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矿分析

铜矿分析

铜矿分析
铜矿分析

铜矿分析

第一章铜矿采选业简介

1.1 铜矿采选业的定义与分

1、定义

铜矿采选业是采矿业中一种,归属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分类

中国铜矿山开采主要分为地下采矿和露天采矿。从目前开采的矿石量来看,地下采矿占44.6%,露天采矿占55.4%。

铜矿石经过选矿成为含铜品位较高的铜精矿或者说是铜矿砂,铜精矿需要经过冶炼提成,才能成为精铜及铜制品。

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含铜矿物约有280多种,其中16种具有工业意义。

石等。

1.2 铜矿采选业发展现状

我国主要的铜矿山基地有:江西、铜陵、大冶、白银、中条山、云南、东北7大铜业基地。但是,经过多年的开采,7大铜业基地现大多已进入中晚期,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资源危机。

目前,我国正在基建的铜矿山有云南新平大红山、江西城门山和富家坞、青海赛什塘及新疆阿舍勒。尚未开发的大中型铜矿床主要位于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它们是西藏玉龙铜矿床,青海德尔尼铜矿床,内蒙古霍各气铜矿床,黑龙江多宝山铜矿床和东天山土屋-延东铜矿床等。

我国铜资源储量和全球其他国家比不具备优势,而且每年需进口大量铜精矿,但铜矿采选业技术还算发达,只是堆浸工艺没有得到很好应用,和国际有差距。

1.3 铜资源分布

1.3.1 世界铜资源分布

2006年世界铜金属的可开采储量为4.74亿吨,储量基础为9.37亿吨。可开采铜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和美国。

从地区分布来看,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

(1)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

(2)美国西部的洛杉矶和大坪谷地区;

(3)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

(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5)加拿大东部和中部。

从国家分布看,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印度尼西亚、波兰、秘鲁、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赞比亚、哈萨克斯坦和加拿大。上述国家的铜矿资源量占到了全球铜资源总量的87.2%,其中智

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9.98%。

图表1-3 2006年全球主要国家铜矿储量

1.3.2 中国铜资源分布

我国已探明铜矿产地913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7372.52万吨,占同年世界储量基础的12.1%,居智利和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主要分布在30

个省、市、自治区(未统计台湾),其中占全国储量多的省有江西(20.4%)、西藏(15.2%)和云南(11.2%),占全国保有储量较多的省区有甘肃(6.5%)、内蒙(5.4%)、湖北(5.1%)和黑龙江(5%)其余分布在其他23个省区内,储量的地理分布相对分散。

我国已开发利用的铜矿产地431处,保有储量2196.41万吨,仅占总保有储量的54.6%,可供近期设计利用和可供未来规划利用的矿产地282处,保有储量1787.50万吨,占保有储量的28.7%,暂难利用储量1050.24万吨,占总保有储量16.7%,在可供近期设计开发利用的矿产地中,有大型矿产地11处,保有储量620.04万吨,仅占总保有储量的9.9%,我国铜矿后备储备严重不足。

2009年我国新提交铜资源量近2000万吨,主要集中在西南三江、西藏冈底斯两个地带。

1.3.3 中国铜矿资源特点

中国铜矿资源从矿床规模、铜品位、矿床物质成分和地域分布、开采条件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1)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在探明的矿产地中,大型、超大型仅占3%,中型占9%,小型占88%。

(2)贫矿多,富矿少。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0.87%,品位>1%的铜储量约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35.9%。在大型铜矿中,品位>1%的铜储量仅占13.2%。

(3)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在900多个矿床中单一矿仅占27.1%,综合矿占72.9%,具有较大综合利用价值,如金、银、铅、锌、硫等。

(4)坑采矿多,露采矿少。目前,国营矿山的大中型矿床,多数是地下采矿,而露天开采的矿床很少,仅有甘肃白银厂矿田的火焰山、折腰山两个矿床,而且露天采矿已闭坑转入地下开采。

1.4铜加工冶炼工业流程及成本

1.4.1铜矿石到铜的生产过程

原矿开采、破碎

浸出(氧化矿)

纯铜阴极板(盘条、坯料、铸锭)电解精炼法电解(或熔炼)

——选矿

铜矿的选矿方法很简单,基本上全部是浮选。浮选分为硫化铜矿石的常规浮选和氧化铜矿石的常见浮选方法

1、硫化铜矿石的常规浮选

浮选处理的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辉铜矿、铜蓝、斑铜矿等。我国处理的铜矿石大多数是黄铜矿矿石。所有硫化铜矿石中或多或少地含有硫化铁(黄铁矿),所以硫化铜的浮选任务是与硫化铁和脉石矿物分离,得到铜精矿。

常有两种方案,即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

(1)优先浮选

常先浮铜,再浮硫。捕收剂可用黄药或与黑药混用。对于致密块状含铜黄铁矿,浮铜时为了抑制大量的黄铁矿,要在pH=11~12的强碱性介质中进行,矿浆中的游离CaO控制在700~1000g/L左右。对黄铁矿含量较低的浸染状矿石,pH=8~9时可进行铜矿石浮选。

(2)混合浮选

常在pH=7~8左右的中性介质中选出铜硫混合精矿,矿浆中的游离CaO控制在100~150g/L左右。然后再对铜硫混合精矿进行分离。混合精矿的分离有石灰法、石灰加氰化物法和加热法。

①石灰法——提高介质pH值使之呈强碱性,抑制黄铁矿。

②石灰加氰化物法——在黄铁矿活性较大、不易被石灰抑制时采用。

③加热法——对比较难分离的铜硫混合精矿采用,以加速黄铁矿表面氧化。

以上铜硫分离方法,也可用于铜的优先浮选中

2、氧化铜矿石的常见浮选方法

浮选处理的主要铜矿物为孔雀石、赤铜矿、兰铜矿、硅孔雀石等。生产中应用的方法有:

(1)硫化浮选法

这是处理孔雀石和兰铜矿这类氧化铜矿石的一种最简单,最普遍的方法。硅孔雀石和赤铜矿的硫化比较困难,因此当矿石中氧化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和兰铜矿时,可采用硫化浮选法。

硫化时硫化钠用量可达1~2kg/t。由于硫化生成的薄膜不稳固,经强烈搅拌容易脱落,而且硫化钠本身易于氧化,所以在使用硫化钠时应分批加入。另外,孔雀石和兰铜矿的硫化速度较快,故在实践中进行硫化时常

不需要预先搅拌,而将硫化剂直接加入浮选第一槽,根据泡沫状态调整硫化剂用量。使第一槽出现明显的抑制现象,而在第二槽呈现良好的矿化泡沫。矿泥中含泥较多时须加分散剂,一般用水玻璃。

捕收剂一般用丁基黄药,或丁基黄药与黑药混合应用,浮选矿浆的PH值通常保持在9左右。若硫化钠用量较少,不足以保持PH值时,在磨矿作业可加些石灰。硫化时加入适量硫酸铵、硫酸铝或硫酸等有助于矿物的硫化,改善浮选指标。

(2)脂肪酸浮选法

脂肪酸及其皂类捕收剂能很好地浮选孔雀石及兰铜矿。当脉石矿物非碳酸盐类的氧化铜矿石可以考虑采用此法。当矿石中含有碳酸盐矿物或含有可被浮选的铁、锰氧化矿物时,此浮选法将失去选择性。

(3)酸浸—沉淀—浮选法

采用上述二种方法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时就要考虑采用较为复杂的方法。有时铜的化合物同疏松土状或粉末状的氢氧化铁、氢氧化锰、硅铝酸盐等紧密结合,形成所谓“结合铜”(大部分氧化铜矿物都能101溶解1于硫酸溶液中,在浓度为5%硫酸中不能溶解的氧化铜,不包括不溶的硫化铜矿物中的铜,称之为“结合铜”或“化合铜”)这部分铜基本上不能用普通的浮选法回收。矿石中含有硅孔雀石、赤铜矿和结合铜时,采用水冶—浮选法易得到满意的结果。

