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量》总复习课教学反思

《常见的量》总复习课教学反思

《常见的量》总复习课教学反思
《常见的量》总复习课教学反思

《常见的量》总复习课教学反思

复习课的核心是“整理与练习”,恰当地处理好整理与练习的关系,也是复习课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毕业班第二个学期的学习中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的时间。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构建量的计量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不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呢?

我选用一篇源于生活而又“笑话百出”的日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开心一刻时,感受到学习量的计量的重要性,课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由(1)改日记,(2)从日记中找出常见的量及计量单位,(3)再从日记中整理出单位的换算,三个环节的练习设计,围绕了本课的复习重点,唤起学生回忆,再现旧知,为本课系统复习常见的量及进率做好铺垫。所以在课中,学生能在已有整理好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知识网络,并在易混淆的进率间加以注释,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如:一位学生把公顷、升和毫升都用红色涂上色,正当我感到纳闷时,她说:“因为其它的都可以根据长度单位来确定,可这几个不行,必需通过单位换算才能得到,很特殊。”是啊,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的不是学生“懂不懂”而是“能不能”,课中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冬冬掷一枚硬币,他连续掷了3次都是正面朝上,他第4次掷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

A. B. C.1 D.

2.在含糖20%的糖水中,糖比水少()%。

A.75 B.20 C.60 D.80

3.下面的3个图形都是由相同的小棒拼成,根据前3个图形的排列规律,第5个图形由()根小棒拼成.

A.20 B.18 C.16 D.14

4.五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9%,六年级学生今天的出勤率是97%,五年级今天出勤人数比六年级( )。

A.多B.少C.无法判断

5.按规律1,8,27,,125,括号中的数应为()

A.30 B.64 C.80 D.100

6.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A.10 B.12 C.14 D.16

7.某物质的营养成分为糖类、蛋白质、矿物质三种,糖类占一半,现在用扇形统计图来反映各营养成分的占比,表示蛋白质的扇形的面积占半圆面积的,则表示矿物质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A.18 B.360 C.36 D.72

8.一个圆柱形橡皮泥,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高15厘米.如果把它捏成同样底面大小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A.15 B.45 C.5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①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两条边相互垂直

③圆锥、圆柱都有无数条高

④锐角<直角<平角<钝角<周角

⑤有长度为1、2、3的三条木棒,用这三个木棒可组成一个三角形,且按照2:1放大后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2。

⑥有一个圆的半径为2cm,它的面积等于周长。

A.4 B.3 C.2 D.1

10.把ag糖放入bg水中,此时糖水的含糖率是( )。

A.a+b B. C. D.

二、填空题

1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_____)°。

12.为美化校园,学校在哈佛路的一边每隔2米摆一盆花,共摆了31盆,现在调整为每隔3米摆一盆花,其中有_______盆花不需要移动。

13.在和之间的分数有(_____)个。

14.某班一天出勤48人,病事假各1人.这天的出勤率是______.

15.有一个数,它既是21的因数,又是21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__。

16.从北京经南京到上海,其中北京到南京有三种不同的线路火车,从南京到上海有四种不同的线路火车。那么我们可以有________条线路从北京到上海。

17.12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

18.有12个桃子,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面,每个盘子里面放________个桃子,每个盘子里的桃子占桃子总数的________。

19.如图中,圆锥与_____号圆柱的体积相等;③号圆柱的底面积是④号圆柱底面积的_____倍.

20.在,0..87,8.07%,0.87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

三、判断题

21.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已知a×=b×,则a>b.(____)

22.素数没有因数。(_____)

23.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_____)

24.表示某地一年中12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_______)

25.一根1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和剪去米,剩下的一样长。(_____)

四、作图题

26.将小旗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甲;再将图形甲向右平移6格得到图形乙,画出图形甲和图形乙。

五、解答题

27.温州南→杭州东G7540次动车有关信息如下表:

车次发站到站发时到时里程二等座票价

G7544 温州南杭州东09:00 12:00 429km 167.00元

这列动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8.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

经过1.2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9.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8m,直径为1m。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江声学校组织旅游,若每辆车坐45人,则余95人没座位;若每辆车坐50人,则刚好坐完。问有多少辆车?多少人?

31.修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20天可以完成,乙队单独修30天可以完成,现在两队合修,中途甲队休息2.5天,乙队休息若干天,这样一共14天完成,问:乙队休息了几天?

32.某经销商销售一批服装,按获利20%来定价,当售出这批服装的75%又25件时,除收回成本外,还获得预计利润的一半,这批服装共有多少件?

