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的抗震等级

结构的抗震等级

结构的抗震等级
结构的抗震等级

结构的抗震等级

一、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二、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一般规定(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

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而类(“而类”是否应为“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 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1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 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9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简称。(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5)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 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

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6)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柱截而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7)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8)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9)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尚应符台下列规定:1)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

2)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

10%。3)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U%;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R`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6%;

抗震等级划分

抗震等级划分 抗震等级划分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 结构设计知识库 -> 设计规范 资料来源:筑龙结构设计网点击:1996 抗震等级是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和确定构造措施的标准。为了使抗震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各种不同情况,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要求,在计算和构造上区别对待。显然,地震作用越大,或房屋高度越大,抗震要求应越高;对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应有不同的抗震要求。此外,同一结构中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种结构形式在不同结构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抗震要求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是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在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框架是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因此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应比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抗震要求高。又如,在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框支层由于刚度和强度的削弱,往往成为塑性变形集中的薄弱楼层,因此其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要求就应高于一般抗震墙的抗震要求。为此,我国抗震规范和高层规程综合考虑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地震作用(包括区分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结构类型(包括区分主、次抗侧力构件)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了不同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高低,体现了对抗震性能要求的严格程度。不同的抗震等级有不同的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从四级到一级,抗震要求依次提高;高层规程中 还规定了抗震等级更高的特一级。 对甲、乙、丁类建筑,则应在对各自设防标准(设防烈度)进行调整后,再查表确定抗震等级。注意,当本地区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 效的抗震措施。 表1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注: 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 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不包括仅个别框支墙的情况; 4.表中框架,不包括异形柱框架;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框架的抗震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框架的抗震等 级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0.8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8 的要求 表1.0.8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注 1 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2 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及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3.0.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摘要:由于型钢混凝土具有刚度大,防火、防腐性能好及重量轻、延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抗震性能来讲,型钢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层、高层和一般构筑物。本文总结出了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六大因素:轴压比、剪跨比、型钢含量和型钢形式、 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型钢的锚固形式。 关键字:型钢混凝土;轴压比;剪跨比;配箍率;型钢的锚固形式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优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 型结构,它分别继承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钢(抗拉性能好)和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按照最佳几何尺寸,组成最优的组合构件,这种组合构件具有刚度大的特点,与钢结构相比,防火、防腐性能好,具有较大的抗扭和抗倾覆能力,而且,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重量轻,构件延性好,增加净空高度和使用面积,同时缩短施工期,节约模板,特别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及桥梁结构中使用组合构件,更加体现了它的承载能力高和能克服混凝土结构施工困难的特点。 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抗震角度来讲,型钢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层、高层和一般构筑物。 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影响型钢混凝土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 1、轴压比 实验和工程实践表明,轴压比是影响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式、延性、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当轴压比超过一定限值时,无论配箍率如何提高,框架柱的延性都不能得到明显改善,

抗震等级、烈度等级

抗震烈度和抗震等级的区别 1.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 2.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3.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4.烈度分1-12度。 5.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强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抗震设防烈度是由国家权威机构测定和制定的(抗震设计规范可查);一般情况,取该地区五十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我理解就是;五百年可能发生一次的地震)。 抗震设防等级是根据建筑所在的地区(不同地区的设防烈度不同)和建筑物得高度、建筑物得重要程度、以及结构形式确定的。其次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建筑抗震等级越高抵抗地震的能力越强。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