矿石磨细后先用0.5%~3%的硫酸稀溶液浸出,(对于某些较难浸出的矿石,浸出时需加温到45~70℃),铜的氧化矿物便溶解生成硫酸铜,

然后用铁屑置换,使铜离子还原为金属铜沉淀析出最后将金属铜及不溶解于硫酸的硫化铜矿物一起浮起得到铜精矿。

(4)氨浸法

用氨和碳酸铵的溶液为溶剂,在温度为150℃,压力约为1925175~2026500Pa,溶液浓度为12.5%的条件下浸出2.5h。氨和碳酸铵溶液对铜的碳酸盐及氧化物的作用,反应如下:

CuCO3·Cu(OH)2+6NH4OH+(NH4)2CO3=2Cu(NH3)4CO3+8H2O

CuO+2NH4OH+(NH4)2CO3=Cu(NH3)4CO3+3H2O

浸出的母液在90℃时通蒸汽蒸馏,即可将氨和二氧化碳分出,收集于水中待循环使用。而铜则呈黑色的氧化铜粉末从溶液中沉淀出来。(5)离析—浮选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粒度适当的矿石、煤粉(还原剂)、食盐(氯化剂)按一定配比混合,加热至700~800℃,生成铜的氯化物(CuCl2)从矿石中挥发出来,再被碳还原成金属铜,富集于碳粒表面。然后以浮选方法将其与脉石分离。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工艺指标较好,但成本很高,目前尚处于工业实验阶段。

(6)浮选—水冶法

某些氧化或混合矿石中含有一部分易选氧化铜。可先用浮选回收。然后将尾矿或中矿送去水冶。水冶用酸法还是碱法视矿石中脉石组成而定。脉石主要是硅酸盐时可用酸法,脉石主要为碳酸盐时可用碱法。

目前国外氧化铜矿石的选矿,基本上采用二种工艺,硫化浮选法和酸浸—沉淀—浮选法。

1.4.2 铜的冶炼工艺

目前,世界上铜的冶炼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火法冶炼与湿法冶炼

1、火法:

该方法由铜熔炼、铜锍吹炼和粗铜精炼三大工序组成,其中精炼又分为火法精炼和电解精炼两种。通过熔融冶炼和电解精火炼生产出阴极铜,也即电解铜,一般适于高品位的硫化铜矿。

除了铜精矿之外,废铜做为精炼铜的主要原料之一,包括旧废铜和新废铜,旧废铜来自旧设备和旧机器,废弃的楼房和地下管道;新废铜来自加工厂弃掉的铜屑(铜材的产出比为50%左右),一般废铜供应较稳定,废铜可以分为:裸杂铜:品位在90%以上;黄杂铜(电线):含铜物料(旧马达、电路板);由废铜和其他类似材料生产出的铜,也称为再生铜。

2.湿法:

湿法炼铜视含铜物料的铜矿物形态、铜品位、脉石成分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生产工艺:①硫化铜精矿-硫酸化焙烧-废电解液浸出-浸出液净化-不溶阳极电解;②氧化铜矿石、含铜废石-分层堆浸-溶液净化-有机溶剂萃取-废电解液反萃取-净液-不溶阳极电解;③高MgO, CaO氧化铜矿或硫化矿氧化焙砂-加压氨浸-溶剂萃取-废电解液反萃取-电积产出电积铜,或反萃液蒸氨后生产硫酸铜,或氨浸液直接蒸氨锻烧生产CuO粉。铜矿石和二次含铜料的矿浆电解法也通过了半工业试验。

图1硫化铜精矿焙烧-浸出-电积法工艺流程图2 浸出——萃取——电积法

1.4.3火法和湿法两种工艺的特点及成本

比较火法和湿法两种铜的生产工艺,有如下特点:

(1)后者的冶炼设备更简单,但杂质含量较高,是前者的有益补充。(2)后者有局限性,受制于矿石的品位及类型。

(3)前者的成本约在70-80美分/磅(约合1540-1760美元/吨),后者仅为30-40美分/磅(约合660-880美元/吨)。

第二章行业市场分析

2.1 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2.1.1 国内市场规模

2010年我国铜矿采选业工业总产值为423.5亿元,增长速度为

10.29%,预计2012年我国铜矿采选业工业总产值为451.5亿元,但增长速度为1.25%。

2010年我国铜矿采选业销售收入为375亿元,增长速度为10.01%,预计2012年我国铜矿采选业销售收入为394亿元,但增长速度为0.82%。

2010年我国铜矿采选业利润总额为122.9亿元,增长速度为14.26%,预计2012年我国铜矿采选业利润总额为136亿元,但增长速度为1.89%。说明我国铜矿采选业利润总额不断在上涨,但是增速不断下降。

中国铜矿采选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2.1.2 铜矿产量情况

1、全球

1999—2008年,全球铜矿产量年均增长2.2%,其中1999—2005年年均增长2.6%,而2006—2008年,受矿石品位低,劳资纠纷等因素影响,年均增长仅1.2%,拉丁美洲、亚洲、非洲是主要增加区域。

2009年全球铜矿产量为1583.5万吨,增长率为2.4%,2010年全球铜矿产量为1689.1万吨,增长率为6.7%。

2、中国

2009年中国精炼铜产量411万吨,同比增长8.7%,而铜精矿产量仅

有96万吨左右,同比增长4.4%,只能满足精炼需求的23.3%,精矿短缺问题依然突出。

2.2 行业产品进、出口情况

2.2.1 进出口现状

我国是世界最大铜消费国和生产国,同时铜资源相对短缺。随着近年来国际制造业不断向我国转移,铜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内铜精矿自给率由1995年的80%下降到2007年的23%左右,每年需进口大量铜精矿。

根据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扩大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的原则,可以分析出在铜精矿和精炼铜进口方面国家依然会持鼓励政策,但对于国内本已严重短缺的精炼铜,国家已经明确表明限制出口,如果目前的出口限制政策不能取得实效的话,将会推出进一步严厉的限制出口政策。

铜精矿主要出口国:智利、秘鲁、美国、印尼、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铜精矿主要进口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等。

2.2.2 进口产品数量及价格走势

2008年我国进口铜矿砂519.2万吨,价值104.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同)增长14.8%和18.2%;进口平均价格2011美元/吨,上涨3%。

2008年我国铜矿砂进口月度量价走势图

主要进口市场为智利、秘鲁和澳大利亚。2008年我国自智利进口铜矿砂152万吨,增长14.3%;自秘鲁进口94万吨,下降8.4%;自澳大利亚进口55.1万吨,增长57.1%。三者合计占同期我国铜矿砂进口总量的58%。

2009年上半年铜矿石进口情况

智利、秘鲁和澳大利亚仍为主要的进口来源地。2009年上半年中国自智利进口铜矿砂62万吨,下降28.6%;自秘鲁进口55万吨,增长11%;自澳大利亚进口38.2万吨,增长31.1%。自上述三者合计占同期中国铜矿砂进口总量的50.1%。

2.3 客户需求结构

2.3.1 产品分类的目标市场

1、铜矿石的目标市场、终端消费群为冶炼行业。

2、铜产品的消费结构如下图

铜产品在行业的分布

2.3.2 供需矛盾

从冶炼产能来看,2009年底中国粗炼产能335万吨/年,精炼产能526万吨/年,而2009铜精矿产量仅有96万吨左右,即便2010年全球铜精矿恢复正常生产,预计中国原料的供应缺口或仍将存在,铜矿的供应问题仍将持续影响铜价。

我国铜冶炼行业所需的铜精矿中,国内铜矿产能只能满足20%的现有冶炼能力,有70%的铜精矿依赖进口。

2.4 行业市场竞争

2.4.1 行业集中度

我国铜矿资源主要控制在江西铜业、云南铜业、紫金矿业、中国黄金等国有大型企业手中。

国内主要铜矿企业的铜矿资源储量

部分企业的铜矿分布

2.4.2 地区分布

我国的铜工业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云南及河北、安徽等地区,截至2007年11月底,我国共有规模以上铜矿采选企业244家。

