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性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性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性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性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放射性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放射性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坚持防御和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危急事件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重点,以全力保证人身安全为核心,以建立危急事件的长效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危急事件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特制定《放射性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本预案。

1.2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等相关规定而制定。

2 内容

2.1、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1.1 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副组长事故部门的分管厂级领导

成员其他厂领导、副总工程师、厂工会、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基层单位第一责任人

2.1.2 放射物质泄漏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办公室

第 2 页共 2 页

主任副总工程师

副主任安监负责人、生技负责人、运行管理负责人、检修负责人、培训负责人、工会专职

2.1.3 职责

组长职责

(1)贯彻落实国家、集团公司的有关放射性物质管理的法规、政策等,并进行部署;

(2)负责本单位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修

订;

(3)督促检查做好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全面负责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救援、调查、恢复工作;

(5)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副组长的职责

(1)检查各分管部门对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2)指导各分管部门的工作;

(3)协助总指挥正确处理在危急情况下的救援、调查、恢复工作。

第 2 页共 2 页

成员职责

(1)建立健全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2)对本部门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及时汇报、救援、恢复、调查并提出防范措施。

办公室职责

(1)负责监督各部门对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执行情况;

(2)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3)每年组织相关人员修订本预案;

(4)每年xx月份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本预案的演练;

(5)对发生的危急事件及时汇报、调查、责任处理。

2.1.4 抢救小组

组长:工会主席

成员:物业公司经理、医务所人员

职责:保证伤员的抢救及将伤员安全送往医院。

2.1.5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生产调度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

第 2 页共 2 页

成员:生产调度部主任设备技术部主任保卫部主任安监部主任卫生所所长材料管理部主任行政事务部主任

2.1.6总指挥的职责

(1)发生事故时由总指挥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4)组织事故调查,总结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副总指挥的职责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2.1.7 指挥部成员职责

2.1.7.1安全监察部主任职责

协调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2.1.7.2生产调度部主任的职责

a、负责事故处理时生产系统的隔离等工作;

b、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c、负责事故现场放射性物质的的监测工作;

d、必要时代替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第 2 页共 2 页

(3)设备技术部主任的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及设备维护

(4)保卫部主任职责

负责治安保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5)卫生所所长的职责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受伤人员的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6)行政事务部主任的职责

负责抢救受伤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2.1.8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安监部、设备技术部、生产调度部、思想政治工作部、保卫部、车队、物业公司医务所、总经理工作部、行政事务部全体成员;运行、检修部门的相关人员;

2.1.9应急通讯

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电话号码

日常管理办公室电话办公室主任手机

医院门诊××××市医急诊 120

厂总机××××厂部值班××××

第 2 页共 2 页

2.2危急事件的表述

放射性物质的类型

(1)核辐射

(2)x射线

(3)其他放射性物质

2.3危急事件的预防

2.4危急事件的应对及预案的启动与结束

2.4.1 放射性物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条件

放射性物质发生漏泄后,无法控制的应立即启动此预案。

2.4.2 应急救援措施

放射性物质发生漏泄后,无法控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2.4.3最早发现放射性物质漏泄者应立即向安监部、值长、医务所报警;

2.4.4安监部、值长、医务所接到报警电话后,应迅速通知有关分场、部门,查明扩散严重,立即发出应急救援预案处置指令,立即通知指挥部及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2.4.5指挥部成员通知所在部门按专业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公安、

第 2 页共 2 页

劳动、环保、卫生等领导机关报告情况;

2.4.6发生事故的部门要迅速查明漏泄点和原因;

2.4.7医务所人员到达现场后,戴好防护用品,首先查明有无受伤害的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受伤害者脱离现场,严重者尽快送医院救治;

2.4.8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和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各应急专业救援队伍立即开展救援。如果事故扩大,应请求支援;

2.4.9生产调度部、安全监察部、设备技术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同发生事故的部门,查明放射性物质泄漏部位和范围否是能控制,迅速指挥停运隔离;

2.4.10保卫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与医务人员配合立即救护伤员,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重伤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2.4.11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在生产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安全监察部、生产调度部、设备技术部、工会、劳动人事部积发生事故的部门人员参加的事故调查度,调查事故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第 2 页共 2 页