33.为了激励居名节省用电,以利于节约能源,某地供电公司对每月家庭用电价格列于下表.李阿姨家6月份应缴电费195.2元,请算一算她家6月份用电多少度?

度数计价标准

0﹣100度部分每度0.58元

101﹣300度部分每度0.65元

超过300度部分每度0.80元

六、计算题

34.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________

35.解方程。

x=75% 6∶x=∶8.5x-0.5x=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B B C B D C

二、填空题

11.50

12.11

13.无数14.96%

15.21

16.12

17.36

18.

19.③ 9

20...

0.8707%

三、判断题21.√

22.错误

23.√

24.√

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27.143千米/时28.279千米29.652平方米30.19辆;950人31.25天32.150件33.309度

六、计算题34.,

35.x=1,x=,x=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已知一个数是18,另一个数是().

A.90 B.15 C.18 D.30

2.在一张圆片上画出6条直线,将一张圆片可最多分成的块数是()

A.19 B.20 C.21 D.22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4.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这个两位数可以写成()

A.ab B.a+b C.10a+b D.10b+a

5.x和y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下面四个等式中,x和y不成比例的是()

A.x﹣2y=0 B.

C.0.6x=D.(x+y)×2=10

6.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B.3x=4y C.y=x-3 D.

7.甲数的和乙数的相等。甲数与乙数成()关系。

A.成正比例关系

B.不成比例

C.无法确定

8.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 )的体积最大。

A.圆柱B.正方体C.长方体

9.从红、黄、蓝、紫四种颜色各2枝的花中,至少取出( )枝花才能保证必有两枝花是同色的。A.4

B.6

C.5

10.图纸上有5个点,比例尺是1:100,则以下正确的是()

A.BC之间的实际距离是40m

B.由A点先向东,再向南,再向西偏南50°可到达D

C.由E点先向东,再向北偏东40°,再向北可到达B点

D.距离D点的东偏北40°,实际距离5m处是C点

二、填空题

11.小王休息的时候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用洗衣机洗衣要21分钟,扫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晾衣服要用3分钟。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情至少要花_________分钟。

12.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756,求这两个数.________

13.只列式,不计算。

(1)小红有36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红的,是小明的75%。小明有多少枚邮票?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老师贷款买房,向银行借了20万元五年期的贷款,年利率是4. 95%。五年后,他需向银行连本带息还款多少万元?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45千米,4 时后已行的路程和未行的路程的比是3∶4。甲、乙两地相距几千米?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旅游景点2018年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人数达240万人次,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二成,2017年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________人次。

15.一个圆柱削去2.4立方米后,正好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削成的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米,圆柱原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米。

16.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为360公斤,约为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的4

5

,我国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为_____公

斤;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比我国人均水平少_____%.

17.把一个直径6厘米的圆按下图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_____)厘米,面积是(____)平方厘米。

18.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5,最小公倍数是60,如果甲数是60,乙数是(_______)。

19.400米比赛中,跑步的速度和________成反比例。

20.班级的六一联欢会上,小明按照3个黄气球,2个红气球,4个绿气球的顺序把气球串起来装饰教室,共用了62个气球,第62个气球是_____颜色,这种颜色的气球小明至少要买_____个才够用.

三、判断题

21.用四舍五入法将0.6295精确到千分位是0.630。(_____)

22.水结冰后体积增加了,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就减少了。(_____)

23.“甲数的2

5

和乙数相等”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____)

24.红领巾上的最大角是180°(_____)

25.5的倍数比3的倍数大。(____)

四、作图题

26.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厘米,请按要求画图形。

(1)把三角形ABC按2∶1的比放大。

(2)把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

(3)在A点南偏东45°方向画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

五、解答题

27.某批零件,甲车间单独加工需要20天完成,乙车间单独加工需要30天完成.现在甲车间先单独加工5天后,甲、乙两车间一起加工,还需要几天能够加工完成这批零件?

28.一块长方体的木料(如图),如果把它锯成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体.

(1)共有________种锯法。

(2)得到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

29.杭州市天然气收费标准如下:年用气量276(含)立方米以下的,按每立方米3.1元收费;年用气量276立方米至480(含)立方米之间的,按每立方米3.72元收费;年用气量480立方米以上的,按每立方米4.65元收费.晨晨家去年天然气费用一共1506.6元,他们家共用天然气多少平方米

30.解比例或方程。

(1)4.2×(x-5)=63

(2)16:x=0.75:

31.一根钢材,已经用了2.4米,余下的部分比用去的2倍多0.6米。这根钢材原来长多少米?