图表2-7 铜矿企业分布情况

我国铜矿采选企业分布最多的是安徽省,为43家,占全国的18%,随后是云南、内蒙、四川、湖北和江西,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18%、14%、10%、9%和9%,这六大铜矿采选省份约占全国的68%。

2.5 不同国家铜矿供需关系

从各国的铜精矿供求关系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本国铜精矿产量和消费量均较大,但仍有较大量的过剩。这类国家主要是铜资源开采量较大的美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尤其是南美地区的智利、秘鲁等;

第二类是冶炼产能大(铜精矿需求量大),但本国的铜精矿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甚至根本就不生产铜精矿,因而需大量进口铜精矿。这类国家主要分布于铜需求相对集中的亚洲和欧洲地区。其中缺口最大的是日本,铜精矿供应全部依靠进口,其次为中国、印度。

第三类是国内的铜精矿生产规模较大,同时冶炼产能也比较配套,基本达到自给自足,铜精矿供求基本平衡。比较典型的代表是俄罗斯、波兰和非洲的赞比亚等。

2.6 铜矿采选业成本发展趋势

1、铜矿品位含量低造成的投资成本过高。

以中国每年自产铜精矿的速度与探明储量来计算,中国铜矿的静态保证年限约43年,还高于全球35年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自产铜精矿增产却相对缓慢,主要原因除了铜矿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外,更重要的是中国铜矿品位含量低造成的投资成本过高。

2、新矿藏发现率下降和勘探开支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用于衡量有开采价值的铜最低品位标准将呈下调趋势,过去的废石,可能变成了今天的矿石。现在的贫矿,将来可能被视为富矿;现在没有开采价值的保有储量,将来也可能得到开发。但这样的开采要结合大量的科技创新,需要更为复杂的扫选将粗精矿提炼达到富矿的标准,这个采矿、选矿过程需要工艺不断改进和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这

无疑会改变过去的成本结构,增加大量的研发成本。

3、利润向上游资源型企业集中,资源自给率较低的企业面临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下降

据测算,铜矿从勘探到达产一般需要4-8年的时间,冶炼环节建设期要快于采矿行业,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因此,当行业需求大幅度上升时,冶炼产能需要1-2年的时间供给能够有效增加,采矿需要4年以上才能对需求做出反应。由于建设周期不同,铜价上涨初期对冶炼企业来说是盈利增强的时期,但是随着铜价上涨,冶炼产能扩张比较迅速,铜矿价的上涨幅度逐渐超过了铜金属价格的上涨幅度,从而造成了冶炼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

虽然铜价一直处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但铜精矿原料价格的走高导致铜冶炼的利润完全被上游吞噬。2008年我国与外方铜原料供应商达成的铜冶炼加工费(TC/RC)为47.2美元/吨和4.72美分/磅,比2007年下跌21.3%。受铜冶炼加工费价格下跌和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铜冶炼企业盈利能力和流动性大幅下降。以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08年上半年,铜产品虽占到公司总收入的85%,但在主营业务利润中的比重仅为7.5%。以硫酸为代表的副产品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支柱,2008年上半年硫酸虽仅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5%,但为公司贡献了51.78%的主营业务利润。截止2007年底公司经营净现金流量为0.91亿元,主要是由于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了变化,营运资本增加较多(主要体现为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较多),公司大量采购铜原料,以及铜产业链延伸导致各环节在产品增加所致。

冶炼型企业盈利能力和流动性变化

第三章国家政策及行业影响因素

3.1 行业准入及限制政策

3.1.1 行业准入条件

铜矿采选业属采矿业,投资周期长、开采成本高。另外,我国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企业进入本行业,必须依法申请并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探矿证和采矿权。

3.1.2 行业规模限制

——按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铜矿及主要有色金属矿业生产建设规模一览表

——铜的矿床规模按铜的储量(金属含量)进行分类

大矿:>50万吨

中矿:10-50万吨

小矿:<10万吨

——按铜的品位进行分类

富铜矿石,铜含量>2%

中铜矿石,铜含量1%-2%

贫铜矿石,铜含量0.7%-1%

极贫矿石铜矿石,铜含量0.3%-7%

3.1.2 工业要求

下表是根据我国一些已知铜矿床工业指标总结出来的一般要求。

和采矿方法等因素有关,要区别不同情况而定。一般缓倾斜、低品位、大规模采矿方法(崩落法、大电铲露采法)比急倾斜、高品位、小规模的采矿方法(充填法、浅孔留矿法)要求要大些。

为了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对多金属矿床要研究、制订综合工业指标。当伴生组份品位达到参考表二所列含量时,要认真进行取样分析研究,作出综合评价。

3.2铜精矿品位标准及价格计算

3.2.1精铜矿国家标准

1、产品分类

铜精矿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和四级品和五级品。

2、化学成份

铜精矿化学成份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铜精矿的化学成份

3.2.2国内采购铜精矿结算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国内铜精矿采购和进厂后铜含量的结算。

二、质量标准

三、结算标准

1、铜含量

铜含量为20.00%标准时正常结算,铜精矿结算价格=上海金属交易所1#电解铜期货月平均结算价×铜精矿计价系数+铜品位变化差价。

铜品位变化对应铜精矿差价对应表

锰矿石的物相分析

锰矿石的物相分析 在自然界中,锰是以氧化锰的形态存在于各种岩石中。有实际价值的锰矿物,是由不同价态组成的氧化锰矿或碳酸锰矿(即菱锰矿)。 根据锰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情况及工业用途,对锰矿石进行物相分析时,通常只要求测定几种主要锰矿物。在个别情况下,才需测定锰方解石及锰菱铁矿。 本节介绍的锰矿物相分析流程,主要测定MnO 2、Mn 2 O 3 及MnCO 3 这三个组分。 一、几种主要锰矿物的测定 主要锰矿物及其表示符号为: 菱锰矿水锰矿·褐锰矿软锰矿 MnCO 3 Mn2O3,(3Mn 2 O 3 ·MnSiO 3 ) MnO 2 X Y Z 其不同分析方案如下: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称取0.1~0.2克试样,置于100毫升烧杯中,加入6N硫酸铵溶液20毫升、9.4N硫酸0.5毫升,在沸水浴上加热15~20分钟(经常搅拌,随时加水保持体积不变)。冷却后过滤于锥瓶中,用水洗8~10次。残渣留作测定水锰矿、褐锰矿和软锰矿。 滤液中加入磷酸15毫升、2%硝酸银溶液5毫升及30%过硫酸铵溶液10毫升,以下分析手续与总锰的测定同,此为菱锰矿的锰量(A)。 方案二: 称取0.1~0.2克试样,置于200毫升烧杯中,加1%硫酸100毫升,在室温搅拌1小时,过滤,以下手续同上法。 2、水锰矿(Mn 2O 3 )和褐铁矿(3Mn 2 O 3 ·Mn SiO 3 )的测定 方案三: 称取0.1~0.2克试样,置于铂皿中,用水润湿。加混合液(50毫升2N硫酸+2克氟化钾+2毫升氢氟酸),在沸水浴上加热30分钟(经常搅拌),随时加水保持原来体积,冷却后过滤。滤液收集于预先盛有15毫升饱和硼酸的锥瓶中,用水洗涤8~10次。残渣留作测定软锰矿。 滤液中加入磷酸15毫升、2%硝酸根溶液5毫升、30%过硫酸铵溶液10毫升,以下手续与全锰的测定同。此为菱锰矿、水锰矿和褐锰矿的锰合量(B)。由此减去菱锰矿的锰含量(A),即为水锰矿和褐锰矿的锰含量。 3、软锰矿(MnO 2 )的测定 将方案三所得的残渣和滤纸置于瓷坩埚中,灰化。然后将残渣移入锥瓶中,加入15毫升磷酸,加热分解,冷却。用水稀释至100~150毫升,加入5毫升2%硝酸根溶液、10毫升30%过硫酸铵溶液,以下手续与全锰的测定同。此为软锰矿的锰含量(C)。 也可用方案一或方案二所得的残渣,测定其中水锰矿、褐锰矿和软锰矿的锰的含量,由此减去水锰矿、褐锰矿的锰含量,即为软锰矿的锰含量。 附:硅酸锰矿(MnSiO 3 )的测定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地质报告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床地质报告 矿区自然筒况 (—)矿区所处行政区划位置 矿区在铜陵市东南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铜矿床之 一。,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是中华民族青铜文明发祥地之一, 自古是吴头楚尾不同文化汇集地。铜陵盛产铜,铜采冶史可追溯到商周时代,距今 已有3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古铜都。铜陵市因铜得名,亦因铜兴市。1949年4月21日,铜陵县境解放以后,以铜官山矿区为主,设立了铜官山区。1950年1月,新中国大规模重点建设铜官山铜矿。1953年5月1日,铜陵冶炼出新中国第 一炉铜水。 (二)矿区交通简况 铜陵作为安徽中南部,长江南岸的城市,铜陵地处上海与武汉,南京与九 江,芜湖与安庆的正中心,是黄山,九华山等皖南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是徐 (州)合(肥)黄(山)公路与长江,铜沪铁路的十字交汇点,也是安徽省实施 “两点一线”发展的十字交汇点.长江“黄金水道”依城东去,皖江第一桥—铜陵 长江大桥飞架南北。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公路和合铜高速公路等均立项待建,四通 八大的现代交通网络已经进一步形成。不论是陆路还是水路,对矿产的运输都是十 分方便的。 (三)矿床地质研究史 安徽铜官山铜矿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前人 在该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和成矿流体研究等方面取 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铜陵地区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成矿流体以高盐度为特征已被许多学者证实(黄许陈等,1994;凌