发布于2011-12-05 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 ——总工程师邓永强前言 汶川大地震被损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其中一个特点是楼梯构件的破坏,影响了逃生通道安全,造成人员伤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修订时增加了结构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影响的要求,并在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细化了各项要求。 在建设部对上海的建设工程质量历年检查中,09年5个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由于计算中没有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无一例外被提出意见;11年保障性用房(剪力墙结构)检查被认为上海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设计不统一。 综上所述,有必要认真研读规范的有关要求,结合目前常用软件的实际使用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方法。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震害表现 在地震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梯问题与砌体结构有所不同,砌体结构由于楼梯间整体性不足,地震中墙体破坏或倒塌造成楼梯段支座失效,进而导致整个楼梯间的破坏;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尤其是框架结构),楼梯的梯板等构件具有斜撑的受力状态,对结构的刚度及扭转作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由于支撑效应使楼梯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地震时楼梯段处于交替的拉弯和压弯受力状态,当楼梯段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混凝土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受拉破坏(见图一、图二)。而楼梯间的平台梁,则由于上下梯段的剪刀作用,产生剪切、扭转破坏(见图三、图四)。

二、现行规范的相关条款及基本要求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相关条款 第3.6.6条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抗震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第6.1.8条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抗震墙设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2 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应。 第6.1.15条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2 对于框架结构,楼梯间的布置不应导致结构平面特别不规则;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体现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宜采取构造措施,减少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影响。 3 楼梯间两侧填充墙与柱之间应加强拉结。 第13.3.4条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5 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围护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相关条款 第6.1.4、6.1.5、8.1.7条提出了与《抗规》基本相同的要求,仅6.1.5条第4款高于《抗规》要求。 第6.1.5条抗震设计时,砌体填充墙及隔墙应具有自身稳定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4 楼梯间采用砌体填充墙时,应设置间距不大于层高且不大于4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3、现行规范的基本要求 结合条文说明理解,规范允许根据不同的具体结构,判断楼梯构件对整体的可能影响很大或不大,然后区别对待,并不要求一律参与整体结构的计算,但楼梯构件自身应计算抗震。 现行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是否参与整体抗震计算,视情况而定;楼梯构件应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加强楼梯间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拉结。 三、SATWE楼梯参与计算的应用情况 1、SATWE楼梯计算 目前在PKPM系列中自动生成的楼梯(2跑生成基本正常),梯柱默认采用300×300,归为支撑;梯梁默认采用200×400,归为框架梁;平台标高框梁默认采用250×500,归为框架梁;斜梯段板默认采用120厚,归为非框架梁。默认值在楼梯自动形成后可以修改,易疏忽,且易出错。 构件按各自归类形式提供内力、配筋计算结果。 SATWE使用说明明确,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6.2.14条计算,偏心受拉构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载力按《混凝土规》第6.2.23条计算。当梯板存在拉力时,计算结果单独给出最大轴力(均为拉力、未见给出压力),配筋仍按受弯构件方式给出支座及跨中等分7个截面的正、负弯矩计算结果。根据梯板有无轴力或轴力大小对比,似乎已考虑拉力的存在,如何考虑未见交代。 2、计算对比 在研读《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统一培训教材第九讲“框架结构楼梯设计”及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广厦软件有限公司焦柯等撰写的《楼梯参与结构整体工作的计算分析》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间抗震设计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单跨、多跨,对称、偏置,或在楼梯间设置长短不等的抗震墙等不同因素组合,建立不同的结构模型,采用08或10版软件计算分析对比。 其中为较明显地体现楼梯间的影响,特建立了一个单跨、楼梯偏置的框架结构模型,7开间(开间4m)、跨度7.5m、6层(层高3.6m);恒载5kN/m2(楼梯间7 kN/m2)、活载2kN/m2(楼梯间3.5 kN/m2)、外框梁上线荷载10 kN/m。按照上海地区常规控制参数分别采用08或10版软件计算、不考虑或考虑楼梯构件对结构整体的影响,不同版本、不同方式主要控制指标变化对比见表一。 表一:单跨框架(楼梯偏置)主要控制指标变化对比表