32.探索与发现。

(1)下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长都是6cm,宽都是4cm,5个这样的小长方形按照如图方式摆放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 )cm。如果给你5个长2cm、宽1cm的小长方形,你能把它们按照这种方式摆出一个大长方形吗?如果能,请你画出示意图;如果不能,请你说明理由。

(2)小宇用5个小长方形按照第(1)题中的方式摆出了一个更大的长方形。他所用的小长方形的长、宽可能是多少?请你写出2种,填在下表中。

长/cm

宽/cm

根据上面的探索,我发现所用的小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这样的规律:

33.如图,聪聪测量一个瓶子的容积,测得该瓶子的底面直径是12cm,然后他往瓶子内盛入一些水,正放时水高20cm,倒放时水高25cm,瓶子深30cm。请你根据这些信息求出这个瓶子的容积。

六、计算题

34.求比值。

∶27 21∶63 ∶0.75

35.直接写得数。

36+24= 0.5-= 7.06-0.06= ++1=

30÷= ×= 4×25%= 9×÷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D D B A A C D 二、填空题

11.24

12.28

13.36×5

6

÷75% 20×5×4.95%+20 45×4÷3×(3+4)

14.200万

15.2 3.6 16.20

17.42 28.26 18.5

19.完成的时间20.绿 27 三、判断题

21.√

22.√

23.错误

24.╳

25.错误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9天

28.(1)3

(2)1472cm2

29.451平方米

30.(1)20 (2)40

31.8米

32.(1)44;不能,因为:按着这种方式摆长方形的长一边是2+2=4(cm),另一边是1+1+1=3(cm),一个长方形的两个长不相等,所以不能。

(2)

长/cm 12 18

宽/cm 8 12

小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这样的规律:长:宽=3:2

33.2826cm3

六、计算题

34.

35.60,0.3,7,2,150,,1,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常见的量)教案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教案 主题:《常见的量》 学习目标: 1、复习梳理元、角、分,年、月、日,克、千克、吨等常见的单位,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它的具体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养成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和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 合作理由:1、善用学生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让他们通过小组内比一比、说一说,使枯燥的复习课能更生动有趣。2、计量单位较多,一个学生很难把全部整理出来,在小组内指定专人负责记录,便于整理。3、小组内能互相检查练习情况,通过练习和检查,加强知识的运用。 教学设计: 活动一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出示课件:(学生“小明”的日记:2月29日晴早晨7:00我听到小闹钟的铃声,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然后就背起了3000千克重的书包,我从抽屉里拿了5角钱冲出了家门,因为今天要买一支5分的铅笔,还有今天爸爸生日,要买生日礼物!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第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450吨重的足球让我们进行踢球比赛,好玩极了。) 师:谁来读一读“小明”的日记。 指名学生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生1:时间写错了,走了20小时太夸张。 生2:5分买不了一支铅笔,应该是5角。 生3:足球怎么可能2吨重呢? 师:同学们观察还真是仔细,你觉得小明为什么出现这些错误? 师:我们学习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把知识学活。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计量单位时刻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常见的量) 【设计意图: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借助“小明的日记”情境导入,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主意力,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分析了小明在计量单位上所造成的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感悟到学习常见的单位重要性。自然地引出课题:常见的量。】 二.观察、感知、实现知识认识的深化 师:在这篇日记中出现了那些单位? 生1:厘米。 生2:千克,吨。 生3:分,角。 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其实刚才讲的是属于那些计量单位,有同学知道吗?生1:长度单位,时间单位。 生2:还有质量单位。 师:说的好,计量单位除了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还有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等。 师:那么这些计量单位除了小明日记上提到的,还有那些呢?请在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并记录在整理表上。(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归纳)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篇一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一)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本节课采用的是Unit3C部分的内容,为故事教学,旨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及听懂,会说新单词:great,again,能运用会话中的句型进行扩展性的情景对话,并最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小结:在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的定位上,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 二、课型定位:C部分的故事教学分为两课时,此节课呈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因此我将之定位为一节阅读课,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故事的听,读,练以及语言点的突破上。 听课教师反方观点:PartC是故事课,特别在低年级的故事教学中,应用表演的方式体现,感知语言,更多地培养学生听,说,演的能力。 小结: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也反复衡量过这个问题:C部分到底是要上成阅读课还是故事表演课?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以阅读课的课型呈现,因为我觉得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第一课时不妨让学生多听,多读,多练,那么第二课时的表演对于他们来说就易如反掌了。但同时我也思考:是否能够让阅读和表演在同一节课上完美地融合呢?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这一环节,我通过边唱边做,边说边做,复习单词,翻译短语,猜谜语等一系列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这一整个系列的热身活动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单词到短语到句子,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巩固旧知,为接受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反方教师观点:猜谜语这一个环节是否没有必要,浪费了时间? 小结:这也是一个我备课时考虑到的问题,当时我是觉得猜的谜语是关于动物的,似乎跟本课的主题Myrobot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这个环节却是承接了之前的单词,短语,复习了本课的重点句型:Ithas、Itcan…所以我还是保留了下来。 第二环节:Presentation: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多次的听,读来完成新知的输入。听分为三次,第一次是看着动画听,整体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二,三次都是带着问题听,并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这就使得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地去听,而不是仅仅把注意力停留在动画上。读也分为三次,第一次是让他们跟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并将之在课文中圈出来,第二次是让他们集体朗读,加深课文印象,第三次让他们和同桌一起读,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在这一环节中,还有一个解决本节课语言障碍点的任务,即通过创设情景,学习新句型:Oh,dear!That”sgreat.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刘小凤)

