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的构成课件

原子的构成课件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 【导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通过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来学习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原子结构及粒子间关系的学习,进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导学难点】原子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导学重点】原子的构成 【导学方法】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的活动元教学 【复习导入】 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分子、原子都是同同学们,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在理解了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基础上,你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过渡启发)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为原子,原子在化学反应里不能再分。用其他方法能不能再分呢? 创设情景: (图片展示)这是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的图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一个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为什么原子弹有那么大的威力呢? 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原子的构成 介绍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简史: (1) 汤姆生的西瓜子模型 (2) 卢瑟福的行星模型 引导得出: 【导研】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不显电性。) 得到规律: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投影展示、评判讨论 (介绍)1897年,在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以后,人们开始揭示了原子内部的秘密。

( 得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 由于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带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又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得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 (指导阅读)表4-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指导阅读)P70页第一段,想像一下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教师引导)原子核很小,科学家经过研究证明原子核还可再分,引导学生动手用大括号的形式将原子的结构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动手用大括号的形式将原子的结构表示出来。。 知识巩固 1.观察表4-2,以碳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几种? 2.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8的表4-2;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阅读讨论、归纳小结: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 计算:1个钠原子的质量 过渡 (思考)原子那么小,有没有质量呢?原子虽然很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通过现代科学仪器可精确地测出原子的实际质量。 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读数、记忆和使用都极不方便。正像以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小麦的质量一样不方便。所以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 (阅读)课文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内容及旁白课文附录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氮、氯、钠、铁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种碳原子的质量×1/12 单位:一,符号:1,但不写出 〔思考与讨论〕通过这段课文的阅读,你能初步弄清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吗? 〔巩固提问〕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对吗?为什么? 学生读表4-2,思考: 相对原子质量数值和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 学生小结: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1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 &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 8361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原子的构成(初)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了解原子的构成。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A Z X判断原子的构成。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掌握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 教学难点: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关于原子的构成,我们在初中就已很熟悉。请同学们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构成原子的? 【学生活动】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 【教师活动】板书:一、原子的构成 核内质子 原子核 原子核内中子 核外电子 【教师活动】质子、中子、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这三种粒子的质量大小带电荷情况等方面有什么差异?请同学们运用教材表1—7中的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活动:可能有多数同学会提出什么是相对质量的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注释,理解C—12原子的构成以及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的含义。(一个C—12原子的质量是1.9932×10-26Kg,可让学生计算质子、中子、电子的相对质量并与表中的数据比较是否一致。)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同学们能得出哪些结论? 【学生活动】三种微粒的质量都很小,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等,电子的质量最小;中子不带电荷,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质子和电子的带电量相等…… 【教师活动】追问: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还是原子核外?为什么?相对于整个原子来说,原子核外某个电子的质量能否忽略不计?据报道,国外某研究所已发现了114号元素的原子,这种原子的核外共有114个电子,你认为在计算该原子的质量时能否把114个电子都忽略不计? 【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得出能忽略不计的结论。 【教师活动】请学生总结有关原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基本相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质子、中子、电子带电荷的情况,能得出什么结论?氢、钠、氯、氩等原子都是显电中性,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显电中性,说明每种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相等。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研究,大家已获得一些共同的认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的质量大小由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由于原子显电中性,所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核外的电子数相等。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完成教材第30页的“问题解决”。结束后请学生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什么是质量数?“A Z X”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在“A Z X”中不直接标出中子数和电子数?等等。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a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 . abed B . abc C . bed D . a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 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 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 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 ④ C.③和⑤ D.③ 和⑥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 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 .最外层 电子数 D.质子数 4、下图是钠与氯气(Cl 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

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 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6 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②表示

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2个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1 幼 2 8 2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7、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 ?它属于非金属元 素 C ?它有3个电子层 D ?它的最 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C @>易 A D翊 9、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贝I」x 的数值可能是() A. 9 B . 10 C.1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设计

