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提纲

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提纲

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提纲
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提纲

课题研究的选题、策划、实施及成果转化

(提纲)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简单地说,课题就是需要研究或讨论的问题。

课题制: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组织、管理和研究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

是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科研组织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管理、监控和验收之下。有其合理、高效的一面。

目前,我国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科研部门一般采取公平竞争、择优支持(资助)的原则,确立科研课题。一般遵循必要的程序,在实施中既有规定性也有一定自由度,一般不事先指定承担者(可竞争),改变以单位为核心的研究模式。

课题研究在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形式。

如:指令性课题(上级下达);招标性课题;委托性课题(横向合作);自主选择的课题,等等。

共性:都要针对某一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开展研究。这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去寻找、思考,提出解决方案或研究结论。

二、课题类型与课题的选择

1.课题的类型:

从课题性质:委托、招标、自选、指令

从课题委托立项单位: 不同的机构(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教育部、各大学、科研院所)、部门(各厅局根据自身需要,交由下属部门完成的课题)、企业、团体委托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课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从问题指向角度来分,课题可分为基础理论课题和应用对策课题。

基础理论课题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即对于某一理论或实践问题的规律性探讨(对象的内涵、外延、基本特征、一般规律等等);

应用对策课题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即操作问题,实证问题。

基础理论课题一般可以不涉及应用对策问题,对策类课题却往往要从理论研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题成果一般两大类:研究论文或著作(一般为基础研究);研究报告(一般为对策研究)]

2.如何选题?

(1)要有问题意识。

课题研究来源于问题意识。

缺少问题意识,万事习以为常,不再被看作是问题,课题研究无从谈起。

(2)从问题意识上升到课题研究。

课题的形成是一个由感觉到、意识到问题经过概括、提炼为一个研究对象的过程。

确定课题,意味着该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思考的对象,对问题的探究已经成为研究者的行为和工作。

3.研究课题的确立(选择课题或接受课题)至少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认真选择课题。课题应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或理论深度,从而使课题研究更有意义。

第二,选择尽量具体的课题(要“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做”)。

第三,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凭空进行,研究者原有的经验和基础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

第四,课题要与自己的工作任务相关联,才有研究的条件;课题研究要是能与个人的兴趣点相结合,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五,研究课题的确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课题研究对研究资料、人员素质、时间投入、研究环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要量力而行。

三、怎样进行课题策划?

1.明确研究意义,界定研究目的和内容,理清研究思路。

(“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1)明确选题的意义(为什么研究):

自选课题:选题的价值在哪里?靠申报书来说服对方给你资助。

定向课题:充分认识选题的意义,为什么要做这个题目。[竞标课题:要让评审者看到你对这个课题价值的认识是深刻的;指令性课题:要自己弄清楚命课的意义,在课题组内部统一认识。]

(2)准确界定研究范围(研究什么)

是课题实施前策划的前提和关键。

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不管大小,一般都是可以也应当进一步具体化的。

研究内容的界定不但将课题分解为一个个可以直接着手的具体的问题,也规定了一定的范围,任何一项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将课题所能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研究。

要知道,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3)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的设计(怎样研究)

研究课题意义、范围、明确后,就要进一步分析问题的成因,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步骤。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

首先,根据课题的性质确定基本的研究方法。

比如:是侧重调查,还是侧重理论探讨,还是两者相结合;又如:是侧重定性分析还是侧重定量分析;是否要采用数学模型分析的方法;

其次,提出研究方案。包括课题组成员的有效分工,调研方案的确定。

带着分工进行分头思考,带着分工进行调研,各有侧重。

调研方案力求详细(调研提纲、抽样调查的指标确定、问卷的题目设计)。

第三,也最重要的,要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由于研究尚未开始,这个研究思路是基于对于课题结论的假设。[基本的判断和思路]

这是研究方案中最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部分。假设具有假定性、科学性和预见性:假设决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设又并非臆断,它以理论为导向、以

经验事实为根据、以原有研究为借鉴,又经过研究者的论证和交流,因此,假设又具有科学性,正是科学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性。假设也是一种走在行动之前的思想、一种先于事实的猜想,是研究者从思想观念上对未来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能使研究活动更富有预见性。

四、怎样实施课题

1.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学习相关理论(别人已经说了什么)

任何研究都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

“从头说”(前人没有研究过、没有关注过)

“重新说”(别人研究过,但他们错了,我要从新研究。)

