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粒度WC粉对WC-6%Co-0.4(Cr3C2_TaC)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

不同粒度WC粉对WC-6%Co-0.4(Cr3C2_TaC)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

不同粒度WC粉对WC-6%Co-0.4(Cr3C2_TaC)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
不同粒度WC粉对WC-6%Co-0.4(Cr3C2_TaC)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毕业论文

(2013届)

本科毕业论文资料

题目名称:不同粒度WC粉对WC-6%Co-0.4( Cr3C2/

TaC)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学院(部):冶金工程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学生姓名:

班级:金属材料092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副教授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本科毕业论文资料第一部分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名称:不同粒度WC粉对WC-6%Co-0.4( Cr3C2/

TaC)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学院(部):冶金工程学院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学生姓名:

班级:金属材料092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副教授

最终评定成绩:

2013年5月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指导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阅书

I

摘要

采用粒度分别为5μm、3μm、1μm的三种粗、中、细WC粉并添加少量晶粒长大抑制剂Cr3C2/TaC,通过同样的的混料、压制、烧结等基本粉末冶金工艺制得三组WC-6%Co-0.4(Cr3C2/TaC)硬质合金试样,每组各三个试样。首先采用扫描电镜或金相显微镜观察三组试样的金相组织,然后用三点弯曲实验测定硬质合金试样的抗弯强度,再测试试样硬度,最后测量硬质合金试样的矫顽磁力。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和金相分析实验,找到了WC晶粒度及其均匀性对WC-Co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对于YG6硬质合金,抗弯强度随WC平均晶粒度增大而减小,粒度分布越均匀,抗弯强度越大;同时硬度和矫顽磁力也随晶粒度的减小而增大。

关键词:YG6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平均晶粒度;矫顽磁力

II

ABSTRACT

Using particle size is 5μm, 3 μm, respectively 1 μm three kinds of coarse, medium and fine WC powder and add a small amount of grain growth inhibitor Cr3C2 / TaC, through the same mixing, pressing and sintering of powder metallurgy technology made three group of WC-6%Co-0.4(Cr3C2/TaC) carbide sample, each set of three specimens. First three groups of specimens were observ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metallographic microscope, metallographic organization, then hard alloy specimen is measured by three point bending experiment of bending strength, and hardness test specimen, the measuring carbide samples of coercive force. By three point bending experiment and metallographic analysis, find the WC grain size and the uniformity of WC - Co in cemented carbide bending strength of the influence law.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in general, for YG6 cemented carbide,the bending strength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average WC grain siz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ore uniform, the greater the bending strength; Also on hardness and coercive force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ing of grain size.

Key words:YG6 cemented carbide;ending strength;verage grain degrees;coercive intensity

III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前言 (1)

1.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3发展状况与前景 (2)

1.4WC粉末粒度表示及分析方法 (2)

1.5硬质合金硬度 (3)

1.6抗弯强度 (3)

1.7矫顽磁力 (3)

第2章实验过程及方法 (4)

2.1实验原料 (4)

2.2实验设备 (5)

2.3试样的制备过程 (5)

2.3.1 湿磨 (6)

2.3.2 干燥 (7)

2.3.3 过筛 (9)

2.3.4 掺胶 (8)

2.3.5 压制 (9)

2.3.6 烧结 (10)

2.4试样性能检测 (13)

2.4.1 抗弯强度测定 (13)

2.4.2金相组织的观察 (15)

2.4.3矫顽磁力测定 (15)

2.4.4硬度的测定 (16)

第3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17)

3.1抗弯强度 (17)

3.1.1影响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因素 (17)

3.1.2 WC粒度对抗弯强度的影响 (18)

3.2矫顽磁力 (19)

3.2.1影响硬质合金矫顽磁力的因素 (19)

3.2.2 WC粒度对矫顽磁力的影响 (20)

3.3硬度 (21)

3.3.1影响硬质合金硬度的因素 (21)

3.3.2WC粒度对硬度的影响 (21)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5)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前言

硬质合金是以高硬度难熔金属的碳化物(WC、TiC、Cr3C2)为基体,以铁族金属钴(Co)、镍(Ni)、铁(Fe)为粘结剂,用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的在真空炉或氢气还原炉中烧结而成的一种多相组合材料[1]。硬质合金作为一种高效工具材料,自问世迄今70多年间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由小规模生产发展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硬质合金因为具有高弹性模量、高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的红硬性和耐酸、耐碱、抗氧化性以及低线膨胀系数等特性,使得它在当今的工具材料、耐腐蚀材料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因为它的耐磨性和极高的硬度,使得材料在500℃乃至1000℃的温度下也可以维持其性能不变。硬质合金的用途非常广泛,一般用于刀具材料等。

1.2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硬质合金的硬度随硬化相含量升高、晶粒变细而增大,粘结金属含量越大硬质合金的韧性越好,抗弯强度越大。本课题主要是研究WC粒度对WC-6%Co-0.4(Cr3C2/TaC)硬质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抗弯强度、硬度、矫顽力)的影响。

硬质合金可以根据WC平均晶粒度分为:超粗晶粒硬质合金,粗晶粒硬质合金,中晶粒硬质合金,细晶粒硬质合金,超细晶粒硬质合金;亚微米晶粒硬质合金,纳米晶粒硬质合金。

超细晶粒硬质合金抗弯强度的增强,其磨粒磨损性能和硬度的提高,是其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一般的超细晶粒合金都有高红硬性、高硬度、高耐磨性、高强度等性能,通常在高负荷和疲劳性能要求不高时使用。亚微米晶粒合金特别适合用于适当使用温度下的高应力磨损,而又要求锐利、刚性好的工具。

和细晶粒合金相比,粗晶粒合金具有更好的强度和断裂韧性,适合于在较高工作温度条件下使用。因此,制备矿用合金的趋势是增大WC晶粒度,降低合金的Co含量,这样就可以获得好的断裂韧性和强度,以及高温性能。

研究表明,在相同Co含量条件下,提高WC的晶粒度,可提高合金的硬度、矫顽力和断裂韧性同时也会降低抗弯强度。低Co粗晶粒硬质合金同时具有高的导热率、低的膨胀系数和较好的断裂韧性,因而能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同时合金高的热导率、低的热膨胀系数、好的高温磨损性能、高的横向断裂强度和高的断裂韧性性能有利于改善合金表面微观剥落与微观断裂,以及高温磨粒磨损等失效形式。通过研究可以充分了解不同粒度WC对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从而采用合适的WC粒度制造出满足客户要求的各种不同性能的产品。

1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3发展状况与前景

随着电子、宇航、现代军工尖端技术的进步,加工难度越来越大,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硬质合金向着超细粒度、高纯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4]。正是现代科研成果开发出的高新技术与设备在硬质合金生产上的应用,才使得涂层、超细等“双高”性能的优质合金得以问世并投产。

硬质合金是脆性材料,其硬度和强度之间存在着矛盾:硬度高则强度低,而强度高则硬度低。突破这一技术瓶颈,一直是人们努力的方向。研究表明,除组分本身的特性之外,硬质合金的微观结构,对其硬度和韧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国外新型硬质合金向超粗、特粗晶粒方向发展。它们相对于以往的中、粗颗粒硬质合金来说,在含有相同量的Co时,可以达到很高的断裂韧性与红硬性,并且体现出较好的抗热冲击性和抗热疲劳性能。而一般软岩的连续开采都是在极端的工作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它们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要求较高的冲压模和轧辊,它们也是不错之选,超粗和特粗硬质合金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1.4 WC粉末粒度表示及分析方法

