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座号::评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4分)

A.烂熳.(màn)匿.名(ruò)庶.祖母(shù)

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病(yì)

C.不逊.(sùn)禁锢.(gù)文绉.绉(zhōu)

D.诘.责(jié)锃.亮(chéng)颔.首(hàn)

2.下列作品、作家及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

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

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

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托尔斯泰

3.词语填空(8分)

不xùn() gān( )尬繁yǎn()污gòu( )

翻来()去粗制()造冥思()想团花锦()

4.古诗词默写(10分)

①,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②《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表现诗人精神极度苦闷,无法解脱的诗句:

,。

③把王维《终南别业》补充完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二、现代文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22分)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A)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B)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C)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D)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5.从选文第1段中“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体会到藤野先生是作者可以信赖的人。文章其他段落主要叙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那几件事?请简洁概括。(8分)

答:

6.文章中加点的四个“他们”,所指对象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7.文章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表明作者何种情感?试加以分析。(4分)

答:

8.“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 ) (3分)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

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

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兴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9. 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 这两件事。( 每一道横线上不超过 6 个字 ) (4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28分)

目送

龙应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题记

(1)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2)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A]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4)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5)十六岁,他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6)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7)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8)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

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9)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0)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⑾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之后,他爬回车,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⑿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⒀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⒁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⒂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B]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我掠开雨湿了前额

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10.作者以“目送”为线索叙写了自己生命历程中哪两份难以割舍的目送?分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情感?(8分)

答:

11.“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是本文的题记,清你结合文章第(9)段和第⒃段的容说说作者意在告诉我们什么?(4分)

答:

1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

(1)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2)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3分)

答:

13.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

14.假如有一天,作者的儿子看到母亲《目光》这篇文章。他可能会有哪些想法和体会。试着写下来。不少于30字。(6分)

答:

三、小作文(25分)

15.爱,是非常珍贵而又奇妙的东西。白郎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爱,它将伴随我们的成长,丰富着我们的人生,同时我们也都在献出自己的爱,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有些,我们正在感受到,老师、父母、长辈,甚至陌生人的爱;有些,我们正在期盼着,无私、真诚、深沉,甚至是永恒的爱……

请以“爱”为话题,写一首小诗或是一则抒情性短文,表达你爱的体验。题目自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B

2.B

3.略

4.略

二、现代文阅读。(50分)

5.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

6. D

7. 深深的自责精神,作者并不因为自己是误看到这一幕而原谅自己,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自省精神。

8. D

9.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10.一是目送儿子渐渐长大的背影,表达出对儿子的牵挂与不舍以及面对儿子的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一是目送父亲渐渐老去远离的背影,表达出面对父亲的老去而无法挽留的痛楚。

11.①任何亲人只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片段;②生命中的有些成长是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的;③面对生活中种种失去的落寞与痛楚是我们生命的必然;④我们应珍惜属于我们的每一份情缘。(一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语意相近即可)

12.(1)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儿子不理解母亲的依恋,他渴望独立。

(2)父亲不愿意让女儿的新同事们知道女儿有一个运饲料的穷酸父亲,他为自己没能风风光光送女儿上班而羞愧,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言之成理即可)

13.是一个细腻温婉、爱子心切、孝顺父亲、寂寞忧伤的女教师形象。(言之成理即可)

14.略

三、小作文(25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