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陆生动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生存空间:①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环境多样,适宜生存的空间大;

②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③长期与大陆分离,环境封闭,物种独特。

(2)气候:①纬度(海拔)低,水热充足,植物繁茂,食物充足;②纬度(海拔)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③冬季(终年)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3)环境:①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食物来源减少,饮用水短缺,生存空间减小;②全球气候变化,草地退化,生存环境改变;③生态良好,环境污染小。

(4)天敌:天敌少。

(5)人类活动:①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强度小,干扰少;②森林、草原减少,污染加剧,食物减少,栖息环境遭破坏。

二.水生动物(鱼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生存空间:①湖面(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②跨度大(流程长),水域环境多样,种类繁多;③河湖(海)相连,有利于洄游产卵。

(2)气候:①纬度低,水温高,生长速度快;②纬度高,水温低,生长速度慢;③水温适宜,利于产卵、繁殖;④水域浅(纬度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

(3)水文:①盐度高(低),适宜咸水(淡水)鱼类生存;②纬度(海拔)高,水温低,适宜冷水性鱼类生长;③结冰期长,存活率低;④水质好。

(4)食物:①多条河流入海(湖)/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水温变化明显)处,底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②水草丰美/其他鱼类为××提供充足饵料。

(5)天敌:缺少天敌制约,繁殖速度快,种群密度大。

(6)人类活动:水质下降,污染加重;过度捕捞。

三.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①水分和热量——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②自然环境复杂——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③环境变迁与突发事件——如地质时期的冰期导致多样性减少;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变化导致食物缺乏等。

④天敌与外来物种的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人类活动的破坏与干扰——最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滥捕滥猎、污染物的排放破坏生态环境(如对食物链的破坏、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生物入侵

概念: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主要原因:

(1)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2)无意引进: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3)有意引进: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如20世纪初,新西兰从中国引种猕猴桃,美国从中国引种大豆等。

侵入后果:

经济损失、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生态、威胁健康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捕捉外来害虫或拔除外来植物。

(2)化学防治: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特点

(3)生物防治:引入天敌、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4)加强出入境检疫工作:制订外未入侵物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有害物种引进的管理。

(5)建立入侵物种数据库: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生态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

(6)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把未入侵物种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7)其他途径:如用火烧控制有害植物,黑光灯诱捕有害昆虫等等

五.植物与地理环境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对植被

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植被类型: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根据气

候可判定该地区的植被类型。

①热量: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

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②光照:影响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

③降水: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分异规律;同一地点,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

④风:影响树高、树形;破坏树木⑤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被生长

植被对气候

植被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降低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增加降水量;增加

大气湿度;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变大气成分;植被削弱风

速;

2)地貌对植被

①根据地形分析植被种类多少: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

②根据海拔分析植被的垂直分布:海拔越高,山地垂直地带性越显著,垂直带

谱种类越多(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③山地阳坡和阴坡植被不同,马尾松生长在阳坡,而冷杉生长在阴坡。

④根据植被状况分析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情况下,(阳坡)

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茂盛;(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

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植被对地貌

①一方面加快岩石的风化过程,改变地貌形态;

②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③根据植被覆盖分析地质作用: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流水和风力作用较小,

不利于外力地貌的形成

3)水文对生物

根据植被状况分析水源条件:植被生长好的地区,水源条件好。

水文特征(温度、盐度、流动性、水质、冰情)直接影响水生生物。

洋流影响气候,进而影响植被特征。

植被对水文

判定河流含沙量: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

判断河流径流量变化: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季节变化小。植被可以净化水质。

植被腐烂变质可释放气体,影响水质。

4)土壤对植被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根据植被生长状况可判断土壤

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等。如茶树生长地区的土壤为酸性)

植被对土壤

①植被生长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如大豆可以固氮、亚热带气候利于有机质的

积累,导致土壤有机酸含量增加,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②植被可保持水土、枯枝落叶增加肥力。

