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四川省绵阳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

1.【答案】B

【解析】A.“账簿”的“簿”应读“bù”;C.“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D.“腼腆”的“腆”应读“tiǎn”。

【考点】辨析汉字的字音。

2.【答案】D

【解析】A.烦燥—烦躁;B.余音绕粱—余音绕梁;C.糟塌—糟蹋。

【考点】辨析汉字的字形。

3.【答案】C

【解析】A.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主要用于形容车多,这里用来形容人多,不合语境。B.不厌其烦:不嫌烦琐。意思同语义正好相反,使用错误。C.时不我待:时间不等人,指要抓紧时间。D.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褒贬误用。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4.【答案】A

【解析】B.搭配不当,应把“提升”改成“解决”;C.不合逻辑,“甚至”后应接最低的折扣“四折”才符合递进原则;D.句式杂糅,应把“等候表演”删去。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5.【答案】C

【解析】从后文的“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可知,物质财富也是正要的,所以①空应填“并非”,与后文的“不”,构成双重否定表肯定;②空前说物质财富重要,后面说精神快乐更必需,故前后是转折关系,②空应用表转折的连词“但是”;第③空总结前两句的观点,应使用表总结的词语“因此”;第④空是要强调的内容,应使用表递进的副词“更加”;第⑤空前后是表必要的条件关系,应用连词“才”。【考点】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二、

6.【答案】D

【解析】卒:最终。

【考点】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7.【答案】B

【解析】A.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B.都是介词,到;C.动词,是/介词,替,给;D.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这件事。

【考点】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第Ⅰ卷

三、

8.【答案】(1)圣历初年,(陈子昂)卸职回乡,恰好遇上父亲的丧事,就在父亲墓旁修建小屋并住了下来。(2)老天爷不保佑我,我恐怕会死在这里啊!

9.【答案】①引领文风:陈子昂文才突出,并且让唐朝文风变得典雅纯正;②名士赞誉:因受王适褒扬,名气大增。

【解析】应在初步感知文亲大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有关陈子昂的文章被奉为典范的原因的语句,如“子昂始变雅正”“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海内文宗。’”等,从中归纳概括即可。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文言文译文】

陈子昂,字伯玉,是梓州人。开耀二年与状元许旦同榜登进士第。当初,在他十八岁时,不懂得读书,凭借自己是有钱人家的子弟,负气仗义,打抱不平,射猎赌博。后来进乡学读书,有悔悟之心,(他)就到梓州东南的金华山道观读书,痛下决心加强自我修养,精心研究古代典籍,酷爱读黄帝、老子的书和《周易·象传》。光宅元年,(他)来到朝廷献上奏折,规劝皇帝不要把(高宗的)灵柩迁到京城。(他)受到召见,武后认为他才干出众,就任命他为麟台正字,委任状说:“山川献上英俊才士,文才可称光芒四射。”多次调动升任拾遗。圣历初年,(陈子昂)卸职回乡,恰好遇上父亲的丧事,就在父亲墓旁修建小屋并住了下来。县令段简贪婪残忍,听说陈子昂很富有,就捏造假案陷害他,以威胁手段获取贿赂二十万缗,还嫌太少,就把子昂送进监狱。子昂为自己卜卦,(见卦相)大惊,说:“老天爷不保佑我,我恐怕会死在这里啊!”后来他果然死在狱中,终年四十三岁。子昂外貌温和文雅,却心胸狭窄,容易急躁,他轻视钱财,乐于施舍,对朋友十分忠诚。他所交往的英才俊士,多数都手握大权。唐朝建立后,文章延续着徐陵、庾信的余风,天下人都效法这种文风,从陈子昂开始文风才变得典雅纯正。当初,(子昂)作《感遇诗》三十首,王适看见后惊叹说:“这位先生今后一定是天下文章的宗师。”子昂从此而闻名天下。凡是他的文章,世人都奉为典范。他曾经建议武后设立明堂、太学,用来调养国家的元气。柳公权评论说:“能穷尽文章之术,包罗诗歌之法,从唐朝建立以来,只有陈子昂一个人。”陈子昂有诗文集十卷,流传至今。

可叹啊!“自古以来很有才能的人,或许难以被任用。”“大象因为有牙,最终毁了自己。”确实啊!说的就是陈子昂吗?