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快速、有效地对本公司工程建设发生的一般以上人身伤亡事故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可能产生的人员伤害,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有序控制处理,使事故现场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助,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按照“统一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各部门、各施工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紧密配合,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2 编制依据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特编制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程建设一般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术语和定义 1.4.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分为: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 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1.5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 本预案为公司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当发生其他自然灾害或事故造成符合本预案1.3等次生灾害时,本预案与各种自然灾害或事故应急预案同时启动。 1.6 工作原则 1)救人高于一切; 2)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3)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4)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5)施工单位分片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2 单位概况 2.1 应急资源概况 2.1.1 应急保障总体要求:建设工程各施工单位、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根据总体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2.1.2 应急队伍保障:按照“ 3.1.3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成及职责”要求各施工单位组建应急专业队伍。 2.1.3 经费保障:公司财务部将应急经费列入预算,建立健全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经费首先由事件责任单位承担,事件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应急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 2.1.4 通信与信息保障:公司综合部建立通信与信息网络系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2.1.5 其它保障: 2.1.5.1 交通运输保障:各施工单位应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配备交通运输工具,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交通运输支持。超出施工单位项目部能力的由应急管理委员会协调解决。 2.1.5.2 治安保障:各施工单位需要配备适当的治安保卫人员,对事件现场实行警戒和紧急疏散。综合部进行统一协调指挥。 2.1.5.3 技术保障:工程部成立应急救援技术专家组,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完整word版)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

温州市**五金有限公司 2018年危化品泄漏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危化品仓库和污水处理车间的酸液泄露。 三、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企业员工和群众生命安全。 2) 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1 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张福良 副组长:周高峰、胡明云 成员:向俊、周俊芸、郑世平、李京洲、谢保杰、杨茂荣、刘小华、易巍、齐贤生、范卫平 2应急指挥领导领导小组职责: 2.1负责设备事故现场救援的指挥、协调工作。 2.2负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2.3负责组织对事故设备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设备运行。 2.4负责组织事故鉴定和事故原因分析工作。 2.5负责设备事故的处理。 2.6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委会,联系电话56585659: 3 按规定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组长:周高峰 副组长:范卫平、胡明云 成员:宋升强、黎佳敏、彭加兵、田志友、杨忠发、徐兴建、王晨、韩先锋、谢保杰 4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4.1负责事故的应急与响应工作; 4.2负责及时与公司应急行动指挥部和有关部门联系以解决问题,安排事故调查小组赴事故发生地处理问题。 4.3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领导部的指挥下,承担警戒、抢险、救人、抢救财产、设备和疏散群众任务。 4.4负责向应急行动指挥小组和相关部门报告。 4.5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厂内机动车辆事故调查处理。 5 应急预案物资准备 防毒面具、耐酸防化服、防酸面罩、耐酸手套、耐酸雨鞋、应急车、检修工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88号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8号 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 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焕宁 2016年6月3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公司丁烷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 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公司的生产特点使用的丁烷,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丁烷泄漏时,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5%时,可导致人体缺氧而造成神精系统损害,严重时可表现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其危险点主要分布在丁烷仓库、加压区、充装区。 丁烷泄漏的原因和特点 1.丁烷泄漏的原因: ?阀门垫片损坏,出现裂缝,引起泄漏。 ?压力表损坏。 ?管道破裂。 2. 丁烷泄漏的特点: 丁烷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具有易燃、可燃气体的双重性,比空气重。如发生泄漏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 2. 应急基本原处置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区域联防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组织体系见图1。

指挥机构及职责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总指挥:张巨登 副总指挥:陆斌斌 成员:周帅帅、苏富宝、余红霞、肖荣、卢秀芳、黄锡萍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宁波市佳百仕电器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由生产部和办公室组成。 主任:陆斌斌 副主任:周帅帅 职责 (1)现场总指挥的职责 1)听汇报 各单位现场负责人向总指挥汇报事件原因初步分析、火势大小及爆炸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物料泄漏情况、工艺处理情况、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应急人员及器材到位情况、气象情况、救援措施情况和周边情况。公司应急救援相关部门和单位按职责分工向总指挥汇报事故发展情况及开展的救援准备、事故控制工作。 2)观态势 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沿事故源外围观察事故的发展态势,进一步了解现场工艺处理情况、人员救治情况及事故可能的发展情况。 3)作决策 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根据事故的发展对以下情况进行决策: a)公司救援力量不能满足现场救援需要时,是否请求外部救援力量支持; b)为降低事故损失或减轻事故影响,是否采取紧急避险措施,是否需要对相邻装置、设施或居民进行关停、疏散、封闭; c)是否需要调拨外单位救援物资或紧急采购救援物资; d)本预案不能满足救援需要时,决定使用何种方案; e)当事故无法控制并有可能造成二次爆炸等危险时,是否撤离现场处理人

