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

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

主要数据公报(第四号)

来源: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时间:2010-11-22 10:30

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

主要数据公报

(第四号)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财政部国防科工局

2010年11月22日

根据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1](以下简称高等院校)R&D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2009年全国有高等院校2305个,其中开展R&D活动的高等院校1354个,占58.7%。

一、R&D人员情况

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有R&D人员50.9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44.8万人,占88.0%;女性16.5万人,占32.3%。

2009年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D人员全时当量27.5万人年,其中研究人员22.5万人年,占81.8%。R&D人员全时当量比2000年增长72.8%。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11.3万人年,占41.0%;应用研究人员14.1万人年,占51.3%;试验发展人员2.1万人年,占7.7%。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是2000年的2.2倍和1.6倍,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与2000年持平。

按东、中、西部地区分,东部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14.4万人年,占52.4%;中部地区7.3万人年,占26.7%;西部地区5.8万人年,占20.9%(分地区情况详见表1)。

二、R&D经费情况

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R&D经费468.2亿元,是2000年的6.1倍,年平均增长22.3%。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145.5亿元,占31.1%;应用研究经费250.0亿元,占53.4%;试验发展经费72.6亿元,占15.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8.2倍、6.3和3.8倍。

按经费来源分,政府资金262.2亿元,占56.0%;企业资金171.7亿元,占36.7%;国外资金4.8亿元,占1.0%;其他资金29.5亿元,占6.3%。

按东、中、西部地区分,东部地区R&D经费277.4亿元,占59.2%;中部地区110.3亿元,占23.6%;西部地区80.5亿元,占17.2%(分地区情况详见表2)。

三、R&D项目(课题)情况

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开展R&D项目研究47.6万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27.2万人年,项目经费343.9亿元,项目人员和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1.5倍和6.1倍。人均项目经费12.6万元/人年,是2000年的4.1倍。

按学科分,自然科学项目经费59.9亿元,占17.4%;农业科学项目23.5亿元,占6.8%;医药科学项目29.4亿元,占8.5%;工程与技术科学项目210.6亿元,占61.2%;人文与社会科学项目20.6亿元,占6.0%。

按项目来源分,国家科技项目经费154.3亿元,占44.9%;企业委托项目133.8亿元,占38.9%;地方科技项目42.1亿元,占12.2%;高等院校自选项目7.4亿元,占2.2%;来自国外的科技项目4.6亿元,占1.3%;其他项目1.8亿元,占0.5%。

按项目合作形式分,高等院校独立完成的项目经费265.9亿元,占77.3%;与国内企业合作项目33.0亿元,占9.6%;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项目18.6亿元,占5.4%;与国内其他高校合作项目17.1亿元,占5.0%;其他合作形式项目9.3亿元,占2.7%。

四、研究机构情况

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有研究机构6082个,比2000年增长12.0%。机构R&D 人员9.1万人,增长33.9%;其中博士和硕士6.3万人,占68.7%,比2000年提高16.4个百分点。全年机构R&D经费89.4亿元,机构拥有科研用仪器和设备的原价476.8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9倍和4.2倍。

五、R&D活动主要产出情况

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发表科技论文101.6万篇,出版著作4.1万种,分别是2000年的2.5倍和1.6倍。

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申请专利56641件,其中发明专利36241件,分别是2000年的15.7倍和17.4倍;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专利申请的64.0%,比2000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高等院校获得专利授权25570件,其中发明专利14408件,占56.3%。

注释:

[1]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含高等院校附属医院。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一、立项背景 (一)项目建设地点简介 (二)产业发展概况 二、立项目的与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如何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收入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科普基地的建设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建设科普基地,将可在基地内开展试验、示范活动,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实现科普工作的虚实互动与供求结合,使广大农民看有实物、学有目的、干有方向,大大提高了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现代农业走规模化种植、高效化生产、多样化经营之路,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科普基地的建成,将为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打造了新的服务平台,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科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积极作用。 三、项目建设内容 立足xx现有特色优势水果产业,推广无公害水果生产管理技术,建成xx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0亩。以科技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把基地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效益化,集观光采摘、科普教育、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期限为2年,项目总投资500万,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1000人次,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无公害水果1万余亩,全面提升项目内无公害水果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促进果农增收致富。具体建设内容: 1、建成xx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0亩,进一步完善示范基地生产所需的水利配套和路网建设工程,建立无公害防治设施10处和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和防治害虫,确保果品无农药残留。 2、在基地中心区建设50米长的科普画廊,设置科普展示栏50个。重点介绍有关果树管理和新品种培育方面的技术,以及绿色安全食品的生产过程等 3、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果品展示厅,以图文和实物的形式向村民、游客展示果园的新品种及优质果品。另有多媒体设备展示果树的管理、新品种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等,使村民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使游客感受丰硕成果和绿色田园景象。 4、加强科学管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果树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⑴果树地下管理、培肥地力技术。 ⑵果树修剪技术。 ⑶果树嫁接技术。 ⑷病虫害防治技术。 ⑸果树灌溉技术。 ⑹果树新品种培育技术、幼苗栽植技术。 四、现有工作基础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地点xx县xx乡望城村紧邻xx云台山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境内无工业污染源,植被丰富,优越的环境基础符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二是果树资源丰富。二是果树资源丰富。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建成以xx县xx乡望城村为核心的精品示范示范带5000余亩,尤其以项目地最为突出,项目区内现有果树品种18种,其中澳李王李子、红心猕猴桃、黑珍珠葡萄等优势品种已经在xx县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益,现在xx县境内种植面积已达到3000亩,年产量200万斤,实现收入320万元。2013年,该基地本列为黔东南州“6个20”建设工程项目着力建设成为全州的典型产业,同期被黔东南州科学技术协会评为“黔东南州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三是技术成熟。目前,基地生产的葡萄已经省农委审核为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成熟。四是科普工作基础扎实。多年来,xx县浦发经济果林专业合作社致力于开展果树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果树种植技术科普工作经验丰富,合作社内拥有果树种植专家18名,专业种植技术人才50余名,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 五、项目主要技术考核指标 (一)科普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指标 1、建成精品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000亩; 2、建成科普画廊50米; 3、建设一个50平方米的果品展示厅。 (二)科普基地管理技术指标

极地科学手抄报图片、资料

“极地科学手抄报图片、资料”下载方法:在图片上面点击右键,选择“图片另存为”即可。极地科学手抄报图片极地科学手抄报资料地球的南北两端,是这个星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当海洋结冰的时候,也意味着极地最冷季节的到来。即使是生活在这里习惯了寒冷的动物大多数也难以抵挡冬日的严寒,有谁能度过这世界上最冷的寒冬,它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冬天呢?每年的四月,海水开始慢慢的被冰雪堆积覆盖,当海面最后完全被冰封成一片的时候,南极可怕的冬天就真的来临了。企鹅企鹅被称为这片冰雪大陆的主人,是这里最主要的一种生物。在南极有七种企鹅,当冬天的脚步渐渐邻近的时候,大多数的企鹅便纷纷上路了,它们要去北方相对温暖的海域躲避即将到来的严寒。帝企鹅也上路了,但是它们的目的地却是南极最寒冷的南部。那里四面环山,没有任何的食物,科学家在那里测到的温度最低时曾经达到过零下89度。帝企鹅是南极企鹅中个头最大的一种,它的身高有一米二,体重能达到40公斤,因为具有王者之相,而被称为帝企鹅,是惟一终年生活在南极本土的企鹅。南部这片极地最寒冷的地区,是帝企鹅延续了千万年的古老的繁殖地,在生命的8年时间里,它们将有6次往返于这里找寻爱人,繁衍后代。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对于它们这种奇怪的行为感到费解,它们之所以选择这里来延续企鹅家族的命脉,是因为这里没有气候的突变,也很少天敌的袭击,环境相对稳定。但是如此的低温寒冷,没有食物的恐怖地带,小企鹅如何降生的呢?站在冰封的海面上,帝企鹅也感受到了南极暴风雪强大的威力,在比12级大风还猛烈3倍的暴风雪中,它们也只能选择依靠群体的力量,紧紧地相拥在一起,抵御寒冷。而企鹅妈妈就在这冰天雪地里产下了企鹅蛋。产卵后它们就把蛋交给企鹅爸爸来孵化,离开这里去几百公里外的海域为丈夫和即将出生的孩子寻找食物。高大的帝企鹅皮下脂肪比其他企鹅要厚很多,正是这厚厚的羽毛,给企鹅蛋提供了最温暖的巢穴,雄企鹅把蛋放在自己的脚和肚皮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周围零下五十多度的环境里,这里的温度竟然能够达到零上38度。维德尔海豹当冰封的海面的温度在可怕的零下50度徘徊的时候,冰面下的水中世界也是寒冷刺骨。冻结的海是无穷尽的世界,冰层下是一个阴森奇妙的静止空间,无论是生活在陆地还是水中的动物,海水结冰对于它们都是极大的考验。维德尔海豹整个冬天都只能呆在冰面下的海水里。维德尔海豹是著名的潜水专家,能深入到海中四五百米的深处觅食。但是即使潜水时间再长也需要呼吸,海水中虽然躲过了冰面上肆虐的暴风雪,但是冰面上提供呼吸的冰洞,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却很容易被冻结,整个冬天,它只有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地游上来,拼命用自己的牙齿刮擦掉呼吸口冻结的海冰。它们的牙齿被磨出了血,磨损的很厉害,以至于不能捕猎,甚至于不能进食,因此,原本有20多年寿命的维德尔海豹有很多在10几岁时就死掉了,这是个残酷的冬天,却也是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不得不付出的代价。鳞虾在寒冷的海水中,生物的生长缓慢而艰难,海绵和海星的寿命都要超过四十年。小小的鳞虾也感到了―――。南极磷虾大多生活在海水50米以内的表层。冬天的海水刺骨难耐,食物短缺,在这些月份里,由于海水结冰,它们只能靠吃从冰层上刮擦下来的海藻活着。最不可思议的是,磷虾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能够收缩身体,把自己恢复到幼年时期的样子,以度过寒冬。鳞虾是企鹅和海豹最爱的美食,这片海域的鳞虾为帝企鹅妈妈提供了足够的食物,远方的丈夫和孩子在等待着它们,它们必须要回去了。这时候小帝企鹅已经破壳而出了,在漫长的100多天,雄企鹅只靠吃雪来补充水分,靠消耗体内的脂肪来维持生命,它们的个子矮了二十厘米,体重减轻了几十斤,它们必须要去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而吃饱食物的企鹅妈妈要用肚中积存的食物继续喂养小企鹅。直到春天到来,小企鹅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它们一家才能团聚,到外海生活。因为帝企鹅这种在严寒中特殊的繁殖习惯,所以整个的繁殖抚养过程只能是由爸爸妈妈共同承担。帝企鹅能在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繁衍后代,被称为生物界的奇迹。而第二年的冬天它们依然会再来这里,赴这个寒冷的约会。当南极的生命迎来盼望已久的温暖季节的时候,北极的冬天却到来了。南极是四面环海的冰雪大陆,而北极是被陆地围绕的海洋,生物更容易到达,因此北极的生物种类要比南极多一些,它的温度也

