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对比

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对比

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对比
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对比

新闻学名词解释一

1、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公共新闻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公共利益和民主。即媒体必须承认并把维护公众利益置于自己工作的首位,而不是把谋求媒体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媒体要唤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民主协商中去。 优点:鼓励公众的参与,让公众自己达成共识,寻求问题的解决 缺点:①动摇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②低估了社区共识的复杂性,社区成员复杂,很多问题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③往往成为报纸提高发行量的幌子。 2、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 在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批判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民生新闻过于琐碎,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这不利于公众利益的真正实现。公民新闻学指出要把市民当成公民,关注公共利益。 3、民生新闻 最早从《南京零距离》推出的一种新闻形式。民生新闻以给百姓排忧解难为目的,把平民在生活、生存中遇到的疾苦报道出来,为平民摆脱困境的一种新闻。 意义:①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强调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媒介的人文关怀。 ②提高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③帮助平民摆脱困境,让平民获得生存权,维护他们的公民权。 4、新闻策划 新闻媒介的一种运作方法,媒介从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创造性地筹划和安排,合理地调动和利用新闻资源,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5、新闻炒作 媒介对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大肆报道,或着力渲染、放大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为自己谋取利益。 6、新闻评议制度 最早由英国发起,后来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仿效。通过由新闻界、法律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议会,依据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对有争议的新闻传播行为进行民间评议,令新闻界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参与式新闻浅析

新媒体 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 68 由 于互联网络、DV、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这些原本以信息交流或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新 技术,对传统的新闻业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深刻影响,使新闻传播的结构、方式、主体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的载体藩篱。在这样的新闻传播变革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递由传统的一对多变成了多对多,新闻传播的“传” 和“受”走向了一体化。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它的海量的存储信息、超级链接所带来的新闻背景的立体化呈现及其个性化的服务,使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从而导致“参与式新闻”这一新名词出现在传播领域,“博客记者”、“公民记者”、“市民记者”成为这一概念的外在表现,“每一个人都可以当记者”则成为多元话语时代的传播理念。 “参与式新闻”这一概念源起于美国,英文名为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Participatory”的含义是“提供参与的机会、供人分享的”,参与式新闻即指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数码和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又被称为“公民新闻”、“草根报道”。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著作《We theMedia》一书中,他把参与式新闻定义为:“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导、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 ① ,在书中他把民治和民享看做是这种草根新闻的根本特点。 参与式新闻的发展历程 被称为“个人媒体”的博客(亦即“网络日志”,台湾称之为“部落格”)近年风生水起,即是互联网络技术条件下促生的参与式新闻的一种典型表现。在国外博客新闻源于上世纪90年代德拉吉对美国总统克林顿性丑闻的报道,而在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曾经做过《纽约日报》记者的奥布瑞顿开设了一个名为“回到伊拉克” (www.back-to-iraq.com)个人网站,向订购他的伊战新闻的网民收取一定的费用,他利用这些费用完成他到伊拉克的新闻采制,被称为“第一位专业化的博客战地记者”、“第一位独立的网络记者“。较早研究这一新闻传播现象的纽约大学新闻系主任Jay Rosen认为,网络技术为参与式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因为“读者和观众现在有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来源渠道,他们 参与式新闻浅析 ● 牛光夏 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丧失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敬畏。” 在国内,自2003年“木子美现象”后,博客开始为人们认识,此后开始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和生活。在2006年的“两会”报道中,博客成为一个关键词。各媒体的一些名记者、名主持人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如王小丫的“小丫跑两会”博客等,籍此征集民众感兴趣和关注度高的选题。在人民网专门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设的“两会博客”中,有六位政协委员和两位人大代表开设了自己的博客,以倾听民声、搜集民意和传达民意。由此,中国的“选民”突然发现可以与他们的代表“零距离接触”和“互动”了,此举被网民和媒体盛赞为“拉近了两会同民众的距离”。 除个人博客外,各种网络社区、论坛、BBS等,都可以成为参与式新闻的发布和传播平台。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模式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一是受众主动参与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这类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主流媒体或其记者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博客网页,而受众则通过电子邮件或直接发贴对某些新闻事实作评论或补充;另一方面表现为受众直接参与到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去,如有些报纸为某一新闻活动策划征集“市民记者”参与报道,这是2005年9月29日《南京晨报》刊登的一则启事:“十运盛会即将来临,南京晨报现招募200名‘十运市民记者’,您愿意抓住这个机会加入我们的报道队伍,用您手中的笔记录盛会一景吗?职责:负责报道与十运会有关的社会新闻;要求:身体健康、关注十运、新闻敏感性强,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吃苦耐劳并服从晨报统一调度……” 2006年《三峡商报》自4月27日征集10名“市民记者”现场播报各地黄金周旅游新闻,大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报名者众多,市民记者的报道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和关注,他们想知道从普通人角度出发而报道的新闻事实。《南京零距离》等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则鼓励和支持那些拥有DV机的民众自己拿起摄像机,拍摄下身边的新闻,提供给他们,甚至聘请了一些素质较高人士作为特约记者,从而能够 “短平快”地把新闻现场零距离地呈现在屏幕上。 二是在各大新闻信息网站或综合网站的博客板块或社区新闻、BBS、论坛上,网民上传自已的文字或视频、音频的原始资料,发表自己的评论,发布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闻事实。