“接着说”(别人研究过,但他们没有穷尽问题,我们还要继续研究。)

“重复说”(重复别人的研究)——不需要讨论

严格来说,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从“零”开始,有效的研究都是以原有成果为起点的。

牛顿:“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因此,我们一般只能“重新说”和“接着说”。

为了“重新说”或“接着说”,而不至于以为自己是“从头说”,更不至要“重复说”,首先,研究者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搜集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认真阅读和分类疏理,从而全面了解同类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方面的信息,明确已有的研究结论和经验,发现原有研究的不足,站在问题的前沿,寻找研究问题的理论支撑,保证研究工作在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

其次,要始终有问题意识,才能使研究不至于人云亦云。

2.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调整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方案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围绕研究思路进行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这种研究的开展是一种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实践新形态的过程,

因此,研究过程始终在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研究过程绝不是按图索骥、按部就班,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这意味着研究者在行动时,不应拘泥于原有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方案作出有根据的调整、变更。探索性是课题研究的本质特征。

在研究过程中有时甚至会对原有思路进行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予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

总值,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线性结构,而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复式循环结构。

实践证明,课题研究对于提升研究者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推进作用。

3.具体实施中的工作要点:

分工明晰,相互协作,及时总结,反复论证。

4.加强针对性调研。

调研一定要避免走过场,要真正带着疑问来调研,才有收获。同时,科学的调查研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

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在某些课题研究中,建议与有关社会科研力量、社会调查机构合作。

5.课题成果的形成

对已经调研到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在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律。

在上述准备的基础上,开始课题成果的写作:

应用对策研究要求:

内容上:要言之有物、切中要害,要有新思考,新内容;

形式上:长短不拘、形式多样、行文注意叙述技巧。

叙述要灵活,有新意和冲击力,否则很难引起注意。这一问题比较普遍。

尽量避免“大而全”——标题大,内容全。

最常见的是两种成果形式:

问题披露性报告、对策建议性报告。

两者往往不可分。问题披露性报告可以只写问题,不写建议,发现问题,反映问题。较为直接地报告问题。

但一般在提出问题的同时,都回涉及到一些思路措施建议等。而建议性报告一般都要先提出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五、成果的转化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往往不是直接的,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往往是渐渐体现出来的。

公开出版及发表(被引用、转载);

面向媒体发布成果(重大研究成果发布会、学者专访、新闻吹风会,等);

通过各类论坛、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在一定范围内发布;

内部报送形式,其转化形式:被领导批示采纳,成为决策参考,下发各有关单位参阅;直接进入政府决策层面。)

交委托方,在实际中得以实施。

六、个案分析:略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的一步。这是因为课题的选择引导着研究方向,并制约整个研究工作的进行以及研究的价值。但在现实之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教师找不到研究课题,不知道如何选择研究课题,或者选择的研究课题本身是“伪问题”而是不是“真问题”等现象。针对现存的种种问题,我们将从课题来源、课题选择的一般步骤、课题选择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做具体的分析与介绍。 一、课题的来源 一线教师作为特殊的教育研究群体,不同于专业研究者,其研究工作应主要围绕自身的教学实践展开,课题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层出不穷的。 1.将教育实践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直接转化为研究课题 教师可以把那些重要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例如,长期困扰教育界的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产生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怎样才能得到解决?再如学习困难学生是怎样形成的?学习困难学生有哪些特点?教育教学中怎样促进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学生厌学是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种状况是怎样形成的?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些问题几乎在每个教师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并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这些突出的现实问题中提出课题进行研究最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能直接的提高教学质量。 2. 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 教师可以从教学实践的疑难、矛盾和困境中发现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矛盾与困境,并且没有现成的成功解决方法可供借鉴。这种疑难或困境至少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教师的理想与实际存在着差距。例如,教师希望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此为基点进行新的教学设计,试图引发学生兴趣,唤起学习热情,但实施下来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学“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开展小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如何有效的落实素质教育和课改要求,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如何走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提升之路等,将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教师心中的困惑也不断增多。校本小课题研究无疑顺应了课程改革推进的需要,将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以课题化的形式呈现并予以探讨实践。通过针对性强、具体而又可操作性的小课题研究实践,达到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实施的目的。 2.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制约各学科教学质量效果提高的难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是从教情、学情、校情出发,由教师个人或教研组教师共同确立、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性课题,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科课题的研究有了较强的生命力和研究价值。同时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在教中研,在研中用,这种教、研、用一体化、系统性的行动研究,对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成长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具有较大的作用。 二、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秩序的认真扎实开展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要纳入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之中,与实施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与新课程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与降低教学基点和学科教学改革结合起来,与指导学习方法开展校本学习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小课题研究的提出与实施,不断推动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从而形成“本校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1.本校化行动。强调课题研究立足本校、本班,通过最大限度地整合研究力量和教育资源,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开展行动研究,全力解决本校、本班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2.低重心运转。降低教育科研工作重心,倡导以教研组为依托,以教师个人为主体,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 3.小步子发展。每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为一个周期,学期(年)初确定研究课题,校内申报立项;通过一个周期的研究实践,基本能够完成课题实验,解决所确立的研究解决的问题;学期(年)末汇总整理并进行结题鉴定。以达到“小步子、快节奏、高效益”的目的。 4.实效性评价。教研处从过程性资料、终结性成果和实质性效果三个方面对各个小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评定;过程性资料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第一手资料;终结性成果指发表或获奖的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报告以及会议交流的典型材料等;实质性效果指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改进提高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小步子。因为是小课题,就更有能力和精力去做。我们倡导“小题大做”,“小题”就是研究的问题要“小”:切入点小,范围小,内容单一、具体,以此来逐一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做”就是要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研究,把一些相关、相近的重要问题“串连”起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中讲究科学、探索规律、

