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作纸风车实验报告单

制作纸风车实验报告单

制作纸风车实验报告单

册亨县实验小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实验教师:组长:

组员:

新教科版五上、五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生态瓶”实验报告 一、制作生态瓶 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 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二、生态瓶制作根据 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而瓶子内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 三、观察情况 第一天: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 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 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 知道养不长了,处于人道主义将其放生…… 四、问题与困惑 如何保持生态瓶内的水质清洁? 如果生态瓶内的水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生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有说可以用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用。我爸爸说,过滤器是用来过滤固体的。

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再生纸的制作过程,再生纸的做法 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其原料的80%来源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纸制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 小知识 再生纸是指以废纸做原料再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 每回收一吨废纸,可生产0.8 吨再生纸,可节约木材4 立方米,节省化工原料150 公斤,节电360 度,省煤350 公斤,减少用水120 多吨;可少砍伐17 棵大树,节省3 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减少35 %的造纸污染。因此,多用再生纸,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 制作再生纸的工具:废纸张、水、脸盆、果汁机、模具、各类装饰品 再生纸的制作方法一: 1. 将废纸剪成尽可能小的碎纸片,浸泡水中24 小时。 2. 捞取湿纸片,以纸、水1 :2 的比例,倒入果汁机中打成糊狀的纸浆。再将纸浆倒进脸盆,加入与纸浆等量的水稀释搅匀。 3. 把模具放到搅匀的纸浆中,轻轻的晃动模具直到其表面的纸浆看起来平坦,然后将模具以水平之姿势,慢慢地拿出来。 4. 将模具放在有充足阳光的平坦地面上风干。风干过程中,可用颜料轻轻着色或将花、叶、饰物贴到纸浆上。最后把纸张轻轻的从模具上揭下,一副作品就完成了。

再生纸的制作方法二: 材料:卫生紙、枯叶(洋葱皮等较特殊的表皮)、抹布、旧报紙、榨汁机、絹版廿一個、木框、水桶、桑椹果实或其他染色植物。 步骤1:将卫生紙稍撕碎与水一同倒入榨汁机中,打碎成纸浆,时间不需要太久,約三十秒。(如使用回收影印纸张,得先用碎纸机碎过并浸泡超过半天较为适宜。)步骤2:將洋葱皮或落叶撕碎再加入搅拌。 步骤3:加入桑椹或是其他染色植物,充分搅拌均匀。(此时颜色较深,待作品成形之后颜色会褪掉颇多) 步骤4:绢在下,木框在上,底下垫抹布。將搅拌好的纸浆倒入,可在此时加入较完整的落叶(又或是配合于课前制作叶脉标本),都可做出朴素的质感。 步骤5:阴干三至四天即可成形,小心取下之后便是一张自己制作的再生紙。 经验分享: *当不起眼得的洋葱皮在阴干的过程中,逐渐释放出褐黃色并与纸浆自然混色的效果非常令人惊艳。 *桑椹的紅色威力惊人,要控制添加量,最好在事前將果实泡水压榨取出色素,免得果粒参杂其中。 *可以使用染色過纸浆与未染色纸浆同时倒入绢板上,不要去搅拌让它自然扩散融合,效果別有一番风味。 *未干之前不要去拨弄它;如有破洞,可於隔天在制作少量纸浆填补上去,它依然会結合的很好。 *取下來之后表面略为凹凸,有自然的触感,如求工整可用熨斗低温压平,切不可在絹板上操作。 *叶子以枯叶為佳,如使用綠色叶子会褪成较丑的暗褐色。 (一)纸器时代的来临 纸的用途相当广泛,举凡食衣住行皆离不开它,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场合中也经常出现它的身影,例如餐厅、家庭、企业等。纸制品琳琅满目,举凡书籍、影印纸、包装盒等都是纸做成的,纸的功能及运用的层面越来越广,可以说是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了。纸由于具备有材质轻盈、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特性,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比起塑胶品,纸制品更具有「低污染、省资源、可回收」的环保观念,而大量地取代了各种的塑胶制品,这情形正说明着,纸器时代已经来临了。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活动,看看你(妳)们的四周,请每组收集5种纸制品,并于下列表格中,写出所收集的纸制品名称、用途及回收的步骤。 纸制品名称 用途 回收方法 动动脑,再想想看,还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纸制品呢? 请写下来,待会儿我们将会有个纸制品回收法有奖征答活动,有丰富的奖品ㄡ!(若听见其他朋友的说明,也请一起写下来) (二)回收纸制品—拯救森林资源

