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偏差(Deviation)

偏差(Deviation)

偏差(Deviation)
偏差(Deviation)

什么是偏差

偏差又称为表观误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测定的平均值之差,它可以用来衡量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低[1]。在统计学中,偏差可以用于两个不同的概念,即有偏采样与有偏估计。一个有偏采样是对总样本集非平等采样,而一个有偏估计则是指高估或低估要估计的量。

偏差不一定有害。尽管一个有偏采样会难以分析或引起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推断,但是有偏估计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一些好的特性,例如较小的方差。

[编辑]

偏差的分类

偏差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来表示。

1、绝对偏差:是指某一次测量值与平均值的差异。

2、相对偏差:是指某一次测量的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3、标准偏差:是指统计结果在某一个时段内误差上下波动的幅度。

4、平均偏差:是指单项测定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取绝对值)之和,除以测定次数。

5、相对标准偏差:是指标准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率。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都是正值。

[编辑]

偏差与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一样品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用偏差表示。偏差越小,说明测定结果精密度越高。

[编辑]

偏差与误差[2]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用误差衡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用偏差衡量测量结果的精密度;误差是以真实值为标准,偏差是以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标准。

误差与偏差的含义不同,必须加以区别。但是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真实值是不知道的(测量的目的就是为了测得真实值),因此处理实际问题时常常在尽量减小系统误差的前提下,把多次平行测量值当作真实值,把偏差当作误差。

[编辑]

偏差的实例[2]

例:分析铁矿石中铁的质量分数,得到如下数据:37.45,37.20,37.50,37.30,37.25(%),计算测结果的平均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

解:平均值:

各次测量的偏差分别是:0.11,-0.14,0.16,-0.04,-0.09

平均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标准偏差:

=0.13% 相对标准偏差:RSD=(0.13/37.34)×100%=0.4%

实验大数据误差分析报告和大数据处理

第二章 实验数据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第一节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的观察力,测量程序等限制,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常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有效数字来说明一个近似值的准确程度。为了评定实验数据的精确性或误差,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需要对实验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由此可以判定哪些因素是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方面,从而在以后实验中,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案,缩小实验观测值和真值之间的差值,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一、误差的基本概念 测量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所不可缺少的手段。通过测量和实验能使人们对事物获得定量的概念和发现事物的规律性。科学上很多新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以实验测量为基础的。测量就是用实验的方法,将被测物理量与所选用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它的大小。 1.真值与平均值 真值是待测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也称理论值或定义值。通常真值是无法测得的。若在实验中,测量的次数无限多时,根据误差的分布定律,正负误差的出现几率相等。再经过细致地消除系统误差,将测量值加以平均,可以获得非常接近于真值的数值。但是实际上实验测量的次数总是有限的。用有限测量值求得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 (1) 算术平均值 算术平均值是最常见的一种平均值。 设1x 、2x 、……、n x 为各次测量值,n 代表测量次数,则算术平均值为 n x n x x x x n i i n ∑==+???++=121 (2-1) (2) 几何平均值 几何平均值是将一组n 个测量值连乘并开n 次方求得的平均值。即 n n x x x x ????=21几 (2-2) (3)均方根平均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 1 222221均 (2-3) (4) 对数平均值 在化学反应、热量和质量传递中,其分布曲线多具有对数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表征平均值常用对数平均值。 设两个量1x 、2x ,其对数平均值

七、系统误差的计算

直接与间接测量的系统误差分析 陈军灵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在电气工程中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的系统误差的分析,并列举系统误差计算范例。 关键词 系统误差 直接测量 间接测量 在电气测量技术中,按测量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疏失误差三大类[1]。在电气工程测量中,主要考虑的是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可按下面方法进行计算。 1.直接测量 在仪表的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结果中的误差即是所使用仪表本身的基本误差,可以根据仪表的准确度等级计算。例如仪表测量时的读数为Ax ,仪表量程为A m ,准确度等级为K ,则测量结果可能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100%A K%A γx m max ?±= (1) 例如;用量限为30A ,准确度为1.5级的安培表,测得电流为10A ,求可能出现的最大相对误差max γ: 4.5%100%10300.015γm ax ±=??±= 即最大相对误差为±4.5% 2.间接测量 设y 为可直接测量的局部量x 1、x 2、x 3的测量结果。y γ为y 的相对误差(合成相对误差)。x1γ、x2γ、x3γ为对应于x 1、x 2、x 3的相对误差(局部量的相对误差)。因此 当 y=x 1+x 2+x 3 则 x33x22x11y γy x γy x γy x γ++= (2)

