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

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

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
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

浅析非典型猪瘟的预防及治疗

张伟

内容摘要:猪瘟是一种急性致死率高、危害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受到各养猪国家的关注。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并提出以防为主的防制措施。近年来虽然典型猪瘟不多见了,但在农村和一些猪场由于防疫消毒不严格,猪瘟疫苗的使用不规范等常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目前由于养殖户和一些兽医缺乏一定的临床经验,再加上猪瘟的典型症状和病变不明显,易被人们误诊,以至滥用药物,盲目治疗,既增加了药费的支出,又贻误了防治时机,给农户和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对非典型猪瘟进行更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找出一些适合基层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很有必要

关键词:非典型猪瘟预防治疗

猪瘟是一种急性致死率高、危害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受到各养猪国家的关注。我国对猪瘟的防制工作十分重视,并提出以防为主的防制措施。近年来典型猪瘟显然不多见了,但在农村和一些猪场由于防疫消毒不严格猪瘟疫苗的使用不规范等常发生非典型猪瘟感染。由于其缺乏猪瘟的典型症状和病变,易被人们误诊,以至滥用药物,盲目治疗,既增加了药费的支出,又贻误了防制时机,给农户和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本人就对非典型猪瘟的认识和大家进行探讨。

非典型猪瘟指的是病原体为猪瘟病毒,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与传统的猪瘟变化有着很大不同的疫病。临床上主要具有繁殖障碍性和温和性两种表现形式。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特点:(l)多发生于具有母源抗体的仔猪或经历1~2次免疫的育肥猪和妊娠母猪;(2)发病率具有一定规模约20%左右,死亡率低,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3)发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具有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4)并发症多,容易继发其它疾病感染。

一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

1.1繁殖障碍型猪瘟

主要发生于生产母猪,其本身呈隐性感染,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的成活率下降。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2种类型:(1)带毒母猪综合征: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就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病仔猪常在2~3 天内死亡,致死率很高。这种病例一般不发生水平传播,发病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寡有关。

本病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如在咽喉、肾、膀胱粘膜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小点,淋巴结出血、充血和水肿,胃肠道有出血性炎症。

(2)晚期侵袭性猪瘟:指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特征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郁血。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

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例(约占1/10)的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

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初次怀疑本病时,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后才能确诊。无论是隐性感染的母猪,还是其所产的带毒仔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血清中猪瘟抗体的效价低于保护值。同时带毒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很弱,虽经多次接种猪瘟疫苗,其抗体效价仍不能上升到应有的水平。此外还可用Dot-ELISA法等实验手段,从病死仔猪的脾、淋巴结等脏器中,可检出或分离到猪瘟病原。

1.2慢性(温和型)猪瘟

见于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也可能发生在猪瘟免疫接种制度不健全的农村散养猪。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为多见。病程长达1~2个月,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内不易断根。病猪的体温稽留在40℃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程较长者,皮肤出现淤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多见。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据报道,这种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淌血不止,即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病猪日益消瘦,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部分肥猪经1~2个月后可能耐过,但失去经济价值。

慢性猪瘟的主要病变与典型猪瘟接近,但较为轻微,如淋巴结呈轻度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喉及膀胱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1~2处小梗死灶。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扣状溃疡的病变。用多种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可查出猪瘟抗原。二病因分析

非典型猪瘟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发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如何解释,众说纷纭,现将几种病因的分析综合于下以供参考。

2.1母猪在怀孕期接种猪瘟活苗

研究表明猪的胎盘屏障可阻挡抗猪瘟母源抗体通过,但猪瘟病毒则可能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引起胎儿持续感染猪瘟。这种病猪对猪瘟疫苗接种所产生免疫学耐性,是繁殖障碍型猪瘟的病因之一。

2.2猪瘟病毒毒力的变异

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有人从慢性猪瘟病例中分离出低毒力的毒株,并将这种毒株连续通过8代易感猪体后,则可使毒力恢复到强毒。这一现象可以说明,猪瘟病毒与只有部分免疫力的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然而也不排除猪瘟病毒在免疫的压力下改变其毒力和抗原的某些特性的可能。

2.3感染牛粘膜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猪瘟病毒与牛粘膜病病毒具有共同的抗原,猪能自然感染这种病毒。用这种病毒的抗血清与猪瘟病毒株作中和试验,可将猪瘟病毒分为B、H 2群。B群能被牛粘膜病病毒的抗血清中和,为弱毒株,可引起慢性猪瘟。H群为强毒株,不能被中和,以牛粘膜病病毒免疫的猪,能抵抗B群病毒的攻击,但对H群的攻击则无保护力。值得重视的是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牛群中,查出牛粘膜病毒抗体的比例较高,可以推测其病原感染猪的机遇可能是存在的。

2.4猪体免疫功能下降

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很多,如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都能损害免疫器官;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氯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以及长期或大量饲喂霉变饲料、管理不良、环境污染等因素,都能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减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2.5猪瘟免疫空白

有的地区对猪瘟的防疫工作还不够重视,免疫接种的密度不高,漏防、遗防的猪只较多。

2.6 猪瘟疫苗使用不规范

有的猪瘟疫苗质量较低,效价不高;免疫剂量不足;运输保存不当;使用方法不对;免疫程序不合理等因素可导致免疫空白或抗体效价不高,对猪瘟免疫力低。还有一种情况可能是疫苗接种过量导致(有一养殖户听信饲料推销员,将猪瘟疫苗一次接种每头12头份,结果激发非典型性猪瘟)。

三非典型猪瘟的诊断

(l)仔猪。主要发生于3~8周龄的仔猪,呈地方流行性,死亡率约10%,属于慢性经过。临床上病程较长,猪生长速度缓慢,精神沉郁,厌食,耳、颈、腹下、四肢末梢有淤血和发疹,尾部坏死,体温略高。多数成僵猪表现。剖检为扁桃体、淋巴结充血、水肿,无大理石样外观。胸腺、脾脏、肾脏有少量出血点。

(2)育肥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仔猪相似,但要轻缓一些。

(3)妊娠母猪。感染速度较慢,呈散发性。一般不表现为临床症状,属于隐性感染,但可以不断地排毒,并传染给下一代,可造成流产、早产。即使分娩也大多是弱胎、死胎和木乃伊胎,偶有正常者,随着日龄增长大都也发病,死亡率90%,而母猪本身并无死亡。

(4)哺乳母猪和公猪由于营养良好,抵抗力强,往往呈现一过性症状。

四防制措施

针对非典型猪瘟的特点,归纳以下几点主要防制措施:

7重视猪瘟的抗体检测:开展猪瘟的抗体检测,不仅可了解免疫的效果和疫苗的质量,还可及时检出低抗体的病猪,淘汰隐性感染的母猪。

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禁妊娠期注苗,要空怀期接种,并注意母源抗体和残留抗体的免疫水平。为避免猪瘟免疫接种技术上的失误,特别是规模化猪场,应该规范免疫接种的操作规程。至于免疫程序,各猪场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在此我提供一个许多猪场采用的猪瘟免疫程序,供参考。