酸乳的制作实验报告

酸乳的制作实验报告 为了补钙和补充肠道益生菌,本人常自制酸奶。制作过程也很简单,将买来的商品酸奶,倒入纯牛奶中,混合均匀,在42度左右恒温3-5小时即成,如果需要口感更好,就放入冰箱冻上大半天至一天(即所谓的后发酵)。 以前我制作酸奶的菌种,都是超市卖的带双歧杆菌的原味酸奶。 但对于我这种住在城市郊区的人来说,买酸奶还真不方便,周围的小超市大多没有,要买就得跑到市区,不能做到随时做。后来,小区周围有一两家有卖的了,又卖得比市区贵,让人感觉不爽(因为经常做,这个成本要是要尽量降低,而且商品酸奶中的香精、凝固剂等总让人担心)。 网上有卖酸奶菌粉的,尽管方便,但价格也不低。 于是,萌发了自己做酸奶菌粉的想法,想一想,古代人也一样做了酸奶,当时肯定有一套保存菌种的方法。其他发酵食品,如甜米酒、黄酒、白酒、醋、酱油等,都有相应保存菌种的土方法(制曲),酸奶菌种应该也不会太特别。 上网查了米酒曲的制作方法,工业化生产乳酸菌粉的工艺原理,结合自己家里的条件设计方案,经过两次试验,基本成功,在此分享出来,希望能让同样需要长期做酸奶的人得到方便实惠。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获取原始菌种

去超市购买最新鲜的原味酸奶,越新鲜越好,一般当天能买到昨天生产的酸奶,最好是带双歧杆菌的品种。 2、发酵增殖 就是做一次酸奶,让乳酸菌再繁殖、活跃起来,增加其数量,用庞大的数量来保证存活率,让部分菌种能在我们保存方式中生存下来(以休眠状态,或产生繁殖用的孢子) 3、固化定形 让新鲜的酸奶,粘附在粉状颗粒上,以便快速加热干燥及以后分次取用。具体操作步骤分几步 3.1 准备粉剂 我的做法是:将糯米粉、玉米淀粉、小麦面粉,各一份混合,在微波炉中打1至2分钟,至有炒面粉的香味时停止,这样一则可杀菌,二则可让各种材料变熟,以便乳酸菌利用其营养,三则可让粉末更松散。 3.2 添加保护剂 工厂用热风干燥工艺生产乳酸菌粉时,会加入各种保护剂,让乳酸菌能抗得住干燥时的高温,提高活菌的存活率。保护剂有多种,日常生活中能获取的是蔗糖和味精。理论上,加入20%的蔗糖,或5%的味精,就能达到明显的保护菌种的作用了。我们可按用于制菌粉的新鲜酸奶的重量为基准,加入糖或味精。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变废为宝制作再生纸,,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变废为宝制作再生纸,, 全国通用 《变废为宝,制作再生纸》教学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活动背景:一棵生长20年的大树只能生产3000张纸。我们在生活中对纸的需求量非常大,同时浪费的现象也非常严重。因此大量的树木正在不停地被砍伐,森林越来越少。而我们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能净化空气。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环境。森林对人类非常重要。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认识到节约用纸、利用废纸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并产生节纸用纸的意识和行为,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2、技能目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制造再用纸的方法,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意识,培养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造纸的过程,并亲自动手来造一张纸,通过活动懂得纸是可以循环再用的,从而珍惜来之不易的纸,形成循环用纸的意识。活动重难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制造再用纸的方法,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和意识,培养探

究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教程:一、导入(基于问题下的活动)师:我们一起来回顾上一课的学习。一棵生长20年的大树只能生产3000张纸。我们在生活中对纸的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大量的树木正在不停地被砍伐,森林越来越少。而我们知道森林是制造氧气的“工厂”,能净化空气。能够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环境。森林对人类非常重要。二、讨论与讲解 1. 学习汉代制造纸的过程师:而实际生活中人类对纸的浪费现象很严重,产生了大量的废纸。这些废纸怎么处理呢?生:变废为宝,做再生纸。师:对。那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纸是怎么样制造出来的?一起来看一下汉代制造纸的过程图(书上)。请一个同学为大家讲解一下。 2.观看汉代制造纸录相三、探究和亲手制作再生纸(一)一起学习书上P23的简易制作方法。师:同学们想一起来尝试做一做吗?生:想。基本步骤: 1、把铁丝弯成四方形,接缝的地方用线缠起来,小心不要割到手。将四方形铁丝套进丝袜里,然后在两端打结,你看,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筛子了。一个筛子一次只能做一张纸,所以你可以多做几个筛子备用。 2、(提前一天准备纸浆的过程:把报纸撕成碎片,摆在一旁。小心不要让风吹跑了。抓起一把报纸碎片,放进桶或盆里,加一些水进去,浸泡,记得要持续的加碎纸片和水,一直到你看不见任何的纸片为止。)好,现在我们有了一大团灰色的纸浆。成不成功,用手试试看,如果是滑滑的,就表示你做对了。做好了以后,先静置两分钟。将做好的

