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益生菌种类:到目前为止,已有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弧菌属、假单孢菌属的众多种

类及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根据中国农业部2013年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征求意见稿)》,可

用于养殖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

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

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

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

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

1.乳酸菌

乳酸菌是最早用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益生菌,种类繁多。从微生物特性来说,乳酸菌

为革兰阳性、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无芽胞; 通常在厌氧或者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 耐

酸,在pH 3. 0 ~ 4. 5 下仍能够生存; 不耐高温,经80 ℃处理5 min,损失达

70% ~ 80%; 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15]。作为微生物饲

料添加剂,乳酸菌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阻止和抑制

致病菌,降解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 ②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

③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消化酶; ④产生细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2.芽胞杆菌

芽胞杆菌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如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属

于需氧菌,以内孢子的形式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中[1]。与乳酸菌相

比,由于芽胞杆菌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经过饲料制粒等过程依然可保持良好的活性,

更加适宜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应用,在饲料中比较稳定。芽胞杆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

芽胞,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 ①抗性强,耐高温、酸碱、高压,对颗

粒饲料加工具有良好的耐受力; ②贮藏过程中以孢子形式存在,不消耗饲料的营养成分;

③在肠道上部迅速

复活,复活率接近100%; ④可产生多种氨基酸及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⑤消耗肠道内的氧,维持厌氧环境,抑制致病菌生长。2013饲料添加剂目录中允许使用的芽胞杆菌有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迟缓芽胞杆菌、凝结芽胞

杆菌、侧孢短芽胞杆菌等。

3.酵母菌

饲料添加剂目录( 2013) 中,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的酵母主要有产朊假丝酵母、

酿酒酵母等。酵母在动物肠道的作用包括: ①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②提高动物体免疫

功能,增强抗病力; ③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中和肠道中毒素; ④促进动物生长。4.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水产方面。该类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

用的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在水产养殖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净化水质条件,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 ②菌体

蛋白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为水产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③产生生物活性物质,

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5.其他饲用微生物

除上述微生物外,在反刍动物中,曲霉属的黑曲霉、米曲霉等具有增加瘤胃中细菌总

数、提高纤维素酶产量作用。在水产养殖中添加弧菌、假单胞菌等微生物,还有藻类等

低等生物都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

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功能介绍

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功能介绍 双歧杆菌是于1899年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的。它们是人体肠道固有菌群的常见组成部分(Reuter 2001)。 双歧杆菌BB-12源自科汉森收集的乳品发酵剂,被鉴定为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是唯一获得全基因序列的双歧杆菌菌株。在食品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作为冻干粉稳定性也很高。BB-12?对口味、外观或食物的口感没有副作用,在益生菌食品中能够存活到被食用为止。从1985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用于食品和食品补充剂,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 被美国FDA认为“GRAS”,此外,BB-12@还获得了丹麦医疗局的批准,作为自然疗法/草药产品,并被丹麦兽医和食品局接受用于食物产品。BB-12@也被瑞典、波兰和奥地利当局批准,作为医药产品中的一种益生菌。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进行论证认为:“BB12可有效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并提高人体免疫力”,并于2005年获得中国卫生部新资源证书。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已批准BB-12用于食品当中。2011年11月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用于婴幼儿食品。 2007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论证会,对丹麦科汉森公司生产并引入中国的动物双歧杆菌BB12功能性试验研究报告进行了充分论证。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和北京医院联合进行的人体试验结果,以及国外对双歧杆菌BB12及其含乳制品的大量科学文献的审查,以金宗濂教授为组长的专家论证组一致认为,BB12 产品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此次论证会,对BB12在我国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及广大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来源:《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第12期》) BB-12具有出色的耐酸和耐胆汁功能,优良的肠道黏附能力。抑制病原菌、增强屏障功能以及免疫相互作用都是BB-12?的作用机理,并且已经得到验证的。在糖代谢中产生L(+)乳酸,在婴儿中耐受性好。是最早允许在配方奶粉中使用的益生菌,也是目前临床研究最多的益生菌,在300多种科学出版物中有所描述,其中130多种出版物涉及人体临床研究,研究涵盖早产儿到老年人的所有人群,而且服用剂量最高达到1000亿CFU/天。BB-12?的保健作用已经在胃肠健康和免疫功能的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临床研究证明BB-12?通过胃肠道可以存活,并能维持健康的胃肠道菌群。而且,研究已经表明BB-12?能够改善肠道功能,防止腹泻,并能减少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免疫功能方面,临床研究表明BB-12?会提高机体对常见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同时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2013年,丹麦科汉森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原装进口的Puractive益生菌。Puractive益生菌BB-12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安全性及临床研究充分的特点,同时能够活菌直达肠道作用部位并发挥“肠道健康保护神”的作用,帮助优化肠道菌群及功能,激活人体抵抗力,是真正意义上的益生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有害菌:又称为致病菌 代表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菌群档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甚至全身感染。 致病菌危害极大,这些致病菌就像肠道“诸侯国”中穷凶极恶的“叛乱军”,对肠道安全有潜在的危害。当天气、食物等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免疫系统防备松懈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加强“火力”,四处侵占其它菌群的“领地”,消灭其它菌群,同时分泌出大量毒素,这些毒素经血液进入人体后,四处攻击人体器官正常的细胞,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中性菌:又称为条件致病菌 代表菌群:大肠杆菌 菌群档案:大肠杆菌是肠道内数量最多、“家族”最为庞大的菌群,大肠是它们的主要聚居地。 当大肠杆菌在自己的地盘生活时,对肠道并无害处。但是当它侵入人体其它部位时,就可能引起感染。 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中性菌,一般情况下属于中立的“军队”,只要这些中性菌的数量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只在自己的“领地”活动,对人体就不会造成危害。在益生菌数量正常的情况下,中性菌对人体并不致病,但是当益生菌数量减少的时候,肠道失去益生菌的屏障保护,有害菌就会攻击肠道,肠道通透性增加,中性菌就会随着有害菌进入血液,演变成“邪恶军队”——致病菌,攻击人体器官,成为健康的破坏者。 益生菌:“肠道的清洁夫” 益生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是通过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它能附着在人体的肠道细胞上,在肠道中定植,产生抗菌物质。 益生菌是一类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微生物食品原料,目前常用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两大类,他们与干酪乳杆菌一起被称为"健康三益菌"。 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 益生元: 就是能够针对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本身又不会被人类消化的一类物质,此类物质称为益生元。根据其功能,也可以把益生元简单概述为益生菌的“军粮”,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益生元,具有不同的益生菌指向性,因此,由多种益生元复合成的复合益生元可以更广泛的刺激更多益生菌的增殖定殖,增加其活性。益生元常见的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菊粉、水苏糖等。 合生元: 如将益生菌与益生元混和成制剂,既可补充益生菌数量的不足,又使益生菌得到良性刺激,使益生菌数量能持续增加以补充其消耗,更加有效的发挥益生菌功能,且作用会更显著持久,这种结合称为合生元。