其聪等,2002;陈邦国等,2002;顾连兴等,2002)。流体包裹体是研究成矿流体的直接样本,其物质组成和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反映了成岩、成矿时介质的环境特征。确定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和成分对研究矿床成因、成矿物质来源及成 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和激光拉曼显微探针(LRM)技术在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对包裹体的研究程度日渐深入。SEM/EDS不仅可以对打开的包裹体及其中的子矿物进行形貌分析,同时还可以直接分析打开包 裹体中固相的成分特征,在流体包裹体子矿物的成分分析和熔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中 取得较好的效果(范宏瑞等,1998;谢玉玲等,2000;单强等,2002)。LEM在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正日渐成熟,它可以在不破坏包裹体的前提下对单个包裹体中的 气相、液相成分进行分析,同时在子矿物的成分分析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特别 是对碳酸盐、硫化物和硅酸盐等子矿物。子矿物相是流体包裹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包裹体成分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子矿物相在包裹体打开后易于保存,因此可 以直接通过电子探针(EPMA)和SEM/EDS进行分析。铜官山铜矿矽卡岩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富含子矿物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为特征,前人曾通过包裹体岩相学、包 裹体测温等方法在石榴石中发现了石盐、钾石盐和硫化物子矿物,但对子矿物类型 及子矿物的. SEM/EDS.和LRM分析仍未见报道。本次通过对石榴石、透辉石中子矿 物的岩相学、. SEM/EDS.和LRM分析,发现多相流体包裹体中透明子矿物以钾石盐为主,且含量丰富,表明流体高度富钾,石盐子矿物也有发现,但相对较少。硫化 物子矿物经SEM/EDS.分析确定为闪锌矿、黄铜矿,另外还发现了方解石、菱铁矿 等碳酸盐子矿物。LRM分析也在石榴石和透辉石中发现了碳酸盐子矿物,结合包裹 体均一温度、盐度的测定结果,认为与矽卡岩成矿有关的流体具有高盐度、高温、 富钾的特征,具典型岩浆热液型流体包裹体的特征,流体包裹体中大量钾石盐的发 现与该区广泛发育的中酸性高碱富钾岩体和钾化蚀变吻合,进一步证实了流体与燕 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的关系。 区地质概况 (—)地层

钼的物相分析方法

一般钼矿石和探试样中钼的物相分析方法 一、方法提要钼的主要矿物有辉钼矿(MoS2)及其氧化产物钼华(MoO3)和铁钼华(Fe2O3?3MoO3?7H2O),较少见的还有钼铅矿(PbMoO4)和钼钨钙矿(Ca(W,Mo)O4)。本分析系统可测定辉钼矿、钼华和铁钼华,褐铁矿吸附包裹的钼也列入钼华中。方法采用稀氨水-Na2CO3溶液浸取钼华(氧化物),继用HCl(1+1)浸取铁结合相中Mo(包括铁钼华),残渣中测定硫化钼。方法适用于一般钼矿石和化探试样中Mo的物相分析。二、试剂配制10:30:5氨水-碳酸钠混合溶液:称20gNa2CO3溶于120mL水中,加100mL氨水,混匀。钼标准溶液:称取0.0750g经500~525℃烘1h的纯MoO3溶于少量NaOH溶液中,用H2SO4酸化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含50μg/mL Mo。三、分析步骤(1)氧化物相钼的测定。称取0.5~2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70mL氨水-碳酸钠混合溶液,塞上带有50cm长的玻璃管的橡皮塞,水浴浸取2h(钼钨钙矿较少时可延长至4h)。过滤于100mL溶量瓶中。用水洗锥形瓶2~3次,洗残渣3~4次,冷却,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分取部分试液圩50mL溶量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用H2SO4(1+1)中和至溶液从无色经红色变为无色。冷却,再加10mL H2SO4(1+1),用水稀释至25mL左右。加0.5mL 10g/L CuSO4溶液、2.5mL 100g/L 硫脲溶液、1.5mL 10g/L抗坏血酸溶液、5mL 500g/L KSCN 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6min后,在波长460nm处,用1或2cm吸收皿测量吸光度。工作曲线:取含0、20、50、100……250μg Mo的标准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10mL H2SO4(1+1),用水稀至25mL左右,以下按试样分析步骤操作。(2)铁结合相Mo的测定。将上述不溶残渣转入原锥形瓶中,加入50mL HCl(1+1),置于沸水浴上浸取15min,取下,用中速滤纸(加纸浆)过滤于100mL 容量瓶中。用HCl(2+98)洗锥形2~3次,洗残渣3~4次,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分取部分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一滴酚酞指示剂,用200g/L NaOH溶液调至刚出现红色,以下同(1)测定Mo,为铁结合相Mo。(3)硫化钼相Mo的测定。将浸取结合相的残渣连同滤纸放入刚玉坩埚中,在电热板上炭化后,置于马弗炉,于400~500℃灼烧20min。取出,加入5g Na2O2,混匀,置于马弗炉中,于600~700℃熔融3~5min。取出冷却,于250mL烧杯中,用30mL热水浸取。浸出物于电炉上煮沸25~30min,滤入100mL容量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以下同(1)测定Mo,为硫化钼相的Mo。四、注意事项(1)存在干扰离子时,可在调整酸度后加入适量掩蔽剂。如W可加入4g柠檬酸,Bi、Sb可加入2g酒石酸,Sn可加入10mL饱和草酸溶液掩蔽。(2)如Mo含量超过工作曲线时,可分取溶液用试剂空白稀释再进行比色。(3)低含量Mo可用催化极谱法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探讨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探讨 经过反复进行实践,蒸发干铜矿石样品的浸取滤液水分之后,采取盐酸进行溶解,按照一定的体积比例稀释,就能够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来对铜矿石物相分析中的铜进行测定。对比之前的化学法测定,此种方法不但减少了工艺流程的用时,而且离子干扰比较少,有着较高的测试灵敏度,比较适用于低品位铜矿石的物相分析。 标签:物相分析;铜矿石;原子吸收光谱法 根据其矿物组成的不同,可以将铜矿石分为三大类,以氧化铜矿、混合铜矿以及硫化铜矿为主。基本情况下,铜矿石物相分析只对硫化铜和氧化铜的总量进行测定。如果矿石中矿物的组成比较复杂,那就要求对自由氧化铜进行分别测定,然后和原生硫化铜、此生硫化铜以及氧化铜相结合。并且要求所测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代替之前的化学法的前两项滤液的主要是硫代硫酸钠溶液沉淀,而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则主要是用于次生硫化铜中,待灰化之后再选择使用硝酸对铜进行测定,这样总体下来,完成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大概需要两至三天。部分含量比较低的铜,比如用千分之几的铜进行物相分析,对硝酸灰化之后不可以直接进行测定,还需要采用浓氨法分离后才可以实施测定,部分样品硝酸如果未将酸度控制好,终点极易出现反色的情况,导致滴定出现较高的结果。 经过我们认真的反复实践,在对各部分的铜浸取溶剂分离之后不会发生改变,浸取之后所蒸发的滤液趋向于干燥的状态,再采用盐酸定容之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铜进行测定。采取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可以有效防止一些问题的出现,而且处理后几项后可以将测定工作一次完成,极大程度的缩短了流程,有效地节约了时间。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铜实施测定,有着较高的灵敏度,而且离子干扰比较少,所受到的介质的干扰也非常小,测试成果不但非常快也比较准确,在低分量的铜和其物相分析测定中较为适用。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试剂主要包括:①硫酸;②盐酸;③亚硫酸钠;④硫酸;⑤氟化氢铵;⑥硫脲。 1.2 仪器 仪器主要包括:①铜空心阴极灯;②Z-20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针对此次试验原则吸收工作参数如下表所示: 2 标准曲线的配置

