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桐城市民间谚语

安徽省桐城市民间谚语

安徽省桐城市民间谚语
安徽省桐城市民间谚语

安徽省桐城市民间谚语

1.水缸里按葫芦瓢。桐城乡下会将葫芦劈一半当成瓢使用,称之为葫芦瓢,它在水里面的浮力特别大,很难将它按到水缸底下去。这句话桐城用来指白费力气,或形容事情的困难很大,难以解决。

2.猫洗脸,假干净。桐城人认为猫用爪子洗脸是一种假干净的行为,虽然猫洗脸的行为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这句话想讽刺的是一些人平时不爱干净,偶尔打扮自己不算是纯粹的爱干净的人。

3.瓦屋头上养乌龟。这句话多用来形容人过的越来越差。记得以前高中老师说我们是瓦屋头养乌龟,越养越缩了,来批评我们学的东西没记住,越学越差。

4.锅巴跑到饭头上去了。铁锅煮饭,锅巴只会长在锅底,不可能长在饭上面。这句话用来形容有些人没大没小,目无尊长,妄自为大。

5.打鞋不用顶针。顶针是一种类似戒指的环状金属圈,在打鞋时用来辅助施加力气,会极大省力。有些打鞋不用顶针,那说明他的“针”很厉害,针狠,就是“真狠”,代指他很厉害,有手腕。

6.一塘荷叶拉着满塘转。池塘中的荷叶大多成片相连,拉起一根荷叶可能整个池塘都跟着动起来了。这句话多形容一些人一个人就影响整个集体,一件事就搅动全局。

7.错过庙门,无处躲雨。这句话跟过了这个村,没有下个店一个道理,下雨天行路如果错过一座寺庙,可能接下来就没有地方避雨了。用来提醒大家要抓住机遇,抓住时光,不能错过机遇时光,而空自懊悔。

8.结亲如结义。桐城人特别看重亲家关系,儿女结婚就相当于两家人结义

相好,义重于山,要好好相处。

9.春鸡大似牛。春天的鸡能下一年的蛋,在以前那个年代鸡蛋是很稀罕的东西,所以春鸡的价值也特别大,春鸡虽小,价值在某些方面比牛还大。

10.投亲不如歇店。有时候去某个地方,晚上想找个地方休息的时候,宁可去酒店住宿也不想去亲戚家住宿。这是因为一是桐城人不想打扰别人,二是去别人家休息是个人情迟早也是要还的。

11.除了郎舅无好亲。桐城人特别看好大小舅子与姑爷之间的关系,认为这是最好的亲戚关系之一。

12.心里有事心里惊,心里无事凉冰冰。这句话是说做人心里有事的话就会慌慌张张,心里没事才会心静如冰,告诫我们不要做坏事和见不得人的事。

13.手心手背都是肉。手心手背都是由肉长成的,都一样,需要一视同仁。这句话多用来提醒家长对子女平等对待,或想说明谁都舍不得伤害,都是肉。

14.浪子回头是个宝。对于浪子,如果能够幡然悔悟,及时回头,就认为还有原谅的余地,浪子回头也是个宝贝。

15.惯儿不肖,肥田长瘪稻。经常用这句话来劝诫家长不要溺爱孩子,田地越肥沃,长出的庄稼反而越差劲,惯养出来的孩子比一般养出来的孩子缺点多多。

16.晚娘就有晚老子。在乡下男子丧偶后又娶妻子,往往整个人心思都跟着后面的妻子走,晚娘对前妻的子女不好,男子对子女的态度也会随着后面的妻子变化。

17.隔层肚皮隔层山。这句话和上面一句一脉相承,晚娘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往往很那做到一视同仁,甚至经常打骂前妻的孩子,因为隔了层肚皮不是她自己生养的。

18.笑脸求人,不如黑脸求土。认为与其去笑脸谄媚求人帮忙,不如埋下心来去土地里耕耘,自有一番收获。

19.萧萧草皮慢慢铲。桐城人称薄为“萧”,认为草皮虽然很薄,但是只要一直去铲就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这句话表现出了桐城人的耐心和信心,坚持和毅力。

20.牛要打,马要鞭,小孩不打反了天。有些小孩从小性格不好、习惯不好,不如偷东西、吐口水什么的,很多家长却不以为意,认为等孩子大了自然好了。桐城人很注意这个,认为小孩要从小教育,甚至可以通过适当的体罚来更正其不良习惯。

21.牛吃草,马吃谷,各人都有各人的福。牛以草为生,马却要吃谷子,桐城人从这里看到每个生物都有不同习性,每个人也都有各自的福气,不要去盲目地攀比、羡慕。

22.石磙都有发热的时候。石磙是桐城乡下用来碾压谷子的工具,很大很重常年冷冰冰的,但是在碾压谷子的时候会随着碾压的次数增多越来越热。这句话用来形容再笨的人也有开窍的时候,再穷的人也有富贵的时候。

23.没有烧不热的锅。这句话与上面那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大再冷的锅,只要你一直添柴火,就一定能烧热。这句话多用在培养子女,经营生意上,只要你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一定能成事。

24.到潜山去。潜山是安庆市的一座山,盛产竹子、竹席,桐城与潜山相去不远。到潜山去,就是去竹席上去,就是去睡觉觉哈!假如去亲戚家做客,发现他家孩子不在,主人说孩子到潜山去了,不要以为真去潜山了,其实是还在睡觉。

25.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是阳间一碗菜。这句话是桐城人在宰鸡时候对鸡说

的话,算是一种超度,表现出了桐城人的可爱,大意是你别怪我取你生命,只因你的职责就是成为人间美食,今年走了明年再来,又是一生光景。

26.父母养其身,自己立其志。父母把我们生到人世间,给了我们身体,我们不能过度依赖父母,就像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啃老”一样,这是不可取的,要自己立志,立下宏图大志,自强不息。

27.在家千日好,出外时时难。在家里有亲戚朋友照顾,怎么都好;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遇事处处艰难。提醒大家珍惜在家时光,在外要处处小心谨慎,千好万好不如家里好。

28.桐城四条牛,五湖四海任他游。这句与上面一句话似乎有些矛盾,是在夸奖桐城市的四个人在上世纪末出门闯荡,四方游历,是鼓励人们外出拼搏之意。

29.人到弯腰树,不得不弯腰。桐城有个地方有棵树长歪了,且刚好挡在路中间,俗称弯腰树,行人到此不得不低头过路。这句话是形容再有些时候,人适当时候要学会低头妥协。

30.冷天热天你不做,落雨落雪你靠谁。在家时经常听奶奶这么教育我,冷天热天你怕吃苦不劳动,等到落雨落雪的时候,家里没有收成就没得吃没得喝了。提醒我们不能怕吃苦,有劳动才有收获,才不会一无所有。

31.小暑割不得,大暑割不掣。桐城乡下有暑期“双抢之说”,听人说是指抢收、抢种,这句话是指暑期一些农作物在小暑时还不能收割,等到大暑节气又收割不及的意思,留给它们的收割时间很短很短。生活中其实不也有很多事有这种情况嘛!