10.【答案】①点明友人饯行时的天气情况;②渲染离别的感伤氛围。

【解析】应先明确写了什么景象,而后厘清所描写的景物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其作用。“满林风雪”主要描写了林中风雪之大,写出了饯别时的天气情况,寒冷的风雪让人感到更加不舍和留恋,渲染了离别时的感伤氛围。

(2)诗人想象自己此时已西行万里,到达太华、终南山下,回首北望之际,夕阳亦迟迟不肯下山,借景抒情,体现出诗人不忍分别、沉厚深挚的朋友之情。

【考点】赏析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诗歌鉴赏】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歌前两句先写作者在双井山边与前来饯行的朋友分别时,满林的风雪让人倍感思念与不含。三、四两句写作者想象自己此时已经西行万里,到达太华、终南山下,回首北望之际,夕阳亦迟迟不肯下山。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体现出作者与友人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感情的深厚。

四、

11.【答案】(1)决眦入归鸟

(2)角声满天秋色里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征蓬出汉塞

(5)学诗谩有惊人句

(6)英雄末路当磨折

(7)三军可夺帅也

(8)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9)野芳发而幽香

(10)水面初平云脚低

【考点】默写古诗词。

12.【答案】(1)①科技创新影响综合国力;②科技创新影响企业发展;③科技创新关系民生。

(2)①企业科研投入全球占比低于美国、欧盟和日本;②企业科研投入全球占比呈递增趋势。

(3)①“有些研究”改为“成果卓越”;②“赞赏”改为“景仰”;③“点滴经验”改为“宝贵经验”;④“切勿推辞”改为“敬盼回复”或删去。)

【解析】(1)应按照题干要求,从文中找出有关“要重视科技创新”原因的语句,然后归纳出答题要点。如“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对科技惠及民生的需求更为迫切”等。

(2)应先看值图表内容,然后按照题目要求概括出2009-2018年我国企业科研投入全球占比呈现出的特点。从图表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科研投入全球占比不断上升,但仍低于美国、欧盟、日本。

(3)“有些研究”“点滴经验”都属于谦辞,只能用于自己;“赞赏”多用于感谢他人对自己进行称赞时,不能用于别人;“切勿推辞”含有命令口气,不委婉、不得体。

【考点】概括材料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五、

13.【答案】重庆解放前夕,国民党溃逃之际,被囚禁在白公馆的一群共产党人,冒着枪林弹雨越狱。

【解析】应先读懂文章所叙述的故事,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回忆出故事发生的背景。由齐晓轩为了掩护战友挺立在崖上,吸引敌人的探照灯光和机枪子弹可知,选文的故事背景应是重庆解放前夕,共产党人趁国民党溃逃之际越狱。

【考点】名著阅读。

14.【答案】①华子良是一个共产党人,他理想信念坚定、忍辱负重、机智勇敢;②华子良通过假装疯癫来麻痹敌人,机智地逃出了“魔窟”,并及时向组织报告了白公馆的情况。

【解析】应先回忆出原著中描写华子良的内容,然后结合华子良忍辱负重、装疯卖傻等情节分析其形象特征及带领解放军来接应大家的原因。

【考点】识记名著情节,概括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15.【答案】①信念坚定:坚信共产党一定会带领大家取得最终胜利;②团结勇敢:面对危险,顾全大局,不畏牺牲;③富有谋略:面对困境,机智应对,冷静沉着;④坚毅果敢关键时刻,意志坚强,当机立断。【解析】应先理解题目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内容,并归纳出共产党人群像的共同特征。如从“胡浩不敢迟疑,马上举起手上的匕首,略微蹲下,雪亮的刀刃,迎面插进了扑上前来的狼犬的胸部,狼犬号叫一声,带着嵌在肋骨里的匕首,翻滚下深谷去了”“胡浩冷冷一笑,突然,他向前一扑,猛地抱住来不及开枪,也来不及退让的匪徒,奋力侧身一滚,坠入了淡黑的深谷”“一个人影忽然从前面折回,奔到齐晓轩面前,语气急促地报告道:“老袁负了重伤……前面是警戒线,发现敌人布防。电网附近还有两座碉堡!’”可以看出他们坚毅果敢的性格特征。“齐晓轩蔑视的目光,俯瞰着山脚下的敌人,矗立在一块巨大高耸的岩石上,吸引着全部毒弹的袭击,他决心让自己的战友们赢得时间,转危为安”等语句写出了他们团结勇敢、不畏牺牲的性格特征。从“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人”可以看出他们信念坚定、富有谋略的性格特征。