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 一、制作生态瓶 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 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9、将瓶子放置于充足且阴凉处 二、生态瓶制作根据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生物的生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而瓶子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三、观察情况 第一天: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壁部有胶质状的卵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知道养不长了,处于人道主义将其放生...... 四、问题与困惑 如何保持生态瓶的水质清洁? 如果生态瓶的水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生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有说可以用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用。我爸爸说,过滤器是用来过滤固体的。 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5年10月调查地点:自家室调查容:蒜苗的生长情况调查人:放调查记录: 调查结论: 植物所在的生存环境里,如果水分较多,那么它就会生长得较快,反之,如果土(既养料)较多,那么植物会生长得更为健康。 蒜苗是一种生长的比较快的植物,但很多植物需要3到5年才能长出叶子,如龙血树和银杉。 上表中的土代表土地和沙漠,水则代表沼泽、湖泊及海洋。 植物与环境 科学实验报告:前期工作 实验人员:王祖祺、高斯洋、王碧琳 主题:植物与环境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实验计划:1、清楚植物的名称; 2、调查植物的生存环境:①看泥土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②植物是否需要; 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在燥热的地方;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⑤浇水时,是要往页上浇水,还是往根部浇;⑥植物生存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具体实施方案:(与上面相对应)

实验优质课《玩转电磁铁》教(学)案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优质课教案玩转电磁铁 汝州市钟楼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运旺 联系: 2013年5月15日

《玩转电磁铁》教案 汝州市钟楼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运旺 2013年5月15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性质。 2、使学生知道电磁铁的原理,认识到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重点:了解电磁铁有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难点:电池节数越多,线圈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即:发现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材料:小电机、小平口螺丝刀、铁钉、漆包线、电池、砂纸、电铃、电脑打铃器等。 分组实验材料:每组1只铁钉、1根漆包线、2节电池、10个大头针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同学们,很多同学都玩过电动玩具车,知道电动玩具车是靠小马达带动的,小马达也叫电动机。(出示一只小电动机)这就是一只小电动机。你想知道它通上电以后为什么会转动吗? 师:下面我们把小电动机拆开了,看看里面什么样。 老师演示实验——拆电动机,展示各个部件,讲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讲解:我们知道,小电动机里有磁铁、线圈和铁芯。在小电动机里有三个这样的线圈,这些线圈在使用时会通上电。 设问:线圈通电与电动机的转动有没有关系?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吧。 二.猜想与验证 讲解:我们来做个类似的线圈。做线圈的用到的材料是铁钉、漆包线,用铁钉作铁芯,在铁芯上缠上漆包线。漆包线是细铜导线,外面包有绝缘漆,绝缘漆是不能导电的,在电动机里用的也是这种漆包线。使用的时候,要把导线两端的绝缘漆刮下来,露出里面的铜线,才能接通电流。在实验前,老师已经把线头的绝缘漆都刮掉了,只要把它和电源的两端接通就能通电了。 制作线圈的方法是:从铁钉的一端开始,把漆包线缠绕在铁钉上。在铁钉上缠绕一圈叫一匝(板书“1匝”),我们在铁钉上缠绕30匝,做一个30匝的线圈(边讲边演示),大家也一起来做一做吧。 学生制作线圈。 提问:现在我们把这个线圈的两个线头与一节电池的两极接通,给这个线圈通电,用铁钉的一端靠近大头针,看看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断开电池后,看看还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 三.实验:电磁铁的磁性 谈话:请各组同学做一下这个实验。能不能把大头针吸起来。注意每次通电时间不能太长,不要超过10秒钟,以免电池发热,损坏电池。 学生实验,汇报。 讲解:线圈通电后能够吸起大头针,就是说,它像磁铁一样,有了磁性,它的磁性是因为通电产生的,断了电,磁性就消失了,所以我们把这种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玩转电磁铁。(板书课题:2玩转电磁铁)

