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比较分析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比较分析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比较分析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比较分析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比较分析

——关于《内部控制质量、信用模式与企

业价值》

和《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文献研究

[摘要]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两种最主要方法,而对两种方法的选择则是近当代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深入剖析两者的异同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将对两种方法的概念及研究框架作出详细解释,而后通过对两篇文献的主题、方法、内容及结论的分析,阐述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接着总结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并比较分析其不足之处,最后在对两种方法的抉择问题上提出会计研究的方法选择应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观点。

[关键词]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方法选择

现代会计理论的种类,虽然有很多流派,但就其研究风格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规范会计理论和实证会计理论,其对应的研究方法就是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

所谓规范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演绎方法,由普遍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一种推理方法,它不受现实事物的影响,强调“应该是什么”,因而会计理论研究者常常从特定的价值判断基础出发,力求从逻辑高度概括出最优的会计事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事务。其基本研究框架是:首先提出问题,然后搜集并梳理相关文献,最后通过严密的演绎逻辑推理得出用文字描述的研究结论。

而实证研究方法强调数学方法,基本研究框架是:首先提出假设,然后收集样本数据并建立分析模型,最后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具有数量特征的研究结论。其一般研究过程是:确立研究课题—寻求相关理论—提出假设或命题—将假设或命题操作化—设计研究方案—搜集数据资料—分析数据、检测假相或命题—分析研究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它采用了归纳、分析、比较、综合与数学等基本会计研究方法,为解释和预测会计事务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拓宽了会计研究领域。

下面以两篇文献为例,具体阐述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

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密切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控制的发展促进了企业价值理论的发展

文章总结道:内部控制理论的每一个阶段性成果无不与企业组织形式、管理的环境和企业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管理的变化,内部控制和企业价值理论也必将获得新的发展。

2.内部控制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文章指出,内部控制是由控制主体根据企业总体目标而建立的,目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查弊和纠错,而是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是参与企业经营的各利益相关者权益要求的实现途径,进而成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体现。

3.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具体化形式之一

文章表示,价值管理可以具体化为各种形式,内部控制就是其中的具体形式之一,也是能促进企业价值不断增值的因素之一,可以将企业内部控制具体目标按照企业业务循环分解,所有具体的内部控制活动都有助于企业价值的增长,可以认为是企业价值活动的具体化形式。

4.企业价值活动在内部控制的控制范围之内

价值管理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和进行经营管理,而内部控制在设计与执行过程中有其特殊的基础作用,恰恰是协调企业各方利益关系的一种最佳手段,成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的强有力保证之一。

文章第二部分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价值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1.针对现金流量考虑提升企业价值的途径

综合来考虑,增加生产、扩大销售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根本途径;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过多的营运资本占用意味着企业价值的降低,所以也要考虑营运资本的变动状况;同时,折旧的数量大小会影响到企业现金流量的多少;另外,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控制,对影响现金流量的各因素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就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增加。

2.制定可以提升企业价值的发展战略

在战略制定过程中,首先要对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并专注于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其次要分析影响企业价值的核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内部控制与企业战略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首先要制订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的战略,然后通过内部控制来保证战略的有效执行。

3.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要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同时,还可以扩大企业的债权资本,形成由

股权和债权为主导、由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的局面;此外,要优化董事会结构,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

4.优化内部控制的评价系统

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优化需要内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内部审计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通过内部控制审计,监督、检查、纠正和处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可以使内部控制更趋于完善。

二、《内部控制质量、信用模式与企业价值》

文章首先对以往文献做了回顾与评价,并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提出了三个假设:假设1——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较多使用应付账款和较少使用预付账款等商业信用模式;假设2——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该企业在借款活动中较多使用信用借款等较低成本的银行信用模式;假设3——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越可能选择较低成本的信用模式,市场会给予更高的评价,公司价值越高。

紧接着,文章剔除了沪市上市公司,仅将深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搜集了2008年5月22日—2009年l2月31日期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710家深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按既定条件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有效样本数575家,在使用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之上,为验证假设构建了3个不同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随着模型的逐步演算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章得出了以下实证研究结论:1.描述性统计结果

在575家样本公司的总负债中,5.4%的债务属于商业信用,26.4%属于银行的信用借款;有59.8%的上市公司选择聘请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和鉴证,有98.3%的企业年报审计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除了偿债能力指标变量(资产负债率)均值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均值都显著异于0。

2.相关性检验

企业资产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在境外上市、审计意见类型和企业的区域位置都与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企业营运能力和最终控制人类型与内部控制质量负相关,除了营运能力指标变量与预期符号相反外,其他变量符号均与文章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一致;而模型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只呈现一种弱相关关系。