③植被削弱风速,减轻土壤风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 4、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 【学习重点】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学习难点】 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学习方法】 通过老师提供的课件以及阅读课文,理解生态因素的含义,并能理解影响生物生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并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探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我以后学习其他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 【问题导学】 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松、杉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很好;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又会因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可见,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自主学习】 【教材导读】 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么什么是环境呢?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2.观察教材P13中的图1~12,思考一下,圈中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中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请尝试举例说明 3.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所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收获与问题】 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案

第十二讲第一课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枣庄一中东校高三 赵娟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模式】探究总结、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考点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诱导点拨】:人地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 采猎文明——崇拜自然; 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高考案例】

1、(1)图中A表示________,它是决定_____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______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此阶段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案: (1)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考点二: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①人类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___。 ②人类活动的_______要排放到环境中。

【典型题目】 2、图 12-7 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模式图,读图回答 题 (1).人地关系中“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在图中 的( ) A .①箭头中 B .②箭头中 C .③箭头中 D .④箭头中 (2).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符合()A .公 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D 公开性原则 考点三:环境问题

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问题:人类生产活动及其空间格局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类生产活动的空间差异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空间组织,是人地相互作用在空间上的反映。 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 人类文明包括物质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经济或者说财富属于物质的文明,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目的和方式的认识,对于财富的管理和分配的认识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政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际标准方面存在着差异,有许多方面来自于文化的差异。 二、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 人口规模是世界经济活动最基本的要素。人口的增长与人类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供养能力相联系,也是人地关系不断发展的产物。 人口分布遵循的是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中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规律。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热量,水分和地形。当人口分布在克服恶劣自然条件下必须付出很高的成本(用于克服严寒的气候和干旱,用于平整土地等)的地方,人口分布稀少,反之密集。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或者地区具有很强的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能力,也会形成密集的人口。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旧大陆”的亚洲、欧洲和非洲,其中又以亚洲的人口密度最大。 人口增长有阶段性的“过渡”规律,总体来说,供养能力的提高会带来人口增长的加快,而当供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对人口数

量的增长会产生控制,即控制能力的提高,此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将放慢。可以从“费用、效用”角度来加以理解。当人口的生产成本(即用于生育、居住、食物、教育、卫生、娱乐乃至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费用)低下,而他们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用,即劳动收入)高于上述费用时,人口有加快增长的要求;反之就有放慢速度的要求。从“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出发,人口需求的层次应该是不断上升的,也就是人口的“费用”是不断增加的。愈是经济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就愈低。因此一方面看到我国城市人口和发达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贫困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却遇到很多困难的现象。这也就是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世界人口的区域增长可以分为三个类型:①高出生与高死亡并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②高出生但是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③低出生、低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第一种情况是历史上全世界人口增长的共同现象,原因是人类的供养能力和克服灾害与疾病的能力低下;第二种情况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即人类的供养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第三种情况出现在发达国家,表明人们在控制自己的增长。 城市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地。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可以为各国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城市在住宅、公共设施(道路、电力、供水、通讯等)、信息传播、卫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优先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居民在人际交往和避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条件也要大大优于农村。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完整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 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平安城中学张雅楠 一、概念分析 本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适应、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以及生态因素概念的理解,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基本观点的建立。探究实验活动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从感性经验、身边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环境,生态因素,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概念,最终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章《认识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并理解其在农工业方面的应用。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而抽象思维欠缺,生物知识有限,生态系统的知识学生虽有一些接触,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本节课的概念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重要概念知识单靠老师讲述,理解上是有困难的,但他们对生物知识很感兴趣,热情很高,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来说是项挑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的第三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目标,力求设计多个探究性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意识地渗透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本节课构想的主线是“生物与环境”,由多个学生活动构成。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的基础,所以老师要将探究的一般过程告诉大家,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有意识地点出探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上的学习作好铺垫。在建立“生态因素的概念”、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时就要以实例让学生去感悟,并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内容。

高二地理知识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 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 ★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高考地理 生物、土壤及地理环境