XX小学生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报告

XX小学生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报 告 一、活动主题 变废为宝从我做起 二、活动内容 1.“变废为宝”科学调查活动 l 调查一:一周内每人平均产生的生活废弃物的调查。(附件一) (1)在暑假中连续7天调查你的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类型。 (2)称量每种废弃物的重量,并计算平均每位家庭成员产生的各种废弃物重量,将数据填写在相应空格中。 (3)调查时,可以全程协助家长做家务劳动,例如餐前的准备及餐后清理、打扫房间、废旧物品的处理等。 l 调查二:过去一年家庭生活中产生的电子废弃物调查(附件二) (1)调查你家过去一年中淘汰的电子产品数量(包括当成废品被卖掉、被直接丢弃和在家中某个角落堆放至少半年以上不再使用的电子产品)。 (2)你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一起完成调查和统计工作。 (3)调查的电子产品不管体积大小,都以“件”为单位进行统计。

l 表格与数据提交 (1)相关统计表格见附件一、附件二。 (2)数据提交方式。 网站在线提交:登录活动网站,进入“参与活动”栏目,点击“学生参与入口”即可开始填写调查数据。 二维码提交: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微信公众账号,点击“数据提交”,填写相关调查数据。 2. “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报告评比 (1) 作品内容:针对本手册中家庭日常生活废弃物调查活动,在进行调查和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报告》。 (2)报告内容说明详见活动网站:。 (3) 《“变废为宝从我做起”科学调查报告》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国家级比赛。 (4)上交方式,打印一份,由班主任统一交科学组,并发电子文稿到hysyxxXX@ 。 3.“变废为宝”创意制作比赛 (1)活动主题:环保节约创新 (2)作品要求:以废旧物品为主材料制作成一个作品,辅助材料不超整体部分百分之十,最大尺寸不超过100cm×100cm×100cm,每件作品都要配置好底座或做好相应的展盒、

新教科版五上、五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生态瓶”实验报告 、制作生态瓶 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 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 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 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二、生态瓶制作根据 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 生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 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而瓶子内的植物 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 三、观察情况 第一天: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 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 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 知道养不长了,处于人道主义将其放生…… 四、问题与困惑 如何保持生态瓶内的水质清洁? 如果生态瓶内的水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生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有说 可以用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用。我爸爸说,过滤器是用来过滤固体的。

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制作生态瓶的实验报告 篇一: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 一、制作生态瓶 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2、把一些粗沙和细 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4、 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 端密封起来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二、生态瓶制作根据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

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 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取用一些 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 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 场所。 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 获得。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 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而瓶子内的植物 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三、观察情况第一天: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第四天:水开始浑浊, 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知

生态瓶设计与制作

生态瓶设计与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观察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态瓶内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 生态瓶是一个密封的生态系统,就像地球一样。 生态瓶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内有小鱼、藻类、细菌、经过滤的海水、Gorgonia、小石及空气(Gorgonia 是无生命的树枝状物质)。 生态瓶中的小石代表地球的土地,有约三分二的水及三分一的空气,能量来源同样是阳光,当然还有生命:鱼、藻及细菌。Gorgonia 及小石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免被小鱼所吃,也为细菌提供生长地方,让其能作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之废物。 生态瓶是密封的,因此不能加入任何食物或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生态瓶内进行的生态循环代表着简化了的地球生态循环。 在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因此,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 三.实验材料用具 准备的塑料瓶(无色透明)、水(隔夜的自来水)、沙子和碎石、水草、水生小动物(斑马鱼2只)。 四.实验步骤 1.瓶子的准备 准备一个无色塑料瓶,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可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2.在瓶底装入一层沙子和碎石,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取一些沙子和小石子,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把自来水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两天以上,里面便会生长一些微生物。