32.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过去没有天气预报,要是出门都看看天色如何;要是去别人家做客,得看看主人的脸色是忧是喜。天色可能现在不用看了,

但是进门看脸色却是仍要记住的生活准则。

33.无钱逼倒英雄汉。桐城人不爱财,但是也看得清钱这种东西在社会上的地位,就算是英雄好汉有时候也无可奈何,就好比秦琼卖马。

34.桃三李四杏十年,枣子当年能卖钱。这句话本意是说这些果树的收成年限,小时候中了棵桃树就盼望着秋天能吃上桃子,大人们就拿这句话来提醒我们。桃树要三年,李树要四年,杏子要十年,枣树当年就可以,大致时间是这样,时间不到都吃不上果实。

35.东方不亮西方亮。当生活中遇到碰壁的事情时,桐城人就会说这句话,在一处碰壁,总会在另一处雄起,不可能处处都碰壁。要有信心,总有一盏灯为你而亮。

36.二四八月乱穿衣。二月、四月和八月阴晴不定,天气多变,所以人的衣着也变化万千,也是在提醒人们这个时候要注意天气,防止感冒等疾病。

37.桑树苗从小育。桑树要想长得好,得从小树苗开始扶持。这是在比喻小孩长大要成才得在小时候就要教育,纠正不良习惯。

38.一季红花草,三季好田脚。在田里中上一季红花草,在以后的三季里面田都很肥沃。这既是在说明红花草当肥料效果很好,也是在告诉大家一定的前期准备在后期往往都会获益。

39.起家如同针挑土,败家好比浪淘沙。这句话经常在老人口中听到,老一辈谆谆教导,起家致富就像拿细针挑起灰尘,相当不易;但是败家如同大浪淘沙,一拍即散。前辈发家不易,后辈就不能做败家子。

40.打鼓听声,说话听音。桐城人机智地总结出听人说话要听画外音,而不是只看表面文字。这句话在我很小的时候不以为意,等到长大成人才发觉原理

90%的信息都包含在话外之音里面。

41.荒年饿不死手艺人。桐城人特别敬重有一技之长的人,因为遇上了年成不好的时候,庄稼人可能没有什么收成,但是有手艺的人,如木匠、铁匠等却依旧可以靠手艺生存。其实,在现代社会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同样令人敬重。

42.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与上梁不正下梁歪类似,好的上一代往往都能培养出较好的下一代,或者这句话更常用于讽刺不好的上一代,往往下一代也忽视教育。

43.鸭肫难剥,人心难摸。鸭肫很难剥开,人心很难捉摸,这句话是提醒人们捉摸要不透别人的心思,只能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了。

44.一塘鱼耗掉一仓稻,一田萝卜省一仓稻。这句话时常听爷爷奶奶讲过,是指养了一池塘鱼,因为鱼味鲜美得配米饭吃,得多消耗掉一仓稻;种了一田萝卜,因为萝卜可以当饭吃所以剩下了米饭。

45.门门会,床上无絮被;夹夹生,一门都不精。这是在嘲讽那些眼高手低、做事半生不熟的人,什么都会怎么床上还没有絮被,什么都半生不熟,没有一门精通。这句话后来拿来对照自己真是很贴切,很多东西都知道点但是都不精通。

46.锄头底下出黄金。桐城之前主要靠务农,庄稼人主要收入来源于土地,更来源于锄头,来源于勤劳,桐城人的勤劳踏实在这句话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47.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桐城人讲究礼仪,要是别人敬重他一尺,他就要还人家一丈,一丈等于三尺,就是不会让别人吃亏。有这样的文化,怪不得六尺巷会出现在桐城!

48.别人烤火我兴塘,别人车水我乘凉。冬天里别人都在烤火,只有你在兴塘水利,等到夏天别人拿水车车水时,你却可以一边乘凉享受,因为你之前已经

做了水利工作。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早作准备,才能在事发时镇定自若,有备无患。

49.熟鬼害熟人。桐城人看透了这种生活现象,往往陷害你的人都是熟人,此处不妨成之为熟鬼,这与现代的研究理论大致一样,犯罪分子往往都是对熟人下手。

50.河里无鱼虾也贵。河水里面没有鱼了,虾米也就贵重了起来,听上去像是山上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实际上人群中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

51.打铁还要自身硬。小编小时候见过铁匠,他们会抡着大锤锤击要打的铁具,要想打好铁,还得大锤赢啊。这与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异曲同工,讲得都是要增强自身实力,才能做好事情,啃下硬骨头的道理。

52.烂泥扶不上壁子。和稀了的泥或是烂泥贴在墙壁上都要掉下来,这句话经常用来批评人不争气,没本事,即使给他机会他也把握不住,没能力,值得引以为戒。

53.过了重阳节,不是风来就是雪。这句话老人们也经常挂在嘴边,重阳节,九月九,过完之后冬天就快来了,在过去没有电器取暖,冬天来了好日子也就不多了。

54.好菜就怕霜来打,好汉也怕病来磨。这句话的重心在后半部分,前半部分算是比兴,英雄好汉身体再好也怕得病,提醒大家要注意保重身体,增强体质。

55.冬至十八转,一天长一线。这句话是对节气知识的高度总结,过了冬至以后,白天渐长,夜晚渐短,这与现代的天文知识一致。古人能用这么简洁有力的话概括出来,真是令人心生佩服。

56.生日不要吃,只要一天晴到笃。这句话经常在老人过生日当天听到,他

们不求生日当天好吃好喝,只求一天晴朗,宾客们来去方便。天气好,人的心情都好。

57.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这是对民间娶媳妇双方地位的概括,往往女方家长更加得意自信,男方家长得笑脸相陪,毕竟一家养女百家求。现在社会也是一样,男多女少,结婚条件对男方要求较高,娶妻不易,且行且珍惜。