肠道菌群研究的主要方法

肠道菌群研究的主要方法 长期以来,为了研究肠道菌群的成员及其功能,科学家们建立和发展了众多技术 手段。经典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细菌进行纯培养,然后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对细菌的生理活性进行研究。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对环境中的复 杂微生物群落进行研究时,科学家们越来越多地运用不依赖于培养的方法,全面分析 各种微生物在环境中的活动和对环境的影响。 基于分离培养的方法 在肠道微生物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通常使用一定的选择性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对 粪便或肠道粘膜、肠道内容物等样本进行培养和富集,并对培养得到的细菌种类进行分析。根据肠道细菌的特性,对肠道菌进行培养通常需要在厌氧的条件下进行,严格 的厌氧和培养基的选择对于肠道菌的分离和生长非常重要。但是,局限于纯培养的方法具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体外培养体系难以模拟微生物在肠道中自然生长繁殖的条件,因此绝大多数的肠道微生物都还不能通过纯培养的方法得到分离;其次,仅仅依靠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检测也不能对菌株进行准确的鉴定。因此,在研究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通常结合分离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感兴趣的细菌种类进行研究。 二.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分子生态学方法通常以环境中各种微生物的基因组核酸(DNA 或RNA)为研究 对象。在以肠道菌群为对象的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研究者们最常使用核糖体小亚基 RNA 基因(细菌中的16S r RNA 基因)的全部或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签来代表物种,以基 因序列的多样性代表物种的多样性,从而对菌群的组成结构进行分析。细菌16S r RNA 基因具有广泛性、进化变异小、具备高保守区和高变区(V 区)等特点,同时序列还具有信息 量巨大且更新迅速的公开数据库,如Database Project(RDP)、SILVA 、Greengenes 等等,研究者们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研究中的16S r RNA基因序列与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类似的,为了对肠道菌群中具有特定功能的类群进行检测,研究者们也建立了以功能基因片段为分子标签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子生态学分析方法分为两大类:基于DNA 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和基于DNA 测序技术的分析方法。除此之外,可用于实时定量的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也是常用的分析手段。DNA 指纹图谱技术依据分子大小、核酸序列等特征的不同,将代表微生物群落中各物种的 DNA 分子标记物在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使代表不同物种的分子标记迁移到胶上的不同位置,最终得到的电泳图谱用于显示群落的组成结构。DNA 指纹图谱的最大优点是方便、快速、直观,常用于检测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或比较不同群落之间的结构差异。最常用的DNA 指纹图谱技术包括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ed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等。 不同于指纹图谱技术,DNA 测序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直接获取序列核酸信息的方法, 对群落中各物种的进化地位作出判断。基于单克隆质粒、转化细胞构建和桑格(Sanger)双脱氧法测序的16S r RNA 基因克隆文库长期以来广泛用于研究群落中微生物组成的方法,已被多次应用于人体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分析,并获得了在物种检测深度和物种鉴定水平上均远远优于DNA 指纹图谱技术的结果 肠道菌群与健康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益生菌的个惊人事实

