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脂临床意义

血脂临床意义

血脂临床意义
血脂临床意义

血脂检查的临床意义

(1)血脂总胆固醇的正常参考值是2.8~5.2mmol/L。

总胆固醇>6.2mmol/L为高总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

增高:见于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肝外阻塞性黄疸、脂肪肝和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贫血、肝硬化、严重营养不良(如吸收不良综合症)等。

(2)甘油三酯的正常参考值是﹤0.56-1.7mmol/L(血清TG有随年龄上升而上升的趋势,判断结果时应予以注意)。

增高:见于特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症、肥胖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原累积病、妊娠晚期、脂肪肝、口服避孕药以及更年期妇女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等。高脂饮食以及大量饮酒TG也可增高。

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重症肝炎、恶病质和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症等。

(3)高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参考值是0.9~4.0mmol/L。临床资料已证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

增高:一般无临床意义,未被证实对冠心病有保护作用,与遗传有关。

降低: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肥胖、吸烟和严重营养不良等。

(4)低密度脂蛋白的正常参考值是0~3.12mmol/L(它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妊娠和神经性厌食症等。

(5)载脂蛋白A-I的正常参考值是1.25~1.59g/L。

血清载脂蛋白A-I是高密度脂蛋白的载体,故与高密度脂蛋白有相似的临床意义,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显著负相关。

增高:见于酒精性肝炎、高a-脂蛋白血症。

降低:见于肾病综合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活动型肝炎、肝硬化和营养不良等。

(6)载脂蛋白B的正常参考值是0.80~1.22 g/L,其增高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显著的正相关。

增高:见于冠心病、糖尿病、活动型肝炎营养不良2型高脂蛋白血症、肾病综合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

降低:见于急、慢性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长期肾脏血液透析的患者。

(7)脂蛋白(a)的正常参考值是﹤0.3 g/L。脂蛋白(a)浓度高低有遗传因素决定,不受饮食、年龄、性别的影响。

增高:目前一般认为脂蛋白(a)高于0.3 g/L,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可见于心、脑血管疾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和某些癌症等。

降低:见于肝脏疾病、过度饮酒、应用烟酸等药物。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卷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健康教育知识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可选择多个答案)(40分) 1、健康是指:() A、身体健康 B、没有疾病 C、良好的心态 D、能适应社会 2、健康生活方式:() A、合理膳食 B、适量运动 C 、戒烟限酒 D、心理平衡 3、吸烟的危害是:() A、导致癌症 B、导致心血管疾病 C、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D、导致遗传性疾病 4、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是:()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遗传因素 D、自然因素 5、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有() A、蛋白质 B、脂肪 C 、糖类、碳水化合物 D、维生素及无机盐 6、通常发生疾病的原因是() A、病原微生物 B、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 C、不良行为和嗜好 D、遗传因素

7、长时间使用电脑易患() A、颈、腰椎病 B 、眼部疾病 C、痔疮 D 、神经衰弱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 A、血液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母婴传播 D、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9、“四害”是指() A、老鼠 B、苍蝇 C、蚊子 D、蟑螂 10、世界公认冠心病的三大危险因素是() A、高血压及高血脂 B、高血糖 C、吸烟 11、工业生产中的四害是指:() A、废气 B、废水 C、废渣 D 、噪音 12、做好女工保健措施是:() A、贯彻《女工保健工作规定》 B、改善女工劳动保护措施,合理安排女工生产 C、定期女职员妇科普查 D、加强女职工孕、产、哺乳期系统管理工作 13、为什么要对职工定期体检:() A、早发现病情 B、早治疗 C、保护劳动力 D、关心职工身体健康 14、化学烧伤的现场处理是:() A、除去伤员污染衣服、鞋袜