中国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权力

摘要 在我国,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民众的重视。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更多的人们选择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互联网为人民监督政府、监督社会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充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其存在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严重地影响了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及其发展,第二部分近年来我国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的发展趋势,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公民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的解决对策,使其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下去,更好地发挥公民新闻中舆论监督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舆论监督、作用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仅拓展了新闻舆论监督的表达形态和传播渠道,也使得新环境下的舆论监督呈现出新的亮点。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网络舆论监督是更广泛、更有效、更灵活、更充分的信息交互。在传统媒体中的上下文信息,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单向流动、读者、听众往往没有或很难获得平等的话语和媒体。而在网络媒体时代,电子邮件,新闻和信息的交互手段,BBS,意味着微博客讨论的内容,以使读者,参与媒体建设的积极性很高,大大提高了公众意见的影响。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客观理性地审视舆论监督的发展、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从而为进一步保障舆论监督提出相关措施,塑造良性、

理性的舆论监督环境。 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关于新闻中的舆论监督发展的研究有很多。蒋雪梅(2019)在《当前我国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探析》中谈到三点发展趋势:(1)互联网舆论监督将向多元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监督通道更加畅通,监督的范围更广,可以控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发票,现场的照片,政府官员的许多活动和行为的监督范围; (2)互联网舆论监督将向弹性化、规范化方面发展;(3)互联网舆论监督将会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这种创新为国家民主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网络文化形态消解人们对权力中心和集权控制管理模式的认可,强化人们关注个体、尊重平等的意识,促使“个体话语”和“小众话语”的活跃和分权。 胡彬(2019)《2019年以来中国网络舆情新格局》中对对新闻中的舆论监督的一般过程及其发展趋势作了十分详细的论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需求将是源源不断的,从这一层面出发,互联网舆论监督在技术层面的发展有极大地空间。在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由于各种不同政治观点可以通过网络等正常渠道表达出来,使公众参与政治的行为不会采取暴力形式,因此,政府对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政治和监督的意愿和行为提供较大的自由度。政府通过控制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威媒体来灌输、引导,把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行为限制在一个现行社会结构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在网络社会,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小众话语”、个体话语的纷纷涌现,大众话语的默许、提倡,既催生或强化了大众自主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也催生或强化了政府让大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 魏风茂(2019)《个案引发行政权运作之网络监督思》中指出,新闻中的舆论监督越来越向功能化方向发展。如开展网络听政,党和政府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问

