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料分类帐之价格控制和差异分析教程文件

物料分类帐之价格控制和差异分析教程文件

物料分类帐之价格控制和差异分析教程文件
物料分类帐之价格控制和差异分析教程文件

二.标准价Pk加权平均价

如果实施了物料分类帐,如果物料采用移动平均价标志V,周期单位价格PUP=MAP,如果采用标准价格控制S,平时用标准价格核算,体现出差异来源,期末CKMLCP重估物料得到实际周期单位价格PUP并在结算后价格控制自动变成V,这样, 物料分类帐似乎混合了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各种优点。

*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不同的是国内ERP的月末加权平均价是真的要等到期末才能计算出,而物料分类帐平时以标准价格反应月末结算后一次调整而已。

下面Pk一下移动平均价和标准价。

移动平均价(MAP->Moving Average Price)

当物料使用移动平均价时,物料的移动平均价在

I.物料移动(MIGO,MB1A/MB1B/MB1C等)

II.后勤发票校验比如收货和发票时物料价格已经发生变化(MIRO)

III.订单结算(KO88/CO88等)

IV.外币采购的汇率变化

V.物料价格变更(MR21/MR22/CKMPRPN)

也就是说,只要有任何物料移动、发票校验或工单结算等业务涉及物料金额变更的交易,移动平均价都被重新计算。

国内软件发料时不计算价格,SAP中即使是发料时移动平均价也重新计算,这样做可以简化价格计算逻辑,计算MAP的公式如下:

本次交易后移动平均价=(本次交易前总库存价值 +|- 本次交易金额)

/ (交易前总库存数量 +|- 本次交易数量)

本次交易金额 = 本次交易数量 * 本次单价(货物移动)或

发票价差/汇差(只有金额,本次有效交易数量0,MIRO)或

手工价格变更(价格更改,本次有效交易数量0,MR21/MR22)

为了设计上的方便,在涉及物料金额变化的任何交易都重新计算移动平均价。

假设某存货第一期期初1000公斤,价格为65.15元 / 100公斤,发出999.55公斤,遗留0.45公斤,然后在第二期发现实际上在第一期上线时少计了999.55公斤,以MAP MB1C进来,结果

上表中假设561移动类型不输入金额,则价格从物料主数据价格,可以看出实际上任何交易无论进出,MAP都会重新根据计算价格,这样逻辑上比较好实现,所以可能会出现小数位的可容许差异。

注:

I.在SAP中,物料库存被划分为普通库存,销售订单库存,项目库存等类型,而在物料

主数据中显示的只是普通库存的MAP价格,库存价值和单价一般保存在物料评估表MBEW 中,如果企业使用MTO的Non-valuated stock并不实时参与MAP计算,就是说使用Non-valuated stock的MTO方式,生产订单收货直接对应到销售订单,这部分评估库存保存在EBEW表中,从MM03是看不到该部分存货的.

II.如果使用了分割评估,MAP会分Plant level和Valuation type level两个层次的移动平均价,分割评估类似国内软件的分仓核算。

移动平均价优点:

a.移动平均价格可反应”实时的”加权平均价格,特别是物料价格涨跌幅度大时物料的价格不会被差异扭曲。

b.因为是基于交易的实时加权平均计算价格,一般情况下,移动平均价不产生差异,价格相对真实。

c.如果所有的物料都使用移动平均价格,则所有物料反应的都是是价格。

图3显示了影响移动平均价的各种状况,使用MB51/MR51可以快速查出移动价的来源。

曾有一个CO支持人员找到采购员问:为什么查询前几个月的使用移动平均价的某些物料的采购价格一直没变化,可成本却一直在增加?最后发现是象运输费装载费保险费等采购附加费用造成的原因,举一个非常简单的实例,物料A采用移动平均价在第一季度1-3月都是1元/个,总共采购5000,3月底来了运输发票,可消耗后只剩100个,我们知道,在收货时运输费是暂估的,如果此时实际发票和暂估有差异,则全部被最后100个给承担了,移动平均价就上去了,接下来说说移动平均价的缺点。

移动平均价缺点:

a.移动平均价因为随着每次交易发生变化,掩盖了价格变化来源和差异,分析价格变化非常困难,当然启动物料分类帐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在物料分类帐中可以保存这个差异来源,只是期末物料分类帐不分摊使用移动平均价格的差异而已(假设物料分类帐也能分配移动平均价的差异到本期消耗和期末库存该模块就非常完美)。

b.移动平均价价格相对真实,但是如果收货和发票不及时,不说收货和发票跨期,就是在本

期,由于物料数量的变化其移动价格都会情不自禁失真,举例来说:

Case 1:数量足够移动价格失真

本月采购10次,每次100个,100元/个,消耗了900个后,价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发票上价格假设是110元/个,则10000元差异全进入100个存货,该物料的MAP迅速上窜为200元/个,当期材料价格就严重失真。

Case 2:数量不足价格上升产生差异

如果发票来了后,MIRO发票校验带出收货产生的10条行项目,每条数量100个,而现在存货只有10个,则10000元差异9000元进采购差异 ,1000元进存货,因为是移动平均,即使实施了ML也不能自动分摊采购差异,还得手工处理这部分差异。

Case 3:数量不足价格下降引发负价格

假设数月后,供应商来了发票,发现采购定单价格100元/个维护错误,应该是100元/包,1包100个,即价格是1元/个,以其中一次采购为实例。

收货时:

MIGO (价格维护错误100元/个,采购100个库存入帐金额10000元):

Dr: 存货 10000 元数量100个

Cr:GR/IR 10000 元数量100个

发票校验时:

MIRO (发票价格1元/个 ,假设中途还有存货购进和消耗,此时库存数量100,在发票校验时移动平均价已经降低为80,总库存价值8000):

Dr:GR/IR 10000 元数量100个(收货时GR/IR和发票校验最后总是平衡)