【考点】分析人物形象。

16.【答案】①渲染气氛:以“炮声隆隆”“晨星闪闪”等环境描写来增强画面感和表现力;②抒发情感:融情于景,暗示“黎明”即将到来,表达胜利在望的喜悦;③升华主旨:以“红光”“朝霞”强化文章主旨——革命必将胜利。

【解析】画线句主要写了胜利在望的情景。语句中“炮声隆隆”“晨星闪闪”渲染了胜利带来的氛围;“迎接黎明”“渐渐透出一派红光”“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以寓情于景的方式抒发了胜利在望的喜悦心情;“红光”“朝霞”升华了革命必将胜利的主旨。

【考点】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作用。

17.【答案】D

【解析】A.“我们可以窥其全貌”曲解文意,文章只是说“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B.不是“否定历史”而是“割断了历史”。C.“根本目的”于文无据。

【考点】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18.【答案】①历史有故事、有遗珍,本身沉淀着文化、闪耀着智慧;(历史本身角度)②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以定位自身;(观看者角度)③创作者更加注重为历史创设“生活场景”,让作品更接地气、更富人情味。(创作者角度)

【解析】通读全文,按照题目要求找出涉及“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的原因的语句,然后归纳内容要点。从“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的”等语句归纳概括即可。

【考点】概括文章内容。

19.【答案】提出本段论点“感受历史魅力需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列举具体事例(翻阅《史记》、看红军墓碑等)来论证观点——强调进入“历史的场景”的价值(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从而证明作者观点。

【解析】通读语段,明确本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然后再厘清其论证思路。语段第一句话先提出论点,接着列举翻阅《史记》《汉书》及看红军墓碑等事例论证观点,而后总结走进“历史的场景”的意义,再次证明观点。

【考点】分析语段的论证思路。

20.【答案】甲:举例论证,以“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例,证明了“历史沉淀着文化、闪耀着智慧”的观点;乙:引用论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历史‘活起来’”的言论,证明了“活化”的历史更易让人们感受到历史魅力的观点。

【解析】应先读懂语句,然后根据自己所积累的论证方法的相关知识判断所选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而后分析其在论证观点方面的作用。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可以看出,甲处语句运用了事例论证,有效论证了“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的观点。从乙处引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句话可以看出,乙处语句运用了引用论证,论证了“在‘活化’的历史中,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的观点。

【考点】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六、

21.【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材料主要起到引导提示的作用,告诉考生只要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完全可以

做成很多事情。“我也可以”后的内容,给了考生思考的空间,也是立意的关键。“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了无限可能”提示考生立意时可自由发挥,如我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也可以进入重点高中,我也可以超越自己,我也可以战胜困难等。

选材与立意:

(1)选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公司——杜邦公司的总裁格劳福特·格林瓦特每天挤出一小时来研究一种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权威人士把他写的关于蜂鸟的书称作自然历史丛书中的杰作。立意:只要付出努力,我也可以写就杰作。

(2)选材:十年前,26岁的北京小伙儿崔勇凭着自己的“一点勇气”,在前门廊房二条开了一家专营北京历史文献资料的小书店,面积不过一二十平方米,却吸引了众多北京文史资料爱好者的关注。五年前的“4·23”世界读书日,这家小书店搬进了位于西四南大街43号的万松老人塔院,成为了国内首家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立意:只要有勇气,我也可以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3)选材:人生的前30年,蒋方舟有着闪闪发光的履历:7岁写作,9岁出书,18岁降分上清华,大学毕业担任《新周刊》副主编,最近两三年成为《圆桌派》的话题女嘉宾。立意:只要坚持梦想,我也可以变得优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