钼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239

标准值 标准偏差 (S) 单位 标准值 标准偏差 (S) 单位 Cu48.6 5.7质量分数(10-6)Gd 5.80.4质量分数(10-6) Pb26.15质量分数(10-6)Tb0.980.08质量分数(10-6) Zn0.012* 0.001* 质量分数(10-6)Dy 5.80.4质量分数(10-6) Cd0.090.02质量分数(10-6)Ho 1.20.1质量分数(10-6) Co13.50.8质量分数(10-6)Er 3.20.4质量分数(10-6) Ni20.9 3.9质量分数(10-6)Tm0.440.06质量分数(10-6) As10.2质量分数(10-6)Yb 2.80.3质量分数(10-6) Sb0.260.02质量分数(10-6)Lu0.410.06质量分数(10-6) Bi10.2质量分数(10-6)Y34.2 2.2质量分数(10-6) Sn33.2 5.1质量分数(10-6)Sc8.40.8质量分数(10-6) W0.10* 0.01* 质量分数(10-6)Th9.70.9质量分数(10-6) Mo0.110.01质量分数(10-2)Cr-35质量分数(10-6) Ag0.120.05质量分数(10-6)Li-13质量分数(10-6) Ga23.1 1.5质量分数(10-6)Re-0.12质量分数(10-6) In 1.30.3质量分数(10-6)SiO2 46.670.22质量分数(10-2) Ge12.4 1.2质量分数(10-6)Fe2O3( T) 14.660.11质量分数(10-2) Se0.270.06质量分数(10-6)Al2O3 7.270.28质量分数(10-2) Te0.140.06质量分数(10-6)TiO2 0.360.01质量分数(10-2) Tl0.210.02质量分数(10-6)MnO 1.490.08质量分数(10-2) La37.4 1.9质量分数(10-6)CaO23.030.28质量分数(10-2) Ce60.3 3.3质量分数(10-6)MgO 1.830.07质量分数(10-2) Pr7.40.6质量分数(10-6)K2O0.820.04质量分数(10-2) Nd29.8 2.1质量分数(10-6)Na2O0.770.04质量分数(10-2) Sm 6.40.5质量分数(10-6)F 1.330.08质量分数(10-2) Eu 1.50.1质量分数(10-6)S0.480.02质量分数(10-2)

别错过!铁矿石检测,这些指标是重点

别错过!铁矿石检测,这些指标是重点 铁矿石是含有铁单质或铁化合物能够经济利用的矿物集合体,是钢铁生产企业的重要原材料。那么关于铁矿石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铁矿石需要检测哪些项目吗?你知道铁矿石应该符合哪些国家标准吗?今天,青岛英伦检测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检测项目: 理化指标检测:水分、还原性、灼烧减量、真密度、容积密度、表面电阻、体积电阻、抗压强度、水溶性氧化物含量、粉化试验、自由膨胀系数等。 品位分析:元素含量分析、矿石品位鉴定、物相分析、岩土成分分析等。 检测标准: GB/T 10322.2-2000 铁矿石评定品质波动的实验方法 GB/T 10322.3-2000 铁矿石校核取样精密度的实验方法 GB/T 10322.4-2014 铁矿石校核取样偏差的实验方法 GB/T 10322.5-2016 铁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GB/T 10322.6-2004 铁矿石热裂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 10322.7-2016 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GB/T 10322.8-2009 铁矿石比表面积的单点测定氮吸附法

GB/T 13241-2017 铁矿石还原性的测定方法 GB/T 13242-2017 铁矿石低温粉化试验静态还原后使用冷转鼓的方法 GB/T 1361-2008 铁矿石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定 GB/T 14202-1993 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GB/T 16574-1996 硫铁矿和硫精矿中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 16575-1996 硫铁矿和硫精矿中铝含量的测定EDTA容量法 GB/T 24189-2009 高炉用铁矿石用最终还原度指数表示的还原性的测定 GB/T 24190-2009 铁矿石化合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滴定法 GB/T 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动态试验法 GB/T 24235-2009 直接还原炉料用铁矿石低温还原粉化率和金属化率的测定气体直接还原法 GB/T 24236-2009 直接还原炉用铁矿石还原指数、最终还原度和金属化率的测定 GB/T 24515-2009 高炉用铁矿石用还原速率表示的还原性的测定 GB/T 24530-2009 高炉用铁矿石荷重还原性的测定 GB/T 24531-2009 高炉和直接还原用铁矿石转鼓和耐磨指

矿石元素分析

SGS专业矿石检测,矿石元素分析,矿石成分分析联系人Jenny电话:021-605132 邮箱: 0.5ppm以上,一般的贵金属都含在其中。提供全面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服务主要从事矿石分析、稀土含量检测、稀土全元素检测、稀土总量化验、矿渣分析、无机矿粉分析、金属化验成分、非金属粉末材料矿石鉴定、物相分析测试、各种金属矿石和非金属矿石元素含量分析以及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矿石元素检测有色金属: 铜-铅-锌-铝-镍-钨-镁-钴-锡-铋-钼矿石化学成分测试黑色金属: 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钛矿贵重金属: xx-银-铂族xx属矿石非xx属矿: xx-萤石-石墨-磷矿-硫矿稀有金属: 锂-铍-铌-钽-锶矿无机矿粉: 包括各种金属粉末和非金属粉末等 矿成分分析,矿石品位化验检测、铍矿石化验、金矿化验、矿石鉴别、铜矿石化验、矿石分析化验、矿石鉴定机构 我公司化验中心提供各种矿石化验,矿石鉴定分析服务: 包括钽、铌矿化验,铂、钯、铑、金、银、化验,铼、铟、铍、锗、锆、铪、镓、钴、硒、硼、碲、锂稀有稀散金属化验,铁矿石化验,铜矿石化验,锰矿石化验,铅矿石分析,锌矿石化验,钼矿石化验,钴矿石化验,镍矿石化验,金矿石化验,银矿石化验,钒钛磁铁矿石化验,铝土矿矿石化验,稀土矿石化验,高岭土矿石化验,膨润土化验,凹凸土化验,多金属矿石化验等各种矿石化验,X射线荧光光谱定性半定量分析,ICP-AES全元素定性定量分析化验服务。可以出具权威性检验报告的计量认证资质的实验室,我们始终贯彻公