所谓粒度就是以mm或μm表示的颗粒的大小,简称粒径。通常球体颗粒的粒度用直径表示,立方体颗粒的粒度用边长表示。对不规则的矿物颗粒,可将与矿物颗粒有相同行为的某一球体直径作为该颗粒的等效直径。分散体系和粉末中颗粒的粒度和比表面(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分散相所具有的表面积)决定着分散体系和粉末的性质,因此粒度的测量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中是一种最基本的测量。由于组成粉末的无数颗粒一般粒径不同,故又用具有不同粒径的颗粒占全部粉末的百分含量表示粉末的粒度组成,又称粒度分布[1]。因此严格讲,粒度仅指单颗粒而言,而粒度组成则指整个粉末体,但是通常说的粉末粒度包含有粉末的平均粒径的意义,也就是粉末的某种统计性平均粒径。

粉末粒度组成的表示比较麻烦,应用也不太方便,许多情况下只需要知道粉末的平均粒度就行了。由符合统计规律的粒度组成计算的平均粒径称为统计平均粒径,是表征整个粉末体的一种粒度参数。

对于粒度的测试方法应根据粉末粒度范围、颗粒的形态材质以及测试的目的等不同要求而确定。目前,粉末粒度的测试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测试方法:

①筛分法;

②显微镜法(SEM或TEM);

③离心沉降法;

④激光散射法;

2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5 硬质合金硬度

金属硬度检测主要有两类试验方法。一类是静态试验方法,这类方法试验力的施加是缓慢而无冲击的。压痕投影面积、压痕的深度或压痕凹印面积的大小会反应硬度的大小。布氏、韦氏、洛氏、努氏、巴氏、维氏的测试方法是静态试验测试法。应用非常多的是布、洛、维这三种,在检测金属硬度时一般都采用这三种。在产品检测时我们习惯用并且用的最多是洛氏硬度。此外,肖氏和里氏硬度属于动态试验法,这是因为在试验过程中,我们所施加的力是动态和冲击性的。对于大型和不方便移动产品的,我们通常用动态测试方法。这里对于YG6试样硬度测试采用洛氏硬度测试方法。

1.6 抗弯强度

硬度高、耐磨性好是硬质合金的主要特点,这些优点使得它被广泛用于冶金、矿山的开采、纺织、化工领域。但是材料脆性较大是硬质合金的主要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它的抗弯强度等性能。目前我们并没有在报刊发表有关硬质合金抗弯强度分散性研究的报道,但是我们了解到,材料的强度分散性会随脆性的增大而增大。在材料中的碳化物以及粘结相的种类和含量、热处理工艺、烧结工艺、组织缺陷会影响材料的抗弯强度。研究发现,材料表面状态和应力发布也会对硬质合金的抗弯强度造成影响。

1.7矫顽磁力

硬质合金中含有铁磁性物质钴,因而使硬质合金具有铁磁性材料的特性。用磁场将硬质合金试样磁化,去掉外加磁场后,合金中仍保留一定的剩磁,必须加一个方向相反的磁场,此磁场强度称为矫顽磁力。

影响硬质合金矫顽磁力的因素有碳化钨晶粒度、碳平衡、钴含量、研磨时间[9]。在晶粒度一定时,矫顽磁力随粘结相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当合金中的钴含量一定时,钴相的分散程度是影响矫顽磁力的主要因素,主要通过合金中的碳含量和碳化钨晶粒度起作用。当合金中钴相含钨量减少,并且碳含量增加时,矫顽磁力也会随之降低。在合金中出现含碳量不足的情况时,非磁性的脱碳相会生成 , 减少了磁性钴的含量, 并且使钴相的分散程度变大, 细化了碳化钨晶粒尺寸,从而矫顽磁力也随之增大。矫顽磁力也会随合金中钴相的分散度增大和碳化钨晶粒尺寸的变细而增大。最后,如果适当的提高烧结温度,可以使合金矫顽磁力降低。

3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4

第2章 实验过程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为了研究三种不同粒度WC 对YG6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混料、压制、烧结等基本的粉末冶金工序,得到硬质合金试样,磨制金相试样,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测定其抗弯强度、硬度和矫顽力。为了便于分析和提高试验的准确度,对每种晶粒大小的WC 硬质合金产品分别做三个相同的试样,分为3组,分别为牌号为YG6X (序号为1、2、3)、YG6(序号为4、5、6)、YG6C (序号为7、8、9)的三组9个试样。

实验所用的主要原料是WC 、Co 粉,其粉末的技术条件如表2.1、2.2所示,其次还有无水酒精、Cr 3C 2/TaC 晶粒长大抑制剂、成型剂(石蜡),有时还可以有CK 料、炭黑、油酸(起分散作用)等。

(1)混合料配比

钴粉:6% WC 粉:93.6% Cr 3C 2/TaC :0.4% 计算公式为:

100d x y

dwc dco

=

+ (2.1)

试中: d —合金的理论密度,克/厘米 3

d WC —碳化钨的密度(取15.6),克/厘米 3 d Co —钴的密度(取8.9)。克/厘米3

x — 碳化钨的含量,%; y —钴的含量,%。

由上式可以求得硬质合金YG6的理论密度为15.0 g/cm 3 模具尺寸为:6.1mm 6.1mm 42.4mm ??

所以单重M 0.610.6142.415.023.67=???=g 其中压制9个

单重M 23.679213=?=g ,所需WC 21393.6%199.4=?=g ,Co=12.7g

表2.1 WC 粉末的技术条件[2]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表2.2 Co粉末的技术条件[2]

表2.3Cr3C2粉末的技术条件

(2)配料原则为

①所使用的原辅助材料必须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按合金成分配料。

②按合金组织晶粒度要求选择原料粒度。一般根据的原则为WC原始晶粒度与烧结后合金晶粒度相等。

③碳氧平衡

如果WC的总碳不能满足配料要求,可采取在湿磨的混合料中加入炭黑或钨粉。加钨粉应按下列规则进行:钴含量大于10%,加钨粉量不大于1.2%,钨粉越细越好,粒度小于1~1.2μm。

(3)添加剂的主要作用[6]

①可以使碳化物晶粒的长大得到抑制,降低合金性能对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敏感性;

②降低碳含量变化对合金性能影响的敏感性;

③改变合金相成分和钴相成分,改善合金性能;

④可以提高合金的耐热性和抗月牙注磨损的能力。

(4)成型剂(石蜡)主要作用

①将难熔金属硬质化合物(碳化钨、碳化钽等)、粘结金属(钴粉或镍粉)及少量添加剂(硬脂酸或依索敏),经过配料,在己烷研磨介质中进行混合和研磨,添加石蜡的料浆,再经真空干燥(或喷雾干燥)、过筛、制粒、制成掺蜡混合料;

②掺蜡混合料经鉴定合格,经过精密压制,制成高精度压坯;

③压坯经真空脱蜡烧结或低压烧结,制成硬质合金。

2.2实验设备

实验中主要设备和仪器有行星球磨机,YH41-25C液压机,脱蜡烧结气氛控制一体炉,93—I 型矫顽磁力,洛氏硬度计,抛光机,8Vms-2000型金相图象分析系统。

2.3试样制备过程

准备实验所需样品原料,工艺流程如下:

一定量的WC、Co粉+酒精→湿磨→干燥→过筛→掺胶→压制成型→烧结→性能

5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6

测试 2.3.1 湿磨

湿磨的目的是将碳化物研磨至所需粒度,并与钴粉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充分均匀混合,并具有较好的压制和烧结性能。将按一定比例配好的由钴粉、WC 粉、晶粒长大抑制剂Cr 3C 2/TaC 等物料加入湿磨机进行球磨。在湿磨过程中,只有破坏并分散颗粒团聚,确保物料被充分破碎和分散,才能保证粉末组元之间的有效混合,为喷雾干燥制粒提供高质量的混合物料。目前,主要有滚动球磨和搅拌球磨这两种湿磨方式。此实验我们采用滚动球磨。

