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

试卷六

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20分)

1.“门罗宣言”

2.绥靖政策

3.马歇尔计划

4.尼克松主义

二、简答题(40分)

1.简述“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英国采取“均势”政策的原因。2.简述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外交原则。

3.简析克里米亚战争后欧洲国际格局的变化。

4.简述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的内容。

三、论述题(三题任选其二)(40分)

1.试析冷战的起源。

2.评析“里根战略”。

3.评述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蓝图”的设想。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门罗宣言”

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宣读了一篇旨在反对欧洲强国对美洲事务干涉的咨文。这篇咨文及其战略思想被称为门罗宣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反对欧洲强国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美洲体系”原则。门罗宣言在客观上捍卫了拉美各国的独立,抵制了欧洲列强对美洲的渗透和侵略,是美国的一次外交胜利,但它同时也意味着拉丁美洲变成了美国的势力范围。门罗宣言成为日后美国对拉美政策的蓝本和知道思想。

2.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the policy of appeasement)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等国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而采取的纵容妥协的对策。绥靖,就其本义来说,兼有“讲和、调解纠纷”、“安抚、平息争斗”以及“用满足要求的方法息事宁人”等含义。在国际关系中,作为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奉行的特定意义上的绥靖政策,是随着二战前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逐步形成的,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泛滥是绥靖政策产生的重

要因素之一。20年代欧洲外交的惯性力量也推动了绥靖的产生。西方舆论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严厉。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杨格计划都表现出对德国的宽容。这种情绪与和平主义思潮结合在一起,成为绥靖政策的政治土壤。此外,经济上的衰落是绥靖政策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经济上缺乏活力,造成军备上的滞后状态,使英法不得不以妥协的手段对付德日法西斯,不得不把政府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国内问题。最后,反苏反共本性的驱使,使英法资产阶级希望利用德国作为“反布尔什维主义的屏障”,从而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在上述背景下,西方大多数政治家不能认清希特勒的本质。他们一厢情愿地相信希特勒的目标有限,相信纳粹德国是抵御共产主义向西欧扩散的坚强堡垒,相信通过让步能将德国重新纳入维护欧洲安全的多边体系中来。这样,终于使绥靖政策逐渐成为30年代西方国家的基本国策。

3.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出台后,美国援助西欧的步伐加快。1947年5月28日,国务院召开会议正式通过了美国援欧方针。6月5日,乔治·马歇尔(George C. Marshall)借在哈佛大学接受荣誉学位发表演说之机,公开提出了美国对欧洲进行援助的设想,这就是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1948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下来。第二天,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美国向西欧提供了大量援助,使西欧从此走上了经济稳步发展的道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自身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和政治回报。美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政治上,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政权,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美国对西欧的政治和文化影响也进一步深入。此外,马歇尔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削弱了西欧国家的关税和贸易壁垒,客观上为西欧的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4.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入主白宫之时,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以及由此引发和加重的一系列问题使美国的综合实力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之下,尼克松政府为了更好地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而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尼克松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出台。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访问亚洲国家和地区途中,在关岛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讲话,阐述了美国新的亚洲政策。讲话的核心内容是美国要从越战中“吸取教训”,“美国虽仍然参与保卫盟国或友邦的义务”,但也必须由“受侵略国自己承担责任”。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一份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关系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中,把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发展成为美国的全球战略。尼克松公开承认美国不再是头号军事和经济强国,提出世界有美国、苏联、欧共体、日本及中国“五大力量中心”,并据此宣布“对抗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正进入谈判时代”。咨文中强调美国新的世界战略的三根支柱是“实力地位”、“伙伴关系”和“谈判时代”。尼克松主义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做出的具有战略收缩性质的选择。

二、简答题(40分)

1.简述“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英国采取“均势”政策的原因。

光荣革命使英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利用国家权力极力推行积极的对外政策。

首先,英国在对外政策上不再屈从于法国,结束了英法同盟,开始了与法国争夺的历史,英法矛盾逐渐上升为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其次,出现了英荷特殊关系。由于1688年被迎往英国的奥伦治亲王威廉既是荷兰执政,

又是英国国王,加上荷兰衰落,英国力量的壮大,所以从1689年起英荷两个海上强国在共同反法的基础上形成联盟,其中英国居于主导地位。

第三,英国在海外殖民扩张活动中采取了攻势,在欧洲大陆参与了18世纪开始的一系列王位继承战争,并对战争的结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英国的对外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是维持欧陆的“力量均衡”——即平时通常置身事外,只在关键时刻关键之处实施关键一击来左右事态的发展。英国采取“力量均衡”政策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首先英国是一个岛国,它无力在欧洲长期维持一支军队以在众强之中保障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而它干脆不在欧洲谋求任何势力范围而只在大陆维持一种势力范围的大致均衡。

