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

中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

中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
中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1

中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作者:金颖、王苏荣

【摘要】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得到了不断改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其他利用外资较多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尤其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和沿海地区的率先开放,已经取得了令国际社会公认的显著成就。我国投资环境的优势正在得到发挥,但是,我国投资环境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为改进和完善中国投资环境,针对我国投资环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投资环境;外资企业;外商直接投资;

一、中国投资环境的现状

(一)中国投资环境的要素分析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与我国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是分不开的,外国投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目前的国际投资环境的要素分析如下:1. 政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鼓励外资的政策,对待外资实行了超国民待遇。从法律上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利润可自由汇出。在国际舞台上我国一直起着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同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合作,并加入了各种世界性的政治、经济组织。2. 经济因素。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今年国际体制已经基本健全。3. 法律因素。我国的宪法中明确列出了保护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条文。在经济方面,陆续出台了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建立起了比较完善、切实可行的对外贸易法规,并且颁布了一系列具有连续性的、互相配套的涉外法规。同时,我国还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签订了促进和保护投资者的双边协定。

(二)东、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比较

1979年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分布极不均衡。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金额一直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头,尤其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总的来说,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每年引进外资金额仍然较少,所占比重也不大。

二、中国投资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东、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不平衡

中国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表现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人才素质、市场环境、经济效益、回报率、资金流动障碍等诸多方面。这些经济要素使东部完成同等社会服务的单位成本小。西部地区由于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投资收益低,风险高,自然条件恶劣,另外受传统观念和管理体制的制约,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自筹资金水平均较低,因此出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平衡状况。

我国投资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般认为投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地域为投资这种经济活动所提供地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地统一体.良好地投资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地必要条件.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地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所以投资环境地改善对我国地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劳动力地技术技能,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水平,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投资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任重而道远.并且实践证明,营造良好地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是明显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地进一步发展,继续搞好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资,仍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地重要手段之一. 自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进展. 年均增建达%,年总量达万多亿美元;外贸年均增长连选.%,年迭万多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截至年底,我国国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一万亿美元这些成绩地取得,得益于我国不断改善地良好投资环境..同时我国地投资环境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完善我国地投资环境将对我国地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我国投资环境地现状 稳定地政治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地改革、开放和搞活政策,已触及到城乡社会地每个领域,触及到每个人地工作和生活,深受广大人民地拥护和支持,成为一股强大地不可逆转地历史潮流.我国地经济建设在稳定中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持续提升.综合来看,我国将处于政治长期稳定地阶段,这也是良好投资环境地基书保障.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良好地经济环境 () 我国政府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日趋成熟 从采取适度从紧地财政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到采取积极地财政和货币政策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再到年年初实行地货币和财政“双稳健”政策采防止经济大起大落.确保平稳轻快增长.这些都表明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发展地斯阶段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地经验,能够确保经济稳定增长,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加入为我国投资环境地进一步改善提供了良好地契机 加入后,我国经贸政策地统一性和透明性大为提高,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大幅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放宽服务业和投资地市场准入限制,建立了与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并符合我国安际情况地经济贸易管理体制.根据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近年采,我国政府清理法规多件,其中废止件,修订了件: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政策措施万多件已废止、停止执行或者修改;有关部门修订并颁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加大了对外商投资地开放程度;与发达国家广泛开展了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地双边交流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和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法制建设.依法治理,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在加强中央银行监管地同时,继续推进国有银行地商业化进程,减少了行政手段对商业银行进行调控.目前,我国银行业已有包括建设银行在内地七家银行在境内外上市,另外包括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在内地五家银行也将在未来几年内选择上市.年开始,我国结束了从年到年连续五年地反通胀和从年到年连续五年地反通缩,进入新地经济增长期,年为.亿美元.增长率达到.%,人均)首次突破美元大关,达到美元.年为.亿美元.增长率为%,人均为美元改革开放年来,我国年均增速%,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地动力强劲,投资需求旺盛,消费需求也趋旺据预测,我国经济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完全有条件保持年均%地增长速度,年将迭万亿美元以上.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 差异较大地地区投资环境 由于历史原因和各个地区地自然禀赋不尽相同,我国目前各地区地投资环境存在较大地差异.整体来看,东部和沿海地区地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地投资者.东部地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地规模占绝对优势.截止年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比例平均分别为:东部地区为.%;中部地区平均为.%;西部地区平均为.%.由于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地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地灵活性不足,西部地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中部地区地投资环境介于东部和西部之间,但其金融运行效率明显偏低具体来看,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投资环境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长江三角洲拥有我国最大地港口群和城市群,其基础设施较完备.进出国内市场地障碍少.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地非正式支出少.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与全球接轨最快地地区,其经济国际化和外向程度较高,外资进入则刺激了技术和管理经验地转让,帮助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环渤海湾地区国有企业比重失,外责