3.多元回归实证结果分析

从模型(1)回归结果可以证明假设1,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自愿披露程度越高,向上下游客户传递的企业价值的信号越高,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就能较多的使用应付账款和较少的使用预付账款等商业信用模式。

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证明假设2,说明企业内部控制自愿披露程度越高,向银行传递了企业价值越高的信号,该企业在借款活动中就能够获得较多的信用借款等较低成本的银行信用额度。

从模型(3)回归结果可以证明假设3,说明企业价值与采用较低成本的商业信用模式和银行信用模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具体来说,企业价值与应付账款占总负债比重显著正相关,与预付账款占总资产比重显著负相关,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自愿披露程度显著正相关,但是企业价值与两者的交互项相关程度不显著。

4.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以上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文章还通过控制行业变量,对上述模型再一次进行检验和回归,发现提出的三个假设仍然成立。因此,文章的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综合比较这两篇文献,《论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对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研究回顾,提出价值最大化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企业目标;还指出所有的财务管理或企业管理活动从最初的以利润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演变为现在的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反映了内部控制的发展规律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目标。而《内部控制质量、信用模式与企业价值》则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就内部控制影响企业价值的经济原理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和探讨,考察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从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质量的角度,研究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高低对企业信用模式选择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规范分析方法强调的是理论的逻辑性,因此,规范会计理论结构分明,内在逻辑一致并且能系统化;而实证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实际观察和经验证实(证伪)的基础上,其研究具备了可以查核的特点,从而突出了科学研究的实践检验的过程;鉴于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各有千秋,下面着重分析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一、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的特点比较

(一) 从研究方法来看,规范研究采用演绎法,实证研究采用实证法和精确证伪主

规范会计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采用演绎逻辑推理法,要求使得到的会计理论能够在证明的过程中逻辑完整,无懈可击,强调可证实性;②对结论的验证过程,研究使用的多为定性的资料,很少采用定量信息;③在研究过程中不可能存在价值中立、价值无涉,其使用的伦理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和事项法,都蕴含着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考虑,其理论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价值判断。

与规范会计研究相比,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具体研究过程采用实证主义,经验检验环节采纳精确证伪主义;②注重于定量研究,具体方法包括计量经济学、统计学,通过建立假设及数学模型,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和严谨、缜密的数理逻辑,以统计数据来验证假设的成立或不成立,对要研究的会计现象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精确的描述,使人们对会计现象有一个定量的认识;③客观性强,表现在其搜集资料的定量性和研究过程的客观性上。

(二) 从作用上来看,规范研究强调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实证研究强调理论的实用性

规范研究的作用表现在:①规范研究使用的演绎法对理论的论证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从假设或初始理论命题推导出下一层次的理论命题,并可对某一个理论命题做出演绎证明,这样,在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前,可预先对理论进行检验,以使理论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在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②规范会计研究可从理论命题进行拓展,推导出事实命题,用来指导会计实务,还可以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逻辑检验,通过演绎法的推理论证,发现错误理论及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

实证研究的作用表现在:①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某一假设是否合理,评价现有会计原则的合理性,从而接受或抛弃某理论;②实证会计理论的目的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使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从理想转向现实;③实证会计研究十分重视对会计主体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并大量引进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拓宽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④实证会计理论试图将会计、企业和市场纳入一个模型,从而可以在整个经济框架结构中分析会计问题;⑤实证研究将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视为各种“契约关系”的结合体,对各种利益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对会计准则的态度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经验分析,得出了许多规范研究所不能认识的结论。

二、规范分析方法的缺点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考虑结果的可取性,并制定要达到社会目标所应采取的政策,但无法使理论精确地被表述。

具体表现在:①规范会计理论从具体到抽象过程中存在价值判断(如提出会计目标),其结果自然带有主观成分;②规范研究忽略了对作为演绎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或前题的判别和检验;③规范研究往往忽视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经济后果、不重视会计主体的行为因素,仅将会计环境中的不同利益集团简化为一个总体来看待;④运用规范研究得到的结果往往由于缺乏经验支持而仅代表了“闭门造车”式的个人观点和论断;⑤规范会计理论强调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理论的逻辑思维,强调价值判断的作用,但忽视理论的实践证明;⑥规范研究结果难以验证,不能为自身提供科学性的依据,需要利用实证的方法来检验。

三、实证分析方法的缺点

实证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使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更加系统化,逻辑推理过程直观精确,能够得出客观规律,但忽略了价值判断,没有人本主义思想,没有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也不考虑运行结果是否可取。