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云门中学刘小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演绎、归纳、推理的能力。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2)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3)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讨论中学会相互协作、相互欣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杯水。请问,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物理量来描述有多少水呢?请同学们从多角度来分析。 [生]展开分析讨论。 质量,体积,水分子的个数…… [师]引导学生回答,水的质量可以用天平称量,水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来量取。那么水分子的个数呢?可以直接用仪器测量吗?如果不能直接测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呢? [激思]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讨论,提出研究方案] 不能直接用仪器测量,但如果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通过计算求出一定质量的水中所含水分子的个数。 [师生评价] 同学们提出的方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完成。 已知: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2.988×10- 23 g [学生练习]略 [师]我们注意到,我们是用已知的水分子的质量来计算的,那么,我们在实验室中能否称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呢?其他的微观粒子也是如此,那么如果没有已知一个微粒的质量,我们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常见的量》教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常见的 量》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是对学过的时间、人民币和质量单位进行全面的复习,并结合实例让学生体会这些单位的大小,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 结合教材提供的情境,对学过的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回顾,同时对时间单位之间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系统地复习,加深学生的记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列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有具体的感性认识,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具体情境,回顾常见的量。 师:同学们,在2019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两位运动小将叶诗文和周璐璐分别在游泳和举重项目中取得了出色的

成绩。请看大屏幕: 2019年伦敦奥运会上,16岁的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周璐璐在女子75千克以上级举重决赛中,以333千克的总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摘得金牌。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量?哪些是质量单位?哪些是时间 单位? (2)举例说明4分大约有多长,300千克大约有多重。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人民币和质量的单位?举例说一说。 学生互相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我知道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师进行提问,与学生共同复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等知识) 生2:我知道的人民币单位有元、角、分,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 (师进行引导,总结元、角、分的相关知识及克、千克、吨之间的进率等知识) (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1时=60分,1分=60秒;

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doc

初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时代赋于当代教师的历史使命。 在学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学习课改实验区教师已有成果、借鉴其他教师经验的基础上,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实践中,新课程理念与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以下是笔者在新课程理念的支配下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探索和实践的一些经验。 一、关注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大众教育,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和关爱。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我总是能够特别关注哪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他们是在认真的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的接受。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二、认清政治课堂教学的使命,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态度和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是一堂好课的必备条件。特别是思想政治课,要达到育人的功能,应更注重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我在七年级政治《人生难免有挫折》

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学生通过对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的认识,从而明白人生难免有挫折的道理。于是在巩固应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结合初一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先用单手脱衣服、穿衣服,然后让他们用肩膀和下巴夹笔写字。通过亲身的体验,同学了解到人生难免有挫折,只是应该如何正确地去看待挫折。活动结束后,同学纷纷表示:"残疾人能身残志不残,对于四肢健全的我们更不能被一些小挫折打败。" 通过上述活动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同时无形中又教育了学生如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如何去关爱残疾人,积极地正视挫折的心理。既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又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实现初一思想政治心理教育的目的。 三、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1、首先要研究学生是否有一定的相关知识; 2、学生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在本科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 3、学生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我在讲《八年级政治经济生活的权利受法律保护》这一课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活动保护"这一重点知识时,就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学习之前,根据教材内容,我给学生介绍了三种学习方法:A.结构图表法;B.利用表格归纳概括的方法;C.知识要点整理法;

优质课《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优质课《军神》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军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将军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伤后,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表现了“军神” 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课文共6 个自然段。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 术前-- 术中-- 术后”几个部分课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并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示人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写作方法可让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逐步领悟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的13 个生字,认识3 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自渎、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让学生体会刘伯承具有钢铁般的