专题三 生物、土壤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 一.【生物】 1.生物的分布与环境: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时、农事的指示作用——枣发芽,种棉花; 植物对干旱环境的指示作用——骆驼刺(刺状叶,根系发达) 植物对湿润环境的指示作用——莲(叶子柔嫩、硕大,根系不发达)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矮牵牛(叶片伤害,花完好) 植物对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用——铁芒萁(大量生长于酸性红壤的山坡) 植物对碱性土壤的指示作用——碱蓬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改造了大气圈:原始大气成分为CO 2、CH 4、H 2、NH 3,现在大气以氮气、氧气为主。 改造了水圈:改变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水分状况。 改造了岩石圈: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二.【土壤】 1.土壤的概念: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的肥力特征及重要性 (1)土壤肥力: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的能力。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是土壤对人类和地理环境最为重要最具意义的因素。 (2)土壤的组成: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理想土壤的组成 3.土壤的形成 (1)形成过程①岩石风化过程:形成疏松母质,释放矿物养分。②低等植物着生过程:形成原始土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③高等植物作用过程:形成成熟土壤,有机质更加丰富,并经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 (2)生物对土壤形成的主导作用:在生物的生长更新过程中,伴随着有机质的积累过程和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颗粒发生团聚,改善母质性状,形成并增强土壤肥力。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黑土 东北平原北部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黄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土层深厚,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碱地、 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肥、氮肥,防治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旱、涝、碱、沙 红壤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 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改 造 紫色土 四川盆地 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酸碱条件适中, 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引种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 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的特殊土壤。土壤中 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多呈青灰色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 一、选择题 1、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3、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 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 4、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5、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 C.生物永远适应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 6、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成语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二填空 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末复习六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选择题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的压力过大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大搞农田水利建设④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3.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荷兰围海造田B.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限产 C.非洲国家进口粮食弥补口粮不足D.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大量进口木材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据此回答4~6题:4.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 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 5.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7.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行动的是 ( ) A.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B.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 C.1983年联合国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D.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 8.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生态服务的是( ) ①空气和水的净化②旱涝的缓解③土地荒漠化的加剧④臭氧的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说明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课堂探究活动并愿与小组其它同学合作和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2、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作出假设,尝试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认真观察和记录。 3、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4、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5、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6、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包含了本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节有关周围生物的知识后,以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为话题,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再介绍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从两个方面理解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最后再自然的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生分析: 省会城市的孩子很少接触过鼠妇,对这种生物了解不多。由于这是本书安排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七年级(初一)的学生对探究性学习又很少经历,因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对探究的每一个步骤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教师积极加以引导。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 学生提问。四人一组,捕捉鼠妇(课前); 发言说明如何捕到鼠妇,提出问题。带领组长在室外观察鼠妇,指出鼠妇即“西瓜虫”、“潮虫”。 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回答,留下有探究意义的问题。 二、逐步深入,体验探究的过程思考回答遗留下的问题,作出各自的假设; 在讨论发言中设计出实验方案; 四人一组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组汇报结果; 讨论数据的处理方法; 处理数据; 汇报处理结果; 得出结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讲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引导提问,将个别学生未想到的实验方案的细节讲清楚,确保实验的科学严谨性; 纠正错误做法,表扬表现好的实验小组; 评价结果; 启发学生利用好数学工具;

