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历史观

什么是历史观

什么是历史观
什么是历史观

什么是历史观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初源泉;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打破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一统天下的局面,是历史观的伟大变革。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否认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把个人的思想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神”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历史观主要是研究“社会”和“人”这个两个核心的要素。地理环境,人口以及生产方式构成社会运动的基础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生活条件。

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第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社会发展必须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生态环境有机的统一起来,将人类社会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的外在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实践。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结构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经济结构是最基础的结构,决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归纳

①研究视角:

用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

的历史

②理论依据:

唯物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

辩证法: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

③理论创新:

第一个科学过程:综合

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

第二个科学过程:独创

辩证唯物论视野: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唯物辩证法视野: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社会模型:

社会框架:人类社会的大厦有三层楼,生产力、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实践价值:1、推动历史的不是思想动机,而

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合规律性)

2、不是少数英雄创造历史,而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合目的性)

3、不存在千年王国,社会文明必将在更高的层面上复归(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结构体系

总论1、哲学的基本问

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1、本原和派生

问题

2、两者的同一

性问题

辩证唯物2、实践论物质和意识的关

系问题

3、矛盾论联系和发展的规

1、对立统一规

主义

(唯物辩证法)

律问题2、量变质变规

3、否定之否定

规律

4、认识论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1、认识的本质

2、认识的运动

3、认识的真理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历史观)1、历史观的基本

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

意识的

关系问题

2、历史过程的主

客体关系

人与自然和社

会的关系

3、社会生产的基

础作用

三种生产的统一物质、人口、精

神生产

4、社会基本矛盾社会结构人类社会大厦

的三层楼

5、社会发展机制需要、分工、革

命、科学

6、人的本质和人

类解放

人的价值、社会

进步、人的自

由、人类解放

史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历史、史料、史学研究 一、历史 1、历史这一概念的: 一是指作为历史科学认识的客观存在的历史或简称为客体的历史; 二是指作为历史研究者对客体历史认识和研究结果而写成的历史著作,即主体化的历史; 三是指历史学或历史科学。 2、历史的发展,具有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它的一度性, 3、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区别: 广义的历史包罗万象,分自然史和人类史两大类。两者有巨大的差别。 首先,自然界的变化,比起人类历史来,速度很慢,在短时期里甚至难以为人们所发现。 其次,自然界中的矛盾运动,相对于有意识的人类社会来讲,后者比前者无疑要复杂得多。自然科学可以在实验室里使自然现象上的某些现象相当准确地重现出来。而历史学家在人类上却看不到这样简单而又确定的重现现象。 二、史料 1、史料 所谓史料,指的是能够反映过去发生、存在过的所有事情的文字记载和一切物品,或者说,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和物品都可以作为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 史料分为四大类:文献史料、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行为史料和口碑(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它是前人文字记录、文字材料。 (2)实物史料又称为“史迹遗存”,它是指那些可以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 (3)行为史料指今天的人们,在包括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中保留的历史积淀。 (4)口碑(口述史料)指的是人们口头讲述的对过去的回忆。 2、各类史料均不能反映客观存在的历史

上述四类史料所反映的历史面貌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以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与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实际历史相比,只是沧海一粟,无数存在过的人物、事件和社会现象都因缺乏记载而失传了。中介客体不能完全覆盖原本客体。中介客体小于原本客体。 另一方面,文献记载是前人“心理的痕迹”,它在对历史的观察、判断、推论和表述时,要受到记载者分析判断中立场、观点、方法等主观因素的局限,不可能纯客观地反映出历史的本来面貌。史料不可能纯客观地反映历史面貌,中介客体大于原本客体。 三、史学研究 历史研究的主体是指研究者本身。 历史研究的客体是人类的历史。中介客体、原本客体。 第二节史学概论的任务 史学概论的对象和任务 研究对象:史学概论是对史学的概要论述,因此,它的对象自然就是史学本身。 史料概论的基本任务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克服研究者与客观历史之间存在的种种障碍,正确地认识和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开展对史学本身的探讨,揭示历史研究中主观认识与客观历史之间的矛盾,从理论上概括和总结这一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基本经验,用以指导当前的历史研究。这就是史学概论的基本任务。 史学概论和相关学科的区别 1.史学概论与史学分支学科 2.史学概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3.史学概论与史学史 第三节史学概论的内容和范围 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 对于以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根本任务的史学来说,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什么?人类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由什么决定的?人类社会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其基本规 律和特点是什么?等等。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根本看法,因此,也叫做历史观。

