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2003年第10期(总第285期)

教育研究

EDU CA T I ONAL RESEARCH

N o.10,2003

General,N o.285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

李 蔚

[摘 要] 心理健康的研究,不应该仅以非正常人的心理状态为研究对象;只单纯地从医学角度,以满足于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只局限于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这是远远不够的。心理健康依赖于社会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的定义,并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心理学家是从积极的、由意识控制的、有方向、有强度、对他人负责和认知性质等维度来阐述心理健康问题的。

[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学家;心理健康观

[作者简介] 李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088)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定义因为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所以很难统一起来。

(一)世界卫生组织(W HO)的心理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 HO)的宪章中规定“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性完全处于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指生病或是体弱。健康是不管种族、宗教,政治信仰和经济状况如何,是人人赋有的基本权利。”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如下10条:1.精力充沛;2.乐观处事;3.睡眠良好;4.适应能力强;5.能抵抗一般性疾病;6.保持标准体重;7.眼睛明亮;8.牙齿完整;9.头发有光泽;10.肌肉皮肤弹性好。不难看出,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包涵了心理健康的。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定义来看,所要求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上,首先是没有疾病;其次,对社会适应上处于最佳的良好状态。不能不说,这一思路尚处在一种被动地、消极状态下的定义。依这一思路,日本学者高木四郎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以人的心理方面为对象,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出现,从而以增进心理的健康为目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我国有些学者也同样是这一思路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学不仅仅是为了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一门学科;而且是研究怎样积极增进心理良好状态的方法,怎样实现这些有效方法的一门学问。”应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二)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们已不满足于消极保持心理的正常状态,只局限于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从积极方面研究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从成熟的、正常的成人那里研究心理健康,而不是从精神病患者那里研究心理健康问题。

下面简单介绍七位学者的心理健康的定义。

1.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 llpo rt)认为:健康的人并不被潜意识所控制和支配,健康的个体是在理性的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指引这些活动的力量是完全能够意识到的,并且也是可以控制的。健康的心理是摆脱了过去的压抑,心理健康的人是被当前的以及指向未来的紧张和期望所指引的。

人格的核心是希望、志向和理想。这些目标激发人格成熟,并使之理解当前应如何发展。奥尔波

特写道:“拥有长远目标,对于我们个人的存在来说,被看作是主要的”,“正是它,把人从动物中区分出来,把成人和儿童区别开来,而且在许多情况下,也把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辨别开来”。

心理健康的人总有一种穷追不舍的意向性,由此可以统一和整合着整个人格。然而,人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被问题和冲突所困扰,处此情况下,人格可以通过整合其指向完成目标和意向的各个方面,而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穷追不舍的意向性,使之增加个体的紧张度(ten si on level)。某些动机理论(包括弗洛伊德)宣称:人主要是减少紧张,追求轻松舒适。奥尔波特认为:减少紧张只是部分正确,饥渴要吃喝以减少饥渴的紧张;劳累了,休息以消除疲劳。然而,当人的肚子饱了,恢复了体力,那么人又会有新的需求活动。

心理健康的人,会抛开例行公事而追求新的经验,他们进行冒险行动,探索新事物。而这些活动都引起紧张。因此,奥尔波特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新紧张所创造的经验和冒险,人得以成长。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人总是在不断地追求新的目标,为实现目标又总与紧张水平相伴而行。心理健康者要善于调整动机,发展新动机,去代替老动机的位置,以便保持人格健康。他举例说:如果一位妇女培养子女成长是她压倒一切的目标,子女成长的各发展阶段上要完成一系列的副次目标——儿童期训练生活自理、上学以后要培养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当她的培养子女长大成人的目标已经实现,她必须找到新的兴趣和理想,她的精力必须重新确定方向。由此,奥尔波特提出组织能量等级原理。

心理健康的动机理论还有一个掌握和胜任原理。这个原理认为,对于健康人来说,在平庸水平上或者只在适当的水平上执行或完成任务,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要在努力满足实现动机目标时,力求、渴望尽可能地完成的更好。

心理健康的人是向前看的,是充满希望的、乐观主义的。他们自觉地、审慎地规划未来;他们有长远的目标和理想;他们尽全力地忘我学习和工作;在困难面前会勇敢迎接挑战;他们会在紧张中创造经验或冒险突破重要难关而完成任务。

一个人愈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工作、活动,他的心理就会愈健康,承认自己的一切,包括优点和缺点,他既不孤芳自赏,也不妄自菲薄;面对挫折他不会丧失心理健康的活动能力,不为忧虑、恐惧吓倒。这些人是高度现实的人,有稳固的自我意向和自我同一,有自尊感;能够坦率而无条件地表现爱,有安全感,以及有给生活提供意义和方向的目标和目的感。

2.荣格(C.G.Juong)认为理想的心理健康是有意识地指挥和引导潜意识的力量。有意识和潜意识的领域必须一体化;两个侧面应当任其自由发展。荣格观察了大量精神病人之后,认为几乎所有人的痛苦和绝望、无意义感、无目标感和无意思感,都起源于与人格的潜意识基础失去了联系。他认为,这种失掉联系,是由于我们日益相信科学和理性对生活指引的原因造成的(荣格这一观点与几十年后罗杰斯的观点是对立的)。

荣格认为,能使意识和潜意识一体化,就实现了个体化或自我现实化,就达到了自我中心,这一过程是一种自然的过程。那些真能达到自我中心顶点的人,就是心理成熟和健康的、纯粹的、完美人性的人。