Cr: AP 100元数量100个(实际应付帐款只是100)

采购差异 9000(此时总库存价值8000不够扣减,如果不允许负库存,校验失败)Case 4:退货退库影响价格或产生差异

系统使用移动平均价时,在做退货或者退库时也会影响价格。目前物料价格100元/个,退货有这么些情况,一是能对应到采购定单,知道是哪批的进货,比如上期采购的,采购价格是200元/个,如果供应商能补货,此时可采用102使用当期的100元/个退货,不影响当期价格,如果需要退回货款的,则只好开退货采购订单200元/个地要回已付货款(如果已经付款)或冲减该供应商的应付,影响当期移动平均价格是铁定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生产过程中才发现质量问题需要退还给供应商的货物,但是对应不到具体采购定单,此时可和供应商协议一个退货价格(实际业务又可能很多情况,比如供应商开个Debit Memo让扣点钱,或免费补货,或企业不需要退货过去供应商亲自过来维修),此时也影响移动平均价。

Case 5:产品采用移动平均价造成销售成本失真

对于采用移动平均价的产成品,举个实例,本期10个工单,假设每个工单生产100个,每个工单的生产成本差异都是1000,当期卖出900个,期末100个,同样,工单一结算后10个工单的10000差异全进入期末100个存货,这些差异并不能在销售出去的900个和期末库存之间去分配,如果差异较大,则本期的销售成本失真。

产品采用移动平均价其价格的确定需要一个策略,它和原料不同,原料的移动平均价来源采购,如图4。

给产品定义一个收货时的价格策略,可以是标准价,也可是你手工维护进去的移动平均价或其它策略,有一种做法非常危险,就是一个新产品什么价格也不给,则收货时只有数量没有

财务凭证,假设在工单结算前该产品没有销售还好,及时结算时产品将得到该生产批次的实际价格,涉及分录如下:

发料时:

Dr:生产成本投入-原料消耗 100万

Cr:原料 100万

产品收货:

Dr:产品 80万

Cr:生产成本产出-产品80万

生产工单结转:

Dr:产品 20万

Cr:生产成本结转 20万(生产成本结转=生产成本投入-生产成本产出=20万)

如果新产品价格为0,则产品收伙时不产生凭证,需要到工单结转时才产生如下凭证。

生产工单结转:

Dr:产品 100万(此时产品才有了移动价格)

Cr:生产成本结转 100万(生产成本结转=生产成本投入-生产成本产出=20万)

此处生产投入未涉及通过作业发送到工单的机器折旧和人工,如果在工单结算前就有销售,因为没有价格,销售成本将是0,所以平时收货时就需要在图4中给产品一个价格策略。

产品采用移动平均价格,实际上销售成本的失真无法避免,需要进行手工调整。

c.实际上,移动平均价的失真不仅仅影响其本身,还引起上层产品比如半成品,成品的生产

成本失真,和稳重老成基于期间的标准价相比,MAP活泼好动实时调整,这意味着如果价格错误,发现问题和后续调整是困难的。设想这样一个业务场景:

采用移动平均价的原料正确的采购价格是3000元/100某单位,被错误维护成为3000元/单位,价格相差100倍,这批货收了货并且已经被消耗,则层层上卷严重影响一大片使用它的半成品或产成品除非你去冲销所有的收发业务,而理论上,如果采用标准价+ML,只要当期发票进行了校验确定了实际成本,相关差异会根据实际成本进行还原。

d.收进象供应商白送,来料加工等免费材料影响MAP,如果未启动分割评估的话,影响正常物料的移动平均价格。

标准价

当存货使用标准价格时,所有的物料移动都使用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就象一杆称,由实际价格和标准价格引起的价格差异被记录进差异科目.因为通常期间标准价格保持不变,差异是透明的,下面列举一下标准价格的优缺点。

标准价优点

a.系统处理方便,特别在手工记帐时代。

b.标准成本方便考核,原材料使用标准价格,采购差异一目了然,采购部的弟兄就不大好搞小动作,成品采用标准价,如果出现大量因生产质量管理等发生的不利差异,相关部门也不好交差。

c.标准价格可以非常方便用做不同生产方式的基准。

d.标准成本估算的成本分割部件可以传到PA。

标准价缺点

a.标准价一般在整个期间保持不变,如果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标准价格优势就不再存在,特别是对于没上物料分类帐而又玩标准成本法核算体系的企业。

b.多样的生产方式决定产品的标准价格不好确定,一简单的实例,某电子产品可以是完全投料新产的,也可以是通过回收产品拆料生产,也可混合新料和拆料生产,而且生产工艺路线多样,虽然标准成本可通过混合成本计算而来(Mixed costing),混合成本依旧不正确。

c.如果使用了分割评估且未启动ML,则标准成本只能Release到Plant level而不能到Valuation type ,启动物料分类帐可以使用CKMPRP/CKME将标准成本Release到Valuation type level。

SAP中里也允许使用先进先出法,可以启动批次管理的批次策略决定先进先出或在月末调整。

三.差异来源和差异处理

差异分析的目的是找到管理漏洞,做到事中控制,可以将ERP的差异来源分成以下几类:

1.物料移动发生的价差:

(a).MIGO PO收货时,采购价格和标准价格不同产生差异

(b).MIRO后勤发票检验时由于价格变更会产生差异

(c).物料转移过帐 311/309由于两边价格不一产生差异

(d).初始化库存 561的差异

(e).来料加工等库存到自由库存产生差异

(f).退货时差异

2.发票价格差异和汇率差异:

发票校验由于价格变更会产生价格差异。

外币采购时,收货(MIGO)和发票交易(MIRO)时的汇率发生变产生的差异。

如果启动了外币做附加本位币,采用本位币采购,因为会计分录同时以多个本位币记帐,汇率变化也会在附加外币本位币层产生汇率差异。

在SAP中,如果涉及外币采购,收货和后勤发票校验时,这部分的汇率差异可以进相应的汇率差异科目,在物料分类帐中,和材料采购差异一样可以在本期消耗和期末库存之间进行分摊。发票校验后确定外币应付款后,每个期末对应付外币款未清项进行外币评估产生的汇率才真正进财务费用,和物料已经没有关系,因此有的企业索性将收货和后勤发票校验环境产生的汇率差异设置成只有价格差异,如图5-[3],则汇率差异使用材料采购差异科目。

3.重估库存和价格差异

MR21/MR22价格变更产生的差异,启动物料分类帐后,系统为了保持期间数据的一致,采用标准价的物料如果有交易一般不再允许修改单价。

4.生产成本结算差异

生产成本结算差异 = 生产成本投入-生产成本产出,这点和中国式的成本模块不同,中国财务进行成本核算的方式通常是,在期末计算出全月的材料费、工人工资、水电费、折旧费等总成本总额,再统计全月产成品和半成品产量,将总成本按一定成本分配办法向产成品和半成品中分摊,全部分摊干净,所以说不存在差异,但此法通常相当粗放,而且“事后算帐”不适合管理控制,而SAP通过物料分类帐可做到相当精确的差异层层上卷多层分摊。

在SAP中,在工单结算前可以进行差异结算,得出所谓的9种差异,如图6,这些差异可传送到CO-PA模块进行分析,关于差异的分析请参考本书的生产成本控制CO-PC篇。

四.SAP差异科目设置

通过读差异的来源分析,就很容易在ERP中设置差异科目,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将差异全部设置为资产负债表科目,二是将差异全部设置成损益科目,理论上讲,期末运行物料分类帐后各种差异最后都能被干净分摊,即分摊完毕差异科目余额在期末为0或接近0。

价格差异 PRY (PRD-PRA)

汇率差异 KDM

重估差异 UMB .

To be continued。。。。。。

物料分类账详解

物料分类账分析 物料分类帐我将分为3块来讲,分别为: 背景分析&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前台操作、后台配置。 背景分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例如标准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应当在月末结算成本差异,或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了满足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传统的手工帐时代,人们更倾向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即在物料发生业务时会计不做账,原因是不了解物料当时的实际成本,当月末收到发票后,才进行计算并补齐整月的凭证。先不谈这种方式工作量如何,单从它的效果来看,个人认为,这种结算方式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财务管理的思想,只是机械的迎合会计准则的需要及自身条件的约束。管理学认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应当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而单一的事后核算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毫无帮助。所以,采用标准成本法对物料进行管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 在SAP系统中,如果物料的价格控制方式为标准价,当采购价与标准价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生产材料采购差异,这部分差异通常我们会在月末时,将其分摊至销售成本或库存中。但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够知道每种物料的实际成本,因为分摊至库存的那部分差异并没有与物料相对应。 如何满足企业精益生产(JIT)的需求如何在SAP中计算出库存物料的实际成本如何才能将材料采购差异,分摊至每一种物料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阶段的讲述。 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对于采购差异的处理,SAP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将对比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明确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采购进行发票校验时产生的会计凭证:当采购发票价与标准价的不一致,产生了材料采购差异,这部分差异在月末订单结算时,会根据产成品的销售情况,分别计入销售成本及库存商品中,我们可能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结转至本年利润 如果差异较小并且相对平稳,我们可以将所有差异直接通过手工帐的方式,转移至销售成本中,再通过资产负债表直接将差异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这是传统手工帐时代的思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简单。坏处就是:过于简单。 如果差异较小,这样做是可行的,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采购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不断升高的通胀压力,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导致差异的增加,如果将巨额的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这将直接影响本月的损益,导致利润虚低,这将成为审计上的漏洞,同时,这也限制了企业对物料实际成本的管理。 期间分配法 从上一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采购差异很大时,我们原则上不允许将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将差异在销售成本和物料中进行分摊,举例来说,如本期共生产A物料100PC,销售60PC,40PC存入仓库,采购差异为200元,则销售成本需分摊120元差异,库存应承担40元差异。其中,库存所承担的差异,又将经过多级滚算,分配到不同的产成品、半成品甚至原材料中,从而还原出物料的实际价格。 目前存在的问题 要在SAP中实现上述功能,我们必须采用物料分类帐,来实现所谓的“成本还原”。但物料分类帐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物料分类帐无法将差异结算至在制品,这将对部分企业生产严重的后果,举例来说:

物料分类帐 没有被分摊原因

没有被分摊的四个原因 一. 库存覆盖范围检查 ???? CKMLPP-PBPOPO 收据: 期间中后继调整的数量> 累计库存数量,如果依然想把这部分差异分摊,那么在CKMVFM里将价格 限制逻辑去掉 ???? Base quantity for stock coverage check, that is cumulated from all operations that result in a value-only posting without quantity (forexample material debits/credits, subsequent adjustments from invoices or account maintenance). If no stock coverage is given, the Not Distributed line appears in the material price analysis. ???? 比如MR22/采购订单后续差异输入/生产订单结算,实际上是不影响库存数量的,但是调整时可以输入一个数量,如果这个调 整数量>累计的库存数量,那么他们的差异数量(调整数量-库存数量)部分的差异价值就会被放在”没有被分摊“中 ??? 在CKMLCP的单层价格确定参数里,可以将”不含库存覆盖范围检查的价格确定“勾上。If you set this indicator, then there is no stock coverage check for single-level price determination. ??? 可能会引起价格突变,最好是先不勾上,分析原因是否合理,排除错误因素后,再勾上运行! 二.避免PUP为负 ???? fallback strategy:"Automatic Error Correction by the System" As a solution, you might check the postings of these materials if they really need to have such big negative price differences or if there is some kind of error in the posting or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If you find such errors, you might reverse the corresponding postings and post them in a correct way. Or, you might use transaction MR22 (debit/credit material) in order to post an appropriate positive amount of differences to the concerned materials so that the resulting actual price would no longer be negative. This allows to perform the period closing regularly. In the next period, you might remove this manual posted value from the materials (again with MR22)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overall stock values back to their original amounts. (如果负差异很大为正常情况,可以考虑 用MR22输入一个正差异调整,下月再用MR22输入一个负差异调整回来) (一)Fallback strategy when price is negative (one-way step) ???? It following cases ?a.that the quantity of the "cumulative inventory" is zero, ?b.or that the price determined is negative. For example, because a very large credit is posted into category "Other receipts/consumption". ???? In these cases the system cannot determine a price or it cannot determine an allowed price. The system therefore must use another calculation line instead of the cumulative inventory. This usage of another calculation