2020年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答案

1.我国已签署的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世界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是()。(10.0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C.《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D.《生物多样性公约》 我的答案:A√答对 2.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的()制度,形成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强化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10.0分) A.发展循环经济 B.恢复耕地 C.污染物总量控制 D.资源节约管理 我的答案:D×答错 正确答案:A 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去解决。(10.0分) A.源头 B.过程中 C.结束后

D.全过程 我的答案:A√答对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的是()。(10.0分) A.南水北调工程 B.发展低碳能源 C.调整产业结构 D.增加碳汇和碳捕集 我的答案:A√答对 1.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是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对策,其中“节能减排”是指()。(10.0分)) A.节约资源、能源 B.降低能耗 C.减少污染物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我的答案:ABCD√答对 2.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包括()。(10.0分)) A.每年向国务院逐级上报目标完成情况 B.省级人民政府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 C.列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 D.实行问责制和“少数服从多数”制

我的答案:ABC√答对 1.2011-2015年,中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三湖”包括:太湖、巢湖、鄱阳湖,重点流域管理的目标是: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23%,供应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其开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环境问题只是由于环境结构的变化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或破坏。(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4.2011年我国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属于轻中度富营养化程度。(10.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

******海量免费资料尽在此 数据库浏览中国商业报告库中国资讯行提供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保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间分类】19991207 【文献出处】经济研究参考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前景与对策('99文献)(7766字) 【副标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岳颂东 【正文】 环境保护产业是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环保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至今发展仅仅20年,分析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展望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克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完善环保产业振兴的政策体系,将使我国环保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一、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1月--6月为期半年的调查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除西藏、宁夏、海南以及台、港、澳地区,以下同)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9090个(企业单位7617个,事业单位1473个),其中专业单位5995个,占单位总数的66%,兼业单位3095个,占单位总数的34%。职工总数169.9万人,其中企业单位148.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87.4%,事业单位21.4万人,占12.6%。环保产业拥有固定资产720.1亿元,其中企业单位620.9亿元,占86.2%,事业单位99.2亿元,占13.8%。环保产业年产值521.7亿元,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59.2亿元,占总产值的88%,当年实现利润5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2.6%。调查显示,从1989年到1997年8年间,我国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新兴产业,具备了初步的产业规模,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环保产业纵向与自身相比,发展是不慢的;但是横向与其他产业相比,其发展则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的总量规模依然不大,发展潜力十分看好。 1997年环保产业年总产值为521.7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这对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十分严重的我国来说,确实不是很大。另外,在全国7617家企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企业占90%左右,大中型企业占10%左右,即便在总量规模不大

