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高三化学考试说明全解全析5化学实验基础(5)

2014高三化学考试说明全解全析5化学实验基础(5)

2014高三化学考试说明全解全析5化学实验基础(5)
2014高三化学考试说明全解全析5化学实验基础(5)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化学·全解全析·丹阳市访仙中学·殷传富

第12页 共 4 页 (5)了解Cl -、SO 42-、CO 32-、Na +、K +、Fe 3+、NH 4+等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组成进行检验和分析。

【解析】1物质的检验步骤:①取试样;②说操作;③表现象;④定结论。

【解析】2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气体的检验通常有产生时的检验和贮存在集气瓶中的气体检验,叙述时有所差异。

(1)H 2:爆鸣气,反应原理是:2H 2+O 2 点燃 2H 2O (液体)

(2)O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表明该气体是O 2 。

(3)Cl 2: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导管口,若试纸变 ,表明该气体是Cl 2 。

反应原理是Cl 2+2KI=2KCl+I 2(离) 。

(4)CO 2: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出现浑浊,表明该气体是CO 2 。

若在集气瓶中,则是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出现浑浊,表明该气体是CO 2 。 反应原理是:Ca(OH)2+CO 2=CaCO 3↓+H 2O ,(离) 。

(5)NO :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变成红棕色。

反应原理是:2NO (无色)+O 2 = 2NO 2(红棕色)。

(6)NO 2:红棕色气体,加水振荡,颜色褪去。

反应原理是:3NO 2+H 2O = 2HNO 3+NO ,(离) 。

(7)SO 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加热,又恢复红色。

(8)NH 3:用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靠近导管口,若试纸变 ,表明该气体是NH 3。

反应原理是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9)HCl :用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靠近导管口,若试纸变 ,表明该气体是HCl 。

【解析】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解析】4一组用OH -区别的离子

F e 3+????→?+

溶液NaOH 红褐色沉淀。 C u 2+????→?+

溶液NaOH 蓝色沉淀。 Fe 2+????→?+

溶液NaOH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M g 2+????→?+

溶液NaOH 白色沉淀????→?+溶液NaOH 沉淀不消失。 A l 3+????→?+

溶液NaOH 白色沉淀????→?+溶液NaOH 沉淀溶解。 N H 4+???????→?+

,溶液,加热NaOH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014山东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 2014-2-21 2014年山东省将采用“3+X”的模式,总分为750分。 数学(文史类) 选择题目减少2个降10分,填空题目增加1题增9分 命题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依据《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命题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体现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考试的能力要求包括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推理论证能力指能够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真实性;创新意识指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考试范围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必修课程内容和选修系列1的内容,内容如下: 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Ⅱ(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 选修系列4的内容,在2014年暂不被列入数学科目的命题范围。 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试卷结构:试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10题,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填空题共5题,25分。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共6题,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2014年考纲解读和备考策略(2014.3.10)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 ——2014年广东省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徐世友 尊敬的彭老师、亲爱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衷心的感谢思大公司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来交流中考历史复习方面的问题。今天让我做复习经验的报告,我感觉还是很心虚,很多市兄弟学校的同仁才是成绩的创造者。所以在这里,我只能结合我们学校的做法,谈谈我对下一步历史复习的所思所想,由于学识实在浅陋,肯定存在不妥之处,还请在座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前言:初三的复习就像一场大型的战役,需要学科组教师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成功。我们的指导思想:热爱学生,热爱历史教学;尽最大的努力;高效和减负。高度决定视野!态度决定成败!今天我就课标研究、考纲研究、考题研究、备考策略四个方面简单的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一、紧扣课标、明确方向 考纲研读 ? 1.新增加、改动考点 ? 2.高频考点 ? 3.冷门考点 ? 4.新课标删除的考点 ? 5.大胆删去的考点 二、研究考题明确趋势 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将近三年来中考考点按时间进行梳理,把握历史中考的命题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也是有效进行中考备考的捷径。 近三年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题型相对稳定。题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两大类。选择题是四选一型单项选择题;综合题两类题型的分布比例为:选择题:75%,非选择:25%。 广东中考历史试题依照《历史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纲》的要求,关注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中没有出现偏题、难题和怪题。 试题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体现基础性。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特别关注时政热点问题。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尝试和探索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查的方法和途径, 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落实方法科学备考 (一)、主题复习——第一轮复习