58.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桐城人很注重教育人的方法。孩子有不对的地方,教导孩子要在别人面前教育,好让他知羞,记得住;妻子有不对的地方,教导妻子要私下里和妻子说,比较妻子是大人,要顾及脸面更适合在家里言说。

59.人牵之不走,鬼牵之乱跑。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一些人别人对他说好话,叫他做好事,他不听不信;反而是那些狐朋狗友,满嘴谗言坏话的人对他说什么,他都言听计从。讲真,这种人现代社会还真不少。

60.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菩萨打什么卦。桐城人其实很会为人处世,这句话就是证明。老人们常告诫孩子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对不同人要说什么话,好人说好话,坏人说其他话,这样才是真正的待人之道。就行见到送子观音求子不求发财一样,求了也不灵。

61.穷不丢书,富不丢猪。这句话很早就在课本里见到了,桐城既是农业城市也是礼仪之乡,即使再穷也不能丢下书本不学习不上进,即使再富也不能不养猪不能忘本。

62.舌头底下压死人。这句话是对一些人口齿伶俐,得理不饶人,人言可畏很恰当的形容。有些能言善道的人通过语言就能把一些不善言辞的人压死。小编有次被人怼到无语时,就想到了这句话。

63.路在舌头下面。小编有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不认得路,那时也没有各

种导航,记得我发慌,这时我想到了这句话。不认得路,就问人啊,路在哪儿,路在舌头下面,张嘴问人就知道了啊。

64.饿死不做贼,气死不告状。乡下很多老人将这句话放在嘴边,就算是饿死了也不要违法犯罪去做贼,即使气死了也不要去打官司。现在司法大有改善,遇事可以去告状,但是饿死不做贼作为一种气节还需要继承。

65.走路要好伴,居家要好邻。行路需要好的伙伴相互照应,居家生活需要好的邻居相互帮衬,这是桐城人对生活最质朴的要求了。

66.宁挑千斤担,不抱四两肉。乍一看,这句话让人很迷糊,为什么四两反而比千斤难弄呢?后来等小编帮别人带小孩之后,是真的体会到了,宁可去挑千斤重的担子,也不要抱着几斤几两重的小孩啊,一是小孩娇贵,二是小孩淘气。也看得出,每个小孩的健康长大,都倾注了父母的很多心血。

67.人托人是个宝,人踩人是个草。这句话是希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系,而不是相互踩压排挤。就像夫妻之间一样,相互欣赏才能家和万事兴;相互嫌弃只会引来家庭不睦。

68.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桐城人鼓励孩子读书往往就用这句话,有智慧就要靠智慧吃轻松点的饭;没有智慧只能靠劳动力气吃辛苦点的饭,提醒孩子珍惜读书机会,好好读书上进。

69.人大自成人,狗大自咬人。桐城人教育孩子不是一味的教育,更期望孩子能自我成才,在成长中学会自学成才,自强不息。

70.一报还一报。这句话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意思,人们相信你怎样对别人,别早晚会有人怎么样对你,天理昭昭,疏而不漏。

71.话长脚,一天跑九国。这句也太夸张了,很形象地说明了语言在大众之

间的传播速度,不过讲真,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说过的话一分钟跑到九国都不稀奇。

72.小时苦不为苦,老来苦苦黄连。这句话是在提醒小孩小时候苦算不了什么,先苦后甜,吃苦是对人的一种历练;要是等老了再吃苦,那才是真的可怜。

桐城名人小集

桐城名人 古代 曹松晚唐诗人,有名句“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何如宠明代宰辅大臣,官至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桐城第一宰相。 何如申明代高级大臣,与弟如宠同举进士,授浙江右布政使。 方学渐出于桐城“桂林方氏”(今桐城市区凤仪里,有“一门五理学,三代六中书”之美誉),明代中叶桐城学术的领头人,东林党魁。为方家《易》学创始人。 方大镇明桐城人,方学渐长子。官至大理少卿。著有《田居乙记》四卷、《宁汉居文集》四卷。 方孔炤明代著名学者,易学家,方大镇子。崇祯年间任湖广巡抚,在剿匪中八战八捷,立下赫赫战功。著有《周易时论》。 方维仪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方大镇次女。所作有《清芬阁集》,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方以智明末著名画家、哲学家、科学家,方孔炤子。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桐城方氏易学学学派代表人物。 左光斗明代东林党著名人物,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张英清代宰辅大臣,康熙三十八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有“六尺巷”的故事。与其子张廷玉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数十年,参与了平藩、收台湾、征漠北、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编棚入户等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订和实行。 张廷玉清代宰辅大臣,张英次子。任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历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雍正皇帝临终,命其与鄂尔泰并为顾命大臣。乾隆朝,以两朝元老为朝廷所重,死后配享太庙。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 张廷璐清代高级大臣,张英三子。官至礼部左侍郎。 张廷瑑清代高级大臣,张英五子。由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升工部右侍郎。乾隆九年(1744),改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主江西乡试。另著《示孙篇》6卷。 张若霭清代高级大臣,张廷玉子。官至礼部尚书,袭伯爵。 张若渟清代高级大臣,张廷玉子。任兵部尚书,后改刑部尚书。方观承清代高级大臣,出于桐城“桂林方氏”。官直隶总督。 汪志伊清代高级大臣,嘉庆十一年,擢工部尚书。未几,授湖广总督。 姚文然清代名臣、文学家。康熙十五年,授刑部尚书。 姚元之清代高级大臣、书画家。嘉庆十年进士,累迁内阁学士,道光十三年,授工部侍郎,十八年,擢左都御史。善画人物、果品、花卉,书法尤精隶书。其著作《荷蓼图扇》、《花鸟图扇》,均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著有《使沈草》三卷、《竹叶亭诗稿》、《荐青集》、《竹叶亭杂记》八卷、《小红鹅馆集》等。 钱澄之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抗清志士,曾组织“云龙社”,与“复社”相应和。官至编修知制诰(南明)。曾在吴江起兵抗清。清兵攻陷桂林后,一度削发为僧,后还俗归隐故乡,改名澄之。其博学多才,诗文尤负重名,王夫之推崇他“诗体整健”。著有《田间易学》、《庄屈合诂》、《藏山阁文存》、《藏山阁诗存》、《钱饮光全集》、《钱饮光遗书》5种。

形象精炼的民间俗语集锦

俗语是熟语之一,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且形象精练的语句。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民间农业俗语合集.欢迎大家阅读. 1、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 (壮族)-谚语 2、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深水藏大鱼(西班牙)。 4、一人想一点,两人添一点,三人凑齐全。 5、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6、十个种竹,一年成林,一人种竹,十年成林。 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中国谚语