某加油站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某加油站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某加油站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1)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2)梯台坠落造成的人员伤亡 (3)人员触电造成的人员伤亡 (4)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5)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6)遭遇抢劫造成的人员伤亡 1.2 危害程度分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可与其他有可能涉及人员伤亡的应急预案同时启动。 2 应急组织人员和职责 加油站经理(张瑜)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 加油站核算员(段亚萍)负责通讯、报警联络。 加油站前庭主管负责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加油站其他当班员工负责执行现场指挥的调配,完成交办的任务。 第 2 页共 2 页

3 预防与预警 发现险情,经过加油站当班前庭主管以上任意一名管理人员确认险情后,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加油站经理(或前庭主管)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态的发展,命令加油站核算员向不同级别的上级领导报告。 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119、120,如果事态扩大,情况紧急,要及时与周边企业、附近居民小区街道办事处联络,告知加油站出现的紧急情况,请求配合疏散及救援。 (1)紧急情况的类型(火灾、天然气泄露、燃油外溢、人员受伤等); (2)事发加油站的名称、地址; (3)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4 应急处置措施 (1)当伤员伤势较轻时,可由现场临时医疗小组就地处理;致命或严重的伤害应由核算员及时拨打120求助,现场工作人员应协助医护人员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2)必要时停止营业并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 应急结束 确认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后,由站经理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 第 2 页共 2 页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氨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氨泄漏预防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范围,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三、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 1.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体,危险品中属于3.2类有毒气体,其分子式为NH3。在标准状态下,其密度为0.771kg/m3,常压下的沸点为-33.41℃,临界温度为132.5℃,燃点为651℃。氨挥发性大且易溶于水,在20℃水中的溶解度为34%。氨气与空气(15~28%)或氧气(14.8%~79%)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气体,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 1.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虽然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但在空气中持续接触火源,便会发出绿色的火焰,燃烧后生成氮气和水。 (2)爆炸性 氨按一定的比例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火源会引起爆炸。另外,液氨与氟、氯、溴、碘、强酸接触,会产生剧烈反应而爆炸、飞溅。 (3)腐蚀性 对铜、铜合金等有强烈的腐蚀性,故氨系统中不宜使用铜零部件。 1.3存在危险性分析 (1)若遇高热,会导致存贮设备压力容器超压,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性。 (2)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明火、高热易引起燃烧,发生爆炸。 (3)氨大量泄漏时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危机周边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4)氨可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1.4人体毒害性分析 (1)对呼吸系统的伤害 氨是敏感性气体,很低的浓度即可被察觉,通常浓度在5~10ppm即可闻到臭味,对嗅觉产生影响,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等症状。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患者会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黏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窒息、中毒性肺水肿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微量的氨进入眼睛,会产生刺激流泪。高浓度的氨进入眼睛时,会侵害眼睛内部,导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3)如持续吸入微量氨气,会引起食欲减退,并对胃有损害。 (4)液氨如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冻伤、灼伤等症状。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方圆物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地进行企业安全防范、监测和预控,树立安全管理思维,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的管理,从而建立组织完善、反应快速、对外一致、责任明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应急机制,使企业在困境中化险为夷,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本公司进行突发性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管辖范围内所有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公司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

1.5 应急工作原则 1.5.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入手,防患于未然。加强对突发性事故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突发性事故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对突发性事故防范和处理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消除或减轻突发性事故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1.5.2快速反应、时时监控的原则:坚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不许拖延、推诿;结合工作实际,落实责任到人,抓现场管理、细节管理。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事故的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及思想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充分利用现有应急救援力量。 1.5.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在本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密切配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突发性事故所造成的不同伤害,采取得力措施,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成立应急办公室,是企业为应付或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所设置的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实施培训,建立规范的制度、程序等。 应急总指挥:韩金刚 副总指挥:扬俊德