当 y=x 1-x 2 则 x22x11y γy x γy x γ+= (3) 当 y=x 1x 2 则 x2x1y γγγ+= (4) 当 y =2 1x x 则 x2x1y γγγ-= (5) 当 y=q 3n 2m 1x x x ?? 则 x3x2x1y q γn γm γγ++= (6) 由此可见, (2)式:当被测量y 为可直接测值x 1、x 2、x 3之和时,合成相对误差y γ不会大于各局部相对误差x γ中的最大者。 例如;电流表测量得出两并联支路电流:I 1=10.0A,1γ=±2.0%,I 2=20.0A,2γ=±4.0%,求电路总电流I 以及可能产生的最大相对误差y γ。 I=I 1+I 2=10.0+20.0=30.0A 最差的情况出现在合成最大相对误差取同符号。即 3.33% 4.0%30.020.02.0%30.010.0γI I γI I γ2211y =?+?=+= (3)式:当被测量y 为两个被测量之差时,合成的相对误差不仅与局部相对误差有关,而且与两被测量之差有关。若两被测量之差越大,合成相对误差越小,反之两被测量之差越小,则合成相对误差越大,当x 1、x 2的值很接近时,将出现非常大的间接测量相对误差,所以工程上要尽量避免这样的间接测量。 例如;电压表测得串联电路的电压U =1000V , U γ=±3%;U 1 =800V , 1γ=±3%,求U 2最大相对误差2γ。 根据 U 2=U ―U 1=1000-800=200V 2γ =%27%3*200 800%3*2001000=+

测量常见偏差原因分析

测量偏差常见原因分析 测量工作必须严谨细心,千万不能心存侥幸,不得有一丝马虎。测量是施工的眼睛,引导施工前进,关系施工的进度、质量,因此测量工作必须精确、快速,以下是我对测量偏差常见原因的分析。 1、全站仪建站时,只记得精平,忘记了对中,从而导致对中粗差, 定向偏差,放样偏差。 2、全站仪测量标高时,棱镜杆高度与全站仪设置棱镜高度不一 致,从而导致测量标高错误。 3、全站仪网格因子因后方交会产生变化,使用后交后未及时修改 网格因子,从而导致下次固定控制点建站测距偏差。 4、全站仪大气压及温度被修改后,没有及时修正,导致测距偏差。 5、全站仪反射物设置不正确,如棱镜、反射片、免棱镜等,每种 反射物常数均不同,因设置错误从而导致测距偏差(需注意不同规格的棱镜常数也会有差别)。 6、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三脚架螺栓未拧紧或脚架未踩实,产生 不均匀沉降,全站仪发生倾斜,从而导致放样偏差。 7、建站时,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输入错误,定向错 误,并且未进行坐标反测,从而导致放样错误。 8、放样时,放样点坐标输入错误,从而导致放样错误,该情况应 引起足够重视。建议预先将测量数据用数据线上传全站仪后直接调取桩号,上传前应对坐标数据进行核对,放样时再次核对,该

方法可节省坐标输入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9、放样时,放样点角度偏离0度0分0秒较大,从而导致放样偏 差。 10、对讲机传话时,表达或理解错误导致放点偏差,如向前5公分 打桩,结果说成或理解成向后5公分打桩,就将导致10公分的偏位。 11、放样距离超过建站距离,从而导致放样偏差。(要充分理解, 角度发散原理,放样距离越远偏差越大。) 12、除以上操作问题外,挤土效应,机械行走,都会使放好的桩位 发生位移,从而导致桩位偏差。此外,管桩施打过程中,桩身垂直度控制不好,造成桩身倾斜。同样会造成施工好的桩位发生偏差。 全站仪自身有补偿功能,在工地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工地测量员在放点过程中,都未打开补偿器,补偿失去意义。建议各工地测量员在测量过程中打开补偿器,以减少仪器轻微倾斜带来的测量误差。 2012年12月15日 郭越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精)

第2章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所得大批数据是实验的主要成果,但在实验中,由于测量仪表和人的观察等方面的原因,实验数据总存在一些误差,所以在整理这些数据时,首先应对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进行客观的评定。 误差分析的目的就是评定实验数据的精确性,通过误差分析,认清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并设法消除或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精确性。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和估算,在评判实验结果和设计方案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就化工原理实验中遇到的一些误差基本概念与估算方法作一扼要介绍。 2.1 误差的基本概念 2.1.1真值与平均值 真值是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通常一个物理量的真值是不知道的,是我们努力要求测到的。严格来讲,由于测量仪器,测定方法、环境、人的观察力、测量的程序等,都不可能是完善无缺的,故真值是无法测得的,是一个理想值。科学实验中真值的定义是:设在测量中观察的次数为无限多,则根据误差分布定律正负误差出现的机率相等,故将各观察值相加,加以平均,在无系统误差情况下,可能获得极近于真值的数值。故“真值”在现实中是指观察次数无限多时,所求得的平均值(或是写入文献手册中所谓的“公认值”)。然而对我们工程实验而言,观察的次数都是有限的,故用有限观察次数求出的平均值,只能是近似真值,或称为最佳值。一般我们称这一最佳值为平均值。常用的平均值有下列几种: (1)算术平均值 这种平均值最常用。凡测量值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可以证明:在一组等精度的测量中,算术平均值为最佳值或最可信赖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121 (2-1) 式中: n x x x 21、——各次观测值;n ――观察的次数。 (2)均方根平均值 n x n x x x x n i i n ∑=++= =1222221 均 (2-2) (3)加权平均值 设对同一物理量用不同方法去测定,或对同一物理量由不同人去测定,计算平均值时,常对比较可靠的数值予以加重平均,称为加权平均。 ∑∑=++++++===n i i n i i i n n n w x w w w w x w x w x w w 11212211 (2-3)