2014年北京文科综合高考考试说明书(已校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卷考试说明---政治 Ⅰ.试卷结构 一、试卷结构和题型 试卷包括两部分: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试题以科目知识综合试题为主,科目间综合试题所占比重较小,一般设置一道或两道科目间综合试题,回答科目间综合试题需要同时运用政治、历史、地理中的2个或3个科目的相关知识。 二、分值比例 文科综合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三、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四、组卷 试题按照题型、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试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政治、历史、地理各科目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反映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说明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表中“目标”

二、考试围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涉及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考试容。(一)政治(54+48+41+81+39+42=305)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54 1、货币 7 (1)货币及其本质 5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基本职能 金属货币与纸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 信用工具与外汇2 信用卡与支票 外汇和汇率 2、价格 5 (1) 影响价格的因素3 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规律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 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3、消费 5 (1)消费及其类型 3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消费的类型 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 健康的消费心理 理智的消费行为 4、生产与经济制度 4 (1)生产与消费 2 生产与消费关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企业与劳动者 6 (1)企业 3 企业及其分类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

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2018年高考数学考纲与考试说明解读 专题一:函数、极限与导数的综合问题(一)不等式、函数与导数部分考查特点分析与建议

全国课标卷考查内容分析(考什么) (一)结论: 考查的核心知识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象、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分段函数);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周期性; 函数的图象:包含显性与隐性; 导数的应用: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利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与零点;结合函数的单调性解不等式或证明不等式、求参数范围. (二)试题题型结构:全国卷基本上是2道选择题或填空题、1道解答题,共3道题.分值为22分. (三)试题难度定位:全国卷对函数与导数的考查难度相对稳定,选择、填空题中,有一道为中等难度,另一道作为选择、填空的“压轴题”进行考查;解答题均放置于“压轴”位置. 小题考点可总结为八类: (1)分段函数;(2)函数的性质; (3)基本函数;(4)函数图像; (5)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6)函数的最值; (7)导数及其应用;(8)定积分。 解答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处理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等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往往放在解答题的后面两道题中的一个.纵观近几年全国新课标高考题,常见的考点可分为六个方面:(1)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2)证明不等式的问题; (3)方程的根(函数的零点)问题;(4)函数的最值与极值问题; (5)导数的几何意义问题;(6)存在性问题。

考点: 题型1 函数的概念 例1 有以下判断: ①f (x )=|x | x 与g (x )=? ?? ?? 1 x -x 表示同一函数; ②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1的交点最多有1个; ③f (x )=x 2-2x +1与g (t )=t 2 -2t +1是同一函数; ④若f (x )=|x -1|-|x |,则f ? ?? ??f ? ????12=0.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___. 题型2 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和零点(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科第8题) 例 2、已知函数()()2112x x f x x x a e e --+=-++有唯一零点,则a = 【解析】函数()f x 的零点满足()2112e e x x x x a --+-=-+, 设()1 1 e e x x g x --+=+,则 当()0g x '=时, 1x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 ()0g x '>,函数()g x 单调递增,当1x =时,函数()g x 取得最小值,为 ()12g =.设()2 2h x x x =-,当1x =时,函数()h x 取得最小值,为1-,若0a ->, 函数()h x 与函数()a g x -没有交点;若0a -<,当()()11a g h -=时,函数()h x 和 ()a g x -有一个交点,即21a -?=-,解得故选C. 例3、 (2012理科)(10) 已知函数1()ln (1)f x x x = +-;则 () y f x =