具体的局限性表现在:①实证研究力图用有限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普遍命题,因而其研究结果不可避免的具有概率或然性;②实证研究过分强调模型化和定量化,经常忽略某些想当然是次要的因素,有时会导致研究对象过于简化和研究的系统性偏差;③实证研究在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完全排除价值判断也有不尽合理之处,因为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作为“经济人”的会计研究者在进行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个人偏好所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干扰;④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相比往往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总是等到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时才能得以实施。

从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历史潮流来看,早期西方经济学主张从规范角度分析经济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以实证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而对于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大部分学者都主张将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应当结合,互相补充,不能只简单地推崇其中任何一个。会计理论研究的过程应该是对从实践中获得的客观性事实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保证会计理论的实用性;同时对实证研究产生的理论进行规范研究,从而保证实证研究理论的逻辑完整性,进而使会计理论能够很好地应用到指导具体的会计实务,又在逻辑上是完备的。这样的会计研究范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会计理论的要求,也有益于会计理论的快速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遵循基本要求,思路要清晰

无论采用哪种会计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必须清晰,而且在研究问题时要注意体现系统相关性、成果应用性和层次分明性。

2.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理方法

无论是采用规范法,还是采用实证法,还是采用其他类型的研究方法,都要根据研究的目的来决定采用哪一种类型研究方法,因为各种方法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不能解决会计研究中的所有问题,如果仅采用一种方法进行研究,肯定是没有前途的。

3.正确认识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

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都带来某些方面的局限性。研究方法只有解决问题之分,无优劣之分,哪怕是最简单的方法,也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所以在选择适当方法时,应先选择研究对象。

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无论采用什么研究方法,都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实际就是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如资本市场的运行质量、会计信息的有效度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定量分析模型和大量使用定量分析手段;但对于目前日趋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规律及其所受会计环境变化影响程度的揭示,以及对会计政策调整的全面分析,实证性的分析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综上所述,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都具有自身所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规范会计研究在理论证明和构建会计理论时具有优势,实证会计研究则具有获得新知识、新理论的优势作用;规范理论能帮助我们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判断,而实证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解释和预测现实。

单纯依靠规范会计研究或实证会计研究都有其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各自的系统缺陷。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在运用时应相互依赖、互相渗透。规范会计研究的大前提要接受、依赖实证会计研究来进行经验检验,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分析要依赖规范会计研究。

在会计研究中,应尽力摒除价值判断,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证会计研究,占有大量经过严格检验的经验资料,并力争揭示会计活动的因果联系;而后在此基础上树立合宜的价值判断标准,进行深入的规范会计研究,发挥理性思维的强大动力,构建新的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会计实务,并在实践中重新接受经验检验,以使会计理论获得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尽管管理学研究范式的数量繁多,但传统的范式都是企图根据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和环境条件,或者系统的、心理鸵、社会的、经济的、伦理的要求来建立描述性的或规范性的管理理论,以便指导管理人员的未来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范式,其目的侧重子用预测、证实、证伪方法来构建一些新的管理理论。这就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tparadigm)。 事实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其他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这种研究方法的最大优点可归纳为: 实证科学方法有着其他获取知识的方法所没有的特点: 自行校正(self-con'eetion),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全江程中有许多内在的检验。这些检验可以用来控制和验证管理学家在获取自身以外的可靠知识过程中的行动与结论。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方法主要有证实法和证伪法两种。 首先,实证主义社会学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创立的,其代表作为《实证哲学教程》,后由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著作有: 《论社会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论自杀》。孔德生活的时代正式法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亲历法国大革命,看到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于是他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其理论基础是: “起源于经验主义哲学,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对客体的认识方式上,承认在人的外部存在着一个真实世界,它独立于并外在于人类的感官和意识,通过科学方法人类可以直接地认识这一真实世界,并且这个“真实世界”又由社会事实所决定的。 具体的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研究的五个方法

开题报告研究的五个方法 第一类调查法与实验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2、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第二类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1、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 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就是从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经济现象,并研究如何实现上述标准。 2、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 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 精确的知识的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Positive versus Normative analysis) 这两个概念有些像实然与应然,前者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描述性的),后者描 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说明性的)。 --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Posi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describe the world as it is) --规范表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观点(Normative statements: claims that attempt to prescribe how the world should be)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什么是实证分析 所谓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 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其特点为: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分析问题 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其中实证分析是重要的。 实证分析工具 1、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偏重于数量分析,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现象及其变化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复杂的,不能单纯用有关变量之间的均衡与不均衡来加以解释,而主张以 历史的、制度的、社会的因素作为分析的基本方法,即使是数量的分析,非均衡