物料管理控制程序

****** 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版本:C0 文件名称: 物料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运行关联部门:

制(修)订记录

1、目的 使仓储作业能够得到有效管理,从而确保仓库工作的顺畅。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管理。 3、组织与权责 、采购部 3.1.1、负责本公司生产所用物料的采购。 3.1.2、负责供应商物料交期进度之跟催及不良物料的处理。 、计划部 3.2.1、计划员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及生产进度的跟进。 3.2.2、物控员负责物料需求计划的制作及物料的跟催与掌控。 3.2.3、计划员负责订单实施计划的制定与发放。 3.2.4、仓库负责本公司所有原材料的进料、点收入库、储存、备料、发料、成品入库出货 及成品库存的管控。 、制造部 负责领料、生产、入库、退料及材料异常的反馈。 、品质部 负责本公司进料、生产、半成品、成品出货的检验及不良材料和不合格品的判定。 、市场部 3.5.1、负责排定出货计划及出货安排。 3.5.2、负责出货计划的制定和《出货通知单》、《送货单》的发行。 、工程部 3.6.1、负责呆滞辅料的替代处理。 、研发部 3.7.1、负责呆滞料是否能替代使用或重工用于现有机种。 3.7.2、负责产品《BOM》的制作 4、名词解释 、原材料 指供应本公司生产并在《BOM》上面编订所使用的材料。 、辅料 指供应本公司生产所需但未在《BOM》上面编订使用的辅助材料。 、逾期品 超过使用期限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呆滞料

客户/研发/工程变更等造成不能继续使用于现行机种而呆滞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 、报废品 无任何利用价值或过时机种的原材料、边角料半成品、成品为报废品。 5. 作业流程图 主流程责任单位使用表单 采购部《采购订单》 仓库《供应商送货单》 《采购进货单》 《IQC来料检验报告》 计划部仓库《采购进货单》 计划部《厂内工单》 货仓部《厂内工单》 制造部《厂内工单》 品质部《检验日报》 制造部《成品入库单》 《销售出货单》 市场部《送货单》

物料分类帐应用Ver

物料分类帐的应用 钱伽诺 目录 背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转至销售成本 .................................................................................... 错误!未定义书签。期间分配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目前存在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物料分类帐差异分摊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差异类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差异分摊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差异计算逻辑 ........................................................................................ 错误!未定义书签。物料分类帐的前台操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物料分类帐的日常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物料分类帐的月末结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物料分类帐月结后续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环境的变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物料分类帐后台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启动工厂 ................................................................................................ 错误!未定义书签。激活物料分类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定义材料价格更新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激活物料实际成本核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激活在制品实际成本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配置自动过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重置物料分类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料控制流程[带目录]

物料计划控制作业程序 文件编号:制订部门:生产计划物控部版次:A/0 生效日期:批准即日1.目的 1.1.规范物料计划、申请、审批、发放、控制作业流程,保障物料正常供应,生产快捷进行; 1.2.通过物料流程的程序化作业,控制仓存价值和呆料产生,合理平衡申购数量与生产所需, 达到控制物料运作成本,资金合理利用的目的;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物料申购、贮存、发放等流程运作部门; 3.定义 3.1生产物料 3.1.1生产主料:主要指产品的BOM清单上的所有物料。 3.1.2生产辅料:主要指劳保用品、机器设备维修的各类配件及工具、以及产品的BOM上未作说明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物料。 3.1.3样品用料:主要指新产品开发试产及新物料开发所需的各类样品物料。 3.2机器设备 3.2.1生产用机器设备:主要指直接投入生产的各类机器、治夹具、模具、各类作业或测试设备等。 3.2.2非生产用机器设备:主要指部门建设性、日常事务性物料,非直接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等。 3.3非生产物料 3.3.1文具及总务后勤用品:主要指文具、礼品、厂服、环境卫生及后勤总务等各类用品。3.3.2广告策划之物料及用品 4.部门职责 4.1研发中心 4.1.1《产品零件明细表》与《用料指标》的制作并派发至相关部门。 4.1.2生产物料的样品或图纸的提供及新开发物料的确认。 4.2营销中心 4.2.1负责《产品订货计划》、《外贸定货合同分析表》的拟定和下发。 4.2.2负责及时反馈产品市场动向和产品更替等营销信息给相关部门; 4.3生产计划物控部 4.3.1生产计划员及时根据《产品订货计划》和《外贸定货合同评审表》的评审结果,制定

(物料管理)物料接收控制程序

物料接收控制程序 1 目的和范围 2责任 3程序 3.1PUR负责下采购订单给VENDOR 3.2采购订单跟进控制 3.3交货计划控制 3.4物料接收/储存/发放 3.5订单成本控制 3.6多料/呆料处理 3.7时效性物料/温湿控物料管理 3.8客户退货流程处理 3.9报废物料 3.10TQC对呆料处理 4.0 记录 1 目的和范围 本文件旨在规定VENDOR之交货程序及物料接收/储存/发放/盘点,库存与成本控制/多料/呆料处理原则。