其次,任何一国的强大都将对英国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正是它反对一切霸权的原因。最后, 英国经济的发展使其在自足性与扩张性两方面都得到了满足,“英国是欧洲各国当中唯一不需在欧洲扩张便可维持国家最高利益的国家,因此她成为对欧陆仅求其不出现独霸的强权,此外别无他求的唯一一国”。由于英国外交带有多变和实用主义色彩,人们送给英国人一个颇具讽刺性的绰号“背信弃义的英国人”。

2.简述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外交原则。

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外交原则主要有

(1)“主权在民”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这从根本上指导了国家的外交。

(2)“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它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它是对不顾及人民苦难的接连发动战争的否定

(3)“不干涉”原则,这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延伸。

3.简析克里米亚战争后欧洲国际格局的变化。

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俄国的国际地位与战前相比判若云壤,对欧洲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被削弱。在英法的遏制下,俄国的西进之路受阻,它的扩张矛头不得不转向中亚和远东,以弥补在欧洲和近东的损失。法国通过战争洗刷了1814年战败的耻辱,将俄国从欧洲大陆的权力之巅拉了下来并取而代之;同时,法国又能与英俄都保持着较和谐的关系,这一结局可以说是法国的外交胜利,也是拿破仑三世“对威望追求的胜利”。英国从克里米亚战争中获益非浅,《巴黎和约》的有关黑海中立化等条款扼阻了俄国的南进企图,对英国在近东、印度和远东的扩张形势更加有利。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和随后的巴黎和会上获取了不少实际利益,它摆脱了俄国的直接威胁。但从国际战略方面来看却棋输一着。它唯利是图的外交作风不但恶化了俄奥关系,失去了俄国这一盟友,而且引起英法的不满,奥地利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的外交舞台上陷入了孤立之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虽是战胜国,但得到的唯一战果是“维持现状”。与此相伴行的是,它对其在欧洲的附属国的控制进一步被削弱,塞尔维亚由列强保证其自由,多瑙河两公国于1859年建立了统一的罗马尼亚国家,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变得更为复杂起来。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普鲁士、撒丁王国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着手解决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问题。

4.简述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的内容。

“超越遏制”的基本内容是:

(1)美国对苏的战略目标“远不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我们所谋求的是苏联重新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为此布什要求苏联朝着开放的社会演进,“在国际上以较负责任态度行事”,“朝着较开放和民主化的方向前进”,以便“回到世界秩序中来”。

(2)超越遏制战略不仅要求苏联调整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放弃勃列日涅夫主义,而且要保

证支持东欧和中欧各国自决,拆除铁幕和推倒柏林墙,实现“从莫斯科驱车到慕尼黑,见不到一座岗楼或一股有刺的铁丝网”,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

(3)强调实力。美国认为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保持强大是推行超越遏制战略的基础,因此要继续坚持以实力求和平的基本方针,坚持威慑战略和联盟战略。

三、论述题(三题任选其二)(40分)

1.试析冷战的起源。

冷战”是相对于战争行动而定义的。它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紧张斗争与较量。综观东西方冷战的全过程,美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冷战的核心内容,它左右着冷战的发展方向。冷战的基本特征之一为:它既是战争,又是和平。说它是战争,因为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对峙和冲突包括战场上的较量始终不断。说它是和平,因为冷战中的两个最主要角色美国和苏联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军事对抗。

以美苏争夺世界霸权为核心的东西方冷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之久,其间虽时有起伏,张弛相间,攻守之势也常有变化,但美苏冲突与对抗一直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尽管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西方冷战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寻本溯源,冷战的缘起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战后初期的国际环境为美苏对抗和东西方冷战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二战结束后,战时维系大国同盟的纽带逐渐消失。战后和平的到来,客观上为大国的冲突与对抗创造了条件;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两极化”(polarization),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国际力量对比“两极化”的状况,为美苏之间产生冲突和对抗、从而由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从历史上看,“两极化”的国际体系很容易导致双方间日益加剧的敌视和争斗;德、意、日法西斯集团战败后,世界上出现了大片“权力真空”地区,这为美苏两国的斗争提供了场所;战后国际体系中充满着动荡与混乱。许多国家政局不稳,进步力量与保守力量之间的斗争十分尖锐。同时,由于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处于经济混乱状态,孕育着紧张的社会矛盾,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政局的动荡。此外,二战以后,殖民体系首先在亚洲瓦解,印度、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取得独立或正在进行反帝、反殖、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这一斗争中,各种势力的介入也增加了国际紧张局势。动荡和混乱的国际局势,将美苏两大国拖入了广泛的国际纠纷中。战后的国际环境尤其是“两极化”的国际力量格局为美苏冲突和对抗、由战时同盟走向冷战创造了条件。