GPS定位误差分析及处理

GPS定位误差分析及处理 摘要:本文将对影响GP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它们的性质、大小及对定位所产生的影响,并介绍消除和削弱这些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GPS误差源处理措施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单地说,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GPS定位测量中出现的各种误差按其产生源可分为3大部分:GPS信号的自身误差即与卫星有关的误差;GPS信号的传播误差;GPS接收机的误差。 一、GPS信号的自身误差和SA,AS影响 1.1轨道误差即卫星星历误差。有关部门提供一定精度的卫星轨道,以广播星历形式发播给用户使用,从而已知观测瞬间所观测卫星的位置,因而卫星轨道误差与星历误差是一个含义。卫星星历误差又等效为伪距误差即由卫星星历所给出的卫星位置与卫星的实际位置之差。星历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卫星定轨站的数量及其地理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定轨时所用的数学力学模型和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以及与星历的外推时间间隔等,由于卫星轨道受地球和日、月引力场、太阳光压、潮汐等摄动力及大气阻力的影响,而其中有的是随机影响,而不能精密确定,使卫星轨道产生误差。 1.2美国的SA技术与AS影响。SA技术是选择可用性(Selective? ?Availability)的简称,它是由两种技术使用户的定位精度降低,即δ(dither)技术和ε(epsilon)技术。δ技术是人为地施加周期为几分钟的呈随机特征的高频抖动信号,使GPS卫星频率10.23MHz加以改变,最后导致定位产生干扰误差,ε技术是降低卫星星历精度,呈无规则的随机变化,使得卫星的真实位置增加了人为的误差。控制网的静态GPS测量是利用载波相位测量,一般是由一个点设为已知点与一个待定点位同步观测GPS卫星,取得载波相位观测值,从而得出待定点位的坐标或两点间的坐标值,称为基线测量,短基线测量可以消除SA影响。动态测量解决SA影响的途径是实时差分定位(称Real-time? DGPS),即在已知坐标点上布设基准点,通过基准站取得误差校正值,通过数据链实时传给导航定位的移动站,从而消除SA影响及两站的各种共同的误差,提高了移动站的导航定位精度。AS技术(Anti-Spoofing)叫反电子欺骗技术,其目的是为了在和平时期保护其P码,不让非授权用户使用;战时防止敌方对精密导航定位作用的P码进行电子干扰。AS技术使得用C/A码工作的用户无法再和P码相位测量联合解算进行双频电离层精密测距修正,实际降低了用户定位精度。 二、GPS信号的传输误差 2.1太阳光压对GPS卫星产生摄动加速度。太阳光压对卫星产生的摄动影响卫星的轨道,它是精密定轨的最主要误差源。太阳光压对卫星产生的摄动加速度

3.8系统误差分析与计算

第三章 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3.8系统的误差分析与计算 对于任何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输出响应含有瞬态分量和稳态分量。 系统的稳态分量反映系统跟踪控制信号的准确度或抑制扰动信号的能力,用稳态误差来描述。在系统的分析、设计中,稳态误差是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与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及外作用的形成有关,也与元件的不灵敏、零点漂移、老化及各种传动机械的间隙、摩擦等因素有关。本节只讨论由于系统结构、参数及外作用等因素所引起的稳态误差的计算方法。 本节内容分五点进行讲解: 一、系统的误差e(t)及偏差)(t ε 二、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稳态偏差 三、与输入有关的稳态偏差 四、系统结构对稳态偏差的影响 五、与干扰有关的稳态偏差 一、系统的误差e(t)及偏差)(t ε 1、定义 系统的误差e(t) (输出端定义):设()or x t 是控制系统的希望输出,()o x t 是其实际输出,则误差()e t 定义为: 值希望输出值-实际输出=-=)()()(t x t x t e o or Laplace 变换记为)(1s E ,为避免与系统的偏差()E s 混淆,用下标1区别。 )()()(1s X s X s E o or -= 系统的误差是从系统输出端来定义的,它在性能指标提法中经常使用,但在实际系统中 有时无法测量,因而,一般只有数学意义。 系统的偏差()t ε(输入端定义):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值 ()()()i t x t b t ε=-,它在系统中是可以测量的,因而具有实用性。 系统偏差的Laplace 变换记为()E s ,()()()()()()i i o E s X s B s X s H s X s =-=- 2、误差与偏差)(t ε的关系 输出为希望值时,即)()(s X s X or o =,不起调节作用)(=应该有)(0)(s E s E 0)()()()()()()(===s H s X s X s H s X s X s E or i o i -- ) () ()()()()(s H s X s X s H s X s X i or or i = ?=从而有, 输出偏离希望值时(一般情况)

