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

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

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
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

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

作者:李淑娟工作单位:陕师大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摘要:钟表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向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发展,机械钟表由

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部分组成。机械钟表利用发条作为动力的原动系,经过一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来推动擒纵调速器工作;再由擒纵调速器反过来控制传动系的转速;传动系在推动擒纵调速器的同时还带动指针机构,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调速器,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上条拨针系是上紧发条或拨动指针的机件。

关键词:发展史原理原动传动齿轮

钟表是一种计时工具,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各类钟和表的总称,另一个是专指体积较大的表,尤指机械结构的有钟摆的表。钟表技术是计时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机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技术源头之一。

钟表分类大致如下:

有摆钟表:是由阿拉伯工匠最早设计出来的。其工作原理是等速运动原理。

机械钟表:机械钟表的动力系统是发条,计时单位是小时、分钟、秒,分别采用了12进位制和60进位制。

(一)钟表发展史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世纪,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12

3图4

机械钟是图1所画的重锤式机械钟,这也是欧洲最早的一种依靠擒纵装置进行守时的计时器。图2画出了这种机械钟主要工作机构的简化图。这种钟以一个重锤提供驱动力,悬挂重锤的绳子缠绕在一根轴上,重锤下落,带动轴转动,并将转动传递给守时机构。守时机构包括一套擒纵装置和横摆,擒纵装置主要由棘轮和带棘爪的心轴组成,心轴上方与横摆相连。当棘轮在重锤的带动下转动,上方的轮齿推开心轴上部的棘爪,使心轴转过一个角度,而这样刚好又使心轴下部的棘爪转过来挡在下方轮齿的去路上,棘轮继续转动将它推开后,心轴就转回原来的位置,完成了一次摆动。心轴每摆动一次,棘轮都转过一个相同的角度,而这种摆动的频率通过连在心轴上的横摆得到控制,从而具有等时性(如同单摆的等时性一样,这种等时性是可以用经典力学证明的),这样,将棘轮的运动通过中轴传递给表盘上的指针,指针就可以匀速转动了。此外,由于横摆摆动的频率与横摆的转动惯量和棘轮施加给它的力量大小有关,而后者又最终由重锤所受的重力决定,不易调节,因此为方便对钟表运转速度进行调试,横摆两端的配重物被设计成可以移动的,向外移则横摆的转动惯量增大,钟速变慢,向内移则转动惯量减小,钟速变快。这种钟的缺点在于,重锤提供的驱动力在维持主要机械部分运转的同时,也是推动横摆摆动的唯一力量,而这个推力是与横摆的摆动频率相关的,当重锤提供的动力经过数重机械结构最终传递到横摆以

后,其间的误差已经积累得非常大了。因此这种钟走得“很不准确”。伽利略发现单摆的等时性以后,建议研制利用单摆作为核心守时装置的计时器,这一提议在惠更斯手中得到实现。

图3即是惠更斯摆钟的基本结构。钟的机械动力仍由重锤提供,但擒纵器的摆动频率由单摆控制。一个与擒纵器心轴连在一起的L形杆伸向单摆,L形杆的杆头分叉,刚好卡住刚性的摆棍,单摆摆动时带动L形杆转动,从而把摆动的频率传递给擒纵器。摆钟的优越性在于,单摆的频率与推动它的初始力量无关,而只与重力和摆长有关,这样守时机构就真的不再受到动力机构的干扰了。之后,惠更斯又发明了一种游丝—摆轮装置。游丝是一个螺旋形的弹簧,连在摆轮上,当摆轮向一个方向转动,使游丝发生形变,产生一个力拉动摆轮回转,在转过平衡位置后,游丝再一次发生形变,又产生一个反向的力,重新把摆轮拉回来。这样就能维持一种能够周期性的震动,像横摆、单摆一样,用来控制擒纵器的频率。游丝—摆轮与单摆一样独立于动力机构,其频率不受其他机械部分影响,而利用游丝—摆轮制成的钟表相对于摆钟的优点主要在于不依靠重力,因此只要设计合理,那么其在移动中仍可准确走时,也就意味着相对更加便携。后来英国人哈里森发明的第一台能够精确运行的航海钟就采用这种机构的。

(二)机械表工作原理简谈

钟表的应用范围很广,成表品种甚多,可按振动原理、结构和用途特点分类。按振动原理可分为利用频率较低的机械振动的钟表,如摆钟、摆轮钟等;利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振荡和石英振荡的钟表,如同步电钟、石英钟表等;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机械式的,如机械闹钟、自动、日历、双历、打簧等机械手表;电机械式的,如电摆钟、电摆轮钟表等;电子式的,如摆轮电子钟表、音叉电子钟表、指针式和数字显示式石英电子钟表等。钟表主要有成表、表芯、成钟、钟芯等构成的。

机械钟表有多种结构形式,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部分组成。

图一与图二分别是机械手表工作原理图与结构图。

图一

图二

机械钟表利用发条作为动力的原动系,经过一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来推动擒纵调速器工作;再由擒纵调速器反过来控制传动系的转速;传动系在推动擒纵调速器的同时还带动指针机构,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调速器,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上条拨针系是上紧发条或拨动指针的机件。

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机构,可增加钟表的功能,如自动上条机构、日历(双历)机构、闹时装置、月相指示和测量时段机构等。

原动系是储存和传递工作能量的机构,通常由条盒轮、条盒盖、条轴、发条和发条外钩组成。发条在自由状态时是一个螺旋形或S形的弹簧,它的内端有一个小孔,套在条轴的钩上。它的外端通过发条外钩,钩在条盒轮的内壁上。上条时,通过上条拨针系使条轴旋转将发条卷紧在条轴上。发条的弹性作用使条盒轮转动,从而驱动传动系。

传动系是将原动系的能量传至擒纵调速器的一组传动齿轮,它是由二轮(中心轮)、三轮(过轮)、四轮(秒轮)和擒纵轮齿轴组成,其中轮片是主动齿轮,齿轴是从动齿轮。钟表传动系的齿形绝大部分是根据理论摆线的原理,经过修正而制作的修正摆线齿形。

擒纵调速器是由擒纵机构和振动系统两部分组成,它依靠振动系统的周期性震动,使擒纵机构保持精确和规律性的间歇运动,从而取得调速作用。叉瓦式擒纵机构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擒纵机构。它由擒纵轮、擒纵叉、双圆盘和限位钉等组成。它的作用是把原动系的能量传递给振动系统,以便维持振动系统作等幅振动,并把振动系统的振动次数传递给指示机构,达到计量时间的目的。