高考历史史观详解大全(含例题)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 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 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 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 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 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是两种对立的观点

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是两种对立的观点: 英雄史观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梁启超:“历史是英雄的舞台,舍英雄便无历史” 英国思想家:“世界历史不过是伟大人物的传记,伟人的历史构成了全部世界历史的灵魂” 即使有些政治家,甚至开明的封建帝王有贵民、重民的思想。 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可载舟亦可覆舟” 但是,他们仍不是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可以说,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是以往一切历史观理论的共同特征 产生这一切思想的原因: 社会历史呈现出来的面貌,往往是必然过程深藏于内,偶然情节显露于外;体现这一必然性的大多数群众默默无闻,而给历史事件情节打上印记的代表人物则名垂青史 我认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如果没有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没有吃、穿、住、用等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人们就不能生存下去,也就无所谓政治、科学和文化艺术等各种社会活动,也就无所谓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而这些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都是劳动群众创造的,并不是少数几个英雄任务创造的。 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因为任何精神产品都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古代的医药学、农学、文学艺术等都是总结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产物。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精神财富唯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广大的普通劳动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原料 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在民间发现的基础之上被推上历史舞台的; 明代写《本草纲目》的药物学家李时珍 牛顿说:“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巨人就是指人民大众

第三,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常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在所有社会活动和政治变革中,人心的向背代表了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胜败的关键。 如: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成功, 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法资本官僚的成功,根本上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作用 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杰出人物往往比大众更敏锐的观察到社会的细微变动,提出超越时代性 的杰出见解; ●杰出任务往往比人民大众拥有更大的权利和影响力,可以引导一些社会 思想和舆论; ●杰出任务往往有非常的魄力,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留下 重要的一笔 但是这些无法和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影响相提并论 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这种观点才比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

科学历史观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等。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建立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制度。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明确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方针,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64 个年头里,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工作大致上经历了建国初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以来(1978——)这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较健全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了课堂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徐国利在“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一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教育改革的途径是:一、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队伍。三、利用网络进行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的教育。突出强调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史观,并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和利用网平台开展教育工作等建设性的意见。5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大学生的某些负面行为举动日益彰显,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越发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顾晓静、黄方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一文中认为: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是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向守俊的文章提到“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的实际利益,因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实际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最大误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①”。 2.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价值。王柏文、李红在“唯物史观: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一文中提到唯物史观教育在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第一,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的本质,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引导大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途径。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来感知社会和评辨是非,是大学生未来成才和发展的关键。苏久青在“浅谈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一文中提到: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社会①向守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石油教育,2009 年第二期.当前关于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高校历史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研究或者是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认识即思想观念体系进行研究,直接针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策的研究应该说很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主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处于主导作用,我国的高校也建立起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对广泛和深入传播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观与文化传承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文化传承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四有新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应牢记历史,立足现在,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担使命,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国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责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那么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应如何处理理想和责任的矛盾呢?诚然,理想对于人来说,是其基于现实生活中一生孜孜以求的美好事情或事物。而责任是现实社会中赋以大学生不可推脱的使命。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是建立于服务人民的责任基础之上。 徐本禹,现为华中农业大学校团委为副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名誉校长,2008年1月10日荣获“中国第18届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徐本禹以372分的高分考取了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2003年4月16日,徐本禹却作出了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支教。 徐本禹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积极进取、奋发成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在徐本禹身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风貌。在徐本禹身上显示了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徐本禹始终坚持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志向同实实在在的奉献活动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追求崇高的生活意义,把自己融入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之中,既体现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才华和激情,徐本禹的事迹可感、可知、可学,激励当代大学生自强不息,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历史使命文化传承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经济史学史,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探究理性发展的道路,对理性主义作了反思。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经济史方法论问题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与相关问题、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构主义和整体史观、经济计量学方法、新制度学派经济史理论,并阐发了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史历史观方法论 一、历史观 (一)引子:经济史学小史 在西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后期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的。其分立,是因为经济学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原来历史学中的经济内容,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说了。 19世纪,西方历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兰克(LeopoldvonRanke)为首的史学,被称为历史主义学派(historismus)。他们强调历史世界与自然世界不同自然世界是普遍一致的,历史则有个性,一国的意识形态、制度、价值观完全受自己的历史发展所决定。他们认