日本投资环境分析

浅析日本投资环境及评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致力于海外事业的拓展。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两国的经济关系一直处于很热的状态,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日本的服务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业、航运业、保险业以及商业服务业处于世界领导地位,首都东京不仅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日本,一个地域狭小,却拥有高度发达的技术、丰富的人才和雄厚的资本积累的富裕岛国,无不吸引着各国的投资商纷至沓来。 据日本中文道报报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发布的最新调查表明,现在在日外资企业达4276家,雇用人数为102.3441人,占日本整体雇用人数的2.4%。其中,在日中国大陆企业为61家,居第九位。 然而,投资是一种风险,如同自然界的气候一样,“投资气候”也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幻莫测,令人难以捉摸,从而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因此,在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投资者首先要发现、寻找各种因素变化的动向和规律性,根据投资环境的综合分析,合理选择投资的规模和方式,决定投资流向。 一、日本的外商投资环境及市场准入政策 (一)日本对外资的定义 日本将外国投资称为“对内直接投资”,包括下列投资行为: 1、收购日本国内上市企业股票,持股比率10%以上; 2、参股国内非上市企业;

3、投资者为“居民”身份时取得国内非上市企业股份,或投资者转为“非居民”后将持有的股份转让给外国投资者; 4、持有国内企业股份或保有企业注册资本三分之一以上时,同意企业对营业内容作实质性的变更; 5、“非居民”个人或外国法人在日本国内设立分公司、工厂等营业机构,或对其营业内容或业务种类进行实质性的变更; 6、对国内法人企业贷款期限超过1年以上,金额超过1亿日元(贷款期间超过5年以上的)或贷款金额超过2亿日元(贷款期限在5年以下的)中长期贷款; 7、取得国内法人发行的私募债券,金额超过1亿日元,偿还期限超过5年; 8、取得依特别法设立的法人企业的股份。 (二)日本的投资制度原则上对大部分行业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 日本对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进行审批所依据的法律是《外汇及外贸管理法》。1992年以前,外汇法对外国的投资实行事前审批制度;1992年后,改为事后报告制度,原则上对外国的直接投资给与自由化。1997年,外汇法又作修改,对外资仍采取事后报告制度。但涉及国家安全,妨碍公共秩序、公众安全的行业,以及属于日本要保持自由化特征的行业,实行事前申报、审批制度。 尽管日本在制度上对外国投资者实行投资自由化政策,但在具体实践中个别行业的市场准入仍很困难。例如建筑业,由于日本尚未开放劳务市场,加之本国固有的承包、分包体系,外国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建筑市场。又如海运业,在日本的现行港运体制中,外国船公司只能租用码头,而无法进入码头装卸等服务市场。 二、对日投资环境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崔存新贾西城焦红云(济南市平阴县环保局2504000) [摘要]环境保护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事,如何有效保护环境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诸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政治因素等。本文从环境保护的现状情况以及对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保护的情况,因此,需要足够重视环境保护,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程序加以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环境资源问题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为适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国已建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政府机构,尤其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加大环保政策的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环境保护,正逐渐从政府专职转变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一、我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分析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二)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例如: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藻类丛生,夏秋季84%的水面被藻类覆盖。 (三)植被破坏更加严峻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一个良性生态系统要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30%。尽管建国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更为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 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二、我国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政策的成效不断地被新产生的环境压力抵消,仅仅维持了环境状况不致急剧恶化。 (一)建立适当的环境法律体系 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是不完整的,法律规定也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因此,从今后立法方向来看,我们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环境立法中确立各项基本法律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预防污染原则,