战后美苏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使双方相互感到在地缘安全上受到了威胁。战争结束时,苏联红军占领了东欧诸国及德国与奥地利的一部分,以美英为首的西方盟国军队控制了欧洲其他地区。在中东,苏军占领了伊朗的北部,美英军队占据了其南部。在远东,苏军进驻中国的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地,美国控制了日本、朝鲜南部和太平洋诸岛。经过战前战后一系列会议的“讨价还价”,形成了美苏两大国各自控制和影响的势力范围,形成了地缘政治上的两极对峙。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使双方很难再维持战时合作关系。美国在战后最为关心的是政治军事安全和经济繁荣。政治军事安全要求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按照美国关于世界秩序的设想来建立。它要求:一方面避免危及美国生存的新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保证西方世界不受来自东方的政治和军事威胁;另一方面,美国要在全球扩张其势力和影响,确立美国在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地位。在经济上,美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依赖国际的资源和市场。从1944年开始,美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进口国,进口比例逐年递增;在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转化中,如何避免发生严重经济衰退是当时美国执政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开拓国际市场成为至关重要之事。

苏联在战争后期及战后初期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苏联首先是确保德国不再发动侵略,同时,由于苏联在战争中遭受巨大破坏,经济重建与恢复也是迫在眉睫。因此在战后许多重要问题上,苏联一度避免与西方对抗,甚至采取一些妥协与让步来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但是,苏联的极端民族利己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在一些事件中暴露无遗。如1944年10月,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莫斯科达成的关于巴尔干势力范围的“百分比协议”;1945年雅尔塔协定中关于远东问题的秘密条款,苏联以损害中国的利益和割让日本的领土作为参加对日作战的先决条件。因此说:“美苏关系紧张并非因双方误解而起,而是双方政策、目标迥然不同,无法调和而起”。

美苏传统政治文化的迥异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使东西方的分歧难以调和。美苏是“世界事物中心的‘后来者’,它们各自对于世界的看法与传统的国际社会观很难吻合,因为,从诸多方面看,它们对世界都抱有‘救世’观念,它们并不关心主权实体之间的均势,而自认为对世界共同体负有某种使命”。美国自立国以来,就有天生的优越感,一直以“上帝的选民”自居,从而产生有责任以自己的面貌改造世界的“使命感”。苏联自彼得大帝开始就为俄罗斯树立起一个致强致富的传统--陆地蚕食加水域开拓,俄罗斯一度自诩为“斯拉夫人的解放者”。从苏联的外交实践中不时闪现“彼得大帝”式的身影。美国和苏联,一个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一个是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受意识形态信仰的驱使,双方都努力扩大自己意识形态信仰的影响范围。美国早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前就存在的反共意识,虽然在二战中美苏合作时有所消退,但远未消除。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崛起,美国国内的“反共主义”又逐渐抬头。美国还以西方文明的捍卫者自居,企图运用自己的影响,使全世界按照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苏联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口号下,根据“苏联的利益代表全人类”的逻辑,尽可能地在全世界扩张苏联的势力,至少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革命运动服从苏联国家利益的需要。

此外,美苏领导人和决策层对彼此认识的差异与处理外交的方式或外交策略的不同也加剧了美苏对立。战后“两极化”的国际力量格局,使相互对峙的两大国之间很容易产生相互猜疑和不信任。意识形态信仰的不同使美苏领导人常常带着有色眼镜来审视对方。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美苏领袖的文化差异助长了冷战兴起。”

促使冷战缘起的各种因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维护和追求本国的国家利益是美苏制定对外政策最根本的依据和动因;势力范围的划分和争夺既是美苏追求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又为“两极化”的国际力量格局创造了地缘条件;美苏传统文化的迥异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不仅为美苏冷战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支撑,也充当了进行冷战的宣传工具;美苏领导人认识的差异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在二战后出现了以美苏对峙为主要特征和内容的冷战岁月。

2.评析“里根战略”。

里根上台之时,美国面临着苏联在全世界扩张的严重挑战。里根政府改变了尼克松以来对苏缓和的对外战略,通过大张旗鼓的重振美国军备并在国际上对苏联采取挑战性姿态,改变了美国的被动局面,重新确立了美苏之间的战略均势,并使美国在某些方面略占优势。里根在其两任期间对美国世界战略所做出的重大调整,不仅立足于当前美国决策者所面临的形势,而且还着眼于21世纪的发展变化。“里根战略”实质上是美国争取在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重新支配世界的战略。“里根战略”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首先,在政治领域,里根政府推行“里根主义”。其基本思想是不承认尼克松提出的世界力量已经“多极化”了的现实,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归结为美苏两家或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里根竭力强调东西方矛盾的重要性,推动整个国际形势向战后初期的“两极世界”方向发展。美国政府推行“里根主义”的重要手段是“低烈度战争”。所谓“低烈度战争”,就是指美国在不触及美苏核战争和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前提下,在第三世界向苏联发起