本文仅规定物料从采购订单下达到交货以及库存控制/多料处理/物料发放原则与成本控制. 2 责任 MC/物料课/PUR/MKT负责 3 程序(流程图见附录1) 3.1 PUR负责下采购订单给VENDOR。 3.2 采购订单跟进控制 3.2.1 MC员每月初根据下月第一版生产计划确认VENDOR收PO情况,VENDOR备原料情况及物料放行状况。 3.2.2 MC在每月下旬根据下月第二版生产计划确认VENDOR生产安排状况; 3.3 交货计划及库存控制 3.3.1 MC员根据周生产计划每周定期RUN出供应商交货计划经与生产计划核对后及时派发供应商; 3.3.2 根据各物料之交货时间点跟进各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并落实交货期; 3.3.3 如遇生产变更情况,及时联络供应商作出物料交期调整提前或推后交货; 3.3.4 严格控制来料库存,LOCAL料按DELIVERY SCHL 交货,IMPORT 料按DUE DATE交货; 3.4 物料接收/储存/发放/盘点

3.4.1 物料由供应商送到厂之后,由货仓签收,并有入AS/400系统计账,3.4.2 仓务员按送货单入仓卡,并按电子类\塑胶类\包装类等分门别类摆放储存,整理整顿。 3.4.3 MIN单发料,按发料原则提前发放. 3.4.4 发至装配拉的物料,按生产二小时的用量发料。 3.4.5非正常生产发料DMTR,用于特别发料/生产坏/来料坏/来料少/遗失/转 换料等,由领用部门申请,部门负责人签批,PMC主管或以上确认(来料坏需由TQC和PE确认)后,领用部门方可去货仓领料(坏料需同时退货仓),PMC特别控制DMTR 物料领用,以降低成本。(DMTR具体定义及操作见PMC子程序文件) 3.4.6 物料按先进先出,轻拿轻放的原则发放,避免过时效及损坏。 3.4.7 每3个月由会计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仓存物料进行季度盘点。 3.5 订单成本控制 3.5.1PMC收到MKT订单时主要从销售价/材料成本进行控制,接收订单时 PMC进行G/P分析,将不符合利润中心要求之 订单提交利润中心讨论解决。 3.5.2PMC定期RUN MRP并严格执行各客户之WINDOW PLAN,即客户规 定的下达订单/FORECAST的时间点及订购物料 的方式,控制多料的产生。 3.5.3 根据所接订单或F/C订购物料,从料/量上做到准确无误,每周检查

物料分类账详解(S4 HANA修订版)

物料分类账详解(S4 HANA修订版) 一、业务介绍: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物料的明细分类账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在物料分类账中都视同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分类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有关的业务从而可以按照期间计算该物料的实际成本(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 二、物料分类账的差异分摊原理 (一) 启用物料分类账的意义 各期间记录差异和分摊差异,在期末分摊差异后还原物料的实际成本。 (使用的标准价的月末还原实际成本所产生的凭证次月要冲销,S/4必须启用物料账,但可以不结算。) (二) SAP物料计价方式 此处的价格确定包含以下两种类型: 2 -Transaction-Based 基于交易3- Single-/Multilevel 单层/多级。若选择2,物料价格控制可同时被定义为移动平均价或标准价。若选择3,物料价格控制将只能选择标准价。(S4必须启用物料账,计价方式都要选择S,如果原材料使用移动平均价V差异不自动分摊)成本核算中物料使用标准价格S核算,差异收集也方便成本管理分析,差异分析完毕后再在期末将它调整为实际成本,物料在重估后价格标志可从S变成V,期末CKMLCP在结算重估物料才得到实际价格。 (三) 差异类别 1、价格差异是由于物料移动的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或计划价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1).库存初始化差异:例如561类型的入库,若实际价与标准价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2).采购入库差异:采购订单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3).采购订单发票校验差异:此种差异通常是由于发票价格与采购价格不一致产生的;但还有一种差异即物料分类账中所体现的汇率差异。 (4).物料过账转移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工厂,则跨工厂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工厂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公司,则跨公司的物料转移过

物料分类账(ML)理论介绍

1.物料分类账简介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例如标准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应当在月末结算成本差异,或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满足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传统的手工帐时代,对于业务量较大的企业,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即在物料发生业务时,产生的凭证只有数量,不包含金额,当月末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后,再补齐整月凭证;这些做法只是机械的迎合会计准则的需要。 管理学任务,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应当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而单一的事后核算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毫无帮助。所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计价,为绝大多数咨询公司所推荐。 在SAP系统中,如果物料的计价方式为标准价格,并且系统没用启用物料分类账功能,当业务发生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差异,并将这笔差异计算入表外科目,这些差异通常会在月结时,手工分摊至销售成本和库存子项目中。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够使企业了解每种物料的实际成本,因为分摊差异并没有对应到具体的物料。 2.物料分类账术语中英对照及概念 实际成本Actual Cost 物料分类账Material Ledger 评估类型Valuation Type 移动平均价Moving Average Price 标准价格Standard Price 单级价格确定Single-level Price determination 多级价格确定Multilevel Price determination

3.物料评估的两种方法 3.1移动平均价V 随每一次物料移动而改变 建议只用于原材料及外购物料 发票检验小于当前库存数量时 差异可以被所有库存吸收 (1)初始库存:2.00元*100件=200元,V=2.00 (2)收货:(2.0*100+3.0*100)=500,V=500/200=2.50 借:库存 贷:GR/IR (3)发票检验:(2.00*100+4.00*100)=600,V=600/200=3.00 借:库存100+GR/IR300 贷:应付账款 (4)出库:600-3.00*150=150元