4.1 原子的构成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含两部分内容,即“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问题,学生并不知道。为此,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加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象。 二、学生分析 通过对教材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很大的基础。但是学生对很多的问题还存在很大的疑问。如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节课主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策略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既

看不见也摸不到,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困 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 观性。这样既能诱发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习这部 分知识的兴趣。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 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 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五、教学重难点、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六、教学方法 以创设情境活动为核心,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相结合的活动元教学 七、教学过程 什么是分子

原子的构成

课题1原子的构成 趣味导读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那么电子离核有多远? 在一张纸上,画一个比钱币小的圆圈,用它来代表原子核,即原子模型的中心。 量一下圆圈的直径是多少厘米。 现在请你估算一下,这个原子模型的最外边缘在哪里?比如,是否超出这张纸?是否超出桌子的边缘、教室、教学大楼…… 想知道吗? 智能点拨 例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是铀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理清原子中各种离子之间的关系。 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可以推导出:中子数=236-92=144 电子数=92 中子数-电子数=144-92=52 答案52 例2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原子学说中,包括以下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化学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而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断中,不确切的是(填序号)。 分析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还可以再分,原子由具有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

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故三个论点都不确切,。 答案①②③ 启示本题是对化学发展史的考察。从本题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理论都是在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不断完善的。它激励学生努力开拓,为科学的发展而拼搏。 随堂反馈 1.在化学的发展发面,很多科学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请把科学家名字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科学家:①拉瓦锡②汤姆生③道尔顿④阿伏加德罗 (1)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是; (2)提出分子的概念的是; (3)发现电子的是。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15 B.49 C.66 D.164 3.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的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推断出放射出的粒子一定有()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火眼金睛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 g B. 1/12 C.12 D.1.993×10-26Kg/12 3、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对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

人教版优质课竞赛 九年级化学 原子的构成说课讲稿

原子的构成说课稿 万全县第一初级中学张娟娟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原子的构成》。本课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介绍张青莲教授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②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③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 ②在分析原子结构时,鼓励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②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和相对原子量概念的形成。

化学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提升训练 1.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答案:D 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答案:B 3.最近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2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5。下列有关112号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3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5 答案:C 4. 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答案:C 6.“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答案: B 7.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

分子和原子 原子的构成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 【主要内容】 分子和原子原子的构成 【知识要点】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一.分子和原子 1.分子 (1)分子的特点: ①小。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虽然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可以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某些分子的照片,证明它真实存在着。 ②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大量的生活事实,如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湿衣服会晾干、糖放入水中会溶解等,所有这些事实,都会使我们感受到分子的存在和总在不断运动着。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质的能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如:100℃时,氢分子的平均速率能达1.987 km/s。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的次数是受条件影响的,压强大了,分子挤在一起,碰撞次数多;分子轻,分子的运动速率大,碰撞次数也多。据推算,标准状况下,每秒钟每个氢分子可能碰撞150亿次。 ③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物质呈三态变化的原因: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的缘故。“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

合”,体积减小也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原因。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①单个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②此定义只适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概念: 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 ②化学变化:分子的本身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 ③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④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2.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或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 3.粒子构成物质的方式: (1)原子分子物质 例如: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氧气是由大量的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构成的。 (2)原子物质 例如:①金属②稀有气体③金刚石(C)、石墨(C)、硅(Si)等 如:金属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 课题2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及答案(一)

---人教版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及答案(一)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 836 1 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