正、准确、可靠、及时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检测在线联合国内外1500家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为客户提供产品检测认证服务,服务涉及所有产品行业: 金属、高分子、食品、玩具、纺织、建材、矿产、家用电器、工业机械、交通工具……真正的一站式服务,满足您的各方面检测需求! 出口符合性证书,一站式出口验货COC证书服务(肯尼亚PVO C、科威特KUCAS、沙特SASO、阿尔及利亚CAP、尼日利亚SONCAP、乌干达PVOC,伊拉克COC),SGS装船前检验(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等国家) 经营范围: 玩具认证Rohs认证环保认证CE认证CSA认证ASTM PFOS认证文具测试食品测试材料测试化学测试物理测试 GS POHS EN71 ASTM F963 LFGB FDAEMCREACH各国食品级认证及其他各种产品认证 A: 认证项目有CE ROHS GS POHS EN71 ASTM F963 LFGB FDAEMC REACH各国食品级认证及其他各种产品认证 B: 测试项目有ROHS环保测试轻工产品测试食品级材料测试电子玩具测试咬力测试压力测试拉力测试扭力弯曲测试冲击测试动力强度测试PAHS多环芳烃Phthalates邻苯二甲酸盐Cd镉含量AZO偶氮Asbetstors石棉PCB多氯苯酚Halogen卤素等物理化学测试

钴矿石物相分析

钴矿石物相分析 钴矿石物相分析,通常只测定硫化物钴、氧化物钴以及难溶矿脉中的钴。用溴溶液分解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硫化矿物,以测定硫化物钴。再采用盐酸—盐酸羟胺溶液分解赤铁矿、锰矿、针铁矿等氧化矿物,以测定氧化物钴。用王水溶解残渣,以测定难溶脉石中的钴。 钴矿石物相分析流程图 一、试剂 溴溶液称取溴化钠50克,溶于800毫升水中,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入液体溴,剧烈摇动至有少量溴不溶为止,用水稀释至刻度。再强烈摇动至有少量溴不溶为止。 盐酸—盐酸羟胺溶液取盐酸羟胺25克,溶于少量水中。加盐酸300毫升,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 二、分析手续 硫化物钴的测定:称取0.5克试样,置于150毫升锥形瓶中。加溴溶液50毫升,加盖,在80~100°水浴上保温2小时。取下盖子,将锥形瓶移到电热板上煮沸数分钟,赶去剩余溴。取下,稍冷后用双层定性滤纸过滤,用水洗涤锥瓶及残渣4~5次,滤纸及残渣放回原锥瓶中留待测定氧化物钴和难溶脉石中的钴。 视钴的含量,取部分或全部滤液,加磷酸数毫升,置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至剩有0.5~1毫升溶液,以下用亚硝基红盐比色法进行显色,比色。

氧化物钴的测定:将浸取硫化物钴后的残渣及滤纸置于原锥形瓶中,加入盐酸—盐酸羟胺溶液70毫升,加盖,在沸水浴上保温2小时。取下过滤,用时洗涤锥瓶及残渣6~8次。 视钴的含量,取部分或全部滤液,加硝酸数毫升,置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至剩有0.5~1毫升溶液,以下用亚硝基红盐比色法进行显色,比色。 难溶脉石中钴的测定:将浸取氧化物钴后的残渣及滤纸移入瓷坩埚内,低温灰化后,移入150毫升烧杯中,加氟化铵少许,用王水分解。按亚硝基红盐比色法测定难溶脉石中的钴。

紫金山铜矿石性质

紫金山铜矿石性质 紫金山铜矿矿石自然类型简单,主要为花岗岩型硫化铜矿石(占81%),其次为隐爆碎屑岩型硫化铜矿石(占15%)和英安玢岩型硫化铜矿石(占4%)。 矿体的顶板围岩类型比较单一,主要为花岗岩,约占80%,次为隐爆角砾岩,占17%,局部为英安玢岩,占3%。各类围岩均已强烈蚀变,一般英安玢岩主要是强硅化和地开石化,花岗岩和隐爆角砾岩主要是明矾石化、地开石和硅化。由于矿体围岩和容矿岩石均为同类岩石,故围岩的基本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与矿石是相似的。矿体围岩普遍具弱铜矿化和黄铁矿化,含铜一般在0.1×10-2左右,由于矿化作用受围岩构造裂隙控制,金属矿物通过矿液对围岩裂隙、空隙进行充填交代形成矿体,故矿体与围岩一般呈渐变接触关系,没有明显界限。 表2-1 铜矿原矿光谱定性分析结果 表2-2 铜矿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表2-3 铜矿原矿铜物相分析结果 表2-4 铜矿原矿硫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铜矿石的结构以他形—自形晶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为主,其次有交代填隙结构、交代环圈结构、似文象结构等,具典型热液交代金属硫化物矿石结构特征。矿石的构造以脉状、网脉状、细脉浸染状构造为主,其次有角砾状、斑点—斑杂状、块状构造等[2]。 铜矿石的矿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有围岩成分、热液沉淀矿物和热交代蚀变矿物组成。矿石中主要组成矿物的相对含量见下表:

表2-5 铜矿石中主要组成矿物的相对含量 矿石主要有价组份为铜,且主要以其独立矿物的形式产出。矿石中金属矿物中以硫化物为主。金属硫化物除黄铁矿外,主要为铜的硫化物,本矿段发现铜的硫化物16种,其中蓝辉铜矿、铜蓝、块硫砷铜矿、硫砷铜矿占99.26%以上,其次为辉铜矿、斑铜矿等,其他铜金属硫化物量极少。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次为地开石、明矾石、绢云母,少量重晶石、长石、白云母、氯黄晶等。 矿石中主要有害元素是砷,砷化物及含砷矿物约8种。砷元素主要赋存于硫砷铜矿中,部分硫砷铜矿在黄铁矿中呈细小颗粒包裹体。组成铜矿石的最主要成分为石英、明矾石、地开石、黄铁矿、蓝辉铜矿、铜蓝和硫砷铜矿,少量辉铜矿、斑铜矿,占矿物总量的99%以上,其中金属矿物约占6~12%。

钼矿中钼的测定

钼矿中钼的测定 1.方法提要 试样经碱熔、浸取,在硫酸介质中,以抗坏血酸将Mo6+还原为Mo5+,借此与硫氰酸根作用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用柠檬酸掩蔽钨,酒石酸掩蔽锑和铋,草酸掩蔽锡。其他常见元素不干扰。在波长460 nm用吸光光度法(高含量用差示吸光光度法)测定钼的含量。 本法适用于一般试样中ω(Mo)/10-2>0.005的测定。 2.试剂 2.1.过氧化钠,分析纯。 2.2.硫酸(p1.84g/mL),分析纯。 2.3.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 2.4.酚酞指示剂:称取0.1g酚酞溶于100mL乙醇中。 2.5.硫脲-抗坏血酸溶液:称取10g硫脲和5g抗坏血酸溶于100mL水中。 2.6.柠檬酸-酒石酸溶液:称取20g柠檬酸和5g酒石酸溶于100mL水中。 2.7.硫氰酸钾溶液:称取50g硫氰酸钾溶于水中,稀至100mL。 2.8.钼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5003g基准三氧化钼于250mL烧杯中,加30mL氢氧化钠溶液(2. 3),加热溶解,取下冷却,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刻度,摇匀,贮存于塑料瓶中,此溶液含Mo为1000ug/mL。 2.9.钼标准溶液:移取50.00mL钼标准贮存溶液(2.8)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2. 3)稀至刻度,摇匀,转入塑料瓶中,此溶液含Mo为100ug/mL。 3.分析步骤 称取0.5000g(视含量而定)在105℃烘2h的试样于高铝坩埚中,加3g过氧化钠,混匀,再覆盖一层(约1g)过氧化钠,将坩埚放入700~750℃马弗炉中熔融至暗红色(3~5min),取出冷却,将坩埚置于250mL烧杯中,加20mL热水浸取熔块,同时盖上表面皿,待熔块溶解后,用水洗出坩埚(若含铜高加入几毫升甲醛),加几毫升乙醇,加热煮沸数分钟,取下冷却,转入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澄清或干过滤;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 分取10.00mL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1滴酚酞指示剂(2.4),用硫酸(1+1)中和使颜色由无色至红色再至无色,补加10mL,摇匀;加2.5mL硫脲-抗坏血酸溶液(2.5),摇匀;加10mL柠檬酸-酒石酸溶液(2.6),摇匀;加5mL硫氰酸钾溶液(2.5),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6min后,用1 cm或2cm比色皿于波长46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工作曲线的绘制:于一组50mL容量瓶中,加入10.00mL空白溶液,分别加入0,10,20,40,6 0,80,100,200,3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ugMo 标准溶液,以下按试样分析步骤操作。测量吸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测量高含量Mo时,用差示吸光光度法,用1000ugMo标准溶液为参比)。 4.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钼的含量: ω(Mo)/10-2=ρV1×10-4/V2m 式中:ρ—工作曲线上查得试液中钼的质量浓度,ug/mL; V1─试样溶液的总体积,mL; V2—分取试样溶液的体积,mL; m─称取试样的质量,g。 5.允许误差 钼矿中钼的结果的差值应满足表2的误差要求,其他按表3的误差执行。