面积误差原因分析

商品房面积误差原因分析 文/梅润林 随着住宅制度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购买商品房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平常的事情,而与此相对应产生的纠纷与矛盾也日益增多,有关房屋面积的纠纷问题相对突出。房屋单位面积的售价非常高,所以,购房业主拿到所购房屋后,往往会自行进行测量,而测量结果常常与房产测绘部门出具的面积不符。按照上海现有的房屋销售模式,房价以建筑面积为单位,建筑面积包括套内面积和公用面积,而在公用面积分摊上,业主只知道自己分摊到了多少公用面积,至于这些公用面积究竟位于哪里,如何分摊,往往不知情。正确的房屋面积的计算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直接与千家万户的利益息息相关,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的创导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的工作单位——上海市房屋土地测绘中心因属于市级房地产测量机构,经常接受一些上海各级法院委托的关于房屋面积纠纷案件的测量项目。笔者本人也长期从事房屋面积测量计算的工作,根据工作积累的经验结合经手的一些项目,对产生房屋面积误差的原因作些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房屋面积计算产生误差的原因 (一)房产开发商方面原因产生的误差 1.房产开发商方擅自改变房屋设计导致面积变化 按照现行房屋建设规范要求,房产开发商在取得《房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必须严格按证施工,如有修改,要向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而一些房产开发商在房屋预售后,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擅自对房屋进行修改,如增加一个阳台,增加一个有柱雨篷等。这样,到交房时面积增加,再向购房者要求补交房款。房屋已经预售,虽然还未建成交房,但实际上已经属于业主,开发商根本没有权利擅自对他人的物业进行修改,更何况是为了得到额外的经济利益。对于这种情况,购房者完全可以提出异议,主张自己的权利。 2.施工误差造成面积变化 预测时房产测绘部门是按照平面图进行作业,即便考虑了外墙粉刷和保温材料等因素,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房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参次不齐,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如外墙粉刷厚薄不均,隔墙位置有偏差等。房屋竣工后,房产测绘部门现场测量,得出的实测成果与预测数据就有差异。一般来说,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现有规定1000平方米最大允许误差为3.625平方米),可以以预售合同的条款进行约束,但是如果误差大于允许范围,就是属于施工质量严重偏差,购房者有权退房或者获得误差金额加倍的赔偿。 (二)不同行业的测量规范不统一产生的误差 房产面积计算中,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计算规范,而不同的计算规范在计算同样类型的房屋时结果会有很大差异。如在计算阳台面积时,《房产测量规范》规定,不封闭阳台计算一半面积,封闭阳台计算全面积,而《建筑预算定额》则规定阳台不论封闭与否,都计算一半面积。再如,《房产测量规范》中规定无柱雨篷不计算面积,而规划竣工测量则可计算一半面积。有许多购房者是从事相关建筑行业工作的,他们用规划测量和预算定额标准来套自己所购房屋的面积,自然产生了较大差异。就目前房屋销售面积是由房屋管理部门出具的事实来看,至少在相关规范统一之前,应以房产测量机构的计算结果为依据,这也是各级司法部门在处理房屋面积纠纷案件时委托市和各区房屋土地测绘中心进行数据确认的原因。 (三)房地测绘部门的口径掌握不统一产生的误差 这是造成房屋面积误差的最大原因。 上海房产测绘机构目前使用的房产测量规范是《上海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简称108号文),而同样属于房地系统的不同测绘机构,其计算结果会因为对规范理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再以阳台为例,如果阳台没有顶盖或者顶盖没有全部铺满,有些测绘机构认为是正式阳台而计算面积,有的测绘机构则认定为露台而不计算面积。而《上海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中只规定“未封闭的阳台、挑廊,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并未对阳台的顶盖有否或者是否铺满作出明确规定,这就会造成操作人员理解上的歧义。以万科公司在闵行浦江镇开发的“翡冷翠园”为例,它是二层的独立别墅,其中S2型的二层有类似阳台的建筑物挑出,但它上方未被屋檐全部盖住。开发商

定位误差分析

(3)定位误差的计算 由于定位误差ΔD是由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组合而成的,因此在计算定位误差时,先分别算出Δ B和ΔY ,然后将两者组合而得ΔD。组合时可有如下情况。 1)Δ Y ≠ 0,Δ B=O时Δ D= Δ B (4.8) 2)ΔY =O,Δ B ≠ O时Δ D= Δ Y (4.9) 3)Δ Y ≠ 0, Δ B ≠ O时 如果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Δ D=Δ y + Δ B (4.10) 如果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Δ D=Δ y ±Δ B (4.11) “ + ” ,“—” 的判别方法为: ①设定位基准是理想状态,当定位基面上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变为最小实体尺寸 (或由小变大)时, 判断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变动方向。 ②② 设工序基准是理想状态,当定位基面上尺寸由最大实体尺寸变为最小实体尺寸 (或由小变大) 时,判断定位基准相对其规定位置的变动方向。 ③③ 若两者变动方向相同即取“ + ” ,两者变动方向相反即取“—”。 -、定位误差及其组成 图9-21a 图9-21 工件在V 形块上的定位误差分析 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以表示由于定位基准和定位元件本身的 制造不准确而引起的定位基准位移误差,以表示。定位误差是这两部分的矢量和。 二、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一)工件以外圆在v形块上定位时定位误差计算 如图9-16a所示的铣键槽工序,工件在v 形块上定位,定位基准为圆柱轴心线。如果忽略v形块的制造误差,则定位基准在垂直方向上的基准位移误差

