,沃尔沃汽车公司宣布对其全自动驾驶系

统造成的人员、财产损伤承担责任,奥迪官方也于表示如果奥迪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公司将承担全部责任。 但规则制定不能倚赖企业的道德责任,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事故责任,需要区分是否有人为干预,是否存在设计缺陷,算法的合理性,对车辆的可责性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对应的责任规则。 6二、二、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规则修订进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规则修订进程(一)美国(一)美国1.联邦层面:避免技术路线干预,负责构建安全框架联邦层面:避免技术路线干预,负责构建安全框架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起源于智能交通系统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起源于智能交通系统,,成名于自动成名于自动驾驶技术驾驶技术,,正迈向车路协同发展正迈向车路协同发展高级阶段高级阶段。 。 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起步于代,当时的重点在于依托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发展推进汽车网联化。 在后,谷歌的自动驾驶项目将美国推向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中心。 10月,美国交通部在其《准备迎接未来交通:自动驾驶汽车3.0》中认可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安全和高效的作用,并其提出将把车路协同发展作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深度调研报告

中国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 车产业链深度调研报告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2017-2021年中国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预测及投资咨 询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报告编号】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报告目录 第一章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基本概述 第一节、智能汽车相关概念 一、车联网的概念 二、互联网汽车概念 三、智能汽车的概念 四、无人驾驶汽车概念 第二节、智能汽车体系架构 一、智能汽车的构造 二、智能汽车产业链 三、智能汽车功能结构 第二章2014-2016年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环境

一、国民经济发展态势 二、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三、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四、宏观经济发展走势 第二节、政策环境 一、汽车十三五规划 二、中国制造2025 三、智能汽车试点政策 四、互联网+人工智能政策第三节、社会环境 一、两化深度融合 二、城镇化进程加快 三、交通拥堵严重 四、产业联盟成立 第四节、技术环境 一、技术专利分析 二、物联网技术

三、云计算技术 四、人工智能技术 第三章2014-2016年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分析第一节、智能汽车发展综述 一、行业生命周期 二、行业发展层次 三、行业开发模式 四、发展核心分析 第二节、2014-2016年智能汽车市场分析 一、市场竞争态势 二、行业发展成果 三、人工智能形态 四、行业市场空间 五、行业实现路径 第三节、智能汽车商业模式分析 一、数据和受众整合者 二、数字化服务提供商

智能网联汽车前装TCU(Telematics Control Unit)总成核心发展趋势

速锐得前装OTA升级TCU(Telematics Control Unit)总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明年3月份也要召开全国两会,其主要核心内容还是四个全面和经济建设两手抓。2020年,房产泡沫已经产生,对于房产的调控将实现平稳过渡。汽车作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将走向新的方向。 中国制造2025改变着世界的格局,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就拉动消费与投资的汽车行业,速锐得预测将从两个趋势发展,一是智能网联,二是电动化,这两个成为各类汽车发展的核心,也是中国汽车制造转型升级、弯道超车的核心根本。中国汽车2020年预计产量将突破4000-5000万辆,占全球汽车生产制造的1/3,全球每年将新生产汽车1.2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超过半数,这里面是个庞大的市场。 我们眼下就可以看到国家高铁的发展,从学习国外技术到实现自我创新,高铁技术飞跃突破式发展,已经将复兴号从每小时200公里、300公里的速度提升到了400公里。对照我国汽车制造,我们5年前造车的办法和现在的汽车制造技术已经大相庭径,上升到更高的空间,从技术自主开发,到自主生产,汽车销售走出国门,迈向全球。汽车行业善于总结高铁技术发展的经验,实现快速突破,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值得我们更多人来关注。当下国内部分内燃机零部件技术无法和国际大公司来竞争,但是电控、电机技术的进步为国内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电池技术也在一步步突破。作为车企,我们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水平和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要颜值有颜值,要体验有体验,就可以实现战略与效益的兼顾! 东风日产将加大智能网联的投入,通过智能网联技术及动力提升,希望能赶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AUTO AFTERMARKET | 汽车后市场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 吉星 李维晋 陕汽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200 摘 要: 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是指搭载信息化的执行器、控制器以及传感器装置,与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充分融合,实现汽车与云端、路、人的智能信息共享和交换,具有协同控制、智能决策以及环境感知等功能,进而实现“节能、舒适、高效以及安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能够为驾驶者提供更加节能和安全的出行方式,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已经在诸多领域和行业实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科技革命的热潮。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是仅次于智能手机的重要移动终端,并且趋于服务化、电动化、互联化以及自动化趋势发展,汽车的价值核心正在不断改变,共享出行、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开始被更多的人熟知并且认同。智能网联汽车是科技革命下的新兴产物,是互联化和自动化融合的科技体现,其不仅可以带给驾驶员以优质的驾驶体验,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社会效益,例如减少拥堵、节能减排、保障安全以及改善交通等,拉动社会管理、服务、通讯、电子以及汽车的协同发展。 1 智能互联汽车发展现状 当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其是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关联领域多、技术方案多以及功能涵盖多等特点,其关联不同的整车系统,强调车联网技术的应用与融合,产业化发展进程迅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随着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世界多个城市根据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在不同道路开放了测试权限,例如我国在上海以及北京等城市发布了相关执行细 则。智能网联汽车想要完全实行自动驾驶, 真正达到智慧出行的终极目标,要结合人工 智能、卫星导航以及网络技术,消除驾驶员 对汽车的操控以及干扰程度。应用以及完善 辅助驾驶系统(ADAS ),是实现自动驾驶 的重要基础以及核心技术。 2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 2.1 技术定义 智能网联汽车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以辅助驾驶为主,通过利用辅助驾驶系统 (ADAS ),已经实现了智能化辅助驾驶, 开始进入自动驾驶测试环节。当前,世界很 多大型汽车制造企业都在积极开展自动驾驶 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在2025年推动智能网 联汽车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欧洲、日本、 美国以及中国等汽车产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 开始尝试在辅助驾驶系统(ADAS )中融入 其他智能体系,进而提升其智能标准,推动 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化发展,例如美国和欧 洲提出在2021年,将11项智能技术融入到 辅助驾驶系统(ADAS )中,实现系统的升 级改造,进而提升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为自 动驾驶提供技术支撑。 辅助驾驶系统(ADAS )属于自动安全 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其系统包含多项先进技 术,以行车安全为核心和出发点,可以有 效解决汽车在行驶中的纵向以及横向安全 问题。在智能物联汽车中,辅助驾驶系统 (ADAS )的主要技术为:第一,传感器技 术,其作为系统的“眼睛”,具有传递诉求 和保证安全的作用,技术组成较为复杂;第二, 集成技术,其可以对转向系统、制动以及动 力进行电控集成,在高安全、高配置的技术 条件下,系统所具备的集成能力可以提升汽 车安全性能;第三,人机互动技术,其是人 工智能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人机互动可以提 升驾驶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舒适性,但是 人机互动技术需要将正确的信息及时传递给 驾驶员,并且与车机系统完美融合,进而起 到优化驾驶体验的效果。 2.2技术应用 辅助驾驶系统(ADAS )是智能网联汽 车实现自动驾驶的技术基础以及核心,随着 汽车竞争行业的不断加剧,多家大型汽车制 造企业都将目光聚焦在自动驾驶上,并且将 其视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对辅助驾驶系 统(ADAS )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也不断深入, 汽车装配率持续攀升。随着传感技术的快速 发展,消费者对安全驾驶更加重视和关注, 原本在B级别以及C级等高级车型中才会装 164AUTO TIME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首个指导性政策文件发布