其中影响湿磨程的基本因素有: ①磨筒转速

球体的运动状态是随筒体的转速而变的。实践证明[1]=0.70~0.75n n 工临界时,球体发生抛落;=0.6n n 工临界时,球体滚动;0.6n n ≤工临界时,球体以滑动为主。球的不同运动状态对物料的粉碎作用是不同的。因而,在实践中采用=0.6n n 工临界使球体产生滚动来研磨较细物料;如果物料较粗、性脆,需要冲击时,可采用=0.70~0.75n n 工临界的转速。 球磨机的临界转速一般用下式表示[1]:

n =临界(2.2) 式中:n 临界----磨筒的临界转速,r/min ;

D ----球磨筒内径,m 。

球磨过程中,球磨机的转速必须小于临界转速,才能使研磨球不紧贴着筒壁转动而与筒壁产生相对运动。

②装球量

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装球量可以提高研磨效率。在转速固定时,装球量过少,球在倾斜面上主要是滑动,使研磨效率降低;但当装球量过多时,会使球层之间相互造成较大干扰,从而使球的正常循环遭到破坏,降低研磨效率。我们通常根据随球磨筒的容积来确定装球量的多少,装填系数是装球体积与球磨筒体积的比值,一般球磨机的系数为0.4~0.5,当转速增大时,其值可相应有所增加。

装填系数B =装球体积/球磨筒体积 (2.3)

③球的大小

通常筒中的球体大小会影响物料的粉碎程度。当采用的球直径太大或装球量不足时,会减少磨削面积和撞击次数,降低球磨效率;当采用的球体质量太轻,并且球的直径过小,则会使球对物料的冲击力变小[1]。

一般是大小不同的球的配合使用,球的直径一般按一定的范围选择:

(1/18~1/24)d D ≤ (2.4)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式中:D ----球磨筒内径。

因为材料的硬度会随物料的原始粒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通常选大一点的球。在一般情况下用5~10mm的硬质合金球研磨硬质合金混合料,选用10~20mm大小的钢球来研磨铁粉。研磨WC-Co混合料时用5~10mm的球,多数情况用12~18mm的球来研磨WC-TiC-Co。这里选用12~18mm的球来进行研磨。

④球料比

球与料的比例是研磨过程中应该十分注意的。当料的量太少时,会增加球体之间的碰撞几率,造成磨损增大;如果装料太多,会减少磨削面积,要得到同样细的粉料则会增加研磨时间,消耗更大的能量。

此外,不能把料与球装得太满,否则会降低球磨效率。通常是使球间的空隙填满并且使球体表面稍微掩盖住为原则,生产中一般采用3:1或4:1的球料比。

⑤研磨介质

湿磨介质必须具有很高的纯度,与混合料不发生任何化学作用,沸点低,一般于100%左右能挥发除去,且要求其表面张力小,不结团,无毒,无副作用,操作安全。通常采用的湿磨介质为酒精、丙酮、己烷。采用酒精时,一般固液比为1:3。具体采用何种湿磨介质,可根据生产厂家具体情况来选择。

⑥研磨时间

在各组元达到均匀混合以前,它们混合的均匀程度和碳化物颗粒的粉碎程度都随湿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合金的各项性能亦随之改善。但切削试验表明,较长的湿磨时间对YG6合金性能并无多大的好处。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过分延长湿磨时间则磨碎效率随之降低,碳化钨晶粒在烧结过程不均匀长大的倾向随之增大,因而使合金性能变坏。如果需要制取晶粒很细的合金,则必须采用粒度较细的原始碳化钨,或者添加其它碳化物。

根据上面的影响因素并且按实验要求设定湿磨时间、湿磨机转速等参数分别如表2.2所示。

表2.2 湿磨工艺

2.3.2干燥

混合料干燥与制粒的方法有很多,国内常用的有:振动蒸汽干燥、喷雾干燥、双圆锥器真空干燥、大锅真空干燥、Z型干燥器真空干燥、圆筒制粒、喷雾制粒、压团

7

湖南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制粒等。

其中喷雾干燥塔进行混合料干燥及制粒是目前国内外混合料生产厂家竞相选用的先进生产工艺[23]。喷雾干燥用于大批量生产,干燥与制粒一次完成。其优点是热效率高,干燥速度快,物料不被污染,出料率高,料粒细而均匀且稳定,流动性好,质软易碎,压制性能好。喷雾塔内温度是靠加热的氮气来供应的。用酒精作湿磨介质,一般喷雾干燥塔进口温度控制在180℃,出口温度控制在95℃,略高于酒精的沸点(82℃)温度。

但是根据我们现有的条件,我们选择的是真空干燥,真空度为780MP,干燥温度为115℃,干燥时间为3.5h。真空干燥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2.1所示:

图2.1真空干燥系统

2.3.3过筛

一般为了使混料变的松散,较快冷却,并且去除浆料在干燥时可能产生的少量氧化结块料和减少物料氧化可以通过过筛来改善。经过压碎、均匀化以及脱筛处理后才能通过正常压制获得“不脏化”的压坯。

本实验混合料选择过80目的筛,孔径20mm。称量筛后的粉末的质量,记录数据。

2.3.4 掺胶

掺胶是将增塑剂与粉末充分拌合,用来增加压制品的强度并且改善混料在压制时的成型性能,所采取的重要工艺过程。它会影响粉末的压制性能,并且可能产生“未压好”、“断裂”、“分层”等压制废品,还会因增塑剂的局部富集,产生“脏化”和局部“渗碳”。影响掺胶质量的有掺合方式、掺合前的准备、掺合工艺参数、溶剂排干和后继处理等无方面。

8

激光筛分粒度仪实验报告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仪器型号:Easysizer20 样品名称: PTA 样品折射率: 1.65 分析模式: polydis. 样品编号: 1000 分 散介 质: 水 拟合残余: 0.04 超声时间: 15s 介质折射率: 1.33 遮 光 比: 20.0% 测试日期: 7/15/2015 分 散 剂: 甘油 截断下限: 0.10 测试时间: 10:09:48 AM 分散剂用量: 1 截断上限: 500.00 粒度特征参数 D(4,3) 8.50 μm D50 6.93 μm D(3,2) 1.03 μm S.S.A. 5.83 sq.m/c.c. D10 0.21 μm D25 3.45 μm D75 13.17 μm D90 18.69 μm 0.1 1 10 246810 微分分布曲线 累积分布曲线 粒径(μm ) 微分分布(%) 图1. PTA 试样粒度分布图 20 40 60 80 100 累积分布(%)