人力资源课题研究大纲

人力资源课题研究大纲钣金行业修机床是技术,中层带队伍也是技术。 技术可以复制、可以学习、可以传承。 “主力技术”屡屡违反制度,怎么办? 识大体顾大局的员工为何都变了? 员工私捞好处,怎么堵漏洞? 员工威胁不加工资就走人,怎么办? 员工有怨言,如何完善加班制度? 为什么招聘成本很高,招来的人却不顶用? 为什么员工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员工为什么总有 一切有因皆有果,有果必有因。 因为缺乏甄选人才的技术,所以没有找到该找的人; 因为缺乏规则和秩序,所以员工自以为是、 讨论: 如何用制度管理有技术的大师傅? 讨论:“技工头目”威逼老板,得寸进尺,怎么办? 讨论:员工年代为何大批的集体离职和观望? 讨论:如何管理的90后员工? 讨论:新人工资比自己高,如何平息老员工的情绪? 下属能力见长,不甘心屈居原领导之下,怎么办? ●设计制度(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坏人占便宜) ● 推行团队变革(没有新陈代谢,团队生命就会停止)● 创建团队文化(思想统治企业,文化缔造基业)

● 处理冲突(在冲突中发展,还是在冲突中死亡?) ● 如何管控关键人才(宁可有叛将,不可有叛军) ● 甄选人才 (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 1.人性的弱点:懒和贪(挪人头是管理常规手段) 2.信任写在脸上,怀疑埋在心底(假设所有人都是坏人) 3.愿景,我们为何工作?(有理想的人是可怕的) 4.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冲突(不危及企业生命的情况下从长计议) 5.支部建到连上(不做甩手掌柜) 6.只买对的,不买贵的(采购、品质: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7.客户利益、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股东利益的冲突(排序有先后:利益分配) 8.让猴子爬树,让驴子拉磨(人岗匹配,特质无法培养) 9.新人与老臣,空降兵与子弟兵(掺沙子,新陈代谢) 10.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尊重员工,认可员工) 11.找好备用胎(人才梯队建设) 12.制度是刚性的,人人平等(领导往往是制度的破坏者) 13.可以很辛苦,但一定要快乐(吃糠咽菜也愿和你厮守) 14.内紧外松,有理有据(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15.培训常规化(强化造血功能) 16.上级与下属的冲突(嫉贤妒能还是忘恩负义?) 17.实用的、有效的制度就是好制度(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18.贤亲并举----尹明善(既用贤才,也用亲友) 19.发现苗头,防微杜渐(当断不断必有祸患) 20.平级之间的冲突(争强好胜还是争权夺利?)

