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总结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总结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总结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总结

农村初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阶段总结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是省级重点课题。该课题于2013年9月启动,经过这2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工作小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行的语文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基本的组织形式进行课堂活动。它是把学生个体学习组织成群体学习的一种活动形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方法呆板,语文学习与生活严重脱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依附性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改变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倡导有效的教学势在必行,开展小学语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正是体现了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语文学习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更体现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合作交流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的弊病。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学生合作与交流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促进了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们注意到,在目前相当一部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热闹,不求实效。我们也发现,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表明自己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同时证明自己对学生学习主体地

页脚内容1

位的重视而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合作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的学生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由外而内的方式产生的,亦即:并不是教师出于真实的内在的迫切的教学需要而产生的教学实践智慧。有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有的“小组合作”时没有给学生充裕的时间,造成合作时“虎头蛇尾”的现象;有的“小组合作”的内容没有多大的探讨价值,造成“摆样子”、“走过场”的现象。

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了不该有的泛化倾向,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合作与交流,从而为教师更好地运用好学生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使它成为教师的一种由内而外的教学选择。所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很有意义。

二、课题的目标及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本课题的实施立足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技巧。提倡合作和独立并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应体现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团队精神。为此我们为本课题设定了以下具体的研究目标:

1.培养合作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想使学生顺利合作达到合作的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合作意识。

2.培养互助互学的习惯:共同目标与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是合作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合作得以实现和维持的重要条件。

3.培养尊敬人的意识:良好的合作态度对于顺利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教师要教学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倾听,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

4.提倡互助协助的精神:如何发言、交流,如何讨论、归纳,如何相互评价,如何处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等。

5.培养快乐健康的情感:情绪、情感可以提高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6.加强反思与倾听的习惯培养。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试图主要解决以下具体的任务:

1.当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2.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及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合作

页脚内容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