抗震等级划分

抗震等级划分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结构设计知识库-> 设计规范 资料来源:筑龙结构设计网点击:1996 抗震等级是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和确定构造措施的标准。为了使抗震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各种不同情况,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要求,在计算和构造上区别对待。显然,地震作用越大,或房屋高度越大,抗震要求应越高;对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应有不同的抗震要求。此外,同一结构中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种结构形式在不同结构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抗震要求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是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在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框架是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因此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应比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抗震要求高。又如,在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框支层由于刚度和强度的削弱,往往成为塑性变形集中的薄弱楼层,因此其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要求就应高于一般抗震墙的抗震要求。为此,我国抗震规范和高层规程综合考虑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地震作用(包括区分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结构类型(包括区分主、次抗侧力构件)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划分了不同的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的高低,体现了对抗震性能要求的严格程度。不同的抗震等级有不同的抗震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从四级到一级,抗震要求依次提高;高层规程中 还规定了抗震等级更高的特一级。 对甲、乙、丁类建筑,则应在对各自设防标准(设防烈度)进行调整后,再查表确定抗震等级。注意,当本地区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应按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 效的抗震措施。 表1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确定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资料来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8.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房屋高度、设防烈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宜符合表8.1.2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表8.1.2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注:① 设防烈度为 6 度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 筑除外)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本章有关的抗震构造要 求; ②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 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时,其框架部分应按框架结构的抗震 等级采用; ③ 有框支层的剪力墙结构,除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外,均可按 一般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取用; ④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 ⑤ 设防烈度为8度的丙类建造且房屋高度不超过 12m 的规则的 一般民用框架结构(体育馆和影剧院除外)和类似的工业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可采用三级; ⑥ 对设防烈度为 6 度、7 度的地区,当采用有框支层的剪力墙结 构时,其房屋高度分别不宜超过 120m、100m。 ⑦ 本表所列结构,除铰接排架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剪 力墙即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现浇剪力墙。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浅谈抗震等级需提高一级的情况

浅谈抗震等级需提高一级的情况 摘要:本人在做抗震设计时,经常搞不清哪些结构体系及哪些构件的抗震等级需要提高一级,因此借助规范及前辈的指导,总结了一下个人的认识,希望对工程师们在做抗震设计时能起到小小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抗震等级;抗震性能;划分? 一、前言 抗震等级是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和确定构造措施的标准。为了使抗震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各种不同情况,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要求,在计算和构造上区别对待。显然,地震作用越大,或房屋高度越大,抗震要求应越高;对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应有不同的抗震要求。此外,同一结构中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种结构形式在不同结构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抗震要求也应有所区别。例如,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是主要抗侧力构件,而在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框架是次要抗侧力构件(抗震墙是主要抗侧力构件),因此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应比框架一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抗震要求高。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哪些情况下,哪些构件的抗震等级需要提高一级,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构件或体系的抗震等级的提高。 二、需要提高抗震等级的情况 (1)转换梁(主要针对托墙转换的框支梁)及框支柱; 新抗规及新高规的抗震等级表中已明确了此类构件的抗震等级。 (2)当转换层的位置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高规》JGJ3-2002第10.2.5条规定宜将框支柱、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 在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框支层由于刚度和强度的削弱,往往成为塑性变形集中的薄弱楼层,因此其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的抗震要求就应高于一般抗震墙的抗震要求。且由于转换层位置的增高,结构传力路径复杂、内力变化较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转换层上下部楼层的结构侧向刚度相差较大时,会导致转换层上下部结构构件内力突变,促使部分构件提前破坏,当转换层位置相对较高时,这种内力变化会进一步加剧。所以转换层及转换构件的抗震等级需提高一级,高位转换的在提高的基础上再提高一级。 对于高位转换的框支剪力墙结构,《砼高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对框支柱和落地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其次转换层与其上部楼层的侧向刚度越接近越好,使其能和缓的过渡;第三,应尽可能的减小上部楼层的刚度和质量,减小转换层的质量——减小地震作用,增加结构的延性。 (3)加强层及其相邻层的框架柱和核心筒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采用,一级提高至特一级,若原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则不再提高; 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加强层刚度和承载力较大,与其上、下相邻层相比有突变,加强层相邻楼层往往成为抗震薄弱层;与加强层水平伸臂结构相连部位的核心筒剪力墙以及外围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