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 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5-114=61。 答案:61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 思路解析: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其微观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A 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此题中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为a kg×1/12,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kg/(a kg×1/12)=12b/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答案:B 4.2N表示( ) A.两个氮元素 B.两个氮原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原子的构成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是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流程设计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掌握原子的构成及各粒子的电性。 2、知道质子数、中子数及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及其近似计算。 (二)指导自学 阅读课本70-71页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构成原子的各粒子电性如何? 2、阅读本70页表4-2,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3、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 4、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三)师生互动完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投影]教材P69图4-2 [体验]原子和乒乓球的体积比就像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比。 [设问]原子这么小,还能不能再分? (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其特征表现为小,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隙。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粒子构成。 (三)合作交流,解读操究 一、原子的构成 活动1: [展示]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 [课件演示]原子内部的运动 [提示]从位置、电性、数量、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原子的结构。 [归纳]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绕核作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 [点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比喻]原子和原子核的体积划、关系就像—个庞大的体育场和一只蚂蚁的大小关系。

[注意]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活动2: [投影]教材P68表4-1和表4-2。 [讨论]1.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整个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哪里? 2.原子中有带电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为什么? 3.是否是所有原子中都含有中子? 4.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5.不同种类的原子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小结]1.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质子和中子质量近似相等,电子质量较质子和中子小得多。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原子中有:质子数=电子数,故原子不显电性。而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5.不同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 6.氢原子核内不含中子。 二、相对原子质量 活动3: [投影]氢、氧、碳、铁四种原子的质量 [体验]原子质量非常小,书写和使用很不方便,所以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构成 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创设情景]先播放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的资料短片,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象征……继而“问 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 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猜想]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 学生2: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过渡]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 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 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问题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 [引导探究]教师播放flash动画:(动画部分内容:居于中心的一个运动着的“球体”,几个“微粒”围绕“球体”在运动) [问题促思]通过观看“原子的动画模型”,你对“原子的结构”是否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呢? [交流讨论]学生同组之间相互交流对“原子结构”的新看法。 学生1:原来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学生2:在原子内部一些小的微粒在围绕一个大微粒运动,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微粒是什么?…… [呈现情景]那么这些微粒究竟是什么呢?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卢瑟福发现原子核…… [引导探究]及时用投影出示用“a粒子轰击金箔”的史料图片及文字说明,并提出新问题: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交流讨论] 学生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a 粒子没有受到阻挡,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学生2: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a粒子反弹了回去,我们可以想象到a粒子碰到了坚硬的东西,原子内部可能有一个实心的核,就象我们家乡的杏子中有一个“核”一样。 学生3:原子核不是一个实心球,它也是由许多微粒构成的。 3、知识讲解 [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对原子的构成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下面让我们试着用文字简述原子的构成。 [活动探究]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课本,你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交流讨论] 学生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个部分构成。 学生2: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

第二单元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教材分析】 本课题处于初中化学第二单元第三课题,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基本概念集中,这些概念是全书的一个重点,所以本单元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中的电子和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了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的介绍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运动情况。第二部分介绍原子中的电子在核外的排布规律,以及离子的形成。第三部分介绍相对原子质量,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书写和使用都很不方便,于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教材还通过原子结构发现的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道离子是如何形成的。 3.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4.通过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3、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用具】 实验媒体:投影仪、多媒体、模拟动画 【教学设计思路】 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原子这种微观粒子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使用多媒体、模拟动画来诱发学生想象,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探究讨论法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究讨论促进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师生不断问答,学生积极讨论,老师适当点拨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有益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2、情景教学法 心理实验表明,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力集中,思维最活跃,接受最快,记忆最好。所以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重要。本课题内容抽象,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复习题及答案原子的构成 自主学习 1.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氧原子 C.碳原子的原子核 D.电子 答案:A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形卡(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相对质量 答案:B 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答案:B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一定有(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答案:AC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答案:D 6.通常原子核是( ) A.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B.不能再分的粒子 C.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D