坚强意志,要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 1、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2、理解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 强的意志。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教学准备查找关于刘伯承的资料,了解刘伯承的生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并组词。 2、学生互相说说易错的字:容易少横的字:龄醉容 易多横的字:哼 注意字的笔顺:匪 二、谈话导入新课。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为什么要称他为军神呢? 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来叙述事情的? 板书: 手术前(1-10) 手术经过(11-17) 手术之后(18-26)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默读思考: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1单元 课时2 物质的量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初步学会定量的研究方法。 2.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联系,能 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3.理解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物质的量的关系,体会定量 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三、设计思路 本课时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 说比较陌生、抽象、难懂,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 生学好这一节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节课通过启发、对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从我们熟悉的知识来理解物质 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 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在进行关于摩 尔质量的计算教学时,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因为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 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化学方程式H 2 + Cl 2 ==== 2HCl 的含义有哪些 物质的转化: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氯化氢。 微观粒子的数目: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结合生成两个氯化氢分子。 质量关系:每2g 氢气和71g 氯气反应生成73g 氯化氢。 点燃

根据微观粒子数目关系和质量关系,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g氢气和71g 氯气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个数目是多少呢由于这些微观粒子的质量都很小,这个数字很大,经测定约为×1023个,科学家将其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为×1023 mol-1。 符号为N A 如此庞大的数字使用和计算都不是非常方便,因此科学家将×1023个微粒作为一个集合体,称为1 mol。这样就将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粒子,与客观存在、具有一定质量的物质联系起来。 [练习] 1 mol H 约含氢分子。 2 1 mol H约含个氢原子。 2-约含个硫酸根离子。 1 mol SO 4 从上面的练习可知,摩尔是一个单位,可以用来衡量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克是质量的单位,米是长度的单位,那么摩尔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呢这个物理量叫做“物质的量”,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的量是用来表示物质所含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多少,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 mol粒子的数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1023个。 mol粒子的数目又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单位mol-1。 物质的量只规定了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但并没规定粒子种类,所以,使用摩尔时应注明所指粒子是哪种。 练习: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A. 1 mol氢×没有指出是分子、原子或离子 √ B. 1 molCO 2 C. 1 mol小米×小米不是微观粒子 4.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 练习:根据摩尔的有关知识,进行计算。 含多少摩尔氢分子 (1)×1024个H 2 (2) 5 mol O 中有多少个氧分子 2

数学《常见的量》复习课教案

常见的量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梳理元、角、分,年、月、日,克、千克、吨等常见的单位,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它的具体意义。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经历变化规律的发展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激发学生积极学生的热情。 (3)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养成积极主动的思维习惯和灵活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能运用相关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出示课件:(学生“小马虎”的日记:2月29日晴早晨6:30我被急促的闹钟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两个煎鸡蛋。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了5角钱冲出了家门,因为今天是爸爸生日,要买生日礼物呢!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师:谁来读一读“小马虎”的日记。 指名学生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师:同学们观察还真是仔细,你觉得小马虎为什么出现这些错误? 师:我们学习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把知识学活。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计量单位时刻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板书课题:常见的量) 二.观察、感知、实现知识认识的深化 师:在这篇日记中有哪些计量单位? 师:在这篇日记中的单位属于哪几类计量单位? 师: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还有哪些? 师:同学们回答的老师听不明白,请在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并记录在整理表上。(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归纳) 师生共同梳理: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Unit6 I’ 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教学反思 10月30日,我在280班上了一节英语公开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 want to be短语和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句型 ,自如进行问答,教学过程是通过practice, presentation来展开的。在本节课中,我设置了猜谜语,互问互答,声声传递等一些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热情 高涨。 公开课后,全体英语老师都参加了这节课的评课,几位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使我受益匪浅,我不仅获得不少的经验以及教学方法,而且还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现分析如下: 1 新课前我主要通过猜谜语复习表示职业的单词,如doctor, actor, basketball player,policeman,cook,engineer,computer programmer and pilot学生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回答问题. 2 Do you know other jobs?就这个问题,学生也很感兴趣,学生热情高涨,从而提高和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3 Share your dreams这一环节,让学生谈论他们的梦想,师生互 动活动开展的不错,但生生互动方面有所欠缺,今后还要引导学生多 多注重对话练习,要给学生设置场景,让学生融入情景,从而真正的 学以致用。 4 Listening, section A (2b)