试验示范站(基地)

试验示范站(基地)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学校“打造‘升级版’大学推广模式,服务‘双一流’建设”相关工作计划,为支持多学科专家以产业试验示范站(基地)为平台,开展良种选育与中试示范、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产业重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产业科技与信息服务新模式探索,助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根据学校科技推广工作整体规划,确定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如下: 一、良种选育与中试示范 支持方向:支持学校各试验示范站(基地)驻站专家以及相关学科科教人员,围绕陕西及西北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开展农林牧种质资源收集、资源圃建设、品种引进与筛选、新品种选育和田间中试示范。 申报要求:此类项目主要针对各试验示范站(基地)驻站专家,相关学科科教人员申报此类项目要与相关试验示范站(基地)驻站专家组成团队,并在学校试验示范站(基地)实施。 支持力度:此类项目支持10项左右,项目资助期为2年,每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万元。 考核指标:获得资助的项目团队,必须在资助期内获得1个以上进入区试验(预审)的新品种或争取到1项以上部省级重点科技项目。

二、优质高产安全生产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支持方向:主要支持学校各试验示范站(基地)驻站专家以及相关学科科教人员,针对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围绕优质高产安全技术、病虫害防冶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等产业链各个环节中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试验研究、集成和示范推广,破解生产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申报要求:此类项目各试验示范站(基地)驻站专家及学校相关学科科教人员均可组织团队申报,团队必需有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专家与基层农技骨干参与,并且任务和责任明确,机制可行。同时,此类项目实施应与相关试验示范站、示范基地紧密结合。 支持力度:此类项目支持15项左右,项目资助期为2年,每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8万元。 考核指标:获得资助的项目团队,必须在资助期内解决1个以上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形成配套的产业技术体系,并建立一定面积的示范样板,对产业发展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应争取到1项以上部省级重点科技项目。 三、多学科产业服务与国际合作交流 支持方向:主要支持学校各试验示范站、示范基地、专家大院驻站专家以及相关学科科教人员,围绕陕西及西北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科技培训、网络信息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运作指导、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等。 申报要求:各试验示范站(基地)驻站专家及学校相关学科科教人员

国家科学数据管理办法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印发(附全文)2018年04月03日17:04 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 分享到: 9855 人参与讨论 我来说两句 手机免费看资讯 财富号入驻直达 中商情报网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显示,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保障科学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更好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学数据主要包括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产生的数据,以及通过观测监测、考察调查、检验检测等方式取得并用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据。