结果讨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得到,该试样的体积平均当量直径D(4,3)为8.50μm,面积平均当量直径D(3,2)为1.03μm,比表面积为5.83sq.m/c.c.,注意本仪器得到的比表面积不准确,详细的比表面积值需要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得出,试样的中位径D50为6.93μm,D10为0.21μm,D25为3.45μm,D75为13.17微米,D90为18.69μm,粒径分布范围为0.11μm-28.22μm。同时该试样的微分分布曲线存在两个峰,分别在粒径为0.17μm和20.50μm,同时在0.94μm-1.04μm的范围内无粒径分布,两个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11μm-0.94μm和1.04μm-18.69μm,分布范围窄,凭借这几点可以假想该试样是由两种粒径分布集中的相同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 七.思考题 (1)超声分散的目的是要将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但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颗粒的破碎和团聚现象的发生。操作时应当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对于颗粒较细的物料,应当取用少量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但不超过5min,时间过少,颗粒不能充分分散,时间过长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的现象,第二,对于颗粒较大的物料,可取用较多量的试样,处理时间不应太短,时间不应小于2min,处理时间短,同样不能使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处理时间较长颗粒会由于相互碰撞而发生破碎,但颗粒较大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小颗粒,一般较短。 (2)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本实验采用Easysizer20型激光粒度仪,它采用氦氖激光器,发射633nm波长的激光,透过显微物镜放大,通过真空,发生单缝衍射形成多束光源,通过准直镜后形成一系列平行光打在待测颗粒上,发生光的散射,由于颗粒越大,散射角越小,颗粒越小,散射角越大,就可以分辨颗粒的粒径大小。再通过傅里叶透镜聚焦到光电探测阵列器上,就可以得到不同光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电信号,从而起到分辨物料颗粒的效果。同时光电探测阵列器还可以探测光的强度,某一粒径的颗粒浓度大时,在光电探测阵列器上特定位置的光信号强度也大,转换为电信号,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粒径的微分分布。这就是激光粒度仪测定物料颗粒大小和相应含量的原理。 (3)湿法分析的分散方法主要有加分散剂和超声分散 分散剂的原理是通过破坏溶液的表面张力,减少颗粒之间的团聚力,达到使颗粒相互分散的目的,常用的分散剂为酒精,当酒精的分散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使用六偏磷酸钠。但要注意,分散剂不会与溶液,颗粒发生化学反应,以及产生溶解溶胀的现象。 超声分散是一种物理的分散手段,它不会在实验中引入其他的物质,防止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影响,但同时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的分散能力有限,作用持续时间短,样品静置一段时间后便会发生沉淀和团聚。 (4)由于本实验采用Easysizer20型激光粒度仪,它的自动化程度高,设计合理,大大的避免了来自于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同时也规避了大量的人为操作的影响,它自带清洗,调节溶液遮光度功能,极大的保证了实验的重现性。因此,在试验中,应当做好颗粒的分散,

体育测量与评价 实验报告 2011-10-18

实验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 【实验目的】 通过标准化测量,了解人体的基本外部形态,包括身体量度、长度、围度指标,并计算出部分体格指数,对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体质水平进行初步评价。 【实验原理】 体格测量与评价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方法。体格是指人体形态发育特征,即是人体各个环节在空间所占的比例大小,它包括身体的量度、长度、围度、宽度。 【实验方法】 1.体重的测量 测量仪器:体重计 测量方法:体重计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受试者轻上体重计,立于中间,测试者待受试者站稳后取值。误差﹤0.1kg。 2.身高的测量 测量仪器:身高计 测量方法:受试者立正于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保持耳眼水平位。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误差﹤0.5cm。 3、胸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平静呼吸。按照围度测量要求(已发育女性置乳头上方第四胸肋骨关节处,其他人置乳头上缘),选择测量参照点,带状尺水平绕行一周于呼气之末、吸气之前读数。误差≦1cm。 4、上臂紧张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将左手掌心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测试者将带状尺绕行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一周后读数。误差≦0.5cm。 5、小腿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重心落于两足间,双肩放松。测试者将带状尺置于大腿臀大肌皱纹处水平绕一周后读数。误差≦0.5cm。 6、腰围的测量 测量仪器:带状(皮)尺 测量方法:测试者站在受试者的右侧和对面,将带状尺水平放在髂嵴上方3~4横指的位置(相当于腰部最细处)测量。误差≦1.0cm。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带尺的位置是否水平位。在受试者平稳呼吸时测量,不得俯身或挺腰。 7、足长的测量 测量仪器:足长测量器。 测量方法:受试者将足置于平底座上,足跟点紧贴后档板,脚侧靠住尺体,移动前档板,使标尺贴于趾尖点,然后读数。误差≦0.2cm。 8、足弓的测量 测量仪器:足弓测量器。 测量方法:受试者将足放平在底座上,拨动滑尺使下平面紧靠“足弓”,然后读数。 9、肩宽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干筛法数据记录筛分分析结果可按下表的形式记录 数据处理 粉体的均匀度是表示粒度分布的参数,可由筛分结果按下式计算:仪器设备及原料:标准套筛一套,目数分别为:20,60,100,140;200g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及操作: 称取200g河沙; 在最下面垫一张报纸,对组合好的套筛进行人工的震荡,震荡的较为充分时,再进行逐级的筛分。最后,依次逐级由上到下取下筛子再震动,用手判断是否分筛干净。 筛完后,逐级称量并记录数据。 回收河沙,整理实验台。 三.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记录表 粒度特性曲线 累积粒度特性曲线 从相应数据和图形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实验称取200g河沙,但筛分完毕为194.9g。原因:逐级称取的时候洒落了一小部分,同时筛子上面残留有一部分,另外实验称取

的是每级筛子上面的沙子,还有比140目更小的则漏在报纸上没有称取算入计重。 2.筛分前式样重量与筛分后各粒级产物重量之和的差值为5.1g,为筛分样质量的2.55%,实验进行正确,无需重做。 3.从粒度特性曲线分析,可以得出其曲线近似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少中间大的趋势,表明大颗粒和小颗粒的物料都相对较少。 4.从累积粒度特性曲线分析,可以得出目数小于60时图形比较平缓,表明粒径达的物料比较少;而在60-100目之间的图形斜率比较大,说明粒径在此、影响筛分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答:1.入筛原料性质的影响: (1)含水率:物料的含水率又称湿度或水分; (2)含泥量:如果物料含有易结团的混合物( 如粘土等); (3)粒度特性:影响筛分过程的粒度特性主要是指原料中含有对筛分过程有特定意义的各种粒级物料的含量。 (4)密度特性:当物料中所有颗粒都是同一密度时,一般对筛分没有影响。 2.筛子性能的影响: (1) 筛面运动形式; (2) 筛面结构参数;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体成分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身体成分测定的电阻抗测定法、皮质厚度测定方法; 2.了解和熟悉体成分的分析评价方法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1.电阻抗测定法 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导电的特性测试。电流传导速度越慢,表示身体所含脂肪越多。因此本测量通过无害的交流电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织时的差别来估算体成分。 2.皮脂厚度测定法 用皮质厚度推算人的身体密度,并将估算的身体密度带入公式预测公式,计算出体质百分比。 三、实验步骤 1.电阻抗测定法 使用仪器:体成分测试仪 测试步骤:a、测量身高、体重b、将受试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体重、身高等输入体成分分析仪才c、受试者赤足,两手、两足分别接触四肢电极,按操作步骤开始测量d体成分分析仪显示(打印)测试报告。 2.皮质厚度测定法 使用仪器:皮脂厚度计 测试步骤:a、估算身体密度:分别测试右上臂肱三头肌和肩胛角下(1cm 处)的皮脂厚度,代入体密度估算公式: 身体密度(男)=1.0913-0.00116x 身体密度(女)=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质) 四、注意事项 1.测试之前正常饮食,不要过饱或过饥。 2.测试前4小时内不饮用任何含有咖啡因等利尿的饮料,可在测试前2小时饮适量的水。 3.测试中尽量少穿衣物,勿带金属物品。