益生菌的20个惊人事实 1. 益生菌成为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之一。一般人的大脑重量约3磅,一个健康的人体将有超过3.5磅的益生菌和生物体(根据凯西亚当斯博士的事实,我们的心重量只有0.7磅,我们的肝脏重约4磅。 2. 超过10倍细胞数的益生菌在我们身体里面。一个健康的人,有超过10-30兆益生菌和酵母,而只有1兆个细胞在我们的身体。据玛丽艾伦桑德斯,如果在我们的身体里的细菌被裁减首尾相连,他们将环绕地球的2.5倍。 3. 益生菌市场是巨大的。在过去的十年,有超过500种益生菌食品及饮料产品已经推出。而这些数字预计将继续增长,因为只有全面的健康治疗将变得更加普遍。 4.益生菌活在我们的整个身体里面。最大数量的益生菌住在结肠,但也有数十亿住在口腔、鼻腔、食道、牙龈的周围,在我们胸膜腔的口袋(肺的周围)。它们住在我们的胃、我们的肠道内、阴道、直肠周围。在关节、腋窝下、在脚趾甲、脚趾间、尿路、尿路内和许多其他地方! 5. 盲肠也不是一无是处 - 其中孕育益生菌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体被病原体攻击下,阑尾会释放益生菌,将完美地对付特定类型的入侵者。当人体感染时,阑尾释放他们进入盲肠。 6. 益生菌对抗癌症、感冒和便秘听到益生菌可减少便秘,它可能不会令你感到惊讶(意大利,Amenta 等 2006)。但可能会令你感到惊讶的是,益生菌对癌症也会发挥作用。他们已被证明刺激生产

抗癌的化学品(Hatakka 等 2008)。在东京益生菌、干酪乳杆菌,也被证明,可以减少患膀胱癌的风险,这取决于频率和剂量(大桥等 2002)。许多益生菌已被证明对抗病毒,如感冒、流感、轮状病毒、疱疹和溃疡。在新德里,100个2-5岁儿童分别给予 L.acidophilus 6个月。这些儿童的感冒,流感,腹泻和发烧发病率少于安慰剂组(萨仁山等 2002)。 7. 食用益生菌已知有超过100个优点据由凯西亚当博士着作的' 益生菌'这本书,补充益生菌有超过100种效益。数以百计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益生菌赋予不同的健康益处。8. 益生菌负责我们70%的免疫反应据亚当斯凯西博士,益生菌发挥我们在70-80%的免疫反应作用。益生菌刺激了从 T细胞巨噬细胞。益生菌还能激活细胞因子和吞噬细胞来协调免疫反应。 9. 益生菌生产抗生素化学品在'益生菌'书中,《保护免受感染》,凯西阿达玛斯写道:“为了防止病原体,‘益生菌’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天然抗生素,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 此外,这些物质可以完全调整抗生素以杀死入侵的病原体。而如果病原体产生耐药性,益生菌会改变策略,并产生一个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的化学物质。 益生菌这个动态策略对比我们的静态方法,口服抗生素必须每隔数年淘汰(如病原体进化成抗药性)。虽然我们也许能够继续发现新的抗生素药物,但自然会一直赢在前面。细菌会永远发展出抗药性。这说明了一个事实,细菌甚至可以生存在核废料里面!

益生菌种类及功能

发酵床中常用菌种,目前可以查找到得菌种配方如下: 1、枯草芽孢杆菌菌种50—70%、酿酒酵母菌菌种30—50%。 2。由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光合细菌与丝状真菌按比例组合制成发酵剂3、取枯草芽孢杆菌粉末2—4份,植物乳杆菌粉末3-5份,产朊假丝酵母粉末3—5份,白地霉粉末2—4份,米曲霉菌粉末3—5份,充分混匀 4、乳酸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 5。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粪链球菌、纤维素分解菌 发酵床中益生菌得主要作用: 禽类得消化道较短,粪便中约有70%左右得有机物没有被分解,水度大,有机养分高,易变质发臭。益生菌可以将粪便分解成为菌体蛋白,禽类甚至可以采食这些菌体蛋白补充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同时,禽类在使用这些菌体蛋白或粪便中未分解得饲料得过程中,垫料中得大量益生菌随之进入禽类得消化道中,这些有益菌中得一些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类能够分解饲料中得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接入菌剂能加快堆肥得升温速度,提高最高温度,加速堆肥中C得下降,促进粪便中生物毒性物质得分解,且可能有利于粪便堆肥中养分得保存与矿化。 ,还发酵床中得益生菌可降低垫料环境得PH值,对粪便降解过程中产生得NH 3 可加速粪便中得碳氮代谢 由于禽只得粪便得到及时分解,加上垫料得吸附作用, 。 禽舍内无粪便污染,也没有氨味得刺激,禽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自然而然得降低;消化道环境得改善则直接减少了禽只消化道疾病发病率。 各种益生菌可以明显得增加垫料得酶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脲酶、纤维素酶、蛋白酶。 益生菌如乳酸菌会产生生物抗菌素如乳酸链球菌素、过氧化氢、嗜酸菌素等,再加上发酵床高温环境会使有害菌大量死亡或者全部死亡。 益生菌种类: 益生菌种类很多,目前主要有4大类细菌、⑴严格厌氧得双歧杆菌属:该属现有32个种,其中能在肠道内顶置并能用于制备保健食品得双歧杆菌主要有两歧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与长双歧杆菌5种;⑵耐氧得乳杆菌属:已报道得有56种,常用于肠道微生态制剂得约有10种,有嗜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等;⑶兼