分析也不是强调各种力量相等时的均衡状态,而是强调各种力量不相等时的非均衡状态。 2、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区别于:前者不考虑时间因素,而后者考虑时间因素。 3、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 把均衡分析于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三种分析工具: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是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的条件; .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是要说明从一种均衡状态变动到另一种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原有的条件变动时均衡状态发生了什么相应的变化,并把新旧均衡状态进行比较;动态均衡均衡分析则是要在引进时间因素的基础上说明均衡的实际变化过程,说明在某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变动如何影响下一时点上该经济变量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对整个均衡状态变动的影响。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说明经济现象的性质及其内在规定性与规律性 定量分析则是分析经济现象之间量的关系。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一种研究事物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研究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很多问题时这一方法比较多见,该方法也正为我们所研究的课题之所用。 实证分析,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What is it),或者究竟是怎么样的。实证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客观

举例说明实证分析法与规范分析法的区别

举例分析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的区别摘要: 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是现代经济学两个重要分支,如果解决的是“是什么”问题,则是实证经济学,反之,如果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则为规范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中的意见分歧主要集中于对不同行为的成本收益的价值判断的差异上。正因为如此,其分析结果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而实证经济学是就事论事,所以分析结果是客观的。这里的“价值判断”,通俗地讲就是对经济事物是“好”还是“坏”的认定。如果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则为规范经济学;反之,如果不涉及好坏,仅仅是就事论事,那么就是实证经济学。“实证”,就是实例证明。 实证经济学研究社会的经济活动和过程是如何运行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运行。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从原则上说,实证经济学是独立于任何特殊的伦理观念的,不涉及价值判断,旨在回答“是什么”、“能不能做到”之类的实证问题。它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一般化的理论体系,用来对有关环境变化对人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预测。对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可以通过它所取得的预测与实际情况相对照的精确度、一致性等指标来加以考察。 而规范经济学研究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在西方经济学看来,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因而在对其多种用途上就必然面临选择问题,选择就存在一个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就是经济活动的规范。可以看出,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现在上至国务院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非常关心我国的GDP 和人均GDP,因为这两个数字。前者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后者反映老百姓生活的富裕程度。从实证角度看,这些数字的统计归纳过程就是实证分析的过程,如果对某些数据有怀疑还可以重新检验。具体数字是客观的,在统计过程中不涉及道德问题,只回答是什么。从规范分析的角度来研究,首先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确定一个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确定一个反映人民生活水平小康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

第32章-如何做规范的实证研究

? 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课件,第二版,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2章 如何做规范的实证研究 我们已经学了不少计量知识。到底应如何应用? “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一般有哪些步骤与注意事项? 有人把计量经济学理解为概率统计的一门分支,将注意力集中于定理的推导与证明。 事实上,计量知识只是一种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计量知识的指导来做好实证研究。 1

比如,计量知识告诉我们,在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何种计量方法,其假设与局限性又是什么,如何检验,等等。 32.1 计量理论与现实数据 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总是建立于一些理想化的假定基础之上,而现实的经济数据常常或多或少地不符合这个或那个假定。 尽管计量理论是可以严格证明的一门科学,但实证研究的实践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却是一门艺术。 Kennedy(2003, p.390)认为,“理论计量经济学家”(econometric theorists)与“计量实践者”(applied econometricians)常常缺乏交流,而“不使用真实数据的计量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更容易些。 2

其结果是,计量实践者在处理现实数据时有时不知所措,甚至盲目进行。 事实上,无论多么高深的计量方法,如果原始数据的质量有问题,也只能是“垃圾进去,垃圾出来”(garbage in, garbage out)。 Griliches(1994)在给美国经济学会做的主席演讲(presidential address)中指出,由于经济学家不够注意数据的来源及产生过程,经常错误地解释数据,导致研究的进展缓慢;如果不提高数据质量,计量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将无用武之地。 对于大多数从事应用研究的学者而言,主要是使用别人(比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 3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试行)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 一、总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二、基本规范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模范遵守学术道德。 三、学术引文规范 (七)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八)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 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四、学术成果规范 (九)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十)应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避免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 (十一)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讲究科学方法。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 (十二)学术成果文本应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十三)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 (十四)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 (十五)凡接受合法资助的研究项目,其最终成果应与资助申请和立项通知相一致;若需修改,应事先与资助方协商,并征得其同意。 (十六)研究成果发表时,应以适当方式向提供过指导、建议、帮助或资助的 个人或机构致谢。 五、学术评价规范 (十七)学术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 (十八)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或社会效益为基本标准。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十九)学术评价机构应坚持程序公正、标准合理,采用同行专家评审制,实行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建立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 评审意见应措辞严谨、准确,慎用“原创”、“首创”、“首次”、“国内领先”、“国际领先”、“世界水平”、“填补重大空白”、“重大突破”等词语。