4.测试中保持直立、放松、稳定的姿势。 5.测试过程中不接触周围的人或其他物体,正常室温环境下测量。 6.皮脂厚度测试时赤裸测试部位,捏起皮脂时注意捏起部位的松紧度和深浅程度尽量保持一致。 五、实验结果 1.电阻抗法 体脂肪率为28.3% 2.皮质厚度测法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 根据公式:身体密度(女)D=1.0897-0.00133x(x=肩胛角下+上臂皮脂)体脂百分比Fat%=(4.570/D-4.142)*100% 可得:Fat=19.47% 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1.电阻抗法 根据体成分评定报告可得:体脂肪率为28.3%,为标准值;BMI为21.7,在正常值(18.5-23.9)范围内;腹部肥胖为正常,肥胖分布正常;基础代谢1201kcal,总能量代谢为1783kcal;体重控制需减掉0.9kg,脂肪需减掉0.9kg;综合评分为79分。 2.皮脂厚度法 肩胛下区:皮肤褶皱厚度男性为9.1-14.3mm,平均13.1mm;女性为9-12mm,平均为11.5mm,如超过14厘米可诊断为肥胖。 上臂部:男性均为18.1mm,如男性超过23mm,女性超过30mm为肥胖。 右上臂肱三头肌皮脂厚度为13.5mm,肩胛角下(1cm)处皮质厚度为13.5mm。因此,本人测试结果为正常。 由皮脂厚度测出的数据计算可得的体脂肪率(19.47%)与电阻抗法测出来的值(28.3%)有所差距,原因应为:a.皮脂厚度测试部位较为局限;b.两种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误差。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液相色谱的发展历史及最新进展 2 学习液相色谱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3 掌握液相色谱的操作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通过HPLC分离测定来对目标化合物的分析鉴定。 二、实验原理 液相色谱法采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利用物质在两相中的吸附或分配系数的微小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当两相做相对移动时,被测物质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的质量交换,使溶质间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放大的效果,达到分离分析和测定的目的。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分离不可挥发而具有一定溶解性的物质或受热后不稳定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已知化合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也确定了液相色谱在应用领域中的地位。 高效液相色谱可分析低分子量、低沸点的有机化合物,更多适用于分析中、高分子量、高沸点及热稳定性差的有机化合物。80%的有机化合物都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目前以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制药工程、食品工业、环境检测、石油化工等行业。 三、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亲和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 高效液相色谱至少包括输液系统、进样器、分离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 1 输液系统: 包括贮液及脱气装置、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洗脱装置。贮液装置用于存贮足够量、符合HPLC要求的流动相。高效液相色谱柱填料颗粒比较小,通过柱子的流动相受到的流动阻力很大,因此需要高压泵输送流动相。 2 进样系统: 将待测的样品引入到色谱柱的装置。液相色谱进样装置需要满足重复性好、死体积小、保证柱中心进样、进样时引起的流量波动小、便于实现自动化等多项要求。进样系统包括取样、进样两项功能。 3 分离柱: 色谱柱是色谱仪的心脏、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是对色谱柱的一般要求。商品化的HPLC微粒填料,如硅胶和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等的粒度通常在3μm、5μm、7μm、以及10μm。采用的固定相粒度甚至可以达到1μm,而制备色谱所采用的固定相粒度通常大于10μm。HPLC填充柱效的理论值可以达到50000/m~160000/m理论板,一般采用100-300mm的柱长可满足大多数样品的分析的需要。由于柱效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使色谱柱达到其应有的效率。应尽量的减小系统的死体积。 4 检测系统: HPLC检测器分为通用型检测器和专用型检测器两类。通用型检测器可连续测量色谱柱流出物(包括流动相和样品组分)的全部特性变化。这类检测仪器包括示差折光检测器、介

蛋白质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质测定方法——化学报告

蛋白质的检测 酚试剂法灵敏度较高 20~250mg 费时蛋白质在碱性溶 液中其肽键与 Cu2+螯合,形成 蛋白质一铜复合 物,此复合物使 酚试剂的磷钼酸 还原,产生蓝色 化合物 酚类、柠檬 酸、硫酸铵、 tris缓冲液、 甘氨酸、糖 类、甘油等均 有干扰作用 由上表可大致了解五种检测蛋白质的方法,下面以实验的形式进行详细阐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材料 (1)仪器:凯氏定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工作离心机、布氏漏斗、抽滤泵。 (2)试剂及原材料:牛奶、酸奶、豆浆、0.12mol/LpH=4. 7醋酸- 醋酸钠缓冲液、乙醇-乙醚等体积混合液、浓H2SO4 、40%氢氧化钠、30%过氧化氢、2%硼酸溶液、0. 050molPL标准盐酸溶液、硫酸钾- 硫酸铜接触剂、混合指示剂、标准蛋白溶液、双缩脲试剂、考马斯亮蓝G- 250试剂。 1.2 实验方法 (1)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将待测样品与浓硫酸共热,含氮有机物即分解产生氨(消化) ,氨又与硫酸作用,变成硫酸铵。为了加速消化,可以加入CuSO4 作催化剂和加入K2SO4 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入30%过氧化氢有利于消化溶液的澄清。消化好的样品在凯氏定氮仪内经强碱碱化使之分解放出氨,借蒸汽将氨蒸至定量硼酸溶液中,然后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记录,计算出样品含氮量。每个样品做三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2)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苯丙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含有共轭双键,使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吸收峰在280nm处,其吸光度(即光密度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此外,蛋白质溶液在238nm的光吸收值与肽键含量成正比。利用一定波长下,蛋白质溶液的光吸收值与蛋白质浓度的正比关系,可以进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紫外吸收法简便、灵敏、快速,不消耗样品,测定后仍能回收使用。低浓度的盐,例如, 生化制备中常用的(NH4)2SO4 等和大多数缓冲液不干扰测定,特别适用于柱层析洗脱液的快速连续检测,因为此时只需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变化,而不需知道其绝对值。 此法的特点是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干扰物质较多,在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对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故该法适于用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若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及核酸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的干扰。核酸的干扰可以通过查校正表,再进行计算的方法加以适当的校正。但是因为不同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紫外吸收是不相同的,虽然经过校正,测定的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此外,进行紫外吸收法测定时,由于蛋白质吸收高峰常因pH的改变而有变化,因此要注意溶液的pH值,测定样品时的pH要与测定标准曲线的pH相一致。取待测样品制成蛋白浓度大约在0. 1~1. 0mgPmL的蛋白质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对照标准曲线得出样品含氮量。每个样品做3次重复测定,取平均值。 (3)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中国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牌号及其化学成分

第一章中国工具钢和硬质合金牌号及化学成分 第一节碳素工具钢(1)中国GB标准碳素工具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GB/T1298-1986](表6-1-1) 表6-1-1碳素工具钢的钢号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钢号C Si Mn P≤S≤ T7 T8 T8Mn T9 T10 T11 T12 T13 0.65-0.74 0.75-0.84 0.80-0.90 0.85-0.94 0.95-1.04 1.05-1.14 1.15-1.24 1.25-1.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35 ≤0.40 ≤0.40 0.40-0.60 ≤0.40 ≤0.40 ≤0.40 ≤0.40 ≤0.40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5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0.030 注:1.高级优质钢(带“A”的钢号)磷、硫含量(质量分数):P≤0.030%;S≤0.030%。 2.钢中残余元素含量(质量分数):Cr≤0.25%,Ni≤0.20%,Cu≤0.30%。 3.用作铅浴钢丝的残余元素含量(质量分数):Cr≤0.10%,Ni≤0.12%,Cu≤0.20%,Cr+Ni+Cu≤0.40%。 4.要求检验钢的淬透性时,允许添加少量合金元素。 (2)中国GB标准碳素工具钢的交货硬度与淬火硬度(表6-1-2和表6-1-3) 表6-1-2碳素工具钢的交货硬度与淬火硬度钢号 交货状态试样淬火 硬度HBS压痕直径/mm淬火温度/℃冷却介质硬度>HRC T7≤187≥4.4800-820水62 T8≤187≥4.4780-800水62 T8Mn≤187≥4.4780-800水62 T9≤192≥4.35760-780水62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 篇一:筛分分析-实验指导书 粒度分布通常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它可用粒度分布表格、粒度分布图和函数形式表示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颗粒的粒度、粒度分布及形状能显著影响粉末及其产品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与其细度有关;陶瓷原料和坯釉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影响着许多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磨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等。为了掌握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和产品是否合格,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时取样并对产品进行粒度分布的检验,粉碎和分级也需要测量粒度。 粒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筛析法、沉降法、激光法、小孔通过法、吸附法等。本实验用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分布。筛析法是最简单的也是用得最早和应用最厂泛的粒度测定方法、利用筛析方法不仅可以测定粒度分布,而且通过绘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还可得到累积产率50%时的平均粒度。 一、实验目的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 ①了解筛析法测物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②根据筛分析数据绘制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 筛析法是让粉体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