学生最后一道题听不清楚,教师应指导学生怎样做这个练习,这一点 我有点欠缺。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我觉得在今后教学中应从几个方面来提高: 首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实 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资料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次,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要互补,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 总之,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教师应具备熟练驾驭课堂的能力,标准的语音语调,有益于开发学生心智的课堂设计。课堂上,鼓励学生积 极发言,今后要全面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丝不苟的完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 目标,教学流程和课后反馈等一系列课堂设计,为以后教学打下坚实 基础,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达到高效课堂,提高每一位学 生的英语成绩。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例尺》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且知道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3、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2、利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简易建筑图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反应能力,你们准备好了 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单位转换”) 2、学生集体回答。(个别难题,教师引导计算,并且提问学生:你 是怎么想的注意学生的鼓励表扬) 3、创设情境 (1)师:今天我们班的两位同学产生了一场争论,你们想知道是 怎么回事吗 (2)学生情景表演。(师播放动画) (3)通过刚才的观看,你们会支持哪一位同学呢你有什么办法把 操场画进本子吗 生: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4)教师:你的想法很对,那你打算在本子上用多长的距离表示 操场的长80 米,用多长的距离表示操场的宽60 米 生1:用8 厘米表示80 米,用6 厘米表示60 米。(板书) 5)其他同学认为他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表扬他 4、师:现在,在我们的黑板上出现了两组量,这两组量中,哪组是我们画在图 上的距离(8 厘米和6 厘米)哪组是实际生活中的距离(80米和60

物质的量教学案

02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知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初步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之间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单位米千克秒摩尔安培开尔文坎德拉 符号m kg s mol A K cd 在化学反应中的微粒质量很小但数目很大,如何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呢?所以引进一个新的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___________,表示 符号: 2、物质的量的单位:______,简称为_______,符号:_______(例:n(H2O)=1mol) 1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相同。使用物质的量的注意点: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C.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D.物质的量就是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E.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mol-1 F.摩尔是表示物质粒子多少的物理量G.物质的量适用于计量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 【归纳】 4、物质的量(n)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2)

听一节英语公开课后的反思 伍红燕 今天,我听了一节校级公开课,内容是:Unit 1—2 八年级下册,复习课。 这堂课内容含量较大,需要复习的知识点语法点较多而时间有限,所以本堂课合理安排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习任务是关键。所以,我把任务分成六个部分完成,一,复习本两单元的重点单词(25个重点单词)和词汇拓展(8个拓展要点),5分钟内完成。二,复习重点词汇20个,5分钟内完成。三,复习本两单元的重点句型10个,8分钟内完成.四,复习语法:情态动词的用法,冠词的用法,新句型:Why don’t you ……?的用法。5分钟完成。五,重点突破包括词汇点睛、句型透视、及语法聚焦等考题示例和拓展活用讲解和练习。12分钟完成。六,课时作业,当堂讲解,当堂批改,10分钟完成。 由于时间比较紧、内容多,所以上课时老师不免有疏漏。这堂课虽然按时完成了复习任务,但学生容易产生记忆疲劳。所以为了克服这个弱点,做课教师故意安排了12分钟去讲练结合复习重点部分,又花10分钟时间去让学生动手做课时作业。还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多、繁的知识点和面直观的呈现个学生。这些环节有效的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这堂课,不足的地方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够熟练,不会添加一些有趣生动的画面或图片增强学生的记忆,还有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学生消化起来困难,但毕业班的复习课内容多是很难避免的,因

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复习完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所以时间有限对我们师生来说都是很无奈的,只能采取增强记忆的手段加以巩固了。 在英语的学习和运用方面,词汇很重要。所以,复习中,我一般很着重单词和词汇的拓展还有短语的运用。每堂课前和课后,我都要求学生坚持做一些单词或词汇的听写,天天加固词汇的掌握。在这一点,我觉得很有效,提倡同行坚持。以后教学中,我还会努力,坚持反思,把好的发扬,把不好的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量教案设计

