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案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案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案
《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教案

课题1数控车床基本程序指令及应用

学时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2、掌握数控车床基本程序指令

3、掌握数控车床简单轴类零件程序的编制

二、重点难点

1、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范

2、数控车床基本指令的基本应用

3、数控车床简单轴类零件精加工程序的编制

三、授课内容

(一)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1.开机前应对数控车床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包括操作面板、导轨面、卡爪、

尾座、刀架、刀具等,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数控车床通电后,检查各开关、按钮和按键是否正常、灵活、机床有无异

常现象。

3.程序输入后,应仔细核对代码、地址、数值、正负号、小数点及语法是否

正确。

4.正确测量和计算工件坐标系,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检查。

5.输入工件坐标系,并对坐标、坐标值、正负号、小数点进行认真核对。

6.未装工件前,空运行一次程序,看程序能否顺利进行,刀具和夹具安装是

否合理,有无超程现象。

7.试切时快速倍率开关必须打到较低挡位。

8.试切进刀时,在刀具运行至工件30~50㎜处,必须在进给保持下,验证Z

轴和X轴坐标剩余值与加工程序是否一致。

9.试切和加工中,刃磨刀具和更换刀具后,要重新测量刀具位置并修改刀补

值和刀补号。

10.程序修改后,要对修改部分仔细核对。

11.必须在确认工件夹紧后才能启动机床,严禁工件转动时测量、触摸工件。

12.操作中出现工件跳动、打抖、异常声音、夹具松动等异常情况时必须停

车处理。

13紧急停车后,应重新进行机床“回零”操作,才能再次运行程序。

(二)数控车床坐标系

数控机床的加工是由程序控制完成的,所以坐标系的确定与使用非常重要。根据ISO841标准,数控机床坐标系用右手笛卡儿坐标系作为标准确定。数控

车床平行于主轴方向即纵向为Z轴,垂直于主轴方向即横向为X轴,刀具远离

工件方向为正向。如图1-1所示

数控车床有三个坐标系即机械坐标系、编程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机械坐

标系的原点是生产厂家在制造机床时的固定坐标系原点,也称机械零点。它是在机床装配、调试时已经确定下来的,是机床加工的基准点。在使用中机械坐标系是由参考点来确定的,机床系统启动后,进行返回参考点操作,机械坐标系就建立了。坐标系一经建立,只要不切断电源,坐标系就不会变化。编程坐标系是编程序时使用的坐标系,一般把我们把Z轴与工件轴线重合,X轴放在工件端面上。工件坐标系是机床进行加工时使用的坐标系,它应该与编程坐标系一致。能否让编程坐标系与工坐标系一致,使操作的关键。

图1-1

(三)数控车床加工工艺制定方法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 1 )选择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

( 2 )分析被加工零件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

( 3 )确定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原点位置一般选择在工件右端面和主轴回转中心交点P ,也可以设在主轴回转中心与工件左端面交点O 上,如图1-2所示。

图1-2 编程原点

( 4 )制定加工工艺路径,应该考虑加工起始点位置,起始点一般也作为加工结束的位置,起市点应便于检查和装夹工件;应该考虑粗车、半精车、精车路线,在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以最少的进给路线完成零件的加工,缩短单件的加工时间;应考虑换刀点的位置,换刀点是加工过程中刀架进行自动换刀的位置,换刀点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在换刀过程中不发生干涉现象,且换刀路线尽可能短,加工起始点和换刀点可选同一点或者不选同点。

( 5 )选择切削参数。在加工过程中,应根据零件精度要求选择合理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

( 6 )合理选择刀具。根据加工的零件形状和表面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进行加工。

(7 )编制加工程序,调试加工程序,完成零件加工。

(四)数控加工程序的构成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首先要编制程序,然后用该程序控制机床的运动。数控指令的集合称为程序。在程序中根据机床的实际运动顺序书写这些指令。

一个完整的数控加工程序由程序开始部分、若干程序段、程序结束部分组成。一个程序段由程序段号和若干个“字”组成,一个“字”由地址符和数字

组成。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数控加工程序,该程序由程序号开始,以M30结束。

程序说明

O1234 程序开始

N10 T0101 G95 M3 S500 程序段1

N20 G0 X100 Z100 程序段2

N30 G0 X26 Z0 程序段3

N40 G1 X0.0 F0.1 程序段4

N50 Z1 程序段5

N60 G0 X100 程序段6

N70 Z100 程序段7

N80 M30 程序结束

(1)程序号

零件程序的起始部分一般由程序起始符号%(或O)后跟1—4位数字组成,如:%123,O1234等。

(2)程序段的格式和组成

程序段的格式可分为地址格式、分割地址格式、固定程序段格式和可变程

序段格式等。其中以可变程序段格式应用最为广泛,所谓可变程序段格式就是

程序段的长短是可变的。

例如:

N10 G01 X40.0 Z-30.0 F200 ;

程序段号功能字坐标字进给速度功能字程序段结束(3)“字”

一个“字”的组成如下所示:

Z - 30.0

地址符符号(正、负号)数据字(数字)

程序段号加上若干程序字就可组成一个程序段。在程序段中表示地址的英

文字母可分为地址和非尺寸地址两种。表示尺寸地址的英文字母有

X、Y、Z、U、V、W、P、Q、I、J、K、A、B、C、DERH共18个字母。表

示非尺寸地址有N、G、F、S、T、M、L、O等8个字母。

(五)模态指令与非模态指令的区分

(1)模态指令:称续效指令,一经程序段中指定,便一直有效,直到后面出现同组另一指令或被其他指令取消时才有效。编写程序时,与上段相同的模态指

令可以省略不写。不同组模态指令编在同一程序段内,不影响其续效。

(2)非模态指令:称非续效指令,其功能仅在出现的程序段有效。

(六)常用M指令

M指令是控制数控机床“开、关”功能的指令,主要用于完成加工操作时的辅

助动作。M指令有模态还非模态之分,常用M指令的功能及应用如下:

(1)程序停止

指令:M00

功能:执行完包含M00的程序段后,机床停止自动运行,此时所有存在的模态信息保持不变,用循环启动使自动运行重新开始。

(2)选择停止

指令:M01

功能:与M00类似,执行完包含M01的程序段后,机床停止自动运行,只是当机床机床操作面板上的选择停开关压下时,这个代码才有效。

(3)主轴正转、反转、停止

指令:M03、M04、M05

功能:M03、M04可使主轴正、反转,与同段程序其他指令一起开始执行。

M05指令可使主轴在该程序段其他指令执行完成后停止转动。

格式:M03 S

M04 S

M05

(4)冷却液开、关

指令:M08、M09

功能:M08表示开启冷却液,M09表示关闭冷却液。

(5)程序结束

指令:M02或M30

功能:该指令表示主程序结束,同时机床停止自动运行。CNC装置复位。M30还可使控制返回到程序的开始,故程序结束使用M30比M02方便些。

说明:该指令必须编在最后一个程序段中。

(七)主轴功能、进给功能和刀具功能

(1)主轴功能S

主轴转速功能表示机床主轴的转速大小,由S和后面的若干数字组成。

格式:M03 S600 主轴以600r/min的速度正转。

(2)进给功能F

进给功能表示刀具中心运动时的进给速度,,由F和其后的若干数字组成。数字的单位取决于数控系统所采用的进给速度的指定方式。

1.每分钟进给量

格式:G94 F---

说明:G94为数控车床的初始状态。

2.每转进给量

格式:G95 F---

使用下式可以实现每转进给量和每分钟进给量的转化。

Fm=Fr×S

Fm为每分钟的进给量

Fr为每转的进给量

S为主轴转速

(3)刀具功能

刀具功能用于指定刀具和刀具参数,由T和其后的四位数字组成。

格式:T XX XX

说明:前两位不表示刀具序号,后面两位表示刀具补偿号。

刀具的序号要与刀架上的刀位号相对应。

刀具序号和刀具补偿号不必相同,但为了方便通常他们一致。

取消刀具补偿的T指令格式为:T0000。

(八)基本G功能代码

1.快速定位G00

G00指令使刀具快速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指令格式:G00 X(U)_Z(W)_;其中X(U)Z(W)为指定的坐标值。快速定位指令的实例:图(1-3)