把荣格的心理健康观所需的各种理论和观点,统一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实际上就是个体化的过程。

(1)心理健康天然追求的目标就是个体化。所谓个体化就把自我中忽视了的潜意识的侧面找回来,要勇敢地、坦率地、没有保留地正视潜意识;要倾听、接受并遵照潜意识告诉我们的东西,就是说要注意和留心我们的幻想和梦想;通过我们的写作、绘画或其他表现形式表达这种“创造性想象”的东西。荣格把这种个体化的过程解释为“这也含有成为一个人自己的自我的意思。因此,我们可以把个体化转写为‘达到自我中心’或‘自我实现’”。荣格认为个体化目标是极少能达到的目标。

潜意识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不是说潜意识控制了人的一切,只是允许它们表现出来与意识处于同等地位,让意识与潜意识具有均等的调控强度。

(2)扭转青年时期的物质性的目标以及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的那种人格特征。这就是取消青年时期的心理状态,包括一种态度(内倾或外倾)和一种机能(感觉、直觉、思维或者情感)占主导地位。个体化就是要使这些机能或态度在人格中处于平衡状态。人到中年会有两种变化:第一个变化

是人格面具的消失或废除。尽管可以戴上公共的人格面具,但一定要清楚地知道,它并不代表我们的真实本性。我们必须成为我们自己。第二个变化就是我们必须成为清醒地认识到动物影迹的所有力量的(破坏性的和建设性的)人,也就是理解和接受我们本性中的阴暗面,兽性的、原始的冲动,诸如破坏性和自私。这并不是屈服,只是承认它的存在。

(3)心理健康的个体化的人是自我整合。人格的一切方面是一体化的和协调的,再也没有什么态度或机能占主导地位。

(4)心理健康的个体化的人是自我表现的。一般地说,个体化的人也能认可和容忍人性。这是因为个体化的人对集体潜意识(全部人类经验的仓库)是如此坦率的,所以他们对于人的状态有更深刻的意识和更大的容忍。因此,健康的人可能觉得更深入人性。

(5)心理健康的人有认可未知和神秘事物的特点。个体化的人不仅仅是理性的创造物,也是潜意识、非理性的因素进入意识。所以,他们很重视梦想和幻想,当然也不放弃运用理性和逻辑,他们把有意识的过程与潜意识的力量揉合在一起。

3.在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罗杰斯(C.Rogers)的人格体系中,有一个假定的单纯的动机,即:“一个基本的需要”,就是保持、实现和提高个体的各个方面,体现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成长因素,最初几年,更多地指向生理方面(食物、水和空气)。实现在推进和提高人的成熟和发展,这个成熟过程,从新生儿在大小和形态方面的变化开始。这个进程要求极大的努力。罗杰斯认为,实现的倾向作为一种推动力量,比痛苦和斗争要强有力得多。而且,也比随着痛苦而来的停止发展的驱动力强烈得多。生理水平上的实现倾向,实际上是不可阻挡的;它把个体向前猛推,从成熟的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迫使他(她)进行适应和生长。

从中可见,实现倾向的生理方面并非减少紧张而舒畅宽松,而是在实现中的斗争和坚持,使人们接触到更多的紧张。生活的目标,不单独保持体内平衡或高度的舒适和安逸,而是成长和发展。人们的方向是向前的,指向增进机能复杂性目标。实现的特点从生理方面转向心理方面,随着成长就集中到人格上来。

自我一旦出现,也同时出现了自我实现的倾向,这是一生中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目标。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成为自己的过程,自我实现是受社会力量决定的。

自我实现的第一个特点:健康人格不是人的状态,而是过程,是“趋势,而不是终点。”自我实现是不断进行,且永无止境,因而它不是凝固的、固定不变的。这个目标指向未来的方向,引导个体前进,并分化和发展自我的各个方面。

自我实现的第二个特点:自我实现是困难的,有时还是痛苦的过程。它包括持续不断地考验、紧张和刺激人的各种能力。由此,人就沉浸于而且展现出深刻而丰富的情绪和体验之中。罗杰斯也把快乐看成是努力自我实现的副产品;快乐本身不是目标。自我实现的人使生活丰富多彩,有挑战性,而且富有意义,但是,他们并非任何时候都是欢快的。

自我实现的第三个特点:自我实现者永远以自己的本来面目显现在你的面前,他们并没有隐藏在假面具后面。自我实现者并不遵循行为的习俗惯例,也不对不同情境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他们摆脱了由他们的社会或他们的父母所强加的期望和禁令;他们的成长超越了这些规定的范围。但是,他们并不是寻衅性的、对抗性的或蓄意破例的。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他们能在非限制性的社会法令和准则之内,作为个体而活动。

4.德国精神病学家、人格心理学家弗洛姆

(E.F romm)认为人格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因此,心理保健应该是社会根据所有个体的基本需要来适应群体,而不是个体去适合社会。因此,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社会成员的问题,而是社会满足人的需要达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弗洛姆认为,人有一种天然的追求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倾向,只要有机会这种天然倾向就会兴旺起来,引导人们充分地发展这种潜能。如果,社会力量与天然的成长倾向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导致非理性的行为,即病态的社会制造出病态的人。

心理健康依赖于社会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健康的定义,而且,定义也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不同。例如,19世纪和20世纪