2014年福建地理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地理)学习心得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发布,《考试说明》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学生,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和课程改革,有利于考试公平、公正、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力求在2013年高考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体现福建省的教育教学实际。因此,2014年高考考试地理的内容将继续与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考试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研读《考试说明》,分析理解《考试说明》,本人在这里谈谈学习心得。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2)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3)时代性: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生产、科技发展的状况,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4)人文性:关注优秀民族文化成果,重视考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考核;尊重考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贴近考生。 (5)实践性: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考生提高参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 (6)选择性: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设置选修模块的选答题,鼓励和促进考生个性化。 二、与2013年对比分析 试题难度系数介于之间。 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在内容和题型上基本没什么变化,《地理》考核目标与要求中的部分例题及其说明有修改。 虽然地理试题难度系数从大体上看略低于历史和政治,但是对能力要求在提高,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在复习及做题目的过程中老师们还是应该引导学生要把握好深度,尽量适合自己,控制好难易程度,重点应放在基础题和中档难度题型中,不要钻牛角尖,在实际做题中,甚至可以先放弃难度太高的题目,弃卒保车。 三、考核目标和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达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 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图所承载的信息 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014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

2014年中考数学科考试说明 南昌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将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为依据,以现行教材为主要内容,从数学学科的逻辑结构和思想体系出发,从高一级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的心智储备需求出发,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应用意识出发,从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出发,从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出发,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发展水平。这里的“数学发展水平”指的是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学生养成的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积累的数学经验与方法,指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知水平。主要考查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这里的“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这里的“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里的“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这里的“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这里的“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指会根据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作出判断,会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这里的“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这里的“推理能力”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

2014学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二〇一四年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测试 地理考试说明 (征求意见稿)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依据教育部《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测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依据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 二、命题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四、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地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测试内容和要求 一、测试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测试目标分为知道、记住、理解、使用四个层次。“知道”,是指对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获得感性的初步认识,能说出它的要点和大意;“记住”,是指地名和数据要求记忆,会把地名落实到地图上,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它们;“理解”,是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有规律性的认识,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或解释,并能用以解释简单的地理现象;“使用”,除了包含“理解”的要求外,应该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判断、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上述四个层次的测试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一个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 试题重视在实际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考查学生使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利用图、表、文字等资料提取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准确回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测试内容 地球和地图 考试内容考试要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知道地球的形状,并会用证据证明2.记住地球的大小 3.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地球仪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记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纬线、纬度、本初子午线3.记住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4.会根据经纬线定方向,会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5.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1.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2.会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1.记住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2.会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公转3.知道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形成

北京市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北京2014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增设阅读情景 来源:新京报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考点内容有什么调整和变化?语文复习需要注意什么?专家第一时间对语文高考说明进行解读,并提出复习建议。 增加“微写作”增设阅读情景 语文 阅读: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作文: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 明年语文科目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表示,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写作能力。 另外,明年高考语文科目还将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景,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北京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语文作文“一分为二” 东北新闻网 12月15日,记者从北京市多所中学获悉,北京教育考试院近日召开了2014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布置会,明确提出语文、英语、数学、文综、理综等各高考科目的命题原则、工作目标和调整重点,并将要点下发至学校。记者发现,在语文、文综等高考科目中,突出强调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在数学、理综等科目中,要求紧密联系实际;英语科目则进一步突出其实际应用价值。据了解,从本周起,本市部分中学将组织高三教师进行研讨,学习最新的命题思路。有关负责人表示,命题调整思路最终以最新版的《考试说明》为准。 语文作文“一分为二”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明年北京高考将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形成现实生活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并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命题原则上和工作目标上,注重考查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调整考试形式与内容,增加蕴含在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同时,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设置生活与语言情境,在生活中、接触中、实践中考查语文能力。作文命题也要处理好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关系,要有利不同风格学生的发挥。从明年起,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此外,提升命题精细化水平,调整试卷结构,提高试卷的区分能力。 调整重点 1.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 2.题目形式、考查背景、素材、考查的内容向宽的方面进行拓展。 ①改造语言应用领域,增设阅读情境,在阅读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加强俗语、对联等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 ②改造古诗词阅读,采用多文本综合性的方式,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考查。 ③改造古诗文默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触景生情、因情生发联想诗句,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应用。 3.设置差别赋分选项的选择题,不同选项差别赋分,提升区别度。 4.分层设问,以提升试卷的区分能力。

