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视_并被审视_作为鲁迅_自画像_的_野草_张洁宇

审视_并被审视_作为鲁迅_自画像_的_野草_张洁宇

审视_并被审视_作为鲁迅_自画像_的_野草_张洁宇
审视_并被审视_作为鲁迅_自画像_的_野草_张洁宇

鲁迅曾经自陈,《野草》里有他全部的哲学①,这句话为无数解读者指引着路向。每个解读者都相信:探究这幽曲深邃的《野草》,就是探究鲁迅的内心,探究他复杂思想与真实情感最深处的秘密。

《野草》写于1924至1926年间,这正是鲁迅“运交华盖”的一段日子。这两年里,鲁迅经历了“女师大风潮”、“新月派”诸绅士的围剿、教育部的免职,以及因“青年必读书”引起的各种误解与责难,直至发生了令他无比震惊和悲恸的“三·一八”惨案。而在他的个人生活里,也经历了搬家、打架,以及与许广平的恋爱……可以说,这是鲁迅在思想精神、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里都发生着巨变的两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巨变,最终导致了他的出走南方。“《野草》时期”正是鲁迅生命里最严峻也最重要的时期,他的种种愁烦苦闷都在这时蕴积到了相当深重的程度。而《野草》,就是他在这人生最晦暗时期中的一个特殊的精神产物。《野草》的重要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鲁迅此时的生活与精神状态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鲁迅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对于自我生命的一次深刻反省和彻底清理。即如他后来在《野草·题辞》中所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②可以说,是在《野草》的写作过程中,鲁迅检视了自己“过去的生命”,在看似“朽腐”与“死亡”的遗迹里发现了“还非空虚”和“曾

张洁宇

审视,并被审视

本文从“自画像”的角度重新阐释鲁迅的《野草》,讨论鲁迅是如何“写出自己”,如何在审视和反思中,创造出一个供“审视”的对象。可以说,《野草》的写作,不是“表达”已在之我,也不是写给身外的“审视者”,而是在包含上述两个因素的同时,“画出”一个作为图像的“我”。“自画像”的阐释视野可以包含这三个要素,并着重讨论其中的第三个,也就是“创造”一个新的“我”。从艺术的角度说,这一阐释也突破以往《野草》研究中只考察鲁迅“自我”的方法,更涉及到鲁迅的“写作”的存在。

———作为鲁迅“自画像”的《野草》67

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

经存活”的“生”之体验,这体验带给他的,是“坦然,欣然”,更是彻悟般深沉高远的“大欢喜”。

在这个意义上说《野草》是鲁迅一部私密的日记,也许是不错的,但我更愿意把《野草》看作是鲁迅的一组“自画像”。因为与“日记”主观、破碎、自言自语的方式相比,“自画像”是必须

创造出一个形象———

一个画家眼中的“自我”形象———出来的。这个形象,既是画家本人,又是画家反复观察和描绘着的模特。模特与画家之间,由此构成了一种既同一又分裂的关系。事实

上,在

《野草》中也一直存在着一个观察者的鲁迅和一个被观察着的“自我”。作为画家的那个鲁迅,一直都在有意识地解剖和审视他自己。他的一切说明、分析、理解、揭露、批评、嘲讽,针对的都是他自己。《野草》中屡屡出现的“我”虽不能直接被认为就是鲁迅本人,但在这个“我”的身上,的确流露和体现着鲁迅的思想感情和性格气质。同时,这个“我”也是鲁迅用以认识和

表述自我(尤其是精神领域内的自我)的一个角度。他用

《野草》的写作来清理自己的内心,反省自己的生命,同时更是认识和整理自己的精神世界。他用《野草》画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他用文字的自画像创造出一种对自我的清醒全面的认知。因此,笔者也更愿意认为,鲁迅所说的“《野草》里有我全部的哲学”,不仅指向这些文字所传达出来的思想与精神,更指向了这样一种认识自我、审视自我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③,这是《野草》的

“开场白”④。这两株枣树也成为《野草》中出现的第一个意象,多少年来,很多解读者都在追索

这个非同寻常的表达中所蕴含的深意。较多的理解是,这样的表达一来为读者的阅读造成了反常的刺激,并通过这种“陌生感”强化了枣树意象的感染力;二来也体现了鲁迅当时的“寂

寞”与孤立感,流露出一种“执拗的反抗绝望的完全性和倔强感”⑤。这些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在此之外,我以为还可以有一层意味,那就是:它确定了《野草》作为鲁迅自画像的性质。

枣树作为确定《野草》基调的首篇———《秋夜》———的第一笔,呈现出来的就是两个既同一

又分置的对象。

这是同名同种、相邻而立却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它们之间合一而又分立的奇特关系,正如一个画家与画布上的自画像相互面对。通读整个《秋夜》不难看出,枣树的意象只在

篇首被突出为

“两株”,而后文所有提及枣树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单数,不再给人复数的感觉。如:“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他也知道落叶的梦……他简直落尽了叶子……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等等。也就是说,在作者的意识中,这两株“枣树”其实根本就是一体的。而在开篇处他以极为突出的笔墨强调它们各自的独立———甚至拒绝与对方共用一个名字———恰是在一体之中硬生生地创造出“另一个”来。换句话说,即如画家用

自己的笔创造出一个自我形象那样,那

“还有一株”的枣树其实也正是在第一株枣树的审视目光中被创造出来的。

也许在鲁迅看来,仅仅用拟人化的枣树来确定自画像的性质还不太够,因此在《秋夜》中,

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同样带有分裂特征的

“我”:“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

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显然,如果把“我”看作是作者本人,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我自己会不知道笑声出于自己的口中。而如果把

这个

“我”看作是作者自画像中的形象,就很容易理解了。应该说,与枣树相比,这个夜半写作68

的“我”更像是鲁迅画出来的自己。他是秋夜的主人,是洞察一切的观看者,但在他之外,显然还有一双观看着他的眼睛,那就是画家本人。画家鲁迅与“我”,分明有着一些不尽相同的情绪和感觉。

这样的一体分立在《秋夜》中出现了两次,应该是鲁迅有意为之。他也许是在强调自己的创作意图,提示读者不要放过他埋藏在这里的线索。一直以来,“枣树”和“笑声”都是《秋夜》里最难读懂的细节,因为它们违反了日常的语言习惯和思维逻辑。如果说《秋夜》是鲁迅自言自语的日记,那显然他打破语言和逻辑习惯的做法就难以解释,但是如果把《秋夜》理解为鲁迅的自画像,理解为他以一个自我的眼光去审视和呈现另一个自我的实验,这两个细节的疑问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紧接着,在写完《秋夜》九天之后,鲁迅又写出了《野草》系列的第二篇:《影的告别》。与《秋夜》托物言志的方式相比,这是更加晦涩深曲、更加令人费解的一篇。同时,在我看来,它也是鲁迅继《秋夜》的尝试之后,以更加熟练的笔墨画出的第二幅自画像。

在《影的告别》中,同样存在着两个可合可分的个体:“影”与“形”。“影”与“形”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正常的人的形象,而在某种奇异的时刻———或是在某个奇异的头脑中———他们又成为两个彼此可以分开、可以对话的个体。作为附生于“形”的“影”,也许可以被看作画家笔下的“自我”,而当这个“自我”在被完成之后,他与“形”之间就有了这样一场“告而不别”的谈话。

对于鲁迅写作《影的告别》的用意,同样存在多种理解。很多学者认为,它源自鲁迅对自己灵魂深处存在的“毒气和鬼气”的憎恶和驱逐⑥,这当然是一种解释。但问题是,从行文中可以看到,通篇都是“影”的主动告辞和义无反顾,这似乎并不十分符合“形”对“影”驱逐的姿态。相反,倒是“影”一直在说“不想跟随”,或“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之类的话。我以为,“形”与“影”的关系,其实就是鲁迅与他自己画出的那个“自我”的关系。鲁迅其实是在审视着自己的灵魂,让他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他的黑暗。正如这个“影”自己所说,“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通过这些既犹疑又倔强的语言不难看出,画家鲁迅是在深入地观察和刻画着一个精神层面的自我,他深入到那个被观察着的鲁迅的灵魂之中,既看到他“彷徨于无地”的命运,也看到他毅然没入黑暗的决心。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影”说: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

全属于我自己。

若说《影的告别》表达了鲁迅对灵魂里毒气和鬼气“想除去他,而不能”的心态,那么这个结尾就难以理解了。他是表示“鬼气”被最终除去了吗?显然不是。而我们若还是把整篇文章理解为一幅自画像,这个结尾就很合理也很明白了。这个“影”自然也是鲁迅的自我,而且是由他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一个精神层面的自我。他被“形”的鲁迅以理智的态度放行,独自沉没到黑暗中去,恰是鲁迅为自己的灵魂指出的一条道路。虽然那是孤独的行旅,但因为可以把光明留给他人,就像他五年前曾说的那样:“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⑦对此,他由衷地感到“愿意这样”。