初期,储蓄和贮藏行为、勤俭持家的行为被认为是恰当的或合情合理的。当到了20世纪60~70年代,经济结构依赖于持续不断的消费,于是高消费、分期付款即赊购成为一种时尚,而视那些只讲省吃俭用,一心想储蓄的人是缺乏心理健康的人。

弗洛姆提供了一幅关于健康人格的清晰画面。这种人富于爱,具有创造性,有高度发展的推理能力,能够客观地理解世界和自我,拥有稳固的同一感,与世界相处得很好并扎根在世界之中,是自我和命运的主体或动因,而且摆脱了依赖联系。

弗洛姆把健康人格称之为创造性定向,这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会最充分地运用人的潜能,最现实化。所谓定向:是指已确定了的态度或观点,它包括对生活的一切方面,对世界上的人、物和事件,以及对自我的智力、情绪和感觉的反应的态度或观点。

5.美国当代心理学以人本主义为方向的所谓第三势力的先驱之一马斯洛(A.M aslow)认为极度健康的人(自我实现者)有更高级的需要:实现他们的潜能和认识并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不是力求补足缺失或努力减少紧张,他们的目的是扩大和丰富生活经验,在现有的生活上增进快乐和欣喜。他们的理想是通过新的、挑战性的各种各样的经历增加紧张。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有成为具有完美人性,实现他们全部潜能的“超动机”。这个动机是“特性的成长,特性的表现、成熟和发展。总之一句话:是自我实现。”

马斯洛提供了一个关于人性的乐观主义理论,并声称人人都有形成的能力。这就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的人是和蔼、正直、诚实、热心的人。这些极端心理健康的人,似乎在许多方面都是完美无缺的:在理解和承认自己和别人方面;在自然性和自发性方面;在关心和同情人类方面;在容忍别人方面;以及在他们承受和控制社会压力的能力方面。

马斯洛也发现了他认为极端心理健康的人,在他研究的群体中只找到了极少数的几个人。他认为大多数人都有不幸的童年体验,这些体验阻碍了自我实现。成为自我实现的人,必须能进行大量的艰苦工作,有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

人们一旦自我实现,他们就在高级动机水平上运转。自我实现的人就超越了一般需要水平,而对特殊的东西的追求和期待,就会以一种自然、平常的方式对待一切,由此也就改变和展开了他们的潜能。

6.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兰克(V.F rank l)认识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选择他们行动的能力。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们也能够保存精神自由的某种残余、自主性的某种片断。他认识到人可以失掉他们重视的任何东西,但最基本的人的自由例外:即选择对于我们命运的反应态度或方式的自由,选择我们自己的道路的自由,是个例外。

我们能够保留决定我们生活结局的最后权力。这种精神自由的成分不可能从我们身上拿走,它给人生提供意义和目的,如果没有了它,也就没有生活下去的根据。弗兰克认为忍受痛苦是为了活下去,但是,只有人在受苦中发现某种意义,才能达到幸存下来的目的。

弗兰克关于心理健康的观点,强调意义意志的重要性。这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对生活意义的需要和发现生活意义的特殊的治疗技术。

其次,另两个支柱——意义意志和生活的意义,是说我们持续探索需要,探索一种能向我们生活提供目的的意义。如果人们越是能超越自己——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而是把自己献给一种事业或献给一个人——我们就越能成为完美的人。这应该是健康人格发展的最终标准,人们只有超越自己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而提供我们生活的意义感和目的感,不可能是别人——父母、配偶,还是国家,只能是自己。一旦找到了它,就坚持下去。我们必须负责地、自由地正视我们的生活条件,并从中找到目的。生活经常向我们挑战,而我们的应答不是说说、想想,而应该是行动,在生活中发现意义,并公之于众。

弗兰克认为,缺乏生活意义的人就是精神病,他称之为意向性精神病。这种状态的特点是缺失意义、缺失目的、缺失目标和空虚。弗兰克对他在集中营的俘虏伙伴这样描述:“灾难使他在他的生活中再也看不出意义,没了目标,没了目的,因而也就没有了坚持下去的意义。不久他就死去了。”弗兰克认为:感到生活空虚状态是当代的普遍情况,特别是美国。

心理健康者愿意承担这种责任,尽管生命是短暂的,但充分利用着瞬息即逝的时光,做了他应

有的贡献。人生的意义是由它的质量评价的,而不是由是否长寿评价的。

弗兰克阐明,人要是有意地追求愉快,而却感到的愉快就越少。生活定向为追求快乐,就永远不会感到快乐。意思是说,我们越是把快乐作为目标,就越得不到快乐。这样的人是过分积极地追求快乐而导致得不到快乐的后果,他们不是把快乐作为探索生活意义(这里要注意操作程序和体验操作感受上)的副产品出现的。

追求自我实现上也是如此,越是经过追求自我实现,我们就越是达不到自我实现。因此,成为自我实现的惟一道路,是经由实现超出自我的意义的道路。所谓心理健康,就是前进的超出自我中心,达到超越自我,使自我全神贯注在意义和目的上。这时,自我就会自动地和自然而然地被实现和现实化。

7.德国人珀尔斯(F ritz Perls,1893-1970)本人并未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或特点,但从他对人格的研究、格式塔疗法的提出、人格的附加方面等来看,他的“此时此地”的人的本性的观点就是心理健康标准。