益生菌的功能和作用

益生菌是什么呢?就是细菌,在我们的人体表面和各种腔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大约400~500多种,100~200万亿只,把这些细菌都刮下来,拿去称重,有1~2公斤。当然这其中99%是对人体有益的,我们称之为益生菌;如:乳杆菌、键球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是从新生儿的定殖,到儿童期的渐增,到成年的定型,到中老年期的渐减至死亡的消失。所以专家认为:体内菌是我们身体“器官”的一部分。 总的来讲益生菌在人体中起了以下七种功能:1、形成生物屏障,阻止害菌的入侵和感染;如今我们是生活中的空气已经严重被污染,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而益生菌就在我们人体的表面及腔道器官中就起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帮助消化、吸收、代谢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糖、纤维、微量元素等;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9种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体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中摄取,称之为必须氨基酸,人体中缺乏了这些必须氨基酸就无法存活,可这些氨基酸必须通过肠道中的有益菌才能吸收转换,所以人体不能缺少这些益生菌;有进就要有出,排便是人生存中非常重要的一件生理活动,但没有膳食纤维就无法排便,膳食纤维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分解为最少份子,它才能吸水来刺激肠道的蠕动,分解膳食纤维的工作就是有益生菌来完成的。 3、合成营养素,胆固醇的应用转换及脂质代谢。维生素:维持生命的无素,已知的14种维生素,人体缺一不可,其中凝血维生素:VK及维生素B族都是要靠肠道中的益生菌合成;现今社会人的饮食

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不被转换利用,将会引发人类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的转换利用就是有益生菌完成的。 4、净化胃肠环境,保护肝、心、肾脏等。人体有毒素有两种来源,一个是外源性的,一个内源性的,为论哪种大部分都是在肠道中产生的,并通过小肠吸引到血中,通过血液送到各器官中,从而伤害到各器官,然而如果肠道中的益生菌足够的话可以杀死有害菌,分解毒素从而起到保护肝、心、肾等器官。 5、安定肠道PH值及使蠕动功能活性化。人体肠道各段的PH都是不同的,各段肠道内的益生菌分泌出不同的PH值以维持肠道的不同功能。 6、分解有害与致癌物质,预防癌芽细胞萌生。来自食物和空气中的毒素、致癌物质、自由基是人体患癌的定时炸弹,首先益生菌可在肠道中杀死、分解这些毒素及致癌物质,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活化免疫细胞以起到抗自由基,杀死癌胚芽细胞作用。 7、分泌酵素、激活酵素。酵素是什么呢?它不是药也不是补品,是我们人体内本来就有的重要营养物质。酵素在化学上称为“催化酶”,每一种生化应都要有特定的酶来催化完成,人体是最精密的化学工厂,每分每秒都有6000多种生化反应在进行着,相对应的必须要有6000多种酵素来催化完成,而人体自身只能合3000多种,近3000种的酵素必须通过外界的摄取和益生菌的分泌,当人体中的酵素不足时轻着生病,重着死亡。酵素对人起的重大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消化、吸收食物与营养素。脂肪分解酵素、淀粉分解酵素、

消化道菌群分布

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分布及构成具有空间特异性。纵向来看,食管、胃、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和结肠的细菌群落构成及菌量存在差异,各部位细菌数目分别为101~2、104~5、106~7、107~8和1010~12CFU/ml;横向来看,胃液与胃黏膜菌群、粪便与大肠黏膜的菌群构成及数量不尽相同。 消化道真菌群落虽然含量远远低于细菌群落,但同样是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真菌细胞数为10~103个/g,相应细菌群落含量较高,为1011~1012个/g。人类出生后数天或数周消化道内即出现真菌定植。早期基于培养方法的研究认为,70%健康人消化道内存在真菌,其中大部分为念珠菌和酵母菌等。因受到分类和鉴定方法的限制,有大量与人体相关的真菌仍然未知。 一、食管 早期基于细菌培养的研究认为,食管无菌或仅有少量暂住菌。目前少量针对食管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分析的研究报道,正常食管菌群主要以链球菌属、普里沃菌属和韦荣球菌属为主,多来自于口咽部的定植细菌;食管菌群构成虽复杂但相对稳定,大部分食管内细菌已知并可培养。 有学者将食管菌群构成分两型:Ⅰ型,见于正常食管黏膜,以链球菌属为主;Ⅱ型,见于食管炎和Barrett's食管,以普里沃菌属、拟杆菌属、嗜血菌属和韦荣球菌属等革兰阴性厌氧菌/微需氧菌为主。Ⅰ型至Ⅱ型的转变可能导致食管炎症和肠化。 二、胃、十二指肠 胃酸的酸度很高(pH2-3),以前认为胃内基本无活菌。但是目前少量基于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的研究证实,胃内除幽门螺杆菌()之外仍有大量其他细菌种属,常见有链球菌、奈瑟球菌和乳酸菌属等。与胃内其他菌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乳杆菌、双歧杆菌和酵母菌属等益生菌种可以阻止在胃黏膜的定植、黏附和生长。十二指肠内的细菌与胃类似。 三、结肠、直肠 结肠和直肠则有大量细菌,主要是类杆菌(Bacteroides)、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大肠埃希氏菌、乳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Proteus)、梭菌(Clostridium)等。1克干粪含菌总数在4千亿个左右,约占粪重的40%,其中99%以上是厌氧菌。肠道菌群受饮食、年龄等因素影响很大。多食蛋白质的人,大肠埃希氏菌生长旺盛;以吃淀粉为主的人,乳杆菌较多。哺乳期婴儿的肠道菌群主要是双歧杆菌,占总菌数的90%左右;随着成长,双歧杆菌下降,类杆菌、乳杆菌、梭菌等逐渐增多。婴儿刚出生时肠道是无菌的,1-2小时后就有菌出现。开始时菌种和数量少,随后逐步增多。先定殖的是需氧菌,然后是厌氧菌。因前者生长繁殖需消耗周围微环境中的游离氧,这有利于厌氧菌的繁殖。此过程约1周左右。