[项目管理]血脂各个项目的不同测定方法

(项目管理)血脂各个项目的不同测定方法

血清脂类测定 血浆中的脂类包括胆固醇、胆固醇脂、甘油三酯、磷脂和非酯化脂肪酸等。 目前,对有关脂类代谢疾患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均必须检测血浆(清)中的脂类,通过其含量的变化,对临床疾患提供协助诊断的依据。有关医学科研工作,脂类的定量检测也是一项必备的研究项目。 1.胆固醇测定 血浆中胆固醇及其酯的含量检测,从方法学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化学法包括抽提法和直接测定法,这类方法目前仍在沿用;另一类是酶法测定,方法敏感特异快速,并能自动化分析,已常规应用。化学测定法种类多,由于显色反应的特异性不同,其结果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是Abell-Kendall(L-B反应)法。另外,三氯化铁-硫酸反应法(Zak法)具有显色稳定法、操作简便、灵敏度约5倍于L-B反应法,胆固醇酯与游离胆固醇显色程度比较接近等优点,缺点是特异性差,干扰因素比L-B法多,如冰醋酸中含有的乙醛酸,血清样品中的血红蛋白,胆红素以及硫酸的质量等因素均可影响Zak方法的准确性,Zak法更适合于科研使用。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国产试剂已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胆固醇测定用的标准品,按美国国家标准局(NBS)出品纯度达99.8%,是国际公认的参考物,国内李健斋等已纯化制成符合这一要求的胆固醇纯品,已供临床检测血清胆固醇使用。 2.甘油三酯测定

血浆甘油三酯的测定,目前多以化学法和酶法定量。化学法测定甘油三酯是以脂蛋白变性,水解成甘油,并以甘油为计算依据。酶法是以特异酶水解甘油三酯,除去脂肪酸,再测定甘油,方法特异,准确而快速,临床广为应用。目前甘油三酯测定的方法主要以定量甘油为依据,然而血清样品中存在有游离甘油,如何从反应过程中的总甘油中减去游离甘油,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讨论这一问题。若不减去,其测定值将会高于血清样品中的真值,如果要减去,就必须先测出血清样品中的游离甘油,甘油三酯的测定方法将增加一个繁杂的步骤,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有报道血清样品中的游离甘油实际量是0.07~0.13mmol/L,相当于甘油三酯的0.5~6.0mmol/L,为此建议,实测的甘油三酯量减去一个校正系数即:甘油三酯(mmol/L)=[0.98×总甘油(mmol/L)]-0.07(mmol/L)。 这一校正系数也仅适用于健康人,对临床病人并不一定适用。据报道,血清样品的游离甘油一直是个未知数,无法测准。为此,目前临床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时,基本上未考虑游离甘油,因为其含量很少,暂且忽略不记。甘油三酯测定的参考物,推荐三油酸甘油酯和三软脂酸甘油酯混合物(2:1,W/W),此参考物适用于化学法。在酶法测定中,仍以高纯度的三油酸甘油酯为参考物。 3.磷脂测定 血清磷脂包括卵磷脂、溶血卵磷脂、神经磷脂、脑磷脂和其他少量磷脂。如需要分别检测各种磷脂,可以通过薄层层析法、柱层析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目前,临床仅测定血清磷脂总量。血清磷脂总量的测定方法有化学方法和酶法两大类。化学法是以磷脂中的磷为定量依据,因为每磷脂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磷酸根,故将

健康管理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健康管理师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它可以反映你的健康才智,评估个人的健康全新的方面的是()。 A. IQ B. EQ C. HQ D. MQ 2.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A.神经末梢 B.神经元 C.神经中枢 D.神经纤维 3. 在人体内,化学性消化作用的关键环境在() A.胃和小肠 B.口腔和唾液 C.肝脏和胆汁 D.小肠和大肠 4. 在饮食过程中,这种营养素在消化中不能被分解,但可以防止便秘和帮助预防痔疮的是() A.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 C.膳食纤维 D.维生素 5.常使人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和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胃液分泌减少,失眠,焦虑抑郁的是受到() A.挫折 B.幽默 C.压力 D.曲解 6.如果每天走1万步路,那么在你走5里路时大约消耗能量为() A.400kcal-500kcal B.300kcal-400kcal C.500kcal-600kcal D.200kcal-300 kcal 7. 经常在家用材料的结构中,如家具、窗帘和纤维板使用的一种无色的气体,超标会影响到健康,这种物质是() A. 氡 B.一氧化碳 C. 甲醛 D.霉菌 8、联合国预测,再过4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 A.91亿