“此时此地”的人牢牢地建立在当前时刻存在的基础上。集中注意当前,这是惟一的现实。珀尔斯认为,对于我们来说,除了此时此地之外,不存在任何别的东西。过去已不存在了,而未来则尚未存在。我们关于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只是当前此时此地的一种感受。如果仍然生活在过去的人或者在今天就生活在未来的人,都有着不平衡的人格。他们生活在那种现在已不再是真实的,或现在尚未成为真实的时代中,正在为那种并不存在的时代而牺牲着现在。要认清,我们享有的惟一现实只是此刻,所以他们并不为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而向后看或者向前看。他们不是过去事件的俘虏,也不是关于未来幻想和想象的俘虏。他们的注意中心、意识和满意,依靠的全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一瞬间又一瞬间的生活存在。

心理健康的人,对于自己是谁,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可。珀尔斯认为人类活动的惟一规律就是:每一有机体都倾向于整体性和完满。而破坏这种整体性和完满的任何事物,对这个有机体都是有害的,而且会导致未完成状态。每一个人在自己内部,都有大量的未完成状态。因此,他满足了解而且承认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也意识到他们的潜能。他们是了解自己的能力,了解能干什么和能够成为什么,而且并不力求成为所不能成为的某种东西。他们并不坚持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达不到的理想和目标。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坦率而完全地,没有压抑或内疚地表达他们的冲动和渴望。珀尔斯认为,绝大多数人已被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的社会告诫,要抑制他们的冲动,结果他们都害怕表现这些冲动。然而,被压抑的冲动并未消失;它们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受挫折的进攻性可能表现为神经性痉孪;受挫折的竞争性可以表现为腐败的根源;压制下来的性欲可以表现出正当的礼貌,而受挫折的自主需要则可以表现一种或多种病态的憎恶。因此,不大健康的人不能表达他们本质的某些方面,而把它们投射到别人身上。心理健康的人毫无忧虑地让任何人了解他们在任何时候的情感、思想和欲望。

归纳上述各心理学家的心理健康观以及W HO对健康的定义可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并不是消极地维持正常状态,治疗、矫正和预防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一门学科,而是有意识控制自己,正确了解自己,立足于现在,朝向未来,渴望在生活中的挑战和新的奋斗目标,从而推动自我成长的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所探讨的内容完全涵盖于人格特征之中。人格(个性)是个人的心理面貌(行为和思想),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这里首先指明了人在认知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稳定特征,说它是意识倾向性,体现在个体上就是人格倾向性,它包括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此外,还有人格特征:气质、能力和性格。如此说来,心理健康无论从什么角度、范围论述都是说明个人的心理面貌。

所以,心理健康所研究的内容都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面貌之中。但是,并不等于人格这个个人的心理面貌的全部都是心理健康的内容。那么,二者又应如何区别呢?这要从心理健康的特点谈起。

二、心理健康的特点

心理健康的特点就是心理健康的特殊本质,对其他事物来说(如对心理面貌),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而本质就是事物(心理健康)的根本性质,是组成心理健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如果一个人总是不能正确看待和处理自己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是害怕人生历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各种生活事件,面对社会环境和生活变化总是无所适从、无计可施或无力应付,这可能就是心理障碍造成的后果。

所以极其简单地介绍了7位心理学家或精神病学家对心理健康的观点。从中既看到他们之间的不同,也看出了共同点。

(一)他们之间的差异

首先,学派不同:有精神分析学派,大多数是人本主义学派的。由于学派的不同,必然导致观点上的不一致。

其次,从研究对象上的差异来说,有从精神病学角度认识心理健康的,有多位是从人格心理学角度认识心理健康的。显然,人格心理学家是以健康人为研究对象,从而避免了消极因素的影响。还有的以极端健康的优秀人才为研究对象等等。于是心理健康观就有了荣格的个体化的人;奥尔波特的成熟的人;罗杰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弗兰克的超越自我的人和珀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等各自不同的主张。从这一意义上说,还不能有一个统一的心理健康的定义。当然,医学上的消极性质的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不足取的和过时了的。

(二)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1.动机和目标。奥尔波特认为,成年人的动机并不是童年动机的扩展与发挥,而是未来的计划和意向指引;弗洛姆认为,健康人以创造性、生产性的方式,满足心理需要;在马斯洛看来,任何人都有一种对于成为自我实现的人的动机要求;弗兰克的体系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动机,即意义意志;荣格则认为,人格是受潜意识支配和控制的,人所以有痛苦、绝望、无意义感、无目标感和无意思感都是由于与潜意识失掉联系;罗杰斯假定人的一个单纯的动机就是要实现和提高自己的各个

方面;珀尔斯的动机论就是集中注意当前,除了此时此地之外,不存在任何别的东西。

2.意识层次。荣格的心理健康的理想,是有意识地指挥和引导潜意识的力量。有意识和潜意识的领域必须一体化;两个侧面应当任其自由发展。除荣格主张有意识与潜意识二者兼有之外,其他几位都认为心理健康是受有意识支配的。如奥尔波特认为,人格的中心部分就是经过仔细思考过和有意的意向——希望、志向和理想,尽管他们强调的深度各不相同,但却是注重有意识的行为。

3.方向指引。所谓方向就是一个心理健康者是强调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显然,荣格是承认过去,受过去的影响至深,而奥尔波特、罗杰斯、马斯洛、弗兰克和珀尔斯都否认过去,至于现在,各家都承认,面对未来的观点又各不相同。