如何选择教科研课题题目

如何选择教科研课题题目 当前,我们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总觉得得难以找到研究的问题,即使找到了却不适合于研究。主要表现为: 问题宽泛。 即研究的主题太大,无从下手。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研究对象范围太大,研究难以把握,如“中国主体性教育研究”、“山东省素质教育研究”等都超出教师研究条件和能力,研究自然无法开展。有的是因为问题本身的范围界定不清楚,让人难以明白研究的重点和边界,如“新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课程”和”创新能力”都是很宽泛的概念,研究者难以把握研究内容和研究的切入点。 二、问题狭窄。 即问题太小,范围太窄,意义不大。有时由于经验不足和视野限制,所选择的问题只是反映某个现象或在教育教学中想实现的某个简单期望,它虽然是事实,但可以直接解决,也可以作经验感想之谈,但不应作为教育科研课题,如“数学新课堂如何让学生勇敢地站起来”、“微笑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属于此类。问题狭窄还表现为,有时问题是一种个别的具体问题,如“怎样解决班级两个女同学的不团结问题”,它不具有普遍性,也不应作为科研课题。 三、问题模糊。 即问题的主攻目标不明确,问题研究具体要解决什么以及如何解决不清晰。问题模糊现象在教师研究中比较常见,表现为: (1)问题中的变量单一。课题研究旨在探讨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模糊的问题,只显示一个变量,使人不知道该怎样来解决问题,如“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或是“培养和发展初中生语文素养”,都只有一个变量,到底从哪些方面来形成“良好习惯”,来培养“语文素养”,让人难以确定。 (2)问题中的变量过多。变量过多也会造成研究重点不突出,使教师产生模糊认识,无法开展研究,如“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培养”,它们既是问题宽泛,也是变量过多,“课程改革”、“学生发展”、“数学教学”、“学生个性”等都包含着很多变量。问题中包含过多的变量,会造成研究目标离散,难以形成有效的研究成果。 (3)问题陈述含糊。好的研究可以用发问的形式,明确无误地陈述出来。而模糊的问题则无法清晰陈述,也就是说,当我们对问题进行假设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无从说起,如“素质教育中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批改和减负”、“用什么方法来学习历史最好”,研究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都难以知晓。 四、问题平淡。 即问题老套,价值不高,若自己再去研究,应该寻找新的研究角度。 故课题选题时可参考以下技巧。 1、课题宜小不宜大。尽量选择小课题,课题越小,目标越集中,就越容易把问题讲清楚,要以小见大,做深做透。 2、课题宜实不宜虚。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的问题,切忌抽象空泛的问题。如“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就是一个过于抽象空泛的问题。 3、课题宜重不宜轻。所谓“重”,就是指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程度、意义的大小以及所选课题是否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是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或与教学关系不大的问题。 4、课题宜准不宜偏。选题的方向要明确,角度要准确,内容要确切,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所选问题不能偏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5、立意宜深不宜浅。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和变化莫测的教学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课题并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提炼,逐层深入挖掘问题,认识不能肤浅。

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大纲

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 导入:如何选题? 选题的原则:找准合适的科研项目、重视课题的创新性、要有科学性、必须具有可行性。 引入:如何撰写课题申报书?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 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1、确定课题中的关键词并解释,名称要准确、规范。名称要准确、规范,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2、关键词所指向的主要内容、方法、特点、类别、环节、要素等。 3、在特定研究条件或范围内,如何实施或实现上述关键词所指向的目标(途径、方法、策略、措施、条件)。 4、问个成效如何,对研究对象产生什么影响,是否解决问题,有何新的建议。 如:“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 “基于应用型大学背景下积极探索师范生实践协同育人机制”、“淀粉基复合保鲜材料的制备及保鲜性能的研究”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二、项目简介(宗旨+内容) 项目首先要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 填写项目申报概要或简介要点: 1、不超过300字(其中概括包括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关健问题、标志性成果项目的开发背景、技术先进程度、知识产权、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等)。 2、申报书研究内容要语言精炼、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三、申请理由 1、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阐明研究的价值、必要性、迫切性,强调要解决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2、团队具备的知识、前期准备 说明团队各个结构对研究项目的分工,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相应的保证。 3、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初中学生公民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学生公民教育实践研究课题 实施方案 公民教育是构成民主法治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学阶段是公民意识,尤其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求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学校应承担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神圣职责。 一、本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一)世界背景下公民教育演进过程 公民教育源于古希腊,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爱国主义精神和基本的民主素养。中世纪的公民教育受控于教会,渗入宗教内容。文艺复兴以后,逐渐摆脱宗教束缚,但强调王权——臣民关系。至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民主制度以后,公民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制度教育,但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了现代公民教育理念在不同国家的实现具有不平衡性。至法西斯国家发动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惨剧,使得公民教育受到各国重视,联邦德国在二战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民教育中心。1995年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公民教育大会,成立了非政府性质的国际组织“公民教育国际”,推出多种公民教育计划,促进公民教育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开展。2000年“世界民主论坛”在波兰召开,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一百多个国家政要在内出席此次会议,会议发表《华沙宣言》,明确把“开展公民教育”作为与会签字国追求的目标 (二)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与公民教育 中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专制传统的国家,非常缺乏民主法治的传统和文化,“臣民意识”浓厚,这就使得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道路异常艰难。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人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不断探索