这确实是极富意味的。鲁迅在《野草》最初的两篇中写的其实是同一个主题,它们清晰表明了他为自己画像的意图,也由此确定了《野草》的主调。有人说《野草》是鲁迅写给自己的,我

审视,并被审视———作为鲁迅“自画像”的《野草》69

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

—的。“写给自己的”往往是日记,而“写更愿意说《野草》是鲁迅写自己——

—而不是写给自己——

“写出自己”,则是自叙传,是自画像,是创造出一个可以变形但必须完整的自我形象。

自己”、

顺着这个思路继续下去,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文本则是《过客》。这一回,一个更为具体的、戏剧性的人物形象出现了。说“过客”是鲁迅的自画像,并不算是新见,何况鲁迅对这个形

—约三四十岁,状态困顿倔强,眼光阴沉,黑须,乱发,黑象的样貌有非常直接的描绘:“过客——

色短衣裤皆破碎,赤足著破鞋,胁下挂一个口袋,支着等身的竹杖。”这个形象从年龄、模样、气

质等各个方面,都无疑带有鲁迅本人的特征,但这还并非问题的关键。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

其实在于,鲁迅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剧本编入《野草》系列?从文体的角度看,《过客》与《野草》

在整体上是不协调的。说鲁迅是“在探索散文诗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刻意作为散文诗的形式

的一种而精心创作的”,所以对于《过客》,“仍然应该把它看成为作者有意构创的一篇杰出的

戏剧对话形式的散文诗”⑧。这样的解释多少有点勉强。而若再次把《过客》看作《野草》自画像

系列中的重要一幅,就又很容易解释了。应该说,《过客》出现在《野草》里,其实是鲁迅这组“自

画像”创作过程中的必然。相比于“枣树”和“影”之类的意象,“过客”无疑是一次更为直截的表

达。他的清醒、执拗、沉默、疲惫,他的“我只得走”的人生哲学,都是鲁迅对自己精神特征的扼

要而精确的捕捉与呈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客》的结尾。过客对老翁和小女孩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多谢你们……祝你们平安……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鲁迅向来是不喜欢“平安”

的。在《希望》里他曾说过:“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这“平

安”让他知道“我大概老了”,“我的心分外地寂寞”⑨。可以说,这种“平安”在鲁迅看来,是悲哀、

空虚和绝望的。比这更加可怕的是,曾经不“平安”的老去的“我”,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还未变老

的青年们身上,但是,竟然,“青年们很平安”。青年们的“平安”无疑比自己的“平安”更让“我”

绝望,以至于在我想“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的时候,发现连“盾后面也

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就是说,青年们的平安几乎就意味着再也没有希望了。

如此不愿意和不喜欢“平安”的鲁迅,却让过客对老翁和小女孩给予了这样的“祝愿”。这当然一部分来自于对老翁“祝你平安”的回应,但更深层的意思是正与“影的告别”完全一致

的。即是说:即便他们都“平安”了,

“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当所有的人都“阖了门”睡去的

—告别众人,独自远行,“向野地里跄踉地闯

—像那个“影”一样——

时候,只有“过客”一个人——

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而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那世界全属于他自己。

与《过客》相距九个月,鲁迅又写出了《这样的战士》。冯雪峰说,这“是关于作者自己当时作为一个战士的精神及其特点的一篇最好的写照”⑩。这几乎就是在说,这是继《过客》之后的

又一篇精神自画像。“这样的战士”和其他自画像中的形象具有完全一致的特点:他孤独倔强,

“只有自己”;他身处“无物之阵”,“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他常常举起投枪,有时正中敌人

的心窝,有时却被敌人脱走,无从取得胜利。他即便“终于不是战士”,但也还是在“太平”的无

物之阵里,顽强地、频频地“举起了投枪”。

无论在《秋夜》、《影的告别》,还是《过客》、《这样的战士》之中,都无一例外地充满着黑暗

—《野的夜色,而且,也都无一例外地显得非常“安静”、“平安”和“太平”。这是鲁迅自画像———的底色。正是在这层黑暗、寂静的底色上,凸显了一个被鲁迅亲手创造出来的自草》——

—那个他的精神和灵魂的自画像。他可以是枣树,可以是黑影,可以是过客,也可以是战己——

士……他的存在就是对黑暗和寂静——

—的反抗和打破。他或者“直

—尤其是对“太平”景象——

刺着天空”,或者发出“夜半的笑声”輥輯訛,或者“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輥輰訛,或者“举起了投70

枪”輥輱訛,或者“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輥輲訛……他以一种悲壮的、“动”的姿态,打破了身外的黑暗的“太平”。这个姿态,是《野草》的精魂,是鲁迅亲手创造出来的那个自我的精魂。

恰恰就在开始写作《野草》的同时———确切地说就在写作《影的告别》的那一天———鲁迅也开始了对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翻译。因此,很显然也很必然地,前者的写作会受到后者的影响。在诸多方面的影响之中,对于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认同和借鉴,以及对于“梦”的特别看重和描画,无疑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厨川白村认为:“我们的生活,是从‘实利’、‘实际’经了净化,经了醇化,进到能够‘离开着看’的‘梦’的境地,而我们的生活这才被增高,被加深,被增强,被扩大的。将浑沌地无秩序无统一似的这世界,能被观照为整然的有秩序有统一的世界者,只有在‘梦的生活’中。拂去了从‘实际底’所生的杂念的尘昏,进了那清朗一碧,宛如明镜止水的心境的时候,于是乃达于艺术底观照生活的极致。”輥輳訛他又说:“人生的大苦患大苦恼,正如在梦中,欲望便打扮改装着出来似的,在文艺作品上,则身上裹了自然和人生的各种事象而出现。以为这不过是外底事象的忠实的描写和再现,那是谬误的皮相之谈……要之就在以文艺作品为不仅是从外界受来的印象的再现,乃是将蓄在作家的内心的东西,向外面表现出去。”輥輴訛他还说:“即使是怎样地空想底不可捉摸的梦,然而那一定是那人的经验的内容中的事物,各式各样地凑合了而再现的。那幻想,那梦幻,总而言之,就是描写着藏在自己的胸中的心象。并非单是摹写,也不是摹仿。创造创作的根本义,即在这一点。”輥輵訛可见在厨川白村看来,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是在于“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这种苦闷通过象征的方法表现出来,就构成了一种看似空想、画梦,而实则是最真实、最深入的一种文学的体验和表达。

通过《野草》不难看到,厨川白村的这些观点对鲁迅造成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事实上,《野草》中的象征手法的确被越来越纯熟地运用着,而且,“画梦”也成为这一系列文章的显著特征。尤其是他1925年春夏所作的从《死火》至《死后》的七篇,都是直接以“我梦见”开篇的,而这个时候,《苦闷的象征》已经译完付印了。除“我梦见”系列外,《野草》中如《影的告别》、《好的故事》和《一觉》等也都与做梦有关,简直可以说,《野草》中有半数以上的篇章都是在“画梦”。

先抛开鲁迅在《野草》中“写自己”的心理需要和传达效果的需要不说,“画梦”首先是鲁迅对于新的文学观念的一种试验和实践。事实上,在《野草》之前的很多作品中,鲁迅也多次提到过“梦”与“做梦”。比如:“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輥輶訛又如:“我抱着梦幻而来,一遇实际,便被从梦境放逐了,不过剩下些索漠。我觉得广州究竟是中国的一部分,虽然奇异的花果,特别的语言,可以淆乱游子的耳目,但实际是和我所走过的别处都差不多的。”輥輷訛又如:“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輦輮訛显然,这些关于“梦”的比喻与《野草》的“画梦”有很大不同,相较而言,后者是真正自觉地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以“梦”和梦中的各种意象来象征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哲学思想的。鲁迅应该是认同于厨川白村所说的:“和梦的潜在内容改装打扮了而出现时,走着同一的径路的东西,才是艺术。而赋与这具象性者,就称为象征(symbol )。”輦輯訛因此,《野草》中的梦境,虽然大多幽曲晦涩、远离现实,但却无不体现着“蓄在作家的内心的东西”。即如厨川所说:“所谓深入的描写者……乃是作家将自己的心底的深处,深深地而且更深深地穿掘下去,到了自己的