4.调控强度。奥尔波特的人格的意向性是增加个体紧张度的,他认为大多数心理健康者总有一种新的需求而寻求活动,无论是工作上不断地探索或增加业余爱好,人总是对新鲜事物和具有挑战性的追求具有持续不断的需要。弗洛姆是惟一把心理健康与幸福等同起来的理论家,即幸福是健康人格的组成要素,而不是它的一个附属的副产品(如奥尔波特和罗杰斯所认为的)。

5.认知性质。这一共同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认识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是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呢?还是按照自己想象的世界来描画世界呢?前者属于客观型的,后者属于主观型的。这也包括对自己的认识。二是体验,往往与自我定向的目标有关。弗兰克阐明,我们越是有意追求愉快,我们体验到的愉快就越少;生活定向为追求快乐,就永远不会感到快乐;越是把快乐作为目标集中注视它,越得不到快乐。相反,只按正常操作规程去做,快乐却以副产品形式出现。马斯洛的“高峰的”体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强烈的;另一种是温和型的。两种类型都是高度健康的。

6.对他人的责任。奥尔波特在人际关系上区分出两种类型:一种是亲密型、另一种是同情型。前者是对父母、子女、配偶和朋友。后者是指对人的基本状况的同情,如痛苦、恐惧、失败和热情等。弗罗姆的创造性的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知识等特点。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有更强的人际关系的能力。弗兰克认为对别人的关心应超越对

自己的关心。珀尔斯却强调只关心自己,不管他人。

参考文献:

[1]高野清纯.子どもの精神卫生[M].东京:教育出版社, 1981.1.

[2]孙昌龄.青年心理健康顾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20、22-23.

[3]杜?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03.

[4]G.W.A llpo rt.B eco m ing:B asic Consid era tions f or a P sy chology of P ersona lity,1955.51、67.

[5]G.W.A llpo rt.P a ttern and G ro w th in P ersona lity, 1961.250、127、114、283-284、290.

[6]C.G.Jung.Tw o E ssay s on A na ly tica l P sy chology,1953. 171.

[7]C.Rogers.A ctua liz ing f end ency in rela tion to m otives and to conscions m ess,M.R.Jones:N ebraska S ymp osium on M otiva tion,1963.2.

[8]C.Rogers.O n B eco m ing a P erson;A T herap ostπs v ie w of P sy chotherapy,1961.186、196、188、22.

[9]E.F romm.T he S ane S ociety,1955.37.

[10]A.M aslow.M otiva tion and P ersona lity,1970.135、159、153、156.

[11]V.F rank l.M anπs S ea rch f or M ean ing,1962.7、 - 、76、76、72.

[12]V.F rank l.T he D octor and the S ou l,P sy chotherapy to log otherapy,1965.64、66、43-44.

[13]F.Perls.Gesta lt T herapy V erba ti m,1969.

M en ta l Hea lth:D ef i n ition and Fea thers

L i W ei

Abstract:T he study of m ental health should no t be confined to tho se peop le w ith abno r m al m ental status.It is far from enough to study m ental health fo r the sake of passively keep ing no r m al m ental status o r p reventing and curing m ental diseases.M ental health is dependent on social nature,i.e.the definiti on of m ental health varies in ligh t of specific ti m e and space of certain society.T herefo re,p sycho logical researchers should have a co rrect outlook on m ental health and study m ental2health2related p roblem s in a po sitive,consci ousness2contro lled,directed,reinfo rced,concern2 show ing and cognitive perspective.

Key words:m ental health;p sycho logist;outlook on m ental health

Author:L iW ei,seni o r researcher at Ch ina N ati onal Institute fo r Educati onal R esearch(Beijing100088)

[责任编辑:朱珊]

心理健康有关概念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考虑到刻板印象的影响,例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应该选择女性,而不应该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一系列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状态)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 与社会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心理疾病,是一种病,是指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自己思维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心理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程度越厉害,心理疾病也就愈严重。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 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怎样的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标准的定义从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情绪正常,人格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而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新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的阴阳善恶。他们是那些能够自由、适度地表达、展现自己个性的人,并且和环境和谐地相处。他们善于不断地学习,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他们也会享受美好人生,同时也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不会去钻牛角尖,而是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心理健康的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整体健康水