振动系统主要由摆轮、摆轴、游丝、活动外桩环、快慢针等组成。游丝的内外端分别固定在摆轴和摆夹板上;摆轮受外力偏离其平衡位置开始摆动时,游丝便被扭转而产生位能,称为恢复力矩。擒纵机构完成前述两动作的过程,振动系在游丝位能作用下,进行反方向摆动而完成另半个振动周期,这就是机械钟表在运转时擒纵调速器不断和重复循环工作的原理。

上条拨针系的作用是上条和拨针。它由柄头、柄轴、立轮、离合轮、离合杆、离合杆簧、拉档、压簧、拨针轮、跨轮、时轮、分轮、大钢轮、小钢轮、棘爪、棘爪簧等组成。

上条和拨针都是通过柄头部件来实现的。上条时,立轮和离合轮处于啮合状态,当转动柄头时,离合轮带动立轮,立轮又经小钢轮和大钢轮,使条轴卷紧发条。棘爪则阻止大钢轮逆转。拨针时,拉出柄头,拉档在拉档轴上旋转并推动离合杆,使离合轮与立轮脱开,与拨针轮啮合。此时转动柄头便拨针轮通过跨轮带动时轮和分轮,达到校正时针和分针的目的。

附:

钟表要求走时准确,稳定可靠。但一些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条件都会影响钟表的走时精度。内部因素包括各组成系统的结构设计、工作性能、选用材料、加工工艺和装配质量等。例如,发条力矩的稳定性,传动系工作的平稳性,擒纵调速器的准确性等都影响走时精度。

外界环境条件包括温度、磁场、湿度、气压、震动、碰撞、使用位置等。例如,温度变化会引起钟表内润滑油和摆轮游丝性能的变化,从而引起走时性能的变化;环境的磁场强度大于60奥斯特时,会引起部分零件磁化而走慢;湿度大会引起部分零件氧化和腐蚀等等。

小结:

(1)钟表由水钟,日晷,漏壶钟发展到摆钟,小型机械钟,在对擒纵式机构的改造中增进机械表的准确度,直到走入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机械化的引进是一大突破。

(2)机械钟表利用发条作为动力的原动系,经过一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来推动擒纵调速器工作;再由擒纵调速器反过来控制传动系的转速;传动系在推动擒纵调速器的同时还带动指针机构,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调速器,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上条拨针系是上紧发条或拨动指针的机件。此外,还有一些附加机构,可增加钟表的功能,如自动上条机构、日历(双历)机构、闹时装置、月相指示和测量时段机构等。

体会:机械原理课虽然课时量少,但老师通俗的讲解仍旧让我们收获不少,对常用机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能力进行一定的创新。

题目: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

作者:李淑娟

班级:09级数学一班

学号:40905037

成绩:

任课老师:葛文杰

2011年4月22日

机械钟表构造及工作原理

机械钟表构造及工作原理 约在16世纪初就有时计的发明,最初是利用地心引力作为动力来源,这种时计只能安置在某一固定地方,例如高楼、墙壁上所挂的大钟,就是以链子系住用铁做成的重锤,并绕在轮上转动;后来才发明了利用弹簧的弹力使其运转,也就是现在钟表的发条。这种时计在体积上缩小了许多,宛如蛋大,可以装在衣袋内,这就是德国纽伦堡锁匠所发明的纽伦堡蛋(Nuremberg Egg),这个表的零件全是以手工做成,因此费工费时,而且所作的每一只表个个不同。直到19世纪,渐渐发展到机器生产制造,质量才得以控制。直到目前为止,钟表结构的名称极不统一,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亦有许多不同的称法或译名,而且世界各国对钟表零件亦缺乏统一规定。因此,瑞士ETA机芯制造厂首先采用了以号码数来代表,以便钟表业者在配购零件时能正确无误。不过各国厂牌机芯名称虽相同,但在结构上仍有差异,代号也会不同。钟表的运转是利用杠杆原理,就好像荡秋千般的来回重复,最基本的运作顺序是由发条→中心轮→第三轮→第四轮→擒纵轮→马仔→摆轮,然后摆轮的反作用力将马仔弹回原位的一种简谐运动。 发条盒是由钢条卷曲产生弹力所造成的力量。一般而言,发条盒又称一番车(Barrel),是由发条(Mainspring)、发条鼓(Barrel Drum)和发条鼓盖(Barrel Cover)所组成,并利用方孔齿轮(Ratchet Wheel)传动至中心轮等其它齿轮,是钟表运转最重要的基础结构,就好像人类的胃袋一样,将吃进来的食物转化为能量,由于这个简单的结构方便好用,所以从古至今变化并不大。 当您听到手表〝滴答〞〝滴答〞作响宛如节拍器不停地摆动时,字盘上的秒针也随着节奏转动,让我们立刻感受到时光的不断飞逝。造成这个节奏般的声响是由于摆轮(Balance Wheel)受力反作用至马仔(Lever)所产生的声音。摆轮系统是由合金制成并以游丝(Hairspring)造成反作用力藉由推动宝石(Impulse Jewel Pin)弹回马仔(Lever),一个完美的摆轮通常是以225度至270度的摆幅不停摆动,让时间永远生生不息。 钟表的主要结构,除了先前所提到的发条和摆轮,中间的主要轮系也是让时间运转的主要零件,它们就好比人类的血液不断接收发条盒传送过来的力量。这个主要轮系包含有:(1)中心轮,又称二番车(Center Wheel or 2nd Wheel);(2)第三轮,又称三番车(3rd Wheel);(3)第四轮,又称四番车(4th Wheel);(4)擒纵轮,又称五番车(Escape Wheel),这些齿轮分别担负起时、分、秒和等时节奏的传送功能。所有动力的开始从发条旋紧发送力量至中心轮、第三轮、第四轮、擒纵轮、卡子,再到摆轮,然后摆轮反作用力至马仔使其恢复之前所在位置,如此一来,整个运转过程即可周而复始。

主板教程(呕心沥血的经典)

主板知识(经典) 目录: 第一课主板架构 第二课3VSB电路 第三课CMOS电路 第四课触发电路 第五课线性电源 第六课开关电源 第七课时钟CLK电路 第八课复位(RST)电路 第九课BIOS和代码卡 第十课接口电路 第十一课主板的维修方法 第一课主板架构