课题研究提纲及意义

课题研究提纲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说明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包括问题的由来,课题的界定即概念术语的解释,问题的陈述等)和当前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有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哪些问题解决得不够好等。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达到什么目的。县域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根据县域空间特点和发展阶段,研究我县县域空间结构,探寻新常态下将全县划分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的布局规律,提出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是对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有益探索,对政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主要研究内容、责任分工及完成时限 1、总结“十二五”时期城镇空间(城镇空间,是指重点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城镇经济的地域,包括已经形成的城镇建成区和规划的城镇建设区以及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园区)布局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围绕以下几方面提出“十三五”期间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住建局,6月15日前完成)。 ①根据我县主体功能定位(省政府将我县的主体功能区

划为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要求,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科学提出城镇空间在县域空间的适度规模和占比。 ②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分析如何引导我县城镇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如何引导我县城镇发展方向与县域空间功能分区(在县域内建制镇即八弓镇、台烈镇、瓦寨镇、雪洞镇、桐林镇,为重点开发区域,非建制镇为限制开发区域)相适应,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措施和思路。 ③根据我县“十二五”时期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就业和居住的现状,坚持以人为核心,提出改变热衷城镇扩张和城镇建设的倾向、为农村人口转移和流动务工人员的本地化创造条件的建议和措施。提出在强化产业支撑、集聚经济过程中,同步集聚并吸纳人口的思路,提出如何促进产城融合、将产业发展空间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扭转大规模开发园区和新城新区倾向的措施。 ④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根据我县“十二五”时期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建设变化趋势,提出“十三五”期间按照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保护和传承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向,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教育科学研究如何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如何选题 一、学校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1.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 2.学校教育科研的特点和要求 3.学校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研的一般过程: ①选题→②文献综述→③形成假设→④选择研究方法→⑤对变量进行分类→⑥选择被试→⑦制定研究方案→⑧资料收集和整理→⑨得出结论→⑩撰写科研报告。 二、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方法 每一项科学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教育科研也是如此。而所选题的课题又是从所提出的问题中得到的,所以,要进行选题就必须先进行提出问题。如果把选题看作是进行教育科研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提出问题就是选题的准备了。对于很多要进行教育科研的老师来说,如何选题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工作。如何选题呢?下面将试从选题的一般过程加以说明。希望通过下面的说明,使大家知道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确定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要确定一个科研课题,首先是要能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而提出一个新颖的问题、有创造性的问题、有可能性的问题就需要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创造力和想象力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地专研教育教学理论,敢于对身边的已成习惯的教育教学现象提出质疑,从理论的高度去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提出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归结起来则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⑴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课题指南中得到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机构或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这些机构或部门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里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一些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例如,市、县级教育主管单位发布的《十二五大连市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中就有不少的课题可供学校和教师进行选择。对这些《指南》中的课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进一步具体化,提出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问题来。当然,这些问题是否符合各自的条件,还得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至于如何进行分析,这将在后面谈到。 ⑵从教学实际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提出问题 在你(你校)的工作中哪些问题是急需解决的?是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问题?是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不尽人意?还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象这样一些问题往往就是你要找的课题。 例如,在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科学的评价,能否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规范教研组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能力有无关系?如何改造薄弱学校的面貌? 又如,有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别是对一些"捣蛋"的学生的教育管理很有一套,于是有些教师就提出:能否用非常规性方法对班级进行管理?再比如,如何才能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等等。 ⑶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天天完成的教学工作和所看到的现象好象没有任何特别的感觉,对这些工作和现象似乎都已成为了一种习惯,甚至也不愿意多考虑它一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校级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小学校级课题实施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教育新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校本课题研究已成为适应新形势,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增强教师队伍自身的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再生能力的迫切任务。下面是有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1 一、课题的提出: 写话,主要指针对6—8岁儿童所进行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训练,主要由听、说、读、写四方面内容共同组成,目的在促使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打开他们的写话思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写作的情绪。低年级学生处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时期。如何把握儿童语言思维发展的这段最佳期,保护儿童纯真的心理,培养作文爱好,消除动笔的畏难情绪,是很重要的。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低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生活经历、阅读积累、识字写字都有限,有的学生语无伦次,有的学生离题万里,有的学