化产车间粗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山西省焦炭集团益隆股份焦化有限公司化产车间粗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方案 化产车间 2013年7月9日 山西省焦炭集团益隆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化产车间粗苯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日期和演练时间 2013 年 7 月 11日 上午 9:30 开始,11:00结束。7月11日白天,中雨,最高温度24℃,无持续风向,微风。 7月11日夜间,中雨,最低温度18℃,无持续风向,微风。 二、演练目标假设和演练范围: 1.演练目标化产车间综合罐区库1#粗苯储槽。假设1#储槽下部1 米处本体焊缝裂开约10厘米,造成约 3.5 吨粗苯泄漏,泄漏周围约10米范围内粗苯气严重超标,当班 2名操作工任亮亮和刘会耀听见操作室粗苯气体检测仪报警后到现场检查发现粗苯泄露及时汇报车间和调度。(此次演练没有罐车进入罐区)。 2.演练范围化产车间综合罐区周边20米范围。 三、启动预案 启动公司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四、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王华 副总指挥:陈晓玉 成员:田守智边国权邢俊平(生产部技术部) 段高峰(设备部)安东(综合办)陈志平(安

保部)冀学军(保安队)李东(电仪车间) 段志忠(化产车间)郭刚平(中心化验室) 张慧军(企管部) 现场总指挥:王华 副总指挥:陈晓玉 应急演练指挥中心设在生产部调度室。 五、演练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让全体员工在发生危化品泄漏及环境污染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减少危化品泄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有效实施事故应急救援,保护环境,统一指挥、高效协调和持续改进。 六、演练目的 1、通过实战演练,加深广大员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对应急器材装备的正确使用及实战技能的提高。 2、进一步提高新老员工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和对公司预案实用性的检验。 3、强化培训突发事件发生时,事故现场人员撤离速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4、进一步了解重点岗位员工和新入厂员工对预案的学习、应用与掌握能力

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保证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在发生人身伤亡突发事故时,能迅速、有序、有效地采取应急行动,有效地开展现场处置及救援工作,控制事故升级,最大程度预防和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及作业场所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和施救。 1.4 工作原则 1.4.1 本着“预防为主、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到早预防、早控制、早解决,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1.4.2 事故状态下遵循“以人为本,快速响应,协同配合,各负其责”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影响,降低损失。 2 组织指挥及其职责 2.1 成立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公司人身伤亡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总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常务副组长:主管安全副总经理 副组长:总公司其他党政班子成员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部全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部 2.2 总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2.2.1 负责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 2.2.2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相关情况,负责对上级主管领导指示、批示的督办落实; 2.2.3 负责组织编制、修订突发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指导机关有关部门和各公司编制应急预案,协调管内应急信息系统和应急平台建设; 2.2.4 负责督促检查各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研究提出加强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2.2.5 指导和协调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3 应急处置 3.1 信息报告 凡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和生产管理区域内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不论原因、责任及伤亡人员归属,都必须执行立即事故报告制度,由发生事故单位向总公司安全部(铁路电话、071-50257、071-24495,传真:071-24495)报告,并在1小时内形成事故概况(劳安监报-3)上报总公司安全部;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报告、谎报或隐瞒不报。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3.2 先期处置 职工伤亡事故发生后,发生事故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防止事故升级扩大后果。 3.3 应急响应 3.3.1 总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人身伤亡事故信息报告后,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命令。 3.3.2 总公司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人身伤亡事故信息报告后,会同有关专业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参加事故的指挥救援及事故的调查处理,按时提报事故调查

泄漏事故应急预案.doc

LOGO 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分为企业的现场应急预案和由政府为主体的场外应急预案,现就企业的泄漏应急预案的结构进行描述。 一、总则 依据: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政策为依据,以企业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适用范围:本预案主要用于指导预防和处置发生在企业应由企业处置的各类泄漏事故。 事件等级:为了有效处置各类泄漏事故,依据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类型、地点,依据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级别 特别重大(Ⅰ级) 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 一般(Ⅳ级)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企业设立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非常设领导机构,

(1)明确组织机构、参加部门、人员及其职能; (2)明确总负责人,以及每一具体行动的负责人; (3)列出生产区域以外能提供援助的有关机构;附件列出其联系电话,行驶路线,有无路障及排除办法等等 三、预案启动与实施(治理不同级别的泄漏,操作流程,将泄漏根据泄漏量、重要程度、难易程度等确定责任主体和施工主体,等等) 1、明确不同级别的泄漏的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1)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2)确定现场24小时的通告、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3)确定24小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以便应急指挥和疏散居民 (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避免误解) (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6)明确向公众报警的标准、方式、信号等