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内容提要:在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实践中,人们常常将自己的研究方法要么归于实证研究范围,要么归于规范研究领域。本文重新提出作为现代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的政治学之规范研究方法的问题。尝试指出,在政治学研究实践中,不属于实证研究方法范围的研究,并不见得就属于规范方法支持的研究实践。在这种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文章对于政治学研究中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构成、操作、要素和检验等环节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实证方法;规范方法;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研究方法意识的自觉是今天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进行理性审视,将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的理想类型(idealtype)加以勾画,以便为急速发展并亟需方法支持的中国政治学提供更为系统、更为有力的方法支撑。 一、规范方法的结构要素 政治学的规范研究究竟能不能建立起一套方法?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给出答案的问题。如果实证研究方法足以自我维持的话,那么政治学方法就不必要另外建构一套似乎难以替代它的方法。而且规范研究的“方法”是不是可以为规范研究者所承诺,也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感疑虑的问题。为此,必须先行回答两个问题,才足以回答规范研究是不是有必要建构自己的方法。一个问题是实证研究方法是不是足以包办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另一个问题是规范研究在研究者个性化展开其研究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可能形成公认的方法规则?实证研究方法不是自足的,也不足以包办政治学研究的方法需要。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规范方法的这些形式化共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规范研究基本上都面向“元问题”而展开。所谓元问题,就是一切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研究、当然包括政治学都试图解决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规范研究的元问题,可以是一个学科的元问题,这些问题构成这门学科无法回避、必须处理的基本问题。比如现代政治学都必须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也可以是各门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社会科学学科都必须加以处理的问题。 第二,基本价值理念的多元性。规范研究受研究者的基本价值理念的引导,它无须宣称价值中立,但在多元主义的规范研究中,研究者不仅秉承基本价值的共同性,更为主要的是坚持其特殊性。这就要求研究者务必以理性的心态对待其他研究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一、篇名 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二、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示例: 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 三、摘要 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一般不超过200字,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文摘要前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四、关键词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示例: 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 五、正文 (一)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般不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二)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应执行新闻出版署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92年7月7日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10日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三)标点符号使用,除前引号、前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外,其余都应紧接文字后面,不能排在行首。夹注及表格内的文句末尾不用句号。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四)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夏历和清代以前(包括清代)

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试论政治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政治学研究方法意识的自觉是今天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政治学的规范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之间进行理性审视,将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的理想类型(ideal type)加以勾画,以便为急速发展并亟需方法支持的中国政治学提供更为系统、更为有力的方法支撑。 规范方法的结构要素 政治学的规范研究究竟能不能建立起一套方法?这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给出答案的问题。如果实证研究方法足以自我维持的话,那么政治学方法就不必要另外建构一套似乎难以替代它的方法。而且规范研究的“方法”是不是可以为规范研究者所承诺,也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感疑虑的问题。为此,必须先行回答两个问题,才足以回答规范研究是不是有必要建构自己的方法。一个问题是实证研究方法是不是足以包办政治学的研究方法需要?另一个问题是规范研究在研究者个性化展开其研究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可能形成公认的方法规则?实证研究方法不是自足的,也不足以包办政治学研究的方法需要。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在个性化的规范研究中,是否具有方法的内在需要与显示方法的外部边界,关系到规范研究自证其具有方法支撑的关键问题。当然,个性化的规范研究具有的某种共性,并不一定全都是方法的问题,它既可能是研究类型的一般理论共性的显现,也可能是研究的一般规则的体现,更可能是研究问题的一致性自然具有的共性假象。但是,当规范研究在价值选择与一般进路上体现出共同遵循的形式性规则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规范研究具有了它的方法,而对于这些形式性一致的归纳,就构成为规范研究区别于实证研究的特殊方法。 规范方法的这些形式化共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规范研究基本上都面向“元问题”而展开。所谓元问题,就是一切人文学术和社会科学研究、当然包括政治学都试图解决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规范研究的元问题,可以是一个学科的元问题,这些问题构成这门学科无法回避、必须处理的基本问题。比如现代政治学都必须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问题。也可以是各门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社会科学学科都必须加以处理的问题。比如现代社会科学都必须处理“社会”为何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的、基本的问题,只要试图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也都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表态。比如关于人及其基本处境的问题。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他们则完全可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表态,仅仅对于社会现象进行个例或分类的描述、分析与类型建构,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它们的研究目的。但即使这样,人文社会科学的元问题对于实证研究进路实际上也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因为规范研究面对的元问题,其实是所有研究社会与人的现象的学科都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者是无法绝对回避价值选择的,区别仅仅在于,规范研究直接切入价值问题并对价值问题进行论证,而实 1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荣新江学术规范与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荣新江学术 规范与 作者: 云梦学刊 xx年01期 一、总则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特制订《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本规范)。 (二)本规范由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是高校师生及相关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自律的准则。 二、基本规范 (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 __”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 (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 任感,敢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人 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守《中华人民 __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 __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应模范遵守学术道德。 三、学术引文规范 (七)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 加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应如实说明。 (八)学术论著应合理使用引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