物质的量一、教材简析与教材处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选自必修1专题一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物质的量》。他是高中阶段重要理论部分的内容之一,将贯穿今后学习理量之一,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是mol气体摩尔体积、在化学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可以导出摩尔质量、的全过程,物质的量浓度等许多在化学中有重要应用的基本概念。因此,物质的量被广泛的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实验技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 B、通过联系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能力与方法目标(2通过体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该你那的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 、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A 、养成自然学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B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集合粒子、A在“物质的量”教学中,隐含着这种思想:粒子粒子,即把单个粒子的称量转化为粒子集合的称量,从而间接地求出单个粒子的质量。以“称量一粒米”为背景,建立微观与宏观的联系,设制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 具体思路: 如何称量一粒米的质量学生提出可能的答案归纳处理粒子计算方法 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联系其他物理量掌握微粒数的计算 提出摩尔质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 B、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个全然陌生的概念,以旧的物理量引入,进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命题网络。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习概念的能 力。. 引 入物质的量的概回忆原有的物理 掌握微粒数的计算方法强调概念的内涵 掌握物质的量与质量的换算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 三、主要教学程序设计)物质的量的引入(1情景1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数与代数第三节(第48 页) 【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日记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接下来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对小学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分类整理,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回顾计量单位中常见的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后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作相应的引导补充,即本节课的重点。要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设计练习题中,通过修改“小马虎”的日记、填写单位、判断闰年和平年及做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使学生们进一步掌握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最后以续写小马虎的日记为作业结束本节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 4、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运用计量单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法:故事导入、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他叫“小马虎”,请看小马虎同学写的这篇数学日记。(请一名同学读日记) (课件出示“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是20XX年2月29日,早上从睡梦中 醒来已经七点钟了,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 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00 千克面包和一个煎鸡蛋。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了9 角钱冲出了家门,因为今天是爸爸生日,要买生日礼物呢! (这时其余同学听着发笑)师:你们笑什么?说一说。生:许多单位用的不恰当,如穿衣、洗脸、刷牙不可能用20小时。生:300L的牛奶根本喝不完。 ,, (发言谈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师:同学们观察还真是仔细,你觉得小马虎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生:粗心,对知识的掌握是一知半解。师:我们学习数学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把知识学活。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计量单位时刻都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 (板书课题:常见的量)【设计意图: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借助“小马虎的日记”情境导入,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主意力,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同时,分析了小马虎在计量单位上所造成的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感悟到学习常见的单位重要性。自然地引出课题:常见的量。】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计量单位的分类师:同学们,看看小马虎的日记中用到哪些计量单位?生:千克、小时、年、月、日、时;师:除了这些计量单位我们还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学生回答的比较散)师:大家说了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全搁在一块, 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师: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 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计量单位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生:时间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 人民币单位师:这些计量单位中有哪些常见的单位呢?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归类常见的计量单位,并说出相邻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 以日记为线索,学生从日记中找到许多常见的量,用这样的形式来整理“常见的量”的知知识,对知识的梳理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讨论、整理六类计量单位中的常见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1)小组合作讨论,整理计量单位 (2)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一)时间单位。 (1)常见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进率:1世纪=100年 1 年=12个月 1 年=365天(闰年366天) 有31 日的月份是:1,3,5,7,8,10,12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1

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林贤静 2010年4月7日,第六周周三上午第四节,我上了一节校级公开课,内容是:Unit 1—2 八年级下册,复习课。 这堂课内容含量较大,需要复习的知识点语法点较多而时间有限,所以本堂课合理安排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复习任务是关键。所以,我把任务分成六个部分完成,一,复习本两单元的重点单词(25个重点单词)和词汇拓展(8个拓展要点),5分钟内完成。二,复习重点词汇20个,5分钟内完成。三,复习本两单元的重点句型10个,8分钟内完成.四,复习语法:情态动词的用法,冠词的用法,新句型:Why don’t you ……?的用法。5分钟完成。五,重点突破包括词汇点睛、句型透视、及语法聚焦等考题示例和拓展活用讲解和练习。12分钟完成。六,课时作业,当堂讲解,当堂批改,10分钟完成。 由于时间比较紧、内容多,所以上课时不免有疏漏。这堂课虽然按时完成了复习任务,但学生容易产生记忆疲劳。所以为了克服这个弱点,我故意安排了12分钟去讲练结合复习重点部分,有花10分钟时间去让学生动手做课时作业。我还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把多、繁的知识点和面直观的呈现个学生。这些环节有效的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这堂课,不足的地方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够熟练,不会添加一些有趣生动的画面或图片增强学生的记忆,还有设计的教学内容太多,学生消化起来困难,但毕业班的复习课内容多是很难避免的,因为在

有限的时间内要复习完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所以时间有限对我们师生来说都是很无奈的,只能采取增强记忆的手段加以巩固了。 在英语的学习和运用方面,词汇很重要。所以,复习中,我很着重单词和词汇的拓展还有短语的运用。每堂课前和课后,我都要求学生坚持做一些单词或词汇的听写,天天加固词汇的掌握。在这一点,我觉得很有效,提倡同行坚持。以后教学中,我还会努力,坚持反思,把好的发扬,把不好的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unit5_let's_eat公开课教案设计和反思.doc