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

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2016〕262号”《2016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制定标准任务,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提出并且技术归口,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负责起草,定于2017年完成。 该标准承担单位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1.2 参加方法精密度协作试验的单位 (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 (2)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 (3)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 (4)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5)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院; (6)河南省地质调查院; (7)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8)河南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实验室。 1.3 主要工作过程 本标准于2016年9月获河南省质量技术技术监督局批准。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接受标准起草任务后,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对“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开展了标准收集、比较、调研等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工作,于2017年4月完成了标准草案起草工作。 根据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2016〕262号”《2016年第二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制定标准任务,下达了2016年由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归口的河南省地方标准《铁矿石中赤铁矿、褐铁矿的测定》的制定计划。根据此计划,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确定了标准制定的负责人和参与人,落实了标准计划项目的进度安排和分工,收集了相关资料,形成了标准草案,并开展了标准验证等工作。 1.4 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2.1 标准编制主要原则

中国锰矿石贸易供需现状及趋势

中国锰矿石贸易供需现状及趋势 鄭能文2014-06-03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锰矿业并购和资源产业链的一体化加剧,世界锰矿资源及其锰矿开采,特别是全球主流优质富锰矿资源呈现集中度趋势。本文尝试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对世界锰矿资源市场现状、贸易量、消费量、价格和供需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供需形势,并针对我国锰矿石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锰矿资源,对外经济,供给需求,资源承载力 锰矿是工业产业重要的基础性大宗原料矿产。锰是钢最基本的元素,是对钢及其钢材性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合金化元素,所有钢种及其钢材都含锰。锰多以化合物形式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几乎各种矿石及硅酸盐的岩石中均含有锰矿物。锰矿石初级产品包括冶金用锰矿、碳酸锰矿粉、化工用二氧化锰矿粉和电池用氧化锰矿粉等。冶金工业是锰矿石的最大用户,主要用途是炼铁和炼钢的脱氧剂和脱硫剂,以及制造合金,世界上锰矿石总产量的90%以上用于生产锰系铁合金。我国是生产锰系铁合金和金属锰的大国,锰系铁合金产量为445万吨以上。锰代镍生产不锈钢工艺突破后,电解金属锰的需求量猛增,电解金属锰的产量为60万吨。每年冶金用锰矿石在1000万吨以上。电池工业用锰约为总量的3%,化学工业(二氧化锰矿粉作氧化剂和制造二氧化锰、硫酸锰、高锰酸钾、碳酸锰、硝酸锰、氯化锰等)用量约占总量的2%;5%左右的锰矿资源用于其他工业,如轻工业(火柴、印漆、制皂)、建材工业(玻璃、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和褪色剂)、电子工业(磁性材料),环境保护(吸附剂)、农牧业(复合肥料、复合饲料)和国防工业等。 一、世界锰矿资源储量分布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截至2008年底,世界陆地锰矿石储量、储量基础合计57亿吨,其

对铁矿石的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对铁矿石的化学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介绍了铁矿石中常见元素和铁物相采用的一些化学分析法,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铁矿石;化学分析;物相分析 铁矿石中含有多种元素,常见的元素有铁、硅、铝、硫、磷、钙、镁、锰、钛、铜、铅、锌、钾、钠、砷等。对铁矿石进行分析时,一般只测定全铁、硅、硫、磷。在全分析中,为了考虑对铁矿的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常常要测定钒、钛、镍、钴、灼烧减量、化合水、吸附水、稀有分散元素、甚至稀土元素等。 物相分析是指测定试样中,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化合物的含量百分率。对一般铁矿石而言,通常包括磁性铁、碳酸铁、硅酸铁、硫化铁、赤(褐)铁矿等。 1关于化学分析及铁物相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结构信息,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组分,这些组分在物质中是如何存在的,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是多少,以及如何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等。 分析化学包括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成分分析又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或离子所组成,对于有机物还需要确定其官能团和分子结构。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各组成部分的含量。 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业生产中,从原料的选择、工艺流程的确定、生产过程中的“中控”到成品的质量检验,以及工业三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等。同时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推广等方面,都离不开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按其测定原理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分析,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滴定分析法按所用的化学反应类型不同,分为:酸碱滴定法(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络合滴定法(以络合反应为基础);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 铁物相指铁元素存在的化学相和矿物相。铁有Fe3+、Fe2+、Fe等三种价态,铁物相特征是指指示层间氧化带各亚带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敏感标志,是反应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 2对铁矿石中元素的化学分析 我国国家标准关于铁矿石分析方法的通则有GB/T1361-2008《铁矿石分析方法总则及一般规律》。该标准规定了天然矿石、铁精矿及其他选块矿各成分的

锰矿石标准化状况介绍_蒋晓光

第22卷标 准 化 报 道V ol.22第3期REPO RT IN G O F ST AN DA RDI ZA T ION N o.3 2001 锰矿石标准化状况介绍 蒋晓光1,周 川1,万秉忠2 (1.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营口 115007; 2.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辽宁大连 116001) 摘 要:简要介绍国内外对锰矿石技术要求的现行标准,根据锰矿石进出口贸易的需要,列出了不同元素的测定标准。 关键词:锰矿石;测定;标准 中图分类号: T D8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3-9655(2001)03-0023-04 1 前言 锰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的矿石及硅酸盐的岩石中都含有锰。最常见的锰矿石是无水和含水的氧化锰和碳酸锰,已知的含锰矿物有150多种。锰是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锰矿生产国在锰矿石标准化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1~29]、美国[30~32]、英国[33~37]、国际标准化组织[38~69]、日本[70~78]、韩国[79~86]、法国[87~112]和俄罗斯[113~127]等都建立了自己的锰矿石标准体系。 根据进出口锰矿石检验和锰矿石标准化工作需要,我们对国内外锰矿石的主要标准进行了研究,本文就锰矿石采用标准状况进行介绍。 2 锰矿石技术要求 锰矿石按工业用途可分为冶金用锰矿石和化工用锰矿石,YB319规定了冶金用锰矿石的技术要求,YB/T5084规定了化工用二氧化锰矿粉的技术要求,GB/T3714规定了生产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锰盐等原料用碳酸锰矿粉的技术要求。 3 锰矿石取制样、水分和粒度的测定标准 3.1 采取份样和样品制备 国内外常用的取制样标准有GB/T2011、ISO 4296.1、ISO4296.2、JIS M8108、KS E3084、N F A01-001、BS6594.1、BS6594.2、ГОСТ25498。英国标准BS6594.2与ISO4296.2等效。在锰矿石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大都以国际标准ISO 4296.1和ISO4296.2作为采样和样品制备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1-03-28 作者简介:蒋晓光(1960-),男,辽宁省盖州市人,高级工程师,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及标准化工作。3.2 粒度分布的测定 粒度测定的标准有GB/T2007.7、ISO6230、JIS M8108、KS E3084、ГОСТ24236、BS6321、DIN ISO6234。这些标准皆采用试验筛筛分法。英国BS 6321和德国DIN ISO6234与ISO6230等效。 3.3 水分的测定 3.3.1 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 锰矿石交货批水分含量的测定标准有GB/T 2007.6、ISO4299、ГОСТ22772.1、JIS M8108、KS E3084。这些标准皆采用重量法,标准水平相当。3.3.2 分析样品中吸湿水含量的测定 锰矿石分析样品中吸湿水含量的测定标准有GB/T14949.8、ISO310、N F A06-096、ГОСТ22772.1。这些标准皆采用重量法,法国标准N F A06-096与ISO310等效。 3.3.3 化合水含量的测定 锰矿石中化合水含量的测定标准有GB/T 14949.12、ISO549、JIS M8231、KS E3028。GB/T 14949.12等效采用ISO549。 4 锰矿石检验方法 4.1 锰含量的测定 锰矿石中锰含量的测定标准有GB/T1506、ISO4298、ASTM E248、ASTM E465、BS3917.2、JIS M8232、KS E3005、N F A06-102、ГОСТ22772. 2。这些标准基本上都采用电位法。法国标准N F A06-102与ISO4298等效。ASTM E465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锰矿石中的锰含量。 4.2 硅含量的测定 锰矿石中硅含量的测定标准有GB/T1509、ISO5890、JIS M8235、KS E3027、N F A06-100、 23