出生2小时内:猪瘟活苗两头份首免

断奶35日龄左右:猪瘟活苗一头份二免

70~80日龄:猪瘟活苗一头份三免

种用成年公猪每年补防2次。经产母猪在断奶时或配种前补防1次。

2 选购优质、合格的疫苗。应到当地动物防疫部门购买。

3 要有正确的免疫接种操作,疫苗的稀释要按要求时间用完,接种时彻底消毒,一头猪换一个针头,接种前后一周停喂抗生素和磺胺制剂。

4 疫苗的储存、运输保持冷链状态,温度应在0摄氏度以下,切忌反复冻融。

5 感染过的猪应该淘汰。因为仔猪多成为僵猪,影响养猪效益,育肥时隐性传染源可以散毒,至于母猪和公猪既能垂直感染又能水平感染,故一律淘汰。

6 发生过的猪瘟的场户,疫苗接种可加大到4倍,使猪只获得坚强的免疫力。

7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环境消毒,预防严寒、高温等应激反应,养成全进全出的良好习惯。

8 重视猪瘟的抗体检测:开展猪瘟的抗体检测,不仅可了解免疫的效果和疫苗的质量,还可及时检出低抗体的病猪,淘汰隐性感染的母猪。

9提高综合防病、整体防病的水平,控制其它疾病的发生。

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作为危害养猪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被定为国际检疫对象。在我国,由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研制和应用,猪瘟一度受到控制。但近年来,我国猪瘟又有逐渐回升的势头,且多发的是有别于经典猪瘟的非典型猪瘟,使猪瘟的防治更复杂,再度成为威胁养猪业的重大问题之一。

流行特点当前猪瘟的流行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过去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散发性流行,注射过疫苗的猪群仍时有发病,典型的猪瘟症状已不常见,常为亚临床症状,表现为母猪的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的先天性感染,病理变化也不明显,使诊断较为困难。

临床症状猪群被本病感染后,起初有一到数头首先发病、死亡,以后发病头数不断增加。病猪表现为持续高热、后肢无力、运动失调、呕吐、先便秘后下痢等症状。非典型猪瘟感染母猪后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繁殖障碍,如产死胎、木乃伊胎、死产和产弱仔。新生仔猪先天性感染猪瘟后主要表现为四肢瘫痪、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眼观病变以出血最为显著,全身多种脏器、黏膜和淋巴结等有程度不一的出血变化,一般为斑点状。肾、膀胱黏膜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淋巴结出血、充血、水肿,切面呈大理石样。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近年猪瘟病例的病理变化不明显,但多见肾苍白,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防治措施猪瘟对养猪业的危害很大,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为主是控制猪瘟的主导思想。猪瘟的预防必须是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要严格执行各项预防措施,定期消毒,严防病原传入。要购买质量可靠的疫苗,注意运输过程和使用前疫苗的保存,因为高温和温差变化大易使疫苗失效,已过期或已失效的疫苗不要使用;防疫注射要做到头头免疫,在疫情流行的猪场最好能做到“一猪一针”,至少得做到“一栏一针”。

猪瘟的免疫程序最好根据各地实践经验并结合免疫监测来制定。从免疫时间来看,目前猪场多用的是30日龄首免、70日龄二免的方案,此外还有7日龄首免、20日龄二免、65日龄三免,20日龄首免、65日龄二免等方案。对于种公、母猪,应一年免疫两次。在免疫剂量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应加大免疫剂量,建议种猪用4~5头份,仔猪用2~3头份。

一旦发生猪瘟,为减少损失可用加倍剂量的活苗进行紧急接种。对于仔猪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实行乳前免疫,即在仔猪出生后先免疫,两小时后再喂初乳,以防止母源抗体干扰,此方法有一定效果,缺点是在实践中难以操作。

另外,猪瘟的发生常会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在临床上应全面考虑,特别是细菌性疾病,常增加猪群的死亡率,因此要加以控制,减少损失。可用抗生素予以防治,有条件的可做药敏试验筛选有效的抗生素,不行的话应轮换用药,常用的有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广谱抗菌药物。

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而猪瘟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猪瘟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OIE国际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动物卫生法典》(2003年版)仍将其列为A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一。由于猪瘟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促使很多国家制定和执行猪瘟的防制和根除计划,并在欧美20多个国家取得成功。但目前世界上仍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猪瘟流行,近年来在一些原已宣布消灭猪瘟的欧洲国家(荷兰、比利时、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又相继复发,我国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亦有上升的趋势。

自1954年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以来,虽然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但是猪瘟仍在我国不间断地流行。而且其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世界性的。从过去的大流行转变为地区性散发,疫点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由于我国饲养量巨大,损失依然严重;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过程,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成年猪发病率不高,疫情较缓和,在一些猪场,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则呈现明显的上升的趋势;另外在猪体免疫状况低下时,其它病原混合感染,环境中猪瘟病原,特别是低致病力猪瘟病原的存在,常导致猪瘟病毒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种猪,常出现母猪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和公猪精液水平传播,引起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从而引起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造成恶性循环;免疫剂量不足所产生的低水平抗体将不能有效清除病毒感染,从而有可能使感染转入持续或潜伏阶段,表现为非典型特征。以上这些特点均为非典型猪瘟的发病特征,而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生就是我国猪瘟一直持续不断的主要原因,对于非典型性猪瘟的研究,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此做了比较系统的基础研究,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特征和免疫反应等方面都表现出与急性猪瘟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不表现临床症状。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此类病猪,从而给猪瘟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困难,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生与流行、表现形式、发病机制、研

究进展和控制措施等方面综述如下。

1 非典型猪瘟的发生与流行

1.1 流行特点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潜伏期和病程延长,成年猪发病较轻或不显症状,多呈隐性带毒,经我们调查,带毒率范围一般为3%?20%,高者可达33%以上,且多数猪场还存在着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死亡率低,有调查显示成年猪的死亡率为

2.1?2.4%,有时还发生在疫苗免疫过的猪群中。多呈散发,很少成遍发生,流行速度缓慢,但是由于我国养猪饲养量巨大,其经济损失依然十分严重。而中小猪及哺乳仔猪发病率及死亡率都较高,凡带毒母猪所产仔猪的猪瘟病毒带毒率为66?100%不等,而致死率可高达90%以上。

1.2 临床特征非典型性猪瘟缺乏典型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微热或中热,通常体温仅升高0.5?1℃,潜伏期可达20到30天以上才发病,病程可长达几个月都不发病,但表现为侏儒猪(或称僵猪),发育停滞。侏儒猪多伴有干耳、干尾甚至耳壳脱落,皮肤干性坏疽脱落后新生瘢痕无色素而呈现“花皮猪”;发病期伴有后肢瘫痪、步行不稳、精神不振,口渴,喜喝脏水、泥浆等。在发病前、中期白血球总数稍有下降,但不明显,降至4000/毫米3以下者几乎没有,仅比正常值略低,淋巴球增多在人工病例第8天较明显(81%),自然病例后期可达79%,中期不明显。有的感染带毒者几乎就没有临床症状。