C.85亿 D.100亿 9、正常血压(mmhg)即收缩压和舒张压应该是() A、收缩压<130和舒张压< 85 B. 收缩压140和舒张压90 C. 收缩压>140 和舒张压>90 D. 收缩压>180和舒张压>110 10、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 谢的紊乱的是() A冠心病 B. 高脂血症 C.高血压 D.糖尿病 11、中国营养信息化工程在京正式启动时间是() A. 2008年11月20 日 B. 2008年12月20 日 C. 2009年11月20 日 D. 2009年12月20 日 12为人们提供经络养生、健康保养、香薰SPA、美容美体、减压放松等服务项目的场所叫() A.美容院 B.B.疗养院 C.C.养生会所 D.D.保健院 13、BMI是常用的体质指数的指标,在我国肥胖界定与BMI值大于() A.BMI ≥25 B.BMI≤ 18.5 C.BMI ≥28 D.BMI ≥30 14、老年人唾液淀粉酶的减少,影响了淀粉的消化,造成消化不良,和年轻人比较,其量少了多少() A、少了1/3 B、少了2/3 C、少了1/2 D、少了1/4 15身体对酒精的吸收率和代谢率的关系用一种数值表示,这个数值是() A.ADC数值 B.B.BMI数值 C.C.BMC数值 D.D.BAC数值 16、饱和脂肪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以下含有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是:() A 牛肉 B苹果

血脂检测的七个注意事项

血脂检查的七个注意事项 如今,血脂检查已是成人体检中的必备项目,其中的各个项目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特别是饮食的影响,所以,在抽血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各种准备。我们结合化验血脂时大家经常犯的错误,做以下具体讲解。 三天内避免高脂饮食 病例一:按照医生的嘱咐,李女士周一清晨空腹来医院化验血脂。结果显示甘油三酯偏高。原来,周末两天李女士全家聚会,自然少不了一番大吃大喝。 错误之处:化验前一日进食了大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影响血脂的化验结果。建议: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时间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我们经常遇到过这样的病人,化验前一天吃了很多烤鸭,第二天抽出来的血都是乳糜状的,这种“浑浊”的血液透光度差,肯定会影响化验结果。所以,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例如聚会等,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 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 病例二:赵女士因为血脂异常,已经吃药治疗1个月了,她特别希望这次化验是正常的,所以近几天吃饭非常注意,有点油腻的一概不吃,只吃青菜。 错误之处:这种做法类似“作弊”行为,有可能拿到一张正常的化验结果,不过是“假的”,会让血脂这个心脑血管疾病的“罪犯”逍遥法外。建议:抽血化验前2周内要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反映出真实的血脂情况,进而才可以判断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正在服用的药量是否合适等。 抽血前一天别喝酒 病例三:张先生约好要见一个客户,在餐桌上,张先生对客人说:“我明天要去体检,化验血脂,您自己多吃点,我就不吃太多揉菜了。陪您喝两杯酒吧。” 错误之处:不止史吃饭,饮酒也能影响血脂的浓度,例如明显升高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会导致化验结果出现误差。建议:临床上发现,大量饮酒者2-3天之内的血脂浓度,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浓度常常显著升高。所以,抽血前三天内不能有大量饮酒情况,24小时内连少量饮酒都不可以。 空腹10-12小时 病例四:王大爷昨天家里来了客人,热闹极了,高朋满座,晚上快11点才吃完。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去医院抽血化验血脂了。 错误之处:患者一般只知道做血脂检查需要空腹,但对空腹多长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了解甚少,往往造成步准确的检验结果。建议:在餐后,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浓度会明显升高,餐后2-4小时,血脂浓度达到最高峰,8小时后基本恢复至空腹水平。但由于不同个体的代谢能力不同,为了准确起见,最好是空腹10个小时以上再化验。不过,如果空腹时间过长,也可因身体里储存的脂肪被“动员”起来,使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影响血脂测定结果,所以饿的时间也不要太长,以空腹10-12小时为最佳。比如说,如果想在早晨8点抽血,前一天晚上8点以后就不能进食,可少量饮水;10点以后最好连水也不要喝。血脂检测的化验单中,参考的正常值范围也是依据空腹时间12小时左右的结果制定的。因此,只有严格按照要求的空腹时间,才能够得到准确的结果,进而和标准的参考范围进行比较。 休息5分钟后抽血 病例五:老周早晨出门晚了,没打上车,眼看着医院抽血时间就要结束了,老周一路小跑就去了医院,直奔抽血窗口,累得直喘粗气,但及时抽上了血。 错误之处:剧烈运动对血脂也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体位会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进而影响血脂的浓度。研究表明,站立5分钟,可使血脂浓度提高5%,15分钟即可提高