干个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筛析法适用约20μm~100㎜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如采用电成形筛(微孔筛),其筛孔尺寸可小至5μm,甚至更小。 筛孔的大小习惯上用“目”表示,其含义是每英寸(2.54cm)长度上筛孔的数目。也有用l㎝长度上的孔数或1㎝筛面上的孔数表示的,还有的直接用筛孔的尺寸来表示。筛分法常使用标准套筛,标准筛的筛制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筛孔为1㎜的筛子作为基筛,也可采用泰勒筛,筛孔尺寸为0.074mm作为基筛。 筛析法有干法与湿法两种,测定粒度分布时,一般用干法筛分;湿法可避免很细的颗粒附着在筛孔上面堵塞筛孔。若试样含水较多,特别是颗粒较细的物料,若允许与水混合,颗粒凝聚性较强时最好使用湿法。此外,湿法不受物料温度和大气湿度的影响,还可以改善操作条件,精度比干法筛分高。所以,湿法与干法均被列为国家标准方法,用于测定水泥及生料的细度等。 筛析法除了常用的手筛分、机械筛分、湿法筛分外,还用空气喷射筛分、声筛法、淘筛法和自组筛等,其筛析结果往往采用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来表示颗粒的粒度分布。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颗粒百分含量(微分型);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与该粒径的关系(积分型)。用表格或图形来直观表示颗粒粒径的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 筛析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筛分结果受颗粒形状的影响较大,粒度分布的粒级较粗,测试下限超过38μm时,筛分时间长,

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皮褶钳测量皮褶厚度的技术;熟悉或了解生物电阻抗检测法。掌握体脂、体脂重和瘦体重的推算方法,分析评价体成分与健康的关系。 二、皮褶厚度法实验原理 人体脂肪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通常2/3存在于皮下,1/3存在于身体内部、脏器周围,皮下脂肪厚度与体脂总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皮褶厚度的测量不仅可以反映体脂分布情况,也可以从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推算出体脂总量。但反映全身体脂含量的程度受年龄、性别、总脂肪量及测量部位和技术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同年龄女性皮下脂肪要多于男性;同性别年轻人皮下脂肪要多于老年人。 三、实验器材 皮褶厚度计、酒精棉球等。 四、实验步骤 (一)皮褶厚度法 1.皮褶厚度计的校正 (1)皮褶厚度计指针刻度的校正:合上钳口,观察指针是否停在“0”位,如果不在“0”位,可转动刻度盘,使指针对准“0”位。 (2)皮褶厚度计压强的校验:指针校正“0”位后,再检查钳口压强是否合乎要求。将砝码挂于钳口,调整指针至红色标记刻度的15~20mm

范围内,此时皮褶厚度计压强保持在10g/mm2,若指针超过25mm,表明压力不足,须转动压力调节旋钮增加压力至15~20mm。反之,若指针不到15mm,表明压力过高,须转动压力调节旋钮至正常范围内。 2.测量方法 (1)受试者自然站立,暴露身体的右侧测量部位。 (2)测量时,检测者选准测量点,右手持皮褶厚度计,并将卡钳张开,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受试者测量部位的皮脂捏起,两指间相距3 cm左右。将张开的卡钳钳在捏起部位下方约1cm处,待指针停稳,立即读数并作记录,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取其均值,两次测量误差不得超过5%,以mm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记录。 (3)测量部位 ①上臂部:上肢自然下垂,在右上臂肩峰顶与尺骨鹰嘴突连线中点,肱三头肌的肌腹处,顺直捏起皮褶。 ②背部:在右肩胛骨下角的下方约1cm处,皮褶方向向外下方,与脊柱成45°角。 ③腹部:在脐的右侧2cm处,垂直于腹肌捏起皮褶。 ④髂部:髂脊上缘与腋前线交界处,方向向下前方倾斜。 3.计算身体成分 (1)计算人体密度:将皮褶厚度(mm)测量数据带入相应身体密度公式,计算身体密度值。

硬质合金牌号性能对照表

硬质合金牌号性能、应用推荐及牌号对照 合金牌号 密度 g/cm2 抗弯 强度 不低 于 N/cm2 硬度 不低 于 HRA 加工条件及用途 ISO 国际标准 YT15 11.0- 11.7 1150 91 适用于碳素钢与合金钢加工中,连续切削时的粗车、半精车 及精车,间断切削时的小断面精车,连续面的半精铣与精铣, 孔的粗扩与精扩。 P10 YT14 11.2- 12.0 1270 90.5 适于在碳素钢与合金钢加工中,不平整断面和连续切削时的 粗车,间断切削时的半精车与精车,连续断面粗铣,铸孔的 扩钻与粗扩。 P20 YT5 12.5- 13.2 1430 89.5 适于碳素钢与合金钢(包括钢锻件,冲压件及铸件的表皮) 加工不平整断面与间断切削时的粗车、粗刨、半精刨,非连 续面的粗铣及钻孔。 P30 YS25 12.8- 13.2 2000 91 适应于碳素钢、铸钢、高锰钢、高强度钢及合金钢的粗车、 铣削和刨削。 P20、P40 YS30 12.45 1800 91 属超细颗粒合金,适于大走刀高效率铣削各种钢材,尤其是 合金钢的铣削。 P25 P30 YW1 12.6- 13.5 1180 91.5 适于耐热钢、高锰钢、不锈钢等难加工钢材及普通钢和铸铁 的加工。 M10 YW2 12.4- 13.5 1350 90.5 适于耐热钢、高锰钢、不锈钢及高级合金钢等特殊难加工钢 材的精加工,半精加工。普通钢材和铸铁的加工。 M20 YW3 12.7- 13.3 1300 92 适于合金钢、高强度钢、低合金、超强度钢的精加工和半精 加工。亦可在冲击力小的情况下精加工。 M10、M20 YL10.1 14.9 1900 91.5 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弯强度,主要用为生产挤压棒材,适 合做一般钻头、刀具等耐磨件。 K15、K25 M10、M30 YL10.2 14.5 2200 91.5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弯强度,主要用来生产挤压棒材,制 作小直径微型钻头、钟表加工用刀具,整体铰刀等其它刃具 和耐磨零件。 K25、K35 M25、M40 YG3X 14.6- 15.2 1320 92 适于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淬火钢合金钢小切削断面高速精 加工。 K05 YG6A 14.6- 15.0 1370 91.5 适于硬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半精加工,亦适于高锰钢、 淬火钢、合金钢的半精加工及精加工。 K10

筛分析法测试粉体粒度及粒度分布汇总

筛分析法测试粉体粒度及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通常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它可用简单的表格、绘图和函数形式表示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颗粒的粒度、粒度分布及形状能显著影响粉末及其产品的性质和用途。例如,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与其细度有关,陶瓷原料和坯釉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影响着许多工艺性能和理化性能,磨料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等。为了掌握生产线的工作情况和产品是否合格,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时取样并对产品进行粒度分布的检验,粉碎和分级也需要测量粒度。 粒度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筛析法、沉降法、激光法、小孔通过法、吸附法等。本实验用筛析法和沉降法,以及激光法测粉体粒度分布。 一、实验目的 筛析法是最简单的也是用得最早和应用最广泛的粒度测定方法,利用筛分方法不仅可以测定粒度分布,而且通过绘制累积粒度特性曲线,还可得到累积产率50%时的平均粒度。本实验用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其实验的目的是: 1、了解筛析法测粉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2、根据筛分析数据绘制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 二、基本原理 1、测试方法概述 筛析法是让粉体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干个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筛析法适用于约10mm至20μm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如采用电成形筛(微孔筛),其筛孔尺寸可小至5μm,甚至更小。 过去,筛孔的大小用“目”表示,其含义是每英寸(25.4mm)长度上筛孔的数目,也有用1cm长度上的孔数或1cm2筛面上的孔数表示的,还有的直接用筛孔的尺寸来表示。筛析法常使用标准套筛,标准筛的筛制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筛孔为1mm的筛子作为基筛,以优先系数及20/3为主序列,其筛孔为