生语言干巴,还有的学生说话时千言万语,而写话时却写不出几句话。老师在指导写话时方法如果不得当,没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没有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写话质量也会很低。长此以往。学生对写话就不会产生兴趣,对中高年级的写作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次实验针对低年级培养学生写话兴趣进行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新的评价理论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目标,结合学科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方法。大胆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创设宽松的写话环境,使学生对写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视写话为一种快乐,一种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1、“低年级”的界定: 低年级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概在6——8岁。这些孩子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听、说、读、写的能力的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写话兴趣”的界定: 低年级学生容易对事物产生兴趣,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表达。要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感到易于动笔。学生愿意主动表达,主动写话,写话达到低年级学生应有水平,实验就达到目的。

营销课题研究大纲

《市场营销学激活式教学法探究》 课题研究实施大纲 陈峥嵘 一、项目研究主要内容 1、结合《市场营销学》的学科特点,研究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的激活式教学方法。 2、积极探索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又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径。 3、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模式。 二、项目研究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为宗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探寻一系列丰富多样、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市场营销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三、具体改革内容 市场营销学激活式教学法研究在紧密结合本学科特点的实际情况下,总结以往教学方式方法,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实践与研究。具体使用“读、讲、议、问、评”的方法组合,为学生搭配出灵活、新颖、有趣的“营养套餐”,这种激活式方法输送给学生新鲜的营养食粮,促使其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 在激活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和胆量的锻炼,适应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四、研究目标 1、本课题要突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色,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坚持“优素质、重能力、强实践”的主导思想。 2、本课题要有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使学生在具有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不但能“坐得住、听得进、学得会”,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最终实现四个结合:①单一知识与系统知识的结合;②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③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④个人知识与团队知识的结合。 3、提高教学研究的内涵质量,取得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成果,为加强教学研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奠定基础。 4、通过教学方法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成为懂得教育规律、运用教学规律的现代研究型教师。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改革教学方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提升、拓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包括知识、能力,习惯以及精神品质),如何更好地在运用激活式教学法过程中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是本课题组成员要着重解决的。

实施教学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研究报告 文章来源: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点击数:3546 更新时间:2004-5-5 13:57:32 作者:钱瑞云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钱瑞云 “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简称“目标”课题)确立于1999年元月,同年6月被批难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1999年下半年,教育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大了课程、教材开发的力度。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关注发展”“关注过程”,为全市大面积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好“过渡”和“准备”,我们于1999年11月,确立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优化过程,指导学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课题(简称“优化”课题),并向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员会进行申报,得到批准。这样我们就把“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研究赋予了新的内涵,将两个课题相互融合,同时研究,并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了“目标”课题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确立是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施教学教育目标,改进教法、学法”课题是以往课题研究的继续发展。1980年至1986年,我们研究初中生学习物理的规律、结合我市教学实际编制初中物理教学基本要求,研究改革初中物理重、难点的教法、学法,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分化“‘掉队”现象得到有效地控制;1986年至1998年,我们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编制和实施教学目标(目标包括“双基”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部分)的研究、教材改革及试验的研究、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初中物理与小学自然衔接的研究和中考命题改革的研究。20多年的教学研究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1)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下页左图所示。(2)教学过程是“教”和“学”不可分割的过程。教师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必须研究学情、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明确“目标”,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课题研究教学提纲

课题研究

农村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途径课题研究 阶段性总结 英语是国际交往的必备工具。作为一门基础工具课,英语的学习符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符合信息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多元化的要求。但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英语教学方式显然已无法跟上当今时代的要求,在新课程强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背景下,我校英语组承担了平定县教研室申报的《农村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的子课题研究,探索有关农村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在这一学期,我们认真学习了有关理论资料,认真实施课题任务,积极查找问题不足,大量收集相关资料与档案,现就本课题的阶段工作进行一下简要的总结。 一、学习有指导性的教育教学理论 为使在课题研究中,学生能主动地在课内和课外形式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理论的学习,并重点学习了合作学习的理论: (一)自主学习的理论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活动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这是指狭义的"自主学习"。广义的"自主学习"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育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它强调