PC05物料分类帐

用户操作手册 PC05物料分类帐版本:1.0

PC05物料分类帐 1.流程说明 本流程描述采用标准成本核算的物料,到月末如何计算出它的实际价格,并将属于库存物料的差异结转到材料科目。一般而言,原材料只需进行单一层次结算,而产成品及半成品则要进行多层次的结算。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菜单路径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物料分类帐物料价格分析CKM3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组织的力量允许物料价格确定 CKMF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组织的力量允许结算输入 CKMG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组织的力量显示允许的任务 CKMJ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确定物料价格(单一层次) CKMH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过帐清算 CKMI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实际成本核算编辑成本核算运行CKMLCP 4事务码 ?CKM3物料价格分析 ?CKMF 允许物料价格确定

?CKMG 允许结算输入 ?CKMJ 显示允许的任务 ?CKMH 确定物料价格(单一层次) ?CKMI 过帐清算 ?CKMLCP 编辑成本核算运行 操作步骤 一、物料价格分析 平时,物料的收发是以标准价计算,物料分类帐会对每一笔的差异进行记录,从本程序可以对每一物料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查询、分析。 1、按照菜单路径,点击菜单(CKM3),系统如下。(图1) 图1 2、按需要,输入以下字段的内容 标签字段类型描述/操作 N/A物料必须录入需进行价格分析的物料代码,如:100010 N/A工厂必须录入需进行价格分析的工厂代码,如:1000 昊天3、录入完毕,敲回车键,系统如下。(图2)

物料分类账详解

物料分类账详解 一、ML功能简介 关键词: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混合成本法 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估算|标准价格 零售价法|毛利率法 1.为什么使用物料分类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而SAP中则可以使用物料分类帐来解决这个问题。 存货在期末需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而企业平常采用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进行核算,则期末需结转其差异,调整为其实际成本-SAP所以用物料分类账来解决 计划成本 定额成本(标准成本) 2.几个小节: 1.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强调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也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即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意味着一个使用标准成本的核算体系,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标准价格和标准用量。(标准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 2.真正意义下的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关于这个体系的详细内容此处不再细究)在期末产品的实际成本是按标准成本列示的, 产成品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也以标准成本列示,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各种差异来改进管理, 生产工单上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对工单进行发料和工票确认后,得到标准成本;实际价格分割,重估工单后,工单体现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差异,差异可结转至物料(产品)。 各种材料差异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可直接挂在损益表的销售成本或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下,也就是说,可将各种材料差异设置成为损益科目或资产负债表科目。 如果每个期间材料差异不大,特别是现在企业力求能做到JIT(just-in-time),零库存或产销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和会计准则上要求使用实际成本要求就不违背。因此标准成本法核算有一个前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非常小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标准成本≌实际成本。这样平时存货核算使用标准成本,方便了日常成本管理的需求,同时基本满足了财务的实际成本需求,但是,如果差异波动很大,则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就无从谈起,尤其是产品品种多,材料价格变动大,产品利润薄,成本核算要求高的行业。 有些管理软件,平常的存货收发业务财务都不记帐,解释是当时确定不了物料的

采购控制管理程序文件

1 目的 本程序旨在建立对本公司有关采购的过程控制办法,以期以合理的价格,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数量、适当的质量、适当的地点向公司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物料和服务,以满足生产需要,达到公司经营目标。 2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需的采购产品的采购过程控制,包括: ——采购目标的制定、采购控制流程、采购方式的选择; ——采购文件的编制与审批; ——供方的调查与选定,考核与管理; ——价格管理; ——物料验证和代用管理; ——合同、订单管理,等。 3 职责 3.1 生产部物控负责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控制及组织本公司配套材料的供应。 3.2 采购部负责物料采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 3.3 研发质量部负责采购物料的认定和技术支持。 3.4 采购部、研发质量部共同负责对供方配套能力的考评。 4 活动容 4.1 采购目标 4.1.1 选择优良的供方确保供应资源安全、稳定及竞争优势,及时供应生产所需的物料及获得优质、高效的服务。 4.1.2 确保采购物料的质量。 4.1.3 不断提高采购物料的性价比。 4.1.4 不断提高采购工作效率及人员的工作质量,严格控制合同风险。 4.1.5 防止采购工作异常情况的发生,针对异常情况迅速妥当地处理。 4.2 采购过程控制流程 4.2.1 订单、定期采购过程控制流程详见附录A 。 4.2.2 零星采购过程控制流程详见附录B。 4.2.3 固定资产采购过程控制流程详见附录C。 4.3 采购方式 采购人员应根据物料使用状况,用量大小,采购频率,市场供需状况,交易习惯及价格质量稳定等因素,选择下列最有利的采购方式,办理采购业务。 4.3.1 一般采购 根据生产工程部/业务部的物料/成品需求计划“确认计划及请购报表”和相关采购政策,编排物料采购计划进行例行订货。