8、众人里面有圣贤,土石里面有金银。 9、微风聚在一起,就有台风的力量(越南)。 10、恶狼难敌众犬,好手难打又拳。 11、好虎架不住群狼。 12、众人拾柴火焰高。 13、人多力大,龙虎害怕。 14、土多好打墙,人多力量强。 15、大树成林不怕我,十根细线拧成绳。 16、树要成林,人要成群。 17、只要人手多,石磨挪过河。 18、三虎必有一彪,三鹰必有一鹞。

19、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20、百事靠人多,牌轩抬过治。 21、一人不敌二人智。 22、人多讲出理来,稻多打出米来。 23、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征服(伊朗)。 24、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蒙古)。 25、一个人的聪明有限,众人的智慧无穷。 26、若是大家都走到河里,鳄鱼便不敢张嘴(马尔加什)。 27、夫妻合心,其利断金 28、狼众食人,人众食狼。 29、鸟多不怕鹰,人多把山平。

30、众人拾柴火焰高 31、人心齐,泰山移。 32、一人主张,不如二人商量。 33、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34、一人意思二人计,三人出个好主意。 35、天上星多黑夜明,地上树多成森林。 36、众人扶船能过山。 37、一人做事不到,二人谋事有余。 38、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淮南子〉。 39、深山里出鹞鹰,众人里出高人。 40、人多成王。

六尺巷

《六尺巷》,说道理的方式很中国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一个以安徽桐城六尺巷典故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火了,它也就是此刻耳熟的春晚歌曲——《六尺巷》。 关于春晚的“造神效应”,业界无人不知。之前,李健《传奇》在坊间传唱,但怎么都是半温不火,直到王菲登陆春晚,瞬间就成天籁。而名不见经传的张正扬,仿佛可以复制男神李健的节奏。在经过赵薇的“开嗓”后,尤其是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大语境下,张正扬的《六尺巷》,或许将有不一样的轨迹升华。 此刻,民间也泛起对《六尺巷》上春晚的各种版本解读。《六尺巷》的故事中,清代宰相张英“让人三尺又何妨”包容气度,以及公权不为私用的内涵,都赋予了人们主观上很多偏向反腐题材的想象。不过,个人认为,赵薇演唱的《六尺巷》,更多的落点更是在于凡夫俗子们对于自己生活周边的修身探究。 譬如,张正扬的原唱版本中,副歌部分同时也是精华所在,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也是当年张英面对老家宅基地纷争的批诗。这种看似“拿来主义”,实则画龙点睛。而赵薇演唱的版本,则有些许改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改成了“街坊邻里常相敬,一段佳话永流芳。”想必,春晚主创的意图,还是把《六尺巷》的传统意境“高高举起,轻轻落下”,最终,用中国式的方法,来点题出传统文化中对于礼让的举重若轻。 英雄不问出处,但是故事却要“问渠那得清如许”。“礼让”两字,现已镌刻在六尺巷的抬头之处,它所在的桐城乃至于安庆,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文化的聚集重地。光说近代出类拔萃人物,足以如数家珍:张恨水、朱光潜、余英时、海子……

无独有偶,在徽州腹地的呈坎,也有一条像极六尺巷的百姓街,狭隘空间只能容一人通过,因此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块凸出来的谦让石,供过往行人相互礼让而行。可见,在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徽派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礼文化”的根深已是自然,它也能在建筑构造上都能枝繁叶茂起来。 家学渊源,善益子孙。不管是在徽派文化中的传承,亦或是春晚舞台的登高而唱,都是礼让“走得更远”的一小步而已。礼让二字,不管是为民者慎独慎微,还是为官者心存敬畏,都是一种“走心”的中国式修身。修身为先,自然就是大度做人。社会当下,贪权者漠视尺度,路怒症睚眦必报,民粹族死磕到底,皆是无礼又无让。因此,把礼让当成道理来思索和启示,人生或许有大境界。 央视猴年春晚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在真情、感人、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在思想性、娱乐性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呈现出诸多亮点,引起广大观众和网友的热烈反响。 纵观整台春晚,主题鲜明、基调昂扬,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体现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春晚剧组不负众望,为观众精心打造了“五个一”文艺精品,即一首歌曲、一个情景剧、一个舞蹈、一个小品、一个杂技。家、国、梦三点连成一条线将主会场与分会场连成一个整体,通过节目内容旗臶鲜明地高举中国梦、建小康的主旋律传播,突出春晚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六尺巷》简案教学提纲

《六尺巷》简案

精品资料 六尺巷的故事教案 一、创设情境,《六尺巷》歌曲导入 二、讲述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交通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今天的我们礼让,和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开明之士尚能如此,今天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处理小事小非,更应该比封建时代做的更好。事情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 三、拓展延伸:礼让名言警句、礼让故事。 关于谦让的名言警句 有一分谦退,便有一分受益处;有一分矜张,便有一分挫折来。——《弟子箴言·崇礼让》 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弟子箴言·崇礼让》 让名者名归之,让利者利归之。——《弟子箴言·崇礼让》 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安徽省桐城市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

安徽省桐城市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 一、引言 安徽省桐城市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是合肥经济圈唯一的县级市,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进而研究其开发策略,通过旅游产业提升桐城的经济发展水平尤为重要。 二、桐城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战略规划研究的一种分析技术,是指对现实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客观且综合的分析。笔者现应用其分析桐城市旅游资源。 (1)优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化:第一,旅游资源总量大,桐城市的旅游资源基本在每个乡镇都有所分布,数量多达82处;第二,自然资源丰富,有22处;第三,人文资源多样,多达60处。 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与完整性:桐城的许多旅游资源目前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且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为将来的旅游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2)劣势。经济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宣传力度不足,旅游知名度有待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3)机遇。桐城作为合肥经济圈的唯一县级市,可通过与圈内城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共同把

桐城打造成圈内乃至全国旅游休闲度假的优选目的地。 (4)挑战。旅游业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改善自然环境,对桐城市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使资源储量减少,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且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在对其开发时应考虑到其承受能力,不能无限度地开发。同时,应借助旅游业的发展相应地改善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 三、桐城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桐城属中尺度类边缘型旅游地和小尺度类边缘型旅游地,应建立核心―边缘旅游地模型。可将市区、龙眠山地区和孔城镇作为开发和深化桐城旅游的三个重点区域,辐射周边六个区域。 1.核心旅游区开发 (1)功能区分区。根据核心区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和旅游发展目标,把核心区划分为包括龙眠山、桐城市区、孔城镇三个地区的桐城文化旅游带:以桐城市区为节点,西北接龙眠山,东连孔城镇,依托丰富的人文与自然资源,在广阔的时空环境中全面展示桐城文化,形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2)旅游产品规划。加强核心旅游区自身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与周边区域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文化桐城:桐城文化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祭祖旅游产品。古色桐城:古