肺吸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肺吸虫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肺吸虫病概述: 卫氏并殖吸虫,简称肺吸虫。此虫主要寄生于肺,造成肺部受损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多因为生食或半生不熟含有肺吸虫囊蚴的石蟹、蜊蛄和生水而导致感染肺吸虫病,其临床症状多以咳嗽、咳棕红色痰为主要表现。当人体感染肺吸虫病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肺吸虫血清抗体快速检测对该病的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的监测有着重要的意义! 产品简介: 肺吸虫快速检测试剂盒采有金标渗滤式间接法定性检测试验血清中的肺吸虫抗体IgM/IgG,适用于疑似肺吸虫病的大量人群进行快速筛查。 检测原理: 本试剂盒利用斑点免疫金渗滤技术,将肺吸虫纯化抗原预先包被在固相载体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待检测时,将预先处理好的样本血清滴加在加样孔中,通过渗滤使抗体和抗原在膜上发生特异性免疫结合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滴加红色胶体金标记的第二抗体(显色液),与复合物中对应的的抗体结合,则形成肉眼可读取的检测结果。 试剂盒组成: 1、肺吸虫快速检测板(含预先包被的肺吸虫纯化抗原) 2、试剂A(洗涤液1瓶,0.02moI/L PH7.4PBS) 3、试剂B(显色液1瓶,含胶体金标记物) 4、原版说明书1份 包装规格:24T/盒,单人份独立包装 检测样本:只限血清 储存条件:原试剂盒包装于2-8℃密封避光保存 有效日期:18个月 生产企业:广州市标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样本要示: 样本只限血清,建议最好采用新鲜血清标本,若是陈旧血清或高血脂血清恐影响检测效果。 检验方法: 1、将试剂盒取出,和样本一起恢复室温25℃左右。 2、拆开试剂包装,将检测板水平放于工作台。 3、在反应孔中间垂直加入2滴(试剂A),待液体完全渗透。 4、在反应孔正中央垂直加入50ul待检血清,待血清完全渗透。 5、加入4滴显色液(试剂B),待液体完全渗透。 6、加入2滴(试剂A),待液体完全渗透,观察结果。 检测结果的解释: 阳性结果:检测板的C端出现红色线条,T端也出现红色线条,表明肺吸虫IgM抗体阳性。阴性结果:检测板的C端出现红色线条,T端不出现红色线条,表明肺吸虫IgM抗体阴性。

高血脂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血脂药品销售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门市:总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高血脂概念?(5分) 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 2.哪些人易得高血脂症?(5分) (1)有高血脂家族史者;(2)体型肥胖者;(3)中老年人;(4)长期高糖饮食者;(5)绝经后妇女;(6)长期吸烟、酗酒者;(7)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6分) 1.高血脂症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2.“他汀类”降脂药不能与烟酸类、贝特类降脂药联合食用。 3.一般高血脂会有很多临床表现,列举三种: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 4.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磷脂质。无论是胆固醇含量增高,还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 5.烟酸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烟酸属于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别名维生素B3。 6.高血脂的一线用药有“他汀类”降脂药,“贝特类”降脂药,“烟酸类”降脂药,“树脂类”降脂药,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其他类。 7.“他汀类”降脂药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

