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苯基苯并恶唑的合成

苯基苯并恶唑的合成

苯基苯并恶唑的合成
苯基苯并恶唑的合成

苯并呋喃合成

1、苯并呋喃的基本性质: 苯并呋喃的中文名称:2,3-苯并呋喃,别名:苯并呋喃,β-苯并呋喃,氧茚,香豆酮,古马隆,氧杂茚,苯并[B]呋喃,英文名称:2,3-benzofuran,Coumarone,Benzofuran . 苯并呋喃是一种杂环芳香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油状液体,具有芳香味。能随水蒸气挥发,能被高锰酸钾和其他氧化剂分解。 【英文名】Coumarone; 2,3-Benzofuran; Benzo[b]furan 【分子式】C8H6O 【分子量】118.14 【密度】1.078(15/15℃) 【熔点】-18以下 【沸点】173-174 【闪点】56 【粘度】【蒸气压】【折射率】1.5689(16.5℃) 【毒性LD50】【性状】无色液体,有芳香气 2、实验目的: ⑴了解香豆酮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 ⑵掌握苯酚合成香豆酮的方法。 3.实验合成路线:

4.实验内容: 1、实验试剂的基本性质 (1)苯酚:为无色针状结晶或白色结晶熔块,可燃,腐蚀力强,有毒。不纯品在光和空气作用下变为淡红或红色,遇碱变色更快。与大约8水混合可液化。可吸收空气中水分并液化。有特殊臭味和燃烧味,极稀的溶液具有甜味。相对密度1.0576,凝固点41℃,熔点43℃,沸点181.7℃(182℃),折射率1.54178,闪点79.44℃(闭杯),85℃(开杯),自燃点715℃,蒸气密度3.24,蒸气压0.13kPa(40.1℃),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燃烧极限1.7-8.6。1g苯酚溶于约15ml水(0.67,25℃加热后可以任何比例溶解)、12ml苯。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二硫化碳、凡士林、挥发油、固定油、强碱水溶液。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水溶液pH 值约为6.0。 (2)氯仿:无色透明、高折射率、易挥发的液体,有特殊香甜气味。凝固点-63.5℃,沸点61.3℃,熔点-63.2℃,相对密度1.4984(15/4℃),1.4840(20/20℃),折光率1.4476,折射率1.4422,黏度(20℃)0.563mPa·s。不易燃,与火焰接触会燃烧,并放出光气。一般加入0.6-1的乙醇作稳定剂。微溶于水(25℃时1ml能溶于200ml水),能与醇、苯、醚、石油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油类混溶。临界温度263.4℃,临界压力5.45kPa,在氯甲烷中最易水解成甲酸和HCl,稳定性差,450℃以上发生热分解,能进一步氯化为CCl4。 (3)水杨醛:淡黄色到淡红色,澄清油状液体,有苦杏仁气味,工业品为淡黄色到淡红色。熔点-7℃,沸点196-197℃,闪点76℃。相对密度1.167(20/4℃),折光率1.5735。溶于乙醇、乙醚和苯,微溶于水。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 266 ·
广 东 化 工 https://www.doczj.com/doc/f718245400.html,
2010 年 第 6 期 第 37 卷 总第 206 期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新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文章介绍了苯并呋喃的生物活性研究及最新应用,并综述了近几年来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结构骨架的构建与合成方法。 [关键词]苯并呋喃;生物活性;合成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0)06-0266-02
亓金萍
Advances in the Synthesis of Benzo[b]furans
Qi Jinp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gave a review on the recent advances of the synthesis of benzo[b]furan compounds, and introduced the bioactivities and some recent applications of benzo[b]furan. Keywords: benzo[b]furan;iological activity;synthesis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因其广泛的药理活性以及它们在自然 界的广泛存在而引起人们的注意[1]。比如,从丹参、百部、野 茉莉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2-芳基取代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具 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如抗病毒、抗肿瘤、抗菌、抗自由基、抗 氧化作用等,常用于选择性腺苷 A1 受体拮抗剂、免疫抑制剂 等[2-7]。 最近又发现官能化的单或二苯并呋喃类衍生物还可以作 为蓝光发光材料[8]应用于 OLED 中,而 Jung 等[9]也对含有苯 并呋喃单体的有机染料聚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进行了 研究;Romagnoli 等[10]合成了一系列 2-(3’,4’,5’-三甲氧基苯甲 酰基)-苯并呋喃衍生物,发现这类化合物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方面具有潜在的活性。 前人对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以及从天然产 物中提取筛选并进行化学合成的研究已较深入,庞冀燕[11]等 人对此进行了总结, 但是基于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 文章基础 上对近几年来文献报道的苯并呋喃的合成新方法进行概述。
R OHC Cl Fe 1 O HO K2CO3/CH3CN 6-12h R Fe O 2a-2n O (1)
Carril 等[16]以水做溶剂,使烷基(或芳基)苄基酮衍生物在 CuI- TMEDA 的催化下生成相应的苯并呋喃化合物(Eq. 2)。
O R1 Br R2 CuI, TMEDA H2O, 120℃ R1 O R2 (74-99%)
(2)
1 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新进展
Yue 等[12]在 2005 年从邻碘代茴香醚出发,先与端基炔发 生 Sonogashira 偶联,后在 I2, PhSeCl, 或者 p-O2NC6H4SCl 的 存在下发生亲电子环化作用, 以较高的收率生成 2,3-二取代苯 并呋喃环(Scheme 1)。Cho 等[13]在此基础上采用并行合成法对 苯并呋喃类化合物进行了库合成, 成功得到了 121 种多取代的 苯并呋喃化合物。
OCH3 I OCH3 E R O E CH2Cl2, r.t.,
Sanz 等[17]从苄基-2-卤代苯醚出发,用 3 当量的 t-BuLi 处 理形成有机锂中间体, 然后再与羧酸酯反应, 再经酸化或者脱 水就得到相应的 2-芳基-3-取代苯并呋喃衍生物(Scheme 2)。
X G O Ar X=Br, I G=Me, Cl,… A=Ph, 1-Np,… G O Li HO Li Ar G O R Ar G O R=Alk, Ar, HetAr R Ar
Scheme 2 Sanz 等[18]从间卤代氨基甲酰酯出发,用 NaH 或 n-BuLi 处理后接着与相应的亲电试剂反应,得到 o-2(F, Cl)-3-卤代苯 氨基甲酰酯,经水解、Sonogashira 偶联及关环反应得到 4-卤 代苯并呋喃衍生物(Scheme 3),4-位的卤素很容易转化为其他 的官能团,而 4-位官能化基团取代的苯并呋喃化合物用其他 的方法是不易得到的。
OCONEt2 OCONEt2 Li X X=Hal X O R=Ar, Alk, X R G , O G=Alk, Ar, SnBu3,… R
R E =ICl, I2, PhSeCl, p-NO2C6H4SCl
Scheme 1 高文涛等[14]氯乙酰基二茂铁与水杨醛或取代水杨醛在聚 乙二醇-400 作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使 Williamson 反应与 Knoevenagel 反应在一锅内完成,以 40.2 %~70.0 %的总收率 得到了由羰基相连的二茂铁与苯并呋喃组成的结构新颖的闭 环产物(苯并[b]呋喃-2-酰基)二茂铁衍生物 2a-2n,以期取得多 种生物活性的优化叠加(Eq. 1)。 2005 年 Tamariz,J.等[15]报道了路易斯酸催化分子内环化 的方法合成苯并呋喃。 该方法从苯酚出发, 经历醚化、 酯化后, 用 DMA 进行甲叉化,然后路易斯酸催化得到苯并呋喃产物, 后两步反应可用一锅法处理得到苯并呋喃产物。 此外, 该合成 策略也成功的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合成。
Scheme 3 Chen 等[19]以 2-卤代芳基取代酮为底物,在 CuI 催化下发
[收稿日期] 2010-05-27 [作者简介] 亓金萍(1983-),女,山东莱芜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合成。