为历史学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和理解过去,所以十分重视历史文献的考证,因而是实证主义的史学。他们十分重视历史事件,详述事件经过,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成为叙述式的史学。在19世纪后期,经济史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以后,虽然是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历史,但仍保持着历史主义的特点。如英国的阿什莱()认为经济学原理不能普遍有效,应用于本国社会需作修正,并需作出历史评价。坎宁翰(WilliamCuningham)强调经济变动中的政治、心理因素,不能废除传统的史学方法口以施穆勒(GustavvonSchmoller)为首的德国历史学派,是当时经济史学中一个重要学派,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并强调作历史评价。总之,在19世纪,经济史虽已成为独立学科,但仍主要属于历史学领域。1880年代牛津、剑桥大学开设经济史课程,都在历史系,属人文科学,相沿至今。法国、德国大学一般不专设经济史学科,也是在人文学院讲授。惟美国,经济史课程多设在经济系,亦有设在历史系者。 到20世纪初,已有专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经济史者,如瑞典的赫克舍尔(),并认为历代经济史的研究都应从供给与需求入手。但多数经济史学者仍坚守实证主义原则,惟因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兴起,研究范围扩大,并更多注重要素分析和数据资料。如克

科学历史观完整版

科学历史观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等。自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建立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制度。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从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明确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方针,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 64 个年头里,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工作大致上经历了建国初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以来(1978——)这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较健全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了课堂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徐国利在“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一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教育改革的途径是:一、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队伍。三、利用网络进行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的教育。突出强调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史观,并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和利用网平台开展教育工作等建设性的意见。5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大学生的某些负面行为举动日益彰显,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越发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顾晓静、黄方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一文中认为: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是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向守俊的文章提到“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的实际利益,因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实际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最大误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①”。 2.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价值。王柏文、李红在“唯物史观: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一文中提到唯物史观教育在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第一,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的本质,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引导大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途径。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来感知社会和评辨是非,是大学生未来成才和发展的关键。苏久青在“浅谈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一文中提到: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社会①向守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一)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社会历史观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重要联系,使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的学习把握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标准。必须把唯物史观的确立的意义与唯心史观的理论表现做首要的分析和论证,并以此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出发点。第二节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的过渡中劳动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根本区别的根源;第三节通过讲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把握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的问题上要联系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和水平。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通过对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内涵与划分的标准的讲授,重点说明为什么马克思以前的历史观都是唯心史观,从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展开分析。第二节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联结中起决定作用。第三节重点放在联系实际对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的把握上,最后的逻辑归结为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前面我们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这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如果在历史观上不能坚持彻底的唯物论立场,就只能叫半截唯物论。因此,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着重要意义。 