生态瓶 实验报告

科目生态学实验姓名*** 系年级2011级生物基地 学号*** 日期2013.05.31-06.19 同组者*** “生态瓶”实验报告 【科学原理】 生态瓶是一个密封的生态系统,就像地球一样。 生态瓶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内有小鱼、藻类、细菌、经过滤的海水、Gorgonia、小石及空气(Gorgonia 是无生命的树枝状物质)。 生态瓶中的小石代表地球的土地,有约三分二的水及三分一的空气,能量来源同样是阳光,当然还有生命:鱼、藻及细菌。Gorgonia 及小石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免被小鱼所吃,也为细菌提供生长地方,让其能作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之废物。 生态瓶是密封的,因此不能加入任何食物或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生态瓶内进行的生态循环代表着简化了的地球生态循环。 在生态瓶内,小鱼以绿藻为食,吸收绿藻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绿藻则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利用阳光、水和小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小鱼排出的粪便由细菌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绿藻的肥料。两者相辅相存,得以长期生存。因此,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使用。 【材料用具】 1.矿泉水瓶(玻璃瓶更好):无色透明; 2.水:自然环境中的湖水(或隔夜的自来水); 3.沙子和碎石; 4.水草; 5.水生小动物:鱼虫若干、螺数只(种类未知)、孔雀鱼一只、斑马鱼一只。【制作方法】 1.瓶子的准备 准备一个无色塑料瓶,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但不能用肥皂或去污剂来洗涤。因为用这些化学物品洗涤后,塑料瓶上会有肥皂等残留物,它们将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会带来危害。可用热水洗涤,必要时可加一些小苏打。2.在瓶底装入一层沙子和碎石,并灌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取一些沙子和小石子,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无法获取自然水域水的,可以把自来水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两天以上,里面便会生长一些微生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再生纸》教案及反思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大班科学《再生纸》教案及反思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plan and reflection of scientific class "Recycled Paper"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大班科学《再生纸》教案及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科学活动以孩子生活中经常接触,非常熟悉的“纸”为切入点,从孩子的视角去感知自然,认知世界。 现实生活中人们浪费纸的现象比较严重,再生纸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再生纸是自然未来的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对自然的保护能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用举手之劳去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本次科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探索与创造,动手制作再生纸,为幼儿充分提供了动手的机会,满足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幼儿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意识。 目标: 1.懂得废弃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2.学会看流程图,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体验制作再生纸的快乐。 3.建立幼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准备: 再生纸、盆子、搅拌器、废纸、网架、毛巾

过程; 一、了解废弃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1.讨论废纸的去向。 师:孩子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废报纸、废画纸等废纸制品) 你会把这些东西放在哪里呢?幼儿讨论。 2.认识“回收利用的标志”。 教师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是什么标志? 3.了解废弃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并且可以做成再生纸。 师:我们生活当中的废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他可以做成再生纸。 4.了解再生纸的定义和意义。 师:以废纸为原材料,经过去色、制浆、消毒等多种工序加工出来的纸就是再生纸。 再生纸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也被称为环保形的纸,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二、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1.讨论废纸怎样变成纸浆,感受纸浆的特性。 师:你摸摸纸浆,感觉怎样?(湿湿的、粘粘的) 2.会看流程图,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密闭生态瓶实验报告

“密闭生态瓶”实验报告 【材料准备】 1.玻璃罐瓶:无色透明; 2.水:自然环境中的河水(或隔夜的自来水); 3.沙子和碎石; 4.水草; 5.水生小动物:小金鱼一条。 6.水生微生物:细菌等。 【制作方法】 1.瓶子的准备 准备一个无色透明玻璃罐瓶,第一次使用时,都要先把它清洗一下。可用热水将其洗涤干净 2.在瓶底装入一层沙子和碎石,取一些沙子和小石子,然后用自来水冲洗,除去其中的尘土和脏物质,然后铺在瓶子底部替代淤泥,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 3.在瓶子里‘种’上几棵水草 将从河里采回来的水草用谁冲洗干净后,将其根部插入沙子中,确保水草保

持存活。种上水草的生态瓶一般要等待几个小时的时间,让水中的一些浑浊物沉淀下来,再开始放进水生动物。 4.放入水生小动物 将玻璃瓶中加满澄净过的自来水,然后在瓶中放入一条小金鱼。大多数鱼都对水温的突然变化十分敏感,鱼被突然换到不同水温的水中后,容易死去。因此,将鱼放进生态瓶也是有讲究的。可以在原来鱼所在的水缸中放进一个塑料袋,将鱼转移到这个塑料袋中,然后连水连鱼一起转移到生态瓶中。 5.封闭生态瓶 将生态瓶的瓶口密封,然后将生态瓶放在阳光充足且阴凉的地方,要避免阳光直射。

体组成,内有小鱼、水草、细菌等微生物、经过过滤的河水、小石子、沙子及空气。 生态瓶中的沙子和小石子代表地球的土地,有约三分二的水及三分一的空气,能量来源于阳光,当然还有生命:小金鱼、水草及微生物。沙子和小石子为微生物提供藏身处,让其能作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中之废物。 生态瓶是密封的,因此不能加入任何食物或气体,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 生态瓶内进行的生态循环代表着简化了的地球生态循环。在生态瓶内,小金鱼以水草为食,吸收水草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得以生存。水草则依靠自身的绿叶,利用阳光、水和小金鱼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小鱼排出的粪便由微生物分解,分解后的粪便正好是水草的肥料。两者相互依存,得以长期生存。因此,生态瓶内的食物及气体皆可以不断的循环 使用。