我国的投资环境分析

我国的投资环境分析 一.冷热国对比法分析 冷热国对比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述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价方法,即把各个因素和资料加以分析,得出“冷”、“热”差别的评价。该方法把一国投资环境归结为七大因素 1.政治稳定性,它是指东道国有一个由社会各阶层代表所组成的,为广大群众所拥护的政府。该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当一国政治稳定性高时,这一因素为“热”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局稳定、政策基本连续。虽然中国投资的政治环境中存在许多不利的方面,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有关经济及涉外经济方面的法律。对外商投资活动进行了系列规定,保障了外商投资经营的合法权益。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2.市场机会,当对外国投资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在东道国市场的有效需求尚未满足时,表明东道国市场机会较大,为“热”因素。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潜在的市场很大。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大有市场。从近几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不再仅仅满足于国内消费,对国外产品的消费量也激增。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3.经济发展和成就,若东道国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运行良好,则此项为“热”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往往是对一国投资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中国经济目前既出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正处在转型时期,是典型的过渡经济。这一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投资环境经济因素的独特特点。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潜在机会。在人力资源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无疑对国际投资者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但与此同时,我国虽然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上劳动力素质较低,高素质人力资本相对较为贫乏,这又是我国人力资源方面的重要劣势。所以,这一因素为较“热”因素。 4.文化一体化,东道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的相互关系、处世哲学、人生观和奋斗目标都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东道国文化一体化程度高为“热”因素。两国间文化传统越接近,越有利于双方相互间经济往来,而语言是社会文化中最为显著、稳定与典型的特征因素。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共同的文字将不同历史时期移民到世界各国的华人联系在一起。其次,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海外的华人在其居住国立足之后,往往倾向于回国进行投资与贸易,这一点形成了中国投资环境中独一无二的优势。所以,这一因素为“热”因素。 5、法令阻碍,东道国的法律繁杂,并有意或无意地限制和阻碍外国企业的经营,影响今后企业的投资环境。若法令阻碍大,为“冷”因素。总的来讲,中国政府尽量制定和完备有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外商来华经营提供有利的安全的法律环境,保障了外商的基本权益。但是,中国的法律环境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比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中国生态问题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中国也为高速的工业发展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在逐渐扩大。本文就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必要性以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方针。 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治理 1. 引言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全球化过程密不可分。但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为高速的工业发展已经付出了昂贵的环境代价,局部环境恶化带来了气候变暖、空气污染等效应。受其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邻国,甚至是全球的环境。中国的发展是靠透支资源,环境取得的。中国资源的消耗速度,环境的破坏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速。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 而与我们老百姓切身相关的环境问题则表现在大气污染及水污染上。笔者生长在中部平原地区的农村,小时候的天空是蓝色的,水是清澈的。炎热的夏日,经常可以看见下河洗澡的人们;阵雨过后,天空会出现绚烂夺目的红霞。那时候的天很高,云很白,而今这些景象一去不返,前后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回到家乡所见的是漂浮着生活垃圾的臭水沟和偶尔泛蓝的灰色天空,再也没有人下河下澡,再也没有河虾小鱼可供垂钓,再也没有“火烧云”样的红霞了。笔者经常在想,到底是谁夺走了这一切?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什么样?

第一,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来,“雾霾”成为了媒体及公众口中的热点词汇,先是京津冀地区“雾霾”持续不散,后又扩大至中部长江流域,甚至在平时少见雾霾天气的长三角地区也很严重。伴随着“雾霾”天气的增加,空气中PM2.5对人体危害不断加剧,更令人们的畏惧情绪与日俱增。医学专家钟南山就曾明确指出,PM2.5的增加与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与肺癌的高发、多发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肺癌发病率,近10年增长40%。 治“霾”已成为当下国计民生的当务之急。 2015年2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了“刷屏”效应。该片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和拜访专家的方式,形象化地对雾霾的构成与危害做了解读,而且通过柴静的作品来告诉观众如何为治理雾霾去做些什么。尽管其中的部分数据和观点受到质疑,但这部记录片确实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雾霾大面积的出现和扩散,不仅在国内为民众所诟病,也日益为国际所关注和讨论。例如韩国和日本,就常把本国出现的雾霾天气归咎于中国,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认为中国的雾霾“飘洋过海”,荼毒美国。可以看到,雾霾在加速累及中国形象。近日,美国彭博社报道吐槽:“还有什么比索契这个满是棕榈树、没有雪的亚热带地区搞冬奥会更糟糕的事吗?或许是在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进行滑雪比赛、在雾霾笼罩的华北平原举办冬奥会开幕式吧。”报道直指目前的北京没有资格申办冬奥会。另一方面,雾霾也成为经济、环境失衡的形象代言,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就犀利地指出,雾霾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死刑宣判”。尽管到目前为止也尚未出现雾霾外交问题,但如果中国的雾霾天气继续恶化的话,不排除它会成为一个周边的公共外交问题。 第二,是水污染问题。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海河、辽河、淮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预期归为三大类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一是宏观经济、国家外贸外资政策以及政局的稳定;二是国家监管框架的效率,如劳动关系、税收的效率与透明度等;三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熟练工人流动性不足与技术集约化条件下的技能和技术禀赋。2003年12月16日,世界银行在其网站公布了2003年中国投资环境调研报告,题为《改善中国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排名》。这份报告是在2002年对中国5个城市(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天津)进行投资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23个城市,对投资环境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报告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世界银行所调查的25个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 一、我国投资环境的国际比较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近期世界银行所作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我国在投资环境的许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一些邻国,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空间。 第一,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优于印度,但落后于泰国。印度的铺砌道路占56%,我国为88%,泰国为97%;印度每1000人有3部私人电脑,我国每1000人有12部,而泰国为23部;从每1000人拥有的电话数量看,印度为131部,我国为294部,泰国则为371部。 第二,在对174个国家的调查中,我国的政治稳定性高,在政府效率方面表现中等,政府管制造成的成本低于印度和巴基斯