显微镜法测试粉体粒度、粒度分布及形貌-(1)教学提纲

显微镜法测试粉体粒度、粒度分布及形貌- (1)

实验二显微镜法测试粉体粒度、粒度分布 及形貌 一、目的意义 显微镜是少数能对单个颗粒同时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方法。除颗粒大小外,它还可以对颗粒的形状(球形、方形、条形、针形、不规则多边形等)、颗粒结构状况(实心、空心、疏松状、多孔状等)以及表面形貌等有一个认识和了解。因此显微镜法是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实用的测量方法,常被用来作为对其他测量方法的一种校验甚至确定的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 通过使用生物显微镜观察粉末的形状和粒度掌握: 1、制样方法及计算方法 2、数据处理 3、粒度分布曲线的描绘 二、方法实质 生物显微镜是透光式光学显微镜的一种。用生物显微镜法检测粉末是一般材料实验室中通用的方法。虽然计算颗粒数目有限。粒度数据往往缺乏代表性,但它是唯一的对单个颗粒进行测量的粒度分析方法。此法还具有直观性可以研究颗粒外表形态。因此称为粒度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 测试时首先将欲测粉末样品分散在载玻片上。并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通过选择适当的物镜目镜放大倍数和配合调节焦距到粒子的轮廓清晰。粒径的大小用标定过的目镜测微尺度量,样品粒度的范围过宽时,可通过变换镜

头放大倍数或配合筛分法进行。观测若干视场,当计数粒子足够多时,测量结果可反映粉末的粒度组成,进而还可以计算粉末平均粒度。 三、仪器与原材料 物镜测微尺、标准测微尺、生物显微镜、分散剂(酒精、环乙醇等)、玻璃棒、吸管粉末试样(雾化粉、电解粉) 四、测试方法 1、显微镜使用前的准备 将目镜测微尺放入所选用的目镜中,并将目镜和物镜安装在显微镜上,将标准测微尺(每小格10微米)置于载物台上通过旋转公降螺钉(注意:不得使物镜接触载玻片1),调节焦距标定目镜测微尺一格比代表的长度(u)。 2、样品的制备 用显微镜测试的粉末应经过筛分,否则由于粉末粒度范围过宽,测试中需经常更换物镜或目镜,不仅造成测试工作的不便而且由于视场范围的变化引起测试的不准确。 粉末样品由于具有发达的表面积,因而有较高的表面能,使粉末颗粒产生聚集,形成团块,影响粉末粒度的测定,所以制样过程中应使颗粒聚集体分散成单个颗粒,一般是将少量粉末样品(0.01克左右)放置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上数滴分散介质,用另一干净载玻片覆盖其上。进行对磨并观察情况然后平行对拉将两片玻璃载玻片分开,即得测试用样品,待分散介质挥发后放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进行观测。 对分散介质要求: (1)对粉末润湿性好且与所测粉末不起化学作用。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 XXX XXXX XXXXXX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 (一)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 3、实验方法:` (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 室内温湿度 仪器:TESTO 175H1 位置湿度(%)温度(℃) 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 25.1 16.5 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 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 3、实验方法: (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2)把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的位置。再把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用“粗调”、“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针在零点的位置。 (3)轻轻拉动滑套,使侧头露出相当长度,让侧头上的红点对准迎风面,待指针较稳定时,即可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若指针摇摆不定,可读取中间示值。 (4)风向可采用放烟或悬挂丝的方法测定。

硬质合金材料及牌号

硬质合金材料及牌号 YG3X 14.6-15.2 1320 92 适于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淬火钢合金钢小切削断面高速精加工。K01 YG3X YG6A 14.6-15.0 1370 91.5 适于硬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半精加工,亦适于高锰钢、淬火钢、合金钢的半精加工及精加工。K05 YG6A YG6X 14.6-15.0 1420 91 经生产使用证明,该合金加工冷硬合金铸铁与耐热合金钢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也适于普通铸铁的精加工。K10 YG6X YK15 14.2-14.6 2100 91 适于加工整体合金钻、铣、铰等刀具。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及韧性。K15 K20 YK15 YG6 14.5-14.9 1380 89 适于用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非金属材料中等切削速度下半精加工。K20 YG6 YG6X-1 14.6-15.0 1500 90 适于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非金属材料连续切削时的精车,间断切削时的半精车、精车、小断面精车、粗车螺纹、连续断面的半精铣与精铣,孔的粗扩与精扩。K20 YG6X-1 YG8N 14.5-14.8 2000 90 适于铸铁、白口铸铁、球墨铸铁以及铬、镍不锈钢等合金材料的高速切削。K30 YG8N YG8 14.5-14.9 1600 89.5 适于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与非金属材料加工中,不平整断面和间断切削时的粗车、粗刨、粗铣,一般孔和深孔的钻孔、扩孔。K30 YG8 YG10X 14.3-14.7 2200 89.5 适于制造细径微钻、立铣刀、旋转锉刀等。K35 YG10X YS2T 14.4-14.6 2200 91.5 属超细颗粒合金,适于低速粗车,铣削耐热合金及钛合金,作切断刀及丝锥、锯片铣刀尤佳。K30 YS2T YL10.1 14.9 1900 91.5 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弯强度,主要用为生产挤压棒材,适合做一般钻头、刀具等耐磨件。K15-K25 YL10.1 YL10.2 14.5 2200 91.5 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抗弯强度,主要用来生产挤压棒材,制作小直径微型钻头、钟表加工用刀具,整体铰刀等其它刃具和耐磨零件。 K25-K35 YL10.2 YG15 13.9-14.2 2100 87 适于高压缩率下钢棒和钢管拉伸,在较大应力下工作的顶锻、穿孔及冲压工具。YG15 YG20 13.4-13.7 2500 85 适于制作冲压模具,如冲压手表零件、乐器弹簧片等;冲制电池壳、牙膏皮的模具;小尺寸钢球、螺钉、螺帽等的冲压模具;热轧麻花钻头的压板。YG20 YG20C 13.4-13.7 2200 82 适于制作标准件、轴承、工具等行业用的冷镦、冷冲、冷压模具;弹头对弹壳的冲压模具。YG20C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粉体粒度测试的原理及方法; 2.了解影响粉体粒度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掌握测试样品制备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3.学会对粉体粒度测试结果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实验原理 图1:微纳激光粒度分析仪工作原理框图 粉体粒度及其分布是粉体的重要性能之一,对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凡采用粉体原料来制备材料者,必须对粉体粒度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粉体粒度的测试方法有许多种:筛分法、显微镜法、沉降法和激光法等。 激光粒度测试是利用颗粒对激光产生衍射和散射的现象来测量颗粒群的粒度分布的,其基本原理为:激光经过透镜组扩束成具有一定直径的平行光,照射到测量样品池中的颗粒悬浮液时,产生衍射,经傅氏(傅立叶)透镜的聚焦作用,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一中心圆斑和围绕圆斑的一系列同心圆环,圆环的直径随衍射角的大小即随颗粒的直径而变化,粒径越小,衍射角越大,圆环直径亦大;在透镜的后焦平面位置设有一多元光电探测器,能将颗粒群衍射的光通量接收下来,光--电转换信号再经模数转换,送至计算机处理,根据夫朗和费衍射原理关于任意角度下衍射光强度与颗粒直径的公式,进行复杂的计算,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处理数据,最后得到颗粒群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测试法具有适应广、速度快、操作方便、重复性好的优点,测量范围为:0.1—几百微米。但当粒径与所用光的波长相当时,夫朗和费衍射理论的运用有较大误差,需应用米氏理论来修正。 三.仪器设备 济南微纳颗粒技术有限公司Winner2000Z智能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微型计算机、打印机。 四.实验步骤 4.1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开启激光粒度分析仪,预热10~15分钟。启动计算机,并运行相对应的软件。 2.清洗循环系统。首先,进入控制系统的人工模式,不选择自动进水点击排水, 把与被测样品相匹配的分散介质加入样品桶,待管路及样品窗中都充满介质后, 再点击排水,关闭排水。其次,按下冲洗,洗完后,自动排出。按以上步骤反