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 四、学术成果规范 (九)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 (十)应注重学术质量,反对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避免片面追求数量的倾向。 (十一)应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讲究科学方法。力求论证缜密,表达准确。 (十二)学术成果文本应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十三)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 (十四)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 1 基本概念 2 学术伦理 3 选题与资料规范 4 引用与注释规范 5 成果呈现规范 6 学术批评规范 7 学术评价规范 8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 1 基本概念 1.1 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术研究指在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指引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求知,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论以及对新知识、新理论应用的行为。更概括地说,它是人类和科学家群体也就是学术共同体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活动。它来源于实践,指导人类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它的成果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学科是以人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即以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及其所沉淀的精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领域。社会科学是以外在于具体的个人及其主观世界的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由于“人”与“社会”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区别开来,而在实际中,不可能对它们作出本质上的分别。所谓的社会现象,主要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而脱离社会的人是没有的,人文学科必然具有社会性,因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讨论。

人文学科,例如文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社会科学,例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这些学科不仅要寻求普遍的、共同的规律,也要研究偶然性和特殊性,有些学科还要特别关注个性;它们既是事实科学又是价值科学,是客观和主观、真理和价值、事实和规律相汇通、相统一的科学。 1.2 学术共同体 学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通常以学科与领域来划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学科领域会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从而延伸出新学科。 学术共同体是有共同价值追求和利益取向的学术研究群体,是一个以民主的、合作的方式探索真理、自我纠错的群体,也是以诚信为基础、以自律与他律为保障的科学活动群体。 学术共同体包含不同学科的学者群体。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工作者,通常被称为某一或某些学科的学者、专家或专业人员。 1.3 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学术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自觉遵守。 学术规范是为了防范学术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与偏差,为学术研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环境,保障和推动学术研究持续、文明、健康的发展,增强学术共同体的凝聚力,保障学术共同体的和谐。 1.4 学术伦理 学术伦理是指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 1.5 学风 学风是学术风气的简称,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风气。 学风不正指以下现象:学术研究中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作风和理论脱离实际的作风;在学术批评中互相吹捧或互相攻汗的庸俗作风。这些风气

什么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总论 假设有两个人正在讨论最低工资法,这是你听到的两种表述: 甲: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乙: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现在不管你是否同意这两种表述,应该注意的是,甲和乙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甲的说法像一个科学家:他作出了一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表述。乙的说法象一个决策者,他作出了他想要如何改变世界的表述。 一般说来,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如甲的表述,是实证的。他们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第二种类型,如乙的表述,是规范的。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他们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实证和规范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他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 上面几段是经济学书上的解释。当然我是复制别人的。 我个人认为:实证分析就是用实际的、带有普遍性的例子证明一个事物是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的;而规范分析则则是通过公理、定理逐渐证明事物应该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但没有或者偏离、正要偏离轨道的运行着。 计量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说白了就是运用计量方法,对事物过去的数据进行的一种分析,既然是过去的数据,那就说明肯定用的是普遍的例子而且是实际的例子,所以计量经济学本身就是实证分析的一种方法,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分析都应该被认为是实证分析。 实证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使我们暂时将目光从域外转向国内,从书本转向行动,从理想转向现实,从理论转向实践,因而它也必然会促使学者开始关注中国的问题,关注基层的问题,进而也是——关注“真正的问题”,实证研究使得法学不再生产和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上)

学术xx与学术规范 xx党校xx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学术气氛活跃,学术成果丰硕,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人辈出、学术繁荣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然而在认识到我国学术进步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学术失范现象呈现蔓延的趋势,学术论文造假、剽窃和泡沫化现象比较严重,这严重损害了学术建设的发展以及学术界的声誉,阻挠了学术创新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xx、xx、xx学 (一)xx 1、xx古代 道德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说明人的品质、原则、规范与境界。 2、西方古代 道德是指风俗、习惯;规范、行为品质、善恶评价等。 3、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准则、原则和范畴的总和。 (二)xx 1.“伦”是中国词源中的类、辈、关系、次序,“理”为道理、原理、条理、法则。 2.“伦理”一词源于西方,我们接受的是西方的词义。伦理是指人际关系的法则,是自由实现的法则。 (三)伦理学