审视,并被审视———作为鲁迅“自画像”的《野草》71

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

内容的底的底里,从哪里生出艺术来的意思。探检自己愈深,便比照着这深,那作品也愈高,愈

大,愈强。人觉得深入了所描写的客观底事象的底里者,岂知这其实是作家就将自己的心底极

深地抉剔着,探检着呢。”輦輰訛因此,必须探索这样的梦境,才可能理解鲁迅在《野草》中所要表达

的深意。

当然,在践行新的文学观念的同时,用“画梦”来“写自己”也是符合鲁迅写作《野草》的心理需要和传达效果方面的需要的。从心理的角度来说,梦是最个人、最内在、最隐秘也最不可

分享的东西。通过对梦的描画,鲁迅不仅营造了《野草》幽深晦涩的意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

将自己的“毒气和鬼气”传染给更多的人;同时,他也成功地在《野草》中达成了“陌生化”的美

学效果,以偶然性、非理性、非逻辑性,甚至荒诞性等特点,实现了在表达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

的某种平衡。造成这样的美学效果,正是象征主义文学最适合和擅长的。鲁迅用“画梦”的方式

—说出内心极细微又来“画自己”,无疑可以更加自由地——

—如同《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那样——

—摆脱日常生活的逻极精确的想法和感受。《野草》里的做梦的“我”——

—可以像狂人那样——

辑,回避具体的现实生活场景,说出惊人的真话,从而达到一种看似曲折其实却又非常直接的

特殊效果。这当然是鲁迅有意为之的,因为他即便自知黑暗,不想传染别人,但又“非这样写不

可”,只因这正是他内心中最真实、最常在的东西。试想一个只能与文字为友,只信任文字,或

说是只有文字一种排解方式的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当他暂且放下“为人生”写作的使命而面

对自己的时候,他写出来的,必然只能是《野草》。这也就是厨川所说的,是“以绝对的自由而表

现的”“潜伏在心灵的深奥的圣殿里的”“惟一的生活”輦輱訛。

与之前作品中那些关于梦的比喻相比,《野草》里的梦几乎都是噩梦。即便是《好的故事》那样一个“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的梦境,也只是瞬间就破灭了。可以说,作者用尽锦绣

华美的辞藻来描绘这样一个“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的梦境,就是为了在强烈的对比中凸显

其“骤然一惊”、大梦初醒时的复杂情感。“好的故事”于是变成了一首关于梦碎的挽歌。

更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在《好的故事》的开头与结尾设置了一个由语言的重复形成的函套:以“是昏沉的夜”开篇,又以“在昏沉的夜……”收尾。用一个巨大的“夜”的意象笼罩住了一

“梦”是虚幻的、遥远的、瞬间个短暂的“梦”的瞬间。这里其实藏有一个鲁迅式的判断,那就是:

的,而“夜”是实在的、近切的、恒久的。“夜”与“梦”的对置,正与《野草·题辞》中的“明与暗,生

与死,过去与未来”,“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以及“沉默”与“充实”等等一样,是《野

草》中一系列紧张对立的二元项中的一组。可以说,“夜”正是一个笼罩着《野草》的整体性的意

境。如前所述,它一方面具有对于作者身处的现实环境及其遭遇和情绪的象征意味,另一方

面,它也是《野草》这一组自画像的一个统一的底色。

《野草》是从“秋夜”开始的。这既不是“春风沉醉的晚上”,也不是“仲夏夜之梦”,而是一个肃杀的寒夜,枣树的枝叶落尽,小花也冻得瑟瑟发抖,仅有的光亮不是来自“鬼眨眼”的星星,

就是来自“窘得发白”的月亮。这样的意境不仅与鲁迅自己笔下的“如磐夜气压重楼”輦輲訛非常神

似,而且可以说是带有鲁迅笔下所有的“暗夜”、“静夜”、“长夜”的特征。

用“夜”的比喻来指涉现实环境的黑暗冷酷,这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常见的修辞。鲁迅当然是这些在暗夜里前驱的新文化战士中最勇猛倔强的一员。但是,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鲁迅的

“夜”不仅存在于身外,同时也深深存在于他的内心当中。就在他写于1925年元旦的《希望》中,

他说:“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

的暗夜。”又说:“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

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72

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希望的盾”的正面是暗夜,背面还是暗夜;身外是空虚和绝望,身心之内也还是空虚和绝望。这就是鲁迅在《野草》“自画像”中画出的自己最真实的处境与心境。身外的暗夜是现实的遭遇,而心里的暗夜则来自青年们的“平安”。在没有星光和月光的暗夜里,只有青年们的粗暴、愤怒和战斗才可能带来走出暗夜的希望。否则,没有照亮暗夜的光明,没有天明的时刻,暗夜也就变成“无物之阵”,无从反抗了。鲁迅在这篇题为“希望”的文章中,写出的却是绝望中的绝望。可以说,这正是鲁迅“自画像”最独特的地方。因为,写“夜”的作家很多,但追问“暗夜又在哪里”的作家却大概只有鲁迅一个;同样,用“夜”的比喻来寄托对现实环境的不满的散文也有很多,但真正写到内心中的暗夜,或虚无到怀疑“以至于竟没有暗夜”的,大概也只有鲁迅的《野草》。

事实上,与“夜”相关的还有“路”。就像“梦”与“夜”中都交织着希望与绝望一样,“路”也象征着“希望”的“有”与“无”。在《故乡》的著名的结尾中,鲁迅就对此作出了非常明确的表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輦

輳訛在《野草》里,因为只是要画出暗夜中的自己,而不必为“在暗夜里前驱的勇士”呐喊,所以鲁迅几乎没有写到这种象征着希望的“路”。只有在《过客》里,出现过“一条似路非路的痕迹”。而这条痕迹能否真的成为一条路,却要看过客是不是能够一直坚持地走下去。就像鲁迅在杂文中说到过的:“坐着而等待平安,等待前进,倘能,那自然是很好的,但可虑的是老死而所等待的却终于不至;不生育,不流产而等待一个英伟的宁馨儿,那自然也很可喜的,但可虑的是终于什么也没有。”輦輴訛所以,与其茫然寻路,“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輦輵訛鲁迅本人就如同那个“过客”一样,他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狭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輦輶訛

在鲁迅的心里,“路”意味着希望的“有”和“无”,而这种“有”和“无”之间的关系十分奇特:追根究底,“无”才是实有的,而“有”反倒是虚幻的。也就是说,对希望的追索带来的往往是绝望,而对绝望的反抗却有可能会带来希望。所以,尽管《野草》里很少提到希望的“路”,但这一部《野草》却可以被看作是鲁迅自己一次反抗绝望的“走”的行为。鲁迅曾经慨叹:“夜正长,路也正长……”輦輷訛是因为他知道,只有走路才是逃离暗夜的惟一的希望。尽管与实有的“夜”相比,“路”仍可能是虚幻的,但若果真放下对“路”的信仰和对“走”的执著,那可就真的永远走不出暗夜,即如前文已经说过的,“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了。

最后来谈谈《野草·题辞》。《题辞》写于1927年4月26日的广州,严格地说,是《野草》的最后一篇,并且与其他诸篇在写作的环境和心境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但作为整个“野草”系列的一个“总结”,《题辞》又具有特别的意义,甚至可以说,鲁迅在这里埋下了解读《野草》的最重要的线索。

这个线索就是“野草”的意象。“野草”是对应于“花叶”和“乔木”而言的。鲁迅说:“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是我的罪过。”况且这“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但是,他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

审视,并被审视———作为鲁迅“自画像”的《野草》73

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

“野草”是代表着他这部散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輧輮訛在这里,鲁迅已经说得非常明确,

文诗集的精神特征的。它的完成,是鲁迅倾“生命”之力换取的,这是他真正为自己而作的、对于

已经“死亡”的生命的一段记录和纪念。而更重要的是,这部《野草》是不“美”的,它不取悦于人,

不具有任何装饰性。它拒绝成为地面的装饰,这拒绝的姿态里也写满了鲁迅自己的倔强性格。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鲁迅曾将自己的杂文称为“无花的蔷薇”輧輯訛。蔷薇而无花,自然也就没有了娇艳之态,所剩下的就只有尖刺而已。鲁迅把自己的杂文定位于这样一个拒绝装饰、毫不

妥协的“刺”的形象上,难怪瞿秋白也以“匕首”和“投枪”来形容其锋利尖锐的特征。然而即便

如此,与“野草”相比,“无花的蔷薇”也还是带有些许浪漫色彩的,惟有“野草”,连蔷薇之名都

不要,从“名”到“实”完完全全摆脱了高雅美丽的特征。在“纯文学”的园地里,这一丛自生自灭

的“野草”的存在,本身就表达了对于“乔木”和“花叶”的抗拒和嘲讽。

这样的文学观,与鲁迅在《我的失恋》中传达的主题十分吻合。《我的失恋》以“拟古的新打油诗”的形式,通过玩笑似的口吻,说出的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学观。鲁迅以恋人之间互