1.3 病理学特征大多无典型的肾脏、膀胱小点出血等病变,大理石状淋巴结病变和脾出血性梗死等典型特征少见,有时可见淋巴结水肿或点状出血。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瓣、脾脏、胃、胆囊等。几乎所有人工病例的扁桃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轻者充血水肿,病程5天以上者,大多出现坏死、溃疡、化脓,个别呈扣状溃疡。切片已不见扁桃腺结构,发生大量白细胞浸润及组织坏死。盲肠与回肠交界处附近,可见个别雏形溃疡,病程长的可见钮扣状溃疡。胆囊多胀大,胆汁浓稠,幼猪还常见蛔虫钻胆。胃底区往往呈片状充血或出血,乃至溃疡。

2 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

2.1 繁殖障碍型猪瘟主要发生于生产种猪,其本身虽呈隐性感染,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的成活率下降。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2种类型:1)带毒母猪综合征: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

症状。病仔猪常在2~30d内死亡,致死率很高。初步实验证明:在不同窝之间可发生猪瘟病毒水平传播并引起感染猪死亡,发病死亡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寡及毒力有关。本病在小猪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种猪虽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引起生殖系统病理变化,并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导致繁殖障碍。2)后期侵袭性猪瘟:指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特征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郁血。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例(约占1/10)的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部分猪皮肤发绀,有的不显症状,病程长多半在1月左右,自愈后易成僵猪,哺乳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死亡率低。

本病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后才能确诊。无论是隐性感染的母猪,还是其所产的带毒仔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血清中猪瘟抗体的效价低于保护值。同时带毒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很弱,虽经多次接种猪瘟疫苗,其抗体效价仍不能上升到应有的水平。此外还可用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从病死仔猪的脾、淋巴结等脏器中,可检出猪瘟病原。

2.2 慢性(温和型)猪瘟见于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也可能发生在猪瘟免疫接制度不健全的农村散养猪。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为多见。病程长达1~2个月,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内不易断根。病猪的体温稽留在40℃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程较长者,皮肤出现淤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多见。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据报道,这种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淌血不止,即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病猪日益消瘦,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部分肥猪经1~2个月后可能耐过,但失去经济价值。慢性猪瘟的主要病变与典型猪瘟接近,但较为轻微,如淋巴结呈轻度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喉及膀胱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1~2处小梗死灶。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扣状溃疡的病变。用多种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可查出猪瘟抗原。

3 非典型性猪瘟病因分析

3.1 母猪持续性感染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是目前引起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我们首次在实验室

成功地利用猪瘟野毒人工复制了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带毒母猪动物模型,此母猪可持续带毒750天。这种猪甚至可以终生带毒、排毒,可成为猪瘟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最早报道猪瘟胎盘感染是在1955年,以后此类报道逐渐增多。胎盘感染后,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出现弱胎、死胎、甚至木乃伊胎,从死亡仔猪体内可分离到猪瘟病毒。为了研究持续感染母猪对仔猪的胎盘垂直传播情况,再将这头母猪与人工感染另一株猪瘟野毒的带毒公猪或健康公猪自然交配或人工受精使其怀孕产仔,可产下带毒的木乃伊胎和死胎,用猪瘟荧光抗体检查胎猪均为阳性,此后该母猪不能再次配种。为了解带毒母猪对同居猪和环境的污染情况,在母猪带毒273天时,用健康阴性猪与之同居,可造成同居猪感染。至此成功地人工复制了猪瘟病毒胎盘垂直传播及水平传播的动物模型,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持续感染带毒猪的存在,可形成猪瘟常发地区和猪瘟常发猪场。由这种母猪产下的仔猪多为先天免疫耐受猪,这种情况常常导致猪瘟在猪场形成恶性循环,即猪瘟亚临床感染→胎盘感染→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带毒→后备母猪→亚临床感染。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带毒猪在临床中有3-33%的带毒率。

3.2 仔猪先天免疫耐受由母猪持续感染和仔猪胎盘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败现象,除了出现上述生产水平降低的情况外,经胎盘感染出生后存活的仔猪往往成为持续感染者,可长期带毒、排毒,其本身并不表现临床症状。这种猪除了对猪场造成恶性循环外,这种经胎盘感染的仔猪出生后,吸允初乳,数日内病毒血症可一过性降低,但病毒存在于全身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和网状内皮组织,这种感染猪不能建立中和性抗体应答,形成免疫耐受,以至于对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免疫应答。Liess用低毒力的野毒Glentorf株给妊娠40、70、90日龄的母猪滴鼻感染,结果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出生后多为死胎、木乃伊胎、流产,或出生后在1周内到11周内死亡,出生后存活的发病猪无临床症状,解剖为胸腺萎缩、淋巴结肿大。由此证明了持续感染带毒母猪所产仔猪对疫苗免疫后不能产生保护作用的免疫耐受机制。

另外,我们模拟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无临床症状的猪瘟阳性经产母猪所产仔猪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研究。两头母猪分别产下两窝仔猪,带毒率分别为5/11和12/14,产仔时按仔猪产出顺序隔头进行临时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1小时后再吸初乳,再用标准石门强毒进行攻击。免疫猪瘟疫苗不能使带毒仔猪产生免疫保护力,接种疫苗的5头猪在强毒攻击后死亡4头。结果: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对胎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猪瘟病毒持续感染母猪可经过胎盘垂直传播病毒给仔猪,攻击前死亡的猪全是带毒猪;吃初乳和疫苗接种不能阻止带毒仔猪的死亡,并且形成免疫偏离现象或免疫耐受现象,导致免疫失败,甚至诱发猪瘟,

通过此项试验也得到了证实[8]。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猪瘟病毒持续感染可导致母猪生殖器官产生病理变化,特别是卵巢的病理变化,使卵泡结节化,降低或失去排卵功能,最后导致功能障碍及繁殖障碍。

3.3 带毒公猪的垂直传播用RT-PCR检查带毒公猪自然交配所产死胎的病毒基因型,结果表明:死胎感染的病毒基因型与带毒母猪原有的病毒基因型不同,而与带毒公猪的病毒基因型相同。试验证明带毒种猪不仅能通过母猪胎盘垂直传播,而且能通过公猪精液垂直传播猪瘟,这是造成猪瘟持续感染的又一重要原因。综上所述,猪瘟持续感染母猪造成的垂直传播是引起仔猪死胎、木乃伊胎、弱胎及不发病的仔猪带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它所产生的水平传播方式,还会造成其它猪的感染并污染环境。因此一旦种猪场有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的种猪存在,就会引起免疫耐受,导致免疫失败,时刻都有猪瘟发生的危险。因此要根除猪瘟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及时淘汰带毒种猪,对种猪场进行彻底净化。