什么是再生纸

什么是再生纸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越来越来重视环保再利用,而再生纸就是比较现代化的产物。那么什么是再生纸,制作再生纸是不是用了什么神奇的技术呢,一起看看再生纸的制作方法吧。什么是再生纸?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生产出 来的纸张。其原料的80%来源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

城市废纸多种多样,以不同类别的废纸为原料再制成不同的再生复印纸、再生包装纸等。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挂面板纸、卫生纸等低级纸张;另一类是书报杂志、复印纸、打印纸、明信片和练习本等用纸。当前,许多国家已经生产和使用这两类纸张。其中,生产再生复印纸的原料就是办公用纸、胶版书刊及装订用纸等几类原本纸质就相对较好的城市废纸,其生产过程要经过筛选、除尘、过滤、净化等工序,工艺和科技的含量很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纸制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再生纸的应用1、纸板和纸箱;2、包装纸袋;3、卫生等生活用纸;4、新闻用纸;5、办公文化用纸。前四大类纸张已在我国得到广泛使用,第五类办公文化用再生纸尚属起步阶段。再生纸的制作——方法一将一张旧报纸或用过的作业纸剪成碎屑,并浸在清水中。将浸泡过的纸屑与清水和淀粉一起放入容器内并搅拌成粥糊状的纸浆。将带框的窗纱网浸入纸浆中,然后轻轻地抄起纱网,使一层纸浆均匀地铺在纱网上,并将纸浆中的水控尽。将纱网上的纸浆片摊在一张旧纸上,上面覆盖一张旧纸,并用擀面棍将纸浆片中的水分尽量擀尽,然后将纸浆片晾干。这样,一张再生纸就制成了。再生纸的制作——方法二先准备了一些纸巾、温水、晾衣架、一双连裤袜、一只盆、一块干毛巾、几张报纸和一个空瓶子。先把纸巾撕碎,将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的活动“制作生态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制作生态瓶》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本实验是基于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三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的活动“制作生态瓶”的拓展设计。 二、实验器材 小铲子、棉签、3L透明玻璃瓶、感应温度贴、过滤棉、手抄渔网、大烧杯。 陆地生态瓶:洗净河沙、种植土、腐木(树皮或树干)、苔藓、小型植株(连 土一起移植,防止伤到根)、小型动物(蚂蚁、蚯蚓、蜗牛)。 淡水生态瓶:洗净的河沙、过滤的河水、小石块、水草、田螺、小鱼。 海洋生态瓶:洗净海沙、过滤海水、海葡萄(海藻)、小贝壳、蛤蜊、钉螺、 扇贝。 三、实验创新要求/改进要点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的八年级下册生物书进入到第八单元后,着重介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强调生物依赖一定的环境。在学完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后,教材提出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通过制作生态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学情分析:锡溪学校地处惠来县仙庵镇锡溪村,是一个纯农业山村,学校虽实验条件有限,但仙庵镇全镇属沿海丘陵地形,依山傍水,拥有长达22公里的海岸线,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乡土资源丰富。 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但在进行第一次实验时,学生自主制作的生态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缺点: 1、生态瓶成分不全,瓶子里只有一根水草和一条金鱼,金鱼很快缺氧;

2、生态瓶里淤泥太多,昆虫没有栖息环境,瓶壁污浊,很难观察瓶内生物的状态; 3、有学生不了解生物的习性,将海螺、海虾放入淡水,造成了生物的死亡。 创新要点:鉴于第一次实验的失败,不少学生提出要对生态瓶做出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实验结果。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并实施实验“制作不同类型的生态瓶”。最终经过师生讨论,根据课本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决定制作陆地、淡水、海洋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瓶,拓展了实验内容。 受第一次实验的影响和启发,学生在第二次实验中,对材料进行了改进,比如淤泥中有太多的微生物,会消耗瓶里的氧气,改成冲洗过的沙子,既能为微生物提供生活环境,又不会造成污染。海水和河水经过过滤后才加入,减少浮游生物的引入,田螺繁殖能力太强,应控制加入的数量。不同类型的生态瓶,加入的生物经过多次讨论和筛选,不仅考虑到生态瓶的组成,还考虑到生态瓶的美观性,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还使用感应温度贴实时监控生态瓶的温度。 有学生提到五年级科学课本也有“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于是增加向五年级学生展示和介绍生态瓶的活动,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习中教学相长的乐趣。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强,参与度高,积极参与共创最优实验方案。从发现问题、选取实验材料,设计生态瓶,再到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等,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运用理性思维,实现了在教材基础上的深度学习。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一)实验原理 生态瓶模拟的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瓶子采用透明密封的玻璃瓶,唯一可进入系统的是光线,整个系统也是靠光线作能量推动的。瓶中包含非生物环境(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等)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中的植物从无机环境中获取水分和二氧化碳,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和制造有机物,供给其他生物。植食动物以植物为食,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光合作用,粪便被微