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征求公众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市政府决定修编《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现已委托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依据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现将评估报告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请公众以回帖或信函方式发表意见。信函请寄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规划处,信函上注明“评估报告征求意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意见收集整理后予以上报。 特此公告 桐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二○一一年四月二日 目录 第一章评估背景 (1) 一、评估依据 (1) 二、评估目的与任务 (2) 三、评估范围、对象与期限 (4) 四、评估思路 (4) 第二章现行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与评价 (6) 一、城市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6)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情况 (10) 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 (18) 四、规划决策机制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40) 五、规划管理技术措施建立和运行情况 (41) 六、土地、交通、产业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42) 七、专业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情况 (44) 八、规划实施总结和综合评价 (44) 第三章现行总规修改必要性分析 (50) 一、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50) 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51) 三、安徽省“十二五”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要求 (51) 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52) 五、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53) 六、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53) 七、重大交通、水利建设工程布局带来的影响 (54) 八、总结 (54) 第四章现行总规修改的相关建议 (56)

民间谚语俗语大全

民间谚语俗语大全 导读:1、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帽。 2、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盃不如无。 3、人生稀有七十余,多少风光不同居。 4、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5、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6、端人碗受人管,吃人饭看人脸。 7、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8、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时且高歌。 9、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10、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11、平常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12、一口吃不了胖子,一脚跨不到天边。 13、在家不瞒父母,看医不瞒大夫。 14、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近寻死路。 15、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16、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17、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18、一亩园,十亩田。 19、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20、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窝。

21、你急他未急,人閒心不閒。 22、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猪狗窝。 23、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24、赤红面子累死汉子。 25、人帕老来穷,谷怕午时风。 26、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27、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28、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29、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30、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31、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32、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33、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34、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35、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捲舒。 36、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37、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38、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9、千中有头,万中有尾。 40、红罗帐中真地狱,鸳鸯枕上是刀山。 41、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中国民间俗语大全讲解

八月初一下一阵, 旱到明年五月尽。 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多锂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 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

六尺巷记 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 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 六尺巷牌坊2 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编辑本段意义与保护 毛主席在建国后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经讲到这个故事,说起这四句诗,用来表达两国之间的事宜应该谦让、平等。只是后来我们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了。 2008年2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来桐城视察,在与讲解员谈到即将视察的六尺巷时,吴仪风趣地说:“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那时的吴家做得不太好。”引得周围人笑声一片。

在六尺巷视察时,吴仪对六尺巷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看得非常仔细,临离开时,吴仪很严肃的说:“六尺巷的故事告诉世人:大度做人,克己处事。” 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在我们古代已经提倡了,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是很多,尤其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心胸宽广、放眼远处、恭谦礼让的人无论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在物欲横流、钱、权当头的今天,提倡这种美德,似乎更为必要。 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六尺巷已经是桐城古城的旅游景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所以,到安微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

我的家乡在桐城

我的家乡在桐城 我的家乡在桐城,一个已经被世人遗忘的小地方,她寂寞而又静静地卧在安徽。家乡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学流派——桐城派一直是家乡人的骄傲,一曲《天仙配》响遍寰宇,但由于现在经济的发展滞后影响了文化的继续繁荣。 一 独特的风格是一个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城市无论大小,大者如北京,贵为一国之都,庄严崇高;上海,名副其实的东方大都市,开放活跃;小者如江南姑苏,水声欸乃,委婉之极;再如张家港,虽无丰厚的文化遗存,但文明美丽,也算独标一帜。我的家乡桐城,同上述城市相比,虽缺乏北京紫禁城的大气,也没有上海的繁华;虽难比姑苏的温润,也不曾如张家港般精雕细琢,但也一样在一千三百年的历史风雨中,静静地立着,并活了下来,并且不断地在扩大、在拓展、在延续、在创造和拥有辉煌。 桐城的灵魂就是书,就是文,就是雅,就是实。我常在心灵上暗暗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座小城的风格,那就是“清香”。 二 唐至德二年,桐城设城。地处皖中,“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的龙眠山恰给这小城做了青翠的屏依。何以名桐城?或曰:春秋时桐国公邑于此,城内桐溪至今仍蜿蜓清流,足以证之。而我偏不信。我宁愿相信桐城是万桐之城的传说。自小时,在乡间山前田后,随处可见一棵棵青桐。或虬或曲,或舒或拢,其上所结桐子,黄时则扑之,聊可补贴家用。“桐子青,桐子黄,桐子树下望婆娘”,童谣腆腆,至今犹在耳际。稍长,我便信了桐城之名得之于万桐,当初建城之时,城郭内外,青桐遍野;桐花香里,城墙巍然。那桐花的素朴、典雅之中,或可正预示了这座城市的将来。而在桐花的素朴、典雅之中,隐隐透出的淡淡的清香, 是否正开启了这座城市书香不绝的源头? 三 清晨或者黄昏,小城泊在朝霞或夕晖中,将一千多年来的风云际会,都悄悄藏在文庙的大殿里。风铎鸣响,则使人禁不住抬头,想听听小城到底要诉说些什么?是它的光荣,还是它的耻辱?是它的悲哀,还是它的欢欣? 都有,又都不全是。小城的倾诉,同满城樟树所散发出的清香一道,深邃恬雅。你得屏息静听,且要细细地想,细细地咀嚼,细细地回味。这样,你听到了宋画第一李公麟笔下马蹄的嗒嗒声,“马蹄嗒嗒是个美丽的错误”,这马蹄却雄健、激越,它掀开了有宋桐城的漫漫长卷。许多的人物过去了,许多的人物又鲜活起来。白描的桐城,因为这马蹄,在大宋的史册上响亮地点了一脚。以至于今日,龙眠山的媚笔泉和李公麟隐居的龙眠山庄,还时时可听见马鸣萧萧,使人想起苏辙的《龙眠山二十咏》,也使人觉得,这座依山而建的小城,还永远在期待和希望、昂扬和奋进着。 四 “有井水处皆歌柳词”,宋时白衣卿相柳永,可谓风光已极。其词缠绵悱恻,其声哀婉幽绝,然其深入民间,采词民间,故人皆歌其词。这座小城,在有清三百余年的王朝历史中,它的名字也如“柳永”这个名字一样,在神州大地上传诵,以至有人叹曰“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 确实,清初甫定,文坛凋谢。一部分文人守亡明贞,不肯出来;另一部分人虽降清,却时时有失节之虞。及至五十年后,方苞以戴名世《南山集》案罹祸,不死却以布衣值南书房,一方面其心中对亡明不无遗老之念,另一方面又感皇恩浩荡,所以殚精竭虑,入值之余,则会二、三文友论诸时文。一个文学流派就这样诞生了,后来刘大魁又稍事总结,及至姚鼐,则体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大全

