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机件的基本表示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72
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131 课程定位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的是机电设备操作、设备维护、设备管理等岗位,培养能从事机电设备操作运行、设备维护与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基础性工作。
《机械制图与C A D》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为工程图样。
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计算机辅助制图能力。
通过点、线、面的投影、基本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项目,反复训练空间—平面—空间的思维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理论的同时,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精通操作CA D 制图。
通过64学时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制图能力和CAD绘图能力的教学目的。
2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全部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C A D 绘制机械图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绘图与C A D 制图操作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吃苦耐劳、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
3 教学内容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学生识图与制图能力的要求,本课程选取了符合能力要求,便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教学内容,设计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十一个项目,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4 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本课程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讲练结合教学法,辅助分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5 结语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可以学习到更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广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进而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首先要确定教学的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再次要选择教学方法;最后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的教学效果对以上的教学环节进行修改完善,以保证今后能够更高效的进行教学。
机械图样识读1、根据三视图,画其他基本视图2、根据三视图,画其他基本视图4、根据三视图,画其他基本视图6、画断面图8、根据给定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在指定位置画出A-A剖面图。
10、加注断面图的标注,并在给定位置作断面图1、加注端面图的标注,并在给定位置作端面图2、画出三个指定位置的端面图前后对称槽宽66-2-1按要求完成移出断面图3、在给定位4、画出三个任务2识读轴零件图11通孔2、画出三个指定位置的端面图4、画出三个指12、在给定位置上作断面图通孔槽深4孔深8槽宽63、在给定位置上作端面图4、画出三个指定位置的端面图项目六典型零件图的识读13、画出三个指定位置的断面图槽宽64、画出三个指定位置的端面图14、画出指定的断面图(左面键槽深4mm ,右面键槽深3.5mm )。
15、画出A-A和B-B移出断面图16、画A向、B向、C向的向视图17、识读小轴零件,分析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完成填空1)Ф24圆柱的表面粗糙度,其含义是指该表面用的方法获得,Ra 的上限值为。
2)Ф14内孔的表面粗糙度,其含义是指该表面用的方法获得,Ra 的上限值为。
3)Ф32圆柱的表面粗糙度,Ф32圆柱左端面的表面粗糙度,Ф32圆柱右端面的表面粗糙度,4)该圆柱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的表面是,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
18、识读零件图上的尺寸公差,完成填空1)左端面圆柱Ф24的基本尺寸为,其上偏差为,下偏差为,尺寸公差为。
其最大极限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为。
若某一工人加工后测得其实际尺寸为24.02,请问该尺寸是否合格?。
2)左端面圆柱Ф14的基本尺寸为,其上偏差为,下偏差为,尺寸公差为。
其最大极限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为。
若某一工人加工后测得其实际尺寸为14,请问该尺寸是否合格?。
3)中间圆柱Ф32的基本尺寸为,其上偏差为,下偏差为,尺寸公差为。
其最大极限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为。
该尺寸合格条件是实际尺寸在和之间。
4)总长尺寸65的合格条件是实际尺寸在和之间。
《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制图》课程是高职装备大类(46)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期,同步课程有《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后续课程有《机械设计》、《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本课程培养学生严格按照规范国家制图标准,运用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能够进行标准件的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部件的图样绘制,为今后从事机械产品设计、数控编程、工艺编制、夹具设计、设备维修及技术改造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1.素质目标(1)养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2)养成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养成安全第一、注重规范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5)养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和投影法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3)掌握点线面、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投影绘制方法;(4)掌握机件形状的常用表达方法;(5)掌握标准件的绘制;(6)掌握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方法,学会标注尺寸,确定技术要求,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的绘图能力。
3.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制图知识;(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的看懂基本的三视图,分析空间构型;(3)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意识,及运用和贯彻国家标准的初步能力;(6)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教学载体针对“机械产品图样识读和绘制”的学习任务,课题组共同研究后确认以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载体,以典型零件、数控加工零件和模具作为辅助。
该载体的零部件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程划分为7个项目,共64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