益生菌与各种腹泻

益生菌与腹泻 腹泻 腹泻,也就是俗称的拉肚子,每个人都有过腹泻的经历,至少在婴儿期时是如此。成人的粪便中含有70——80%的水份。如果粪便中的水份含量过高,就会出现水性便,也称之为腹泻。成人平均每天需要2公升左右的水,其中有90%的水被肠道吸收,大约有100——200毫升的水随粪便排出。 分类 腹泻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多有较强的季节性,好发于夏秋二季。 慢性腹泻是指反复发作或持续2个月以上的腹泻。中医将腹泻归为风寒泻、湿热泻、脾虚泻和脾肾阳虚。 感染性腹泻(包括旅行者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最常见的几种腹泻。 最常见的腹泻由进食不洁的食物、饮食改变或不当、食物过敏、小腹受凉、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引起。 大约有70%的人喝牛奶就会发生腹泻,这由于体内先天性缺少乳糖降解酶所致,这称为乳糖不耐受症。乳糖属于不易消化和不易吸收的物质,它可增高渗透压、干扰水的吸收因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称为渗透性腹泻。 另一类腹泻是由于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如肠炎、痢疾、食物中毒等导致的腹泻,使大量流体从肠壁中流出。这类腹泻称渗流性腹泻。 由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由激素的过量分泌,刺激肠壁分泌水样物质,导致的腹泻称为分泌型腹泻。 还有一类腹泻是由于大肠受到异常刺激,如紧张等因素,使水份吸收受到阻碍所致。 危害 急性腹泻可以使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造成人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和酸碱代谢紊乱,可以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代谢性酸中毒等,严重的病例还可由于血容量的减少而出现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昏迷。不论哪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都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后果,慢性食物中毒可损害脏器功能,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腹泻可引起肌体脱水及电解质失衡。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还可因为腹泻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有的甚至诱发心肌梗塞和脑中风等疾病。 益生菌治疗腹泻 肠内菌群失调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时,可使60%的病人引起腹泻。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可在小肠和大肠的展开区域形成粘膜坏死,有坏死性粘膜物和血浆凝结物在粘膜表面形成的假膜,这种病症称为假膜性结肠炎,并常常引起死亡。 结肠炎被认为是由于肠内的抗生素相关性细菌——葡萄球菌旺盛繁殖后产生的毒素所致。现在发现艰难梭状芽胞杆菌也可以引发此症。这种结肠炎可以通过去掉所使用的抗生素,覆盖以正常菌群来治疗。但抗生素对治疗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使得医生有时进入两难境地。 正常情况下,消化道各部位有它们各自特定的正常菌群。然而有时在大肠内寄生的细菌可进入小肠,引起“自发性假性肠梗阻”,同时伴随严重的腹泻,这种症状类似于肠梗阻,但没有结构性差异。病人会因腹泻和便秘的轮翻交替而变得虚弱。这种疾病的病因过去长时期没有搞清楚,最近才证明时寄生在大肠中的细菌,进入小肠内旺盛增殖所致,如类杆菌当由大肠进入小肠后旺盛生长,导致脂肪吸收受阻,最终引起脂肪泻,由于肠内积累过多的脂肪刺激肠壁,引起腹泻。对于这种病的治疗有的医生建议:虽然用抗生素治疗可收一定的效果,但不如服用双歧杆菌制剂使肠内菌群恢复正常更有效。 有关腹泻的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其致病因素未知,一直难以治疗。这两种病,由于溃疡可在肠壁上形成,可观察到腹泻和便血症状,最坏的情况可出现穿孔。有人认为肠内有害细菌可能与这两种疾病有直接关系。 证明益生菌治疗有效最确凿的例子莫过于用其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多种益生菌均可使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急性水样泻的持续时间缩短。另有很多试验均证实,益生菌对其他病原体导致的腹泻亦有效。