生物分布与环境

生物分布与环境 知识点解读: 1. 了解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用,以及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2. 了解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作用,掌握我国主要土壤的特性及治理方法。 3.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4. 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 5. 以地理景观图和分布图为切入点,掌握世界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知识精讲: 第一课时: 一、生物分布与环境 (一)环境影响着生物分布 气候是影响陆地生物分布,尤其植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 光照-- 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喜光植物-- 分布于向阳的地方,或林中的上层 喜阴植物-- 分布于背阳、荫蔽的地方,或密林的底层。 例:图3.39西双版纳地区的人工多层经济林 热量和水分条件 赤道向两极植被带的变化-- 热量和温度 例如:沿海向内陆过度为森林、草原、荒漠-- 水分 山麓到山顶植被带的垂直分布-- 热量和水分 (二)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现象及其指示作用 例一水生植物(莲)和旱生植物(骆驼刺)图3.40和图3.41 莲 湖沼等水湿环境 叶硕大、柔嫩 根系欠发达 骆驼刺 干旱沙漠环境 叶变成细刺 根系发达 例树冠(旗形)指示风向教材图3.42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华北地区"枣发芽,种棉花"。 干旱地区借助植物来寻找水源。 有些植物(如矮牵牛)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 小结:生物尤其是植物作为自然景观的标志 (三)动物分布也受如植物分布、气候差异、地形起伏等自然环境的制约。 除自然因素外,生物分布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其中的根本原因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能力目标: 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情感目标: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探究实验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设计(设计者:) 图中有两只狐,一只生活在北极,另一只生活在非洲沙漠。请你推测:哪一只是北极狐?哪一只是沙漠狐?为什么同是狐,它们的形态却不同呢?(PPT3)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12~17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14~16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实验法、控制实验变量。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1) ①非生物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②生物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③生物和环境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2) 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②如何来设置科学探究中的对照实验? 完成“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得到:(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一类是生物因素。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2)对照实验中要保证变量是唯一的。 3.师生互动 问题:哪个鱼缸更适合鱼的生长? (PPT4) 教师点拨、示例讲解问题: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PPT5~7)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柳树0中学11-12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案一体化”讲学稿课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科生物课型新授主备人王艳丽审核人李磊课时设置 1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2、通过实例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同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复习导学探究质疑】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2、探究过程包括、、、、、等方面 3、对照实验指 4、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 蚯蚓能疏松土壤,树木能防风固沙,说明 5、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另外还有、关系 【分组合作互动释疑】 1、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②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 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1)该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其中1号和3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__________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 (3)5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会,原因是___________ 。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选填是或否)存在缺陷,理由是: 。 2、雷鸟冬天换上白色的羽毛,就能够大减少被捕食的机会。有时候冬季少雪,或迟下雪,这种情况下,雷鸟换上白色的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这种现象表明 (1)(2) 【训练反馈应用提升】 1.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2、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指()教师修改及学生笔记

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观的演进可以大致分为“天定胜天”、“人定胜天”、“人天和谐”三种形态。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为出发点,用自然辩证正反两方面具体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对立方面与统一方面。 关键词:人与自然、关系观、对立、统一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现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受到了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观的演进可以大致分为一下三个阶段: (一)“天定胜人”: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观。 远古时期,人类是自然界中的弱者。人类不仅对自然界的奥秘无法理解,而且也无法抗拒强大的自然力。其生活必需品直接地依赖于自然界,生存与生命时刻受到自然界的威胁, 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这个阶段人类对自然产生了敬畏和崇拜感。 原始社会基本没有科学技术,但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把最常见的自然物稍加改变使之成为捕猎食物、建筑巢穴的工具和手段。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人类学会了使用火。火的使用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初级技术的发明和使用,人终于超出其他动物,开始有目的地改造并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斗争。然而,原始科学技术毕竟还处于萌芽状态,远不足以武装人类与强大的自然相抗衡。在热带地区,生存方式以采集为主。在寒冷地区,由于植被稀少,生存主要依靠狩猎和捕鱼。从人对自然的关系来看,自然界处于一种非常重要的主导方面,而人只是处于一个顺从、被动的方面,人类依然保持着对自然母体的直接依附,靠自然界的恩赐而生活。由此,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和谐。 (二)“人定胜天”:近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观。 在由“天定胜人”到“人定胜天”的观念的转变过程中, 基督教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督教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人, 而非其成员, 其地位明显地高于其它生命形式; 所有的造物都是上帝创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 也是为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因此,人类对大自然的统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由沉思转变为实用,“控制自然”会使社会进步成为社会的普遍意识。在近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与发展观的协同演进的过程中, 不是人们先掌握了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在揭示、利用自然规律上取得了胜利以后, 才产生了“人定胜天”的信念。 (三)“人天和谐”:当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观。 人与自然环境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自然界之间必然存在着矛盾;人的自然性使人与自然界之间统一起来:人作用于自然界, 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人类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界的发展, 自然界的发展又有赖于人类的发展。人与自然界之间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荣、和谐一致的关系。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但并非是大自然的奴隶, 只能听从大自然的摆布; 相反,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人类活动的对象、客体,人类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以满足自己的物质、精神需要。但是,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员,必须自觉地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自然界按其自身规律发展,当人类的利益与自然界发展的整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控制我们自身的利益, 维护自然界的整体利益。人们已经认识到“控制自然”包括对外部自然的控制和对内在人类自我的控制,尤其要“把人的欲望的非理性和破坏性方面置于控制之下”【1】。我们应该像对待我们自己一样,善待自然,守护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向“自己而然”的复归。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过程之中,涌现出动物解放运动与权利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但它们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逻辑矛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上, 现代“天人和谐”的观点能够为各个学派所接受, 最根本的分歧存在于实现“天人和谐”的路径上, 即在“天人和谐”何以可能问题上。 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