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大全 导读: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得言简意赅得短语,多数反映劳动人民得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得。它多是口语形式得通俗易懂得短句或韵语。下面是有关农业生产得谚语大全,请参考! 有关农业生产得谚语 1、见蔓不见瓜,必定拿车拉;见瓜不见蔓,只能挑几担。 2、甘蔗秆秆长,适当放宽行。 3、早晨不割烟,晌午不摘瓜。 4、青苗不可毁,一毁三不收。 5、见病株就拔,见害虫就拿。 6、年年防灾,时时防虫,轮作轮种,防病防虫。 7、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百治不如一防。 8、白菜栽根,青菜栽心。 9、茄子越大越嫩。 10、要吃萝卜大,不过六月夏。 11、花生土内长,秧苗节上生。 12、除虫没有巧,第一动手早,春天杀一个,强过秋天杀万条。 13、干种萝卜湿种菜。 14、种菜容易除虫难。 15、要得花生好,经常薅草草。 16、人怕年老穷,禾怕秋后虫。

17、六月吃一兜,秋收少一斗。 18、金瓜要摘枝,南瓜要摘顶。 19、草是虫得窝,无草不生虫。 20、黄瓜爱水,丝瓜爱藤。 21、有好苗,不管好,结果还是收不到 22、不是把式不出乡,不是肥土不栽姜。种上几畦菜,不怕年成坏。 23、草是庄稼害,草旺庄稼坏。 24、不施肥,收一半;不治虫,光眼看。 25、水地葫芦旱地瓜,生地茄子熟地瓜。 26、光栽不护,白搭工夫。 27、冷风冷雨秧要坏,放水撒灰盖被盖。青苗不可毁,晚苗不可赖。 28、边种边管,保证增产。 29、冬天把地翻,害虫命归天。 30、杀虫一条,保住百苗。 31、种地勤锄草,庄稼收成好。 32、萝卜是根,耕地要深。 33、麻地不宜平,免得雨水停。 34、高山多雾出名茶。 35、山药勤摘花,挖得时候用车拉。 36、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在桐城一条很不起眼的街道旁,立着一座十分显眼的石牌坊,上面写着“懿德流芳”四个字。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为旌表谦让精神而立的牌坊。 牌坊的后面,是一方诗书照壁,记载着康熙四十年发生于城内的一桩邻里纠纷。史料记载:桐城西后街的巷南原为宰相张英府,巷北为吴氏宅。当时,相府家人与吴氏因地界发生纠纷。家人一封书信,快马送到京城,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上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立即拆让三尺,吴氏深为感动,也退让三尺,于是形成了照壁后面的这条六尺宽的巷道。小巷长180多米、宽2米,东边是一座“礼让”牌坊。如今,从“六尺巷”过往的游人和行人络绎不绝,小巷深处仍然显现出少有的繁华。 故事的主人公张英是清代名臣,历任工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虽然身份显赫,老相爷却并没有仗势欺人,他轻启朱毫,四两拨千斤,简简单单的几句诗,就化解了原本剑拔弩张的邻里矛盾。 行走于六尺巷间,想象着张英以首辅之尊礼让三尺,更感觉别有一种清新雅静。若非六尺巷,很多人可能对张英并不熟悉。但是他的儿子张廷玉却耳熟能详。张廷玉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任上深得雍正、乾隆两代皇帝的信任,这一点与张廷玉的性格有直接关系。良好的家风使他养成了为人谨慎、不事张扬的性格,他有一句名言叫“万言万当,不如一默”;雍正也称他“外和平而内方正”。 张英在桐城市城郊建造了“双溪草堂”,如今草堂已了无踪迹,但是康熙皇帝为“双溪草堂”題的一副对联却流传了下来。对联写着,“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道出了张家一门淡泊致远、少与人争执的处世哲学。 张廷玉死后,乾隆下诏以皇族礼仪厚葬,加谥“文和”,配享太庙,成为汉臣配享太庙第一人,并开清代文臣封伯侯之先例。所以他的墓园也叫“文和园”,位于风景秀美的龙眠山麓,墓道旁排列着形态各异的神兽和石刻,颇有皇家气派。墓园里还有两块雍正亲题御碑,称他为“赞猷硕辅”、“调梅良弼”。 三个多世纪过去了,虽然老相爷早已高卧于桐城的龙眠山中,但六尺巷依然横亘于这城市的一角,静观着岁月的流逝与人间的沧桑。六尺巷和父子双宰相的故事历久弥新,成为桐城文化积淀中最醇厚的部分。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許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的精神上。 1958年,毛泽东接见前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过此诗。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诗可作佐证。不与人计较斤两得失,大度处之,收获远过于原来争求。 2006年11月21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欣然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他说,六尺巷里曾诞生过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它昭示中国人民追求和谐的传统美德,闪耀着超越时空的思想光辉。 启迪:邻里相让,社会和谐,与人方便,与已方便。古人能为之,今人有何不能为?