常见主板类型: 华硕(ASUS)、技嘉(GIGABYTE) 、精英(ECS)、微星(MSI)、升技(ABIT)、磐正(EPOX)、双敏(UNIKA)、映泰(BIOSTAR)、华擎(ASRock)、硕泰克(SOLTEK)、捷波(JETW AY) 、钻石(DFI)、青云(Albatron)、奥兰治ORA 、承启(CHAINTECH)、顶神(ASMART)、建基(AOpen) 、科迪亚(QDI) 、捷锐、超微(Supermicro)、浩鑫(Shuttle) 、顶星(Topstar)、佰钰、昂达(ONDA) 、佰钰acorp(台湾)、富士康(FOXCONN)、斯巴达克(SPARK)、梅捷(SOYO)、艾崴(Iwill)、小影霸、七彩虹(colorful)、天机、维博特、信步、创能(CUANON) 、三帝(DDD)、硕菁(soking)、博登(xfx)、微升(MIMSUN) 、数码通(PcDigicom)、倍嘉、冠盟、盈通(YESTON)、磐碁、隽星、数码键、冠誉、翔升、联冠(LK)、天朗、华杰、优俪、美达、磐英(hasee) 、赛科、铧基、先锋、华鑫、红苹果、天擎、金字塔PYRAMID)、奔迅(BENXUN)、百时通(BESTCOM) 、钛硕、祥瑞、科盟、科脑、普锐(Pretech)、众可、祺祥、众成、杰微、万邦龙、红船、风速、搏鹰、佰特、艾美、技星(ST STAr) 、昂迪、新华盛、威钻、建邦、天虹、奔驰、技鑫、泰安(TYAN)、杰灵(ZILLION)、火龙王、亚瑟伟业、磐志、卓越、奥美嘉(aomg)、枫叶、宏嘉、追钰、首通(SOTIME) 、双捷、思普、阳光、跆基(Twkey)、中硕、大众、中凌、讯崴、先冠、亚帝伦、拓嘉、台讯、盛邦至尊、宝捷亚特、群升(PCQS)、铭世、蓝天(LANTIAN) 、源兴、新泰(SYNTAX)、华英、红旗、众星、海讯(sunstar)、恒钛、致铭(cthim) 、台众、白鲨王(SHARKING)、凌峰、宇擎、双硕、鑫驰、速霸、华佳、宏迅、迪兰恒进、慧星、金凤凰(GPHOENIX)、帝鲨(DESHARK)、PCCHIPS 、联强(Lemel)、金正。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3.3v电源经过二极管和电感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晶体两脚常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槽的B16脚和ISA的B30脚。这两脚叫OSC测试脚。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在总频OSC线上还电容。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欧之间,总频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电平。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脚的电压和波形;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 没有总频,南、北桥、CPU、CACHE、I/O、内存上就没有频率。有了总频,也不一定有频率。总频一定正常,可以说明晶体和分频器基本上正常,主要是晶体的振荡电路已经完全正常, 反之就不正常。 当总频产生后,分频器开始分频,R2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到南桥,在南桥处理过后送到P CI槽B8和ISA的B20脚,这两脚叫系统测试脚,这个测试脚可以反映主板上所有的时钟是否正常。系统时钟的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1.5V,这两脚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由南桥提供。 在主板上RESET和CLK者是南桥处理的,在总频正常下,如果RESET和CLK都没有,在南桥电源正常情况下,为南桥坏。主板不开机,RESET不正常,先查总频。在主板上,时钟线 比AD线要粗一些,并带有弯曲。 二、主板时钟芯片电路及时序关系讲解 1、概述 主板时钟芯片电路提供给CPU,主板芯片组和各级总线(CPU总线,AGP总线,PCI总线,ISA总线等)和主板各个接口部分基本工作频率,有了它,电脑才能在CPU控制下,按步就班,协调地完成各项功能工作: 2、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 a、解释说明,主板时钟芯片即分频器的原始工作振荡频率,由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的谐振频率来产生,提供给分频率一个基准的14.318MHZ的振荡频率,它是一个多谐振荡器的正反馈环电路,也就是说它把输入作为输出,把输出作为输入的反馈频率,象这样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自激过程。 b、基本电路部分: c、分频器(时钟芯片)电路部分:分频器基本工作条件;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提供14.318MHZ基准频率.;VCC(3.3V)工作电压(依具体时钟芯片而定);V SS接地线(~);滤波电容(对分频器产生的各级频率进行标正微调;分频器产生的各级总线时钟;CPU外部总线时钟频率(CPU CLOCK):66MHZ.100MHZ.133MHZ内存控制管理器总线时钟频率(DIMM):66MHZ.100.133MHZ;AGP总线时钟频率:66MH Z;PCI总线时钟频率:33MHZ;ISA总线时钟频率:8MHZ。 d、基本时序关系: CPU 66、100、133 PCI(33MHZ) ISA(8MHZ) 三、图解 频率发生器芯片

钟表结构

钟表结构构造 手表构造 手表的主要零件主要分为外部看得见的零部件和外部看不见的零部件。 一、外部看得见的零部件 表镜(LOOKING GLASS):保护表面(表盘)。 表壳(WATCHCASE):保护手表(即腕表)机芯免受外来的灰尘、露水或震动的损毁,同时为腕表提供时尚而又迷人的外型。 表带(BRACELET):有皮带和金属链两种。 圈口(WATCH-FRAME):锁紧表镜,有两种类型:一是固定型,可提供优美的外观;二是单向转动型,主要运用于运动型腕表,只要将其0指针拨至分针处便可以计算重叠时间。 底盖(WATCH-BOTTOM):保护手表内部机芯,其锁紧方式分为铰链螺丝锁紧、压力锁紧及螺丝锁紧三种。 表盘(WATCH-FACE):主要用于显示时间,同时关系到手表的设计。其可设计为不同的形状,也可使用不同的材质,时间刻度亦可选用简单漆印或突印。 指针:用于指示具体时刻。 表冠(WATCH-HEAD):用于调校日期及时间、上链,用钢或金制成。 表扣(WATCH-BUTTOM):多由不锈钢,钛金属制成。 二、外部看不见的零部件 1、胶圈(RUBBER-CIRCLE):用于防止外来物质及恶劣环境(如灰尘、化妆品、气温变化等)影响和侵害。 2、内部机芯(INTER-MACHINE)及特殊功能(SPECIAL FUNCTION) (1)自动石英(AUTOQUARTZ):无需电池的精确石英时计,爱表族论坛 用手转动中央转轴或利用手臂的摆动而带动表内的飞跎转动,而转动时微型发电器产生的电能传送到储电及供电功能的电容,电容稳定地输出电能而推动微型电路石英计时装置