ФZ轴

图1-3 快速定位

直径编程:快速从A点移动到B点。

绝对编程:G00 X20 Z0;

相对编程:G00 U-60 W-40;

注1:G00时各轴单独以各自设定的速度快速移动到终点,互不影响。任何一

轴到位自动停止运行,另一轴继续移动直到指令位置。

注2:G00各轴快速移动的速度由参数设定,用F指定的进给速度无效。

注3:G00是模态指令,下一段指令也是G00时,可省略不写。G00可编写成

G0。G0与G00等效。

2.直线插补G01

G01是使刀具以指令的进给速度沿直线移动到目标点。

1).指令格式为:G01 X(U)___Z(W)___F___;

其中:X、Z表示目标点绝对值坐标;U、W表示目标点相对前一点的增量坐标,F表示进给量,若在前面已经指定,可以省略。

通常,在车削端面、沟槽等与x轴平行的加工时,只需单独指定X(或U)坐标;在车外圆、内孔等与Z轴平行的加工时,只需单独指定Z(或W)值。图1-4为

同时指令两轴移动车削锥面的情况,用G01编程为:

图1-4

绝对坐标编程方式:G01 X80.0 Z-80.0F0.25

增量坐标编程方式:G01 U20.0 W-80.0F0.25

说明:

①G01指令后的坐标值取绝对值编程还是取增量值编程,由尺寸字地址决定,有的数控车床由数控系统当时的状态(G90、G91)决定。

②进给速度由F指令决定.F指令也是模态指令,它可以用GOO指令取消。如果在G01程序段之前的程序段没有F指令,而现在的G01程序段中也没有F指令,则机床不运动。因此,G01程序中必须含有F指令。

(九)编程实例

如图1-5所示,编写其精加工程序。

图1-5

%1234

N1 M03 S500 G95 T0101 选择转速,选择刀具

N2 G00 X18 Z1 定位至倒角延长线

N3 G01 X26 Z-3 F0.15 倒3×45°角

N4 Z-48 车Φ26外圆

N5 X60 Z-58 车削第一段锥

N6 X80 Z-73 车削第二段锥

N7 G00 X100 Z100 退刀至换刀点

N8 M30 程序结束,并回起点

四、小结

本课题是数控车床编程的重要环节,必须了解数控车床的编程特点,掌握

F、S、T功能,熟练掌握直线移动指令的应用,能够编制简单的轴类零件精加工程序。

课题2数控车床编程训练

学时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2.掌握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及步骤

3.掌握数控车削中的基本操作技能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重点难点

1.数控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

2.数控车床程序的存储与传递

3.程序的模拟运行

三、实训内容

1.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2.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与控制面板

3.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①数控车床的启动和停止;启动和停止的过程

②数控车床的手动操作:手动操作回参考点、手动连续进给、增量进给、

手轮进给

③数控车床的MDI运行;MDI的运行步骤

④数控车床的程序和管理

⑤简单轴类零件精加工程序的编制

四、实训设备

CK6230数控车床14台

五、实训步骤

实训步骤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指导书》

六、小结

本课题对数控车床(CK6230)操作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做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数控车床加工的一项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启动和停止、程序的管理与编辑、学会在MDI 方式下的程序运行,并能熟练的进行手动操作,为后续的加工打下基础。

课题3数控车床基本程序指令及应用

学时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圆弧插补指令G02、G03方向的判别

2.掌握圆弧插补指令G02、G03的用法

3.掌握C、R倒角指令的用法

4.掌握子程序M98、M99的用途及用法

二、重点难点

1.圆弧插补指令G02、G03的应用

2.C、R倒角指令的应用

3.子程序M98、M99的用途及用法

三、授课内容

(一)圆弧插补指令G02、G03

指令格式:G02/G03 X(U)___Z(W)___I___K___F___;

G02/G03 X(U)___Z(W)___R___F___;

1.圆弧顺逆的判断

圆弧插补指令分为顺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2和逆时针圆弧插补指令G03。圆弧插补的顺逆可按图2-1给出的方向判断:沿圆弧所在平面(如XZ平面)的垂直坐标轴的负方向(-Y)看去,顺时针方向为G02,逆时针方向为G03。

数控车床是两坐标的机床,只有X轴和Z轴,按右手定则的方法将Y轴也加上去来考虑。观察者让Y轴的正向指向自己(即沿Y轴的负方向看去),站在这样的位置上就可正确判断X-Z平面上圆弧的顺逆时针了。

图2-1 圆弧顺逆的判断

2.说明:

①采用绝对值编程时,圆弧终点坐标为圆弧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值,用X、Z表示。当采用增量值编程时;圆弧终点坐标为圆弧终点相对于圆弧起点的增量值,用U、W表示。

②圆心坐标I、K为圆弧起点到圆弧中心所作矢量分别在X、Z坐标轴方向上的分矢量(矢量方向指向圆心)。本系统I、K为增量值,并带有“±”号,当分矢量的方向与坐标轴的方向不一致时取“-”号。

③当用半径只指定圆心位置时,由于在同一半径只的情况下,从圆弧的起点到终点有两个圆弧的可能性,为区别二者,规定圆心角≤180°时,用

“+R”表示。若圆弧圆心角>180°时,用“-R”表示。

④用半径只指定圆心位置时,不能描述整圆。

图2-2 G02应用实例图2-3 G03应用实例如图2-2所示G02应用实例:

用I、K表示圆心位置,绝对值编程:

N03 G00 X20.O Z2.O;

N04 G01 Z-30.0 F80;

N05 G02 X40.0 Z-40.0 IO.O KO F60;

用I、K表示圆心位置,增量值编程:

N03 G00 U-80.O W-98.0;

N04 G01 UO W-32.0 F80;

N05 G02 U20.O W-10.0 I0.0 K0 F60;

用R表示圆心位置

N04 G01 Z-30.O F80;

N05 G02 X40.0 Z-40.O R10 F60,

如图2-3所示G03应用实例:

用I、K表示圆心位置,采用绝对值编程。

N04 G00 X28.0 Z2.O;

N05 G01 Z-40.0 F80;

N06 G03 K40.O Z-46.0 I0 K-6.0 F60;

采用增量值编程

N04 G00 U-150.O W-98.0;

N05 G01 W-42.O F80;

N06 G03 U12.0 W-6.0 10 K-6.0 F60;

用R表示圆心位置,采用绝对值编程。

N04 G00 X28.0 Z2.O;

N05 G01 Z-40.0 F80;

3. G02/G03车圆弧的方法:

应用G02(或G03)指令车圆弧,若用一刀就把圆弧加工出来,这样吃刀量太大,容易打刀。所以,实际车圆弧时,需要多刀加工,先将大多余量切除,最后才车得所需圆弧。下面介绍车圆弧常用加工路线。

图2-4 车锥法图2-5 车圆法图2-4为车圆弧的车锥法切削路线。即先车一个圆锥,再车圆弧。但要注意,车锥时的起点和终点的确定,若确定不好,则可能损坏圆锥表面,也可能将余量留得过大。确定方法如图2-4所示,连接OC交圆弧于D,过D点作圆弧的切线AB。