基础巩固 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答案:D 8.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碳12原子的质量的为1.66310-27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6 kg B.16 C.2.65710-26 kg D.1.66310-27kg 答案:B 9.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该原子中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 A.a=b=c B.b=c=d C.a=c=d D.a=b=d 答案:D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因为中子不带电. 10.在电解水的反应中,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气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分子 答案:C 11.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 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答案:143 92原子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核外 电子数=质子数.一般类似这样的题只要弄清这两个知识点,就可以解决. 能力提高 12.下列有关原子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2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2) 1、下列粒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 A.分子B.原子 C.中子D.电子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能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D.是否在不断地运动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上 B.中子上C.电子上 D.原子核上 4、2002年初,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磁冰箱,其效率比普通冰箱效率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钆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其原子中子数为() A.64 B.57 C. 93D. 128 5.有一个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和8个质子,另一个原子的核内有10个中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质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 6.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 A.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D.核电荷数 7.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B C D 8.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相对原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 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 9.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的氦(He-3),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一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0.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氧分子内含有的质子数是()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

原子的构成知识点 一、原子的构成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联系:①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化学变化只是研究分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余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4.原子的结构 ①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③原子里含有带电微粒,但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它们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恰好完全中和。 ④原子核中,一定有质子,但不是所有的原子核都有中子:一种氢原子,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 ⑤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⑥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体积很小。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且分层排布。 ⑦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⑧一个质子的质量≈一个中子的质量 二、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Ar)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某种原子的实际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千克它的1/12为1.667 x10-27千克)。 2、相对原子质量看上去没有单位,其实是有单位的,它的国际基本单位是1。 3、相似算法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不可作为公式)

三、原子结构示意图 1、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且分层排布。1-20号元素每个电子层上 最多容纳的电子个数为2、8、8。 2、当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时(只有 一个电子层时,电子数为2个),原子很 难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称为稳定结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都是属于8电子的稳定结构(He 最外层电子数为2) 3、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的原子(大多数非金属元素原子),易得到电子而达到稳定结构。 4、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三.离子(重点) 1.定义: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 3.离子的形成如图 4.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①.离子所带的电荷标在元素符号(原子团符号)的右上方,且电荷数在前,电性在后。如果离子只带一个单位的电荷时,电荷数1省略不写。如,阳离子:Na +、Mg 2+、Al 3+、NH 4+;阴离子:Cl -、SO 42-等。 ②.原子与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③.原子与离子之间通过得失电子而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中子不发生得失。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

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学习从图表、动画、史料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活动的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并对研究重点原子的构成提出猜想,在此基础上观看动画演示,分析图表信息,阅读史料介绍,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其次,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书写使用的不便,进而认识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主动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原子的构成教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原子的构成 过程与方法:分析推断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利用对散射实验的分析,培养质疑、反思精神。 重点:原子的结构 难点:原子的结构 教具:多媒体 教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 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与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3、水通电分解时发生变化的微粒是,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二)自学指导:(1)、原子的结构 [创设情境] 分子已经很小了,构成分子的原子岂不更小?这么小的微粒是否可分?是否还有复杂的结构呢? 学生阅读P36第一自然段,相互交流 (1)通过了解“道尔顿的原子观点”想一想在科学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权威 者的观点? (2)1897年发现了电子,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假如当时是你发现了电子,你推测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三)[交流共享] 汤姆森提出的原子模型:原子呈圆球状,充斥着正电荷,而带负电荷的电子则像一粒粒葡萄干一样镶嵌其中。这就是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1911年,著名的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研究原子的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 ①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少数a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③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 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⑴

⑵ ⑶ 你能否得出原子的构成?完成: (1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带正电) 原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三、合作学习: 1、读课本38页表格,分析表中信息,看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2、原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3、你能否总结出有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哪些? 4、根据原子中各种微粒的带电情况,能否得出“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结论? 5、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6、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四、师生释疑,交流展示: 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这说明构成金箔的原子之间有间隔,并且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a粒子与核相互作用的机会很少,所以运动方向不偏转。 2、少数a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说明a粒子接近了原子核,收到核的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核带正电荷。 3、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原子核的质量较大。 五、课堂练习: 1、原子是() A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由电子构成 C 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一种最小粒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 A 核外电子总数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来 3、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4、从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选择合适的填空。 (1)、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2)在同一类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3)、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