以下为《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科学数据管理,保障科学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更好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学数据主要包括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产生的数据,以及通过观测监测、考察调查、检验检测等方式取得并用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据。 第三条政府预算资金支持开展的科学数据采集生产、加工整理、开放共享和管理使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科学数据相关活动,符合本办法规定情形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科学数据管理遵循分级管理、安全可控、充分利用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开放共享。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科学数据采集生产、使用、管理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不得利用科学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二章职责 第六条科学数据管理工作实行国家统筹、各部门与各地区分工负责的体制。 第七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全国科学数据的宏观管理与综合协调,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研究制定国家科学数据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 (二)协调推动科学数据规范管理、开放共享及评价考核工作;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项目编号:INF105-SDB-3 文档编号:P/版本: 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 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用户使用手册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数据库中心 2003 年9 月

目录 1引言 (1) 编写目的 (1) 背景 (1) 技术支持 (1) 2功能 (2) 3运行环境 (3) 硬件环境 (3) 软件环境 (3) 4操作指南 (4) 用户类型 (4) 用户登录 (4) 系统管理员的登录 (5) 单位管理员的登录 (6) 一般用户的登录 (8) 用户密码管理 (10) 界面风格定制 (11) 添加元数据界面的设定 (11) 查询界面的设定 (12) 概要显示的设定 (12) 详细显示界面的设定 (12) 添加元数据 (14) 对于具有特殊格式的元素应按照注释栏中提供的著录规则或范例进行著录。如URL类型必须以“元数据记录修改 (14) 元数据记录删除 (15) 元数据查询 (17) 单位内元数据的查询 (17) 针对XML Schema跨单位的查询 (17) 查询方法 (18) 查询结果的显示 (18) 出错处理和恢复 (20)

1引言 编写目的 感谢您选用《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管理数据库数据集,为了使各建库单位能够准确、方便的使用《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对科学数据库数据集进行元数据描述和管理,特编写了《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用户手册。该手册适用于各建库单位具体负责元数据管理的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元数据录入人员。 背景 《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是为了配合科学数据库元数据标准规范的推广应用而研发的基于xml schema的元数据管理专用工具,是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是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参加、跨学科联合建设的综合型重大项目,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重大专项之一,目标是在中国科学院全院范围内将研究所多年积累的科学数据资源组织起来,与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先进技术相结合,促进数据向知识的转化,完善信息化的科学研究环境,并对科研与社会提供科技数据资源共享与服务。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涉及到资源建设、规范建设和系统平台设计等多方面的技术、资源的发掘、研究、积累与应用。为了实现分布式的跨平台的数据资源共享,在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发和建立中,必须研究制定面向各个学科数据集的元数据标准。为此该项目设立了“标准规范研究子项目”,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小组已经制定了以XML Schema描述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核心元数据标准”以及多个面向具体学科数据集的元数据标准,为了更好的推广应用这些元数据标准,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学数据库中心研发了《通用元数据管理工具》。 目前,该工具已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试用近半年,运行稳定。 技术支持 科学数据库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学数据库中心 邮编:100080 电话:(8610) 传真:(8610) Email: 网址:科学数据库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VIP专享】