赠礼物的贵贱美丑的悬殊,对所有自以为高雅尊贵的文学家们开了一个玩笑。如果说带着桂—无论新诗还是旧诗——

—是“百蝶巾”、“双燕图”、“金表索”和“玫瑰花”那样高雅冠的诗歌——

—就像“猫头

—以及其他一些作品——

优美、地位显赫的东西,那么,鲁迅情愿自己的《野草》——

鹰”、“冰糖壶卢”、“发汗药”和“赤练蛇”那样,不登大雅之堂,不求名留青史,但却让人或觉可

近、或觉可惊,心有所动。如果不通过《我的失恋》看到鲁迅的文学观,也就无法理解为什么鲁

迅会把这样一篇“另类”的东西收入他的“自画像”系列了。事实上,“野草”意象的涵义也与“猫

头鹰”们一样,它不美、不雅、不高贵,但却实实在在地出自作家的生命与血肉,得到作家自己

特别的珍爱。

与文学观相联系,但又较之更为严峻深刻的是,“野草”意象还体现着鲁迅的生命观。如《题辞》所说,野草“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

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此外,还有“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

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在这样的意义上说“野草”意象关乎生死是

一点都不嫌过分的。“野草”是“过去的生命”死亡朽腐之后的产物,它的生存建立在死亡的基

础之上,而同时,它的生存也时时为死亡所威胁,与死亡相伴随。这样的理解并不仅仅出自鲁

迅的个性体验,事实上,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的野草,

本就是一种生命虽然短暂但生命力又极顽强的象征。可以说,“野草”恰是以这样极为独特的

方式联结着生死两端,它既代表着随时面临删刈与死亡的命运,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对死亡命

运的不断抗争与战胜。

1927年4月的鲁迅,定然比1925年前后的鲁迅更加关注生死问题,这是直接受到现实刺激的结果。“四·一二”的血腥屠杀令身在白色恐怖中的广州的鲁迅陷入了更深重的绝望,而与绝

望俱来的,当然也是更“韧”的战斗精神。因此,当鲁迅重新面对两年前写作的“野草”系列的时

候,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他必然又加深了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所以他说:“我以这一丛野草,

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为我自己,

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

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鲁迅在这里自问自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

是:这一丛生于明暗之间、辗转于生死之际的野草,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呢?回答是:为了“作

证”。为了给在“过去与未来之际”的“现在”的生命作证;更为“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为“它曾

经存活”、为“它还非空虚”作证。换句话说,在鲁迅的心里,这一幅幅用文字完成的“自画像”,74

既是为当下的生命作出的写照,又是用以向未来证明,他曾经这样活过,并且这样写过。

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的开篇即说:“正因为有生的苦闷,也因为有战的苦痛,所以人生才有生的功效。”輧輰訛因此他说:“生是战斗。”又说:“‘活着’这事,就是反复着这战斗的苦恼。我们的生活愈不肤浅,愈深,便比照着这深,生命力愈盛,便比照着这盛,这苦恼也不得不愈加其烈。在伏在心的深处的内底生活,即无意识心理的底里,是蓄积着极痛烈而且深刻的许多伤害的。一面经验着这样的苦闷,一面参与着悲惨的战斗,向人生的道路进行的时候,我们就或呻,或叫,或怨嗟,或号泣,而同时也常有自己陶醉在奏凯的欢乐和赞美里的事。这发出来的声音,就是文艺。对于人生,有着极强的爱慕和执著,至于虽然负了重伤,流着血,苦闷着,悲哀着,然而放不下,忘不掉的时候,在这时候,人类所发出来的诅咒,愤激,赞叹,企慕,欢呼的声音,不就是文艺么?”輧

輱訛这样的观点,无疑是和鲁迅相一致的。事实上,这种认识上的一致也许正是推动鲁迅亲译《苦闷的象征》的原因。鲁迅从来都非常注重“活”的生命。从1920年代在《青年必读书》中强调“活人”与“行”的重要性,直到晚年在病榻上感叹:“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我有动作的欲望。”輧輲訛鲁迅一生强调的都是“生活”、“行动”、“存在”、“动作”……而《野草》之所以能够为他自己的生命“作证”,也就是因为它的存在本身体现了鲁迅的行动和写作。它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它是绝望的反抗,是虚无的克服。这又是鲁迅独特的逻辑了:因为在鲁迅看来,没有“死亡与朽腐”的到来,就无法为生存作证。因为没有对死亡和绝望的战斗和较量,生命就会沦为一种混沌的、半死不活的状态。在鲁迅的眼中,这不是生命的真谛,而是生命的悲哀,因为这意味着“我先就未曾生存”,而且,“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野草》是鲁迅“活”过、反抗过的一个证明。它是一个虚无和绝望的人对于虚无和绝望的抗争。鲁迅这样审视和认识了他自己,就像他在《淡淡的血痕中———记念几个死者和生者和未生者》中对于“叛逆的猛士”的认识:“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輧輳訛无论是野草、废墟,还是荒坟,在“叛逆的猛士”眼中,都不单纯意味着死亡,它们更意味着生与死的相互依存。不断燃烧的地火既带来旧生命的毁灭,也带来新生命的复苏,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都成为造物链条中的“中间物”。生死相继,方能组成整个人类历史更宏大的生命。鲁迅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提炼出了一个高度凝练的“野草”意象,为他自己的“自画像”作出了一个精彩的概括和升华,并以此统领起了那些看似破碎晦涩实则完整深邃的篇章。

①衣萍:《古庙杂谈(五)》,载《京报副刊》1925年3月31日。

②輧輮訛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卷第163页,第163页。

③輥輯訛鲁迅:《野草·秋夜》,《鲁迅全集》,第2卷第166页,第167页。

④因《题辞》作于1927年4月26日,故以写作时间论,作于1924年9月15日的《秋夜》当为《野草》首篇。

⑤⑥⑧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第27—37页,第

136页。

⑦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1卷第145页。

⑨鲁迅:《野草·希望》,《鲁迅全集》,第2卷第181页。

⑩冯雪峰:《论〈野草〉》,《冯雪峰论文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1页。

輥輰訛鲁迅:《野草·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2卷第169页。

审视,并被审视———作为鲁迅“自画像”的《野草》75

文艺研究2011年第12期

輱訛鲁迅:《野草·这样的战士》,《鲁迅全集》,第2卷第219页。輥輲訛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第199页。

輥輳訛輥輴訛輥輵訛輦輯訛輦輰訛輦輱訛輧輰訛輧輱訛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文全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卷第273页,第241

页,第243页,第240页,第242页,第241页,第225页,第237页。

輶訛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37页。輥

輷訛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夜记之二)》,《鲁迅全集》,第4卷第33页。輦

輮訛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第167页,輦

輲訛鲁迅:《集外集·悼丁君》,《鲁迅全集》,第7卷第159页。輦

輳訛鲁迅:《呐喊·故乡》,《鲁迅全集》,第1卷第510页。輦

輴訛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第3卷第154页。輦

輵訛鲁迅:《华盖集·导师》,《鲁迅全集》,第3卷第59页。輦

輶訛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3卷第54页。輦輷訛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全集》,第4卷第502页。

輧輯訛《华盖集续编》中有《无花的蔷薇》、《无花的蔷薇之二》、《无花的蔷薇之三》、《新的蔷薇———然而还是无花的》

等数篇。

輲訛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6卷第624页。輧輳訛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鲁迅全集》,第2卷第226—227页。(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山木

《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张立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词是清代政治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康熙朝政治由武功转向文治的一个标志。天下180多名文士应诏入京,甚至包括许多明亡以来高蹈不出的遗民,无论对于京师的文学活动还是全国的文学风气来说都有极大的影响。该书以冯溥为切入点,通过考察博学鸿词科背景下冯溥的社会活动以及他对众多诗人的影响,揭示冯溥整饬诗坛的动机、时代背景、影响,梳理博学鸿词科对于清初文人精神生活、诗学观念、诗歌创作的关系,从而为清初诗歌演化做一番描述与阐释。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家族、修养、仕途、人望等方面分析冯溥何以成为圣祖得力助手,论列他在博学鸿词科中的作用与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他呼吁温柔敦厚诗教,呼吁唐诗,反对宋诗风,要求诗歌反映休明政治的历史意义。下编是个案研究,论述在其影响下,以王嗣槐、徐嘉炎、毛奇龄、方象瑛、徐乾学、曹禾等为代表的身份不同、政治倾向各异、审美趣味有别的诗人在诗风、诗学观念上的演变,对“穷而后工”命题的反驳,阐述其诗歌史意义。历史事件的诗歌史意义,文化政策的文学影响,政治、科举与文学的关系,明清激烈动荡的社会剧变中文人内心的激荡,康乾盛世主导诗风何以出现……是该书探讨的问题;该书心态史、诗歌史与诗学理论并重,总体概括与个案研究结合,试图展示特定情景下的文人生态与诗学演变。