在自然观上,一般的自然科学家都能坚持自发的唯物论立场,因为他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必须承认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研究对象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既不是虚构的,又是可以认识的。但在历史观上,情况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唯心论。可以这么说,在自然观、辩证法和认识论上,马克思之前都有或朴素的或机械的唯物主义的看法,但在历史观上,都是清一色的唯心史观。 我们先看看伟大的科学家和渺小的哲学家的牛顿,在自然科学上,牛顿是作出了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但哲学上的形而上学影响了他的进一步的科学发现,他晚年用了整整二十年去注释《约翰启示录》,在历史观上做了宗教神学的俘虏。 包括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日本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板田昌一,在自然观上基本能用唯物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但在历史观上,也有唯心史观的色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更为普遍的情况是,有不少人在青年时期都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者,但到了晚年往往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连“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也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布衣小人,似乎在晚年都难逃天命论的束缚。 究其根源,人类社会历史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庞大的动力系统,既有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在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历史主动精神。人们在认识人类社会历史时,总是从历史事件开始的,历史事件的记载中,只有个别历史人物的意志痕迹,不见人民群众的作用;我们探讨某一事物为什么发生,一般只找到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找不到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比如对我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很多人都归结为毛泽东的晚年错误,没有从历史发展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上去探讨思想动机背后的经济根源,结果出现了许多回忆录都在大谈自己如何在文革中与四人帮作斗争,如果真的只是毛泽东错信了四人帮,就那么几个人竟可以横行数十年?其实,大跃进与文革都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基础,如果看不到这点,就是唯心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读《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历史的主角》之收获 倪端著,新世界出版社:北京,2012 这本书是倪端先生将黄仁宇先生的著作中的大历史观之精华浓缩给读者的一份厚礼,也体现了作者对黄仁宇先生历史观的感悟! 本书包含了《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十六世纪中国明代之财政与税收》、《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和《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的精华,是历史专业与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在短时间了解黄仁宇先生历史观的好书,于我而言,收获颇多! 我就将读后的收获简略归纳如下: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的决定作用。关于为何中国政治早熟,为何中国统一是常态的问题给出了耳目一新的解释。首先是治水问题,其次是气候问题。黄河频繁泛滥,需要上下游齐心协力治理,在治水的过程中也孕育着统一的命题。我以前也读过类似的观点,比如大禹治水,因为治水成功被推举为领袖,可见治水的重要性。由于我国的气候属于东亚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救灾、防灾需要统一的中央政府之外,还需要广大的地盘以防灾,所谓“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历史人物难以左右时局的命运。在这一点上,倒让我对历史人物充满同情。黄仁宇先生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先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中去分析他存在的合理性,再分析其褒贬。这就站在了很高的点上,减少了个人感情偏向与政治倾向,减少了历史人物的道德品质评价,而重点评价其对历史的作用,果然有大历史观的评论风格。 三、黄氏中国历史分期法。黄仁宇先生将中国历史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秦时期,是制度与文化的奠基时期;第二阶段是第一帝国时期,确定了中国历史的主调;第三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社会的重新整合;第四阶段是第二帝国时期(隋唐宋),尝试货币改革的失败;第五阶段是第三帝国时期(明清),表现为收敛与退缩;第六阶段是鸦片战争后,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革命。 历史分期是后人对过去历史的看法,是针对历史时期的特点划分的,因此着眼点不同,分期法就会有别。在黄仁宇先生的历史分期里,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新鲜,再就是钦佩黄先生独特的大历史视角。黄先生主要是沿着道德统治与法律统治的线索进行历史叙述的,其在著作中重点强调中国古代的统治是道德统治,而没有法律。并分析了道德统治带来的危害。不过黄仁宇先生提出的“间架性结构”这一概念不容易理解。他认为中国社会没有形成强有力的中间阶层,没有过度阶层,无法在数字上对全国进行控制,因而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他还在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中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官员的科考也开始由中央政府进行,这样的人事制度固然使官僚成分更平民化,但是也使国家的中层组织更为空洞,因为上下之间没有权利与义务互为制约,由皇帝直接统御全民的趋势也更为明显。”显然黄仁宇先生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深厚,即使到战乱时期,中央政府缺失了底层百姓的管理数据,中央政府同样可以通过中层的大地主抑或世家大族进行管理,即使到了清朝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中央政府又谈何容易直接驾驭全民?中国古代的国情也许特殊,即使中间阶层的官僚不多,它也会通过其他中间阶层的精英间接管理。因此对于中国缺乏中间阶层这一说法我本人不甚赞同,但很赞同其所说的没有进行数字管理。这不能强求,面对庞大的帝国,在现代化的会计和图书管理没有诞生之前,很难完成如此庞大繁复且在变化的数据。正如其所说,古代的统治者发现了这个难题,就避重就轻的选择的人治而不是法治。 在分析汉亡之后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上又独出新意。他将东晋或南朝甚至以后朝代的北伐之失败统统总结了一个看不见的原因——天意。天意是我说的,就是黄先生说的客观自然因素——人口迁移。“汉亡之后的三百年中,中国无法统一。当日人口总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移动,汉人这个主体民族,不能与这自然所主持的力量相抗衡。北方的少数民族虽擅长骑兵战术,却无法越渡淮水及汉水等处的水泽地区,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也不能作为统一中国的表率。秦汉型的大帝国以官僚机构统治大量小自耕农,但分裂期间汉人的巨家大室和夷狄的酋领都自立炉灶,妨碍政府向全民征兵抽税,加上各民族语言不同,更造成了统一的障碍。”其中就解释了东晋祖逖、桓温尝试统一失败的原因。也解释了383年前秦苻坚由北向南统一的行动缘何失败的部分原因。“历史证明,中国的重新统一,必要等到人口相对稳定,胡汉种族的界线逐渐淡漠,巨家大室的力量也被压制,才能成为事实。打破这一僵局的就是北魏拓跋氏。”黄仁宇先生的分析很合理,读者读起来也认为太妙了。可是没有疑惑