3.4 免疫水平低下疫苗接种仍然是目前我国防制猪瘟的唯一手段,C株疫苗的保护力是举世公认的,近年的研究仍然支持这一观点。然而,当前疫苗的免疫效果通常是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的。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止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等。此外,目前国内外在疫苗的使用剂量上差异也较大。欧洲药典规定,用C株疫苗免疫时,肌肉注射剂量为400RID(100PD50);台湾则要求每头份剂量为500RID。我国目前猪瘟疫苗生产均用犊牛睾丸细胞培养,免疫剂量为每头份150RID(37PD50),远低于欧洲与台湾的标准。免疫剂量不足致免疫后抗体达不到保护亚临床感染水平,以致出现持续性感染是近年猪瘟流行和发病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3.5 多病原混合感染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在我国养殖业是十分普遍的问题。这些病原混合感染动物后除了引起各自的疾病外,与其它疾病之间的关系也是引人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对猪瘟疫苗免疫效力有影响:我们用PPV、PRV、PRRS3种非猪瘟病毒单独或混合感染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它们单独或混合感染后明显影响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力,免疫猪在猪瘟在强毒攻击后呈现持续带毒。在田间,接种了猪瘟疫苗仍出现非典型性猪瘟的现象时常出现,尽管有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和猪瘟病毒持续感染等因素均可导致此类现象的出现,但非猪瘟病毒的混合感染可否导致猪瘟病毒致病力增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可增强猪瘟病毒的毒力。研究结果表明,尽管PPV、PRV、PRRS其中任何一种病毒单独感染对低致病力的猪瘟病毒没有毒力增强作用,但三种病原混合感染对低致病力猪瘟病毒的致病力确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3.6 病原基因型的多样性变化由于病毒抗原差异,部分猪瘟病毒可以通过躲过抗体的中和作用引起持续感染。试验证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株接种动物产生的抗体对不同的野毒株的中和能力差异很大,通过对11个猪瘟毒株的体外抗体细胞中和比较试验表明: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产生的血清抗体在1∶64稀释时能中和9个野毒株,另2株在1∶8稀释时才能中和,其中有1株在抗体1∶4稀释时才能能中和。总的看来,兔化弱毒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在体外对野毒株的中和作用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11株中有2株只有在抗血清1:8稀释时才有中和作用。如果这20%的野毒株在动物体内也能躲过免疫血清抗体的中和作用而引起持续感染,那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导致非典型猪瘟的发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4 控制措施

4.1 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相关规范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建立垂直管理体系,稳定和加强基层防检队伍建设,使兽医防疫、检疫,特别是防制猪瘟工作走向法制管理的轨道。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猪瘟防制技术规范》和《猪瘟检测技术规范》及相关的条款,并保证这些措施的实施及落实;建立国家猪瘟流行病学数据库及预警预报系统,做到资源、信息与技术共享,发挥利用效率,并且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紧急反应系统。

4.2 加强猪瘟免疫监测,建立合理的免疫程序开展猪瘟的免疫监测可随时掌握猪群群体免疫状态,制订适合于不同猪场合理的免疫程序,随时淘汰免疫耐受猪(疫苗接种后不产生或仅产生低水平抗体的猪),保持猪群的整体免疫水平在85%以上。我们模拟自然感染的亚临床状态和低抗体水平状态来进行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效力的研究,对猪瘟的防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对其它产生免疫失败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经研究发现母源抗体滴度对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有影响,当母源抗体滴度在16倍时,将疫苗的免疫剂量加大到2到4头份,能抑制母源抗体干扰,达到较好的免疫效果;另外研究还显示低水平的母源抗体不能抵抗猪瘟野毒感染,因此及时监测母源抗体滴度,正确地按规程进行疫苗免疫注射能确切地抵抗野毒的感染。而主动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只要在8倍以上,均能抵抗强毒的攻击。再次提示,适当加大免疫剂量可以适应田间的带有母源抗体仔猪的免疫。

4.3 正确采用乳前免疫乳前免疫又称为零时免疫或超前免疫,是在乳猪出生后立时注射2头份猪瘟疫苗,这是解决母源抗体干扰、迅速提高初生仔猪抗体水平的有效方法,常为一些猪瘟污染严重的场、户所

使用,尤其是表现为持续感染的猪场。超前免疫的抗原能够避开母源抗体并在机体内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应答,较早地产生抗体从而发挥主动免疫作用。但必须按规程使用,即在注射疫苗后1--2小时才允许仔猪吃奶;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在带冰的冰瓶中贮存,随用随取,否则仍可造成免疫失败。乳前免疫后应在猪35和70日龄各再注射4头份猪瘟疫苗1次。人工试验证明不论吸初乳后半小时或1小时注苗,疫苗免疫效果均不如超前免疫的效果好。

4.4 坚决淘汰带毒猪,慎重引种,定期监测非典型带毒猪的净化是是控制猪瘟,甚至消灭猪瘟的重要手段。对于非典型性猪瘟在种猪场的发生,在我国采用全部扑杀的办法来控制和根除显然不现实,种猪一旦感染病毒造成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是造成一个猪场猪瘟持续感染的总根源,而且要实施全场所有猪群的净化又有一定的难度。经我们几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在猪瘟病毒严重污染的猪场中,以净化种公、母猪和后备带毒种猪的措施。具体的做法是一旦确认猪场存在猪瘟时,立即实施净化,对全场所有种公、母猪逐头活体采扁桃体,进行猪瘟荧光抗体法检查。只要检查出阳性(带毒)猪,一律立即淘汰,严禁将带毒猪作为种用,尤其在引种时严禁引入带毒猪。淘汰带毒猪后清圈消毒,结合做好其他综合防制措施以建立新的健康种群,繁育健康后代。对可疑病猪就地隔离观察,凡被病猪污染的猪舍、环境、用具等都要进行彻底消毒。一般3个月便可初见成效。每6个月进行一次。大约经过4次净化后,猪瘟便可得到完全控制,效果明显。

4.5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正确使用猪瘟兔化弱毒对许多国家消灭猪瘟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仍在世界上广泛使用,它也是我国用于猪瘟预防注射的唯一疫苗。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仍然安全有效,不仅对不同猪瘟病毒变异株可产生完全的交叉免疫保护,适当加大疫苗免疫剂量还能减轻或抑制母源抗体干扰。因此,不应怀疑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只要选用的猪瘟弱毒疫苗是正规厂家生产,完全可以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但考虑到当前猪瘟的流行特点,在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时加大首免疫苗用量至4头份,可有效地防止仔猪发病与死亡。尤其应注意从出厂到使用全程都要保证冷藏贮运。

4.6 自繁自养,全进全出自繁自养可减少猪瘟的传入。为切断猪瘟传染机会,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要全进全出;最低限度要做到产房和保育舍的全进全出。圈舍空出后先清理污物,然后彻底冲洗,待干燥后用较强的消毒剂如氢氧化钠、过氧乙酸或甲醛等进行2--3次认真消毒,再空圈7--10天后才可装猪。日常也要用刺激性较弱的消毒剂定期进行带猪消毒。

4.7 综合防制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与环境条件、饲料营养、管理应激等关系密切,必须努力加以改善和优化,以增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猪群在受到猪瘟病毒感染后屡屡会发生非典型的温和性猪瘟。2004年以来, 我们采用进口酶标法对规模养猪场送检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规模化猪场猪瘟阳性率达27%,用间接血凝的方法对样品检测猪瘟免疫抗体, 合格率仅达69%。非典型性猪瘟常并发或继发呼吸道综合症等其它传染病,引起的猪只大批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1发病特点主要发生于经猪瘟1-2次免疫过的猪群或免疫情况不明的外来仔猪,以10-20日龄和40-60日龄这二个阶段的仔猪多见,外购仔猪易发。以零星散发为主,跳跃式传播, 发病后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死亡率相对较低。病程较长,可达10-30天,有的长达1-2 个月,较大的猪一般能耐过,耐过猪在一二个月后甚至可终生带毒、排毒,引起健康猪感染发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会发病,仔猪发病后的死亡率高于成年猪。