(7)明确应急反应指挥中心怎样保证有关人员理解并对应急报警作出反应。 2、主管领导及参加部门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Ⅰ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Ⅱ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较大突发公共事件(Ⅲ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Ⅳ级):主管领导,参加部门及其职责 3、应急设备与设施 (1)明确可用于应急救援的设施,如办公室、通讯设备、应急物资等 (2)列出有关部门,如企业现场、武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可用的应急设施 (3)描述与有关医疗机构的关系,如急救站、医院、救护队等 (4)描述可用的危险监测设备 (5)列出可用的个体防护装备 (6)列出与有关机构签订的互援协议。 4、评价能力与资源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正版)20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油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油品泄漏处理预案 油品车间辖区内有多座储罐,101-107罐为原油储罐,存储能力约为5万吨,201-203、206-233罐为轻油罐,存储能力约为6.5万吨,储罐都设在相应的罐区内,罐区周围道路平整,消防通道畅通,为各种事故的及时处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考虑储罐、管线有泄露的可能,特制定泄露处理预案如下: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特点 1.1事故类型: (1)罐顶冒油,由于罐液位监控失灵或职工操作失误引起的油品从罐顶溢出。 (2)罐壁冒油,由于罐壁焊口开焊或有露点引起的油品从罐壁流出。(3)管线冒油,由于管线开焊或有露点引起的油品从管线冒出。 (4)阀门冒油,由于阀门损坏引起油品从阀门压盖、法兰等处露出。(5)泵体漏油,由于泵损坏引起的漏油。 1.2事故危害: (1)大量冒油不但使公司效益受到损失,而且造成周围环境污染。(2)油品漏出,存在一定对人体有毒有害成分,容易引起人体中毒反映。(3)油品外漏还容易引起火灾。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1)先救人、后清理,一旦发生人员中毒(原油、石脑油、加氢馏分油等,发生泄漏),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应至少两作业,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 (2)先控制、后治理,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3)先重点、后一般,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 (4)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车间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订车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车间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车间的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批准车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6)明确事故状态下车间各级人员的职责; (7)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8)接受上一级应急指挥的指令和调动; (9)组织车间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某加油站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某加油站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1)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2)梯台坠落造成的人员伤亡 (3)人员触电造成的人员伤亡 (4)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5)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6)遭遇抢劫造成的人员伤亡 1.2 危害程度分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可与其他有可能涉及人员伤亡的应急预案同时启动。 2 应急组织人员和职责 加油站经理(张瑜)负责现场的总体协调指挥。 加油站核算员(段亚萍)负责通讯、报警联络。 加油站前庭主管负责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 加油站其他当班员工负责执行现场指挥的调配,完成交办的任务。 3 预防与预警 发现险情,经过加油站当班前庭主管以上任意一名管理人员确认险情后,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 加油站经理(或前庭主管)应当根据现场情况和事态的发展,命令加油站核算员向不同级别的上级领导报告。 同时拨打报警电话110、119、120,如果事态扩大,情况紧急,要及时与周边企业、附近居民小区街道办事处联络,告知加油站出现的紧急情况,请求配合疏散及救援。 (1)紧急情况的类型(火灾、天然气泄露、燃油外溢、人员受伤等); (2)事发加油站的名称、地址; (3)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 4 应急处置措施 (1)当伤员伤势较轻时,可由现场临时医疗小组就地处理;致命或严重的伤害应由核算员及

时拨打120求助,现场工作人员应协助医护人员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2)必要时停止营业并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5 应急结束 确认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后,由站经理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 6 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 根据加油站管理规范配备的消防器材及物资,万里乐加油站应确保应急物资的有效性。同时依托当地社会资源及联防组织。 7 附则 7.1 演练要求 (1)每年年初,由西南片区公司负责对全站员工进行一次应急预案专项培训。培训计划、材料、试卷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备案。 (2)新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万里乐加油站的安全培训。 (3)安全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40小时,培训要做好记录。考试采取闭卷形式,由站经理主持。考试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7.2 预案修订和完善 万里乐加油站应急小组组织对专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无特殊原因,每年度对专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修订。 如有以下原因应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1)新的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或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实施; (2)通过应急预案演练或经突发事件检验,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缺陷或漏洞; (3)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发生变化或其它原因。 预案修订须经上级公司审批或专业部门重新进行风险评价批准后,方可实施变更。 7.3 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签署之日起实施。