8.高血脂患者的膳食结构应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高纤维膳食,既 “四低一高”原则。 9.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密度蛋白高血症。 10.非诺贝特、立平之、吉非贝齐、苯扎贝特、氯贝特为贝特类降脂药。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药物不能用于高血脂症治疗的药物是:( C ) A 血脂康 B 银杏叶 C 复方乙酰螺旋霉素 D 依折麦布 2.高血脂症得诊断,总胆固醇或血三酸甘油酯值超过( B )者即可诊断为高血脂症。 A.50mg/dl B.200mg/dl C.500mg/dl D.1000mg/dl 3.高血脂症的治疗目标,正确的是( A ) A.使血脂恢复正常标准 B.使血脂越低越好 C.使血脂持续下降 D.血压恢复正常标准 4.现代高血脂治疗的药物不包括下述哪项:( D ) A.“他汀类”降脂药 B.“贝特类”降脂药 C.“烟酸类”降脂药 D.头孢类消炎药 5.胆酸结合树脂(树脂类降脂药)可以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C ) A.高血压 B.糖尿病 C.高血脂症伴高血压患者 D.感冒 6.“他汀类”降脂药不包括( A ) A.非诺贝特 B.辛伐他汀 C.洛伐他汀 D.阿托伐他汀 7有的降脂药服药后会出现副作用,服药后出现面色潮红,可伴随皮肤瘙痒,头昏心悸,气短,出汗,畏寒等。这类降脂药是( C ) A.他汀类降脂药 B.贝特类降脂药 C.烟酸类降脂药 D.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5-06-25T14:45:27.4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秦珏邱伟波 [导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秦珏邱伟波 广州番禺区中心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 511400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查的56例志愿者为对照组,所有成员均进行血脂检测,分析检测指标。结果:实验组的CH、TG以及LDL-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并且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4.984、6.582、6.824,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作为一项检测的指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血糖的量,同时对于血脂的控制也必不可少。血脂的检查对于糖尿病早期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胆固醇;甘油三酯 【中图分类号】R5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097-01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是血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生命代谢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物质[1]。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糖增高常使人体中的胰岛素处于高负荷运转,脂质代谢异常更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近年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2]。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测,是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现以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56例健康人员的血脂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36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36.9±1.4)岁。同时选择5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31例,年龄范围为24~69岁,平均年龄为(30.4±2.1)岁。所有组别成员均无肾病或者甲状腺亢进等基础疾病,并且在年龄、临床表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别(P> 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所有成员均进行血脂检测。全部受试者均禁食12h,于次日清晨采静脉血。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测定各组血清CH、TG、HDL-C、LDL-C的水平。 1.3仪器和试剂 仪器:奥林巴斯AU540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试剂:奥林巴斯AU5400配套试剂盒。 1.4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间进行t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的CH、TG、LDL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4.984、6.582、6.824,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受试者各项指标的比较(mmol/L)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广泛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并导致血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分泌量受到迷走神经以及血浆葡萄糖的影响。长时间高负荷的胰岛素分泌使得机体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形成糖耐量受损,逐渐发展成糖尿病。胰岛素不仅对糖类代谢有重要作用,也参与调控蛋白质以及脂肪等代谢[3]。2型糖尿病有血脂代谢异常的机制可能是胰岛素抵抗致使人体内的脂质蛋白合成酶的活性下降,不能有效清除血浆中的甘油三酯,导致其不断升高,另一方面由于血糖过高,机体不能有效的分解利用,从而为血脂过度合成提供能量[4]。血脂代谢异常是导致冠心病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众多的研究表明[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冠心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当 LDL-C升高,氧化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HDL-C能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中进行降解,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当其数量降低时对斑块保护作用减弱,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性[6]。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人数的增加,常伴有代谢性疾病的增加,尤其以糖尿病、高脂血症最为突出。故而检测血糖、血脂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CH、TG以及LDL-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对照组,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表现为CH、TG、LDL-C 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 综上所述,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作为一项检测的指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控制血糖的量,同时对于血脂的控制也必不可少。血脂的检查对于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病情诊断治疗和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璐,孙伯欣.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856-4857.