伦理学(ethics)是以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研究的客体、即研究有关道德和伦理问题的学科,包括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理论和实践。 伦理学分为规范伦理学和非规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分为普通规范伦理学和应用规范伦理学,非规范伦理学包括描述伦理学和元伦理学。 二、学术xx、学术xx、学术规范 (一)学术xx 学术道德是指学术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学术道德要求,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学术规范,完善学术评价,坚持学术良知和学术操守。 (二)学术xx 学术伦理是指学术共同体应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和在从事学术活动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对这些道德规范进行理论探讨后得出的理性认识。 (三)学术规范 1.什么是学术规范? 所谓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成员从事学术活动的行为规范,是从事学术活动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或者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 学术规范涉及学术研究的全过程,学术活动的各方面: 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学术评审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管理规范。 2.学术xx的主要内容 总的说来,学术xx包含以下内容:

浅析法律中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88105464.html, 浅析法律中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作者:郭佳琪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02期 摘要法律是一门关于认识并处理事实、法律以及事实与法律关系的学科,因此特别注重对人类世界的客观认识,对法律本身的合法性架构以及处理事实与法律关系的认识性与评价性的适用规范的过程。在这完整社会化运作的过程中,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是重要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最主要作用是认识,规范分析最主要作用则是评价,而这正是法律作用于社会过程中的最主要的两种手段。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假设先于事实而出现,然后基于事实的某些因素构造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世界成立的基础是一种基于人性的假设,它只是一种猜测,用于验证事实的真实,这本身就可能与事实是相反的。与此同时,法律并不像一只盒子,里面装着人们所需要的一切,它只是一条生产的机器,依靠人们的创造力和世界原有的素材来满足人类的需求。本文主要具体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在法律中的具体适用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反映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之间的逻辑关系。 关键词实证分析规范分析事实法律 作者简介:郭佳琪,北方工业大学,学术性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D9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https://www.doczj.com/doc/f88105464.html,ki.1009-0592.2018.01.131 一、提出问题 法律最注重的是推理,在一个推理的三段论中,往往就映射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身影。例:“世界上所有的苹果都是酸的;这个东西是苹果;因此这个东西是酸的”。这就是一个三段论的例子,包含着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这一论证看起来完全是令人信服的且具有效力,因为它符合推理逻辑;但却不具有真理性,这是因为它的大前提、小前提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假设,完全是证伪的事实;而结论本身也具有人为的主观性评价。我们发现在这个三段论中,关键词“苹果”、“酸”、“这个东西”是具有事实上的联系的,这种对事实的认识就是实证分析的过程及结果,对这个东西是酸的主观评价则是规范分析的过程及结果。这个推理的过程就如同:首先,这个世界确实存在贴着“苹果”标签的这样一个箱子,里面有一些东西,其中每一样东西都是“酸的”;其次,在箱子里的东西都有个名字牌,其中一个写的是“这个东西”;再次,当我们从箱子里拿出“这个东西”时,我们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就知道它是酸的,我们只不过提前知道了结论。 上面这个三段论就反映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在法律分析的过程中,实证分析回答的主要是什么的问题,是既定的事实,例如对于苹果的认识、对酸的味道的认识;规范分析阐释的是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其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是个人基于主观感受而得出的价值判断感觉。其主要的区别在于:

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优缺点

研究生课程论文 院系:财经学院 专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班级: 2013 级 学号: 113208201 作者:王婧妮 完成时间: 2014年 6月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优缺点分析 (113208201 王婧妮) 摘要: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普遍被划分为会计理论的规范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又被称为传统研究方法。随着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本文旨在通过对两种会计研究方法优缺点的分析比较,提出在日常的会计研究中应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才能实现会计研究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规范研究实证研究优势局限性 一、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含义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以会计理论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会计理论研究模式和规律的手段,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进行主观观察、思考、分析,并得出符合逻辑的结果的过程。研究是发现知识的过程,它能够改变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研究方法就是我们进行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是连接实务与理论的桥梁。 二、我国目前所使用会计研究方法 1.规范会计研究法的特点和局限性 规范会计理论是一套关于“应该是什么”的系统知识体系,旨在通过一系列基本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从逻辑高度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实务是什么,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的规范化。 会计规范研究的作用表现在:一是规范会计研究使用的演绎法对理论的论证具有重要作用。演绎法的逻辑精确,在保证了前提假定正确的情况下,推理过程能够保证正确,从而在逻辑上保证了会计理论的正确性,对于发展会计理论有重要作用。一是规范会计研究可从理论命题进行拓展,推导出事实命题,用来指导会计实务。还可以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逻辑检验,通过演绎法的推理论证发现错误理论及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 规范会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可证实性。关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认为,会计理论若要在开拓会计的理解上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上有说服力,它就必须受检验或证实。规范会