2014年北京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策略文何飞

2014年北京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策略 文/何飞备受瞩目的北京《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已经公布,近期将陆续发放到各学校。今年高考说明的总体方向是稳中有变,语文、文科综合学科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而数学、理科综合学科则要求紧密联系实际,英语学科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 就高中文综——历史学科而言,对每一考查目标不同层次与水平的界定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注重学生的四种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和2013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而发生变动的主要是参考样题中题目的增减,从中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高考的侧重点。 一、参考样题选择题部分,增加了2014年的高考真题: (2014·北京高考)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2014·北京高考)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4·北京高考)20.图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4·北京高考)23.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 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 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 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 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 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 保留的选择题: (2010·北京文综)12、图6是一幅古代北京地区的政区示 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2009 北京文综)17、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 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2012 北京卷)18.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宋明镜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年级语文组胡建 【变化】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文面上较往年有大变化,但考纲的主体内容,呈现尊重规律、稳中求变的特色。总体上说,有六大变化。 其一,删去了原说明考试内容每条下的解说。 在全国众多考试说明的体例中,考查内容条目下再加解说的,本不多见;再加上解说文字,有的切实,有的空疏,未必尽能与条目相吻合;在各地高三复习实践中,也颇多将解说文字零敲碎打、机械切割,使复习更加僵化,因此,斫去桂婆娑,清光应更多,复习的要点反而更明晰了。 其二,现代文阅读将几种文本的考试内容整合表达。原说明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分A 类“文学类文本”和B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先后各有数条从理解到探究不同能力层级的考查内容,其中不乏重合牵扯之处。此次将三种文本等量齐观,将考查能力层级统一合并,强调了现代文阅读教学和考查的异中之同,可称得上是清通的认识。 其三,部分考试内容有变化。 1.语言文字运用——提炼语意(原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语言文字运用去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增加“提炼语意”,更适应信息时代对学生提取与理解繁杂信息能力的要求。 2.古代诗文阅读——常见文言虚词增加了三个,分别为“乎”“也”“者”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义”,结合“典型题示例”《古弼传》的例子,有考文字表达理解的迹象;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飞鸟集》《子夜》,达11部。 3.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增加了“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对“论述类文本”的解说,增加了“(包括)说理散文” 现代文阅读把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两大块考点合并,分列“理解”(重要词语、概念,重要句子含义)、“分析综合”(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概括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探究”4个层次11条,成了一个符合规律的阅读能力系统,有效解决了命题实践过程中文体与能力考查点不匹配的问题;论述类文本体类上增添说理散文。 4.写作——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 作文最大变化是“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这些表面的变化背后,是对学科能力体系的更清晰认识,是对生活所需能力的反映,是对学生素养养成构成的尊重与更高要求,是对考试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删掉题型限制。原说明试题类型分类值得商榷。如“表述题”“要点归纳题”与“简答题”并列,难以区分;修订后,只保留“简答题”。在原说明“试题内容、题量、赋分”之下还规定了考查题型,如加考内容“文言文阅读”中规定“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原为“文言文阅读,2题,10分。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略欠灵活,修订后只规定大致的题量和分值,给复习和命题都留下了空间。由此,可以理解为: n 1.题型可以变化,没有题型限制,命题更加自由;请关注“典型题示例”的变化,例如,文言文增加了2013年上海卷(“史弼传”),其中5小题全是主观题。n 2.题量可以变化,在分数一定的情况下,语言文字应用题就可以是3题或5题。