图2-5为车圆弧的同心圆弧切削路线。即用不同的半径圆来车削,最后将所需圆弧加工出来。此方法在确定了每次吃刀量ap后,对90°圆弧的起点、终点坐标较易确定,数值计算简单,编程方便,常采用。但空行程时间较长。

4.编程实例

图2-6所示加工程序图2-7所示加工程序图2-8所示加工程序%123 %1 %2

M3S800G95T0101 M3S600G95T0101 M3S700T0101G95

G0X30Z37 G0X20Z2 G0X36Z42

G1Z27F0.15 G1Z0F0.2 G1Z34F0.1

G02X46W-8R8 G03X48Z-14I0K-14F0.08 G02X36W-24R20

G1X50 G1Z-28 G01W-10

W-17 X56 G0X100Z100

G0X150Z150 W-10 M30

M30 G0X100Z100

M30

(二)C、R倒角

1.C倒角

格式:G01X__Z__ C

功能:直线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点到B点,然后到C点(见图2-9)。

说明:X、Z:在G90时,是两相邻直线的交点,即G点的坐标值;

在G91 时.是G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

C :是相邻两直线的交点6,相对于倒角始点A的距离。

图2-9 图2-10

2.R倒角

格式:G01X__Z__R__:

功能:圆弧倒角G01,指令刀具从A点到B点,然后到c点(见图2-10)。

说明:X、Z:在G90时.是两相邻直线的交点,即G点的坐标值;

在091时,是G点相对于起始直线轨迹的始点A点的移动距离。

R:是倒角圆弧的半径值。

注: 1 、使用增量指令编程进行倒角控制时,其指令必须分别从点D、G开始计算距离,而不是从点E、H开始。

2 、单段工作方式下,刀具将在点D、G处停止前进,而非停于E、H点。

3 、在螺纹切削程序段中不得出现倒角控制指令。

4 、如X、Z轴指定的移动量比指定的R或C小时,系统将报警。

5 、在 G01 状态下. C 、 R 指令均出现时,以后出现的为准。

(三)子程序M98、M99

把程序中某些固定顺序和重复出现的程序单独抽出来,按一定格式编成一个程序供调用,这个程序就是常说的子程序,这样可以简化主程序的编制。子程序可以被主程序调用,同时子程序也可以调用另一个子程序。这样可以简化程序的编制和节省CNC 系统的内存空间。

子程序必须有一程序号码,且以M99作为子程序的结束指令。主过程调用子程序的指令格式如下:

M98 P___L___;

其中P 为被调用的子程序号

L 为重复调用的次数

例如:M98 P1234L4

主程序调用同一子程序执行加工,最

多可执行999次,且子程序亦可再调用另

一子程序执行加工,最多可调用4层子程

序(不同的系统其执行的次数及层次可能不

同)。

例:以HNC-21T 系统子程序指令,加

工图2-11工件上的四个槽。

分别编制主程序和子程序如下:

主程序

%123;

M3 S600 G95 T0101;

G00 X82.0 Z0;

M98 P1234 L4;(调用于程序1234执行四次,切削四个凹槽)

X150.0 Z200.0;

M30;

子程序

%1234;

W-20.0;

G01 X74.0 F0.08;

G00 X82.0;

M99;

M99指令也可用于主程序最后程序段,此时程序执行指针会跳回主程序的第一程序段继续执行此程序,所以此程序将一直重复执行,除非按下RESET 键才能中断执行。

四、小结

本课题是数控车床编程的重点和难点,必须掌握圆弧顺,逆方向的判断方法及熟练掌握圆弧插补指令的编程格式,熟练掌握子程序M98、M99的用法及用途;能够用C 、R

倒角指令进行倒角。

图2-11 子程序加工实例

课题4数控车床零件程序编制及模拟加工训练

学时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数控车床操作面板上各按键的功用及使用方法

2.掌握G02、G03指令与G01、G00指令的应用和编程方法

3.掌握子程序M98、M99、C、R倒角在程序编制中的应用

4.熟练掌握程序的输入及修改方法

5.熟练掌握程序输入的正确性及检验

二、重点难点

1.熟练掌握G02、G03圆弧指令的编程方法

2.数控车床的模拟加工操作

三、实训内容

1.如图4-1所示成型面零件,已知毛坯尺寸为Φ40×80,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图形模拟加工。

图4-1

四、实训设备

CK6230数控车床14台

五、实训步骤

实训步骤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指导书》

六、小结

本课题对数控车床(CK6230)操作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和步骤、成行面类零件程序的编辑与模拟加工,这是数控车床加工的一项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床的启动和停止、程序的管理与编辑、学会在MDI方式下的程序运行、图形模拟加工操作,并能熟练的进行手动操作,为后续的加工打下基础。

课题5数控车床固定循环编程及应用

学时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固定循环指令

2.能够利用固定循环指令编写加工程序

二、重点难点

1.掌握固定循环指令

2.能够利用固定循环指令编写加工程序

三、授课内容

单一固定循环可以将一系列连续加工动作,如“切入-切削-退刀-返回”,用一个循环指令完成,从而简化程序。

1.圆柱面或圆锥面切削循环

功能:当零件的内、外圆柱面(圆锥面)上毛坯余量较大时,用G80可以去除大部分毛坯余量。

(1)直线切削循环

格式:G80 X___Z___F

动。2(F)表示第二步按进给速度切削,其余3(F)、4(R)的意义相同。

图5-1

(2)锥体车削循环

格式:G80X___Z___I___F

其轨迹如图5-2所示,I值的正负与刀具轨迹有关。

图5-2

2.端面车削循环

(1)平端面车削循环

格式:G81 X___Z___F

动。2(F)表示第二步按进给速度切削,其余3(F)、4(R)的意义相同。

图5-3

(2)锥面车削循环

格式:G81X___Z___K___F

其轨迹如图5-4所示,由4个步骤组成。

图5-4

3.编程实例

(1)G80编程实例

图5-5图5-6

图5-5加工程序图5-6加工程序

%123 %1234

N1 T0101 G94 M3 S700 N1 M03 S600 G95 T0101

N2 G0 X35 Z51 N2 G0 X40 Z50

N3 G80 X30 Z20 F300 N3 G91 G80 X-10 Z-30 I-5 F0.1

N4 G80 X27 Z20 F300 N4 X-13 Z-30 I-5

N5 G80 X24 Z20 F300 N5 X-16 Z-30 I-5

N6 G0 X100 Z100 N6 X100 Z100

N7 M30 N7 M30

(2)G81编程实例

图5-7

图5-8

图5-7加工程序图5-8加工程序

%123 %1234

N1 M03 S600 G95 T0202 N1 M03 S700 G95 T0101 G90

N2 G0 X65 Z24 N2 G00 X60 Z45

N3 G91 G81 X-15 Z-8 F0.1 N3 G81 X25 Z31.5 K-3.5 F0.15 N4 X-15 Z-11 N4 X25 Z29.5 K-3.5

N5 X-15 Z-14 N5 X25 Z27.5 K-3.5

N6 G0 X100 Z100 N6 X25 Z25.5 K-3.5

N7 M30 N7 G0 X100 Z100 N8 M30

四、小结

本课题是数控车床编程的重要环节,必须了解数控车床的的编程特点,熟练掌握单一固定循环的应用,能够编制简单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课题6数控车床的对刀操作及零件加工

学时4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熟练掌握试切对刀的方法

2.能够对简单轴类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

3.通过对零件的加工,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

4.掌握G00、G01、G80、G81指令的应用和手工编程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零件的加工

2.熟练掌握试切对刀的方法

3.熟练掌握G80、G81指令的应用和手工编程方法

三、实训内容

加工零件如下图,毛坯外径Φ30×120的45#钢,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四、实训设备、材料及工具