《拣选18套合集》安徽省桐城市2020-2021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桐城市2020-2021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点B 与点C 关于点A 对称,A 、B 两点对应的实数分别是3和﹣1,则点C 所对应的实数是( ) A .1+3 B .2+3 C .23﹣1 D .23+1 2.小明和小亮按如图所示的规则玩一次“锤子、剪刀、布”游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明不是胜就是输,所以小明胜的概率为 12 B .小明胜的概率是13,所以输的概率是23 C .两人出相同手势的概率为12 D .小明胜的概率和小亮胜的概率一样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3a a += B .()236b b -=- C .235c c c ?= D .()2 22m n m n -=- 4.如图,已知l 1∥l 2,∠A=40°,∠1=60°,则∠2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80° D .100° 5.某药品经过两次降价,每瓶零售价由168元降为108元,已知两次降价的百分率相同,设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

A .168(1﹣x )2=108 B .168(1﹣x 2)=108 C .168(1﹣2x )=108 D .168(1+x )2=108 6.如图数轴的A 、B 、C 三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 、b 、c .若|a ﹣b|=3,|b ﹣c|=5,且原点O 与A 、B 的距离分别为4、1,则关于O 的位置,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 A .在A 的左边 B .介于A 、B 之间 C .介于B 、C 之间 D .在C 的右边 7.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A .()222x y x y +=+ B .()236x x = C .()2 236x x = D .224a a a += 8.一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有5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黄球,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1个球,是黄球的概率为( ) A .310 B .15 C .12 D .710 9.图为小明和小红两人的解题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计算: 31x -+231x x -- A .只有小明的正确 B .只有小红的正确 C .小明、小红都正确 D .小明、小红都不正确 10.如图,PA 切⊙O 于点A ,PO 交⊙O 于点B ,点C 是⊙O 优弧弧AB 上一点,连接AC 、B C ,如果∠P=∠C ,⊙O 的半径为1,则劣弧弧AB 的长为( ) A .13π B .14π C .16π D .112 π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

民间谚语大全

民间谚语大全(一) 三人同心,黄土变金。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三早抵一工,三补抵一新。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山大压不住泉水,牛大压不死虱子。山高树高,井深水凉。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山有高低,水有深浅。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闪光的不全是金子。 善恶不同途,冰炭不同炉。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上顿不吃饱,下顿省不了。 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少不惜力,老不歇心。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肠胃。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舍不得苗,抱不到瓢。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身不怕动,脑不怕用。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十帮一易,一帮十难。 十个梅子九个酸,十个官儿九个贪。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十里认人,百里认衣。 十年栽树,百年歇凉。 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食鱼要肥,食肉要瘦。 食在广州,住在苏州。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事大事小,身到便了。 事莫做绝,话莫说尽。 事怕合计,人怕客气。 是草有根,是话有因。

是饭充饥,是衣遮体。 是好说不坏,是坏说不好。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 手怕不动,脑怕不用。 手舞足蹈,九十不老。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树怕剥皮,人怕护短。 双手是活宝,一世用不了。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大湿不了船,火大烧不了锅。 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水满自流,人满自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 水涨船高,风大树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睡着的人好喊,装睡的人难喊。 顺的好吃,横的难咽。 顺藤摸瓜,顺水求源。 顺着鸡毛找鸡,顺着蒜皮找蒜。 说归说,笑归笑,动手动脚没家教。说人别说短,打人别打脸。 说书的嘴快,演戏的腿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贪别人个花,误自己个家。 贪得一时嘴,受了一身累。 贪小失大,惜指失掌。 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天不严寒地不冻,人不伤心泪不流。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天才和懒惰结伴,等于一事无成。天冷不冻织女手,荒年不饿勤耕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无二日,人无二理。 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经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条条道路通罗马。 铁冷了打不得,话冷了说不得。 听话听音,看人看心。 听人劝,吃饱饭;识人教,武艺高。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_个人励志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_个人励志 桐城的六尺巷故事 作者:沈裕慎 在安徽游历时,途经桐城,我想起了从古传扬至今的六尺巷的故事。于是,我决定下车,前去游览。 桐城市的城区并不大,经路人的指点,在桐城的西后街,我寻到了这条貌不惊人,极其平平常常的小巷。六尺多宽,百来米长,路面有些高低不平,因是用鹅卵石铺就的。

六尺巷的来由,是有一段佳话的。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在京官至礼部尚书,人称张宰相。家人打算扩大府第,修院墙,要邻居吴府让出三尺地界。吴府对张府的要求,寸土不让,断然拒绝。遂告到官府,一方为高官,一方为望族,县令不敢贸然行事。张英家人便修书一封,送往京城,要他出面干预。张英看罢来信,对家人依官仗势,深感扰虑,便回复诗一首: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英家人接此复信,看到此诗,二话不说,立即照办,遂主动后退三尺筑墙。吴府老爷得知此情,深受感动,也令家人对院墙后移三尺。当地人知悉后,纷纷传颂此事,引为美谈,并给这条小巷子,取名“六尺巷”。张英也不失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站在巷口,我看到有棵老槐树,有两人环抱之粗,高耸十几米,枝叶繁茂,遮蔽了一片荫凉。树下,石桌石凳,围树而造。几位老人,悠闲地摇着蒲扇,正在谈笑风生。见我走近,其中白发苍苍的一位,神情淡定地说:“争

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啊!”我还之以微笑。老人如禅的话,一语道出了六尺巷传唱千古的原由,这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因此,倍受尊崇,影响深远。 缓缓漫步,我走入巷中,卵石光滑的地面上,如同在脚底间游走。此起彼伏的蝉鸣,从槐树上传来,在巷子里左跌右撞地回荡,声声敲击耳畔。望着斑驳的墙壁,我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抚摸,青砖石上,沟壑纵横,残留着历史的沧桑。不知不觉,仿佛时光流转,又回到了那几百年前,我仿佛亲眼目睹,张吴二府,化干戈为玉帛的感人情景。 如今,当地政府在六尺巷旧址前,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石牌坊,上面题写了“礼让”两个大字。礼让是心灵的丰盈,精神的成熟、生存的智慧;礼让是对别人的释怀,对自己的善待。能弯曲的树不一定是廉价的木,如榕树;有礼让之心不一定是柔弱之人,如张英。礼让是大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礼让是蓝天,有高清迈俗的境界。礼让的别名是:从容、自信和超然。 踩着卵石,一寸一寸地扶着石壁,我向前走……这时,我想,如果没有当年的那首诗,如今怎么会有这条幽幽的六尺小巷呢!油然间,我悟出:一

民间谚语大全

民间谚语大全 以下是关于民间谚语大全,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民间谚语大全 1、来而不往非礼也。 2、喜欢说假话的人自以为高明,实际是自己欺骗自己。 3、男到五旬正当年,战马弓箭不离身。 4、理不说不明,火不点不燃。 5、井水不犯河水。 6、创造幸福靠双手,前进还须攀高山。 7、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8、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9、好话不好听,好心无好报。 10、本事不是来自天上,都是努力学习得来。 11、卖啥吆喝啥。 12、烧火要空心,做人要真心。 13、见过鬼的怕黑。 14、哭错了坟头。 15、磨刀不误砍柴工。 16、好心待人,自己得好报。 ·