平有重要意义。 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标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 (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4)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 (9)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 (10)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认识内外世界 学习心理学,可以加深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你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某些行为,这些行为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以及自己现在的个性、脾气等特征又是如何形成的等等。例如,学习了遗忘规律,你就可以知道自己以往的背单词方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了感觉的适应性,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学到的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到人际交往中,通过他人的行为推断其 内在的心理活动,从而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更准确的认知。例如,作为教师,如果你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条件,你就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收到良好的教 学效果了。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心理学除有助于对心理现象和行为做出描述性解释外,它还向我们指出了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人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自身和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调整,也可以通过改变内在外在的因素实现对行为的调控。也就是说,可以尽量消除不利因素,创设有利情境,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行为。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时,就可以运用心理活动规律, 找到诱发这些行为的内外因素,积极地创造条件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实现自身行为的改造。再如,奖励和惩罚就是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和改造儿童的不良行为 与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 我们上面已经提到,心理学分为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大部分,理论心理学的知识大部 分是以间接方式指导着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而应用研究的各个分支在实际工作中则可以直接起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育心理学的规律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或者利用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设计更合理的考试试卷等;商场的工作人员利用消费和广告心理学的知识重新设计橱窗、陈设商品,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如现在街上流行的"打折风"就是一个应用实例;再如经理利用组织与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激励员工、鼓舞士气,等等。这方面的应用很多,各位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工作中有意地加以体会和利用。 迄今为止,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把心理知识与自己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因为传统的健康观是不残废不生病即是健康。然而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却是:"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在这个定义中,健康的四个方面有三个都是心理的,心理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被摆到了突出的位置。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要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变态),与这三种心理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正常状态的个体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其次,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在发生了“生活事件”后。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中。在通常状态下,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例如我所教学生郭某,平时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担任班级男生舍长。可是临近升中考试时,因面临中考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自拔,为发泄心中郁闷,在一天的半夜竟然放声“高歌”,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休息,事后经我不断地说理引导教育,打开其择业心理症结,才认识到自己行为失当的错误。 学生心理的失衡原因颇多,更因其具有偶发性。所以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恶果的案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如“马加爵事件” 、“紫金中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因此,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其陷于不平衡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尽可能消除偏态或变态的不适应行为,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这样既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1)

一、心理概述 1、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1)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2)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人脑只是人的心理产生的前提,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必须依赖于客观现实。因此,心理的产生必须具备脑与客观现实两个条件。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主观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带有主体自身特 点的反映。对同样的客观现实,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往往反映各不相同。 能动性是指一定的个人或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它集中体现了人的心理(即意识)的主要特点。人有意识,能自觉确立目的,制定计划,调节行动,克服内部、外部的困难,达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目的。 2、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等统称为人的心理现象,通常分成两个方面,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主要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按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情、意。 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认识过程是引起人的情感与行动目标的基础,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与意志行动起着动力或阻力的作用;意志品质如何,又反过来对人的认识、情感和目标的实现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2)个性心理(一个人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反映,由个性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人在认识客观事物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仅有认识、情感、意志各种心理过程,还会表现出每个人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不同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差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点,就叫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能力与性格(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稳定地贯穿在他的全部行为活动中,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中的表现。性格表现着一个人的品质、道德行为和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界定

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界定 一、心理健康标准 1、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人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青年应该是精力充沛、反应敏捷、行为果断的,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2、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能够接受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在与他人交往中,能以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与集体和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 3、情绪积极稳定: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并能进行自我调节,迅速恢复到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他们有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4、意志品质健全:健全的意志品质表现为意志的目的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在学习、训练等任务中不畏困难和挫折,知难而上,持之以恒;需要作出决定时,能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还能够为了达到目的而控制一时的感情冲动,约束自己的言行。 5、自我意识正确: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

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 6、个性结构完整:心理健康人的个性特征是有机统一的、稳定的。如果知道一个人具有某些个性特征,一般就可以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怎样行动。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不是一贯的、统一的,则说明他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7、环境适应良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在人的一生中,内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有的变化还很大,因此要求人们对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适应性反应。而对变动着的环境能否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人的适应能力较差,环境一改变,就紧张、焦虑、失眠,有的人则适应能力良好,很快就能随遇而安。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只有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全面、准确的理解,才能正确地把握这一标准。 1、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地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2、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之间有一个广阔的过渡带,在许多情况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之间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国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更,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心理失衡现象。特别是像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都侧重于体制健康,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因此,这就需要对现在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首先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的情感,情绪,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医学对心理健康提出的标志是其一,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 我认为要提高大家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必须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普及教育,因为这对于他们将来的成材至关重要。因此,我自己总结了一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思想境界,树立科学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现在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的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力减退。 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社会情况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响。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等。这些心理问题日积月累就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概念 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健康概念的演进 (1)健康的生命观。 (2)健康的疾病观。 心理健康是衡量个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心理健康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心理健康,仅指正常心理下的心理状态和水平。 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不仅包括正常心理,还包括异常心理状态,是所有心理状态健康状况的统称。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世界卫生组织WH0的心理健康标准: 1.具有健康心理,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且有自知自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并能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受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脚踏实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有事业上的追求。 (二)国外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国外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马斯洛和迈特尔曼;奥尔波特;斯考特;弗罗姆等。 (三)国内学者的心理健康标准介绍: 在我国曾对心理健康标准作出了定义的学者有: 黄坚厚;严和锓;王效道;王极盛;王希永;李百珍;黄珉珉;郑日昌;林崇德;樊富珉;沃建中等。 四、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 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目前研究者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可以归类如下: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 3、主观经验标准。 4、生活适应标准。 5、心理成熟标准。 6、生理学标准。 在界定心理健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以下问题: 心理健康标准是多维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是一个从健康到不健康的连续体。 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结合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界定如下:(一)心理健康的总体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稳定乐观。 3、意志品质健全。 4、行为协调且适龄。 5、人际关系和谐。 6、人格完整独立。 (二)心理健康的基础性标准 1、有充分的个体安全感 2、有恰如其分的愉快感 3、有与事实相符的满意感 4、有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 5、相对和谐稳定的个性 6、有把握事物的基本能力 7、有积极稳定的环境接触 8、有符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三)升华性心理健康标准