Unit 5 Let's eat 教案背景 1、而向学生:小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三年级上册Unit 5 Lefs eat part A Lefs learn & Lefs do 第一课时 教材版本:PEP 教学课题 Unit 5 Let's eat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学材分析: 本课时为小学英语PEP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5 Part B中的Lefs learn部分,主要围绕“food” 这一话题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喜爱的食物以及为别人提供或请别人吃东西时的表达语,尤其是能在一定的情境下会用Here you are. Have some ...和别人交流沟通。另外,Lefs play部分是在实物展示和识别过程中,鼓励学生反复说出I like删掉hot dogs 改为(some juice). I like 删掉hamburgers 改为(egg& eggs)原因用新PEP 教材.I like some milk. Hike bread.等以达到巩固本课学习内容的目的。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全单元中所处的位置比较重要,和Lefs talk部分共同构成了本单元的主体。所以,我把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在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的帮助下,能听懂、会说、会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egg, bread, milk, juice,做到发音清晰、语音语调正确。 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Part A Lefs learn和Lefs do为第一课时,本节课初步掌握了egg, milk, juice, bread的听、说、读、写以及初步了解了复数形式eggs,不可数名词juice milk bread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I like some juice ...”是单词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为了切实掌握学生的情况,我采取课前调查的方式对本班学生进行了调查, [学生情况]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爱表现自我, 乐于表达。他们对直观、新颖、有趣的内容感兴趣,喜欢参与游戏、竞赛等趣味活动。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发现: 学生对于西方食物非常喜爱,对于本节课操练单词的句型I like???..,已经有75%的学生掌握,而Here you are的答语,己经有80%的学生掌握。 因此,I like...和Here you are,不能成为本节课的难点,据以往教学经验和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我将本节课的难点定为:egg, milk, bread和juice四个单词的发音;初步了解可数名词复数形式:eggs. 学习目标: 1、在多媒体课件、食物、图片的帮助下,能听懂、会说、会认读本课时有关食物的4个单词egg, milk, bread 和juice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量教案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教案:物质的量教案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二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3.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探究式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物质的量?什么是摩尔?它们的使用范围 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多少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物质的量和摩尔都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在使用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引言]既然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那么如何通过物质的量求出物质的质量呢?也就是说1mol物质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是否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有用的结论。 粒子符号物质的 式量每个粒子的质量 (g/个)1摩尔物质含有的 粒子数(个)1摩尔物质质量 (g) [答案]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1mol碳原子含有个碳原子,1mol碳原子的质量为个。同理F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1mol铁原子含个铁原子,是56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8,1mol硫酸含个硫酸分子,是98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1mol水含个水分子,质量是18g。电子质量过于微小,因此失去或得到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的式量是23。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常见的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领孩子们复习梳理时间、质量、人民币等常见的量及量的单位,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的方法。 重难点: 目标1、目标2 《常见的量》学习单 2015年2月29日星期日晴 19:45的闹铃声把我从清晨的美梦中惊醒,一想到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我立刻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一看表,已经8:05了,该吃饭了,我端起一杯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250千克的面包,两个煎鸡蛋。吃过早餐,我从抽屉里拿了5角钱冲出了家门,坐上一辆载重6千克的公共汽车去给爸爸买生日礼物。 试一试: 1、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那一年是()年(平、闰),那一年有()天。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那一年是是()年,那一年的二月份有()天。 2、我们下午3:10上课,用24时计时法应记作:(),21:30睡觉,用12时记时法应记作:() 3、20小时=()天 1.2时=()分 1.5时=()时()分 4、一场足球赛,从19:45开始,21:15结束,这场足球赛进行了()时()分 5、小红的体重约45()一辆货车重25() 一辆货车和小明共重25吨45千克,到底是()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这节课,老师首先与大家分享一篇有趣的数学日记(播放课件),快读一读,发现它怎么有趣了?

生…… 师:为什么会闹出笑话呀? 师:是呀,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量,而且要进行量的计量,计量单位就扮演的重要的角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常见的量(板书:常见的量)(设计意图:让同学从生活的例子中感受量的重要性,体会复习这节课的必要性) 二、自我检测,发现问题 1、同学们自主修改日记中错误的计量单位。 2、出示正确答案(课件出示) 师:请同学对照老师的答案,用红色笔勾画出自己出错的地方,但不要着急修改,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和检查,让同学们自己发现自己知识存在的问题) …… 师:有出错的同学,不要懊恼,我们就是来做复习的。通过检测,你就发现你自己哪个知识没有掌握好。没有出错的同学也不要沾沾自喜,因为每个出错的地方都联系到好多好多知识。那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刨根问底”式的寻找病因。 三、寻找病因,整理知识 (一)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