无锡市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_周伟杰

·论著· 无锡市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周伟杰,诸芸,刘萍,丁新良 江苏省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锡214023 DOI:10.3969/j .issn.1006-9070.2012.06.008基金项目:无锡市科技局项目(CSE000815 )作者简介:周伟杰(1971-) ,男,江苏江阴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无锡市居民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抽取无锡市2 102名35岁以上常住居民,采用半定量食物频次表(SQFFQ)进行膳食调查并同时体格检查和血液生化检验。结果 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3.86%,以单纯TG升高为主要类型,占41.2%;农村居民患病率(47.3%)高于城市(40.6%)(P<0.01),55~64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49.46%;血脂异常组蛋类、奶类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水果摄入量低于血脂正常组,而食用油的摄入量则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超重组及高血压组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无锡市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膳食中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并存,血脂异常与超重肥胖、高血压密切相关。应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降低血脂异常的发生。关键词:居民;血脂异常;危险因素;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症;膳食调查 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070(2012)06-0020-03 Epidemiology survey of dyslipidemia among  residents in Wuxi City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ZHOU Wei-jie*,ZHU Yun,LIU Ping,DING Xin-ling * Wuxi Municipal Center f 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Wuxi 21402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dyslipidemia among residents in Wuxi city.Methods A Total of 2 102persons aged over 35year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the investigation with multi-stage randomcluster sampling.Diet survey with SQFFQ,meanwhile,physical examination,laboratory testing(total cholesterol,high den-sity lipoprotein,triglycerides)were conducted for them,and the data were made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The prevalencerate of dyslipidemia for residents over 35years in Wuxi was 43.86%,and hypertriglyceridemia was the leading category.Thep revalence rate of dyslipidemia in rural area(47.3%)wa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area(40.6%),and it was highest for resi-dents ages ranged from 55-64years old.Intakes of eggs,milk,beans and fruits in pati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those in control group,while intake of oil was opposite(P<0.05).The prevalence rate of dyslipidemia for groups of obesity,overweight and hyperten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s(P<0.001).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of dyslipidemia in Wuxi is a higher level,and dyslipidemia showed a younger trend,dyslipidemia is closely related to obesityand hypertension.There are risk factors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diet.Suitable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be proposed to improvedietary pattern and strengthen physical activity to control the epidemiology  of dyslipidemia.Key  words:residents;dyslipidemia;risk factors;overweight/obesity;hypertension;hyperlipemia;diet survey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 或)甘油三酯升高,通常称为高血脂症,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致残、 致死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此外还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 系[1] 。据卫生部疾病统计,我国每死亡3个人中就有一个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2,3] 。因此,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做好高脂血症防治工作,成为近阶段我国医疗预防工作的重点。本研究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血 脂水平检测,以期了解无锡社区人群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分析评价膳食等因素对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为制定居民高脂血症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0月-2009年2月,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无锡市滨湖区4个社区中年龄≥35岁居 民2 400人作为调查对象,实际调查2  102人。·02·江苏预防医学2012年11月第23卷第6期 Jiang su J Prev Med,November,2012,Vol.23,No.6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7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前言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 -C血症的患病率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ASCVD的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第一包快速血脂检测系统

第一包、快速血脂检测系统 数量:1套 技术参数: 1.仪器要求:小型快速检测仪器,便携式。 2.标本采集:手指末梢血,方便受检者,也可应用静脉全血、血清、血浆。 3.标本用量:<40μl。 .检测项目:能同时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糖数值,并能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数值。 5.检测速度:≤5分钟。 6.结果表达:仪器有液晶显示结果,并标配外接打印机打印。 7.评估系统:仪器自带血脂管理及冠心病风险评估系统软件,能做10年风险评估。 8.认证体系:通过中国SFDA、美国FDA、欧盟CE及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CRMLN)认证。 第二包、全自动配血及血型分析仪 数量:1台 技术参数

第三包、诊断听力计 数量:1台 一、标准: 符合相关医疗器械生产销售技术标准及相关医疗器械设备电气安全标准。 二、具备功能: 1.气导测试。 2.骨导测试。 3.高频测试。 4.噪声掩蔽。 5.自由声场测试。 6.言语测听。 7.双通道。 8.双耳交替响度平衡测试(ALT)。 9.短增量敏感指数测试(SISI)。 10.医患交谈系统。 11.信号监听。 12.可外接双路音频接口。 13.可直接连接打印机打印测试结果或连接计算机储存病人档案。 14.高清晰度大屏幕液晶显示。 15.内置声场放大器。 三、技术参数: 1.纯音- 通道1和通道2。 2.频率范围:气导:125Hz 至 12000Hz; 高频:8000Hz 至 20000Hz; 骨导:250Hz 至 8000Hz; 声场:250Hz 至 12000Hz。 3.精度:±1%。 4.总谐波失真≤2% (气导耳机);≤5%(骨导震动器)。 5.强度范围:气导:-10 dB HL 至 120 dB HL;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近30年来,中国人群得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得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得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C血症得患病率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得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 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得血脂异常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得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其她类型得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得升高也存在一定得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得生活方式,就是防治血脂异常与ASCVD得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就是提高血脂异常得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得知晓率与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得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得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