(9-3) 对于9-16中的三种尺寸标注,下面分别计算其定位误差。当尺寸标注为B1时,工序基准和定位基准重合,故基准不重合误差ΔB=0。所以B1尺寸的定位误差为 (9-4) 当尺寸标注为B2时,工序基准为上母线。此时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 所以△D应为△B与Δy的矢量和。由于当工件轴径由最大变到最小时,和Δy都是向下变化的,所以,它们的矢量和应是相加。故 (9-5) 当尺寸标注为B3时,工序基准为下母线。此时基准不重合误差仍然是,但当Δy向下变化时,ΔB 是方向朝上的,所以,它们的矢量和应是相减。故 (9-6)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工件以外圆在V形块上定位时,加工尺寸的标注方法不同,所产生的定位误差也不同。所以定位误差一定是针对具体尺寸而言的。在这三种标注中,从下母线标注的定位误差最小,从上母线标注的定位误差最大。 四.计算题:(共 10 分) 如图所示套类工件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94-0.20,分别采用图(b)所示的定位销定位方案和图(c)所示的V形槽定位方案,分别计算定位误差。

误差基本知识及中误差计算公式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 一.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特点: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 二.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范围。 (2)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数学期限望等于零。即: 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偶然误差要通过的一定的数学方法(测量平差)来处理。 此外,在测量工作中还要注意避免粗差(gross error)(即:错误)的出现。 §2衡量精度的指标 测量上常见的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一.中误差 方差 ——某量的真误差,[]——求和符号。 规律:标准差估值(中误差m)绝对值愈小,观测精度愈高。 在测量中,n为有限值,计算中误差m的方法,有: 1.用真误差(true error)来确定中误差——适用于观测量真值已知时。 真误差Δ——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有: 标准差 中误差(标准差估值), n为观测值个数。 2.用改正数来确定中误差(白塞尔公式)——适用于观测量真值未知时。 V——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一般为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有: 二.相对误差 1.相对中误差=

2.往返测较差率K= 三.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常以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即:。 §3误差传播定律 一.误差传播定律 设、…为相互独立的直接观测量,有函数 ,则有: 二.权(weight)的概念 1.定义:设非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1、m2、…m n,则有: 权其中,为任意大小的常数。 当权等于1时,称为单位权,其对应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unit weight mean square error) m0,故有:。 2.规律: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故观测值精度愈高,其权愈大。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报告

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物理实验的每一个课题的完成,一般分为预习、课堂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三个阶段。 §1 实验前的预习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实验任务,学生一定要作好实验前的预习。 实验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在弄清本次实验的原理、仪器性能及测试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在实验报告纸上写出实验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下列栏目: 实验名称 写出本次实验的名称。 实验目的 应简单明确地写明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 实验原理 扼要地叙述实验原理,写出主要公式及符号的意义,画上主要的示意图、电路图或光路图。若讲义与实际所用不符,应以实际采用的原理图为准。 实验内容 简明扼要地写出实验内容、操作步骤。为了使测量数据清晰明了,防止遗漏,应根据实验的要求,用一张A4白纸预先设计好数据表格,便于测量时直接填入测量的原始数据。注意要正确地表示出有效数字和单位。 §2 课堂操作 进入实验室,首先要了解实验规则及注意事项,其次就是熟悉仪器和安装调整仪器(例如,千分 尺调零、天平调水平和平衡、光路调同轴等高等)。 准备就绪后开始测量。测量的原始数据(一定不要加工、修改)应忠实地、整齐地记录在预 先设计好的实验数据表格里,数据的有效位数应由仪器的精度或分度值加以确定。数据之间要留有间隙,以便补充。发现是错误的数据用铅笔划掉,不要毁掉,因为常常在核对以后发现它并没有错,不要忘记记录有关的实验环境条件(如环境温度、湿度等),仪器的精度,规格及测量量的单位。实验原始数据的优劣,决定着实验的成败,读数时务必要认真仔细。运算的错误可以修改,原始数据则不能擅自改动。全部数据必须经老师检查、签名,否则本次实验无效。两人同作一个实验时,要既分工又协作,以便共同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整理好仪器,并将桌面收拾整洁方能离开实验室。 §3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的总结。要用简明的形式将实验报告完整而又准确地表达出来。实验报告 要求文字通顺,字迹端正,图表规矩,结果正确,讨论认真。应养成实验完后尽早写出实验报告的习惯,因为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整的实验报告应包括下述几部分内容: 数据表格 在实验报告纸上设计好合理的表格,将原始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之中(有老师签 名的原始数据记录纸要附在本次报告一起交)。 数据处理 根据测量数据,可采用列表和作图法(用坐标纸),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按照 实验要求计算待测的量值、绝对误差及相对误差。书写在报告上的计算过程应是:公式→代入数据→结果,中间计算可以不写,绝对不能写成:公式→结果,或只写结果。而对误差的计算应是:先列出各单项误差,按如下步骤书写,公式→代入数据→用百分数书写的结果。 结果表达 按下面格式写出最后结果: )N ()(N )N (总绝对误差测量结果待测量?±=.. %100(??=N N )Er 相对误差