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

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正常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大多与遗传(基因)相关。既能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经受各种事件的发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 心理健康的意义一 1.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指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指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关研究证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非常密切,某种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心理状况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研究,在生活节奏高、压力大的城市例如北京,高血压比例远大于其他城市。在医院有个科神经科,专治非身体原因而是由于心理原因形成的疾病,例如神经性胃炎、偏头痛、神经衰弱等,其实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和一定的暗示作用,大多数人是“心病需要心药治”。 2.对家庭、社会安全有着极大影响。 专家认为:我国目前人群中有86.4%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病人象患有感冒的病人一样普遍。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而其中80%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再看,有关资料显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提高,学生厌学、离

家出走、偷窃、抢劫,还有亲手杀死父母等极其严重的骇人听闻的事情常有 发生,例如前几年马加爵事件,这与他们的不健康心理都有着密切关系。 心理健康的意义二 1.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大量都是心理活动的,每个活动中还包括更细的分支,例如感觉里还包括注意等,这些都有科学研究成果,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道德品质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们在这些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的实践活动。认识这些规律不仅可以避免日常的误区,而且,可以运用这些规律更大程度开发学习效能。另外,每个年龄阶段都有其身心特点,比如青春期的高中生普遍情绪产生的频率和幅度都较大,如果不认识到这点,部分会极端的想是不是自己突然不正常了,还有部分可能会转为言行,引起冲突,造成人际困难,最终由于很大程度影响学习心境而影响学习效率。 2.开发情商更易成功 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超过智力水平。情商包括: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 力。在团队合作越来越得到重视的当今,企业领导者要的是最大程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才能的人才,而非阳春白雪式的才子、才女。因此,开发情商不仅是成功需要的,适应这个社会也是迫在眉睫的。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考核作业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英德市黄花中学华春晖序号172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本次的心理培训指导是我收获匪浅,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心理健康对知识教育的影响重大,我们作为教育系统的基线,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科技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也是同等重要的,这能促进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并且对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好处。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处于心理发展重要时期的中小学生,由于自主能力尚弱,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备受煎熬,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和学校校长、教师、家长要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以下

几方面的意义: 一、社会的发展和快速变动,要求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 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的影响从家庭方面来看,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有重大的影响,更别说“单亲家庭”,“问题家庭”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学校方面来看,激烈的升学竞争、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测验,学生的分数排位和教师不适当的教育行为等,都可能导致学生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不平衡状态中。从社会方面来看,社会上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色情、暴力以及非法电子游戏厅、不法网吧等,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刺激。因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的心理去认识社会,自我调控,尤为重要。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当今中小学生的学习比以前的孩子要紧张得多,还要面对许多消极的社会、家庭和道德等方面的现象,这些都会使儿童在心理上受到伤害。许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有求必应,生活上过度地保护和干涉,学习上过分计较成绩,而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漠不关心。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进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师的常规任务,它反映了能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在我班里有个女生,她做事的动作特别慢,作业总是完成不了,家长由于缺乏耐心,我跟学生说:“你是可以做到的,我相信你!”。跟她说