《生物土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案

生物、土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学目标:】(考纲要求) 1.掌握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3.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重点:】生物、土壤、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教学难点:】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 【考点分析及考向预测:】1.以某一大洲局部地区图、地形剖面图、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别重视综合考查气候、土壤、生物、地形等知识。 2.以某一大洲局部地区图、地形剖面图、经纬网图为切入点,考查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典型动物、土壤类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生态破坏和保护等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掌握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掌握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复习导入: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网络图。 一、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①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气候 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密林的中上层 光照喜阴植物: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密林的底层 西双版纳人工经济林运用光的垂直衰减原理,模拟雨林结构建立 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热量和温度的有规律变化,形成各种不同的植被带 热量分布从沿海到内陆,随着水分条件变化,形成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植被景观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不同,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②植物个体形态对环境的适应:莲和骆驼刺因水分条件不同导致个体形态不同 莲:具有柔嫩、硕大的叶子,但根系不发达。 骆驼刺:叶子刺化,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地中海气候区植物具有叶子小,叶面上覆盖有蜡质的特点,与夏季炎热干燥有关。 植物对气候的指示作用及物候对农时、农事的指示作用 ③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干旱地区寻找水源的指示作用 植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 铁芒萁——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 碱蓬——盐碱性土壤环境 芦苇——水湿环境 矮牵牛花——大气中SO2污染 草原与森林指示干旱、半干旱与湿润、半湿润气候特征 “枣发芽,种棉花”反映华北春季气温升高,有利于春播的气候特点 旗状树冠延伸方向代表风向 树桩年轮的疏密可以反映降水量多少状况,在温度变化较少的条件下,树轮较疏,反映降水量较大,反之,较密降水量较少。树木向阳面生长快,年轮较疏。 ④影响动物分布的因素:植物分布、气候差异、地形起伏、人类活动等 熊猫——箭竹 悉尼奥运吉祥物:树袋熊——新鲜桉树叶

2017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017生物中考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017广东)6.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A.阳光 B.温度和水 C.植物 D.土壤和空气 【答案】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水稻生活的其他生物.在温暖潮湿的地区,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同的是温度和水分,温暖潮湿的地区,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宜生物生殖繁殖,因此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多 【考点定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生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解答时可以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方面来切入. (2017广东)8.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答案】A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名师点睛】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017山东济宁)1.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答案】A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知识讲解)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知识讲解)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复习建议 理解不同阶段的人地关系、状况、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理解并掌握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地区差异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原那么 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知识清单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1.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与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________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________。 2.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与环境的______明显增强,环境遭到____ __,但人类对人地关系开始有了______的萌芽。 3.工业文明时代:人类提出〝________〞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呈现________,人地矛盾迅速________。 【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 (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________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________时,形成__ _____。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和片面地追求________。 3.环境问题的危害 (1)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及________。