泄密事件应急预案

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为提高发生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失泄密事件所造成的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本预案。 二、我所设制失泄密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保密副所长担任,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组成。涉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我所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二)接收突发失泄密事件情况报告,并向上级系统应急办公室报告; (三)负责失泄密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领导工作; (四)对应急处置过程进行监督; (五)必要时,联系国家保密、国家安全和公安部门对事件进行查处; (六)根据调查结果,对事件发生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三、发生失泄密事件的单位或发现失泄密事件的个人,应当在8小时内,以书面或其他形式向涉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一)发生失泄密事件的部位; (二)被泄露国家秘密的主要内容、密级、数量及载体形式; (三)失泄密事件发现(生)的时间、地点、简要过程等; (四)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五)事件责任人的基本情况; (六)已采取或拟采取的查处办法和补救措施。 四、涉密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有关部门或个人报告失泄密事件后,应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五、涉密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 六、失泄密事件的查处 (一)已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的,由有关部门负责查处,涉密工作领导小组协助,事件发生部门配合; (二)未向国家保密、国家安全或公安部门报案的,由涉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查处,事件发生部门配合; (三)调查失泄密统计信息的密级、内容、保密期限、生产日期、规定的知悉范围,事件发生的时间、渠道和范围,责任人或嫌疑人等; (四)采取果断措施,追查涉密统计信息的流失渠道,收缴流失的信息资料,防止失泄密范围进一步扩大; (五)在事件未调查清楚之前,应会同有关部门防止媒体、网络对失泄密事件的报道和炒作; (六)对出现在公共网络、出版物、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泄密信息,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删除、收缴、停播、销售,并收缴有关涉密载体。 七、根据调查结果,由事件发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理;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范文最新推荐------------------------------------------------------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安全生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三条应急预案必须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发布,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本文来源:文秘114 http://***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情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具体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所 1 / 3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CO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例》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工厂所发生CG泄漏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1.4工作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高效有序”的原则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5风险评估 可能发生泄漏事故,将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组织机构及职责 3预防和预警 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应加强CG管道、压力容器及附件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并及时上报。 4应急响应程序 4.1接警和报警处置程序 4.1.1现场操作人员在听到二氧化碳监测器报警,并发现有大量二氧化碳泄漏时,立即通知班长;

4.1.2班长在组织疏散的同时,负责向车间领导和安全保卫科报告; 4.1.3安全保卫科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科领导报告,并通知应急人员集中现场准备应急。 4.1.4事故现场如果一时无法及时处置,现场最高行政领导应立即通知进行应急疏散处置(启动预案)。 4.2应急疏散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旦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全体工作人员应立即按以下路径进行紧急疏散: 4.2.1处于浸渍装置、进料段二层以上的所有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至通风安全处;并由一名操作人员负责清点人数。 4.2.2处于升华装置、出料段二层及以下的所有人员,迅速从楼梯疏散通道撤离到车间外面的安全处;并由班长清点人数。 4.2.3在紧急疏散的同时还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浸渍装置操作人员应在按下浸渍器的泄漏处理按钮后,确认浸渍器泄漏程序启动,再迅速撤离; b升华装置操作人员应快速停止进料,并从监控程序中关闭升华装置膨胀系统后,再迅速撤离。 4.2.4人员疏散后,班长应组织清点人员。疏散到安全点的人员由浸渍装置操作人员负责清点,疏散车间外面的人员由班长负责清点,最后由班长联系汇总,检查落实是否在车间的人员均已出来,如果有人还在车间内,立即用电话联系或派人搜寻。 4.3应急措施处置程序与措施 人员疏散出来后,根据现场介质泄漏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条件 下,尽可能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应急指挥由现场最高行政领导负责,现场工程技术人员

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区域内因火灾、爆炸、高空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等因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本预案重在规范各类事故发生后,对伤亡人员的应急救援行为,不影响其它专项预案的实施。二、事故风险分析 (1)事故类型 1、机械伤害类:员工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机械故障等原因,对人体造成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亡的事故。 2、触电类:因电气设备老化、设备设施没有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电气设备不按规定接地或接零、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没有执行用电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或线路淋雨、受潮等造成人员触电伤亡。 3、高处坠落类:化工生产活动中存在大量高空作业行为,作业现场周围无法采取围蔽、护栏等措施,加上平台、爬梯易锈蚀,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4、火灾和爆炸类:化工生产活动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介质,如:一氧化碳、氢气、氨气等,并且这些气体的运行温度、压力较高,极易着火爆炸,造成人身伤亡。 5、起重伤害类:设备检修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大型起重设备,现场作业人员密集,存在频繁的交叉作业,如发生意外,极易造成人身伤亡。 6、中毒类:化工生产中的多种原料、中间产品均为有毒物质,如:一氧化碳、氨气等,易发生泄漏造成中毒事故。 (2)危害程度分析 1、轻度:事故造成3人以下重伤,未造成人员死亡。 2、中度: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 3、重度:事故造成10人以上重伤或3人以上死亡。