1.CK6230数控车床14台

2.游标卡尺0~125mm 各1把

3.90°偏刀各1把

4.零件毛坯45#钢若干

五、实训步骤

实训步骤见《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指导书》

六、小结

本课题是数控车床编程加工的重要环节,必须了解数控车床的的编程特点,熟练掌握单一固定循环的应用,能够编制简单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课题7数控车床复合循环编程及应用

学时2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复合循环编程方法

2.能够利用复合循环指令编写加工程序

3.掌握精度控制的方法

4.了解机床的基本保养常识

二、重点难点

5.复合循环的编程方法

6.能够利用复合循环指令编写加工程序

7.掌握精度控制的方法

8.了解机床的基本保养常识

三、授课内容

(一)粗车复合循环G71

格式:G71U(△d)R(e)P(ns)Q(nf)x(△u)Z(△W)F(f)T(t)S(s)见图7-1所示,循环始点为A.假定在某段程序中指定了由A→A’→B的

精加工路线,只要用此指令,就可实现切削深度△d(该量为半径值.无正负,方向由从,决定),退刀量为e的粗加工循环,x、Z轴方向保留的精加工余量

为△u和△w ,ns为精加工路线的第一个程序段的顺序号,即图中从l段的顺序号;nf 为精加工路线的最后一个程序段的顺序号,即图中B’B段程序的顺序号。

图7-1

编程实例:

外径粗加工复合循环编制图7-2所示零件的加工程序:要求循环起始点在

A(46,1),切削深度为1.5mm(半径量)。退刀量为1mm,X方向精加工余量

为0.4mm,Z方向精加工余量为0.1mm,其中点划线部分为工件毛坯。

图7-2

%3327(见图7-2)

N1 T0101 G00 X100 Z100 G95 (选定刀具,到程序起点位置)

N2 M03 S800 (主轴以800r/min正转)

N3 G00 X46 Z1 (刀具到循环起点位置)

N4 G71 U1.5 R1 P5 Q13 X0.4 Z0.1 F0.25 (粗切量:1.5mm精切量:X0.4mm Z0.1mm)

N5 G00 X4 Z1 (精加工轮廓起始行,到倒角延长线)

N6 G01 X10 Z-2 F0.13 (精加工2×45°倒角)

N7 Z-20 (精加工Φ10外圆)

N8 G02 U10 W-5 R5 (精加工R5圆弧)

N9 W-10 (精加工Φ20外圆)

N10 G03 U14 W-7 R7 (精加工R7圆弧)

N11 G01 Z-52 (精加工Φ34外圆)

N12 U10 W-10 (精加工外圆锥)

N13 W-20 (精加工Φ44外圆,精加工轮廓结束行)

N14 X50 (退出已加工面)

N15G00 X100 Z100 (回对刀点)

N16 M05 (主轴停)

N17 M30 (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二)零件精度的控制

精度控制步骤

1.对刀→

2.尺寸放大→

3.一次加工→

4.精确测量→

5.修调磨损量→

6.二次加工→

7.合格

(三)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

为了使数控机床保持良好状态,除了发生故障应及时修理外,坚持经常的维护保养是十分重要的。坚持定期检查,经常维护保养,可以把许多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防止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不同型号的数控车床日常保养内容和要求不完全一样,对于具体的机床,应按说明书中的规定执行。

以下列出几个带有普通性的日常维护内容。

1.每天做好各导轨面的清洁润滑,有自动润滑系统的机床要定期检查、清洗自动润滑系统,检查油量,及时添加润滑油,检查油泵是否定时启动打油及停止。

2.每天检查主轴箱自动润滑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定期更换主轴箱润滑油。

3.注意检查电器柜中冷却风扇是否工作正常,风道过滤网有无堵塞,清洗沾附的尘土。

4.注意检查冷却系统,检查液面高度,及时添加油或水,油、水脏时要更换清洗。

5.注意检查主轴驱动皮带,调整松紧程度。

6.注意检查导轨镶条松紧程度,调节间隙。

7.注意检查机床液压系统油箱油泵有无异常噪声,工作油面高度是否合适,压力表指示是否正常,管路及各接头有无泄露。

8.注意检查导轨、机床防护罩是否齐全有效。

9.注意检查各运动部件的机械精度,减少形状和位置偏差。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示波器、音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数字毫伏表、直流稳压电源、数字万用电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学时 2 学时 三、实验仪器及实验设备 1、GOS-620 系列示波器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 3、数字交流毫伏表 4、直流稳压电源 5、数字万用电表 四、实验仪器简介 1、示波器 阴极射线示波器(简称示波器)是利用阴极射线示波管将电信号转换成肉眼能直接观察的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的电子仪器。示波器通常由垂直系统、水平系统和示波管电路等部分组成。垂直系统将被测信号放大后送到示波管的垂直偏转板,使光点在垂直方向上随被测信号的幅度变化而移动;水平系统用作产生时基信号的锯齿波,经水平放大器放大后送至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使光点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这样就能在示波管上显示被测信号的波形。 2、YDS996A函数信号发生器通常也叫信号发生器。它通常是指频率从0.6Hz至1M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具有直流电平调节、占空比调节,其频率可以数字直接显示。适用于音频、机械、化工、电工、电子、医学、土木建筑等各个领域的科研单位、工厂、学校、实验室等。 3、交流数字毫伏表 该表适用于测量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它的电路结构一般包括放大器、衰减器(分压器)、检波器、指示器(表头)及电源等几个部分。该表的优点是输入阻抗高、量程广、频率范围宽、过载能力强等。该表可用来对无线电接收机、放大器和其它电子设备的电路进行测量。 4、直流稳压电源: 它是一种通用电源设备。它为各种电子设备提供所需要的稳定的直流电压或电流当电网电压、负载、环境等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稳压电源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维持相对稳定。这样可以使电子设备或电路的性能稳定不变。直流电源通常由变压、整流、滤波、调整控制四部分组成。有些电源还具有过压、过流等保护电路,以防止工作失常时损坏器件。 6、计频器 GFC-8010H是一台高输入灵敏度20mVrms,测量范围0.1Hz至120MHz的综合计频器,具备简洁、高性能、高分辨率和高稳定性的特点。 5、仪器与实验电路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用途: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大纲一、实训课程概况: 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一定操作技能和制作几种实际产品为特色的实训项目。它是电子产品生产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入门的向导,又是创新实践的开始和创新精神的启蒙。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为了在电子实训教学中使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尽快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的理论,掌握技能、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共同发展。为机电、电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改革现行的电子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的培养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实训课程安排: 本课程分九个实训单元进行。 (一)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二)电子仪器与线路分析实训 (三)EDA实训 (四)电子综合技能(信号发生器制作)实训 (五)电子综合技能(数字电子钟制作)实训 (六)计算机仿真实训 (七)家用电器维修实训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大纲 实训名称:电子基本技能实训实训课代码: 实训周数:一周实训学分:1 适用专业:工科类修电子技术课程所有专业,适用于本科 一、实训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是电子、电气类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课程从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通过万用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焊接元器件装配技术,手工设计印制电路板,使学生得到一个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机会,为以后的实验、实训课程打下基础。 主要目的和任务:

(一)、掌握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巩固、扩大已获得的理论知识。 (三)、了解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 (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一)、熟练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熟练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了解各种元器件的作用、分类、性能及其参数。(三)、用万用表对各种元器件进行测试和判别。 (四)、会查阅电子元器件相关手册。 (五)、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操作步骤;了解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六)、掌握各种焊接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七)、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及手工焊接技术,能独立完成电子元器件的拆、装、焊。(八)、能独立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 (九)、熟悉电路板的设计原则;了解印制电路板的制作过程。 (十)、掌握简单电子产品(LC振荡器)原理图的绘制。 2、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方法手段的基本要求: 将该实训分成教学模块,由老师逐块讲解示范,再由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老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随时指导检查,最终使学生熟练掌握该实训的全部内容,并写出实训总结报告。 3、电子基本技能实训教学考核方法的基本要求: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并且准确设计合理的,成绩优秀(10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有错误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者,成绩良好(8分);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但错误未能改正者,成绩及格(6分); 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者,成绩不及格(4分)。 各次考核成绩最终汇总量化,同出勤、课堂表现成绩一同计入总成绩。 出勤:10分课堂考核:50分(10分/次*5次) 课堂表现:10分实训总结报告:30分

车工实训教案(第一学期)

教案 第周 教学过程: 一、车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时应穿紧身工作服,戴防护眼镜,戴袖套,袖口不要敞开,并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女同志应戴工作帽,头发或辫子应塞入帽内。夏季禁止穿裙子、短裤和凉鞋上机操作。 2、开车前见车车床各部分机构及防护设备是否完好,各手柄是否灵活、位置是否正确。检查各注油孔,并进行润滑。然后使主轴空运转1~2分钟,待车床运转正常后才能工作。若发现车床运转不正常,应立即停车,告知实训指导教师进行维修,未修复不得使用。 3、主轴变速必须停车,变换进给箱手柄要在低速进行。为保持丝杠的精度、除车削螺纹外,不得使用丝杠机动进给。 4、刀具、量具及工具等的放置要稳妥、整齐、合理、有固定的位置,便于操作时取用,用后应放回原处。

5、工具箱内应分类摆放物件。不可随意乱放,以免损坏和丢失。 6、正确使用和爱护量具。经常保持清洁,用后擦净、涂油、放入盒内。禁止把工具、夹具或工件等放在车床导轨上。 7、不允许在卡盘及车床导轨上敲击或校直工件,床面上不准放置具或工件。在车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不可用电动机力量取下卡盘。 8、车刀磨损后,应及时刃磨,不允许用钝刃车刀继续车削,以免增加车床负荷、损坏车床,影响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9、使用切削液前,应在床身导轨上涂润滑油,若车削铸铁或气割下料的工件应擦去导轨上的润滑油。 10、除车床上装有自动测量可在运转中进行外,均应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到安全位置。 11、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注意手、身体,头不应跟工件靠得太近,以防切屑飞入眼中。如果车削铸铁、黄铜等脆性材料工件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 12、车床开动时,不能测量工件,也不要用手去摸工件的表面。尤其是加工螺纹时,严禁用手抚摸螺纹面,以免伤手。严禁用棉纱擦抹转动的工件。 13、应用专用的钩子清除切屑,绝对不允许用手直接清除。 14、在车床上工作时不准戴手套。 15、工作完毕后,将使用过的物件揩净归位,清理机床、刷去切削、擦净机床各部位的油污;按规定加注润滑油,最后把机床周围打扫干净;将床鞍摇至床尾一端,各转动手柄放到空挡位置,关闭电源。 二、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

电子技术实验指导 电子技术实验,实验仪器与被测电路的基本连接方法,如图1所示。 实验1 共发射极单级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由B1R 和B2R 分压电路组成,发射极接有电阻E R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i u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i u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o u ,从而实现电压放大。 图1 测量模拟电子电路常用电子仪器的接法

在图1-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B1R 和B2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大5~10倍),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2 12 B B C C B B R U U R R ≈+, B B E C E U U I R -≈, C B I I β=,)(E C C CC CE R R I U U +-= 放大器的动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为 1 )1(//E be L C V R r R R A ββ ++-= 输入电阻为 121//[(1)]i B B be E R R R r R β=//++ 输出电阻为 C o R R ≈ 由于电子器件性能的分散性比较大,因此在设计和制作晶体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量和调试技术。在设计前应测量所有元器件的参数,为电路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在完成设计和配装以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各项性能指标。一个优质的放大器,必须是理论设计与实验调整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除了学习放大器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必要的测量与调试技术。 放大器的测量和调试包括: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和放大器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等。 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0=i u 的情况下进行。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用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各电极对地的电位B U 、C U 和E U 。然后算出 C I ≈E I =E U /E R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U 。为了减少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 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流C I (或CE U )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以NPN 型三极管为例,如果工作点偏高,放大器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o u 的负半周被缩底,如图1-2a 所示。如果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o u 的正半周被缩顶,如图1-2b 所示。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i u ,检查输出电压o u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 改变电路参数CC U 、C R 、B R (1B R 、2B R )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通常采用调节偏置电阻2B R 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2B R ,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 绝对的,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果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的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需满足较大信号幅度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靠近交流负载的中点。 (a)截止失真 (b)饱和失真 图1-2 静态工作点对o u 的影响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浦航 学号201104170115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班级2011级电气一班 指导教师王荔芳冯维杰 2013 年 7月

目录

一、目的和要求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验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起到较大的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达到的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的仿真结果。 三、模拟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1、单管放大电路设计和仿真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图a仿真电路

图c 仿真电路各表数据 图c 示波器输出波形 图1.1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1)理论分析 1) 静态分析 设三极管的 0.7BEQ V U ,可得

A m A m A R U V I b BEQ CC BQ μ4004.02807.012==??? ??-=-= ()500.042CQ BQ mA mA I I β≈=?= ()12236CQ C CEQ CC V V U V I R =-=-?= 2)动态分析 首先需要估算三极管的 be r ,根据以上对静态工作点的分析计算可得 2CQ mA I =。可以认为 2EQ CQ mA I I ==,则 () () '26261300519632be bb EQ mV r r I β? ?=++=+?Ω=Ω ?? ? ' 33 // 1.533 L C L R R R ?== KΩ=KΩ+ 所以 '50 1.5 77.90.963 L u be A R r β? ?=- =- =- //963i be b be R r R r =≈=Ω 3c R R ==KΩ (2)仿真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可在仿真电路中接入三个虚拟数字万用表,分别设置直流电流表或直流电压表,以便测得 BQ I 、 CQ I 和 CE U ,如图1.1.(b )所示。 电路仿真后,可测 40.19, 2.007, 5.979BQ CQ CEQ m V U I I μ=A =A =。 2)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图1.1(a )中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仿真后,可以从虚拟示波器观察到I u 和0 u 的波形如图1.1.(c )所示。 其中颜色浅的是I u ,颜色深的是 u 。有图可见, u 的波形没有明显的非线性失真,而且 u 与I u 的波 形相位相反。 3)测量u A ? 、 i R 和0 R 将图 1.1.(a )中的虚拟数字万用表分别设置为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由虚拟仪表测得,当 9.998i m U =A 时,0783.33mV U =, 10.481i I μ=A ,则

各实训室简介

机电系各实训室简介 (一)电路基础实训室简介: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为以后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技术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实训室适用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通信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实践学习;可用于《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板设计》、《电机与变压器》、《电机控制原理》、《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还可适用于高、中职院校师资、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中级电工、电子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设备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二)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室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子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本实训室可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能正确的使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可用于《电子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路装接调试与维修》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也适用于电子类院校、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在职或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做实验过程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三)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室: 本实训室承担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内容以及部分EDA实训内容,适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进行实训,可用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也适用于电子类院校、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在职或岗前职业技能培训。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数电设备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四)单片机技术实训室简介: 单片机作为小型嵌入式控制器用途十分广泛,本实验室可用于培养学生单片机的应用能力,更好的为学习专业课程服务。本实训室适用于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科学、软件测试、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实训,可用于《单片机原理》、《单片机开发》、《单片机C 语言入门》、《单片机汇编指令》、《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仿真》等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本实训室也可适用于电子类院校、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进行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软件编制技术、接口与外设电路连接等方面的培训。 本实训室拥有(此处填写实训室设备品牌与型号以及数量) 承担以下实训项目:(此处填写实训项目) 注:该简介插图为实训室内设备拍摄图片两张(一张试验箱细节图,一张实验过程细节图,一张全景图)。