!!!!!!!!!!!!!!!!!!!!!!!!!!!!!!!!!!!"!!!!!!!!!!!!!!!!!!!!!!!!!!!!!!!!!!!"!!!!!!!!!!!!!!!!!!!!!!!!!!!!!!!!!!!"!!!!!!!!!!!!!!!!!!!!!!!!!!!!!!!!!!!"·书讯·76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下面是本人给大家带来的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供大家欣赏。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一) 我记得在读鲁迅这篇"颓败线的颤动"的时候,读到最后,竟被哽住而不能读下去。 这篇短小的散文,是野草集里面我最喜欢的一篇,通过一个梦,两个梦境,寥寥几句的对话,寥寥几句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把一个感人至深悲苦无助隐忍的伟大母亲形象鲜活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让读者发自内心地要去痛恨人世间的忘恩负义,给予读者的是回味无穷的暇想。 在这两个梦境中,这个母亲有过两次“颤动”,这两次不同的颤动,浓缩了这个母亲几十年的人生,她所有的生活,她所有的情感。 第一次颤动,是在多年前,她为了要养活两岁的女儿,被迫去身赚钱,“在光明中,在破榻上,在初不相识的披毛的强悍的肉块底下,有瘦弱渺小的身躯,为饥饿,苦痛,惊异,羞辱,欢欣而颤动。” 她对饿着的两岁女儿说,“我们今天有吃的了。等一会有卖烧饼的来,妈就买给你。”她欣慰地更加紧捏着掌中的小银片,声音低微、悲凉地发抖,默默地抬眼看着破旧屋顶

以上的天空。 第二次颤动,是在多年后,她已是一个垂老的女人,她的两岁的女儿,已长大成*人,结了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还是在那个小屋内,可是,他们都怨恨鄙夷地看着她。因为他们认为是她让他们没脸见人,还以为是养大了女儿,其实是害苦了她,让她委屈一世,还要带累了他们的孩子。 她听到这一切,她一怔,接着便平静,她开开板门,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在深夜中,在无边的荒野,在没有虫鸟飞过的高天,她想着她这几十年的人生,眷念与决绝,爱抚与复仇,养育与歼除,祝福与咒诅。她于是举两手尽量向天,口唇间漏出人|与|兽的,非人间所有,所以无词的言语。当她说出无词的言语时,她那伟大如石像,然而已经荒废的,颓败的身躯全面都颤动了。这颤动点点如鱼鳞,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 这个女人,这个母亲,一辈子的人生,就浓缩在这颤动中,无比地凄凉绝决,从而更让人心中那股痛恨薄情寡义的焰火越烧越烈。 鲁迅散文集《野草》读后感(二) 在小学时冲着先生大名才买来的《野草》,也以为读大先生的书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就不分囫囵的通读过一遍,很为半懂不懂,我也不求甚解,轻松并愉快的合上书,感叹自己又是读了本名著。那时也只会留意《雪》,《风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野草》──鲁迅的散文诗 散文诗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体,既具有诗的美质,又不受格律的拘限,而能享受散文的散漫自由。在中国古代,《庄子》或《楚辞》的个别断片,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小赋,如《小园赋》、《枯树赋》之类,约略近之。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文体形式毕竟是从异域移植过来的。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产生,从发表的作品看,当始于1918年,基本上与新文学运动同步。一批诗人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等人都曾有过尝试性写作,却十分幼稚。鲁迅的《野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他写过几首新诗,确是不押韵的,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诗人。当他善感的心灵受到触动,或身在大苦闷中而意欲作诗的突围时,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是适宜的。在写作资源方面,无庸置疑的是,他接受过尼采和波德莱尔的影响,用他的话说,是摄取了“‘世纪末 ’的果汁”。尼采是旧轨道的破坏者,一生与“庸人”作战,著作多用箴言集成;波德莱尔写人间“罪恶的圣书”,没有尼采似的强者的力,而竟陷入颓唐。两人在鲁迅这里构成一种奇异的结合,他以一个东方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吸纳了代表日神与酒神两种完全相悖的原质,使《野草》充满内在的张力,虽然篇幅有限,却显得更博大,更深遂,更富于瑰奇的色彩。

鲁迅从来视生命为第一义,重视无数个体生命的保存、充实和发展。他的小说和杂文,就是面对生命遭到压迫和残害所作的抗议性言说。《野草》同样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度关注,不同的是更多地从客体返回主体,是作者对于生命的一个自我眷顾与反思。他明白地把世界分为“身外”和“身内”两部分,个体生命于是成了黑暗的承担者,或竟至于是黑暗本身。《野草》有两组词:人与兽,友与仇,爱与不爱,生与死,形与影,梦与醒,过去与未来,等等。它们不可分割地共同构成为一种关系,一种境遇,一种选择,概括起来就是:绝望与反抗。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鲁迅毫不讳言在他看来乃是实有的黑暗与虚无,却又认为,不是没有可能从反抗中得救。希望在这里被悬置起来了,反抗成了唯一可把握的现实。反抗若从外部看,或许是快意的,如《这样的战士》,有一种热情昂扬的调子。但是,更多的是一种挣扎,带着时间的重负和精神的创伤,如著名的《过客》,它有着加缪的《西绪弗斯神话》一般的意涵,却显得更加悲壮。如《复仇》,如《颓败线的颤动》,如《死后》,

鲁迅野草读后感三篇

鲁迅野草读后感三篇 鲁迅野草读后感(一)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几遍了,头脑仍然一片空白。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那就是:旷野,荒原,燃烧。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也不想翻书去求证。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野草》的解读,虽然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并且会让我了解到诸多关于革命、荒诞、存在、本体等等之类的伟大意义。我并非不承认或者不赞同人们的看法,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深恶痛绝之感。因为是读后感,因此就减去了学术上的种种规范,说话可以相对放肆坦诚,所以下面我将张口胡言乱语了,请诸君做好心理准备。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从而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这样事情就变得有趣了。我很喜欢《野草》,也很尊敬鲁迅先生,他文中所显示出来的荒原意识让我的神经异常活跃和兴奋,以至于在阅读时我完全沉浸在里面的场景里了。不过这个场景仅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并非是鲁迅先生在写作时头脑所浮现的场景。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理解,我总是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抵达。这个世界它不应该属于任何一个时代,或者局限在任何一个意义,它因为具有无限的扩张力而无法用言语表达,只能

感受。我也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该具有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外,还有一个世界它从未展示,那就是荒原。虽然我们可以根据鲁迅先生的文字进行荒原的场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我们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鲁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个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极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别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认识自己心中的荒原。在这里我并不是说人们对鲁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种吹捧,我也相信人们对它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与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我只是想告诉自己,人们对《野草》的无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个小小的角落。问题在于,人们都想极力让别人去认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这种想法将归结于严密逻辑的胜利呢,还是思维空间过于狭小的悲哀?也许根本就无法回答。 上面的说法或许过于武断。人们会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荒原?什么是旷野?这些词从哪儿来?具有什么样的实际意义?不得而知。太过于抽象了,我们压根无法触摸,又何来的理解?不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们把它摆在那又有何用?如果大家非得这样刨根问底,我就只好沉默了。不过我仍然在想,“燃烧的荒原”是否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且不管别人如何想,我先第一个赞同。确切来说这是一种梦境,或者说这种梦境与我心灵深处的梦境是相通的,所以我特别有感觉。觉得特别的兴奋和有意义。说到这里连意义也是抽象的了。我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念头。这也许就是《野草》在我这里所产生价值,一个抽象的价值,一个抛开了时代和现实意义的价值。我相信这个世

鲁迅野草中的经典句子摘抄大全

鲁迅野草中的经典句子摘抄大全 1、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2、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野草》中的《秋夜》

3、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4、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6、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7、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8、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9、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10、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1、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野草》中的《雪》

关于鲁迅野草中的好词好句

关于鲁迅野草中的好词好句 好词: 伶仃,憔悴,肃杀,诀别,嫌恶,笑柄 好句: 1、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野草》中的《秋夜》 2、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3、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4、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5、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野草》中的《雪》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6、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7、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8、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野草》中的《秋夜》 9、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10、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1、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1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野草》中的《雪》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今天,我非常高兴地来到文学殿堂,在这里就鲁迅的《野草》这部作品与大家交流,我分3个问题讲:一、《野草》的产生;二、《野草》的生命哲学;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一、《野草》的产生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