铜矿焙烧

黄铜矿加硫焙烧提铜新工艺 200905060226 09选2 王川【摘要】:在低温、惰性气体保护下,采用差热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黄铜矿加硫焙烧过程。结果表明,黄铜矿硫化焙烧转化为CuS和FeS2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50-400℃;时间4h;粒度-74um,矿:硫= 10:1.11。转化产物可通过常规湿法冶金工艺生产金属铜或中间产品。 【关键词】冶金技术;铜;硫化焙烧;黄铜矿 在铜冶金中,火法工艺成熟、操作稳定,但投资大,存在SO2烟气问题【1】,湿法流程在消除SO2烟害及扩大铜资源利用范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2]。国外湿法炼铜工艺已成功地用于处理低品位氧化铜精矿、废石堆,但是对于硫化铜精矿来说,除焙烧一浸出和氨浸流程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外,其他流程多处于研究阶段。关于湿法冶金中极难处理的黄铜矿在酸性FeC13和酸性Fe2(SO4) 溶液中溶浸动力学的报导甚多【3】,作为处理硫化矿的工业方法,其缺点是流程长,大量铁进入溶液,除铁或再生FeC13困难、效果差。一般采用传统的水解选择沉淀法,铁与硫以氢氧化物胶体形式存在,难以过滤,且胶体含母液铜离子多,不易洗涤。虽可采用絮凝剂使胶体凝集,但也因成本高而难于在工业上广泛应用。即便是使用微波浸出黄铜矿效果也不理想,虽说在浸出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MnO2,用H2SO4溶液浸取,避免了溶浸液中Fe(OH)3·nH2O胶体的生成,但溶浸次数多达7次以上【6】,因此,在工业上应用也将成为实际问题。为了简化工艺,使操作易于掌握和控制,提出了在低温、惰性气体保护下对黄铜矿进行硫化焙烧一溶浸除铁的新工艺方法制取精铜【9】,从而克服了上述缺点。该工艺具有溶浸剂可循环使用、设备投资小、流程短、浸取率高、不产生SO2溶浸时不产生胶体、溶浸液易过滤、溶浸次数少等优点。 1实验方法 1.1 物料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 试验用原料为云南大理某地的铜精矿,破碎至-74um,化学组成见表1,X射线衍射分析见图1。试剂元素硫(为光谱纯)用玛瑙碾钵磨至-74um,二者按10:1.11配料,混合均匀,装入编号的瓷坩埚中,于真空干燥器中保存待用。 由表1可知,除脉石成分,如SiO2、A2lO3、 CaO、MgO外的杂质金属如Zn、Pb、Co及As 等含量均很少,其总量不过0.76%。将金属硫化物作基础,用合理矿相计算求得黄铜矿(CuFeS2)在所有硫化物中占95.60%,其他硫化物如ZnS、PbS、CoS等总和仅占4.4%,这与X射线衍射分析一致。在试验结果计算中,转化率均以黄铜矿为100%作基础。

各种铁矿标准XRD图谱分析

各种铁矿标准XRD图谱分析 ICS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 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鉴别规程 Rules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iron ores,return fines and millscale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文欣、欧阳昌骏、赵振纲、武治峰。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I SN/T ××××—×××× 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鉴别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矿与返矿及氧化铁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鉴别规则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铁矿石的名义进出口返矿或氧化铁皮及在进出口铁矿中掺混返矿或氧化铁皮的检验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0565-2006 铁矿石和直接还原铁术语 GB/T 2007.1-198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 GB/T 2007.2-198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 GB/T 10322.1-2000 铁矿石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6730.62-2005 铁矿石钙、硅、镁、钛、磷、锰、铝和钡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术语和定义 3 GB/T 20565-2006 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返矿 return fines 铁矿石烧结后强度较差的和未完全烧结的烧结矿经破碎筛分处理而需重新返回烧结工序的筛下物。 3.2 氧化铁皮 millscale 钢锭及钢坯在锻造或轧制过程中表面氧化层脱落而产生的铁屑,带片状,也称铁鳞。 4 技术要求

岩石样品分析与取样

样品的化学分析 1样品化学分析 通过矿样的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组份)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石质量,矿体与夹石、围岩界线,研究各组份间的关系及空间变化规律。通常分为基本分析、多元素分析、组合分析、物相分析、全分析、岩石全分析。 1.1光谱全分析 光谱化学分析(spectrochemical analysis)应用光谱学原理和实验方法以确定物质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法。简称光谱分析。包括发射光谱化学分析和吸收光谱化学分析。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光谱化学分析可以分为光谱定性分析、光谱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目的是了解矿石及围岩中有几种有益、有害元素及它们的大致含量。光谱样可以是拣块样,也可以用具代表性地段的基本分析副样和组合分析副样进行。光谱分析结果是提供确定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全分析项目的依据。 1.2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又称普通分析、单项分析、主元素分析。它的目的是了解矿石中主要有益、有害组份含量,为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进行资源量估算提供依据。当经过一定数量的基本分析、证实某些有益组份含量或有害元素含量变化不大,不影响矿体圈定时,可不再做基本分析项目。分析项目见表1-1

表1-1金属矿产化学样品基本分析项目参考表

1.3多元素分析 一个样品分析多种元素项目。它是根据对矿石的肉眼观察或光谱半定量全分析或矿床类型与地球化学的理论知识,在矿体的不同部位采取代表性的样品,有目的地分析若干个元素项目,以检查矿石中可能存在的伴生又一组分和有害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为组合分析提供依据。查定结果某些组分达到副产品的含量要求、某些元素超出了有害组分允许的含量要求时,则进一步作组合分析。 1.4组合分析 组合分析是了解矿体内具有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的有益组分,或影响矿产悬液性能的有害组分(包括造渣组分)含量的一种化学分析。组合分析样品不单独取样,由基本分析的副样组合而成。按矿体、矿石类型、不同工程、单一勘探线中的样品组合。 目的是了解矿体中具有综合回收利用的有益组份或影响矿石选冶性能的有害组份含量,分析结果可用于伴生有益组份的储量计算或划分矿石类型及品级。分析项目一般根据光谱全分析或化学全分析结果确定。在基本分析中的项目不再做组合分析项目。组合分析取样是在基本分析结果出来后,根据有益、有害组份含量变化大小,由几个至十几个(或更多)的基本分析的副样组合而成。通常是同一工程或相邻工程构成的同一矿体,同一块段,同一类型品级的基本分析副样组成(即参与同一个组合样的基本样不得分布在不同储量级别块段、不同矿体、不同类型、品级矿石)。组合原则是按基本分析样长比例提取采样重量。组合样重量一般100~200g。经岩矿鉴定和对主矿段一定量的组合分析成果足以证明矿床中无综合利用价值或有害元素低于工业指标要求的组份,可少做或不再续做。 组合样一般按下列公式采样:Qz=Q×Lz/L Qz-从参加组合样的每个基本分析样品中应采取的重量; Q -组合样的重量(一般200-400克); Lz-参加组合样的各个基本分析样品的长度; L -参加组合样的各个基本分析样品的总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