中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事业 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起步于80年代初期,与早期先进国家差距一个世纪。自1984年我国首次组队开展南极科学考察并成功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南纬62°13',西经58°58',距北京距离约15701千米)至今,已走过了20个年头。继1985年建成长城站后,又于1989年2月在东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林地(南极圈内)成功建成第二个常年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中山站(南纬69°22',东经76°23',距北京距离约12553千米)。我国已在北极建成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还将在南极内陆冰盖上建立科学意义更深远的第三个考察站。 从1984年至2004年的20年中,我国以长城、中山两个常年考察站和极地科学考察船作为考察基地,广泛开展了极地气象学、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学、生物学、高空大气物理学、测绘学、环境科学和人类医学等多学科考察,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极地科研人员和后勤技术队伍,通过他们的艰辛工作和拼搏奉献,在短短的20年中使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研究工作跨了三大步,将100年的差距缩短到了零的距离。 不可接近的DomeA 南极是一块被厚厚冰盖所覆盖的大陆。Dome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 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其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冰点”,测到了零下89℃的全球最低气温,建立了东方站;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有一个点,那就是:DomeA。 DomeA是南极内陆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最高海拔4039米,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南极一共有四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其 中三个点已经被美国、法国、前苏联抢占———美国占据“南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法国占据“南极磁点”,建立了迪蒙·迪维尔站;前苏联占据“南极 冰点”,建立了东方站;现在,人类在南极仅剩有一个点,那就是:DomeA。 据介绍,东南极冰盖以DomeC—DomeB—DomeA—DomeF为分冰岭,其中DomeA是这一分冰岭的最高点,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与国外已开展工作的DomeF等地点相比,DomeA地区的冰盖是原始堆积形成的,储存着全球的气候和大气环境信息。DomeA地区也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可望获得近期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在这里能够观测到在地 球其他地区无法观测到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与特殊的自然现象。因此,DomeA在科学上的意义是地球上其他任何科学观测站所无法代替的。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方案 为了搞好2018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项目-永定区永嘉龙湖休闲农场示范基地,我农场围绕特色台湾水果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本基地实际,制定如下建设方案: 一、基本情况 永嘉农场位于峰市镇忠信村龙湖库区。针对永定龙湖常年气候温和,冬短无严寒,夏长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特别是65平方公里龙湖大水体的调节作用,使得湖面周边坡地在冬季温度升高2-3℃,为发展台湾特色果业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建设内容及预期目标 1.新品种引进示范两个:红心火龙果和香水莲雾; 2.示范推广火龙果立柱式供养种植,改变传统水泥柱和搭架种植; 使用立柱式供养种植工艺,采用塑料管做支柱、铁圈架做固定盘、打孔管柱中灌满有机肥和牡蛎壳粉种植,这种种植新工艺可以让火龙果在室内种植,同时改变火龙果养分吸收,不仅仅依靠于土壤,还可以从立柱中供养吸收,立柱中的肥力供应者之一的牡蛎壳以无机物为主,还含有少量有机物,无机物主要含碳酸钙,含80~95%、磷酸钙及硫酸钙,并含镁、铝、硅、铁、锰、磷、钾、硅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氯化物以及氧化物,和有机肥一起慢慢分解,长期供应养分,保证挂更多的果的养分吸收和品质保证。火龙果预期年批次达到8次,亩产量达到2000斤,亩产值2万元。 3.示范推广生物有机肥的制作以及水肥一体化的使用; 生物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是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项目,利用死亡的动物尸体(鱼或牛蛙)放置化尸池,加以有机立花菌菌种打氧浸泡,扩散菌群需喂以豆浆红糖等营养(红糖1:豆浆1:水6),把动物的肉质蛋白质分解获取氨基酸液肥,以适当比例兑水浇灌农作物,此为特等生物有机肥;或利用硝化菌群,分解土壤中的硝酸盐,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健康状况;或利用木霉菌,防治各类植物的土传病害,不仅能够防病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提高营养利用效率,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修复农化环境污染等功能;或利用放线菌,防治根瘤线虫,抑制镰刀菌等有害菌的生长,预防根腐病,萎凋病,白纹羽病,灰霉病,软腐病,露菌病,黑斑病,炭

仁爱科普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学案

《极地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学案 一、学习目标 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和意义。 难点:理解两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三、导学问题 (一)天然的实验室 1、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没有、未经人类雕琢的大陆。南极洲和北冰洋的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 2、在极地考察方面,迄今为止已有多个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多个科学考察试验站。我国于1985年、1989年和2009年,分别在和南极大陆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和站。2004年,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站,正式落成。 (二)人类共同的财富 1、南极洲和北冰洋是人类共同的财富。由于人类的,极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威胁。20世纪60年代少数渔业发达国家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捕杀,在北冰洋海域捕 杀、等海洋生物。20世纪80年代以后,少数渔业发达国家又在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捕捞,直接威胁到鲸、海豹、海鸟的生存。 2、为了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地区,冻结各国领土等方面的要求,1959年12月1日部分国家签订了《》,我国在年5月正式加入了该条约,1985年被纳入国。2011年6月20日至7月1日,第34届《》协商会议在举行,讨论了南极环境保护、南极旅游、生物勘探等问题。 3、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分享给全班同学。 四、参考资料 1、长城站 长城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位置为:南纬62度13分59秒,西经58度58分52秒。