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 中文摘要:益生菌是指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细菌。而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最为复杂的系统。这些菌群在人体内存在的同时,与宿主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若消失,则会影响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关键词:益生菌;肠道微生态;稳定性;平衡。 正文: 益生菌是指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细菌。在对人体的保健、营养方面,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尼克酸、叶酸、泛酸、烟酸和维生素Bl、B2、B6、B12等,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促进机体对钙、铁、维生素D的吸收,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而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最为复杂的系统。人肠道中的细菌细胞数达 10 14 个,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 78 ,。肠道菌约 400 , 500 种,分为原籍菌群和外籍菌群,原籍菌群多为肠道正常菌群,除细菌外,人体还存在正常病毒群、正常真菌群、正常螺旋体群等,各有其生理作用。肠道菌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的稳定性,它对人类抵抗肠道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极其重要的。维持其稳定性是如今临床治疗的重点。这些菌群在人体内存在的同时,与宿主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若消失,则会影响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肠内菌群保持着共生或拮抗关系,从而维持着微生态平衡。人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少量需氧菌构成(郭贵海、王崇文《临床内科杂志》2002;19(2):88-90)。肠道微生物群落可分为三大部 分:1、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是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这,具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

关于益生菌

『益生菌小贴士』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 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和叶酸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 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共生或拮抗作用。并可以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

4、益生菌有预防阴道感染的作用: 不少益生菌有酸化泌尿生殖道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与有害细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它们。 5、益生菌有缓解过敏作用: 过敏是一种免疫疾病,是人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出现不平衡的状况。有过敏体质的人当外来物质或生物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IgE)数量过多,使其释放出一种叫组织胺的物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益生菌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流行辅助治疗过敏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利用益生菌调节体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达到缓解过敏的免疫疗法。 6、益生菌能降低血清胆固醇: 可能与其调节和利用内源性代谢产物并且加速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关。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服后可使胆固醇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粪甾醇类物质。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7、益生菌能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等: 乳酸杆菌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能防止肿瘤的生长。益生菌可抑制肠道内某些酶的活性,如β-葡糖乙酸酶、β-葡糖醛酸酶、尿素、酶、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等。这些酶可能参与肠道内致癌物的形成。胆盐经肠道碰到有害菌可能发生解离,就会产生致癌物质,容易引起肠癌。但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即使有胆盐的存在,致癌率也大大降低。

益生菌知识篇

益生菌知识篇 每当说起细菌,很多人都会皱起眉头,甚至有人会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731细菌部队”,然后敬而远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细菌并不都是有害的,在一个成人体内约有100万亿个细菌,在这些细菌中,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的数量维系着人体微生态的平衡。也就是说,一些有益菌不仅对人体无害,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帮助人们远离很多疾病的困扰。 它是益生菌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其意思是“有益于生命”。早在1965年,益生菌的概念由里尔和斯弟威尔这两位科学家提出,但当时仅用于描述那些能够支持微生物生长的物质。1974年益生菌的概念由帕克作为“有益健康且自然存在的微生物”被提出。直到1987年,英国的罗伊·富勒博士才给出益生菌较完整的定义:“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喂养补充剂,通过改善宿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从而对宿主动物产生有益的效果。”200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专家们给益生菌的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它会赋予宿主某种健康益处。”2002年,欧洲食品和饲料菌种协会(EFFCA)给益生菌定义作了如下修正:“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给予(摄入)充足的数量,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且经临床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处。” 益生菌的由来 据考证,乳酸发酵类的食品在远古人类的日常饮食中就已经出现了。早期人类就已经懂得食用发酵食品,这比人类懂得如何使用火的时间还要早。 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希腊就用有益于人体的乳酸菌制成发酵食品。因为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所以当时用自然发酵奶制造游牧民族的上等食品。古埃及的壁画上就有挤牛奶的的场景,及相关的文字记载,当时有一种叫做“生命”的强酸性乳饮料。古巴比伦游牧民族也用家畜的奶做成发酵乳饮料用来增强体质。古代的中东和近东都有食用发酵乳的习惯,并用发酵乳来治疗胃肠疾病。 在1008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酸奶作坊。 公元12世纪,成吉思汗的军队就已将马奶和牛奶作为日常饮品。士兵们在出征前先将马奶和牛奶制成乳饼放入皮囊中,再将皮囊中注满水。这样在远征的途中乳饼就会发酵,这种发酵乳是蒙古军队的中重要饮品。 到了16世纪中叶,发酵乳酪渐渐成为一些民族的传统食品。在我国,酸奶的历史也很悠久。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酸奶的做法:“牛羊乳皆得作,煎乳四五沸便止,以娟袋滤入瓦罐中,其酪暖如人体,熟乳一升用香酪半匙,痛搅令散泻,明旦酪成。”古人虽然能够制出酸乳饮品,但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只是凭经验制作。 1665年,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了微生物;1857年法国化学家巴斯德描述了乳酸菌;1899年蒂赛报道了双歧杆菌;1900年毛洛鉴定了嗜酸乳杆菌。1905年梅契尼科夫出版了《The Prolongation of Life》一书,他在保加利亚旅行时惊奇地发现那里很多人都可以健康地活到100岁甚至更长。于是,他向一位叫玛利亚的百岁老人请教养生之道。这位老人大半生都在保加利亚南部的孟奇洛维斯特度过,她并不知道真正使她长寿的原因。梅契尼科夫通过与老人的深入沟通了解到,她一直食用乳制品尤其是酸奶。于是,他通过对这一地区人们饮食习惯的研究发现,这些长寿的人都有经常饮用发酵牛奶的习惯。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肠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身体的健康。人类的肠道里本来有许多的腐败菌,会产生各种毒素使人生病,缩短人的寿命。如果每天食用酸奶,酸奶中的“好细菌”会