坦。 第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高于印度。 第四,总体来看,我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基本相当。但我国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要低于一些东亚邻国。如在泰国,销售额的5.6%要用于研发,而我国只有2%。 第五,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明显。 第六,我国金融部门的运行效率低,绝大部分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二、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比较 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环境的要素指标描述为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domestic entry and exit barriers)、生产技能和技术禀赋(skills and technology endowment)、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labor market flexibility)、参与全球化程度(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私人部门参与程度(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非正式支出(informal payment)、税收负担(tax burdens)、法院工作效率(count efficiency)、金融环境(finance)等10个方面。以这10项指标衡量并综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潜力,世界银行得出我国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排名(详见附表)。我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2003年1-10月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全国的88%;中部实际使用外资40亿美元,占全国的9%;西部只有13.5亿美元,占全国的3%。世行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 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正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GDP第二高的国家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让世界惊叹。但是在光环背后还是有诸多隐忧,其中以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在很多国外舆论的印象中,这条崛起的“中国龙就像从下水道里腾空而起的身上流淌着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恶臭”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偏颇,但从中可以认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了。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不到十分一之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的。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 最近2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高速增长,但是今后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巨大的障碍,除了技术进步之外,最大障碍就是资源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人口压力造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农牧业用地、土地荒漠化以及现代工业制造的污染,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自2003年以来提倡“科学的发展观”,不再单纯追求增大GDP。为了打破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的困境,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建设节约型的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评估

中国投资环境评估 導論 隨著中國大陸電子資訊産業與市場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影響其產業、市場發展的國家競爭力、國民購買力亦成為重要研究課題。對3C廠商而言,不論是政治穩定度、產業政策走向等政治環境,人口數量、家庭結構、城鄉差距等社會環境,或是經濟成長、進出口貿易、所得水準、消費支出等經濟環境,皆是廠商投資設廠、搶佔市場時決策所需的資訊。 目錄 政治環境 社會環境 經濟環境 MIC觀點 圖目錄 圖一1953-2002年中國大陸居民家庭戶成長概況 圖二2000-2003年中國大陸各級畢業生成長概況 圖三1996-2003年中國大陸城市就業概況 圖四2002-2003年中國大陸各季度GDP的成長概況 圖五1992-2003年中國大陸固定資産投資規模 圖六1998-2003年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概況 圖七1996-2003年中國大陸外匯存底及對美元匯率 圖八1978-2003年中國大陸平均年收入和消費支出發展概況 圖九2002-2003年中國大陸城市家庭年平均收入狀況 圖十2003年中國大陸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結構概況 圖十一2004年6月中國大陸居民消費支出前10大城市概況 表目錄 表一中國大陸新舊憲法部分內容對比 表二2004年中國大陸新出口退稅率産品目錄 表三2004年中國大陸外商所得稅政策部分內容摘要 表四中國大陸信息產業部「5號」文件內容摘要 表五2002-2003年中國大陸人口結構 表六2000-2020年中國大陸三大城市聚落發展規劃概況