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北面邻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着布兰斯菲尔德海峡与南极半岛相望,距离约130公里。在该岛上,除长城站外,还有其他国家设立的7个考察站。与中国站相邻的有:智利的费雷站,俄罗斯的别林斯高晋站,乌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韩国的世宗王站。 长城站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站区系火山岩组成的丘陵地形,呈台阶型,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砾石和砂石组成,平均1.2米以下为永久冻土层。 长城站的气温据1985年以来观测资料表明:夏季代表月一月平均气温为1.3℃,最高为11.7℃,最低为-2.7℃;冬季代表月七月份平均气温-8℃,最高为2.6℃,最低为-26.6℃。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以降雪为主。暴风雪频繁是长城站的最大特点,每年大风((17米/秒)日数在60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40.3 米/秒。 长城站现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越冬期间的主要常规科考观测项目有:气象、高分辨卫星云图接收、地震、电离层观测。 2、中山站 中山站简称中山站,是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9年2月26日,中国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的拉斯曼谷陵上,建成了中国南极中山站。站址距北京12553.160千米。(69°22'24"S, 76°22'40"E)。它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与北京的方位角为32度30分50秒。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处南极圈之内,位于普里兹湾东南沿岸,西南距艾默里冰架和查尔斯王子山脉几百千米,是进行南极海洋和大陆科学考察的理想区域。离中山站不远处有澳大利亚的劳基地和俄罗斯的进步站。 中山站位于南极大陆沿海,气象要素的变化与长城站差别较大,比长城站寒冷干燥,更具备南极极地气候特点。中山站年平均气温零下l0摄氏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达下36.4摄氏度;中山站地区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吹东南偏东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降水天数162天,年平均湿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数要长城站多得多。中山站有极昼和极夜现象,连续白昼时间54天,连续黑夜时间58天。中国在南极所建立的两个考察站都设有气象站,都已在世界气象组织注册,全年对各气象要素进行不间断的观测。建筑和生活设施中山站建站十年来,经过多次扩建,现也初具规模,有各种建筑15座,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栋、宿舍栋、气象栋、科研栋和文体娱乐栋,以及发电栋、车库等。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建设,按照县农业局关于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结合基地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地基本情况: 北山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选址在北山镇荣合桥社区,香田湾组, 面积100亩(含北山农技站有自有产权基地面积15亩)。基地地位白溪冲水库支流陈功桥南边,建有提水机台,灌溉条件好;长青公路紧邻基地, 交通通讯条件优越;当地农户接受参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觉悟高,能有效地 提高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 、基地技术责任人安排与职责: 技术负责单位: 长沙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北山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指导专家:王金辉负责病虫害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员:肖永生负责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张国玉负责规划与管理 陈亮辉负责技术实施与资料总结 余伟云负责图片资料与人员培训 陈丙坤负责技术实施与田间记载 三、基地实施试验示范安排: 1、新品种引进示范2个:星二号、玉针香 拟通过高产示范栽培,实现在单产持平下,以优质优价提高种粮效益,按比平均粮价高15%计算,达到亩增效益165元目标。 2、栽培管理技术示范3个:轻简节本栽培配套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

专业化防治 重点实施轻简节本栽培配套技术,做好免耕、机耕、粗耕,移栽、机插、抛植示范丘对比试验,总结现行最优栽培方式。推广稻草还田提升田间有机质,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产出率。实施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广无害化生物防控技术,实现综合统防统治。 四、开展培训,组织观摩: 1、在水稻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采用 现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方式,计划组织培训2-3期,参加培训农民 不少于200人次,并建立完善培训档案。 2、组织现场观摩2场。一是组织全镇村、社区主管农业村干部 观摩,推介种植新品种,农业新技术。二是组织全镇种粮大户(10亩以上)现场观摩,学习栽培技术,树立轻简节本理念,掌握种粮增值点,提高他们种粮积极性。 五、总结与分析: 认真搞好田间记载,做到数据准确,思路清晰。单项试验示范项目有方案,有记载,有分析,有总结。所有材料在10月28日前 完成。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运行服务实施方案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运行服务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二○一○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 目标与原则 (2) 一、目标 (2) 二、原则 (2) 第二章 组织管理体系 (3) 一、主管部门 (3) 二、理事会 (3) 三、专家委员会和用户委员会 (3) 四、人口健康平台管理中心 (4) 五、科学数据中心 (5) 第三章 任务与分工 (6) 一、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6) 二、标准规范的制修订与宣贯 (7) 三、数据资源管理 (7) 四、网络运行和资源站点管理 (9) 五、国际合作 (9) 第四章 共享服务 (10) 一、服务内容 (10) 二、服务方式 (12) 三、分级管理与分类服务 (13) 四、服务承诺 (14) 第五章 监督与评价 (15) 一、自我评价 (15) 二、网络监测 (15) 三、用户评价 (15) 四、综合考评 (15) 第六章 保障措施 (16) 一、政策与制度保障 (16) 二、设施与条件保障 (16) 三、人员保障 (17) 四、经费保障 (17)