2临床症状仔猪发病一般病情严重,尤其是外地调入仔猪呈急性经过。在发病初期,病猪精神沉郁,头低耳耷,尾巴摇摆不停,体温升高在40.5-41.5℃左右,饮水增加,喜饮臭水,食欲不振或废绝,起初出现便秘,以后持续腹泻, 粪便稍带黄绿色,具有明显的恶臭味,上面附有粘膜,耳后及四肢下皮肤有出血斑点,有的连一片,压指不褪色。后期极度消瘦、四肢麻痹站立不稳,最后衰竭死亡。母猪引起繁殖障碍,出现不孕、流产,胎儿木乃伊、畸形,死产,产出有颤抖症状的弱仔等症状。子宫内感染的分娩仔猪皮肤出血较多见, 且初生死亡率高。新生胎儿衰弱,精神沉郁、吃奶无力或不吃奶,拉稀, 陆续死亡。猪体内长期带有猪瘟病毒,持续向外排毒,使用疫苗免疫, 不产生抗体,增重非常缓慢或者形成“僵猪”。成年猪症状不大明显,体温略高,40℃左右,食欲不振、身体消瘦、被毛粗乱、精神萎顿、行走无力呈摇摆状,终日打堆挤卧,便秘和腹泻交替,体表通常没有出血性的变化。

3剖检变化剖检病死猪症状大部分不太明显,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不典型性, 需仔细观察。仔猪可见到皮下水肿, 腹腔积水。病猪全身脏器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粘膜和粘膜器官、浆膜有出血点。喉头及胃底部有出血点, 肾脏颜色变淡,肾表面有出血点,脾脏稍肿大,个别猪有黑色突起梗死灶。胃腺区有弥漫性出血点,肠道粘膜有出血点,在回盲部有的病猪有溃疡,淋巴结水肿并有出血点,切面周围出血,有的呈大理石状。

4预防措施目前对非典型猪瘟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当而合理的免疫、有效的接种方式、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是防制该病的关键。 4.1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科学饲养管理,确保有足够的饲料营养,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和免疫力。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从出生到出栏采取分阶段饲养,不可同舍混养。 4.2防止购入隐性感染猪从外地引进猪源,应在场内单独区域隔离饲养观察2周以上,经过确认为健康的猪,方可按生产安排进行饲养,并及时进行预防注射疫苗。 4.3适当合理的免疫使用合格的疫苗,要选用猪瘟单苗,并从出厂到使用时全程冷藏贮运;疫苗稀释后4小时不能再使用。每注射1头猪应换1个经煮沸消毒的针头。在一个猪场内,猪瘟的免疫注射应达到头头不漏。 4.4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在猪 20日龄及65日龄左右各免疫1 次,每次注射疫苗1-2头份。繁殖母猪在配种前15

天或在仔猪断奶时注射疫苗3头份;配种或怀孕期不要注射猪瘟疫苗。种公猪每年注射 2次猪瘟疫苗,每次均为4头份。 4.5做好消毒和环境卫生工作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消毒要用对病毒效果较好的消毒药,如消毒威、聚维酮碘、百毒杀等。人员、车辆进出猪舍要注意消毒,定期对栏舍、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猪舍空舍后用 2%-5%苛性钠或20%热石灰乳涂白消毒。粪尿要定点堆积发酵,病死猪要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4.6做好猪场隔离工作要严格禁止无关人员,尤其是贩猪者进入猪场,离场猪不得返回场内。 4.7搞好免疫监测不定期进行随机抽样的抗体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适时免疫。

5治疗措施 5.1及时准确诊断发现可疑疫情,立即采集血清和病料,送正规诊断机构作抗原和抗体检测,确诊疾病。5.2紧急接种疫苗在患病初期, 将出现症状的猪全部隔离饲养,全场2周龄以上的仔猪、种猪和育肥猪紧急免疫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免疫剂量按育肥猪10头份,仔猪15 头份,种猪20头份肌肉注射,先注射无症状猪,最后注射有症状猪。5.3病猪隔离并采取辅助治疗连续1周用抗菌素和解热镇痛药物及VC肌肉注射,以防继发细菌感染。病重猪结合用轻度导泻盐,加补液、补糖和维生素等治疗。 5.4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猪群感染猪瘟病毒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免疫力下降,可用一些免疫增强剂和营养物质,常用的有电解多维、活力健、VC等,连续用药5-7天。 5.5染疫猪场猪瘟的净化扑杀病猪和疑似病猪及消毒,实施超前免疫方案,坚持三年。全群种猪逐头检测猪瘟抗体,淘汰猪瘟持续感染种猪,加强免疫,然后再检测猪瘟抗体,反复多次直到完全淘汰猪瘟持续感染种猪。 5.6超前免疫在仔猪出生后马上注射猪瘟疫苗,并隔离1小时再吮初乳,由于猪的产程一般都在2~ 3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所以疫苗稀释后要置于带冰的保温杯内,超免的剂量是注射1头份。在保证超前免疫成功的前提下,要让初生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6发病原因分析:一是疫苗在运输、储藏过程中因方法不妥造成疫苗效价降低。二是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密度过频繁,在仍有较高水平的抗体(HI在1:80以上)就接种疫苗而发生中和接种的疫苗产生拮抗作用,抑制了免疫抗体的产生,不能抵制猪瘟病毒的入侵;免疫密度过低, 抗体水平在1:40以下仍长时间不接苗。三是疫苗剂量应用不当。每头猪一次免疫剂量应不低于600个兔体感染量(相当于4头份),但有的猪场盲目加大或减少。四是长期大量使用疫苗,带毒猪产生免疫耐受性。五是免疫抑制疫病的干扰。PRRS、PCV- 2、猪流感等。六是长期饲喂霉菌污染饲料,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也参差不齐。七是猪群中有持续感染(亚临床感染)带毒母猪持续散毒,慢性猪瘟病毒长期存在,造成免疫耗尽,病毒重新扩散,反复感染。

责任

猪瘟知识大全

一、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为区别非洲猪瘟又称古典猪瘟。猪瘟在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本病仍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定为一类烈性传染病。目前,其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等类型,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而弱毒感染常因其不表现临床症状则可能不被觉察。 1、病原:猪瘟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与牛粘膜病病毒、马动脉炎病毒有共同抗原性。HCV与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之间,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关系密切,既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又有交叉保护作用。 2、流行病学: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各种猪对猪瘟病毒都有易感性。 3、发病机理:猪瘟病毒进入靶器官扁桃体后,在其中增殖,16-18h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程度,15-24h病毒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48h出现于各实质器官。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致使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导致各器官和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和梗死,并引起败血症,体温升高。最急性病例,往往发生循环障碍。 在急性感染猪中,由于HCV损害造血系统和网状内皮,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网状细胞逐渐消失,免疫应答发生改变,对溶菌酶的继发性抗体应答能力减弱,这样机体内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容易引起多种病原继发混合感染,使猪瘟病程复杂化。

