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丰碑教学反思

丰碑教学反思

丰碑教学反思
丰碑教学反思

《丰碑》教学反思

长春市九台区城子街中心学校

张术梅

《丰碑》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因把自己的棉衣让给战友而被冻死的感人故事,赞扬了他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教学时去除琐碎的情节分析,抓住重点即由军需处长的神态描写和将军神态的变化,让学生自己从中感悟到丰碑,使情绪得到和谐地发展,心灵得到强烈震撼。

描写冻僵的军需处长那一段,如何让学生感悟其伟大,我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词语:倚靠、镇定、安详、夹着、伸着、单薄破旧,联系人物的身份和这样严寒的环境,引导学生走进军需处长的内心,想象他忍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军需处长是用自己的身躯,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灵魂铸造了这座丰碑。军需处长知道自己坚持不住了,当他倚靠在光秃秃的树干坐着,看着前进中的战友,想到家中的亲人,他在心里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给军需处长写写碑文,并组织相互交流。让学生面对“晶莹的丰碑”一起呼唤,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去感受,去想象,去贴近人物的心灵,入境动情,使文章的主题得以升华,人物的形象更加高大。在分析将军情感的变化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自学思考题:将军的神态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学生圈画有关词句。然后分别读议:将军为什么“愣了一下”,为什么“脸色严峻起来”,为什么“两腮的肌肉

抖动着”,又为什么“愣住了”?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体味将军复杂的内心活动,从而引起共鸣。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加深对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的了解,对军需处长崇敬、赞扬之情油然而生。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抓住了切入点(这是一座晶莹的丰碑),通过观察其神态外貌,体会将军的情感变化,感受无数的革命先烈,一连串环环相扣的引导,犹如一条线把散在地上的珍珠串了起来。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只是学生灵动的激情和反应,只有水到渠成的自然生成。

正如一位智者所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他就不成其为教育。我认为,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灵魂牵引到至善,至美的语文教学,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向这个方向前进!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还有些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能完全投入课堂;还有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容量安排得较大,因而,在学生体会将军感情变化之后,未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情感、更进一步地升华情感。这些缺憾将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提升,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

一个更高的境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