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运行服务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工作的通知》精神,保障国家人口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以下简称“人口健康平台”)持续稳定运行服务,充分发挥人口健康领域科技资源的作用,提升我国人口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全面落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第一章 目标与原则 一、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资源规划和统一技术架构,实行“逻辑上高度统一,开放共享;物理上合理分布,分工合作”的运行服务机制。人口健康平台承担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计划、重大公益专项等人口健康领域科学数据汇交、数据加工、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和共享服务的任务。服务于科技创新、政府管理决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和健康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从而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原则 人口健康平台依托国家级科研院所,以需求为导向,以数据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共享服务为目的,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 1.开放共享原则:凡是纳入人口健康平台的科学数据资源必须向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科教动态(2014年第2期)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2014年3月10 日 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重点工程,搭建长期、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张桃林副部长在方案上明确批示:“很好!望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设计部署、扎实有效实施、形成长效机制”。现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请各有关单位参阅并落实相关工作。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通过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一、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遵循“体系工作法”,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

三大工程为重点,在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区划和农牧渔优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县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等现有基地资源,遴选建设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创新基地。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力争把创新基地建成科学研究试验田、人员培训观摩田、生态农业样板田和农业决策参考田。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性基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创新基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以区域主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自治区科学数据管理,保障科学数据安全,提高开放共享水平,更好地发挥科学数据的战略资源作用,支撑自治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1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学数据主要包括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领域,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等产生的数据,以及通过观测监测、考察调查、检验检测等方式取得并用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原始数据及其衍生数据。 第三条全区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资金支持开展的科学数据采集生产、加工整理、开放共享和管理使用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自治区境内从事科学数据相关活动,符合本办

法规定情形的,按照本办法执行。中央财政预算资金在自治区境内支持开展的科学数据相关活动主体,应按照国办发〔2018〕17号文件有关要求,做好科学数据管理工作。 第四条科学数据管理遵循谁拥有谁负责、谁开放谁受益和分级分类管理、安全可控、充分利用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开放共享。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科学数据采集生产、使用、管理活动,应当遵守《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不得利用科学数据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二章职责 第六条科学数据管理工作实行自治区统筹、各部门与各地区分工负责制。 第七条自治区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牵头负责全区科学数据的宏观管理与综合协调,主要职责是: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标准 XXXXXX—2005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建设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〇〇五年八月

前言 制定本规范诣在指导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建设,以满足科学数据共享工程技术平台总体设计的要求,确保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并满足面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起草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牵头,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测绘科学院四维公司、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华仪公司等单位参加。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晓波、戴爱德、徐枫、张子平、王国复、宦茂盛、徐宝龙、朱新周、胡昌振、许承东、常青、曹存根等。 I

目次 前言.............................................................................................................................................................................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写词 (2) 5总体要求 (3) 5.1总体要求 (3) 5.2建设原则 (3) 5.3总体结构与运行服务模式 (4) 6技术平台 (4) 6.1互联网接入环境 (4) 6.2局域网基本环境 (5) 6.3网络服务器与存储设备 (5) 6.4数据库平台 (5) 6.5数据服务基础平台 (5) 6.6信息安全设施 (6) 6.7机房及电源设备 (6) 7数据资源 (6) 7.1科学数据资源的调查与规划 (6) 7.2科学数据的汇集与处理 (6) 7.3科学数据的存储与运行维护 (7) 7.4科学数据产品的加工 (7) 7.5科学数据的质量保证 (8) 7.6科学数据的元数据 (9) 8数据共享与服务 (9) 8.1数据共享的分级分类 (9) 8.2目录服务 (9) 8.3内容服务 (10) 8.4功能服务 (10) 9信息安全 (10) 9.1基础设施安全 (10) 9.2软件安全 (11) 9.3数据安全 (11) 9.4非技术防护措施 (11) 1

最全的气象类网址

最全的气象类网址 数值预报类: 1.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天气在线,集成多种数值预报模式可供参考。 2.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tw/V5/forecast/nwp/nwp_data.htm台湾气象局数值模式 3. http://www.ecmwf.int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值模式 4. http://www.kma.go.kr/ema/ema03/gdps_eng.html韩国气象局GDAPS T426/L40模式 5.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hk/nwp/nwpc.htm香港天文台电脑模式预测天气图 6.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research/nwp/numerical/operational/index.html英国气象局全球数值模式 7.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PUBLIC/WXMAP/美国海军大气模式(nogaps) 8.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sz/qh1.asp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数值预报 9.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nmc/treeNavigator.do?type=TyphoonForecast中国气象局台风数值模式 10. http://ddb.kishou.go.jp/grads.html日本气象厅数值模式(JMA GSM based on GrADS) 11.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hk/WRF/香港城市大学WRF中尺数值模式 12.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上海台风研究所数值预报网 气候数据类: 1.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index.jsp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2.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cn/国家气候中心 3.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cru/data自1856年全球5°×5°网格温度资料。(P. D. Jones) 4.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data全球100个小区的温度资料。(J. E. Hansen) 5. 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cru/data自1900年全球格点降水资料。(Hulme) 6.(https://www.doczj.com/doc/fd10636385.html,/Monitoring/DailyMonitoring/glbtmeana/glbtmeana2006122 7.gif)全球每日平均气温距平(提示修改日期即可获得近期每日数据,把两个glbtmeana均改成glbtmean便可获得全球每日平均气温实况) 如上面网址的图片为