2018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血脂病例分析及其处方点评考试答案

高血脂病例分析及其处方点评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10 分) 1 . 以下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心肌梗死发病48小时后,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一边抽血一边治疗? B.冠心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为2.9毫摩尔 ? C.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为2.70毫摩尔 ? D.中国与美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值标准一致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 合理配伍,应取长补短,正作用协同相加,()相互抵消 ? A.药物作用 ? B.时间 ? C.副作用 ? D.用量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现代高血脂治疗的药物不包括() ? A.他汀类降脂药 ? B.贝特类降脂药 ? C.烟酸类降脂药 ? D.头孢类消炎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 调脂最主要目的:预防、治疗()及其等危症 ? A.冠心病 ? B.糖尿病 ? C.肥胖 ? D.头痛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他汀类调脂可使心脑血管病事件减少()

? A.1/5-1/2 ? B.1/4-1/3 ? C.1/3~1/2 ? D.1/4-1/2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关于2007年中国高脂血症患者治疗目标值叙述正确的是() ? A.低危患者:TC<240,LDL-C<160 ? B.中危患者:TC<210,LDL-C<130 ? C.高危患者:TC<180,LDL-C<110 ? D.极高危患者:TC<180,LDL-C<110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 下列选项中避免使用或减少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是() ? A.高龄(尤其80岁以上老人)瘦弱体型 ? B.多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 C.围手术期(即外科手术前后)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8 . 他汀类药物重要不良反应包括() ? A.肝酶升高(0.5~2%) ? B.肌病(肌痛,CK,<2/万) ? C.横纹肌溶解,肾衰致死(<2/百万) ?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9 . 合用阿司匹林以()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 ? A.促进 ? B.协同预防 ? C.治愈 ? D.以上都不是