功能测试实验报告模版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2: 功能测试和Uft 工具使用

学号: 姓名: 班级: 一、实验类型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目的 参照《实验指导书》 2. 实验要求 参照《实验指导书》 二、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环境 参照《实验指导书》 四、测试方法 参照《实验指导书》,结合教材内容简单描述所使用的测试方法 五、实验题目和测试用例 (一)实验题目 第1题A加B程序的加法功能测试 这是一个计算1~100 之间两个整数之和的加法器程序,用Java 语言编写。程序的具体要求:如果输入数据为1~100 之间两个整数,则计算和并输出;否则给出提示信息“请输入1~100 之间的整数”。 第2题Windows 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除法功能测试 (二)设计测试用例 针对每一个题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见附录 1 ) 六、实验过程和记录 (一)第1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1))准备一个Excel 表文件,表名取为“加法-测试参数化表-学号-姓名”,文件名取为“等

价类-1 至100 加法-测试用例及测试记录-学号-姓名”,内容为根据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的 测试用例; (2))启动UFT ,工作空间命名为学号,在选择插件对话框中勾选“Java 插件”,新建一个测试“EX2-1 ”并新建解决方案“EX2-1 ”; (3))在数据视图界面的“数据”选项卡中“Action1 ”导入Excel 表文件数据; (4))在“Action1 ”中对数据进行编辑,删除作为标题的第一行; (5))进行录制脚本设置,设置“可执行文件”为本次实验的A 加B版本1中的APLUSB 程序; (6))录制脚本,为输出结果插入检查点,录制完成后在编辑脚本页面修改脚本代码(见附录3); (7))在流程界面中,为Action1 设置操作调用属性,将迭代方式设置为“从行 1 运行到行23”; (8))运行脚本,记录运行结果,填写测试记录(见附录4)。 注意: (1))成功录制脚本并运行,观察脚本运行情况 (2))分析测试报告,完成测试记录 (二)第2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参照第一题,详细阐述实验过程和记录。测试和解决方案命名为“EX2-2 ”。 六、实验总结 要求 (1) 测试结果和分析,并且给一个评估.

硬质合金牌号、性能及用途【完整版】

硬质合金牌号、性能及用途【完整版】 硬质合金是以一种或几种难熔碳化物(碳化钨、碳化钛等)的粉末为主要成分,加入作为粘接剂的金属粉末(钴、镍等),经粉末冶金法而制得的合金。它主要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刃具和硬、韧材料切削刃具,以及制作冷作模具、量具和不受冲击、振动的高耐磨零件。 硬质合金的特点 (1)硬度、耐磨性和红硬性高 硬质合金常温下硬度可达86~93HRA,相当于69~81HRC。在900~1000℃能保持高硬度,并有优良的耐磨性。与高速工具钢相比,切削速度可高4~7倍,寿命长5~80倍,可切削硬度高达50HRC的硬质材料。 (2)强度、弹性模量高 硬质合金的抗压强度高达6000MPa,弹性模量为(4~7)×105MPa,都高于高速钢。但其抗弯强度较低,一般为1000~3000MPa。 (3)耐蚀性、抗氧化性好 一般能很好地抗大气、酸、碱等腐蚀,不易氧化。 (4)线膨胀系数小 工作时,形状尺寸稳定。 (5)成形制品不再加工、重磨 由于硬质合金硬度高并有脆性,所以粉末冶金成形烧结后不再进行切削加工或重磨,特需再加工时,只能采用电火花、线切割、电解磨削等电加工或专门的砂轮磨削。通常由硬质合金制成的一定规格的制品,采用钎焊、粘接或机械装夹在刀体或模具体上使用。 常用硬质合金 常用硬质合金按成分和性能特点分为三类:钨钴类、钨钛钴类、钨钛钽(铌)类。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钨钴类和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1)钨钴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WC)和钴,牌号用代号YG(“硬”、“钴”两字汉语拼音字首),后加钴含量的百分数值表示。如YG6表示钴含量为6%的钨钴类硬质合金,碳化钨含量为94%。 (2)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主要成分是碳化钨(WC)、碳化钛(TiC)及钴,牌号用代号YT(“硬”、“钛”两字汉语拼音字首),后加碳化钛含量的百分数值表示。如YT15表示碳化钛含量15%的钨钛钴类硬质合金。 (3)钨钛钽(铌)类硬质合金 这类硬质合金又称通用硬质合金或万能硬质合金,主要成分是碳化钨(WC)、碳化钛(TiC)、碳化钽(TaC)或碳化铌(NbC)和钴组成。牌号用代号YW(“硬”、“万”两字汉语拼音字首)后加序数表示。 表①常用硬质合金的牌号及化学成分

土壤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成分测定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土壤有效成分速测 土壤有效养分待测液的制备 1、取相当2g风干土壤于三角瓶中,加入1mol(NaCl)L1‐—(HCl)L1‐浸提液20ml,大力摇1分钟。 2、过滤到干燥洁净的三角瓶或试管中,滤液即为待测液,用于测定铵态氮,磷及钾。 一、铵态氮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铵离子,与纳氏离子作用时,会生成碘化汞铵合氧化汞 的橙黄色络合物,铵离子愈多,生成的橙黄色就越深,通过与已知的铵 态氮含量的标准色阶比较,便可求出土壤铵态氮的含量,在强碱性条件 下,其反应式如下: 值得注意,水田在浸水情况下,会出现Fe2﹢,它会干扰铵的测定, 另外,待测液中存在的Fe2﹢,Al3+,Ca2+,Mg2+等离子,也会干扰铵的 测定,故在测铵前,必须先加入碳酸钠,使它们产生沉淀,以消除干 扰。 NH4++4OH‐+2HgI4‐→碘化汞铵合氧化汞(橙黄色)↓+7I-+H2O 碘化汞离子 2、测定步骤 ①取待测液约5ml,放入试管中,加入固体碳酸钠(约3粒黄豆大 小),摇匀,使溶解静置15min,等溶液澄清后,再吸取上层清液进 行测定(测定有效钾,亦用此清液)。

二、有效磷的测定 1、测定原理 土壤待测液中的有效磷,与钼酸铵作用,生成钼酸杂多酸,在一定酸度范围内,磷钼杂多酸被氯化亚锡或金属锡还原为兰色的磷酸络合物,其反应如下: H3PO4+10MoO4-+2Sn2++24H+ → (MoO4·4MoO4-)2·H3PO4·4H2O+2Sn++8H2O 待测液的有效磷越多,兰色就越深,将其与标准比色阶比较,就可求出土壤有效磷的含量。 2、测定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