车工实习概述

【一】车工实习概述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明确车工实习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环节、车工实习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文件 实习轮换表、学生分组名单、实习操作成绩单,实习操作评分标准,教材、实习报告,工件图纸, 实习的有关规定、金工实习考试大纲等。。 三、时间和进行方式 时间:60分钟。 方式:在车工实习现场由实习带班师傅对车工实习的全体学生讲解。 四、讲解内容 1.明确车工实习教学基本要求 ①熟悉卧式车床的型号、组成、运动和用途,掌握车床的操作方法并加工零件。 ②了解车床的传动系统、典型传动方式。 ③了解车床常用附件的大致结构和用途。会选择零件的装夹方法。 ④了解常用的刀具材料、车刀角度的作用。 ⑤掌握回转表面的加工方法及所用刀具;了解车外圆、车孔所能达到的尺寸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 R a值的范围。 ⑥熟悉轴杆类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会初步制定一般轴杆零件的加工工艺。 ⑦了解盘套类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 2.介绍车工实习主要教学环节 ①学生独立操作。 ②指导师傅操作表演及现场讲解。 3.讲解车工实习特点 ①操作内容较多,有装卸刀具、装卸工件、调整转速及进给量、手动切削、自动切削、测量工件等。 ②一个工件上的加工项目较多(有车外圆、车端面和台阶面、车锥面、钻孔、车孔、倒角等),加工质量与操作技术、操作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③加工过程中,工件高速旋转,车刀需进行纵向走刀或横向走刀。往往走刀长度超过一定的限度或 退刀方向弄错,即会发生质量事故甚至安全事故。 4.讲解车工实习注意事项 ①要认真练好基本操作。 ②独立操作时要精力集中,一丝不苟,胆大心细,先想后动。 ③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由各组师傅具体讲解)。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韶关学院自动化专业用) 自动化系 2014年1月10日 实验室:信工405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必读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本科教学大纲安排的,共计14学时。第一个实验为基础性实验,第二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其余为综合性实验。本实验采取一人一组,实验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安排。 1.学生在每次实验前应认真预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写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编写预习报告,了解实验内容、仪器性能、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画好必要的记录表格,以备实验时作原始记录。教师要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2.学生上实验课不得迟到,对迟到者,教师可酌情停止其实验。 3.非本次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未经老师许可不得任意动用。 4.实验时应听从教师指导。实验线路应简洁合理,线路接好后应反复检查,确认无误时才接通电源。 5.数据记录 记录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期间当场提交。拒绝抄袭。 6.实验结束时,不要立即拆线,应先对实验记录进行仔细查阅,看看有无遗漏和错误,再提请指导教师查阅同意,然后才能拆线。 7.实验结束后,须将导线、仪器设备等整理好,恢复原位,并将原始数据填入正式表格中,经指导教师签名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目录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实验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3 译码器及其应用 实验4 数码管显示电路及应用 实验5 数据选择器及其应用 实验6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实验7 计数器及其应用

实验1 TTL基本逻辑门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电路试验箱各部分电路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TTL集成逻辑门电路实验芯片的外形和引脚排列 3、掌握实验芯片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箱,集成芯片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74LS04(六反相器)、74LS08(四2输入与门)、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74LS20(二4输入与非门)和导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数字电路基本逻辑单元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路工作过程是数字信号,而数字信号是一种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连续的信号。 (1)反映事物逻辑关系的变量称为逻辑变量,通常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表示两个对立的离散状态,反映电路上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称为二值信息。(2)数字电路中的二极管有导通和截止两种对立工作状态。三极管有饱和、截止两种对立的工作状态。它们都工作在开、关状态,分别用“1”和“0”来表示导通和断开的情况。 (3)在数字电路中,以逻辑代数作为数学工具,采用逻辑分析和设计的方法来研究电路输入状态和输出状态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必关心具体的大小。 2、TTL集成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的测试 TTL集成与非门是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逻辑门。实验采用二4输入与非门74LS20芯片,其内部有2个互相独立的与非门,每个与非门有4个输入端和1个输出端。74LS20芯片引脚排列和逻辑符号如图2-1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2)

课题: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分立元件)的设计与制作 一、电路的构成与技术指标分析(基础知识): 1、电路构成原理: 串联稳压电路工作构成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R两 端的电压降来实现稳压的目的。 如果用三极管代替可变电阻,利用负反馈的原理, 以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去控制三极管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 的电阻值。由于这个三极管起调整作用的,故称为调整 管。这种将调整管与负载串联的稳压电源,称为串联型 晶体管稳压电源。 2、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基本组成方框图 一个稳压电源一般都由变压器、整流滤波、调整管、 比较放大、基准电压 和取样电路等六部分 组成。 在实际电路中, 除了上述六个基本组 成部分外,往往还加 有保护电路,以防止 输出电流过大或负载 短路时烧坏调整管。 方框图的工作 过程是:不论是由于 输入交流电源电压发 生变化,或是由于负 载电流发生变化而引起输出电压UL发生变化时,通过取样电路取出变化信号与基准电压相比较,放大电路再将比较后的变化信号放大,送到调整管的基极,调整其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电压,以达到稳压输出的目的。 3、电路工作原理 BG1是调整管,起 电压调整作用。电阻R3 和R4组成分压电路, 取出电压变化量△UL 的一部分,加到放大电 路BG2的基极上,所以 叫取样电路。稳压管D2 和串联电阻R2组成稳 压电路,用来提供基准 电压U2。放大电路BG2

起比较和放大信号的作用,R1是它的集电极负载,从BG2输出的调整信号加到调整管BG1的基极。Ud是整流滤波输出的直流电压。 4、稳压过程 Ud↓或IL↑→UL↓→Ub2↓→Ube2↓→IC2↓→UC2↑→Ub1↑→Ube1↑→Ie1↑→Uce1↓→UL↑ 同理,当电网电压增大或负载电流减小,而使输出UL增大时,又会通过反馈作用使输出电压UL减小,保持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5、电路分析 (1)直流电路的简单分析 由1-1可解得1-2 由1-2式可见,改变分压比R4/(R3+R4),可调节输出电压UL的大小。UL与R4/(R3+R4)成反比关系。其物理概念是:当R4/(R3+R4)增大时,UL×R4/(R3+R4)增大,由于UZ基本固定,所以,UL×R4/(R3+R4)-UZ=Ube2增大,这将使Ib2增大,IC2增大,并使BG2的集电极电位和BG1的基极电位降低,从而引起Ib1减小和BG1的管压降增大,使UL减小,即UL与R4/(R3+R4)成反比关系。 (2)交流电路简单分析 由式1—3可以看出,稳压系数S与分压比R4/R3+R4放大管的β2及负载电阻R1成反比。因为BG2的β及R1越大,其放大倍数就越大,控制调整管BG1的能力就越强,稳压系数自然变小;R4/R3+R4越大,说明把输出电压的变量ΔU1从取样电路中取得更多的部分。加到BG2的基极给予放大,再去控制调整管,所以稳压系数也越小。要提高BG2的电压放大倍数,可选用β比较大r be比较小的三极管,电阻值比较大的R1。还可以采用多级放大电路,但必须注意使稳压电路处于负反馈状态,否则达不到稳压的目的。由1—3还可看出,要减小S,还得选较小的取样电阻及动态电阻RZ较小的稳压管。(r be=300+(1+β)26/I e)