南昌大学研究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 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混凝结构理论与应用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 学生姓名:李海学号:4160146150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得分: 任课教师:熊进刚时间:2016年6月

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摘要: 介绍了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综述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实用价值,展望了钢管混凝土结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组合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抗震性能; 工程应用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s, review the status of research on seismic behavio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 prospects; points out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Keywords:composite structure; steel concrete structure; seismic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钢管混凝土是指在钢管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及其核心混凝土能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的结构构件,按截面形式不同,可分为圆钢管混凝土,方、矩形钢管混凝土和多边形钢管混凝土等。钢管混凝土是在劲性钢筋混凝土、螺旋配筋混凝土和钢管结构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利用钢管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即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之下,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得以提高,塑性和韧性性能大为改

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一般规定

建筑结构抗震等级一般规定 抗震等级的确定 (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抗震措施的要求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抗震等级 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 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1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9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 三、四级”的简称。 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 5)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 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总则 本工程按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单位除应遵守本说明及各设计图纸详图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所在地区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程及规定,并应在设计图纸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不得违规违章施工,确保各阶段施工安全。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本工程所建的为多层住宅和多层商业,本工程使用的测量高程为黄海高程;±为室内地面标高,相当高程标高米。 尺寸单位除注明外,以毫米(mm)为单位,平面角以度(o)分(’)秒(”)表示,标高以米(m)为单位。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本工程为异形柱结构。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设计依据 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公告"作为不能违反的法规,同时考虑工程所在地区实际情况采用地区性规范。本工程结构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1)国标部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广东省标准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15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18-97 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94-2013 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辅助计算软件名称/软件版本号/编制单位分别为GSSAP;;广东省设计建筑研究院。结构整体计算嵌固部位为地下室顶板层。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佛山市顺德区勘察有限公司提供。基础施工时若发现地质实际情况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设计要求不符时,须通知设计人员及岩土工程勘察单位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处理。 4.结构抗震设计、荷载、防火及耐久性要求 本工程为抗震设防工程,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设计地

某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某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本文以武汉市某新建大型高档住宅社区项目为例,利用ETABS软件和SATWE软件分别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反应进行分析,判断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安全可靠。 标签: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多遇地震 1 概述 武汉某新建大型高档住宅社区项目的1号楼的1-3单元层数为56层,平面呈现为“T”型,最大的长度为33米,最大宽度为20米,该楼41层处(标高为128.45米)沿长度方向逐渐缩进,建筑高度为180米。结构平面如图1所示。 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的要求,该社区1号楼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同时,由于该楼的结构平面和立面布置不规则,结构有偏心现象,受力复杂,应当对其进行地震模拟计算分析,为结构设计采取合理的抗震措施提供依据。 2 工程概况 本文以该小区1号楼的1-3单元为研究对象,该结构的地下部分为两层,地上部分为56层,在本次的计算分析当中,我们以地上部分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多遇地震下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弹性分析。 该结构为全部落地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沿高度逐渐变化,混凝土强度等级沿高度变化见下表1。由上图1可以看出,结构在竖向管井、电梯间筒体、楼面外墙和部分内隔墙处设置有剪力墙,楼盖全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剪力墙的厚度为300毫米。该结构的地上首层层高为5.5米,2-20层层高为3.1米,21-55层层高为3.2米,顶层层高为3.25米。根据地质勘探报告,该结构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类型为Ⅲ类,建筑场地特征周期Tg为0.45s,结构的弹性阻尼比ξ为0.05,结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见下表2。 3 建模计算 本文利用SATWE和ETABS对结构进行众值烈度地震下反应谱的分析,在进行内力建模分析时,梁柱采用框架单元进行模拟,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采用壳单元进行模拟,为了考虑剪力墙进行塑性时的性能,使用模拟框架来代替剪力墙。对于截面高度是h,宽度是b,厚度是t的剪力墙,模拟框架的计算见图如图2所示。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框架的抗震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0.8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8 的要求 表1.0.8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很严重重要的房屋 二级严重一般的房屋 三级不严重次要的房屋 注1 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2 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及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3.0.2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3.0.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试题(卷)与答案解析完整版