政治環境 保護私有財産入憲 中國大陸第十屆二次人民代表大會,透過憲法修正案,首次明確地將保護公民私有財産納入憲法,並提出政府徵用時將給予補償等條款,此項調整對於一個向來強調公民一切財産公有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可謂是一個國家制度上根本的轉折。(如表一) WTO衝擊現有產業政策

欧盟和中国投资环境简介与分析

欧盟和中国投资环境简介与分析一、双边贸易投资概况 2010年,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的第四大外资来源地。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额达4797.2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112.4亿美元,同比增长31.8%;自欧盟进口16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中国顺差1427.6美元。 中国近年来对欧投资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增长速度快。2010年,中国对欧投资流量59.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1%。二是行业分布广。涉及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十几个行业大类。三是覆盖国家多。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涉及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四是社会融合度高。中国对欧投资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不断扩大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共同点。 中欧关系目前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在中欧关系的各个领域中,经贸合作始终是推动双方关系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年度欧盟商会提出的最重要问题包括在市场准入方面遭到限制、政府决策透明度、政府审批效率以及知识产权问题。对此德古赫特表明他认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四个问题:市场准入、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以及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陈德铭说,双方重点讨论了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问题。双方商定尽快启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欢迎双方企业到对方扩大投资。 中国希望欧盟决策者着眼中欧关系发展大局,继续坚持开放、透明、友好的投资政策和体制,不断提高投资便利化水平,吸引更多中国企业来欧投资兴业。也希望看到更多的欧洲企业家与中国同行们精诚合作,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融入欧洲市场,促进双方共同发展。二、欧盟投资环境 欧盟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其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对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中欧关系的迅速发展,中国与欧盟的合作日趋频繁,企业已经把对欧盟投资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性发展战略,开拓欧盟市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环境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全球变暖、能源匮乏、大气污染、人口膨胀和物种灭绝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小视。 ▲自然环境污染 一、水污染。 目前中国正面临的不得不解决的最可怕的环境危机之一是缺水和水污染。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持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例外程度的富营养化;90%的城市水域污染危机,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污染造成的;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水污染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加剧了水资源枯竭,未来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形势依然严苛。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伍,造成了危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二、大气污染 中国大气污染的程度和危害度丝毫不亚于我国的水体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污染: 1、二氧化硫。中国的资源消耗主要以煤炭为主,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急剧上升,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得酸雨污染范围也不断扩大,直接造成我国粮食、素菜和水果减产,林木死亡,土壤和水体酸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甚至引起人体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人群死亡率增加。 2、烟尘、粉尘。烟尘的主要排放源也是火电厂和工业锅炉,由于我国目前许多电厂使用的大多为低效除尘器,因此烟尘排放量居高不下,危机危害大气环境。 3、机动车排气污染。

我国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题目:我国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如果我们不加以制约、预防,我们地球的环境将越来越恶化,也将制约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限塑、低碳的号召。作为未来接班人的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做出严厉的惩罚。为了同时发展经济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