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于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五年后,鲁迅曾经这样说明自己写作《野草》时孤独寂寞而又不断求索的心境:“后来《新青年》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只因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所以技术比先前好一些,思路也似乎较无拘束,而战斗的意气却冷得不少。新的战友在哪里呢?我想这是很不好的。于是印了这时期的十一篇作品,谓之《彷徨》,愿以后不再这模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自述,包含了关于自己的《野草》、《彷徨》与他那时“荷戟独彷徨”心境之间的关系,它们所产生的思想情绪的根源,也说明了散文诗《野草》里那些小感触,隐含着怎样一种沙漠里走来走去的孤军奋战者的痛苦与沉思,它们是与叙事书写不同的内在情感世界哲理化了的结晶,一种深层情感意识的艺术凝聚与升华。《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

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_自言自语_野草_和_且介亭杂文_的比较

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 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 ——《自言自语》、《野草》和《且介亭杂文》的比较 张梦阳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鲁迅前期的《自言自语》、中期的《野草》、后期 的《且介亭杂文》的艺术比较,研讨和探究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及 其成熟过程、发展轨迹。作者认为笔调上经历了平直-婉曲-幽深,色 调上经历了平白-绚烂-淡然,节奏上经历了急板-行板-缓板,形成了 鲁迅所独有的文体。文学作品须讲究文体,鲁迅正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 一“文体家”。 关键词:鲁迅 散文语言 艺术发展 文体 鲁迅首先是文学家。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所以鲁迅的艺术世界,虽然范围甚广,包括文学、美术、书法、碑刻、电影、图书装祯、封面设计等多种领域,但主要是语言艺术的世界。他的美学思想也主要呈现在这里。对这个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对鲁迅文学作品的鉴赏、研究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鲁迅文学语言的揣摩、体悟和鲁迅文学美学思想的探索,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通过鲁迅前期的《自言自语》、中期的《野草》、后期的《且介亭杂文》的艺术比较,研讨和探究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及其成熟过程、发展轨迹,以推进对于鲁迅散文语言艺术的认知。 ·122·

论鲁迅散文语言的艺术发展 一、笔调:平直-婉曲-幽深 1980年初,孙玉石、方锡德从1919年的《国闻周报》上,发现了鲁迅的早期佚文《自言自语》 1。这是一组散文诗,有些篇目是《野草》的雏型,但与《野草》相比,就显得逊色多了。可见即使是鲁迅这样的伟大作家,也经历了一个艺术发展过程。 笔调是行文的格调,最能显露作家的功底。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最为重要的,不是章法的整与散,也不是结构的严与松,而是笔调。过去散文研究常常争论什么“形散而神不散”,其实并没有深入到核心中去。我认为,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最重要的是笔调,也可以称之为语气系统,决定了整篇作品的基调和品位。譬如我一直景仰的文学评论家黄秋耘先生在《且说开端》 2中就说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初稿的开头是“奥布浪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后来在前面加了一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加上这样一句富有哲理性的话,立即引人深思,耐人寻味。以至全书的调门和后来安娜的悲剧结局,都有了定音。 其他经典,如罗曼·罗兰用“江声浩荡”一语,作为《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开端;梁斌以“平地一声雷”,为《红旗谱》开场,都为全书定了调,真是别具匠心。 长篇小说如此,短篇小说也是这样。鲁迅《伤逝》的开头是: 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孤独者》的开头是: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契诃夫《恐怖》的开头是: 我活在世上,一辈子恐怖过三次。 ·123·

鲁迅野草好词好句

鲁迅野草好词好句 导读:好词好句好段鲁迅野草好词好句 好词 1、笑柄嫌恶 2、憔悴诀别 3、肃杀伶仃 4、记忆犹新难以言传 5、言谈举止冷酷无情 6、笨嘴笨舌四肢乏力 好句 1、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2、绝望正与希望相同,大恨恰恰是大爱的起点。 3、我以这一从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4、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祥,遍身有大光辉,然而我知道他是魔鬼。 5、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6、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

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7、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8、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9、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10、假使一个人的死亡,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就比全死了更可怕。 11、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 12、当我幼小的时候,本就爱看快舰激起的浪花,洪炉喷出的烈焰。不但爱看,还想看清。可惜他们都息息变幻,永无定形。虽然凝视又凝视,总不留下怎样一定的迹象。 13、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14、我的心分外地寂寞。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读《野草》有感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读《野草》有感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读《野草》有感 315班郭子英 我与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怎么说也相差了将近一个世纪,但我对他抱有崇高的敬意。当然,也同样包括对他的。 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在五年级时,母亲为我买了一本《朝花夕拾》。当时的我,自然看不懂题目的意思,更别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体会到了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这是在任何中所没有的,除了鲁迅先生的外。 “我热爱野草,却憎恨以这野草为装饰的地面。”他是一位战士,以笔为武器,直刺向人们的心灵。他的,不仅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反映出了一个时代。那一个离我遥远,又仿佛触手可及的时代。鲁迅先生热爱着他的野草,却憎恶那以野草为装饰的路面。他情愿那野草枯老,因为以此证明,它还存活过......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

分明的人。 如果问我鲁迅先生的性格,我只能片面地回答:他的确是一个珍惜愤怒的人。是愤怒,让他弃医从文;是愤怒,让他在中国最荒唐的年代写下了最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当然也是愤怒,让他站在了文坛的最顶端,造就了一代文豪。 鲁迅先生是战士,是一位“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战士。他挥笔写下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宣言。但他也有柔情之时。是社会的黑暗让他回忆起儿时的一切。长妈妈、闰土、百草园、三味书屋......无一不令人唏嘘。但这,也让我看见了一位有血有肉的鲁迅。 我敬仰着鲁迅先生的人格,更敬仰着他的。完全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感情的最真实的流露,不像冰心那样刻意,也不像老舍那般温情。他有的,那个时代也有。仿佛黑暗中的微光,指引着人们从近代走向当代。鲁迅先生毫不掩饰他对世事的质疑,对孤独的感受、率真、坦诚地倾诉了他写作的缘由。正如他所言:“这喊声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院系:科技学院 班级:07汉文一班 姓名:马梦婷 学号:2007185424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的一部散文诗集,里面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在写这些散文诗的时候,作者不想太明显的表现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让读者一读就懂,因此他在文章中多次运用了意象和象征的表现手法,来向世人展现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内心世界。《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意象象征 《野草》是1927年北新书局出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通读《野草》,里面有一个支配全书的主题,第一是韧性战斗的哲学,第二是反抗绝望的哲学,第三是向麻木复仇的哲学。这些人生体验的哲学,就构成了鲁迅在《野草》中孤军奋战的一个启蒙思想家那种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鲁迅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野草》用一种特殊的结构把意象世界组织和建构起来,既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又作出自己对于生命的回答和选择。在这些回答中,意象成为将体验外在化的特殊结构方式。它比普通的叙述语言更能体现现代人体验和精神的繁复深邃。 《秋夜》是《野草》的开篇,诗人通过自己所寓秋夜的描写,创造了一个复杂的意象群。《秋夜》中有很多意象即:1枣树的意象:墙外的两株枣树,不但是鲁迅寂寞孤独感的体现,也是他对自己婚姻不满,沮丧无奈的复杂心情的形象体现。那株被着力描写的枣树,是诗人的自喻,表现了诗人的睿智、坚韧、顽强的反封建主义的斗争精神;而另一株未被提起的枣树,则是暗示诗人的妻子。2秋夜的意象:这是诗人对封建传统婚姻的批判。在秋夜意象中,喻体的“使人们仰面而不再看见”“奇怪而高”的天空,所喻指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封建婚姻。包办婚姻从外表看郑重其事,大摆筵席好像是对青年男女婚姻的一种关心,