北京市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及样题(数学文)

Ⅰ.试卷结构 全卷包括两部分: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全卷20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或证明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等,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三种题型的题目个数分别为8、6、6;分值分别为40、30、80.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组成,并以中等难度题为主,总体难度适当.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数学科高考注重考查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试行)》,确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的内容为文史类高考数学科的考试内容.关于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的说明如下: 1.知识要求 对知识的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分别用A,B,C,D表示,且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括低一级的层次要求.了解、理解、掌握是对知识的基本要求(详见考试范围与要求层次),灵活和综合运用不对应具体的考试内容. (1)了解(A):对所列知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直接应用. (2)理解(B):对所列知识内容有理性的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所列的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3)掌握(C):对所列的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形成技能,并能利用所列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4)灵活和综合运用(D):系统地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比较综合的问题. 2.能力要求 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形. (2)抽象概括能力:能在对具体的实例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 (3)推理论证能力:会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的正确性.(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概念、公式、法则正确地对数、式、方程、几何量等进行变形和运算;能分析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并能近似计算.(5)数据处理能力:会依据统计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6)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新颖的信息、情境和设问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个性品质要求 考生能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4.考查要求

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地理考试说明解读 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已公布。对比2015年和的考试说明,今年在既坚持“学科主干知识”,又强调“能力立意”的原则上,风格一如既往,在稳定继承中又有创新。《16考试说明》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上进一步完善,在考试范围上没有调整,考试的能力要求没有变化。《16地理考试说明》在知识、能力、题型设置等方面的要求,对正确把握高考改革方向,预测高考改革的新变化,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十分重要的指示作用。 一.考试说明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范围没有变化。仍然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知识模块。 (1),自然地理主要考查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循环规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规律。(2),人文地理主要放在四大问题:区位仍是考查的主线(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旅游);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3),区域地理。要求了解中国和世界主要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并能够以区域为载体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4),选修地理仍然是自然灾害和旅游地理。 2.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没有变化。仍是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考核目标没有变化。同样是考核学生四种综合能力,即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讨论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4、参考样题对高考试题的指示作用的主体思路不变。 题型示例体现了高考试题设计的规范和考核要求,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样题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各类图形较多主要涉及:区域图,经纬网图,示意图,原理图等,以图形为载体,灵活考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 (2)试题的设计都是按照审题—读图—提取—判断—概括的思维逻辑,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样题联系热点,贴近生活实际,考查地理问题 二.《考试说明》的变化 样题题目的替换,用大量2015年的最新高考题替换2013、2014年的比较老的高考题。有以下特点: 新替换的样题: 试题5(2013年第5题)更换为2015年第11题 试题6、7(2013年第10、11题)替换为2015年第1、2题 第8题(2014年第36题)替换为2015年第36题 三.《16考试说明》和参考样题的变化体现的新特点: 1、坚持能力与价值观并重的命题理念,突出考查地理学科素养水平:(1).关注重大社会生活热点 (2).关注学生生活实际

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说明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理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科目分值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四、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五、试卷结构 1、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尾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2、物理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三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两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3、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各学科考核目标、内容 生物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2014年英语考试大纲说明解读及语法填空解题策略与专练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英语学科 I.关于考试要求的说明 一、语言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附录中所列出的各项内容,包括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意念项目、话题项目和词汇。 二、语言运用 1.听力 听力是与外国人直接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语言能力。该部分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总会围绕一个主旨或者一个中心思想