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现状: 1. 工业污染,所谓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目前,中国的很多工业往往伴随着资源大量消耗,生产出现的大气随意排放到空气当中,还有极为严重的噪声污染。面对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一是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二是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三是环境污染,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还有些污染不容易发现,发现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经很严重。对此我们发现了众多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些工厂采取现排放后处理的处理方式,导致环境的恶化。也有一些工厂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对一些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江河中,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环境的恶化。 2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是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一是噪音污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40%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中,噪音有损听力和心血管系统,就此看来,噪音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但是噪音污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二是城市空气污染,在北方城市以沙尘浮颗粒污染为主,南方城市酸雨污染比较严重。三是城市污水污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生活的水平提高,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同时,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而且水质污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等问题,在沿海和北方缺水城市十分突出。四是城市垃圾污染,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建设和人类生活最严重的公害之一。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有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环境对人体的伤害,不能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 3. 农业环境污染,在上世纪,农村是多么一片舒适的地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资料不断需求,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现在的农村也面临了一个问题—环境问题。如今的农村,一些人以为保护环境只是城市人的事,然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在农村垃圾没有统一堆放,洗衣洗菜在同一条小河沟里,喝的是离自家牛栏、猪栏不远的地下井水等等。在农村很多地方你可以发现,垃圾的大量焚烧,一些池塘里面有很多垃圾,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一些水藻的大量繁殖……在农村,还有的就是化肥污染,农村人民缺少一定的知识,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对土地的大面积的污染。近几年来,这些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的环境也越来越差。 (二) 环境破环原因分析: 1.人们的意识不够强,特别是在农村的居民,不能明白环境的重要性,一些人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还有一些人并不明白环境的问题。 而且很少一部分人能感觉到环境的压力,好像这些都不关自己的事情一样,也许因为环境暂时还没有影响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导致现今农村的环境和上世纪农村环境相差甚大。 2. 政府的管理不善,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环境的危害性呢?为什么还有一些工厂的三废任意排放呢?为什么只求快速的经济发展,开山建房呢…. 这么多的问题,都和政府的管理有关,政府没有加大宣传力度,来增加全国人民的知识,以达到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对于一些工厂的制度的不完善,乱排问题抓的不够严,处罚的不够重,导致一些人的行为。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影响投资目标实现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但总体来说,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一共有两部分组成 (一)对东道国一般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基本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 直接投资-更新改造投资 投资-流动资产投资信贷投资 信用投资- 间接投资-信托投资 证券投资-债券投资 股票投资 (二)对东道国某一地区投资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 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地理因素等五大重要因素。 本篇对于中国投资环境分析的报告就将从中国当前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物质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地理因素这五大因素来分析。 中国吸引外资的历史和现状 引进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外资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 我国的外资引进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创阶段,从1979年至1982年;1983年至1986年是调整与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1987年至1991年高速增长阶段;1992年以后我国的外资引进就进入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第四阶段。虽说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利用外资项目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外资的投向结构不合理等。但是,中国还是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在2001到2002年,中国吸引的FDI(外国直接投资)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11.5%和12.6%。2003年吸收的535.05亿美元的外资水平位居全球第一,2004年创出606亿美元的新高,约占世界总量的9.8%。2006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

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其中:全国金融领域(银行、保险、证券J新批设立中外合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12家,同比下降33.3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47亿美元,同比下降46.64%。2007年lO 月1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了(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采掘业与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695亿美元,比2005年的724亿美元下降了4%,在全球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排名中由第三位下降至第五位。从该报告看来,我国在吸引外资的地位趋于下降。虽然有所下降,可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形势并不是很乐观,而中国对于外来投资的政策越来越完善,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在日趋增强。在2015年我国吸收外资的规模再创新高,当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万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不仅外资规模和金额有所增长,外资的质量也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比如,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投资强度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达到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9.5%。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平板玻璃等国内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基本上没有批准新设外资企业。此外,自由贸易试验区引资聚集效应凸显。在这些增长的外资当中,全球500强跨国公司表现非常活跃,纷纷新设企业或者追加投资,德国奥迪、大众、戴姆勒、汉莎航空,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起亚汽车、三星电子,日本电气硝子、普利司通、伊藤忠商事,美国英特尔、克莱斯勒等跨国公司,都有所投资或增资,单项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政治因素: 1.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是由共产党执政,以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根本利益的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中央政府对于外来投资的项目是十分支持的。 2.我国对外资给予了优惠和限制两种政策。首先在优惠政策方面,我国现行的税法制度对外资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降低至25%;二是对现有的外资企业给予过渡期的照顾;三是外资若进入我国鼓励发展的产业或区域,将享受到力度更大的政策优惠。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引资收益和国民经济的独立性,我国政府还在许多方面对外资给予限制,比如外商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要求,外汇要求或者直接限制外商在某产业领域进行投资等。在2015年我国新颁布了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目录,进一步开放了制造业,一些服务业甚至也缩短了限制的清单,这使得中国的投资环境对外更具优势。 3。中国对外来投资立法更加完善。中国采取了开放的、欢迎的、以鼓励为主的态度对待外商投资,以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来谋求经济学意义上的多赢局面。在加入了世贸后,中国突出注重以立法手段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表现在:首先,从单纯依靠惠政策优惠,转向主要依靠市场优化,即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来吸引外资;其次,在拓宽外商投资领域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积极提高利用外资的效益,把外商投资引导到我国急需发展的产业上来,促进外商投资结构的优化,使外商投资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地衔接。 2012年我国对外资实行了较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 一,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