考试科目:工程结构抗震设计20~20学年第一学期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一般来说,某地点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减小。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及设计工作寿命期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4.震害调查表明,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卓越周期接近时,会导致建筑物发生类似共振的现象,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 两步进行,即初判法和标准贯入试验法判别。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构造措施要求。8.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我国规范通过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 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 C )。 A.Ⅰ类B.Ⅱ类C.Ⅲ类D.Ⅳ类3.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D )。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优势比较

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优势比较 一、材料分析比较 “地震力”是惯性力,混凝土结构质量大,惯性力大;钢结构质量小,惯性小。所以在相同的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受到很大的力,钢结构受到的力小。这是外因。 内因,钢结构材料强度高,耗能强,是延性材料,有屈服台阶,通过包络曲线来耗能。而混凝土是脆性材料! 钢结构所用的是钢材最低是用Q235,大部分的钢结构材料用的都是Q345。钢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1-0.02之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一般在0.03-0.08之间。阻尼比小,在地震力作用下,变形大,因为钢结构韧性好,通过变形消耗地震能量,且容易恢复。钢结构较为柔软主要通过弹塑性变形吸收能量,较混凝土而言脆断的可能性低得多,一般认为10层以下的钢结构建筑物基本不会发生倒塌事故。 二、结构设计计算方式分析 钢结构采用弹性理论设计的,其构件能够在地震小幅度变形后再恢复;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刚性理论设计的,不能变形,就不能吸收地震的能量。跨度越大越实惠,可回收,环保符合绿色建筑理念 由于钢材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其次钢材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

的基本假定,因此,钢结构的抗震性能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好。 三、模型分析 1、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变形 2、混凝土在相同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变形 荷载表格 2层梁恒载 2层楼板活 荷载 2层楼板恒荷载 屋顶板活荷载 屋顶板横荷载 屋顶梁恒载 10KN/M2 3KN/M2 3KN/M2 3KN/M2 5KN/M2 5KN/M2

以上结构为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模型,两种结构在相同的荷载作用下,钢结构沿1、2、3轴的位移分别是0.00919mm、-0.00570 mm、-15746 mm。钢筋混凝土沿1、2、3轴的位移分别是0.00909mm、-0.00909 mm、-0.15255mm。从模型位移分析里看,加上钢结构震后快速恢复的特点,而混凝土结构属于刚性结构,变形后不可恢复原形,从而钢结构在抗震的方面要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四、综合分析 从两种结构的材料分析和设计计算方式比较,模型分析比较,能很

抗震等级的换算

有关抗震的几个基本概念我们在做工程时经常判断不清某工程属于几级抗震, 或者某构件是否是抗震构件, 造成无法准确计算钢筋的工程量, 下面就几个有关抗震问题做一些简要回答。 (一)有关抗震的几个名词解释 1.地震震级地震震级也叫地震强度, 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标准, 国际标 准叫作 “里氏震级”。 2.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 不同的地区, 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源越近, 地震烈度就高, 距震源越远, 地震烈度就低。 3.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下, 取50 年内超越概率10 % 的地震烈度。某地区的设防烈度可以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查出。 4.抗震等级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 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 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 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4 个级别。 (二)怎样将设防烈度转换成抗震等级建筑应根据其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4 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以外的一切建筑, 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10》规定, 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常见的丙类建筑应按照表2. 1. 11 确定。 (三)在抗震工程中, 哪些构件属于非抗震构件关于这个问题, 没有标准答案, 作者也查过一些资料, 没有找到明确的说法, 下面是作者自己的理解, 仅供大家参考, 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在作者的企业QQ800014859中讨论。 1.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5. 1. 1 第1条规定:一般情 况下, 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各方向的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5. 1. 1 第4条规定: 8 度、9 度抗震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 度抗震时的高层建筑, 应计 算竖向地震作用。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当地震强度较大时, 某些建筑物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力, 而竖向地震作用里主要由板(包括挑檐板)、楼梯、基础底板这些水平构件去承担, 所以板、楼梯、基础底板这些构件在较大抗震级别建筑物中也属于抗震构件, 在这种情况下钢筋的锚固长度也选用抗震锚固长度。