(2)石英内机(QUARTZ):石英与电子经过特别处理综合输出动力,准确的石英震荡频率带来准确的石英动力手表。两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会损坏机芯,而三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则会进水和进灰尘,所以不要将石英表的把的拔出来节省电能。 (3)自动内机(AUTOMATIC):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是依靠机芯体的飞跎重量带来,当佩戴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带动飞驼转动,同时也带动表内发条为手表上链。 (4)机械内机(MECHANICAL):机械表的动力全来自弹簧的推动,转动表冠,机芯内弹簧将能量注入而推动时计运行。机械表有21钻与25钻的类型,其区别在于25钻有停秒功能,相对更防磨损,使用年限更长;21钻则没有停秒功能,相对耐磨程度差。 除了21钻与25钻外,还有一些高档品牌的机芯钻数有:32钻(劳力士)、36钻(肖邦表)等。 3、更换电池显示(EOL):当秒针呈现每四秒跳动一次的现象,佩戴者必须在二至三星期内更换电池。 低能量显示(EOE):当秒针每四秒一跳时便提示要补充能量,此时不会影响手表正常运作。 4、万年历中的闰年 (1)、(罗马略历)是凯撒大帝在公元前46年所创,以365天为一年,每4年一闰,闰年为366天(二月多一天,29天)目的是调整日历年与太阳轨道年之间的差距。 (2)、(格里高里历)是今日各国通行的历法,是罗马教皇十三世于1582年修订而成。规律的4年一闰周期。每400年会中断3次,也就是在整百年却不能为400来整除的都不算是闰年,例如公元2100,2200,2300,都不算是闰年,但2400年可为400整除,故算是闰年,因此说每400年会中断3次。

主板CPU供电电路原理图

CPU供电电路原理图 相信大家看主板导购文章的时候经常听到说这块主板是三相供电,那块是两相供电的说法,而且一般总是推荐三相供电的主板。那么两相三相到底代表什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应该怎么选择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尽量让大家能够自己分辨出主板到底几相供电,并且提供一点购买建议。 ● CPU供电电路原理图 我们知道CPU核心电压有着越来越低的趋势,我们用的ATX电源供给主板的12V,5V直流电不可能直接给CPU供电,所以我们要一定的电路来进行高直流电压到低直流电压的转换,这种电路不仅仅用在CPU的供电上,但是今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供电电路的原理,以便大家理解。 一般而言,有两种供电方式。 1. 线性电源供电方式: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实现,晶体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串接在供电回路中。 上图只要是学过初中物理的都懂,通过电阻分压使得负载(这里想像为CPU)上的电压降低。虽然方法简单,但由于可变电阻与负载流过相同的电流,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并导致升温,电压转换效率非常低,

一般主板不可能用这种方法。 2. 开关电源供电方式:我们平时用的主板基本都用这种方式,原理图如下。 其工作原理比刚刚的电路复杂很多,笔者只能简单说说:ATX供给的12V电通过第一级LC电路滤波(图上L1,C1组成),送到两个场效应管和PWM控制芯片组成的电路,两个场效应管在PWM控制芯片的控制下轮流导通,提供如图所示的波形,然后经过第二级LC电路滤波形成所需要的Vcore。 上图中的电路就是我们说的“单相”供电电路,使用到的元器件有输入部分的一个电感线圈、一个电容,控制部分的一个PWM控制芯片、两个场效应管,还有输出部分的一个线圈、一个电容。强调这些元器件是为了后文辨认几相供电做准备。 由于场效应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时的内阻和截止时的漏电流都较小,所以自身耗电量很小,避免了线性电源串接在电路中的电阻部分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 多相供电的引入 单相供电一般能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

2_电脑主板时钟电路的仿真功能板SOL_STM_PCCLOCK功能板产品说明书

SOL-STM-PCCLOCK 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功能板使用说明书 中盈创信()科技 目录

一、简介 (3) 二、SOL-STM-PCCLOCK功能板介绍 (3) 2.1 功能介绍 (3) 2.2 外观及接口说明 (3) 2.3 功能板指示灯状态说明 (4) 三、功能板电路图及元器件规格 (4) 3.1 功能板电路图 (4) 3.2 元器件规格表 (5) 四、标准故障点设置位置及方法 (6) 4.1 故障点设置方法 (6) 4.2 故障点设置方案 (6) 4.3 故障点设置方法建议 (6) 五、料包清单 (7) 六、注意事项 (7) 七、装箱清单 (7)

一、简介 中盈创信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方案专为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设计,实训室设备组件包括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功能板、智能检测平台、智能检测平台管理系统。其中功能板属于实训类消耗品,每一种功能板均为某种设备中某一部分电路的还原及改进,可对功能板进行故障循环的设定及维修。 功能板可以与中盈创信智能检测平台配合,实现功能板的维修前故障检测,维修后维修结果确认,进而与中盈创信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管理软件联动,实现课程组织、实验管理、教师及学生管理、成绩管理等功能。 中盈创信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方案是各院校组建芯片级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培养芯片级检测与维修人才的理想选择。 二、SOL-STM-PCCLOCK功能板介绍 2.1 功能介绍 SOL-STM-PCCLOCK功能板为电脑主板时钟电路的仿真功能板,可以实现电脑时钟功能电路。 2.2 外观及接口说明

1、外接连线接口:40PIN的排线接口(与检测平台上端40PIN排线接口相连,用于维修前及维修后检测,维修过程中无需连接。) 2、外接连线接口:40PIN的排线接口(与检测平台下端40PIN排线接口相连,用于维修前及维修后检测,维修过程中无需连接。) 3、开关按钮 4、红色指示灯 5、绿色指示灯 6、输入电源:9V的直流电源。 2.3 功能板指示灯状态说明 1、插上直流电源,电源红色指示灯亮,这时侯相当电脑通电的状态。 2、插上直流电源,按下开关按钮,绿色指示灯亮,这时候相当时钟电路供电正常。 3、再按下开关按钮,绿色指示灯灭,这时候相当电脑关机状态。 三、功能板电路图及元器件规格 3.1 功能板电路图

时钟电路基本原理

1时钟供电组成 时钟电路主要由时钟发生器(时钟芯片)、、、和等组成。 ● 时钟芯片时钟芯片主要有S. Winbond、 PhaseLink. C-Medi a、IC. IMI等几个品牌,主板上见得最多的是ICS和Winbond两种,如图6-1、图6-2所示。 ● 晶振 时钟芯片通常使用的晶振,如图6-3所示。 晶振与组成一个谐振回路,从晶振的两脚之问产生的输入到时钟芯片,如图6-4所示。 判断品振是否工作,可以用测量晶振两脚分别对地是否有(以上),这是晶振工作的前提条件,再用示波器测量晶振任意一脚是否有与标称频率相同的振荡正弦波输出(这是最准确的方法)。在没有示波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新的晶振和谐振电容,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 2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的1=作原理图,如图6-5所示。 时钟芯片有电压输入后(有的时钟芯片还有一组电压),再有一个好信号,表示主板各部位所有的供电止常,于是时钟芯片开始工作。 晶振两脚产生的基本频率输入到时钟芯片内部的,从振荡器出来的基本频率经过“频率扩展锁相网路”进行频率扩展后输入到各个,