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多由低毒力毒株感染引起慢性型和迟发型猪瘟两种。前者猪瘟传播较慢、血液和器官中病毒滴度较低,病毒存在于扁桃体、唾液腺、回肠和肾脏的上皮细胞。循环病毒抗原和抗体可导致应答物在肾沉着,引起肾小球肾炎。后者在病猪一生都有高滴度的病毒血症,病毒在上皮组织、淋巴样组织及网状内皮组织中广泛存在。先天性持续感染猪对HCV不产生中和抗体应答,形成免疫耐性。 4、症状:自然感染潜伏期为5-7d,长的21d。人工感染强毒株,一般在3-6天体温升高。根据临床症状和特征,猪瘟可分为急性(最急性、急性及亚急性)、慢性、迟发性和非典型性(温和型)或不明显型等类型。 急性型猪瘟:由HCV强毒引起,开始时猪群内仅几头显示临床症状,表现呆滞,被驱赶时站立一旁,呈弓背或怕冷状,或低头垂尾。同时食欲减少,进而停食。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高的可达42℃以上。体温上升的同时白细胞数减少,约为9000/mm3,甚至低达3000/mm3。少数病猪可发生惊厥,常在几小时内,至多几天内死亡。随着病情的发展,群内更多的猪发病,最初的病猪出现步态不稳等衰弱症状,随后通常发生后肢麻痹。病初的皮肤充血,到病的后期变为紫绀或出血,以腹下、鼻端、耳根和四肢内侧等部位为常见。 最急性型:突然发病,高热达41℃左右,可视粘膜和皮肤有针尖大密集出血点,病程l-3天,死亡率达100%。较为少见,多发于新疫区或未经免疫的猪群。 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减食或厌食,伏卧嗜睡,常堆睡一起,呈怕冷状。全身无力,行动迟缓,摇摆不稳。体温达41℃以上稽留不退,死前降至常温以下。初期眼结膜潮红,后期苍白,眼角处初期有多量粘液,后期转为脓性分泌物,呈褐色而粘着两眼,严重时眼睑完全被封。体温升高之初,病猪便秘,排出粪球状,附有带血的粘液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制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制 亢文华1,郝俊峰1,赵德明1,郑杰1,赵启祖2,张仲秋2,宁宜宝2,赵耘2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100094;2.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 100081) 摘要:作者从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其病因,并提出了防制措施。 关键词:非典型猪瘟;表现形式;牛粘膜病;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7236(2005)1120058202 猪瘟(s w ine classical fever)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危害极大。目前在各国的猪瘟流行中,除典型的病例外,猪瘟流行和发病的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是世界性的。我国由于多年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猪瘟防制策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效地控制了猪瘟在我国的急性发生和大流行。使流行形式转变为地区性散发流行,疫点显著减少,多局限于所谓“猪瘟不稳定地区”。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临床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不高,疫势较缓和,死亡率降低。仔猪死亡率较高;成年猪较轻或可耐过,病理变化也不特征。由于病原毒力降低,出现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仔猪先天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母猪繁殖障碍)及新生仔猪的免疫耐受等。这些带毒病猪的存在,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尤其是亚临床感染猪。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剔除此类病猪,从而给猪瘟的防制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在出现这些现象的地区和猪场,往往还伴随有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失败,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 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 1.1 繁殖障碍型猪瘟 主要发生于生产母猪,其本身呈隐性感染,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危害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和仔猪成活率下降。根据感染仔猪日龄的不同可分为2种类型:①带毒母猪综合征: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仔猪出生后就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出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病仔猪常在2~3d内死亡,致 收稿日期:2005204220 作者简介:亢文华(1969-),男,内蒙古人,博士生,研究方向:预防兽医学。 通讯作者:赵启祖研究员,E2m ail:zhaoqizu@https://www.doczj.com/doc/f510508858.html, 死率很高。这种病例一般不发生水平传播,发病率的高低,与带毒母猪的多寡有关。本病的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程度较轻。典型病变出现的概率较少。②晚期侵袭性猪瘟:指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特征性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瘀血。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例(约占1 10)的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部分猪皮肤发绀,有的不显症状,病程长的多半在1个月左右,自愈后易成僵猪,哺乳仔猪病死率高,成年猪死亡率低。 本病必须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后才能确诊。无论是隐性感染母猪,还是其所产的带毒仔猪,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血清中猪瘟抗体的效价低于保护值。同时带毒猪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很弱,虽经多次接种猪瘟疫苗,其抗体效价仍不能上升到应有水平。此外还可用EL ISA、免疫荧光等方法,从病死仔猪的脾、淋巴结等脏器中能检出猪瘟病原。 1.2 慢性(温和型)猪瘟 见于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也可能发生在猪瘟免疫接种制度不健全的农村散养猪。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为多见。病程长达1~2个月,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内不易切断传染源。病猪体温稽留在40℃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程较长者,皮肤出现瘀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多见。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据报道,这种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流血不止,即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 ? 8 5 ?流行病防治中国畜牧兽医 2005年第32卷第11期

规模化养猪场如何有效防控非典型猪瘟

规模化养猪场如何有效防控非典型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是造成我国养猪业经济损失最大的疾病,据报道因该病死亡的猪只占三分之一以上。 一、近年来猪瘟病情变化 近年来典型猪瘟已经比较少见,非典型猪瘟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长期以来接种疫苗是综合防治猪瘟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各猪场母猪群、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等的不同,常导致免疫失败。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通常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治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引起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等,由于病情比较缓和往往容易被忽略,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隐形损失。一旦猪瘟病毒发生毒力返强,不排除有猪瘟爆发的可能。 二、非典型猪瘟控制方法 1、后备母猪 随机采样30头,检测猪瘟抗原,抗原全阴性合格,阳性者表示感染猪瘟建议淘汰。另外检测猪瘟抗体,以50%分界线,50%以上判定为免疫合格,50%以下者建议补免猪瘟疫苗6-8周后采血重新测,仍然为阴性无抗体反应猪,建议淘汰。通常采样30头就可以初步代表整个后备母猪的整体水平,理想的免疫状态是抗体阳性率100%,合格率50%。 2、公猪

全部采血,检测猪瘟抗原抗体,要求抗原检测阴性,抗体阻断率50%以上,免疫不合格者建议补免猪瘟苗,6-8周后重测,仍然不合格者建议淘汰。 3、怀孕母猪 随机采样30头,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坚决淘汰,否则产出持续性感染猪,潜在的损失更大。怀孕早期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补免苗,怀孕后期不建议补免疫苗,可以在小猪出生时施行超前免疫。 4、仔猪 目前仔猪采用二次免疫和超前免疫,由于各个猪场免疫情况不一致,固定的免疫程序并不见得有好的免疫效果,由于母源抗体跟疫苗注射的相互干扰,往往产生免疫耐受猪,后期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有必要针对各个猪场的实际情况检测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在仔猪母源抗体阻断率降低至30%-40%时,免疫猪瘟疫苗,保证既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又能使充足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猪瘟感染。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仔猪随机采样30头,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淘汰。每周采血检测一次判定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母源抗体阻断率降低至30%-40%补免猪瘟苗,6-8周后检测,免疫不合格者补免一次,6-8周后检测,不合格者淘汰。 养猪场要做到有效防控非典型猪瘟,就要对猪群抗体水平实行定期监控,保证猪群有较高抗体水平,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猪瘟。我们九鼎养猪服务中心可以每季度为您的猪群定期检测,提供针对性免疫指导,做到真正的未雨绸缪。另外猪场要完全控制猪瘟,就需要不断淘汰猪瘟阳性猪,这样猪场才能逐步净化,得到控制。