益生菌的主要功能

?对抗肠道致病菌,抑制肠内腐败 益生菌在肠道进行发酵,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或醋酸,使肠内环境保持酸性,因而抑制腐败菌的增生。 ?帮助消化 许多菌种可以产生消化酵素,帮助分解我们吃下去的食物。 ?改善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由于服用抗生素导致肠内菌群紊乱,抗生素在大量扑杀坏菌的同时,也大量扑杀了益菌。因此可采用益生菌制剂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透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刺激作用来健全保护机制,透过合适的、恰当的免疫反应来维护宿主健康,临床上也达到良好的效果。 ?改善乳糖不耐症 益生菌会消化乳糖及某些种类的纤维质。一些乳糖不耐症患者喝牛奶容易有胀气、肠胃不舒服等症状,益生菌可先把乳糖或寡糖分解成小分子,等于把人体难以消化的物质先进一步消化;所以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喝优酪乳等奶制品比较不会发生肠胃不适等症状,因为其中所含的益生菌已先降低了奶类本身的乳糖含量,益生菌在肠胃道中生存,又可降低喝其他奶制品时因乳糖产生的不适。 ?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浓度 益生菌能使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使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上升。抑制肝胆固醇生成、促进体内胆固醇的排泄,并借由益生菌本身的同化作用,将肠道内的胆固醇同化,组成益生菌体的细胞膜或细胞壁内,达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降血压 经发酵牛奶之蛋白质会被乳酸菌分解成具有抑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 (ACE)活性的多肽,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 ?改善免疫功能及提升抵抗力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免疫疾病,是人体内的免疫功能失调,出现不平衡的状况。有过敏体质的人,当过敏原进入体内,会诱发身体免疫系统朝第二型T细胞(TH2)免疫反应,T细胞会释放细胞间白素4、5、9、13,让免疫B细胞制造更多免疫球蛋白E(IgE),黏附在肥大细胞上,再遇过敏原时,过敏原会黏附在免疫球蛋白E上,共同作用后,肥大细胞会释放发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Michael H.Chapman , Ian R.Sanderson 英国伦敦大学Barts & The London,圣玛丽医院成人及儿童胃肠病科, Turner Street, 伦敦 E1 2AD ,英国 前言 出生时胃肠道是无菌的,但很快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定植,因此成为人体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首要部位,甚至90%的微生物是通过胃肠道进入人体的。胃肠道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摄取营养和维持体液的平衡以驱除有害的微生物和其它一些毒素物质。我们就胃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病原微生物如何与其和肠道功能的其它方面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肠道的正常菌丛 出生时胃肠道的粘膜免疫系统的活性较低,与成年人比较淋巴细胞和Payer斑都较少。出生后经口菌群定植很快发生。肠道菌群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直到成年才变得稳定,且会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母乳中IgA水平在婴儿期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近50%的粪便是细菌,约为1012/克。随着胃肠道的长度发生变化,其细菌数目和种类也不同。除口腔外,菌落随着胃肠道的延伸而逐渐增多,而胃和近端小肠却只有少量的以革兰氏阳性为主的细菌。菌群在小肠远端和结肠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环境。这些区域也正是炎性肠疾病(IBD)最容易受累的部位,这使我们推测粘膜免疫系统对胃肠道菌群的无效或不正常的反应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粪便中近50%是细菌,约为1012/克粪便 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定义正常的肠道菌群是非常困难的。已知有超过500种不同种类的微生菌群在肠道定植,在回肠末端及结肠部的主要定植菌群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1-2]。由于许多菌群无法在体外进行培养因而对其研究也一度受到阻碍,近来,借助于新的研究方法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利用菌群特异性探针对其进行组织定位)使对这些菌群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肠腔和其相关联的粘膜上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和类型也是有差别的[3]。粘膜相关菌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益生菌种类:到目前为止,已有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弧菌属、假单孢菌属的众多种类及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根据中国农业部2013年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征求意见稿)》,可用于养殖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 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 1.乳酸菌 乳酸菌是最早用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益生菌,种类繁多。从微生物特性来说,乳酸菌为革兰阳性、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无芽胞; 通常在厌氧或者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 耐酸,在pH 3. 0 ~ 4. 5 下仍能够生存; 不耐高温,经80 ℃处理5 min,损失达70% ~ 80%; 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15]。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阻止和抑制致病菌,降解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 ②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 ③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消化酶; ④产生细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2.芽胞杆菌 芽胞杆菌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如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属于需氧菌,以内孢子的形式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中[1]。与乳酸菌相比,由于芽胞杆菌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经过饲料制粒等过程依然可保持良好的活性,更加适宜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应用,在饲料中比较稳定。芽胞杆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芽胞,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 ①抗性强,耐高温、酸碱、高压,对颗粒饲料加工具有良好的耐受力; ②贮藏过程中以孢子形式存在,不消耗饲料的营养成分; ③在肠道上部迅速 复活,复活率接近100%; ④可产生多种氨基酸及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⑤消耗肠道内的氧,维持厌氧环境,抑制致病菌生长。2013饲料添加剂目录中允许使用的芽胞杆菌有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迟缓芽胞杆菌、凝结芽胞杆菌、侧孢短芽胞杆菌等。 3.酵母菌 饲料添加剂目录( 2013) 中,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的酵母主要有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等。酵母在动物肠道的作用包括: ①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②提高动物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 ③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中和肠道中毒素; ④促进动物生长。 4.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水产方面。该类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净化水质条件,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 ②菌体蛋白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为水产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③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益生菌分类