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 政府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既要重视政府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应当怎么样”和“应该怎样做”的规范性研究,也要加强经济现象实际上“是什么”的实证性研究。 实证研究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述事物,说明研究现象“是什么”或者究竟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实证研究就是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经济活动的原因与结果,以及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它回答的是:如果作出了某种选择,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实证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物的验证(即所谓“实证”)来概括和说明已有的结论是否正确。它的主要作用或者说重点,是“说”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进而做出事物究竟是什么或者是什么样的结论。将实证分析法运用于政府经济学,就是通过对政府经济活动实际情况的分析与描述,讲清楚政府经济活动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它对经济已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讲清楚在各级政府之间政府职责、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究竟怎样划分,这种划分对经济、社会以及政府本身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讲清楚在各级政府之间政府职责、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究竟怎样划分,这种划分对经济、社会以及政府本身产生了什么影响,讲清楚有关政府的经济政策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以及作用的结果怎样,等等。

规范研究则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应当怎么样”,或者说研究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等这一类的问题。它涉及伦理标准和价值判断问题。规范分析则与实证分析不同,通过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规范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进行分析以前,要先确定相应的准则,然后再依据这些准则来分析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处的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不符合,那么,其偏离的程度如何,应当如何调整,等等。将规范分析方法运用于政府经济学,就是要根据一系列准则,来分析和判断现行政府经济活动是否与既定准则相符合。如果不符合,那么应当如何调整。至于如何运用规范化分析方法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则要视具体的研究对象而定。例如,如果我们将规范分析方法用于对现行税制的研究,就需要根据“效率”、“公平”等税制设置原则,来分析和判断现行税制是否符合这些原则,如果不符合,那么究竟在哪些方面存在偏离,今后应当如何调整税制使之与上述原则要求相一致,等等。 为了避免主观随意性,政府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除了重视规范分析之外,必须加强实证分析。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实际上是两种相互联系、同时又相互区别的研究方法。一般说来,政府经济学研究方法就是这两种具体研究方法的统一。 实际上,对政府经济学乃至所有经济科学来说,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作为研究和叙述的方法,两者只是适用的条件、服务的目的不同而已。换一个角度看,

关于实证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于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些思考 葛家澍 占美松 (厦门大学会计系,厦门 361005) 【摘要】目前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繁荣至极,有研究必实证、非实证不是研究的兆头,规范研究被忽略或者被放在次要的地位。然而实证会计研究本身就有不少无法克服的不足,并且研究者在研究时出现了不少问题;而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实证会计研究存在的问题更多。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实证研究 规范研究 会计 前言 自1968年美国的会计学家鲍尔(Ball)和布朗(Brown)打响会计革命的第一枪后,在美国实证会计研究(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或Positive Accounting Research)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和繁荣起来,至1986年,以瓦茨(Watts)和齐默尔曼(Zimmerman)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美国实证会计研究正式形成,到目前,实证会计研究在美国完全成熟,受其影响,西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证会计研究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相对规范会计研究(Normative Accounting Research),实证会计研究受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影响,以“存在就是合理的”为理念,在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他们先提出许多与规范会计理论完全不同的假设,然后用数据加以证实,强调以事实说话,形成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会计理论集”,以指导会计行为和实践,这大大丰富了会计研究方法。我国自1990年和1991在上海和深圳先后成立了股票交易所之后,资本市场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这为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我国实证会计研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并呈现热潮,目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有非实证不是研究,研究必实证的兆头。然而实证研究再先进,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规范研究再有种种不足,也有许多可取之处,科学的繁荣是以各种观点都存在,各种学术流派、各种研究方法同时进步为特征的,其共存的目标是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实证研究的同时,应加大规范研究的投入。事实上目前国外的实证会计研究在繁荣的同时也有许多不足,而我国由于特殊情况,会计的实证研究存在更多的问题。 一、国外实证会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国外会计在实证研究方面可谓繁荣至极,但在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取舍上已有走向极端的趋势,甚至认为实证以外的研究都不算研究,美国一些权威杂志如会计评论(accounting review)就表示不再发表规范研究方面的论文,但实证研究不能包治百病,解决所有问题,在国外实证会计研究存在一些其本身不能克服的不足。 会计是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家可以重复地利用仪器设备控制实验的环境,一次实验失败以后可以再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来达到预定目标,经过无数次实验后科学家就可以得到确切的结果,在一次次试错和检验中,自然科学一步一步地前进。目前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在思路上模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事实加以量化并控制一个个变量,对研究结果加以分析,以达到研究社会事实的目的。我们知道,社会科学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中又包括许多子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