心理健康名词解释

心理健康知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从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是心理亚健康以及心理病态。心理健康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义,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二、进行心理健康诊断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标准的。不过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标准具体与客观。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当人们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三、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相配合,以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单位:明光市紫阳中学姓名:孙仲辉 国内多种调查提醒我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3万名中中学生心理状况的科学检测发现,32%的学生有心理异常表现;又据某种心理测检组检测,只有43%的中小学生自认为朝气蓬勃的,27%的学生认为有心理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首先是学习方面的问题,现在的学生中常有缺乏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的现象;其次是普遍存在不良性格和行为问题,比较突出的性格问题表现为依赖他人、固执任性,行为问题表现为讥笑别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再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面对难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受不了委屈、挫折。此外,在情绪、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明显的问题,有情绪问题的约占10%,人际交往方面突出的问题是自我中心,不遵守集体规则。 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导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确实存在问题,这是不容回避、不争的事实。而造成中学生这些心理问题,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不开。 (一)学校教育心理水平不高 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并且处于推动发展阶段。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心理咨询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或者作为点缀,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社会与学校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绝大多数人对此感到神秘和陌生。心理测量工具还有待科学化。个别辅导的方法如咨询还停留在一般的谈话,缺乏一定的咨询技巧,专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专业人员缺乏,也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较大的障碍。 另一方面,我国中学学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教师虽然基本上能够看到学生存在的问题,然而,大部分教师都将之视为品德或思想问题,用德育的方法来处理。如,把孤僻看作脱离集体,把焦虑看成患得患失,把性格内向看作不暴露思想,用简单说教和行政方法加以解决,因此教育效果非常差,甚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的意义 当前在全国,各级中小学都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小学普遍生根开花。对于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或“学校心理辅导”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现在,不少中小学已把举办“家长学校”或定期举行“家庭教育”讲座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以便更好地协调家长学校的工作。各级学校还组织心理辅导的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对于形成一种“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风气,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的现实意义。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需要,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团结稳定,学校正常运作,学生家庭幸福的预防针。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正常心理,纠正偏态心理,治疗变态心理,有着现实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处在心理机能迅速发育成熟的时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就是及时地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对症下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和不健康的心理学保持心理健康就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2)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 健康的心理对于学习、工作的效率起重要的作用,对竞赛技能的发挥更为重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朝气蓬勃,开朗乐观,学习和工作就有劲,效率就高。而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心神不定,思虑过多,不能集中精力于学习和工作上,既影响生活效率,也大大妨碍创造才能的发挥。 (3)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心理健康对于促进人的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发挥人类最大的聪明才智,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处在智力发展成熟和个性形成时期的中学生尤为重要。一个人重视心理健康,可使大脑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发挥大脑功能,有利于开发智力,充分发挥各种能力,有利于个性的和谐发展。 (4)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心理疾病的发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会注意防止和消除产生心理疾病的各种因素,以防止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人的心理疾病,大多数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因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施殿岐、龙立荣 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我国现实教育对此十分麻木,许多人仍沉湎于习惯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天天围绕升学圈子转,其结果造成学生厌学、惧学、意志力薄弱、经受不了挫折、缺乏远大理想、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等,甚至者患有神经与精神病症。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中学生存在心理困难人数约为20%,小学生约为10%。因此,把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已是刻不容缓。 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石,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它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面向未来的人才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 定向心理素质教育的实施,可把学生心理发展纳入健康轨道,使其从小就能正确认识自己,主动接受革命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自觉接受革命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与学校规章制度,并以意志力约束自己,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共产主义方向。 二、可开发学生智力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集结着150亿个神经细胞,其功能相当于一台10攩14攪的电子计算机,正常人的脑力够用三百万年。说明人脑蕴藏着极大的潜能有待开发,而唯有心理素质教育能担当此任,它能按照心理发展规律,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捕捉住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尤其是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智力发展,如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动机、健康而稳定的情感、坚定的意志、健全的个性等都能促进智力发展,使之走上成功之路。 三、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 心理素质教育可预测和治疗心理疾病,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研究表明,人在剧烈紧张情绪状态下,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消化停止,持续时间过久会导致人体某此器官和组织陷于不正常活动状态。而活泼开朗、乐观豁达等心理活动可使人的大脑皮层得到积极休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人体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四、可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需要加深对学生心理的了解 青少年是发展的个体,其心理特点具有发展性,多变性,可塑性。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大脑发育、语言发育、心理发育等关键期。要想做好学生教育工作,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了解他,才能帮助他。 学生成长的很快,转眼就长高,长大了,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或教育方法不对,师生双方都会感到痛苦,而且还会白白浪费许多精力与时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教师陪伴,需要指导,需要有人倾听学生的心声。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兴冲冲想跟教师谈一些事情,但教师都总是忙着做其它的事,叫学生等会儿再说,或者学生诉说一件委屈的事,没想到教师一听就发火、责骂,根本不去了解真正的缘由,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沟通就会发生问题。每当学生跟做教师的你说话时,你尽可能要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全神贯注地听学生说话,让学生觉得教师很在意听他说话,学生感到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很愿意说出自己心理的感受。 如教师经常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师生之间就很容易造成隔阂和对立甚至难以消除的敌对状态。教师要肯花时间、有耐性,做个有修养的听众,“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用心走进学生的世界,积极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发自内心的赞扬。鼓励学生,尝试着不去随意批评学生,只要教师耐心地这样去做,了解关怀接纳学生,学生就会很乐意和教师在一起,如此,拥有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并非梦想,学生也能顺利迈进向成功之路。 二、留心学生的心理求助信号 尽管为人教师者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但由于受生物,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一少部分青少年会出现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了解有关儿童心理障碍的知识,及时识别心理问题。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会在情绪、行为及生理方面会出现异常变化,这些外在表现,可以看作儿童心理求助信号。这些表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恐惧、焦虑,不愿上学,容易生气,敌意、想轻生(活着没有意思,度日如年的感觉,兴趣减少或多变、情绪低落)等,二是行为方面表现:离群独处,不与同年龄朋友一起玩,沉默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份活跃,暴力倾向,逃学、偷东西强迫行为。三是生理方面表现:头部、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早醒,入睡困难,耳鸣、尿频甚至全身不适而但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家长和老师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自己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而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 三、给学生更多的爱 人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与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等。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假如一个人从小严重缺乏母爱,也没有来自其他亲近的人与母爱同等的温暖和关怀,这个人就会产生“被爱的渴求”,同时,“爱”的营养缺乏,他就不能或很难学会积极的社会交往。因此,教师要从小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要倾听学生说话,如果教师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而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感到很孤独。仔细倾听学生的诉说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便加深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信赖和安全感,注意学生讲话的内容,并表达教师的理解和同情,不要对学生的感情或意见武断地表示否定的态度。同时,要公正的评价学生,有一些教师喜欢这样说:“你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据调查,在我国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日益全面和深入,对身体健康之外的心理健康也越趋重视。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谐,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当前,全国出现了许多起中小学生心理偏差的事故,引起了国家教委的重视。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给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通过情感的交流、情绪的疏导等活动化解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获得全面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现代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从容应对各种挑战与挫折,而且能使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轻松自然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预防、疏导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 4. 帮助学生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环境的能力,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5. 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6.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处理与异性及他人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 7. 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与心理品质。 8. 帮助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未来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选择和心理准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定义以及标准 心理健康: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结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下: 1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 智力是指人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的综合,是人在经验中学习或理解的能力、获得和保持知识的能力,迅速而又成功的对新情景作出反应的能力,运用推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因此,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甚至相对与同龄人,其智力总体水平较高,因而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的发挥了效能。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此外,一些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兴趣、爱好等也是构成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2 、情绪健康 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理愉快。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为情绪在心理变态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大学生的情绪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 (1)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信心,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 (2)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