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 猪瘟(swine fever)是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猪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188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死亡率可以达到80%~90%,往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形态 猪瘟病毒粒子直径为34~50nm,有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内部核心直径约30nm,病毒粒子略呈圆形,具有脂蛋白囊膜,病毒粒子表面有脆弱的纤突结构。猪瘟病毒可以通过各种除菌滤器。 2、理化特性 猪瘟病毒不耐热,56℃下60分钟即可被灭活,60℃10分钟就会丧失感染力。猪瘟病毒在pH5~10之间比较稳定,低于pH3时病毒滴度下降较快。 猪瘟病毒对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敏感,迅速丧失感染性,对胰酶有中度敏感性。二甲基亚砜(DMSO)对病毒中的脂质和脂蛋白有稳定作用,10%的二甲基亚砜(DMSO)溶液中的病毒对反复冻融一定的耐受性。 3、抗原性 大多数资料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国外发现了一些猪瘟的血清学变变种,不易被猪瘟特异性抗体所中和,但至今未确定其稳定的抗原型。 目前分离到了许多慢性猪瘟变异株和低毒力毒株,这些毒株通常免疫原性很差,不能产生明显的血清中和抗体,在用强毒攻击时,往

往呈现厌食和高热等症状,但很少死亡。弱毒疫苗株可以完全保护猪不受这些变异株的感染。 猪瘟病毒和牛粘膜-腹泻病毒(BVDV)具有公共的可溶性抗原,实验证明二者有交叉血清学反应,猪感染BVDV后可以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猪瘟强毒的攻击,有学者认为BVDV是猪瘟病毒的一个特殊的血清学变种,对猪已经减毒,但充分适应于牛和绵羊。 4、培养特性 猪瘟病毒能够在猪肾细胞、猪睾丸细胞、犊牛睾丸细胞和其他许多哺乳动物细胞内增殖。病毒成分在胞浆内合成和装配后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培养物中病毒的传播呈三种方式:一是被感染细胞释放病毒通过培养液感染新的易感细胞,二是被感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将病毒传染给子代细胞,三是通过细胞间桥在细胞之间传播病毒。 许多研究者试用不同种类的细胞,主要是猪源细胞在体外增殖病毒,证明骨髓、睾丸、肺、脾、肾细胞及白细胞均能增殖病毒,经过鸡胚传代的猪瘟病毒可以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生长。猪瘟兔化弱毒株可以在犊牛睾丸细胞和羔羊肾细胞内增殖。感染性最强的是PK-15、PK-2a、ST等几株猪肾和猪睾丸传代细胞系。新合成的病毒大多吸附或结合于细胞之上,仅有约1%的病毒存在于培养液之中。 我国中监所专家周泰冲等人通过将石门系猪瘟强毒在兔体内连续传几百代后培育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株,国际上称为中国C株,用于疫苗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欧洲一些国家利用该弱毒疫苗株扑灭了本国的猪瘟。

非典型性猪瘟的表现形式及综合防控措施

非典型性猪瘟的表现形式及综合防控措施 刘德娟(泰安市畜牧办公室 271000)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07)02-0030-03 摘要猪瘟病毒是猪最重要的病原之一,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可导致猪瘟慢性感染,其间不断向外界排毒,直到死亡。仔猪猪瘟往往是先天感染低毒株猪瘟病毒,出生后又受到持续感染,免疫反应弱,引发非典型性猪瘟,给猪场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值得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非典型性猪瘟的病因分析,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关键词 非典型猪瘟 表现形式 综合防控 由于多年来实施以免疫预防为主的防制策略,猪瘟的急性发生和大面积流行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临床上表现形式多样,发病原因复杂,病程由急性变为慢性,症状由典型变为非典型的温和型猪瘟,近来年大有蔓延之势。在一些猪场,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明显的上升的趋势,依靠常规方法很难确诊并消除此类病猪,在猪体免疫状况低下时,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治疗效果差,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 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 1.1 成年猪非典型性猪瘟的发病率不高,发病较轻或不显症状,多呈隐性带毒,疫情较缓和,潜伏期和病程延长,免疫力降低。往往是与其它病混合感染,药物治疗无效,经实验室诊断才确诊有猪瘟病毒的感染。 1.2 带毒母猪综合征感染隐性猪瘟的带毒母猪,病毒能通过胎盘屏障传给不同时期的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种猪虽然不表现临床症状,但病毒可引起生殖系统病理变化,导致繁殖障碍。 1.3 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所产的仔猪有的仔猪出生后表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皮肤出现血斑块,皮下水肿等症状。有的仔猪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即连续出现病状。表现体温升高到41℃左右,厌食,特征性的症状是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瘀血。治疗无效,病程1周左右,以死亡而告终。还有的不显症状,病程长多半在1月左右,自愈后易成僵猪。 1.4 猪瘟流行的老疫区、散养猪或流行后期的幸存病猪本病主要经水平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可感染,但以青年猪和肥育猪较为多见。病程长达1~2个月,病情发展缓慢,呈散发流行,在一个地区或猪场内不易根除。病猪的体温稽留在40℃左右,症状时轻时重,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程较长者,皮肤出现瘀血斑和坏死块,以腹下部为多见。有的猪皮肤干性坏疽脱落后新生瘢痕无色素而呈现“花皮猪”;有时也出现紫耳朵、干尾巴、紫斑蹄。据报道,这种病猪的皮肤一旦破损或扎针后,局部淌血不止,即血液凝固不良,也是本病的特征之一。病猪日益消瘦,日龄越小,病死率越高。部分肥猪经1~2个月后可能耐过,但发育停滞,为侏儒猪(或称僵猪)。 2 病理学变化 大多无典型的肾脏、膀胱小点出血等病变,大理石状淋巴结病变和脾出血性梗死等典型特征少见,有时可见淋巴结水肿或点状出血。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性病变部位主要在大肠回盲瓣、脾脏、胃、胆囊等。仔猪剖检的主要病变是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大肠段有溃疡,全身淋巴结水肿、充血和出血,仅有部分病例(约占1/10)的肾、膀胱粘膜呈现小点出血。部分猪皮肤发绀。如淋巴结呈轻度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喉及膀胱粘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1~2处小梗死灶。回盲瓣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扣状溃疡的病变。用多种实验室诊断的方法可查出猪瘟抗原。 3 病因分析 3.1 母猪在怀孕期接种猪瘟活苗猪的胎盘屏幕可阻挡抗猪瘟母源抗体通过,但猪瘟病毒则可能穿 30