学生要创造性地学习,即对知识的整合和构建过程,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二)合作学习的理论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不同性别或能力,混合编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扶持,彼此指导,共同努力学会教师每节课安排的内容,并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与“个体学习”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组织形式,是一种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完成共同任务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的得到强化,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三)探究性学习的理论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真实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英语知识、技能、能力和发展潜能、个性的学习方式。 二、观摩有效的合作学习课堂实录 在2009年初我们学校部分教师亲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后,我们就被人家的课堂学习模式所吸引,学生们活泼自由、积极主动的全员参与课堂活动更是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眼球,于是在承担子课题研究后,我们就专门在网上查询了杜郎口中学教学实践理论的有关实践经验和相关的课堂实录进行了研究和观摩,努力探索杜郎口模式的实质性理论与经验,并且让我们的学生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模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选定的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被称为() A.课题论证 B.课题审查 C.课题申报 D.课题选择 2、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是() A.需要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D.可能性原则 3、对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 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 述中产生的 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 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 4、标志着课题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的是() A.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 B.研究方法的确定 C.研究对象的成功选择 C.课题论证的完成 5、要了解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内在规律、因果关系,应选择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研究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 6、教育科研选题存在可行性的条件中,除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外,还有一个条件是() A.必要性问题 B.可能性问题 C.能力问题 D.时机问题 7、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 于() A.研究时间B.研究对象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 二、简答题 1、试联系实际说明应如何对课题进行设计。 2、试述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三、分析论述题 试论述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并说明你是如何进行选题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解析:需要是进行研究的动力,同时也是进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所以需 要性原则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首要的基本原则。3、B 4、A 5、C 6、D 7、C 二、简答题 1、答:对课题进行设计是件精细而复杂的工作,通常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研究对象 教育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活动,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发展规律,选取的研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选择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研究对象,即取样,一般应遵循以下要求:第一,明 确规定总体;第二,取样的随机性;第三,取样的代表性;第四,合理的样本容量。 (二)确定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目的。在教育研究的多种类型的方法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哪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对实现研究目的最有效,就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 同时,教育研究的每类方法,又有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能相互替代。在 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中, 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互相结合,配合使用。 另外,还要考虑被试的特点,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三)制定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是在进行研究设计基础上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面规划,对研究的各项主要工作进行合理的安排。研究工作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其基本内容包括研究题目、对研究课题目的及意义的简要说明、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研究课题已具备的工作基础和有关条件、研究成果的预计取向及使用范围、经费概算以及需购置的仪器设备。 2、答: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一)课题选题的价值 该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具有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应用价值。应用价值即实践价值,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 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强调的是课题研究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应提出新思想、新观点。 二是理论价值。理论价值即学术效益,指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 为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是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对同类研究和相关研究把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即要把握该课题以往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包括前人和其他人有关研究的基础,研究已有的结论及争论,进而说明该课题的理论、事实依据及研究将在那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框架的科学性 即说明进行该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内容是科学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研究的问题, 调查或实验研究的问题等。 (四)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手段的合理性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策略步骤、手段及成果形式等是切实可行的,是与所研究课题相适应的。 (五)课题研究基本条件上的可行性 说明该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研究的可能性及限制。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人员结构、任务分配、物质设备及经费预算等。 三、分析论述题 1、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作答,包括选题的

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以及对改进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2、分组实验,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结成灵活多样的合作学习小组,如兴趣小组、时事述评小组、课堂学习小组等。 3、定期定性定量对比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包括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其他非智力因素等。 4、通过和学生座谈、走出去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不断学习、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推动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根据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现状,按照发现问题——学习理论——实验研究——总结反思——再实验——反思形成理论的思路。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题阶段,其基本流程图如下: 1、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此阶段主要进行收集、分析资料,问卷调查,做理论和实践的准备工作。研究的准备阶段和初始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即通过上网下载,查阅图书等大量查阅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学习研究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经验,借鉴已有成果,寻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明确课题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的种种问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2月) (1)初期探究阶段(2011年10月——2011年11月)

①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学习,深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并在全校政治教师中推广,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的学习活动,更新教师观念,提高认识,提倡各位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运用到课堂中。 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形式的实验,各课题组成员都不定期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进行如何合理分组的实验,并及时总结,每月组织课题组成员研讨、交流。 (2)推进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12月) ①继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形式的实验,在第一阶段成果即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合理有效的合作方法。 ②课题组成员上一节xxx 公开课,邀请政治组有多年教学经验一线教师共同听课,广泛吸收意义和建议,推动和完善研究工作。 (3)反思阶段(2011年12月) 总结学生进行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技能、方法,初步形成理论。各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教学案例。 3、结题阶段(2011年12月) (1)2011年12月上旬,总结经验,形成论文和研究报告初稿。 (2)2011年12月下旬,完善论文和研究报告,最后定稿。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作业