浅谈偏差管理及CAPA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

浅谈偏差管理和CAPA的实施及运用偏差管理和CAPA是新版GMP增加的内容,成为药品现场管理最实用的管理工具,也被药监部门列为现场审核的重点,一个企业如果一年没有几十上百个偏差,检查官将会提出异议,那么如何发现偏差并运用CAPA进行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医药公司颗粒剂车间作为劲牌公司第一个药品制剂生产车间必须严格遵守新版GMP要求,如何将偏差处理和CAPA这两个管理工具运用好,是我们作为车间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在药品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的漂移、设备设施的劣化、主要物料的变更、人员操作的不规范等都会产生偏差。偏差出现后,如何进行科学、有效、及时的调查,如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纠偏措施,关系到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和质量保证体系的优化,下面结合本人过去的一点经验,浅谈一下如何有效进行偏差管理以及CAPA。 一、偏差的定义及分类 1、偏差是指产品的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过程中,所有与批准的标准、操作规程及条件不相符的情况或结果偏离了设定的基准。主要包含(包含但不限于此):

2、偏差类别:分为次要偏差、主要偏差和重大偏差 二、偏差处理的基本原则 1、任何人员必须严格、正确执行预定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规

程,防止偏差的产生。 2、出现偏差必须立即报告并按偏差处理的程序进行。 3、严禁隐瞒不报偏差及产生原因或未经批准私自进行偏差处理的情况。 4、对于出现重大偏差相关批次的产品,未经质量管理部门同意,不得出库销售。相关纠正措施完成后,经QA确认对相关批次产品质量无影响,质量受权人同意后方可出库。 四、偏差处理的基本流程 (一)偏差处理的基本流程图

误差基本知识及中误差计算公式

测量中误差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 一.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特点: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 二.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范围。 (2)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数学期限望等于零。即: 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偶然误差要通过的一定的数学方法(测量平差)来处理。 此外,在测量工作中还要注意避免粗差(gross error)(即:错误)的出现。

§2衡量精度的指标 测量上常见的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一.中误差 方差 ——某量的真误差,[]——求和符号。 规律:标准差估值(中误差m)绝对值愈小,观测精度愈高。 在测量中,n为有限值,计算中误差m的方法,有: 1.用真误差(true error)来确定中误差——适用于观测量真值已知时。 真误差Δ——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有: 标准差 中误差(标准差估值), n为观测值个数。 2.用改正数来确定中误差(白塞尔公式)——适用于观测量真值未知时。 V——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一般为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有: 二.相对误差 1.相对中误差=

2.往返测较差率K= 三.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常以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即: 。 §3误差传播定律 一.误差传播定律 设、…为相互独立的直接观测量,有函数 ,则有: 二.权(weight)的概念 1.定义:设非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1、m2、…m n,则有: 权其中,为任意大小的常数。 当权等于1时,称为单位权,其对应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 (unit weight mean square error)m0,故有:。 2.规律: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故观测值精度愈高,其权愈大。

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最新教育资料

问题学生行为偏差原因分析及几点建议 每到初二初三,当大部分学生都适应了初中生学习生活,投入了积极的学习中或为中考而奋斗时,各个班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他们企图逃课,逃离课堂;他们向往社会化,他们不愿着校服,向往“浓妆艳抹,穿成人化的衣服;他们把在校外吐烟圈视为酷,他们结交了校外高年级行为不端的学生;他们拥有一个小团体,把打架视为强者的运动;他们在课上“顶撞”老师… 总结一下这些学生,他们有共同之处:大部分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从心理学上分析,他们可能经历或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比如:一直以来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像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导致成绩下降,感觉学习力不从心,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认为学习无用,贪图享乐,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或期望太高,孩子心目中没有可以实现的近期或较长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经历失败而产生不正确的归因(归因理论)。把失败归于能力缺乏,把偶尔的成功归于外部因素,例运气,以致于发展到了产生“习得性无助感”,成为“接受失败者”,在课堂活动中不以掌握为目标,而以敷衍应付打发时间为目标。在课堂管理不够严格有效的情况下,他们出怪声,随便讲话等,成为课堂事故的制造者。 在当前评价体系下和学校大环境中没有归属感,所以他们选

择把精力投向其他活动――电脑游戏,不良的小团体活动,结交不良的朋友。 缺乏合理家庭的教养方式,处于低控制,低温暖的忽视型家庭(如单亲家庭),或高控制,低温暖的专制型家庭。有些外来务工或单亲的孩子甚至父母都不在身边,连早饭都吃不上,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他们生理和安全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别提自尊与自我发展了(比如:学习)。 班主任或教师工作方面关注成绩更多一些,对他们的学习提出了不少期待,而未充分显示出对个人的关心和尊重。 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做法使上述情况发生改善。 当学生缺乏内部学习动机时,作为教师和学校还要善于激发学生外部学习动机,例:课堂教学中灵活多变的教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小组合作和竞争学习方式的采用,鼓励性评价语的使用,分层次教学及课下辅导,及时的沟通与交流,提出合理的期待,避免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落后太远而完全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及时反馈并正确评价学生的成绩,引导他们正确的归因,不能讽刺挖苦。 作为学校要舍得拿出时间组织有效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思想,比如:他们对美的理解。组织一次校服设计与时装大赛,来释放一下学生对美的理解与感悟,在无烟日或环保日,舍弃两节课的课堂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习,宣传,讲解,感悟这一天,作出一个研究性学习或形成一个寓教于乐的小品,不求一个完美无憾的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教案 教研室:机制工艺授课教师:陈明