关于国内公民新闻研究文献的综述

关于国内公民新闻研究文献的综述 虽然公民新闻进入中国学界研究实现的时间比较短,对于公民新闻的研究成果,基本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公民新闻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主要特点、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之间的差异、公民新闻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一、关于什么是公民新闻 在大量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文献中,作者都对公民新闻进行了定义。 其定义基本都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公民新闻的概念,一是传播主体。“公民新闻”又称“参与新闻”其参与者都是公民,这里的公民指的是非专业新闻传播者。二是传播方法。公民新闻是所使用的传播渠道一部分是传统的大众传媒,另一部分是类似互联网络、数码相机、DV、摄像手机等喂代表的个人通讯设施。[1] 二、关于公民新闻产生的原因 对于公民新闻产生的原因,在大量研究文献中。都表示,公民新闻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两点:第一,科学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推动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新闻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印刷术以及电子传播技术的进步。如今,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百兆手机、互联网等传播技术、数字技术已经为更多的普通公众所掌握,为公民搜集、发布新闻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似的发布新闻的门槛不在高高在上,不在是传统的专业媒体运用印刷设备等高成本的工具,才能完成的活动。这些先进的激素,似的普通大众可以利用各种个人通信设备制作出高质量的音频、图片和视频,冰通过网络得以传播。[1]第二,公民对于传统媒体的不满导致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新闻同质化导致了公民对于重复新闻的厌烦心理,在信息洪流汹涌而至的同时,伴随的是大量无用的信息,人们对于新闻媒体所提供的新闻越来越感到不不满。他们期待打破这样的之中僵局,从被动的、消极的接受媒体提供的信息,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追求自己所真正需要的内容,从而擦怒新闻活动之中,吃呢更为自己所消费的信息的生产者和制作者。此外,华中师范大学朱长萍在《公民新闻事件及其理论分析》中还表示,公民新闻所产生的原因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包括两点原因,一是社会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人们借由网络上的公民新闻网站、博客、播客等传播新闻和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来表达自己对政治的不同意见和看法,同时客观上推动了社会民主的进程。[2]西北大

公民的新闻自由与记者的新闻权利

公民的新闻自由与记者的新闻权利 新闻自由权是指公民进行新闻活动的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获取、表达、传播各种信息和意见,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项政治权利。其中,公民的新闻自由主要表现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表达权和知情权的自由。 表达权的自由既包括表达的自由,也包含了表达过程中所受到的相对约束。因为自由和权利是同时需要得到法律的保障,因而也必然同时应接受到法律的制约。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表达自由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例如把关人审检下的言论及未经把关人审检过的言论,就无法直接从性质上甄别究竟何者是真正意义上的表达自由,或者说表达自由有没有得到真正实现以及言论自由究竟是否合法,可见在社会发展中,自由表达的形式的差别将继续存在,但是不变的是表达权的自由将依旧是公民新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情权,在广义上是指公民获得、知悉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民获得、知悉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在知情权的内涵中,也不乏包括公民在此基础上的权利以及相应的义务,在社会建设、行政制度、发展形式等的社会相关问题中,知情权的保障公民得以获得参与社会发展的政治权利,然而在涉及国家机密、法人秘密、私生活秘密上则不得以知情权加以干涉,否则跨越了法律权利的界限也必将适得其反。现今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由于网络而揭露的社会弊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民对社会现象的知晓欲引发的,但逾越了法律的界限,小则引发道德上的争议,大则不利于法律施行,甚至是违背法律的宗旨,导致最终社会现象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可见知情权虽为一项重要的自由延伸权利,但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才能保障公民的新闻自由尤其是知情权正确、更好得实现。 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在国际上通常理解为采访自由、通讯自由、出版自由和批评自由,从权利表现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表现为消极权利的采访权、表现为积极权利的采访权、表现为约定权利的采访权。 记者被誉为“哨雁”、“瞭望者”、“无冕之王”,在一定条件下说明了记者的社会认知程度,也表明了记者被赋予的社会历史责任,但是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体制的缺漏,往往会导致现实走进新的误区中,许多新闻记者对自己的角色产生了误解,越位现象、错位现象和乱位现象屡见不鲜。而这些情况归根到底是因为对新闻工作者权利认识的错位导致的。 从职业权利方面剖析,记者所握有的无非是表达和获知两项,但是从保障这两者权利的法律基础看,记者所拥有的乃是和公民一致的,仅仅是记者在自身优势下可以比普通公民享有更多机会实现表达权和获知权,因而在法律基础原则之上,新闻工作者的权利是建立在机会优势的基础上的。 充分利用在表达权上的优势和在获知权即实践过程中的采访权的有力条件也便是记者真正较普通公民所多出来的“权利”了。无论是在消极权利还是在积极权利或是约定权利,新闻工作者都有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实现正当的“权利”,不受外界干预。但是一旦逾越了法律的范围,所谓的“权利”也便不复存在,新闻工作者需认清自身的“权利”界限,因认识上的误差导致职业在社会名誉上的损耗,会对个人、对集体、对职业乃至对社会产生更为不良的影响。充分利用记者在新闻工作中的权利,维护记者在新闻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影响,才能保障新闻工作者在社会更好得实现自己的“权利”,为职业地位的提升创造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机遇。