以上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安全副总经理 成员:安环部部长、生产部部长、工艺部部长、设备部部长、综合办部长、民警队部长、物资部部长、财务部部长、 计检部部长、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日常工作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办公室设在安环部,安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若总经理不在时,由安全副总经理代替指挥;若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均不在时,由生产部部长、安环部长统一负责指挥工作救援工作。 (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①对公司内发生重、特大事件的应急救援处置进行统一组织、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作战,将突发事件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最短时间、最低损失、最小危害程度,彻底消除。 ②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援)命令,向上级报告和向近邻单位通报事件及处置情况。 ③负责启动本预案,必要时向政府请示要求启动县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发布突发事件应急结束命令。 ④协助上级部门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⑤编制和适时修订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充实预案内容。组建公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队伍,制订应急队伍业务技能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教育。 ⑥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事故应急预案》,制订预案演练方案,实施实战演练,制订培训计划,学习应急知识,增强业务技能,提高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并在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救助工作,维护生产经营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二、应急机构组成、职责 公司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工作和平时应急准备工作;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负责处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预案,按照安全管理委员会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领导、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助工作。 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组织—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任:总经理 2、副主任:副总经理二人 成员:各部门经理、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 主要职责:(1)迅速接受和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确保政令畅通。 批准人:审核人:拟制人: 日期:日期:日期

(2)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应急命令、指示、通知等。(3)确定应急计划,部署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事故有关人、物转移救治方案。(4)及时统计、上报事故及损失。 3、安全管理委员会现场负责人员应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急反应,将现场人员 按如下分工作出应急安排: (1)首先保证人员的及时抢救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积极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安排现场员工分工处理事故(成立现场事故救援小组):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护理,自身不具备护理或抢救条件时,须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在保证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护理。 (2)安排通讯人员,负责事故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报告程序:现场人员—部门安全员(部门经理)--公司后勤安全主管—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 (3)安排现场保护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对事故现场拍照,(4)安排就医陪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门人员陪同就医,陪同人员与司机(或夜班值班司机)一起带伤者就医,或陪同伤者与到现场救治的120车到医院救治。 (5)事故调查处理 按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执行。 (6)巡视督查 必要时安排保安员牵头,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管理秩序,保证事故处理工作顺利进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三、预警预防机制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四、平时应急方案 (一)加强对各部门员工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 预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CO2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编制。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工厂所发生CO2泄漏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工作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高效有序”的原则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风险评估 可能发生泄漏事故,将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预防和预警 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应加强CO2管道、压力容器及附件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并及时上报。 4 应急响应程序 接警和报警处置程序 现场操作人员在听到二氧化碳监测器报警,并发现有大量二氧化碳泄漏时,立即通知班长;

班长在组织疏散的同时,负责向车间领导和安全保卫科报告; 安全保卫科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向科领导报告,并通知应急人员集中现场准备应急。 事故现场如果一时无法及时处置,现场最高行政领导应立即通知进行应急疏散处置(启动预案)。 应急疏散处置程序与措施 一旦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全体工作人员应立即按以下路径进行紧急疏散: 处于浸渍装置、进料段二层以上的所有人员,以最快的速度( )撤离至通风安全处;并由一名操作人员负责清点人数。 处于升华装置、出料段二层及以下的所有人员,迅速从楼梯疏散通道撤离到车间外面的安全处;并由班长清点人数。 在紧急疏散的同时还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a 浸渍装置操作人员应在按下浸渍器的泄漏处理按钮后,确认浸渍器泄漏程序启动,再迅速撤离; b 升华装置操作人员应快速停止进料,并从监控程序中关闭升华装置膨胀系统后,再迅速撤离。 人员疏散后,班长应组织清点人员。疏散到安全点的人员由浸渍装置操作人员负责清点,疏散车间外面的人员由班长负责清点,最后由班长联系汇总,检查落实是否在车间的人员均已出来,如果有人还在车间内,立即用电话联系或派人搜寻。 应急措施处置程序与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