科技示范基地工作报告

科技示范基地工作报告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及承担单位:xx年,在贵州省烟草公司的组织指导下,毕节地区烟草公司联合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向国家局申报“毕节地区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并获国家局批准立项(国烟科〔xx〕371号),xx年6月签订了项目合同,合同号为110xx01012。项目实施时间为xx年至xx年。项目承担单位为毕节地区烟草公司、中国烟草西南农业试验站(贵州省烟科所)。协助单位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贵州中烟工业公司(黄果树烟草集团)、湖南中烟工业公司(白沙烟草集团)、福建中烟工业公司(厦门卷烟厂)。 (二)目的和意义:中国从九十年代开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的探索,特别是 1992年实行 * 市场经济体制,为现代农业示范园 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因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各地萌生。农业示范园区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成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国家局于xx年开始建设烤烟科技示范园区,到xx年为止,共批准立项了三批共十家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 基地。

姜成康局长在全国烟草科技大会上指出:要把烟草行业建设成创 新型企业,依靠科技进步、走自主创新道路;国家局制定的《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明确了烟草中长期科 技任务是“围绕中式卷烟发展需要,推动烟草育种、烟叶原料、卷烟调香、特色工艺、减害降焦、技术装备、循环经济、数字烟草等8个重点领域的整体进步,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项目,正是围绕姜成康局长和《纲要》的要求,搭建科技平台,整合科研、工业企业及烟草商业各方技术力量,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中式卷烟对原料需求为目标,以特色烟叶生产、现代烟草农业为重点工程,在生产组织方式、烟草品种、烟叶原料、特色技术、循环经济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种烟效益,促进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毕节地区是烤烟生产大区,常年种植烤烟面积70万亩,烟叶产量185万担左右,是国内十多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 的重要原料基地之一,烤烟在农村 * 中占重要地位,是农村农民经 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毕节地区是 * * 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期间提出经 * 批准建立的“生态建设、开发扶贫”试验区,在毕节 地区开展优质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有利于开发毕节烟叶特色、稳定烟叶规模、提高烟叶质量、提高山区农民种烟效益,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进程,对毕节试验区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以及 * 的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主要研究内容

科学数据共享关键问题探索

第26卷第5期 2007年9月地理科学进展PROGRESSINGEOGRAPHYVol.26,No.5Sept.,2007 收稿日期:2007-06;修订日期:2007-0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2006DKA32300)。 作者简介:刘润达,男(1980-),河南许昌人,博士生。研究方向:科学数据共享,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等。 科学数据共享关键问题探索 ———以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为例 刘润达1,2,诸云强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摘要:作为科学基础设施,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可促进科技原始性创新,提高国家科技竞争 能力。本文回顾我国近年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工作,指出科学数据共享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 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共享理念、数据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探索科学数据共享今 后发展的重点和工作方法。具体结合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建设实践,提出搭建科学数据交换 平台,构建科学数据共享联盟;将科学数据共享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实行主动服务;建立强大的科 学数据搜索引擎;重视文档、信息服务等。 关键词:数据共享;科学数据;数据联盟;数据中介 1引言 科学数据作为现代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与科技创新是密不可分的[1]。为促进科学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交换,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开展了一系列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科学数据共享的研究和实践,目的是将长期积累的科学数据为本国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服务。例如世界数据中心(WDC,WorldDataCenter)等国际组织的成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科学数据共享的工作[2,3];美国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群和数据共享服务网络[4 ̄6],如NASA主持的DAACs,全球变化数据和信息系统,全球变化主目录(GCMD)等。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在多个层面上推动科学数据的共享。1982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了“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综合性的科学信息服务系统;1989年,中国科学院联合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组建了世界数据中心中国中心(WDC-D)和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中国委员会;1999年,科技部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陆续启动了一批数据资源建设,同时还就数据共享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委托WDC-D开展研究;2001年,科技部主持完成了《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增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调研报告,对我国目前科学数据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解决的办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同年年底,科技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气象数据共享试点正式启动,从而在国家层面上,翻开了我国科学数据共享新的一页;2002年6月,科技部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建议,把建立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