鲁迅《野草·墓碣文》赏析

鲁迅《野草·墓碣文》赏析 《墓碣文》写于1925年6月19日,发表在同年6月22日《语丝》第32期上。这一时期的背景是“五卅”惨案发生,“女师大风潮”骤起。“五四”落潮了,鲁迅思想上却又一次陷于彷徨,但跟十多年前的那次抄古碑却截然不同。从鲁迅这时的行为来看,他关注“五卅”,支持女师大学生的斗争,特别明显的是敢于跟许广平这样的女弟子交往通信。语言和行为中,都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情绪上苦闷较之十多年前的那一次似乎也减少了很多。即使是造坟造塔借以埋葬自己的过去,也可以看出其中闪着几分灵动和鲜亮,这是一种积极的思考。 《墓碣文》全文共十二小段,连题目带落款不足350个字。可分为三节:一至四段为第一节,五至九为第二节,后三段为第三节。 全文是写梦中的奇遇。这个梦境让人感到惊奇、阴森、诡秘。是鲁迅思想上的困惑在百思难解的情况下,思想游离于身体之外,幻想解脱现有苦厄而产生的超现实的解析。梦中的“我”正对着墓碑,读着上面的碑文。这里有个问题,这是谁的墓碑?这个祭文又是写给谁的?如果没有人能说出一个很肯定的答案,笔者的设想是这墓碣是鲁迅为自己设的,这碑文也是写给自己的祭文。墓碑乃沙石所制,说明无异于其他的墓碑,似乎质地要疏松,易于分化:“剥落很多,又有苔藓丛生”,说明年代似乎不短。这是鲁迅先生的假想,墓中的“我”死后多年,尚存留于人世间的“我”给死去的“我”写墓志铭。从仅存残留的碑文来看,这还是一个追述往事、剖析思想沿革的过程。所以我们说,鲁迅先生以此种方式来对自己的过去思想进行反躬叩问。 按常理来说,碑文的正面要概述死者的生平,交代死者一生的主要成就或事件。鲁迅先生用这么隐晦的语言要交代什么呢?于此,诸多的研究者确实已经达成共识:鲁迅是在交代自己思想的变化和发展。碑文的第一段有两句话,四个主题词,属于正反相对。“浩歌狂热”对“中寒”,“天上”对“深渊”,“一切眼中”对“虚无”,“无希望”对“得救”,一般的研究者也把这对立的思想作了区分,前者非鲁迅所有,后者属于鲁迅自我陈述。就此也就可以看到鲁迅思想的矛盾、阴暗和空虚,其实鲁迅先生自己也是这样解释的,此前两个月在写给许广平的信里,先生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事实上,这正是先生真实心境的吐露。“中寒”的意思也不是“得病”的意思。鲁迅确实“感到了周围环境的冷冽”,其中就不乏在“冷冽”之下的鲁迅所特有的冷静清醒的思考。“无希望”是在特定时代下众多人的真实感应,按鲁迅的思维“一个转身”,即可“得救”,相反相生,这又是有希望。这段话的意思应该是,在别人为革命浩歌狂热的时候,我却看到、感到了一种危机和忧虑:在别人看来自以为是在享受天堂盛宴的时候,我却看到了深渊里的罪恶和丑陋:在别人充实的眼里,我满眼看到的是虚无:当别人感到毫无希望的绝望时,我却看到了希望并得救。这样前三个方面的内容,印证了通信中的“黑暗和虚无”,而最后一个方面充分表明了鲁迅对现实、对思想乃至命运的不止息的“抗战”。许杰先生持有这一观点,笔者以为这是可以解释得通的。 碑文的第二段的两句话,游魂化为口有毒牙的长蛇,是一种象征性的比喻,确属一种“毒气和鬼气”,在剧烈地噬啮着自己的灵魂。它们“大如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他们使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并“终以殒颠”。于此可以看到鲁迅思想深处的空虚冷漠对其健全的灵魂和思想的影响及危害。严酷的剖析,预示着惨烈的斗争,精神的自赎自救是多么的痛苦,它是以牺牲整个的生命为代价的。鲁迅先生正是徘徊在力图打破这种矛盾的心情之下,内心矛盾及其复杂。他为了突破精神上的束缚,以生命作为代价,进行精神的救赎,这种精神真的让人敬佩。 “……离开……”,是一个独词段,是碑文残落而仅存的文字。其含义不是“鲁迅曲折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资料讲解

鲁迅《野草》的语言 艺术

鲁迅《野草》的语言艺术 摘要:鲁迅作品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而不乏诙谐,富于浪漫气息。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也以他独特的风格刻画了时代。《野草》展现了鲁迅的生命张力和人格魅力,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是一部诞生于特殊时代的作品,无论从文体上还是从内容上,它都承载了特殊的、不可磨灭的意义。本文意在研读《野草》,穿越时空与鲁迅对话,与鲁迅所在的时代对话,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鲁迅《野草》深刻思想语言艺术 引言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伟大的白话文著作,二十三篇散文诗中每一篇都有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而这些深刻的思想是通过独特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说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和他的深刻思想是分不开的,这是《野草》研究者们的共识。若要读懂《野草》中的思想,首先要探究《野草》的语言艺术。 一 野草是具有深刻思想的散文诗。 国家的衰弱,外族的欺凌和自身的痛苦遭遇等种种原因使鲁迅一直在追求和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他怀着一种努力但并不苛求结果的精神寻求对现实社会的审美。这是《野草》深刻思想的根源。是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时代决定了他要作为一个斗士,不断的自我抗争,实现自身的价值。《野草》对“韧性战斗”、“反抗绝望”及“复仇哲学”等的描摹,既是鲁迅“个人精神的开掘和显现”,也是具有深刻现实感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悟。[1](p50-55)在笔者看来,是一个个看似分散的思想碎片构成了《野草》的灵魂,这些篇目看似分散,实则不然,因为鲁迅先生的呐喊,奋斗,斗争,抗争,对自我价值的追问,对社会的追问,对家国天下的深刻思考,从始至终,一以贯之。林语堂说鲁迅“与其称文人,无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 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应该可算是鲁迅张扬个性、顽强斗争的“一副活形”了。[2](p16)如果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站在今天看鲁迅,他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就像我们的国歌一样,无论他历经了多少沧桑,他的灵魂依然存在并且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鲁迅先生

鲁迅作品赏析

解读鲁迅 ---------浅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张赛12136233 计算机122 在绍兴文理求学,一定是不会避开鲁迅先生的,当初来到这所学校也有 敬仰鲁迅先生的因素在里面,这学期选修了这门课,虽听的不是太认真但 也学到了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别的故事,在此也要感谢王老师一学期以来 的辛苦付出。 从小到大,每个中国人肯定会接触到鲁迅先生的文章,说实话,我才疏 学浅,现在看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都觉得还是那么的拗口,但当王老师的 题目布置下来之后,我首先就想到了这篇文章,那我就选择这篇大家都比 较熟悉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浅浅的解读一下吧。 最先读到这篇文章是从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这篇文章能收录在教 材之中,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优秀之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是鲁迅先生1929年写的一篇他对自己童年丰富有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收 录于作品集《朝花夕拾》。通过这次的小论文学习,我有了一些不同于当时 的看法。 下面我就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内容上说一些自己的理解。 文章首先点出了“那时却是我儿时的乐园”,之后是对百草园一草一木、 昆虫飞鸟的精彩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叫天子忽然 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然后描写出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的趣味。”是对百草园景物的生动描写,把一个妙趣横生,欢乐有 趣的百草园展示在我们的眼前,之后又写了阿长妈妈对他说的关于“美女 蛇”的传说,充满了童趣。在描写完百草园的景物之后,又写到了百草园 的冬天,在雪中“拍雪人”与塑学罗汉的趣事,还有用闰土父亲传授给他 的捕鸟雀的方法来捕捉麻雀“张飞鸟”的趣事。对于百草园的描写是那么 的欢乐与有趣,就算是在无味的冬季,也因为雪而丰富有趣。我的脑海中 仿佛可以看到一个少年鲁迅在百草园中挖泥、捕鸟、欢乐奔跑的身影。 作为一名绍兴文理学院的大学生,我肯定会去鲁迅故居,会去百草园, 说实话,当我站在百草园当中,百草园在我的眼中是无趣的,可能在鲁迅 先生写这篇文章事的眼中也没有什么乐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写到“那时却是我儿时的乐园”,可以感觉到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之情,从草园变成乐园,孩童的眼中世界就是充满了趣味,童趣是人生的 宝贵财富。放开文章不说,如果我回到十岁,想想在百草园中抓虫捕鸟, 想必也一定能得到不少乐趣。我也拥有美好的童年回忆,读到《从百草园 到三味书屋》勾起了我对自己童年的回忆,我想起了我那时在一片竹林深 处的“秘密基地”,这可能也是回忆性文章的一个作用吧!每个人都有孩童 时代的“秘密基地”,鲁迅先生的“秘密基地”就是他的百草园。 说完了充满童趣、欢乐的百草园之后,我下面写一下我对三味书屋这部 分的看法。 在文章的转接之中,在鲁迅要被送往三味书屋的时候,他首先就是放不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论鲁迅《野草》中的意象与象征 内容摘要: 《野草》是鲁迅杰出散文作品,《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包含了鲁迅的思想,他独特的人生体验,以及他对残酷世界的批判,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野草》这部散文诗是成功的,它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丰富的精神世界,让我们了解他不为人知的感情生活,让我们向他的思想世界迈进了一步。 关键字:《野草》意象象征 鲁迅曾对人说过,他的哲学全在《野草》里。《野草》所表现的正是作为孤独个体的鲁迅的种种生命体验和认识。传统文化被冲击后与西方文化的交融构成其独特的思想基础;在极其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找不到希望的绝望;独自面对死亡而体验到的生命的荒诞和虚无……