最后得到不同频率的时钟输出。 初始默认输出频率由频率选择锁存器输入引脚FS(4:0)设置,之后可以通过IIC总线再进行设置。 多数时钟芯片都支持IIC总线控制,通过一根双向的数据线(SD ATA)和一根时钟线( SCLK)对芯片的时钟输出频率进行设置。 图6-5中: 48MHz USB与48MHz DOT为固定48MHz时钟输出;3V66(3:1)共3组为的66MHz时钟输出: CPUCLKT (2:0)共3组为CPU时钟输出;CPUCLKC (2:0)共3组为CPU时钟输出,与CPUCLKT互为;CLK (6:0)共7组为 33MHz 的PCI时钟输出,输出到PCI插槽,有多少个PCI插槽就使用多少组。 主板的时钟分布如图6-6所示,内存总线时钟由北桥供给,部分主板电路设计有独立的内存时钟发生器,如图中虚线所示。 外频进入CPU后,乘以CPU的就是CPU实际的运行频率。例如外频是200MHz,CPU的倍频是14,那么CPU的实际运行频率是:200MHz ×14=。前端总线的频率是外频的整倍数。例如外频足133MHz,CPU 需要使用的前端总线频率是533MHz,那么就必须将133MHz外频4倍扩展,即133MHz×4=532MHz≈533MHz。 3 时钟电路故障检测 时钟电路故障通常足:全部无时钟,部分无时钟,时钟信号幅值(最高点电压)偏低。 其表现是开机无显示或不能开机。 诊断卡只能诊断PCI插槽或插槽有无时钟信号,并不代表主板其他部分的时钟就正常。最好使用示波器测量各个插槽的时钟输入脚或时钟芯片的各个时钟输出脚,看其频率和幅值是否符合,这是最准确的方法。 现在的CPU外频都已达到200MHz或更高,所以要测量CPU外频,要求示波器的带宽应在200MHz以上。

主板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主板的工作原理 2.1主板的工作原理概述 2.1.1主板的硬启动过程 主板的硬启动过程如下: ①主板插入ATX电源插头,主板加载SVSB。 ②按下主机上的电源开关(POWER BUTTON),通知南桥,然后南桥发出信号经过转换后产生PS_ON#信号。 ③POWER(ATX电源)输出SV、3.3V、12V等各路供电。 ④电源输出稳定后,发出POWERGOOD信号通知主板。 ⑤主板上产生各芯片和设备需要的电压,如1.5V、2.5V等。同时CPU也得到一个供电,拉低VRM芯片(CPU供电管理芯片)的VID信号。 ⑥VRM芯片控制产生VCORE(CPU核心供电,部分资料也称为VCCP)给CPU。 ⑦稳定的VCORE电压反馈给VRM控制芯片。VRM产生PWRGD信号,部分资料也称为VRM_GD、VCORE_GD等,专指CPU供电电源就绪。 ⑧同时VCORE经转换后,产生CLK-EN送给主板CLK(时钟芯片)电路,时钟电路开始工作,产生各设备所需的时钟。 ⑨南桥收到VRM产生的PWEGD和CLK电路送达的时钟信号后产生PCIRST#。 ⑩PCIRST#送达ACPI控制器或门电路,经转化后分别送出,送达北桥的PCIRST#(新款主板为PLTRST#),送达北桥后,北桥送出CPURST#。 ○11CPU收到CPURST#后,发出一个地址信号,这个地址信号固定为FFFFFFFOH,指向BIOS的入口地址,通过CPU到北桥的前端总线到北桥,北桥将该地址信号,经过HUB-LINK (新款Intel芯片组叫做DMI总线,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叫法不同)送达南桥。 ○12南桥收到地址信号后,将地址发送给BIOS,然后取得该地址存储的命令,并通过数据线将取得的BIOS命令送到北桥,再至CPU,CPU执行接收到的指令,执行运算和控制,发出一系列指令。

手机供电电路与工作原理

手机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电池脚的结构和功能。 目前手机电池脚有四脚和三脚两种:(如下图) 正温类负正温负 极度型极极度极 脚脚脚 (图一)(图二) 1、电池正极(VBATT)负责供电。 2、TEMP:电池温度检测该脚检测电池温度;有些机还参与开机,当用电池能开机,夹正负极不能开机时,应把该脚与负极相接。 3、电池类型检测脚(BSI)该脚检测电池是氢电或锂电,有些手机只 认一种电池就是因为该电路,但目前手机电池多为锂电,因此,该脚省去便为三脚。 4、电池负极(GND)即手机公共地。 二、开关机键: 开机触发电压约为2.8-3V(如下图)。 内圆接电池正极外圆接地;电压为0V。 电压为2.8-3V。 触发方式 ①高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VBAT,另一端接电源触发 脚。 (常用于:展讯、英飞凌、科胜讯芯片平台) ①低电平触发:开机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电源触发脚。 (除以上三种芯片平台以外,基本上都采用低电平触发。如:MTK、AD、TI、飞利浦、杰尔等。) 三星、诺基亚、moto、索爱等都采用低电平触发。

三、手机由电池直接供电的电路。 电池电压一般直接供到电源集成块、充电集成块、功放、背光灯、振铃、振动等电路。在电池线上会并接有滤波电容、电感等元件。该电路常引起发射关机和漏电故障。 四、手机电源供电结构和工作原理。 目前市场上手机电源供电电路结构模式有三种; 1、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目前大部分手机都使用该电路供电) 2、 使用电源集成块(电源管理器)供电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下图) 电池电压 逻辑电压(VDD) 复位信号(RST) 射频电压(VREF) VTCXO 26M 13M ON/OFF AFC 开机维持 关机检测 (电源管理器供电开机方框图) 1)该电路特点: 低电平触发电源集成块工作; 把若干个稳压器集为一个整体,使电路更加简单; 把音频集成块和电源集成块为一体。 2)该电路掌握重点: 电 源 管 理 器 CPU 26M 中频 分频 字库 暂存

电波钟表的基本技术原理模板

电波钟表的基本技 术原理

电波钟表的基本技术原理 1电波钟表技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波钟表,也称为无线控制计时钟表(英文名称为:Radio con trolled timepieces )。电波钟表作为一个系统的技术原理是 :首先,由 标准时间授时中心将标准时间信号进行编码 (商业码则进行加密),利 用低频(20KHz~80KHz )载波方式将时间信号以无线电长波发播出 去。电波钟表经过内置微型无线电接收系统接受该低频无线电时码信 号,由专用集成芯片进行时码信号解调,再由计时装置内设的控制机构 自动调节钟表的计时。经过这样一个技术过程 ,使得所有接收该标准 时间信号的钟表(或其它计时装置)都与标准时间授时中心的标准时间 保持高度同步,进而全部电波钟表显示严格一致的时间。 长波传播示意图 电 离 层 E 空 天 直达波 白 夜 黑 接收机 / 间波 4 层 地球 //< /7- 发射机