大班教案科学活动《有趣的再生纸》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再生纸》设计意图: 纸与幼儿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又与环保紧密相连。纸 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树木是纸的主要原材料,我们要生 产出很多的纸,就要砍伐很多的树木,而树木对我们的生存 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调节空气方面的作用。而再 生纸的主要原料则是废旧的报纸、广告纸等纸制品,大量的 使用在再生纸可以有效减少树木的砍伐。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使幼儿了解再生纸,学习再生纸的 制作方法,同时让孩子们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我们必 须要节约用纸,节约用纸就是在保护环境。通过丰富有趣的 活动,强化爱护、保护地球、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 儿从小养成环保习惯、并以此带动整个家庭环保,共同关爱 我们的地球家园。所以我开展了此次活动《有趣的再生纸》。 希望幼儿能够建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懂得废旧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2.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体验制作再生纸的快乐。 3.建立幼儿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活动准备: 再生纸制作过程视频、再生纸制作步骤图、废旧报纸、搅拌机、纸浆、小筐、托盘、毛巾 一、了解废旧的纸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1.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观看造纸视频,了解造纸的过程后讨论如何节约用纸。 师: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很多纸,那就要砍掉很多树木,有什么能节约用纸呢? 3.了解再生纸的定义和意义。 师: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多种工序加工出来的纸就是再

生纸。 再生纸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所以也被称为环保形的纸,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二、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1.幼儿尝试为再生纸制作步骤图排序。 师:老师在每组放里五张图片,这五张图片就是制作再生纸的五个五步骤,你们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一起把五张图片都看一看,看清楚每张图片在干什么,然后想一想这五张图片哪一步先做,哪一步后做,把它们按照从一到五的顺序粘贴在你们组的板上。 2.观看再生纸制作视频。 3.排错的小组调整步骤图顺序。 三、幼儿动手制作再生纸。 1.幼儿口述,师幼合作现场制作再生纸。 2.幼儿集体体验再生纸制作的第四步抄纸。

生态瓶实验报告

篇一:“生态瓶”实验报告 “生态瓶”实验报告 一、制作生态瓶 材料:2500毫升的可乐瓶、剪刀、粗沙、细石、纱网、水草、绿藻、两只水蜗牛、胶皮 1、把2500毫升的可乐瓶子用热茶清洗后,用剪刀将其上部剪去 2、把一些粗沙和细石铺在纱网上,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3、把冲洗好的粗沙和细石均匀的铺在可乐瓶的底部 4、将自来水静止放置24小时,再放入瓶子中 5、待隔夜水放好后,再种上水草,用沙砾固定 6、将少量的绿藻放入瓶中 7、将以绿藻为食的两只水蜗牛放入可乐瓶子中8、最后,用胶皮将可乐瓶子的开口上端密封起来9、将瓶子放置于阳光充足且阴凉处 二、生态瓶制作根据利用隔夜水,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使自来水中的含氯化学物质分解除去。大多数水生物都对含氯的物质很敏感,接触到这些物质后容易死亡。取用一些粗沙或细石来代替淤泥是因为,淤泥中含有大量细菌,会很快的使密封瓶中的水质受到污染,从而减少瓶内生物的生存时间。 这些沙砾的作用是为那些靠吃死烂植物和动物排泄物为生的细菌提供一个寄宿的场所。而使水草维持生命的有机物可以从水蜗牛的排泄物中获得。水草和绿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给瓶内生物。 水蜗牛主要以绿藻为食,生态瓶受到阳光的照射量和绿藻的生长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瓶中,每天绿藻增加的量应该与水蜗牛能吃掉的差不多。而瓶子内的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可以从蜗牛的粪便中获得。三、观察情况 第一天:一切正常 第二天:一切正常 第三天:发现绿藻生长过多,于是减少日照时间,控制其发展第四天:水开始浑浊,发现瓶子内壁部有胶质状的卵第五天:水依旧浑浊,知道胶质状的卵是水蜗牛的卵,知道养不长了,处于人道主义将其放生……四、问题与困惑 如何保持生态瓶内的水质清洁? 如果生态瓶内的水质可以保持清洁,我的生态瓶可以做很久呢!我上网查了一下,有说可以用过滤器的,我不知道怎么样用。我爸爸说,过滤器是用来过滤固体的。 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05年10月调查地点:自家室内调查内容:蒜苗的生长情况调查人:潘放调查记录: 调查结论: 植物所在的生存环境里,如果水分较多,那么它就会生长得较快,反之,如果土(既养料)较多,那么植物会生长得更为健康。 蒜苗是一种生长的比较快的植物,但很多植物需要3到5年才能长出叶子,如龙血树和银杉。上表中的土代表土地和沙漠,水则代表沼泽、湖泊及海洋。 植物与环境 科学实验报告:前期工作 实验人员:王祖祺、高斯洋、王碧琳 主题:植物与环境实验日期:2005年9月26日实验计划:1、清楚植物的名称; 2、调查植物的生存环境:①看泥土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②植物是否需要阳光; ③植物需要在阴凉的地方,还是在燥热的地方;④要浇灌多少水;(是否需要充足的水分)⑤浇水时,是要往页上浇水,还是往根部浇;⑥植物生存的周边环境的温度大概是多少。具体实施方案:(与上面相对应)