17、没有弯弯肚子,不吞弯把镰。 18、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19、拉完磨杀驴。 20、心直口快,就像翱翔蓝天。 21、没罪找枷扛。 22、老鸡不上灶,小鸡不乱跳。 23、品德好坏看行为,籍贯何处听口音。 24、猫一天狗一天。 25、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6、君子动口不动手。 27、不埋头干点苦活路,香甜的事物又从那里来。 28、醉汉口里吐真言。 29、骗子的嘴巴会讲经,小偷的眼光最敏锐。 30、买四两棉花纺一纺。 31、老头要请,小孩要哄。 32、人老思家乡,乌老思窝巢。 33、假话说一次,真话都无人信了。 34、驴唇不对马嘴。 35、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36、路不怕远,只要不停的走。 37、没病不死人。 ·

38、空口说白话。 39、没有卖后悔药的。 40、军令如山倒。 41、砍的没有旋的圆。 42、男人到拉萨也没有人说好坏,女人去背水也有人说闲话。 43、喜欢吹捧的人,暂时也会占点便宜。 44、来得容易去得快。 45、假传圣旨。 46、老虎屁股摸不得。 47、拉不出屎来怨茅房。 48、水中的鱼儿上不得上岸,山里的老虎下不得滩。 49、看人下菜碟儿。 50、脸红脖子粗。 51、口说如风吹,实践是真金。 52、家有二斗粮,不当孩子王。 53、见强者不能惧怕,遇弱者不要欺侮。 54、人不知足,反送了自己的性命。 55、春天的气候忽冷忽热,人生的道路有祸有福。 56、贪心如果太甚,很快就会掉入深渊。 57、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故事《六尺巷》

《六尺巷》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一纸书来只为墙(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唯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张英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村民们可以由此自由通过。六尺巷由此得名。 宽容不仅需要“海量”,更是一种修养促成的智慧。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宽容。通常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大都是怒发冲冠,要狠狠批评,有时甚至妄加断言。这样不但不能促使学生悔改,而且会使学生“破罐子破摔”。教师如果无法容忍学生的缺点,就会对学生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下的教师与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教育自然不会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明白:宽容是一种豁达,是一种智慧,一种艺术,是“两幅图画”式的善意惩罚。

安徽省桐城市药王庙

药王庙简介 药王庙始建于宣统二年,岁次庚戌年(1910年)。其时清朝政府已腐败无能,天下大乱,民生难为,病疫频发。尤其是儿童生麻疹、过水花,便十有九夭。千村薜荔,万户萧疏。在这百无聊奈之际,百姓把生的希望寄予神仙菩萨身上,便自发的在这崇山葱郁、清泉四转、山坳开阔之地。依北向南修建庙宇,名为药王庙。借助孙思邈这位旷世神医之灵,以佑苍生。 其时仅建三间土木结构的小瓦房,神龛里供着几尊法身不大的泥塑佛像,当地群黎每每前来焚香朝拜,祈祷平安。那是庙内尚无住僧,真所谓:“堂空无主风扫地,嫦娥有情月为灯。” 时至一九三五年秋,一游僧到庙居住(法名释真空),当地百姓见他为人正派,且有创业之心,便要求他当下常住。后来也就由他主持该庙佛事,在他主持二十余年里,增做了斋房两间,寮房三间。将原有三间正殿扩建为五间,庙院场所约占1.2亩。彼时佛事兴隆、游屐不绝、木鱼声声。转眼到了一九五三年春,真空大师因故离开庙庵,随后由释悟根到庙住持(释悟根即是释正修)。随着时光的流逝,庙宇渐荒落邑,佛事

式微。到了一九六五年秋,“文革”之风迅猛异常,这所庙宇也难逃一劫,便给拆除了。将比丘尼释悟根下到谷林村民组以五保性质给予供养,庙宇场基开垦种庄。 事过境迁,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落实。继谷林寺复修后,药王庙于一九九五年秋也随之复建。但由于资金紧缺、山道难行、运料不便,仅修建不足三十平方米的殿堂,佛像也只是泥塑简易的法身。殿堂四周仍是杂草丛生、荆棘载途,严重的隐藏者不安全因素—火烛。 二零零九年清明时节,陈永涛、王昌盛两位先生踏青扫墓。路过该庙,便燃烛焚香,拜佛祈祷。礼仪之后,环顾庙宇,见此环境之差,顿生重修之念,当即许下千金之诺。翌年之秋,委托都立新先生全盘负责、开山修道、盖房建宇。经都立新先生细心筹划,周密安排能工巧匠夙夜辛苦,通力合作,历时十八个月使工程如期竣工。而今,一条长 4.2华里、宽 4.5米的盘山之路(水泥路)犹如一条银灰色飘带,在山间缠来绕去。给这万绿崇山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殿宇两进,前进为三开间,后进五开间;东西设有寮房,楼式三十余间:东侧另设斋房两间。总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一律是古典式建筑:飞檐翘角,斗拱

春节民间谚语大全

春节民间谚语大全 1、二十六去买肉。 2、二十九贴倒有。 3、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4、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5、二五八,好回家。 6、嘱咐截紫绉,要把靴口沿。 7、三十晚上坐一宿。 8、年到二十四,爱买年料无主意。 9、年到二十八,想去想转无括煞。 10、正月十五元霄圆。 11、十三糖瓜粘。 12、上马饺子下马面。 13、三十晚上坐一宿。初一的饺子。 14、二十七宰公鸡。 15、初三合子往家转。 16、二十四扫房日,十五去碾谷。

17、年到二十六,年关难过出目汁。 18、二十七去宰鸡。 19、初二的面。 20、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 21、初五、初六捏面团。 22、二十五去碾谷。 23、初一饺子初二面。 24、年到初五六,无酒又无肉。 25、年到二十二,无心又无事。 26、年到二十九,无钱还债无路走。 27、带子红网纲,官粉四五钱。 28、二十五,磨豆腐。 29、初七、初八炸年糕。 30、三十晚上熬一宿。 31、二十五擂大鼓。 32、上马饺子下马面,起脚包子落脚面。 33、三六九,往外走。 34、妮要坠子戴,小要核桃玩。

35、初一的饺子。 36、年到二十一,人家欢喜涯叹息。 37、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去宰鸡。 38、二十九蒸馒首。 39、二十四,扫房子。 40、二十四扫房子。 41、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 42、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 43、二十四扫房日。 44、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 45、二十八白面发。 46、年到二十三,紧想就紧惊。 47、二十五窟窿堵。 48、十一、十二八宝粥。 49、大年初一扭一扭。 50、起脚包子落脚面。 51、二十六,炖锅肉。 52、将把新年过,衣服要周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