基本原理图 信号解码及同步 具有晶振时基的电 微控制器 2电波钟表技术系统的授时信号发射基本工作原理 授时信号的发射部分由原子钟、 时间信号处理器、 调制器、 载 波振荡器、激励级、强放级和发射天线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原子钟 作为时钟源,产生相对准确和稳定的时频标准,这个频率标准经过系统 分频器得到实时的标准时间信息。女口 :年、月、日、时、分、秒、 毫秒、微妙等时间信息,这些时间信息经过时间信息处理器 ,进行码变 换和加密等信号处理,形成标准授时信号,再将授时信号送到调制器去 调制一个高频载波,调制好的信号经过激励器以一定的激励功率去激 励发射机的强放级,由强放级产生数十千瓦的功率向空间发射无线电 电波。不同国家的低频时码授时台以不同的频率发射时码信号。 (如: 美国,时码代号 WWVB,频率为60 KHz;德国,时码代号DCF,频率为 77.5 KHz;英国,时码代号为 MSF,频率为60 KHz;日本两个台,时码代 号为JJY 频率分别为40 KHz 和60 KHz;中国,时码代号为BPC,频率 为 68.5KHZ ) 接收IC 时间 时钟 信号处 理控制 信息显或接口输

台式机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浅析

台式机时钟电路的工作原理浅析: DC3。5V电源给过二极管和L1(L1可以用0欧电阻代替)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之间。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晶体产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的B16脚和ISA的B30脚,这两脚叫OSC测试脚。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在总频OSC的线上还有电容,总频线的对地阻值在450-700欧之间。总频的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的电压和波形。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没有总频,南、北桥、CPU、CACHE、I/O、内存上就没有频率。有了总频,南、北桥、内存、CPU、CACHE、I/O上不一定有频率。总频一旦正常,分频器开始分频,R2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到南桥,在面桥处理过后送到PCI的B39脚(PCICLK)和ISA的B20脚(SYSCLK),这两脚叫系统时钟测试脚。这个测试脚可以反映主板上所有的时钟是否正常。系统时钟的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1。5V,这两脚的阻值在450-700欧之间,由南桥提供。在主板上,RST和CLK都是由南桥处理的,在总频正常,如果RST和CLK都没有,在南桥电源正常的情况下,为南桥坏。 主板不开,RST不正常,是先查总频。在数码卡上有OSC灯和RST灯,没有CLK灯的故障:先查R3输出的分频有没有,没有,在线路正常的情况下,分频器坏。CLK的波形幅度不够:查R3输出的幅度够不够,不够,分频器坏。够,查南桥的电压够不够,够南桥坏;不够,查电源电路。R1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给CPU的第六脚(在CPU上RST脚旁边,见图纸),这个脚为CPU 时钟脚。CPU如果没有时钟,是绝对不会工作的,CPU的时钟有可能是由北桥提供。如果南桥上有CLK信号而CPU上没有,就可能是分频器或南桥坏。R4为I/O提供频率。 在主板上,时钟线比AD线要粗一些,并带有弯曲。频率发生偏移,是晶体电容所导致的,它的现象是,刚一开机就会死机,运行98出错。分频器本身坏了,会导致频率上不上去。和晶体无关。CPU 的两边为控制处(位置见图),控制南桥和分频器,当频率发生偏移,会自动调整。 说明:此文选自江湖郎中主板维修,看后大有受益,推荐文友浏览。绝无剽窃之意。

钟表知识总结

钟表知识 表壳篇 表壳是指腕表表头的外壳部件,其作用是包容并保护手表的内在部件,如机芯、表盘、表针等,同时为腕表提供时尚而又迷人的外型。与表壳紧密相连的部件有:表镜、底盖、表冠、按掣等。 1.表壳的作用 表壳有如人体的躯壳,它除了直接呵护手表的内在部件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手表的各项性能指数,例如:防水度、防尘性能、防磁性能、抗震性能……,另外,表壳还决定着手表主体的外观造型。 2.表壳的分类 表壳依据材质来划分,比较常见的有:不锈钢表壳、陶瓷表壳、钛合金表壳、白金表壳、玫瑰金表壳、铂金表壳、精钢表壳、镀金表壳、黄金表壳、钨钢表壳、铝质表壳、铜表壳、锌合金表壳、塑料表壳等,不太常见的还有木质表壳、铁表壳、纤维表壳、纯银表壳、纯金或K金表壳等。 表壳依据款式来划分,则有:圆形表壳、方形表壳、桶形表壳、鹅蛋形表壳。 3. 常用表壳的优缺点: 合金壳: 一般来讲加工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量大,价格低,.但由于其防水性.耐磨性.抗腐蚀性等方面多有不足,大型庆典活动中很少使用,一般多采用于如啤酒.饮料等方面的促销中.属于中.低档类手表. 铜壳: 铜壳具有易加工,美观,防水性能好,表面耐磨及抗腐蚀性等方面优点.其价格适中也是其优势.属于高.中档类手表. 钢壳: 一般来讲加工比较复杂,,价格偏高,其性能高于合金壳和铜壳,一般多用于高档电子表及机械或机械全自动手表.属于高档手表. 钨钢壳: 加工难度大,不易磨损,并配以蓝宝石表蒙,日本机芯,钨钢表带.此表一般为高档电子手表. 4.圈 材料:一般同壳材料,但是也有不同的,如钢.铜.合金.钨钢壳配铝圈等等 结构:有死圈(假圈)以及活圈(可一个方向转动的,2个方向可以转动的圈极少见,因爲活动 圈结构常用于潜水表,要是2个方向可以转动对潜水者来说是很危险的,常见的活动圈有棘齿和滑珠等结构) 活动外圈刻度盘有何作用? 运动型手表一般都配有可逆时针转动的表圈,除了具有装饰和象征运动生活的现代概念外,表圈上的凸粒及清楚易读的数字,让佩带者能准确的调校潜水及运动时间,绝对可靠。