(2)局域性的环境问题,有些已演变成________,成为制约______ __和危害________健康的重要因素。 4.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大量燃烧______,向大气排放了大量____ __,由此增强的______效应加剧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________的大量排放导致臭氧减少。 (3)大气污染与酸雨: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燃煤和汽车______ __;酸雨是指pH小于________的降水。 5.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 (1)城市主要表现为________,农村主要表现为________。 (2)发达国家主要有因过分消耗________带来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那么承受着________与________的双重压力。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______ __人满足其________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________持续发展、________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者相互联系、相互________,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那么:________原那么、持续性原那么、________原那么。 4.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1)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与________、生态的协调发展;(2)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________的定义;(3)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____ ____?。(4)中国于1994年颁布了?________?。 【四】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转变观念 发展观、资源观、________观、伦理道德观、________观的转变。 2.调整行为 包括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________行为。 【五】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制作人:李淑霞周振国于斌审核人:赵春秀 高考目标定位 课前预习 一、知识框架 请先阅读考纲和学习目标,完成本节的知识框架。 二、重点知识回顾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哪些?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有哪些?

三、高考再现 (2013 福建)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1~2题。 1.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 是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课上探究 重点探究:循环经济 【典型例题】下图为某地区夏季生态农业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黄土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地区 D.四川盆地 2.图中字母P、Q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A.大豆和豆制品加工 B.棉花和纺织工业 C.水稻和米皮加工 D.油菜和油料加工 内蒙古乌海市君正集团,是 一个以绿色、环保为标志的循环 经济产业集团。下图为“君正循 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 3~4题。 3.君正集团的循环生产,实现了 A.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利用 C.摆脱了生产的周期性和地域性 D.生产过程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 用 4.与传统经济相比,低碳经济所 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开发清洁能 源③禁止CO2排放④追求绿色 GDP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能力提升】(2013 安徽)5.图13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 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 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 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 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 突出。 (1)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10分) (2)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14分) (3)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 方案。(11分)(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课后巩固 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 互惠共生、和谐共处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 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 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 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4.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煤炭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被破坏

植物与地理环境

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 1、从区域视角方式,分析影响植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植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考情分析】 植被与生物相关题目全国卷每年都考,而且出现一卷多考。主要考查植被的差异性、生物分布、生长的影响因素及生态效益等,题型可以选择题也可以综合题,目前综合题考查逐渐增多。 【知识基础】 1.植被与群落 植被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 2.植被的分类 全球范围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 生长环境的不同分为高山植被、草原植被、海岛植被等; 按人为干预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3.森林群落的演替 原生林是未经开发利用,仍保持自然状态的森林,是森林演化的顶极群落,有丰富的物种,良好的森林的结构和防护功能,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生态效益好。 次生林是原始林经过人为的干扰破坏以后,通过林木的自然更新再度形成的森林,大多丧失原始林的森林环境,生态稳定性和生态功能较差。 人工林是人为地采用播种或植苗的方式营造的森林,种类少,生态效益差。 4、植被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课前预习】 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及成因分析 沙漠中的卫士——梭梭 (1)梭梭的形态特征(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梭梭的这种形态特征的成因? 枝干坚硬紧密,但部分枝条易脱落; 叶片退化成细细的鳞片,茎枝内盐分含量高 梭梭根系庞大,其垂直根系有逐级分叉和迂 回生长特点; 梭梭每年都要冬眠两次,夏季和冬季。 (3)归纳梭梭的生长习性: 总结:

图1 早春短命植物景观 图2 一年生短命植物分布范围 图3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 【课内探究】 材料一:早春短命植物是长期适应环境的一种种 群,在夏季来临之前短短两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 生活史,其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死亡,以种子或地下 器官休眠的方式度过对其生长不利的季节。它们主要 分布于准噶尔盆地、哈萨克斯坦、中亚、南亚、西亚、 北非和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并以中亚为分布中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其中伊犁一带短命植物种 类非常丰富,每年的春季,天山山谷鲜花绽放,形成 一定规模的“花海”。 材料二:伊犁河谷山地植被垂直带春季典型花卉分布及盛开时间示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