我国人群血脂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关键词】人群血脂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1~3],而血脂水平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4~8]。因此,了解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学起步较晚,但近30年来在加强与其他国家同行间的合作和交流中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开展了许多大型的有关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人群监测(monica)研究(1984—1993年),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基线研究1983—1984年),11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1992年基线调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区、低发区的危险因素及流行趋势的对比研究(1992—1994年),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1993年),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interasia)(2000—2001年),第4次全国营养调查(2002年),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多中心协作研究(2004—2006年)等等。此外,还有许多不同地区人群血脂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分布广,尽管这些研究结果还不能完全代表全国的情况,但这些研究提供了我国不同年代、不同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分布特征,还有血脂异常患病率等数据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等。从这些研究不仅看到我国人群与欧美等国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同时还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群血脂及其他代谢异常的重要作用和不利影响。进一步证实了我国人群血脂异常对主要心血管病发病的作用。现就上述资料,对我国人群血脂分布特征(地域、民族、性别和年龄),我国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率,血脂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以及我国人群血脂临床控制状况分别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人群血脂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1~3],而血脂水平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4~8]。因此,了解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学起步较晚,但近30年来在加强与其他国家同行间的合作和交流中得到了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开展了许多大型的有关血脂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及危险因素的人群监测(monica)研究(1984—1993年),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基线研究1983—1984年),11省市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队列研究(1992年基线调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区、低发区的危险因素及流行趋势的对比研究(1992—1994年),中国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研究(1993年),亚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interasia)(2000—2001年),第4次全国营养调查(2002年),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多中心协作研究(2004—2006年)等等。此外,还有许多不同地区人群血脂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分布广,尽管这些研究结果还不能完全代表全国的情况,但这些研究提供了我国不同年代、不同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分布特征,还有血脂异常患病率等数据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趋势等。从这些研究不仅看到我国人群与欧美等国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同时还看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人群血脂及其他代谢异常的重要作用和不利影响。进一步证实了我国人群血脂异常对主要心血管病发病的作用。现就上述资料,对我国人群血脂分布特征(地域、民族、性别和年龄),我国人群血脂异常发病率,血脂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以及我国人群血脂临床控制状况分别进行简要阐述。 1 我国人群血脂分布的特征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常用血脂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9-03-07T15:20:15.483Z 来源:《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作者:王云平 [导读] 血脂检测是反应患者体内脂类代谢的基本检测方式,通过血脂检测能够了解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基本情况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天津 300451) 【摘要】血脂检测是反应患者体内脂类代谢的基本检测方式,通过血脂检测能够了解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基本情况,从而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在临床中,血脂检测主要是用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而临床中常见的脂质异常就是通过血脂检测得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异常。在血脂检测中,多项检测指标对于评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基于此,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诊断意义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07-02 【Abstract】Blood lipid detection is the basic method of detecting lipid metabolism in reactive patients. The basic condition of lipi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can be understood by blood lipids test, which can provide basis for diagnosis of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 blood lipids are mainly used to detect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The common lipid abnormality in clinic is the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lipoprotein abnormality detected by blood lipid. In the detection of blood lipids, a number of indicators have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 in assessing the occurrence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is issue and hopes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the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Key words】Blood lipid; Atherosclerosi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各种脂肪类物质,这些物质包括存在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po)以及甘油三酯(TG)。这些脂肪类物质在血液中以血浆脂的形式存在,构成人体活动不可缺少为重要物质。在血脂检验中,通常检测的指标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高密度脂蛋白等,当这些检测指标出现异常时,我们通常称之为脂质异常。脂质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时了解血脂指标的变化有利于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情况,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1]。 1.血脂检测指标 现如今,血脂检测作为监测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检测项目,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血脂检测中,反应脂质水平的检测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反应脂蛋白水平的包括高密度、低密度脂蛋白,反应载脂蛋白水平的检测项目包括ApoA1、ApoB等。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及时检测血脂水平,对于异常项目及时治疗和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2.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标准 总胆固醇(TC)不超过5.2mmol/L,表明正常。如果一旦超过6.2mmol/L,则提示发生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TG)不超过 1.7mmol/L为正常值,如果超过 2.3mmol/L,则提示发生高TG血症。高密度脂蛋白(HDL-C)一般不低于 3.4mmol/L,如果一旦低于 1.0mmol/L提示病变。同理,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正常水平一般不超过 2.6mmol/L。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中,LDL-C的诊断意义及其重要。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表象的患者,如果其LDL-C处于正常水平,则表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低[2]。 3.脂质异常分类 血脂检测中,各项脂质异常的表现都会提示各类疾病的发生,如下所示: TC>6.2mmol/L——高胆固醇血症 TG>2.3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 TC<6.2mmol/L且TG>2.3mmol/L——混合型高脂血症 患者患有原发病时,其体内存在的脂质异常称之为继发性高脂血症。由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导致患者体内脂质异常称之为原发性高脂血症。除此之外,还有遗传因素所导致的脂质异常,我们称之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4.血脂指标的临床意义 4.1 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是指存在于血浆中的各种脂蛋白富含胆固醇的含量,这些脂蛋白主要有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组成。总胆固醇的变换容易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包括生活习惯、患者年龄、原发疾病等等。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保证总胆固醇正常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于已经发生病变的患者,此项检测还有利于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中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 4.1.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作为脂蛋白的一种,是通过逆向运转作用,转移肝内外细胞组织的胆固醇,这些胆固醇都会在肝脏中代谢转化,再回流至血液当中,最终一些衰老的细胞会随着人体代谢摆出体外。梁依[3]等人的研究中显示,血浆内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呈负相关,当HDL-C水平维持在高水平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就会降低。 4.1.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的主要作用是将患者内源性脂质移送至外周组织中。LDL-C水平能够体现出患者的血脂情况。这一指标的变化主要受机体年龄、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影响。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LDL-C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呈正相关。当LDL-C水平维持较高时,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更快,钙化风险就会增加。所以,此项指标也是判断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检测指标。 4.2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此项指标的影响因素较多,且极为复杂,即使如此,它仍然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评估项目。当患者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时,应及时干预,改善生活习惯,给予药物治疗,避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4.3 脂蛋白 脂蛋白水平的影响主要来源于遗传因素,其不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脂蛋白水平升高时,患者常提示出现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显示[4]当Lp(a)水平超过300mg/L时,患者会发生心血管事件,当此项指标小于232mg/L时,心血管疾病预后良好。 4.4 载脂蛋白 载脂蛋白主要是反应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合成与分解代谢情况,当患者机体发生病变时,高密度脂蛋白的组成成分会发生更改,所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