猪场如何有效防控非典型猪瘟

猪场如何有效防控非典型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属于一类动物疫病。是造成我国养猪业经济损失**的疾病,据报道因该病死亡的猪只占三分之一以上。 一、近年来猪瘟病情变化 近年来典型猪瘟已经比较少见,非典型猪瘟呈蔓延和扩散的趋势。长期以来接种疫苗是综合防治猪瘟的有效措施,但是由于各猪场母猪群、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等的不同,常导致免疫失败。我国猪瘟疫苗的免疫通常以能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进行免疫,常有部分猪抗体水平达不到防治亚临床感染的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引起亚临床感染和持续性感染等,由于病情比较缓和往往容易被忽略,给猪场带来巨大的隐形损失。一旦猪瘟病毒发生毒力返强,不排除有猪瘟爆发的可能。 二、非典型猪瘟控制方法 1、后备母猪 随机采样30头,检测猪瘟抗原,抗原全阴性合格,阳性者表示感染猪瘟建议淘汰。另外检测猪瘟抗体,以50%分界线,50%以上判定为免疫合格,50%以下者建议补免猪瘟疫苗6-8周后采血重新测,仍然为阴性无抗体反应猪,建议淘汰。通常采样30头就可以初步代表整个后备母猪的整体水平,理想的免疫状态是抗体阳性率100%,合格率50%。 2、公猪

全部采血,检测猪瘟抗原抗体,要求抗原检测阴性,抗体阻断率50%以上,免疫不合格者建议补免猪瘟苗,6-8周后重测,仍然不合格者建议淘汰。 3、怀孕母猪 随机采样30头,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坚决淘汰,否则产出持续性感染猪,潜在的损失更大。怀孕早期猪瘟抗体检测不合格者,可以补免苗,怀孕后期不建议补免疫苗,可以在小猪出生时施行超前免疫。 4、仔猪 目前仔猪采用二次免疫和超前免疫,由于各个猪场免疫情况不一致,固定的免疫程序并不见得有好的免疫效果,由于母源抗体跟疫苗注射的相互干扰,往往产生免疫耐受猪,后期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有必要针对各个猪场的实际情况检测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在仔猪母源抗体阻断率降低至30%-40%时,免疫猪瘟疫苗,保证既能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又能使充足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猪瘟感染。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仔猪随机采样30头,检测猪瘟抗原,要求抗原检测全阴性,阳性者淘汰。每周采血检测一次判定母源抗体消长规律,母源抗体阻断率降低至30%-40%补免猪瘟苗,6-8周后检测,免疫不合格者补免一次,6-8周后检测,不合格者淘汰。 养猪场要做到有效防控非典型猪瘟,就要对猪群抗体水平实行定期监控,保证猪群有较高抗体水平,有足够的免疫力抵抗猪瘟。我们九鼎养猪服务中心可以每季度为您的猪群定期检测,提供针对性免疫指导,做到真正的未雨绸缪。另外猪场要完全控制猪瘟,就需要不断淘汰猪瘟阳性猪,这样猪场才能逐步净化,得到控制。

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猪瘟的防治措施

建议严格的生物安全体系对于新建猪场,xx表示如果猪场能够做到分区饲养管理、批次化生产同时还建立隔离栏舍的话,将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猪场建立已久,要在这些方面做优化可能较为伤筋动骨,那么这些猪场又该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来防控非洲猪瘟呢? 在猪的方面,养猪人在引种时一定要注意隔离和检测,且平时要做好相关的排查工作,如果发现猪只出现体表发绀、耳朵或体表出现紫斑、毛孔出血、厌食、腹泻等症状时,要提高警惕,最好是采样送到相关的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 对于当前的非洲猪瘟疫情猪场主要措施就是预防;非瘟清,主要用于防治猪的病毒性传染病(瘟疫病,如非洲猪瘟、蓝耳、圆环、流感等)用于非洲猪瘟、蓝耳、圆环、链球菌、流感、附红体、弓形体及混感等引起的猪发热性(瘟热性)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症见:高热神昏、精神萎顿、结膜潮红、充血;皮肤发红,体表出血、瘀血,四肢、下腹、会阴、臀部等部位尤其严重;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呕吐,食欲减退或废绝,粪便干硬、便秘或排脓性血便;母猪伴有不孕、流产、死胎。剖检病死猪可见脾脏、肝脏、肺脏等脏器和淋巴结严重肿大,并广泛性出血瘀血。本病急性发病时死亡率很高,尤其是母猪、大猪死亡更快。 预防拌料 预防量(2-3公斤非瘟清/吨料),每月使用7-14天;治疗量(4-5公斤非瘟清/吨料),连用7天; 常规投药,猪只免疫力、抵抗力强,可有效抵御野毒侵袭;抗应激能力强,消化功能好,生长速度快;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迅速而整齐;重大疫情时,不发病或发病少,病情轻,易于治疗。 对于当前的猪场流行疫病,本产品已经有很好反馈。多家猪场与公司的试验结果表明,用本产品进行预防性、保护性投药,体现出显著的“三减一降”效果,即:减缓发病、减轻病情、减少死亡;降低损失。“三减”给猪场留下了宝贵的时间,为实质性控制疾病与降低损失创造了条件。 “猪场要慎重剖检疑似猪只!”xx特别强调,剖检有可能会成为传染源,风险极大,所以她建议猪场不要轻易剖检疑似病猪。 至于人员方面,要注重员工和外来人员的隔离,规范人员进场的流程,同时要做好相关的科普宣传工作和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相关文献显示,猪源产品、原粮存在一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的风险,所以猪场做好饲料的运输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能在场内建设中转料塔可大大降低病毒进入生产区的风险。 虽然非洲猪瘟杀伤性十足,但xx表示,非洲猪瘟是可防、可控的,养猪人不必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心存侥幸; 因为目前对于该病尚无有效的防治疫苗与药物,所以基于传染病控制的三个基本要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来看,养猪人应把防治重心放在前两项措施上,通过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来给猪场建立有效的防疫屏障,防止非洲猪瘟病毒进入场内。

猪瘟知识大全知识讲解

猪瘟知识大全

一、猪瘟 猪瘟俗称“烂肠瘟”,为区别非洲猪瘟又称古典猪瘟。猪瘟在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本病仍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定为一类烈性传染病。目前,其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等类型,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 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和细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急性猪瘟由强毒引起,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而弱毒感染常因其不表现临床症状则可能不被觉察。 1、病原:猪瘟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与牛粘膜病病毒、马动脉炎病毒有共同抗原性。HCV与同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之间,基因组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抗原关系密切,既有血清学交叉反应,又有交叉保护作用。 2、流行病学:猪是本病惟一的自然宿主,各种猪对猪瘟病毒都有易感性。 3、发病机理:猪瘟病毒进入靶器官扁桃体后,在其中增殖,16-18h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程度,15-24h病毒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48h出现于各实质器官。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致使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导致各器官和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和梗死,并引起败血症,体温升高。最急性病例,往往发生循环障碍。 在急性感染猪中,由于HCV损害造血系统和网状内皮,引起血液中白细胞减少、网状细胞逐渐消失,免疫应答发生改变,对溶菌酶的继发性抗体应答能力减弱,这样机体内细胞吞噬能力显著下降,容易引起多种病原继发混合感染,使猪瘟病程复杂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