主板电路详解

主板电路详解 主板可是一台电脑的基石,但是在茫茫主板海洋当中要选择一款好的主板实属难事!一款主板如果要想能够稳定的工作,那么主板的供电部分的用料和做工就显得极为的重要。相信大家对于许多专业媒体上经常看到在介绍主板的时候都在介绍主板的是几相电路设计的,那么主板的几相电路到底是怎样区分的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是非常容易回答的!用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就可以解释的清楚。 其实主板的CPU供电电路最主要是为CPU提供电能,保证CPU在高频、大电流工作状态下稳定的运行,同时它也是主板上信号强度最大的地方,处理得不好会产生串扰(cross talk)效应,而影响到其它较弱信号的数字电路部分,因此供电部分的电路设计制造要求通常都比较高。简单来说,供电部分的最终目的就是在CPU电源输入端达到CPU 对电压和电流的要求,就可以正常工作了。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到元件特性、PCB板特性、铜箔厚度、CPU插座的触点材料、散热、稳定性、干扰等等多方面的问题,它基本上可以体现一个主板厂商的综合研发实力和技术经验。 图1是主板上CPU核心供电电路的简单示意图,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开关电源,主板上的供电电路原理核心即是如此。+12V是来自ATX电源的输入,通过一个由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然后进入两个晶体管(开关管)组成的电路,此电路受到PMW control(可以控制开关管导通的顺序和频率,从而可以在输出端达到电压要求)部分的控制可以输出所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图中箭头处的波形图可以看出输出随着时间变化的情况。再经过L2和C2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基本上可以得到平滑稳定的电压曲线(Vcore,现在的P4处理器Vcore=1.525V),这个稳定的电压就可以供CPU“享用”啦,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多相”供电中的“一相”。看起来是不是很简单呢!只要是略微有一点物理电路知识的人都能看出它的工作原理。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CPU早已超过了这个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流程.

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流程 测试卡跑FF00的,该修哪里啊,CPU不工作了,怎么测啊,等等,问得多了也麻烦,干脆我就把《CPU供电电路原理及检修流程》写一下,谁要是再问,就自己来看看行了。 显示器点不亮,检修重点在CPU主供电电路,CPU主供电电路是在维修中最易损坏的一个区域,它损坏后测试卡显示FF00。主板可以加电,但CPU不工作,因为CPU需要一个稳定供电电流,才能工作。 CPU主供电损坏的特征,如一些网吧的,个人用户,单位用户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周围电容鼓包漏液,电容防爆槽爆开,接到这样的主板,首先将鼓包漏液的电容进行更换,更换的耐压值可以大一点,容量可以误差不超过20%。 场效应管击穿,用万用表打在蜂鸣档上就可以判断出是哪个场效应管击穿。通过测ATX电源的接口对地数值也可以判断出来是5V不是12V击穿根据电容的特征去修。 一般CPU主供电电路所有与之相关电路都设置在CPU插座附近。不会在主板上的任何地方设置它的主供电电路。电压识别管脚VID0—VID4,也就是说CPU需要量多大的电压,需要多大的电流。如P3的CPU需要的电压稍高,P4CPU需要的电压比较低,针对不同频率的CPU需要的电压也是一样的,所以这个主板CPU 需要多大的电压必需要将自己的信息告诉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经过内部编程之后,输出CPU所需要正确电压。相知道CPU供电电压是多少,自己去下载CPU底视图,里面有教你如何测CPU供电。 整个工作流程:主电的产生,电路由电源控制芯片(CPU的供电芯片U1、声效应管(其中场效应管Q1是起电压调整作用,Q2为续流稳压作用,滤波电容(C1~CN、电感(L1、L2、稳压二极管(D和一些帖片电阻电容元件等构成。其中电源控制器的供电为12V,由ATX电源的黄线直接提供。场效应管的供电为5V,由ATX电源红线提供(P4以上的主板由附加电源共色线提供12V。

电路组成与工作原理

X1226具有时钟和日历的功能,时钟依赖时、分、秒寄存器来跟踪,日历依赖日期、星期、月和年寄存器来跟踪,日历可正确显示至2099年,并具有自动闰年修正功能。拥有强大的双报警功能,能够被设置到任何时钟/日历值上,精确度可到1秒。可用软件设置1Hz、4096Hz或32768Hz中任意一个频率输出。 X1226提供一个备份电源输入脚VBACK,允许器件用电池或大容量电容进行备份供电。采用电容供电时,用一个硅或肖特基二极管连接到Vcc和充电电容的两端,充电电容连接到Vback管脚,注意不能使用二极管对电池充电(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切换到电池供电的条件是Vcc=Vback-0.1V,正常操作期间,供电电压Vcc必须高于电池电压,否则电池电量将逐步耗尽。振荡器采用外接32.768kH的晶体,产生的振荡误差可通过软件对数字微调寄存器、模拟微调寄存器的数值进行调节加以修正,避免了外接电阻和电容的离散性对精度的影响。4Kb的EEPROM可用于存储户数据。 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X1226可与各种类型的的微控制器或微处理器接口,接口方式为串行的I2C接口。其中数据总线SDA是一个双向引脚,用于输入或输出数据。其漏极开路输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添加4.7~10kΩ的上拉电阻。本文介绍89C51单片机与X1226的接口方法,由于89C51单片机没有标准的I2C接口,只能用软件进行模拟。 图1 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时间的变化,采用8位LED数码管显示年、月、日或时、分、秒,用PS7219A驱动LED数码管,数码管选择0.5英寸共阴极红色或绿色LED数码管。由于PS7219A器件含IMP810单片机监

控器件,复位输出高电平有效,因此在使用51系统时,无须添加监控器件,使用PS7219A的复位输出给51单片机复位即可,监控电压为4.63V。硬件设计原理图如图1所示。 在硬件通电调试过程中,不能用手去触摸X1226的晶体振荡器,否则可能会导致振荡器停振,恢复振荡器起振的方法是关闭电源(包括备份电源)后重新上电。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测量振荡器时,不要用示波器的探头去测量X2的振荡输出,应该用探头测量PHZ/IRQ的振荡输出,以确定是否起振和振荡频率是否准确,测量时建议在该脚加一个5.1kΩ的上拉电阻。 软件设计 X1226含实时时钟寄存器(RTC)、状态寄存器(SR)、控制寄存器(CONTROL)、报警寄存器(Alarm0、Alarm1)和客户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由于实时时钟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需要进行频繁的写操作,因此其存储结构为易失性SRAM结构。其他寄存器均为EEPROM结构,写操作次数通常在10万次以上。X1226初始化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子程序YS4的作用是延时4μs。 图2

钟表知识专业教材

钟表知识专业教材 目录 第一章:钟表基础知识 第一节钟表的概述 第二节钟表的分类 第三节钟表的结构、组成 第四节钟表小常识 第五节其它 第二章各种类形钟表介绍 第一节石英表 第二节机械表 第三节其它功能性手表 第四节闹钟 第五节电脑万年历石英钟 第六节落地钟 第三章一般手表的维护 第四章表带的选购