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 ———试析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正在发生的变化 ■蔡雯郭翠玲 “公共新闻”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发轫,到90年代盛极一时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一大批新闻传播研究者、新闻从业者、新闻教育工作者联合行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无论是对美国社会还是对当时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纽约大学新闻学系主任杰·罗森(JayRosen)教授被认为是“公共新闻”运动的学术领袖,他第一个提出“公共新闻(Publ ic/CivicJournal ism)”概念并对这场运动做了大量研究工作。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自“德拉吉报道”网站对克林顿丑闻案的揭露始,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公共新闻运动时期因媒介的发动组织而被动参与,到自发地、主动地进行事实传播和观点表达。 “公共新闻”运动的倡导者罗森教授开设了名为“新闻业思考”(PressThink)的个人网站,在美国2004年大选活动中产生了较大影响。2007年,受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 的影响,罗森又领衔开设了一个旨在发动普通民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网站As signmentZero,开始了更新一轮的实验。这时,他关注的焦点也由“公共新闻”转移到了“公民新闻(Ci t izenJournalism)”。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反映的却是近二十年来美国直至全球新闻传播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公共新闻运动:美国新闻业的自我救赎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的兴起,主要是以199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为契机,针对当时民众对于政治与媒体的失望、报纸发行量长期下滑以及美国公共生活的衰退而在新闻业内部所自发组织的一系列的改革策略。新闻媒体机构在实践中获得学界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这场运动无论是对美国新闻媒体还是对美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8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之间唇枪舌剑,却缺乏对实质政策的辩论与主张。而当时媒体的报道也让受众倒足了胃口:它们不是对候选人之间的恶言恶语进行火上浇油的报道,就是抱着冷眼旁观的心态进行冷嘲热讽。媒体的做法招致各方的批评,报纸发行量锐减,人们对于政治和公共事务愈加疏离。在多重压力下,一场以“重振社区精神”为口号,旨在“提高报纸的阅读率、增强读者的社区联系感、改善民主运作的品质”的新闻改革拉开了序幕。 1990年1月,《华盛顿邮报》的著名记者大卫·布鲁德(David S.Broder)在自己的专栏中呼吁:“身处世上最自由的报业,现在正是我们转变为‘行动者’的时刻,我们并不是为特定的政党或政治人物,而是要为民主和自治的过程而努力。”“我们必须比以往更为强调,公众有权听到候选人讨论他们所关心的议题,并且当这种议题被候选人讨论时,媒体也应该忠实地作出报道。”①随后,奈特·里德(KnightRidder)报业集团总裁詹姆斯·巴顿(James K.Bat ten)等也先后强调社区精神对于报纸的重要性,要求报纸在美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