中国投资环境评估报告

https://www.doczj.com/doc/f910463911.html,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中国投资环境评估 導論 隨著中國大陸電子資訊産業與市場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影響其產業、市場發展的國家競爭力、國民購買力亦成為重要研究課題。對3C廠商而言,不論是政治穩定度、產業政策走向等政治環境,人口數量、家庭結構、城鄉差距等社會環境,或是經濟成長、進出口貿易、所得水準、消費支出等經濟環境,皆是廠商投資設廠、搶佔市場時決策所需的資訊。 目錄 政治環境 社會環境 經濟環境 MIC觀點 圖目錄 圖一1953-2002年中國大陸居民家庭戶成長概況 圖二2000-2003年中國大陸各級畢業生成長概況 圖三1996-2003年中國大陸城市就業概況 圖四2002-2003年中國大陸各季度GDP的成長概況 圖五1992-2003年中國大陸固定資産投資規模 圖六1998-2003年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概況 圖七1996-2003年中國大陸外匯存底及對美元匯率 圖八1978-2003年中國大陸平均年收入和消費支出發展概況 圖九2002-2003年中國大陸城市家庭年平均收入狀況 圖十2003年中國大陸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結構概況 圖十一2004年6月中國大陸居民消費支出前10大城市概況 表目錄 表一中國大陸新舊憲法部分內容對比 表二2004年中國大陸新出口退稅率産品目錄 表三2004年中國大陸外商所得稅政策部分內容摘要 表四中國大陸信息產業部「5號」文件內容摘要 表五2002-2003年中國大陸人口結構 表六2000-2020年中國大陸三大城市聚落發展規劃概況

https://www.doczj.com/doc/f910463911.html,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政治環境 保護私有財産入憲 中國大陸第十屆二次人民代表大會,透過憲法修正案,首次明確地將保護公民私有財産納入憲法,並提出政府徵用時將給予補償等條款,此項調整對於一個向來強調公民一切財産公有的社會主義國家而言,可謂是一個國家制度上根本的轉折。(如表一) WTO衝擊現有產業政策 傾銷與反傾銷事件大增 在中國大陸加入WTO已有相當時日之後,主要貿易夥伴針對中國大陸低價產品的競爭予以反擊,2003年接連在鋼鐵、紡織、家具、彩電等領域對中國大陸提出反傾銷的訴求。 2003年5月2日在日本彩色電視機廠商的運作下,五河電子公司(FREI)、電子工人國際兄弟會(IBEW)、電子産品、家具和通訊國際工會(IUE-CWA),向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對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彩電廠商的反傾銷訴訟。2004年4月13日(美國時間),美國商務部宣佈仲裁結果,決定對長虹、康佳、創維、海爾等中國大陸主要彩電廠商的21英吋(含)以上直立、背投式陰極射線管彩色電視機徵收4.35%至78.45%反傾銷稅。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也開始利用WTO的相關條款,加強對外反傾銷活動:至2003年底為止,中國大陸對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化工、鋼鐵、輕工、紡織、通訊等重點行業,提出27件反傾銷案,其中15件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之新案。 調整出口退稅政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