第一章:钟表基础知识 第一节钟表的概述 一、机械表的概念 1、机械手表是电子手表的先驱,机械摆钟先成为计时工具。1440年出现了游丝,进一步了出现了摆轮-游丝振荡系统,在此系统基础上,发明了比机械钟在固定位置才能正常工作的、更为先进的、任何位置状态下都可以正常工作的计时器,被称为机械表。 2、机械表是扫挡式的,是靠振动由摆轮油丝上链为时间基础,动力源是发条(弹力); 二、石英表的概念 1、1967年,瑞士“电子钟表中心”和日本精工舍各自研制出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也称为第三代电子手表)。几乎同时,美国哈密尔顿公司研制了出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也称为第四代电子手表)。指针式石英电子手表和数字式石英电子手表的振荡源都是石英振子,因而,可以统称为石英电子手表。 2、石英表是石英与电子经过特别处理综合输出动力准确的石英震动频率,所以带来准确的石英动力手表。 3、石英表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谐震来产生高度稳定的振荡信号; 4、石英表的秒针是跳动式的,是以微型扭扣电池驱动机芯走的;石英表的动力源是电池(电力) 第二节钟表的分类 钟表的分类: 1、手表一般可分为石英表、机械表两大类.; 2、石英表分为:液晶数字式、指针式、混合式石英表; 3、机械表分为:普通上弦、半自动、全自动机械表。 第三节钟表的结构、组成 一、钟表的基本结构 钟表一般由表面、表盘、指针、表带、表壳、把的、机芯等部分组成。 二、表镜的材料分类 可分为:有机玻璃、普通玻璃、蓝宝石玻璃、水晶玻璃四种 三、常见的手表表带的材料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主板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DC3.5V电源经过二极管和L1(L1可以用0Ω电阻代替)进入分频器后,分频器开始工作,和晶体一起产生振荡。在晶体的两脚均可以看到波形。晶体的两脚之间的阻值在450-700Ω之间。在它的两脚各有1V左右的电压,由分频器提供。晶体两脚产生的频率总和是14.318M。 总频OSC在分频器出来后送到PCI槽的B16脚和ISA槽的B30脚(这两个脚叫OSC 测试脚)。也有的还送到南桥,目的是使南桥的频率更加稳定。在总频OSC的线上还有电容,总频线的对地电阻在450-700Ω之间。总频的时钟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2V。 如果开机数码卡上的OSC灯不亮,先查晶体两脚的电压和波形。有电压有波形,在总频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若无电压无波形,在分频器电源正常的情况下,为分频器坏;有电压无波形,为晶体坏。 没有总频,南、北桥、CPU、CACHE、I/O、内存上就没有频率,有了总频,南、北桥、内存、CPU、CACHE、I/O上不一定有频率。总频一旦正常,可以说明晶体和分频器基本正常,主要是晶体的振荡电路已经完全正常,反之就不正常。 当分频产生后,分频器开始分频,R2经分频器过来的频率送到南桥,在南桥处理过后送到PCI槽的B39脚(PCICLK)和ISA槽的B20脚(SYSCLK),这两脚叫系统时钟测试脚。这个测试脚可以反映主板上所有的时钟是否正常。系统时钟的波形幅度一定要大于1.5V。 在主板上,RST和CLK都是由南桥处理的。若总频正常,如果RST和CLK都没有,在南桥电源正常的情况下,为南桥坏。 主板不开机,RST灯不正常,要先查总频。如果在数码卡上有OSC灯和RST灯,没有CLK灯的话,先查R3输出的分频有没有。若没有,在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一般是分频器坏。如果CLK的波形幅度不够,那得先查R3输出的幅度够不够。若不够,一般为分频器坏。若够,查南桥的电压够不够。若够,南桥坏;不够,查电源电路。 R1将分频器分过来的频率送给CPU的第6脚(在CPU上RST较旁边,见图纸),这

钟表结构构造

钟表结构构造 发布时间:2009-9-7 资讯来源:瑞士名表网手表结构 手表的主要零件主要分为外部看得见的零部件和外部看不见的零部件。 一、外部看得见的零部件 表镜(LOOKING GLASS):守卫外貌(表盘)。 表壳(WATCHCASE):守卫手表(即腕表)机芯免受外来的灰尘、露水或震动的损毁,同时为腕表提供时尚而又迷人的外型。 表带(BRACELET):有皮带和金属链两种。 圈口(WATCH-FRAME):锁紧表镜,有两种类型:一是稳定型,可提供优美的外观;二是单向转动型,主要运用于运动型腕表,只要将其0指针拨至分针处便可以计算重叠时间。 底盖(WATCH-BOTTOM):守卫手表内部机芯,其锁紧方法分为铰链螺丝锁紧、压力锁紧及螺丝锁紧三种。 表盘(WATCH-FACE):主要用于显示时间,同时关系得手表的设计。其可设计为差别的形状,也可使用差别的材质,时间刻度亦可选用简单漆印或突印。 指针:用于指示具体时刻。 表冠(WATCH-HEAD):用于调校日期及时间、上链,用钢或金制成。 表扣(WATCH-BUTTOM):多由不锈钢,钛金属制成。 二、外部看不见的零部件 1、胶圈(RUBBER-CIRCLE):用于防备外来物质及恶劣环境(如灰尘、化妆品、气温转变等)影响和侵害。 2、内部机芯(INTER-MACHINE)及特殊效用(SPECIAL FUNCTION) (1)自动石英(AUTOQUARTZ):无需电池的精确石英时计,爱表族论坛 用手转动中央转轴或利用手臂的摆动而发动表内的飞跎转动,而转动时微型发电器孕育产生的电能传送到储电及供电效用的电容,电容稳定地输出电能而推动微型电路石英计时装置(2)石英内机(QUARTZ):石英与电子经过特别处理综合输出动力,准确的石英震荡频率带来准确的石英动力手表。两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会损坏机芯,而三针石英表如果拔出把的则会进水和进灰尘,所以不要将石英表的把的拔出来节省电能。 (3)自动内机(AUTOMATIC):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是依靠机芯体的飞跎重量带来,卖佩戴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发动飞驼转动,同时也发动表内发条为手表上链。 (4)机械内机(MECHANICAL):机械表的动力全来自弹簧的推动,转动表冠,机芯内弹簧将能量注入而推动时计运行。机械表有21钻与25钻的类型,其区别在于25钻有停秒效用,相对更防磨损,使用年限更长;21钻则没有停秒效用,相对耐磨水平差。 除了21钻与25钻外,还有一些高等品牌的机芯钻数有:32钻(劳力士)、36钻(肖邦表)等。 3、调换电池显示(EOL):卖秒针出现每四秒跳动一次的现象,佩戴者务必在二至三星期内调换电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