再谈物料分类帐

再谈物料分类帐 为什么使用物料分类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而SAP中则可以使用物料分类帐来解决这个问题。 几个小节: 1.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强调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也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即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意味着一个使用标准成本的核算体系,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标准价格和标准用量。 2”真正意义下的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关于这个体系的详细内容此处不再细究)在期末产品的实际成本是按标准成本列示的, 产成品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也以标准成本列示,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各种差异来改进管理,各种材料差异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可直接挂在损益表的销售成本或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下,也就是说,可将各种材料差异设置成为损益科目或资产负债表科目。 如果每个期间材料差异不大,特别是现在企业力求能做到JIT,零库存或产销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和会计准则上要求使用实际成本要求就不违背。因此标准成本法核算有一个前提: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非常小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标准成本≌实际成本。这样 平时存货核算使用标准成本,方便了日常成本管理的需求,同时基本满足了财务的实际成本需求,但是,如果差异波动很大,则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就无从谈起,尤其是产品品种多,材料价格变动大,产品利润薄,成本核算要求高的行业。 有些管理软件,平常的存货收发业务财务都不记帐,解释是当时确定不了物料的实际成本,只有到月末才计算出“实际成本”,有人说这是一种很“无聊的月末加权平均法“,它模拟的是手工模式核算,粗略地迎合了财务核算需求,对成本管理来说意义不大,因为成本管理要求是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才分析。 ERP如果平时采用标准成本就可满足平时管理会计的需求,比如多数制造企业是每天开制造工单的,有了标准成本,在开工单时就能立即知道工单的计划成本和标准成本(事前),工单完毕后可相对“实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差异分析(),通过分析可得出差异产生的各种的原因比如投料混乱,替代料频繁,供应商材料质量差,企业自身制造工艺不稳定造成废料,材料价格波动,员工生产效率低下,机器换模时间过长等等,管理者可立即相应采取控制措施,从而做到事中控制,很多企业更会在新产品生产时组织各部门进行Pilit Run,目的就是要找出设计生产工程制造方面的缺陷,否则等到期末才能得到核算得到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3.在ERP系统中,当然也可使用实际成本法,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

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 为什么要使用物料分类账? 中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但是在实际的业务发生中企业很难精确的计算出存货实时的实际成本,因此大多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的记账,既在日常的业务中使用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在月末结账时结算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SAP使用标准价格+物料分类账的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 什么是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都被视为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相关的业务,并在期末计算改物料的实际成本。 物料分类账的主要功能: 期末差异分摊 SAP在物料采购、产品生产、物料移动等环节都可能会产生差异。例如,物料采购中存在收货差异及发票校验差异;产品生产中存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物料价格重估的差异等等。而物料分类账可

以利用区分单层差异及多层差异的方法将这些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摊。 实现实际成本核算和月末加权平均价 如果在物料分类账中的启用了实际成本,则月末在多级价格计算后可以得到物料的周期单价,这样就实现了日常作业使用标准价格,月末通过物料分类账计算出差异,近而得到物料周期单价的目的。 实际成本分割还原 通过在系统中定义成本组件构成,可以在物料分类账结算完成后清楚的将各项费用的明细展现出来。如原材料、包装物、薪资、福利费及制造成本等。 物料分类帐差异分摊原理: 首先无论是否使用物料分类帐,只要系统使用了标准价格甚至移动平均价,发生业务时都有可能产生差异。物料分类帐规范了差异的分摊,并利用分摊结果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 在SAP的物料分类帐中,差异分为两类:单层差异、多层差异。

仓库控制程序文件

仓库控制程序文件 1.0 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2.0 目的: 为了使仓库管理更完善规范化,为使成本核算更准确,物料能得到更好的控制与管理,特作出次管理流程。 3.0 管理流程: 3.1收料: 供应商送货之仓库,仓管员按照供应商送货单对物料数量、名称、规格型号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无送货单,可使用公司内部单据【表一】)。确认无误后进行送检,检验合格后进行入库(不合格需给出评估结果,采购部根据评估结果处理)。如图 1 (月末统一打印入库单一式四份:白联、黄联仓库,红联财务,绿联采购)

收货单 送货方: 收货方: 【表一】序号物料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备注 送货人:送货日期:收货人:收货日期:

3.2发料: 发料原则“先进先出”;生产车间领料按BOM表(物料清单)开具生产单所需物料进行领料,领料单需注明生产单号。领料单由车间组长开具,部门领导签字后到仓库,仓管员凭领料单进行发料。物料发放后双方需签字确认(领料单【表二】)。如图2(月末统一打印出库单一式三份:白联生产,红联财务,黄联仓库) 注:委外加工按领料程序发料(除生产部外,其他部门由申请人本人签单,领导审批) 领料单 【表一】序号物料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备注 申请人:部门经理:库管:

3.3成品(半成品): 生产车间完成成品(半成品)生产,由车间组长开具成品(半成品)入库单,交由检验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入库,仓管员清点入库(入库单)。入库单如图 3 (月末统一打印出库单一式四份:白联生产,红联质检,黄联质检、绿联库房) 注:委外入库按照半成品程序入库(除生产部外,其他部门由申请人本人签单,领导审批) 入库单(成品、半成品) 【表三】序号物料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备注 申请人:检验部:仓库: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物料账(英文缩写ML)是按照物料的实际流向来分摊差异的,它支持每月物料收支业务采用标准价,期末核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即在月内每天出、入库业务采用标准价记帐,期末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并重估库存值。 一、业务背景: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利于简化财务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经营业绩,促使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最核心、本质的差异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上,比如生产设备的折旧被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如受外界影响企业两个月份的产量差异很大,那么这种差异反映到产品的单位成本上的

差异就会很大。而事实上这种成本差异并不会被市场所认可。所以,可以把当期产品该摊的部分(通过定额确定)以变动成本的形式计入产品,而不该摊的部分(与期间相关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物料帐概念 物料的明细分类账它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在物料分类账中都视同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分类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有关的业务从而可以按照期间计算该物料的实际成本(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 三、物料分类帐的差异分摊原理 (一) 启用物料分类账的意义作用在于: 1、记录差异 2、分摊差异 在期末分摊差异之后,以实现还原物料的实际成本。 (二) 差异类别。 SAP将差异分为两大类: 1、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由于物料移动的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或者计划价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2、汇率差异。因汇率产生的差异。 价格差异又分类单层价格差异和多层价格差异,二者之和构成总的价格差异。简单的讲,单层差异是由于物料本身而产生的差异;多层差异是由来自于物料所处BOM的下层物料的差异而引起的该物料的差异。 (三) 差异分摊逻辑。SAP分摊差异最重要的两条逻辑如下: 1、差异从期初库存和入库中收集,在消耗与期末库存之中分摊 2、每单位数量的同一物料所分摊到的差异相同。 下图可以说明这两个原则:

物料分类账业务配置及操作手册

物料分类账业务配置及操作手册 Overview 业务说明 物料分类账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摊到库存和销售成本中,从而实现差异在实际的使用者中进行分摊,便于分析库存物资和销售成本的实际成本。 在启用物料分类账前,最好不要有业务数据,否则就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范围的货币类型不可以设置为“20-控制范围货币”,要么是10,要么是30,或者其他的,具体可以哪些需要再测试。 主要的业务过程: 1. 分产品、半成品、原材料处理业务,产品同时领用半成品和原材料,分两个产品,一个产品完全入库并销售,另外一个产品部分入库并销售。 2. 对原材料进行成本中心的领料,查看无法分配的差异。 3. 半成品和产成品正常的领料和生产入库。 4. 计算在制品差异。 5. 计算其他消耗,针对销售出库进行结转差异过账。 概念-参看网站中相关概念介绍 物料分类账 价格确定 期间状态 物料分类账的缺陷 (1)默认情况下,在制品(WIP)不参与差异计算,如果希望计算,需要启用一个功能模块。(2)物料分类账的错误将直接影响总账的结账。 (3)成本中心的领料需要通过消耗结算。 (4)单层差异下的委外差异会形成未分配差异。(还没有太明白什么意思) (5)跨期的物料价格变动。(还没有太明白什么意思) 物料分类账的差异来源 1.库存初始化差异:例如561类型的入库,若实际价与标准价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2.PO的收货差异:PO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3.PO发票校验差异:此种差异通常是由于发票价格与采购价格不一致产生的;但还有一种差异即物料分类账中所体现的汇率差异。 4.物料过账转移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工厂,则跨工厂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工厂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公司,则跨公司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公司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通常跨公司调拨也会视同销售和采购业务进行,若如此其差异如前2、3的差异);

物料管理控制程序

产品的入库、出库和库存管理办法 1.目的 该程序旨在规范工厂物流仓储管理,有效指导物流仓管员对采购物料的验收入库、物料保管、物料出库、退仓等内容的业务管理。严格控制物料出入库,优化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2.范围 该程序适用于生产所需物料及成品的储运行为。 3.工作程序 3.1.仓库区域的划分 仓库物料存放区域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以下几种: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配套区。 合格品区——用于合格物料的接收和存储。(见示意图绿色区域) 不合格品区——用于不合格、报废或待处理物料的存放。(见示意图红色区域) 配套区——用于存放按工程项目清单配套集成后待发物料的存放。(见示意图绿色区域) 3.2物料的接收入库 3.2.1仓管员在收到供应商送来的货物后,根据其填写的供应商送货单,核对物料名称、图号或规格、送货数量及项目号是否与“送货通知单”上所列相符。如果所填信息不全或不符仓库暂不收货。 3.2.2仓管员对送货通知单核对无误后,要求供应商将物料摆放在仓库指定

区域,清点验收物料的数量,在送货单上填写实收数量并签字。一、二联留下,三联交供应商。 3.2.3对于要求提供产品相关资料的物料,仓管员在收货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材质证明、检验报告或产品合格证等,否则仓库可拒绝收货。 3.2.4仓管员在核对并点收完物料后要及时填写物料标签并贴在物料上面向通道的明显位置,并做好待检标识。 附一:仓库收货流程图 拒 收 核对 NO YES 第三联 签 单 NO YES 供应商 仓库 仓库签收 送货单 检验员 做好标识 产品 资料 合格 采购 不 合 格 报 告

SAP_物料分类账的应用要点

物料分类账的应用 背景分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例如标准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应当在月末结算成本差异,或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满足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传统的手工帐时代,对于业务量较大的企业,人们更倾向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即在物料发生业务时,产生的凭证只有数量,不包含金额,当月末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后,再补齐整月凭证;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先进先出法”,但这种计价方式工作量大,适合于业务较单一的中小型企业。 从效果来看,这两种结算方式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财务管理的思想,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做法只是机械的迎合会计准则的需要。管理学认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应当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而单一的事后核算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毫无帮助。所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计价,为绝大多数咨询公司所推荐。 在SAP系统中,如果物料的计价方式为标准价,并且系统没有启用物料分类帐功能,当业务发生的实际价与标准价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差异,并将这笔差异计入表外科目,这些差异通常会在月结时,手工分摊至销售成本和库存子项目中。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够使企业了解每种物料的实际成本,因为分摊差异并没有对应到具体的物料。 如何在SAP中计算出物料的实际成本?如何才能将差异,分摊至每一种物料?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阶段的讲述。 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对于差异的处理,SAP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将以采购差异为例,对比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明确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下图是进行采购收货时产生的会计凭证:

可以看到,因为采购价与标准价的不一致,产生了-4095.82元的材料采购差异,对于这笔差异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结转至销售成本(新奥月结也是将本月的材料差异分摊到销售成本中) 如果差异较小并且相对平稳,我们可以将所有差异直接通过手工帐的方式,直接结转至销售成本。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差异结转方式,但在目前中国的会计制度下,这种方式仍存在争议。 这是传统手工帐时代的思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简单。坏处就是:过于简单。如果差异较小,这样做是可行的,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采购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不断升高的通胀压力,工业原材料的价格水涨船高。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导致差异的增加,如果将巨额的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这将直接影响本月的损益,导致利润虚低,这将成为审计上的风险,同时,这也限制了企业对物料实际成本的管理。 期间分配法 从上一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采购差异很大时,我们原则上不允许将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将差异在销售成本和物料中进行分摊,举例来说,如果本期共生产A物料100PC,销售60PC,40PC存入仓库,采购差异为200元,则销售成本需分摊120元差异,库存应承担40元差异。其中,库存所承担的差异,又将经过多级滚算,分配到不同的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中,从而还原出物料的实际成本,并将另一部分差异,结转至销售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