车工实训心得体会

一星期的车工实习很快的结束了,回顾自己一周以来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感悟颇深。 首先,理论知识与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正式开车床车削零件之前,老师就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为我们上理论方面的知识,虽然感觉第一天过得很乏味,但恰恰却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比如:在装夹刀具的时候,刀刃与刀架底部的垂直距离为,这样就减少了与零件中心对刀的次数,在装刀的时候放入垫片直接用直尺 量准后基本上与零件中心持平,节省了对刀的时间。装夹工件的时候一定要用加力棒拧紧,以免零件飞出发生 事故以及刀具的正确使用等等。练习摇车床,也是每次实习车床之前每位同学所必需要通过的一项考核,只有 熟练的摇动大拖板与中拖板,才能为车削零件作好必要的准备,以免刀具与零件发生碰撞。因为这次我们实习 的车床与在职中的时候实习的车床有所不同,在自动进给时有差别,另外还有转速的调节上也有出入。在了解 了车床的一些理论知识后,第二天,我们就开始正式加工零件了。 第三个零件加工的是锥度,需要转动一定的刻度盘,车削的时候先将大拖板摇到规定的刻度,再用中拖板对刀,然后小拖板退出,大拖板不动,最后调好刻度以后再用小拖板手动进给,车出锥度。首先需要试切削一下,用万能角尺测量,在保证角度正确的情况下继续对刀车削。如测量出来发现小端有缝隙,则说明角度调大,反之则小,需要重新调整度数再试。在加工锥度之前一定不能将零件拿下卡盘,否则车削出来的锥度与圆的同 心轴有偏差,导致锥度的线条成曲线形状。 最后一天加工的是镗孔的一些基本操作,首先必须钻孔,在使用钻头的时候,必须加冷却液,钻头进入零件和钻通的时候要慢,防止钻头晃动钻出来的孔过偏大于钻头的直径。镗孔的时候,镗刀主偏角为91°~93°最为适宜。车削的时候与外圆大致相同,只不过方向相反。测量尺寸的时候用需要改用内径百分表测量。 总了来说,第一个星期的实习还算比较的顺利,没出现多大的困难,毕竟是以前实习过的缘故,车削的零件也是以前练习过的,主要在零件的长度控制上还有所欠缺。希望下星期继续努力!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个月的车工实习就结束了,在本次车工强化中我认识到了许多,让我感触了许多。 刚开始我们进行了加工台阶轴、对称槽、然后镗台阶孔、加工圆锥、车三角形螺纹、五个项目的实践操作,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加工工艺方面的知识,更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在实训的过程中遇到 了不少问题,而犯的错误也不少,通过实训让我学会虚心 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都会有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人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只有在生活实践中不断磨练,才能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优良的学风、高尚的人生、团结和合作的精神;学会了勤奋、求实的学习态度。 做事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知识的掌握要弄通弄懂,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严谨细致、精益求精,不懂的地方要问懂。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各个项 目的加工让我明白:一粒沙虽小,但无数粒却能汇成无限的沙漠;水滴虽小,却你汇成辽阔的海洋;你的一个 思想、一个方法,他的一个思想和方法,相互交流互换就有了两个思想和方法,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我 们现在就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 当然,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快乐、与同学的快乐、与老师的快乐。因为每当自己或自己和同学完成了一个项目时,或多或少有些欣慰,会感到开心,我们会彼此之间相互比较谁做的工件好谁做的不好。虽然 两百课时的实训时间很短,但对我今后的车工技能有很大帮助。这只是起点,终点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所 以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走以后的路。而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在08机电4班车工实习的教学中,我根据《车工工艺》教学大纲,《车工实习教学计划》的要求,结合理论教学课内容,实习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实际水平,认真而充分的备好每一节课。和理论课教学一样,写出 了详细规范的切实可行的教案。有明确实习目的,制定出实习目标,提出具体的实习要求,要突出重点,分散 难点,制定出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筹划了整个实习教学的全过程。车工实习教学的过程分为实习导入、任 务分析、示范操作、学生分组讨论、巡回辅导、实习小结等几个环节。车工实习的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1.1。 表1.1 实验4.1的设备与器材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 实验台1台 2 双踪示波器0~20M 1台 3 电子毫伏表1只 4 万用表1只 5 三极管1只 6 电阻1kΩ/0.25W 1只R e 7 电阻 2.4kΩ/0.25W 2只R S、R c、R L 8 电阻20kΩ/0.25W 1只R b1、R b2 9 电阻500kΩ/0.25W 1只R b2 10 铝电解电容10μF/25V 2只C1、C2 11 铝电解电容50μF/25V 1只C e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I c/mA U ce/V u0波形失真情况管子工作状态 2.0 (5)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度 置R C=2.4kΩ,R L=2.4kΩ,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使U s逐渐增大,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直到输出波形刚要出现失真而没有出现失真时,停止增大U s,这时示波器所显示的正弦波电压幅度,就是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将该值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增大U s,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失真情况。 5. 实验总结与分析 (1)用理论分析方法计算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1.2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的原因。 (2)通过电路的动态分析,计算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包括不接负载时的A u、A us以及接上负载时的A u、A us。将计算结果填入表1.3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回答以下问题: ①放大电路所接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影响? ②怎样用测量信号电压的方法来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心得体会与其他。

初级车工实训教案

初级车工实训教案一
课题 教育目标 课时 授课地 重点 教具 普车操作安全知识 掌握普车安全操作,了解安全操作知识 2 教室 安全操作 教材
1. 开车前, 应检查车床各部分机构是否完好, 各手柄位置是否正确, 起动后, 应低速空转 1-2 分钟,润滑机床各部。 2. 工作中需变速时,必须先停车。 3. 不允许在卡盘上导轨上敲击或校直工件,床面上不准放置工具或工件。 4. 车刀磨损后,要及时刃磨。 5. 下班前, 应清除车床上及车床周围的切屑及冷却液,擦净后按规定在加油 部位加上润滑油。 6. 下班后,将大滑板放置在车尾一端,各手柄放到空档位置,关闭电源。 7. 装夹较重工件时,应用朩板保护床面,下班时如工件不缷下,应用千斤顶 支承。 8. 在工作时,应按规定穿好工作服,女工应戴好工作帽,头发或辫子应塞入 工作帽。 9. 戴防护眼镜,注意头部与工件不能靠得太近。 10.严格按车工操作规程操作机床。 11. 操作过程中发现故障应及时停机,发生事故应及时按紧急停止按钮。 例举实际生产中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所发生的血的教训的事例, 说明安 生产的重要性。 布 置 作 业 教 育 后 记 板 书 设 计

初级车工实训教案二
课题 教育目标 讲 授 课时 授课地 重点 教具 1. 车刀的组成 普通车床基本操作(一)车刀的刃磨 了解车刀的基本结构,掌握车刀的刃磨基本方法 训 课时 视实人员定 3 练 授课地 砂轮间 教室 掌握普车基本操作方法 教材, 砂轮机, 45°弯头刀, 90°右偏刀, 切刀, 镗孔 刀, 三角螺纹刀,样板 三面、二刃、一刀尖
4 3 2 1 6 5
8
7
1--切削部分 5--刀体 (1) 前刀面
2--副后面 6--主切削刃
3--副切削刃 7--主后面
4--前刀面 8--刀尖
切屑流过的表面,又称前面。
(2) 主后刀面 与工件切屑表面相对的表面. (3) 副后刀面 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4) 主切屑刃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担负主要的切屑工作。 (5) 副切屑刃 副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担负少量的切屑工作,起一定的修光 作用。 (6)刀尖 主切屑刃与副切屑刃的相交部分,一般为一小段过渡圆弧。