历史资料简介

历史资料简介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资料简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资料简介:基本简介 广义 历史上的古文字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狭义 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历史资料简介:详细解释 1. 过去事实的记载。分为古代史[3]、近代史和现代史! (1)《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於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 指已过去的事实。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 经历,底细。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了。” (2)清黄人《<钱牧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而自为风气。” (3)老舍《骆驼祥子》二一:“夏太太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的仆人。” 4. 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 (1)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上,多不过三四人。” (2)毛泽东《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中国的~,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 菡子《源远流长》:“~在发展着,丰富着。” 5. 指历史学科。即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中国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就该另编一部。” 6. 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7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华夏文明。中国历史最悠久。 历史资料简介:词语理解 词语溯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

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老子如是说:【道德经】38章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就是历史。私有制一步一步地瓦解了原始的共产主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再由礼治进入法治社会。这似乎是一个退步,然而原始的共产主义在经过私有制的洗礼之后,必将是一个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却又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太古时期】,以道治天下,无为时期---------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人与天同体,穴居时代, 与虎狼鸟兽共寝。 【上古时期】以德治天下,有为时期---------神农氏,轩辕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村落时代 【中古时期】以仁治天下,石器时代,无我时期--------尧,舜,无私,,为公,禅让。

【近古时期】以义治天下,铁器时代,有我时期---------夏(禹)、商(汤)、周(文武周公)。知足,礼让。 古代简称为三皇五帝。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号称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号称五帝 【礼记·礼运大同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敝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为大同。” 以义治天下----------春秋战国时期。大同世界结束了。道、德没了,仁假了,留下了义和礼。大面积的原始共产主义逐步向刚刚形成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退缩。私有观念步步紧逼 以礼治天下----------秦皇汉武直至清末。道、德、仁没了,义假了,留下了礼。原始共产主义彻底瓦解,进入了家庭,全面进入私有制社会。 以法治天下---------辛亥革命以后。真正的道、德、仁、义全没了,礼假了。只留下法制。家庭在私有观念的进攻下变得愈来愈小。 经过战争的破坏毁灭之后,人类开始反思,又重新思念向往道德仁义。想往大同社会。新共产主义的萌芽开始产生, 怎样看历史?历史是善恶因果这个天道法则的演绎: 今天所遇到的善果必然有昨天的善因,今天所遇到的恶果也必然有昨天的恶因;今天种善因必然会有明天的善果,今天作恶因也必然会有