益生菌的种类: 地衣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细胞形态和排列呈杆状、单生,可调整菌群失调达到治疗目的,可促使机体产生抗菌活性物质、杀灭致病菌。能产生抗活性物质,并具有独特的生物夺氧作用机制,能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1、生物夺氧 枯草芽孢杆菌为需氧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进入动物肠道内,消耗大量的游离氧,降低肠道内氧浓度和氧化还原电势,改善了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厌氧菌的生长环境,保持肠道微生态系统的稳衡,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减少胃肠道疾病发生几率。 2、拮抗致病微生物,改善体内外生态环境 动物饲喂芽孢杆菌后,能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的数量,使机体内的有益菌增加而潜在的致病菌减少,因而排泄物、分泌物中的有益菌数量增多,致病性微生物减少,从而净化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3、增强动物体的免疫功能 地衣芽孢杆菌能促进动物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处于高度的“免疫准备状态”,同时使免疫器官发育加快,免疫系统成熟快而早,T、B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动物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 4、产生营养物质 地衣芽孢杆菌在动物肠道内生长繁殖,能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促生长因子等,参与动物机体新陈代谢。 5、产生多种消化酶 地衣芽孢杆菌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是其产生多种消化酶的一个重要体现。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杆菌能产生多种消化酶,帮助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同时还具有降解饲料中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酶,如果胶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等,这些酶能够破坏植物饲料细胞的细胞壁,促使细胞的营养物质释放出来,并能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 枯草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能迅速消耗消化道内环境中的游离氧,形成肠道低氧环境,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低肠道PH值,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的生长;枯草芽孢杆菌能刺激动物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枯草芽孢杆菌菌体能自身合成消化性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在消化道中与内源酶共同发挥作用,提高饲料消化率;枯草芽孢杆菌能合成多种维生素,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 产品特点富含多种消化性酶类,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富含多

13--肠道菌群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专题导读 2012年第9卷第16期 药品评价 13 Guided Reading 肥胖以及2型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社会和健康问题。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人体肠道菌群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为定植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微生物,数量众多,种类复杂。正常成人的肠道菌群总重量约1~2kg ,数量至少达1014个,是人体细胞的10倍,包含的基因数量是人类基因数量的150倍。主要位于大肠。根据细菌16S rRNA 序列分类,含有细菌500~1000种,主要包括9个门,即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 a c t e r o i d e t e s )、放线菌门(A c t i n o b a c t e r i a )、梭杆菌门(F u s o b a c t e r i a )、变形菌门(P r o t e o b a c t e r i a )、疣微菌门(Ve r r u c o m i c r o b i a )、蓝藻菌 门(C y a n o b a c t e r i a )、螺旋体门(Spirochaeates)、VadinBE97菌门和另外一种古菌——史氏甲烷短杆菌(Methanobrevibacter smithii)。其中大部分属于拟杆菌门(G -菌)或厚壁菌门(G +菌)(共约占90%)。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 与正常小鼠相比,完全清除肠道菌群后的小鼠摄食量增多,但体内脂含量却明显减少;植入正常小鼠肠道菌群后,摄食量减少,体脂含量却明显增加。由于无菌小鼠的耗氧率明显减少,提示体脂的减少并不是由于能量的消耗增加所致,而是因为能量摄入减少。肠道菌群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宿主的能量代谢:①大肠中的肠道菌群能将不被小肠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膳食纤维、抗性淀粉等)发酵,使其降解成短链脂肪酸,为宿主提供能量。 R elationship of gut microbiota,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肠道菌群与肥胖、胰岛素抵抗 的关系 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内分泌科 李焱 梁绮君 中图分类号 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809(2012)16-0013-03关键词 肠道菌群;肥胖;胰岛素抵抗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