第十章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 第三节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各个工件在夹具上所占据的位置不可能完全一致,以致使加工后各工件的加工尺寸存在误差,这种因工件定位而产生的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上的最大变动量,称为定位误差,用?D表示。 一、定位误差的组成 1.基准不重合误差 如前所述,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便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因此选择定位基准时应尽量与设计基准相重合。当被加工工件的工艺过程确定以后,各工序的工序尺寸也就随之而定,此时在工艺文件上,设计基准便转化为工序基准。 设计夹具时,应当使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当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也将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其大小对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之间尺寸的公差,用?B表示。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的尺寸就称为定位尺寸。 2.基准位移误差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工件定位基面与夹具上定位元件限位基面的制造公差和最小配合间隙的影响,从而使各个工件的位置不一致,给加工尺寸造成误差,这个误差称为基准位移误差,用?Y表示。 基准位移误差的大小对应于因工件内孔轴线与心轴轴线不重合所造成的工序尺寸最大变动量。 当定位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工序尺寸的方向相同时,基准位移误差等于定位基准的变动范围,即 ?Y = ?i 当定位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工序尺寸的方向不同时,基准位移误差等于定位基准的变动范围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即 ?Y = ?i cos a 二、各种定位方式下定位误差的计算 1.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 如上所述,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位移误差两项组合而成。计算时,先分别算出?B和?Y,然后将两者组合而成?D。组合方法为:如果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D =?Y + ?B 如果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D = ?Y±?B 式中“+”、“-”号的确定方法如下: 1)1)分析定位基面直径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时,定位基准的变动方向。 2)2)当定位基面直径作同样变化时,设定位基准的位置不变动,分析工序基准的变动方向。 3)3)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同时,取“+”号,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反时,取“-”号。 2.工件以圆孔在心轴(或定位销)上定位 (1)(1)定位副固定单边接触 当心轴水平放置时,工件在重力作用下与心轴固定单边接触,此时

偏差CAPA风险管理的关系

1、偏差deviation 新GMP的附则一章并没有给出偏差的定义,在正文章节中,偏差经常与投诉、召回、自检等名词并列出现,只是为了将某项条款叙述的更具体一些。 实际上,从广义方面理解偏差的定义更为适当一些,任何偏离标准(包括公司文件、法律法规)的事件均可定义为偏差,这些偏离行为可能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用药安全。也就是说,在药品的生命周期内,所有非正常的事件都可归结为偏差。 趋势偏离(OOT)实际上也是一种偏差,即偏离规定的趋势。 预先或回顾方式进行的风险评估结果,如果是不可接受时,也是一种偏差,因为不符合可接受的风险标准。 偏差发生后,通常会在下面几个时刻被发现, 操作者立即发现λ 本人或他人的复核中发现λ 在批记录的汇总审核中发现λ 自检或外部审计中发现λ 定期的回顾分析发现λ 2、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CAPA) 按照广义偏差的定义来理解CAPA就很容易了,实际上就是在发现偏差并调查清楚原因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用来纠正偏差,消除偏差的影响或降低风险,预防再次重复发生。 所有的偏差必须要启动CAPA,这是个唯一的条件。 3、质量风险管理(QRM) QRM的核心是评估,确定相应的可接受风险的标准(例如RPN打分标准)。 风险评估通常在三个时刻进行: 设计阶段或准备开始实行时―――前瞻式 收集一定批次的数据或生产一定周期时―――回顾式 发现偏差时―――立即 前瞻或回顾风险分析――不可接受风险(偏差)――CAPA――再次风险评估 发现偏差―――立即风险评估――纠正预防措施―――再次风险评估 质量系统 生产系统 物料系统 厂房设施与设备系统 实验室系统 验证系统 包装与贴签系统 销售与售后服务系统 机构与人员系统 九个方面必须做评估