大历史观渊源

[话说黄仁宇(3)]“大历史观”的十大渊源 黄仁宇先生赖以成名的神兵利器,谓之“大历史观”(英文为macro-history)。虽然黄先生称“这名词该下由我创用”,但考究其学术渊源,其由来却颇多枝节。黄先生自己也说:“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从宏观微观之说“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显系模仿而非发明”。 大历史观本身虽然风光神武,但其在方法、史料和理论等方面的细微痕迹中还是看得出有许多前辈学者的建树或个人经历的提炼。笔公遍阅黄先生诸书,细览相关评论,结合黄先生自己的认同,试图归纳出大历史观的十大学术渊源如次。 一、宏观经济学 “大历史观”之得名,因袭于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野,黄先生悟出其间“亦不过放宽视界与计及精微之不同”,于是“改称大小,转用于历史”。一方面借鉴了概念,一方面参考了方法。加之黄先生对历史的认知多从经济(食货)角度入手,可以说受益于宏观经济学良多。黄仁宇解释说:“这大历史有如宏观经济(macro —economic)。宏观经济不能统计失业就业的人数,不能分析物价,不能讲解物价指数。较详细分析仍待微观的工作。……我只希望治史者不要忘记后面一个大前提,不要忽略我们所处的一个非常时代罢了。” 二、马克思的历史哲学 黄先生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的自由立场使得他并不排斥接受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大历史观”中运动的、联系的、周期性的、符合治乱兴衰规律的、依存于经济状况的认识,也在相当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经济决定论等暗合。其长时间宽视野阶段性的历史认知,同社会发展史的分期分步地划定历史暗合。其从财税与经济的基点上审视历史的旨趣,则无不匹配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一些文字表述中,黄仁宇也多次提到马克思的名字。黄仁宇自己也承认受马克思影响,“刻下将历史视作冗长、互相继续而作梯度前进的观察时尤然”。 三、汤因比的大历史 在黄仁宇的阅读和交往过程中,一些既定存在并适合他的分析工具对他的大历史观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架构作用。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及剑桥哈佛的相关理念都给了他有益的滋养。 对此,一位署名“佚名”的网友做出了如下的分析:考察历史,不外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大处居高临下地看,大刀阔斧而不纠缠于细枝末节,以试图厘清历史发展之大脉络为目的,尤以现代英国大史家汤因比(ARNOLD TONYBEE)之“大历史”(MACRO-HISTORY)观点为代表;以此出发,达至通史。此一史观在西方,或还可追溯至十八世纪大史家吉本(EDW ARD GIBBON),甚至更早,到今天仍为一些著名史家所秉持,如在斯特夫里诺斯之近著(Leften S. Stavrianos, Lifelines from our past: a new world history);另一种是从小处、细微处入手,以阐发清特定历史时期之特定历史事件为目的,若著者功力深厚,则或可牵藤摸瓜,连带考察出更多问题,以此出发,常为专史;尤以我国现代大史家陈寅恪为代表,如其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经济史学史,介绍西方的历史哲学,比较中西方的历史观,探究理性发展的道路,对理性主义作了反思。第二部分着重探讨经济史方法论问题其中包括实证主义与相关问题、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结构主义和整体史观、经济计量学方法、新制度学派经济史理论,并阐发了经济发展、制度变迁和社会与文化思想变迁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史历史观方法论 一、历史观 (一)引子:经济史学小史 在西方,经济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19世纪后期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的。其分立,是因为经济学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原来历史学中的经济内容,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和解说了。 19世纪,西方历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兰克(leopold von ranke)为首的史学,被称为历史主义学派(historismus)。他们强调历史世界与自然世界不同自然世界是普遍一致的,历史则有个性,一国的意识形态、制度、价值观完全受自己的历史发展所决定。他们认为历史学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和理解过去,所以十分重视历史文献的考证,因而是实证主义的史学。他们十分重视历史事件,详述事件经过,用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成为叙述式的史学。在19世纪后期,经济史从历史学中分立出来以后,虽然是用经济学理论解释历史,但仍保持着历史主义的特点。如英国的阿什莱(williams j. ashley)认为经济学原理不能普遍有效,应用于本国社会需作修正,并需作出历史评价。坎宁翰(william cuningham)强调经济变动中的政治、心理因素,不能废除传统的史学方法口以施穆勒(gustav von schmoller)为首的德国历史学派,是当时经济史学中一个重要学派,提出经济发展阶段论,并强调作历史评价。总之,在19世纪,经济史虽已成为独立学科,但仍主要属于历史学领域。1880年代牛津、剑桥大学开设经济史课程,都在历史系,属人文科学,相沿至今。法国、德国大学一般不专设经济史学科,也是在人文学院讲授。惟美国,经济史课程多设在经济系,亦有设在历史系者。 到20世纪初,已有专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经济史者,如瑞典的赫克舍尔(eli f. hecksher),并认为历代经济史的研究都应从供给与需求入手。但多数经济史学者仍坚守实证主义原则,惟因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兴起,研究范围扩大,并更多注重要素分析和数据资料。如克拉潘(john h.clapham)的英国经济史即以考证严密、数据精确著称;托尼(richard h.tawney)的英国经济史以人口、土地、价格的深入考察闻世。