电工电子实训教师指导指导手册

《电工电子实训》学生学习手册 1、实训项目概况 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是矿山机电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操训练,使学生了解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的基本知识,认识常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掌握电气识图、电路安装等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做准备。 2、实训教学目标 (1)能力培养任务 (1)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种类、作用。 (2)理解电工工具和仪表基本原理。 (3)常用低压电器种类、作用和低压电器基本原理。 (4)握电阻元件特性以及电阻值的色标法。 (5)了解电感和电容元件的特性。 (6)具备利用色标法估计电阻值的能力。 (7)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知识培养任务 (1)掌握电气工具、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2)具有电气识图和分析的能力。 (3)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电子元器件选择检测的能力。 (4)会正确进行导线连接、控制电路的安装。 (5)具有电子元器件和简单电子电路焊接的能力。 (3)素质培养任务 本课程教学中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 1)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有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情境的学习能举一反三; 4)具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5)增强职业道德的意识,增强密切联系工程实践的能力。 3、实训主要任务及内容 1.3.1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选择和使用

通过对各类常用电子元器件和控制面板上各类低压元器件的实物观察,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并学会使用、测量。其中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光敏电阻、集成芯片、闸刀开关、空气开关、熔断器、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等各类低压元器件。 重点:掌握交流接触器、可控硅、光敏电阻等工作原理及测量方法。 难点:掌握集成芯片的工作原理。 1.3.2三表法测试线圈参数 (1)了解交流电压表、电流表,自耦变压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用直流法测定线圈的直流电阻值,并进行直流电阻与交流电阻的比较。 (3)理解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各量之间的关系。 (4)根据接线图,并按照电工操作规范进行实际接线。 重点:要求掌握电压表、电流表,自耦变压器和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1.3.3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 (1)了解单结晶体管特性和工作情况。 (2)了解可控整流主回路和移相脉冲发生器的波形。 重点:掌握可控整流输出电压的变化。 1.3.4日光灯电路的连接及功率因素的提高 了解日光灯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对其进行实际的安装接线,掌握日光灯照明线路的安装工艺及过程。 重点:掌握日光灯的工作原理。 1.3.5声光控电子开关的安装及焊接技术 (1)认识声光控开关电路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 (3)熟练掌握焊接元器件的方法。 重点:学会电烙铁及烙铁架的正确使用方法。 4、实训主要过程 (1)任务布置 (2)教师演示 (3)学生操作、边练边讲 (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过程 (5)给学生评定成绩 (6)组织学生做好项目总结工作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实验讲义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电子元器件,练习检测三极管的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试方法和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 点及交流参数Av ,Ri ,R 。的方法。 4、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观察信号输出波形的变化。 二、 实验仪器 1、双宗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三、 预习要求 1、能正确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及数字万用表。 2、熟练三极管特性测试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3、比较三种组态的基本性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 实验内容 1、 实验电路 (a) Vcc(+12v) V。

(c) (1)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V的极性及好坏,估测三极管的β值。 (2)分别先后按图(a)接好电路,调Rb到最大位置。 (3)仔细检查后,送出,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2、静态调整 调整Rp使Ve=2.2V计算并测量填表 表一 3、动态研究 (1)将信号调到f=1KHz 幅值为3mV 接Vi观察Vi和V。端波形,并比较相位,测出相位差。 (2)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幅度,观察V。不失真时的最大

值并填表。 表二 放大倍数测量计算数据表 (3)保持Vi=5mv 不变,放大器接负载RL ,改变RL 数值的情况下测量,并将计算值填表 (4)保持Vi=5mv 不变,增大和减小Rp 。观察V 。波形变化。测量并填入表4 。 注意:若失真观察不明显,可以调节Vi 幅值重新观察。 4。放大器输入、输出电阻 (3) 输入电阻测量 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1K 电阻。如图 测量Vs 与Vi 。计算ri (4) 输出电阻测量 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如图

电子技术实训室建设

附2: 电子技术实训室(中心)简介(上墙展板材料) 包括主要设备仪器名称、型号、价值(万)、数量、功能等以及人员、场地、培训面向等相关内容。 电子技术实训室位于XX号实训楼XXX室,有XXXX型电子技术综合实训设备24套,设备综合性强,实训内容丰富,即能进行实际操作,又能进行仿真。另配有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测试仪等仪器仪表,总价值XXX 万元。该实训室能同时容纳48余名学生进行电子技能训练,主要适用“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等课程的授课及实训。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有关参数、命名和测试的基本知识;常用电子测试仪器的功能、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电子产品设计、焊接组装与调试方法。在实训中,学生不仅可学会简单电子线路的设计和调试,还可熟练掌握典型整机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检修,如收音机等小家电的装配和维修技能等。 附3: 电子技术实训室(中心)实训项目(上墙展板材料) 一、基本技能实训项目 1、常用半导体器件认识与测量 2、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连接、调试与测量 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4、差动放大电路连接、调试与测量 5、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连接、调试与测量 6、整流滤波电路连接、调试与测量 7、集成功率放大电路调试与测量 8、集成逻辑门的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9、编码器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10、译码器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11、加法器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12、数据选择器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13、触发器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14、集成寄存器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15、集成计数器功能测试及简单应用 16、555定时器功能及应用电路调试与测量 二、综合能力培养实训项目 1、发光二极管彩灯电路安装与调试 2、三极管门铃电路的安装、调试 3、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 4、两级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5、集成运放构成的信号处理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制作与调试 7、门电路构成的简易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 8、八路数显抢答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9、十字路口交通灯(或多路循环彩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仿真、安装与调试。 10、555定时器构成“叮咚”门铃的制作与调试 附4: 电子技术实训室(中心)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职业技能)培养 (上墙展板材料) 1、能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正确选择、检测、使用电子元器件。 2、正确熟练地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电子电压表、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特性测试仪等。 3、能初步读懂电子电路原理图,正确连接电路,合理布置实践现场。 4、能对电子基本单元电路进行静、动态测量和调试,初步能检测和排除故障。 5、会结合电子CAD软件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能用所学知识结合新技术、新器件进行简单功能电路设计、调试、制作、排除故障。

《实训》教案与教学设计

实训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名称)主讲教师: 20 年~20 年第学期

教学设计方案实训名称实训学时 授课班级1:班授课班级2:班授课班级3:班授课班级4:班授课班级5:班授课班级6:班授课班级7:班授课班级8:班授课班级9:班授课班级10:班授课班级11:班授课班级12:班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训课()理实一体课(√) 课程定位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熟悉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并提高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掌握数控常用G代码、M代码指令的用法以及熟练应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编程与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通过典型产品的制作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制造能力、检测能力,并逐步具备零件的工艺改进与编程设计能力。涵盖了一部分数控中级工技能需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实操知识。 前修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制图”、“普通机械加工”等。后续课程:“毕业实践项目”、“CAD/CAM”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考证() 教材及参考教材教材:数控车床操作及考证培训(自编教材) 主要参考书: (1)数控车工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沈建峰机械工业出版社(2)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模块化教程赵华许杰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数控机床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周虹人民邮电出版社 课时分配序号授课章节课时周一项目一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和安全教育 周二项目二门轴的加工 周三项目三圆弧手柄的加工 周四项目四定位销的加工 周五项目五螺杆的加工 备注: 1、课时分配可根据项目、情境设计,也可根据教材篇章组织,一般是2节课为1次课。 2、表格内的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 授课 章节 项目一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授课 日期 周一授课课时 教学目标1. 熟悉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并提高学生的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2.熟悉数控车床的操作(如:熟悉机床面板操作和加工指令) 3.了解常用指令的用途 教学基本内容: 1.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2.数控车床操作 3.熟悉常用指令的用途重点:注意安全,文明操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