定位误差计算解析

3.2.3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使用专用夹具对工件进行装夹加工。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工序图则是设计专用夹具的主要依据。由于在夹具设计、制造、使用中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精确,故当使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不可避免地会使工序的加工精度参数产生误差,定位误差就是这项误差中的一部分。判断夹具的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夹具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是计算定位误差的目的所在。 1.用夹具装夹加工时的工艺基准 用夹具装夹加工时涉及的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设计基准是指在设计图上确定几何要素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与夹具定位误差计算有关的工艺基准有以下三种: (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序基准可简单地理解为工序图上的设计基准。分析计算定位误差时所提到的设计基准,是指零件图上的设计基准或工序图上的工序基准。 (2)定位基准 在加工过程中使工件占据正确加工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即为工件与夹具定位元件定位工作面接触或配合的表面。为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应尽量选设计基准作定位基准。 (3)对刀基准(即调刀基准) 由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的,用于调整加工刀具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必须指出,对刀基准与上述两工艺基准的本质是不同,它不是工件上的要素,它是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出来的要素(平面、轴线、对称平面等)。如果夹具定位元件是支承板,对刀基准就是该支承板的支承工作面。在图3.3中,刀具的高度尺寸由对导块2的工作面来调整,而对刀块2工作面的位置尺寸7.85±0.02是相对夹具体 4的上工作面(相当支承板支承工作面)来确定 的。夹具体4的上工作面是对刀基准,它确定了 刀具在高度方向的位置,使刀具加工出来的槽底 位置符合设计的要求。图3.3中,槽子两侧面对 称度的设计基准是工件上大孔的轴线,对刀基准 则为夹具上定位圆柱销的轴线。再如图3.21所 示,轴套件以内孔定位,在其上加工一直径为φ d 的孔,要求保证φd 轴线到左端面的尺寸L 1及孔中心线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要求。尺寸L 1的 设计基准是工件左端面A ′,对刀基准是定位心 轴的台阶面A ;φd 轴线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的 设计基准是内孔轴线,对刀基准是夹具定位心轴 2的轴线OO 。 2.定位误差的概念 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定位不准 确引起该批工件某加工精度参数(尺寸、位置) 的加工误差,称为该加工精度参数的定位误差 (简称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以其最大误差范围 来计算,其值为设计基准在加工精度参数方向上 的最大变动量,用dw 表示。 a) b 图3.21 钻模加工时的基准分析

最新定位误差计算解析

323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使用专用夹具对工件进行装夹加工。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工 序图则是设计专用夹具的主要依据。 由于在夹具设计、制造、使用中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精确, 故当使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 不可避免地会使工序的加工精度参数产生误差, 定位误 差就是这项误差中的一部分。 判断夹具的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夹具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 序的加工要求,是计算定位误差的目的所在。 1. 用夹具装夹加工时的工艺基准 用夹具装夹加工时涉及的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设计基准是指在设 计图上确定几何要素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 与夹 具定位误差计算有关的工艺基准有以下三种: (1) 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序基准可简单 地理解为工序图上的设计基准。 分析计算定位误差时所提到的设计基准, 是指零件图上的设 计基准或工序图上的工序基准。 (2) 定位基准 在加工过程中使工件占据正确加工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即为工件与夹 具定位元件定位工作面接触或配合的表面。 为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应尽量选设计基准作定 位基准。 (3) 对刀基准(即调刀基准) 由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的,用于调整加工 刀具位置所依据的基准。 必须指出,对刀基准与上述两工艺基准的本质是不同, 它不是工件 上的要素,它是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出来的要素(平面、轴线、对称平面等) 。 如果夹具定位元件是支承板,对刀基准就是该支承板的支承工作面。在图 3.3中,刀具的高 度尺寸由对导块 2的工作面来调整,而对刀块2工作面的位置尺寸 7.85土 0.02是相对夹具体 4的 上工作面(相当支承板支承工作面)来确定 的。夹具体 4的上工作面是对刀基准, 它确定了 刀具在高度方向的 位置,使刀具加工出来的槽底 位置符合设计的要求。图 3.3中,槽子两侧面对 称度的设计基准是工件上大孔的轴 线, 对刀基准 则为夹具上定位圆柱销的轴线。再如图 3.21所 示,轴套件以内孔定位, 在其上加工一直径为 0 d 的 孔,要求保证0 d 轴线到左端面的尺寸 L 1及 孔中心线对 内孔轴线的对称度要求。尺寸 L 1的 设计基准是工件左端面 A 对刀基准是定位心 轴的台阶面A ; 0 d 轴线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的 设计基准是内孔轴 线, 对刀基准是夹具定位心轴 2的轴线00。 2. 定位误差的概念 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定位不准 确引起 该批工件某加工精度参数(尺寸、位置) 的加工误差, 称为该加工精度参数的定位误差 (简称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以其最大误差范围 来计 算,其值为设计基准在加工精度参数方向上 的最大变动 量,用."■:dw 表示。 a) b 图3.21 钻模加工时的基准分析

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管理规程

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管理规程

1 目的 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CAPA)程序,纠正与预防不符合、潜在不符合、不期望事件的发 生,确保公司持续、有效地执行GMP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质量管理活动中所有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控制。 3 定义 3.1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是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减少或消除问题再发生的措施。 3.2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发生。 3.3 根本原因:通过各种方法和工具,深入分析而确定问题发生的内在根本因素。 4 纠正预防措施(CAPA)的范围 来源于客户投诉、产品缺陷、召回、生产偏差、实验室异常检验结果偏差、自检、外部审计(包括政府检查)、工艺性能和产品质量监测趋势、变更控制、产品年度回顾等活动中发现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整改措施的深度和形式应与风险评估的级别相适应。 5 职责 5.1 企业所有员工: (1)正确理解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规程的要求 (2)在不合格总是发生时,按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并报告主管或直接领导5.2 生产部经理、工程部经理、物料供应部经理与车间负责人: (1)根据批准的计划,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相应的整改措施。 (2)定期检查整改措施计划的进展,直到所有的整改措施均已完成并最终得到质量部的确认批准。 (3)因特殊原因,整改措施计划需要进行变更或延长时,在原计划完成日之前提出申请,并得到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部经理的批准。 5.3 质量部: (1)负责建立和维护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