进攻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略。里根政府“低烈度战争”是一种综合性战略,即通过军事、政治、经济等手段来打击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权。这比纯粹的军事战略灵活、有效。里根政府通过这一战略,达到既能抑制苏联扩张,又能避免美苏之间发生正面战争的目的。

其次,制定“星球大战”计划,以实力为后盾,谋取新的战略优势。由于70年代美苏双方都拥有“第二次报复力量”和同等的毁灭机会,美国便试图从新的角度建立战略优势。1983年,里根政府推出了著名的“星球大战”计划(Star Wars Programme),即“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简称SDI)。它是研制与部署以定向能、动能等新型武器为主体的反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美国国家计划。里根政府的战略意图是:(1)打破美苏核均衡,把太空辟为除海陆空外的第四个战略领地,抢占“高边疆”的控制权;(2)利用美国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挑起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达到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政治上“以压诱变”的目标;(3)以开发宇宙为契机,以“星球大战”计划为核心,构筑美国的高技术优势。同时,里根政府改变了70年代以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半战争战略”,提出了新的灵活反应战略。里根政府认为,在美苏核均势的情况下,美苏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很小,发生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增大。新战略的核心是同时发展核力量和常规力量,全面增强美国的军事实力,使美国具备进行各种规模和形式战争的能力

再次,利用现有力量优势,推进和加强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领导地位。虽然里根不承认尼克松的“多极世界”说,但是他充分认识到,美国的实力与战后初期相比已相对下降,为了加强对盟国的领导,一方面,里根通过“星球大战”计划展开与盟国的科技竞争,并施加压力,让它们分担美国的海外负担;另一方面,里根通过其“保守革命”在政治上影响盟国内部的党派斗争,扩大美国世界战略的影响力。在里根的推动之下,右翼势力在许多西方国家执政党。

最后,利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推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性质的“和平演变”。早在1982年,里根政府就制订了一个旨在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化”、“自由化”进程的总战略。后来随着8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的缓和和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继中国之后进行的改革与开放,这一战略得以不断补充和完善。至布什时期,该战略成为美国世界战略的主体部分里根主义是里根战略的核心。里根主义首先表现为一种黩武主义。里根在第三世界推行的“低烈度战争”,入侵格林纳达和袭击利比亚等是其具体表现。其次,里根主义也表现为一种理想主义。里根是在战后美国民族情绪最消沉、最混乱,美国国际威望最低的情况下上台的。里根上台后在内外政策上所表现出来的强硬与果断,振奋了美国的民族精神。里根的理想主义也体现在“星球大战”和“和平演变”等具体战略中。第三,里根主义也表现为一种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使里根战略具有了灵活性的特点。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里根在对外战略上采取了比较现实的态度。这主要表现在美国对华和对苏政策的转变。最后,里根主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挑战性。里根战略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进攻性或挑战性战略。在里根任期内,美国政府有效地遏制住了苏联的扩张趋势,巩固了与盟国的关系,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导权。许多人把8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归功于里根上台后的战略反攻。

3.评述罗斯福关于战后”世界蓝图”的设想。

在二战尚未结束之际,罗斯福总统就开始构想美国的战后世界蓝图。罗斯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威尔逊集体安全思想,试图在战后建立一种大国协调下的集体安全。他精心设计建立联合国作为维护战后集体安全的机构。在罗斯福看来,大国合作是保障联合国发挥权威效能的重要前提。他所设想的大国主要是美苏英三国合作,其关键是美苏合作。罗斯福认为美苏在二战中建立的合作关系在战后有继续的可能,主要是因为苏联的战后重建需要美国的援助。中国和法国被列为大国之一,主要是作为美国在亚洲和欧洲平衡苏联的力量。他从国际联盟的无效吸取了教训,认识到集体安全的实现必须以大国的协调一致为保障,在联合国中必须把权力集中到少数几个大国组成的安全机构中。

在政治上建立集体安全的同时,罗斯福在经济方面又精心筹划了美国主导下的战后国际

经济秩序,主要是从金融、贸易和投资三方面来扩张美国经济。194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由财政部长哈里·怀特提出的所谓“怀特计划”。怀特计划的核心是依靠美国当时黄金储备第一的有利地位,建立一个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美国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

罗斯福的战后世界蓝图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门罗主义”。美国在战后积极主张结束英法等传统殖民主义的统治,实行民族自决,建立资本主义的民主政体。美国通过建立政治上的集体安全来保证世界和平,而美国以其自身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保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一种和平的环境中正常运行,实现世界性的门户开放。罗斯福战后世界蓝图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苏联等大国的政治经济利益,保障美苏的战后合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