展开。有时,主旨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穿整个对话或独白,考生需自己去归纳、概括。 (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为了说明和支持主旨,对话或独白中总会出现一些具体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等。这些信息是理解和把握对话或独白主旨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常常是听力部分的重点考查项目。 (3)对所听内容作出简单推断 话语发生的场合、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等对话语含义的理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背景知识的推断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因而也是听力测试所要考查的重点项目之一。 (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一般来讲,说话者总会有说话的意图,或是提出或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是表明自己的态度或意见,对此的理解或推断在一般交往中非常重要。有时,说话者的意图或观点是明说出来的,有时则隐含在对话的字里行间,需要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 2. 阅读理解 阅读文章是我国考生接触外语的最主要途径,因此,阅读理

解在试卷中占权重较大。该部分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理解主旨和要义 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有时,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这类试题主要考査考生略读文章、领会大意的能力,它对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命题人员往往会要求考生根据不同的要求,阅读文章以获得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准确地寻求所需的细节。这类试题有时比较直接,理解字面意思即可答题;有时则较为间接,需要归纳、概括和推理才能答题。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正确理解文章中单词或短语的含义是理解文章的第一步,也是理解文章的基础,不懂单词含义根本就谈不上理解文章。但英语单词的含义并非完全等同于词典中所标注的汉语意

2014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政治科)考点解读(经典打印版)

2014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政治科)考点解读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货币 考点1 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都不是商品。 (2)商品必须用于交换,自己消费和无偿供他人使用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考点2 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①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②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 价格的基础。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①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 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③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 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即待 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 的次数)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3 纸币的流通规律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纸币总量所代表的价值量决定于货币必要量的规律。 纸币的发行规律:①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放行纸币。②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③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考点4 信用工具 (1)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使用信用卡消费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支付手段,同时与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密切相关。(3)信用卡的功能: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适用,简化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考点5 外汇和汇率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升高、跌落) 考点6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是正常的,也是重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金钱)。 2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要取之__、用之有度、用之__。即通过合乎道德与__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版)——文科综合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 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3.试卷结构与题型: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计140分。 第Ⅱ卷由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共计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必考题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4、分值比例: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5、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Ⅲ.考试内容及题型示例 政治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的政治科部分。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这种捕捉新的信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关注《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看高考难度如何再降

关注《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看高考难度如何再降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与2月19日公布,。今年高考说明的总体方向是稳中有变,语文、文科综合学科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而数学、理科综合学科则要求紧密联系实际,英语学科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 具体来说,今年高考语文科目会增加10分的“微写作”,英语开放作文变为应用作文,让考生写信件、演讲稿、通知等。从考试说明中公布的样题来看,英语、文科数学、地理、化学等科目难度均有降低,预计今年高考总体难度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 语文:大作文减少字数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和题型有很大变化,将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考查和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语文试题变化最大的是作文,原来的一篇作文被拆成了现在“一大一小”两篇作文,但总分值不变,仍为60分。小作文即“微写作”分值10分,字数在150到200字之间,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样题中“微写作”的形式灵活多样,比如写研究小组招募启事,针对有争议的校服帮助校方解决家长提出的问题,围绕战国军事家吴起的思想观点写体会等。大作文50分,字数要求不少于700字。而往年仅有一篇大作文,要求是不少于800字。样题依然给出了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样式。 金华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赵宏凯认为,“微写作”的出现和当前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的出现有一定关系,虽然“95后”孩子对这些新鲜事物接触比较多,但题目对他们来说也有一定难度。这种难度体现在,考生要用更优美的话表达更加凝练的语意,内容表述要尽量准确,在格式方面估计不会过多为难学生。他建议考生不妨平时多利用微博、微信、短信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长辈、同学等发送生日祝福。老师们也可以在微博上设定固定的场景,邀请学生发微博,以这种有趣的方式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此外,语文卷结构和题型变化较大。首先,基础知识题型改变,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比如,在阅读文本下考查基础知识,体现了出题思维方式变化。样题中对于修辞、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以对联和诗词的形式出现,还增加对俗语的考查,去掉了字音辨析和语病辨析题。 其次,古诗文阅读重视理解,诗歌强调在对比中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样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