纸和我们的生活活动报告

纸与我们的生活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指导教师:王莉刘海燕 活动实施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联盟路小学 时间:二〇一四年十一月 纸与我们的生活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活动背景: 纸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文化用品,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同时,造纸术还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与纸交往的也不少,可对纸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学生对纸的发

明、种类、用途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在一次与学生的社团活动座谈中,我请他们谈一谈对身边的哪些事情有个人的想法?学生们情绪高涨,提出了很多。当有一位同学提出,“每天扫地时,总要扫出很多纸,一次两次都撮不干净,能否想个好办法来解决”时,全班同学响应强烈,各抒己见。看来这个问题在学生中间肯定是他们比较关心的。而且,在其他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由此,我们确定了以“纸”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对纸重新认识,或说是来一次“再认识”。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对研究纸的兴趣,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对“纸的研究”活动中来。使学生了解有关纸的基本性质、用途、发明和制作过程等内容。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走入生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长科普知识,增强社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精神。 3、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与纸有关的各种信息,并通过制作再生纸活动,使学生提高保护环境、节约用纸的自觉性以及提高对使用再生纸的认识。 4、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利用Internet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 5、使学生了解纸的消耗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的精神。

再生纸实验报告

低碳生活从再生纸做起 [内容摘要]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纸,它们中的大部分是木浆纸,为了做这些纸,需要砍伐大量的参天大树,另外造纸消耗水和能源,产生水污染。我们收集已用过的废纸,重新处理成纸浆后,制造出再生纸,希望以自己的具体行动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同时宣传节约用纸,使用再生纸,保护森林资源。 [关键词] 低碳生活 再生纸 纸帘 一、课题研究背景 1、纸张消耗的现状 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制造1吨纸需砍伐约20棵树龄在20年至40年的树木。而且,制造5张纸所消耗的能源,足以令一个80瓦灯泡亮着一小时。造纸的过程中还会排出大量废水,污染河流,它所造成的污染占整个水域污染的30%以上! 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每年耗纸量约10公斤,而少浪费1500张纸就可以保留一棵树。我国纸张消费量每年约3500万吨,以废弃1/3计算,每年可回收利用的废纸达千万吨以上。据科学测算,每回收利用1吨废纸,可生产再生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保护了17棵大树;同时节水100立方米,节省化工原料300公斤,节煤1.2万吨,节电600度。 2、中国传统造纸-----温州屏纸 20世纪40年代以前,温州泽雅、梧桐垟一带都以水竹和嫩毛竹为原料制造“长联”、“八寸”、“九寸”等规格的竹纸,后发展为“四六屏”。《温州市志》记载:“四六屏通称南屏纸,主要供大城市卫生纸、包装纸用,其它则多为迷信用纸”。屏纸的原材料是多年生的毛竹, 3、再生纸的概念界定 再生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经过多种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其原料的80%来源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城市废纸多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