《野草》是鲁迅最个人化的著作。《野草》也是鲁迅心灵的诗,揭示了鲁迅的个人存在,个人生命的存在,文学个人话浯的存在,相对多的露出了鲁迅灵魂的真与深。《野草》只属于鲁迅自己。在《野草》中,他将沉积在自己生命最深层的生命体验寄寓于《野草》的意象世界,正是意象富于隐喻、暗示、多义的特质,为鲁迅渴望表达的生命体验找到了最适合的诗化形式。而如何谈论与分析《野草》,应哲学、与象征艺术中论述。 一、《野草》中的生命哲学,哲学可以归纳于三点,第一是韧性战斗哲学,第二是反抗绝望哲学,第三是向麻木复仇哲学。 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同时在《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

鲁迅野草意象

微探鲁迅散文诗《野草》中的传统意象 内容摘要:意象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常用术语,被评论界广泛地解释诗 歌的文本特征。散文诗将诗歌与散文的特点相结合,在意象上具备了独特的美学特质:散文诗能够灵活、创造地使用语言,将散文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鲁迅文学核心有“吃人”、“沉默”与“荒原”三种意象,在《野草》中,也存在着三大意象:“美丽的精灵”、“冷硬讥诮的喜剧场”与“地火奔突的荒原之夜”。 关键词:精灵喜剧场荒原之夜 一“美丽的精灵” 作为散文诗的《野草》,是诗歌的激情与散文真切自由的结合,是最为恰当直接表现鲁迅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因此,在鲁迅的笔下,才有了“美丽的精灵”意象的存在。《好的故事》作为《野草》中独有的一篇暖色调作品,在这里鲁迅用抒情笔调描绘了一个诗化的世界,在这里有其它作品中少有的“许多美的人与美的事”,文章中多次提到“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等,这些都能够找到鲁迅故乡的影子。美丽的故乡,正是鲁迅笔下一个“精灵”般的意象。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幻想中原有的紧张消失了,灵魂得到了暂时的解放,如同在《社戏》中对童年记忆里豆子香味的回味。 《雪》是鲁迅笔下自然的“美丽的精灵”的集中表现的文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在这里,鲁迅将南北地域差异做了诗意化、心灵化的对比,而“雨”与“雪”两种在物理本质上相同的事物却产生了想象性重构。在南方的雪的世界里,有着“青春的气息”、“血红的宝珠山茶”等,这个雪的世界

是温暖的、湿润的、美丽的,但也是易变的、不长久的,没有一个自由翱翔的生命气质的传达,最终那可爱的雪人,“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这是粗粝博大的灵魂与高傲快乐的精灵。这也是鲁迅心中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而这些雪又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雨是温柔的,而北方的雪是狂放的,然而无论是温柔还是狂放,都是鲁迅心中“最美的精灵”。 二“冷硬讥诮的喜剧场” “冷硬讥诮的喜剧场”是鲁迅作品中重要的组合意象群。在《野草》中,鲁迅不但在枣树形象等许多具体的意象之中,具有一种社会批判之感,他在《死后》、《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用故事性、形象性与梦幻般的场景,凸显出生命的荒谬与不合理。在《死后》中,鲁迅通过梦的结构,借用超现实的手法对自己死后的情境进行了预想,“假使一个人的死后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那要比全死了更可怕。”为什么呢?怕“爱者”的伤心,更怕恨者的“快意”,怕自己成为“加添些饭后闲谈的资料”。在梦中,鲁迅虚构了一个多年前死掉的小伙子,跑到坟墓里向他推销明版的古书。这是一个荒诞的情节,无疑是喜剧的、冷硬的,在这里鲁迅将“死”也过程化与对象化了,毫无保留地坚持着自我批判性与他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于“影一般的死掉”,“连仇敌也不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这才宽心“快意”。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与外部文化语境之间的紧张与焦虑感。 在《立论》之中,鲁迅将目光深入到了人类的怯懦与虚伪的内心深处,以

鲁迅野草读后感

鲁迅野草读后感 篇一: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但是毫不起眼的它,却拥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本书收集了鲁迅先生所写的二十三篇散文诗,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等。文章的主题都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勇于战斗的精神。 这本书的题辞中,作者写道:“野草 , 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朽腐。”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野草既没有花儿的芬芳,也没有乔木的高大。而一旦有明火,野草就会被迅速点燃而烧尽。但是,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力永远是顽强的,它们从来不向危险低头。 作者还写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是我憎恶这以做装饰的地面。”这句话是有隐含的意思的。野草比喻无辜的中国平民,而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则比喻当时黑暗的旧社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老百姓的同情和对黑暗势力的憎恶。 如今,中国人民受欺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历史,记住野草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篇二:鲁迅野草读后感 《野草》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出版收散文二十三篇。作于1924至1926年间,有《秋夜》《影的告别》《雪》《风筝》等着名的篇目,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 鲁迅先生以独特的视角诠释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个夺去他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会遭践踏,将遭到删刈,直至与死亡而腐朽。我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为我自己,为友报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腐朽,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和腐朽更不幸。 《秋夜》是我喜欢的篇目之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打他们别人打剩下的枣子,现在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红粉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落了的当初满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身的很舒服,但是,有几株还低亚着,弧顶他曾打造的竿子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株,却也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空的天空,十天闪闪的鬼魅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圆月,使月亮窘得发白。作者笔下的秋从枣树写起,写秋后早熟的形态,又写月亮的窘白,给人一种凄清冷寂之感。 鲁迅先生文笔细腻而又不失大气。豪迈的情感他于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写的《腊叶》就有很好的表现。但今夜他却黄蜡似的叶躺在我的眼前,那眸子也不复是去年一般灼灼。假如再过几年,旧时的颜色在我记忆中消去,怕我也不知道他何以夹在书里

野草赏析介绍

野草鲁迅 秋夜 秋夜中的各种意像:天空是黑暗势力,枣树是富有斗争精神的战士,小红花是百姓,小青虫是有志气的青年。表明了作者对这些对象的态度。 影的告别 文章是鲁迅对自己的剖析,自己思想的交战。影是指代自己,而告别的是自己要摆脱的 方面。鲁迅一直对自己的“毒气、鬼气”不满意,所以不想让青年人去学习自己这方面的东西,这些气指的是自己对这个世界太过于批判,见东西太深。 求乞者 鲁迅通过写自己对求乞和布施的厌恶,写出自己追求超越物质的精神解救世界的观点, 对那些肉体的饥饿的布施只能给求乞者贪婪,而不能扶起他们的精神剂量。 复仇 一对裸男女,手拿武器,对峙在沙漠里。无聊的看客围满了,但是还没有出手。鲁迅就

是通过这样的诱,吸引了那些无聊的看客,到最后那些无聊的看客自动解散了。这就是一种对这些喜好热闹者的复仇。 5. 复仇(二) 写耶稣为了拯救以色列,把自己钉上了十字架时身边的各种人的表现,和耶稣当初对他们的嘲讽和最后因为肉体的痛苦甚于精神而失败地绝望。而所谓复仇者,则体现在受钉杀时对当权者的残酷与民众的麻木的玩味上,较永久地悲悯他们的前途,然而仇恨他们的现在”的精神上的优越感,虽然在最后的肉体毁灭的痛楚中败落 希望 鲁迅的希望指什么很难回答,因为这篇文章是在五四之后,是在见很多青年沉沦之后写 的文章。他说的希望是虚妄的,自欺的,更多的是失望,绝望。但从中也看出了鲁迅对青年人曾经充满了希望,但这种失望或者绝望是一时的,希望之歌还是会继续的 雪 鲁迅在此散文中描写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写出朔方雪的不美艳、不粘连、在凛冽的 天宇中纷飞、旋转,这正是孤独的战士的写照。

风筝 风筝是鲁迅接近现代教育的一篇给我们教育事业的很大的启发,他告诉我们要尊重孩子 的创造性,不能对孩子的兴趣和奇怪的想法进行磨灭,对孩子纯洁的愿望进行扼杀使他非常内疚。 好的故事 这个美好的故事只是发生在梦中,当梦一醒来,发现现实和梦的距离是如此遥远。极力 描写这梦的美好是为了突出现实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是对儿时记忆的回顾。 过客 全文的中心是:“不,我还是走好”过客与老人、孩子的对话中显示了自己对自己目标 的坚决,虽然前方是坟墓,虽然不知道确切的要到哪里去但是这个孤独的战士还是选择了继续往前走,坚持求索的迫切心情展露无遗。 死火 作者用自己超然的想象力描述了一朵死火被冻结在冰谷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