教育研究课题的选择作业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A题目部分 1题目过大,研究问题模糊 2 表述不当,非课题题目 3句式不对(使用疑问句等非陈述句表述) B课题的提出 1现实具体问题与研究的主题混淆。 2研究的现实意义缺乏现实针对性。 3 选题意义的表述过于简单。 4研究现状与工作现状、研究意义混淆。 5研究现状表述为宏观理论或口号,没有聚焦于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之上。 6相关现状的内容与要研究的主题偏离,针对性较差。 7相关研究表述不当,过于简单。 8创新点并不新或并非创新点。 9创新点与研究主题存在偏差。 10创新点表述模糊,缺乏参照性。 11 将概念的界定理解成对整个课题的全面解释。 12概念表述拖沓或界定了共识性的概念。[问题实例] 13概念界定过多、过杂,偏离研究主题。 存在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可能比较偏激,但对绝大多数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然,我列举以上这些问题的目的,并不是想指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而是想引出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说起来哪么重要的教育科研,做起来怎么哪么难?原因到底在哪里? 对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了很久,我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应该来自于三大方面:一是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不足。不少教师,甚至是不少学校领导,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就是论文发表或获奖,把教育科研工作看成是学校管理和升学考试的“附属品”,是摆看的“花瓶”,认为教育科研对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没有多大的用途。这种片面、偏见的认识在目前中小学中是相当普遍的;二是对教育科研的知识缺乏系统地学习和了解。缺乏学习和了解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师范读书的时候,就没有开设教育科研这一门课程。虽然有不少教师后来经过学习和培训,对教育科研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产生了参与教科研的愿望,但苦于对教育科研的方法不了解,工作起来就遇到了“拦路虎”,难以理清头绪,难以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教育科研的知识系统学习,力争补上这一课;三是在前一段时间内,教育科研工作的本身也存在一个问题,哪就是,教育科研过分地强调“严格地规程规范”,过分强调“科学性”和“理论性”,使广大中小学教师与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心理距离,让教师们感到教育科研“神秘”、“难”、“高不可攀”,教师们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避而远之”和“敬而远之”的态度。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中小学引导和组织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必要采取以下五大策略策略一:树立五种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目前,许多教育工作者还存在一些对教育科研认识的误区,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过程中还显现出一些管理盲点。这已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科研水平的制约因素,应该引起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关注。我个人认为,教师要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必须要先树立五种意识。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教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 篇一: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科研五年发展规划为指导,依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和陕西教育局“教科研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和教科 研水平,切实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强化“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意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对教师 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知识 素养,开展有学校特色的多元化校本培训,培养能满足现代教育 发展要求的研究型教师队伍,让全体教师获得可持续提升。 1、课题研究:开展“教师教育科研常识”的专题讲座、讨论,邀请专家指导和引领,力争有1~2个市级以上的立项课题,围绕 主课题立数个县级、校级子课题;做好自治区级、市级立项课题 的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做到使每位教师都具有教科研常识,创 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学习型校园。 2、教师培训:依据计划,按照以“整体推进、分层发展、协

同优化”的基本策略,通过多形式、广渠道、大强度推进教师培训,13年做到每位教师通过校本培训24课时以上,分层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达人均24课时以上。通过校本培训和上级部门培训,力争每个专业30%的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教师,10%以上的教师成为市级专业骨干,5名以上教师成为石嘴山市学校知名教师。通过师徒结对、教师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增加学校专业化的培训,“研究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 三、组织机构 组长:薛建 副组长:朱欣荣 成员:常江涛韩瑞 四、具体措施和工作 1、营造科研氛围,强化教育科研作用 通过宣传、参与、督促、检查等措施,强势推进,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 育科研是实践先进理论,是解决教学教育实际的、现实的问题,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益的最佳路径,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全体教师相信科研、依靠科研,主动的参与科研。比如:开展学习教科研培训活动,每月两周星期五下午为教师的学习时间,形式多样。再比如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邀请专家、领导来校指导,以教研组为单位一年外出学习一次。再如为教研组订阅《信息快教科研讯息报》,让教师了解教育最新信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