NEWS新闻?资讯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首个指导性政策文件发布 2018年12月27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车联网(科能网联汽车)产业发 展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这是我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 的汁个指导性政策文件,具体表现〃以下3个方面。 -是明确发展方向,满足人民群众□益增长的美好个活需求。《行动计划》 笫一个亮点是提出了产业发展的近远期目标,明确了技术发展、产业应用和基 础设施的发展愿景。到2020年,将推动实现车联网(利能网联汽车)产业跨行业 融合取得突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JIJ,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1-.,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二是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行动计划》第二个亮点是 大力推动部门协冋和产业合作,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国家制造强国 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委会的作用,推动跨行业协同,强化跨部门合作,鼓励产业链各方参与,共同打造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 三是创新政策机制,保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务实、町操作的政策举措,构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在组织领导上,强化部门和部省合作,加强统筹推进,解决关键问题,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在支持力度上,完善协冋机制,发挥各类资金作用,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与产业化应用的支持力度。在生态建设上,加快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业创新中心,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作用,促进产业链匕卜?游合作和行业融合,促进形成新业务、新由场和新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II前印发《关J: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化,建设若干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取得显著突破,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成效显著的典型示范应用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创建一批特色突出的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基地,初步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应用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意见》指出,虚拟现实融合应用了多媒体、传感器、新型显小、互联网和人工工信部发文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2025年整体实力将进入全球前列 科能等多领域技术,能够拓展人类感知能力,改变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给经济、科技、文化、军护、生活等领域带来深刻影响。全球虚拟现实产业正从起步培育期向快速发展期迈进,我国和临同步参与国际技术产业创新的难得机遇,但也存在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内容与服务较为匮乏、创新支撑休系不健全、应用生态不完善等问题。 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掌握虚拟现实关键核心专利和标准,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虚拟现实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应用服务供给水屮人幅提升,产业综合发展实力实现跃升,虚拟现实应用能力显著捉升,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质屋和效益显著提高 中国电信引领3GPP5G基带性能标准 通过提案数位列全球运营商第一 近日,在意人利索伦托举行的RAN#82全会上,3GPP国际组织发布了訂个完整的5G设备性能规范,这是5G从技术标准到设备落地的贡要里程碑。 全球各个国家的行业规范及运营商的企业规范都是基于国际组织3GPP标准來制定的。3GPP5G标准包括核心规范和设备性能规范,其中的5G核心规范12今年6月发布。此次5G设备性能规范的发布,实现J5G技术标准的完整件。对所有厂商的设备研发个产具有重要的扌旨导意义,对运H商的5G(预)商用网络性能也至关重要。 华为、中兴、大唐、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等主流设备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美国AT&T、口本NTT docomo等国内外先进的运营商全面参与了相关讨论。在5G基带性能标准制疋过程中,中国电信立足「运营商需求,推动了多项功能的指标制定,特别是独立组网(NR)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广播信道的性能提升,从增强基带性能的角度显若捉升独立组网(NR)的覆盖能力。作为牵头单位,中国电信联合中国及欧美日运营I泳成功地在5G的笫-个版本引入了上行单?载波数据信道的件能标准,将匕行业务的覆蛊性能提升约20%「这对中国电信今年6丿]份提出的优先选择的独立组网(NR)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