美国的米切尔(wesley c.mitchell)、厄什(abbott https://www.doczj.com/doc/f810952597.html,her)善于将经济理论与统计资料结合,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作出贡献。荷兰的丁伯根(jan tinbergen)创行计量经济史和经济周期论。同时,个性的国别史之外,也向通史发展。汤普逊(james w .thompson)的《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各创理论特色的桑巴特(werner sombart)的《现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都名盛一时。 二次大战后,西方发生史学革命,实证主义受到怀疑,历史主义几乎被推翻,社会科学方法进入史学,叙述的历史变成分析的历史。同时,经济学也发生革命,凯恩斯主义盛行,宏观经济学兴起,增长理论成为研究重点,结构主义和制度学派代兴。在两面冲击下,经济史学也发生革命性变化。政治因素外,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进入经济史研究,技术因素外,地理资源、气候环境以及文化、民俗等受到更多注意口传统的因果论受到批判,线性发展被结构分析所代替。经济史面目一新,20世纪70年代奇波拉(carlo m.cipolla)主编的《方坦纳欧洲经济史》可资代表。 二次大战后西方的经济史学可说有三大学派。一是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法国年鉴学派进入第二代,形成以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为首的整体观史学。二是以福格尔(robert w.forgel)为首的计量史学。三是以诺斯(douglas c.north)为首的新制度学派经济史学。这

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 ⑴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①要树立社会存在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坚持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原理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方法论: 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 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原理内容: (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即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提醒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不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方法论:要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相关知识 ①理论依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③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④坚持的意义:是我们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五观

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1、马克思的国家观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这是V.I.列宁对K.马克思、F.恩格斯的国家观点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它包括3层含义:①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说明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它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是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后,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彻底消灭而自行消亡。这是国家的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是哪个阶级的统治。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的统治都来源于它们的经济统治,而一个阶级的经济统治又必须依靠它的政治统治来维护和巩固,因此国家政权总是属于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治统治是统治阶级的联合力量,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力量的表现,一般都是通过国家意志来实现的。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封建制国家的本质是地主阶级的统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无产阶级的统治。③国家是机器。它形象地指出国家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

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国家组织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国家意志的能力,有行使这种权力的官吏(干部),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还有供养官吏与强制机关的捐税和国债。这3项构成一种组织力量和物质力量,即特殊的社会权力。 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内部包含着不同的阶级,存在有阶级斗争,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往往同阶级问题联系在一起,剥削阶级总是将这样那样的民族问题打上阶级的烙印。但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在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民族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