抗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换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的规定 8.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结构类型、房屋高度、设防烈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结构抗震等级的划分宜符合表8.1.2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表8.1.2 结构类型 设防烈度 6 7 8 9 框架结构房屋高度 (m) ≤25>25 ≤35>35 ≤35>35 ≤25框架四三三二二一一 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 (m) ≤50>50 ≤60>60 <50 50~80 >80 ≤25>25 框架四三三二三二一二一剪力墙三三二二二一一一一 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 (m) ≤60>60 ≤80>80 <35 35~80 >80 ≤25>25 一般剪力 墙 四三三二三二一二一 框支落地 剪力 墙底部加 强区 三二二二二一 不宜 采用 不应 采用 框支层框 架 三二二一二一 不宜 采用 不应 采用 单层厂 房结构 铰接排架四三二一 注:①设防烈度为 6 度的建筑(建造于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除外)可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但应符合本章有关的抗震构造要求; ②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应按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 ③有框支层的剪力墙结构,除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外,均可按一般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取用; ④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檐口的高度; ⑤设防烈度为8度的丙类建造且房屋高度不超过12m 的规则的一般民用框架结构(体育馆和影剧院除外)和类似的工业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可采用三级; ⑥对设防烈度为 6 度、7 度的地区,当采用有框支层的剪力墙结构时,其房屋高度分别不宜超过120m、100m。 ⑦本表所列结构,除铰接排架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即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现浇剪力墙。

各地区的抗震等级

看看你所在地的抗震设防等级,全国任何地方都有【技术贴】

抗震设防烈度为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设防烈度越高,说明有可能发生地震的等级越高,但是相应的建筑抗震性能也越高,房屋也越结实。(汶川地震后,学校医院等全部提高一度设防) 强烈建议高设防地区屁民了解避震常识。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0.1 首都和直辖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北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房山、通州、顺义、大兴、平谷),延庆,天津(汉沽),宁河。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二组:北京(昌平、门头沟、怀柔),密云;天津(和平、河东、河西、南开、河北、红桥、塘沽、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宝坻),蓟县,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上海(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宝山、嘉定、浦东、松江、青浦、南汇、奉贤); 第二组:天津(大港)。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上海(金山),崇明;重庆(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双桥、渝北、巴南、万州、涪陵、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壁山,铜梁,大足,荣昌,綦江,石柱,巫溪*。 注:上标*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A.0.2 河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唐山(路北、路南、古冶、开平、丰润、丰南),三河,大厂,香河,怀来,涿鹿;第二组:廊坊(广阳、安次)。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邯郸(丛台、邯山、复兴、峰峰矿区),任丘,河间,大城,滦县,蔚县,磁县,宣化县,张家口(下花园、宣化区),宁晋*; 第二组: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文安,玉田,迁安,卢龙,滦南,唐海,乐亭,阳原,邯郸县,大名,临漳,成安。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张家口(桥西、桥东),万全,怀安,安平,饶阳,晋州,深州,辛集,赵县,隆尧,任县,南和,新河,肃宁,柏乡; 第二组:石家庄(长安、桥东、桥西、新华、裕华、井陉矿区),保定(新市、北市、南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