盐酸西那卡塞的合成工艺研究

Hans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药物化学, 2014, 2, 1-5 https://www.doczj.com/doc/f718245400.html,/10.12677/hjmce.2014.21001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4 (https://www.doczj.com/doc/f718245400.html,/journal/hjmce.html) Synthesis Process of Cinacalcet Hydrochloride Xueguo Bian1, Junwei Wang1,2, Qihua Zhu2, Yungen Xu2* 1Nanjing Industrial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 Nanjing 2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Email: *xyg@https://www.doczj.com/doc/f718245400.html, Received: Jan. 20th, 2014; revised: Feb. 20th, 2014; accepted: Feb. 27th, 2014 Copyright ? 2014 Xueguo Bian et al.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Xueguo Bian et al.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get a suitable process of cinacalcet hydrochlorid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Cinacalcet hydrochloride was synthesized from 1-acetonaphthone via six steps, including Leuckart-Wallch reaction, hydrolysis, chiral resolution, condensation, reduction and finally salification. Results: Through improvement, we sim-plified the operations, improved the safety of the process and reduced the costs. The overall yield was 14.38% (The overall yield of this synthetic route was unreported) with a purity of 99.9%. Conclusion: This synthetic process is of mild conditions, easy operation, low cost and high yield,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 Keywords: Cinacalcet Hydrochloride; Synthesis; Process Research 盐酸西那卡塞的合成工艺研究 卞学国1,王均伟1,2,朱启华2,徐云根2* 1南京医工医药有限公司,南京 2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南京 Email: *xyg@https://www.doczj.com/doc/f718245400.html, 收稿日期:2014年1月20日;修回日期:2014年2月20日;录用日期:2014年2月27日 摘要:目的:确定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盐酸西那卡塞的合成工艺。方法:以1-萘乙酮为起始原料,经Leuckart- Wallch反应、水解、手性拆分、缩合、还原、成盐6步反应合成盐酸西那卡塞。结果:通过工艺改进,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安全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总收率14.38%(此合成路线总收率未经文献报道),纯度99.9%。结论:本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收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关键词:盐酸西那卡塞;合成;工艺研究 1. 引言 盐酸西那卡塞(Cinacalcet hydrochloride),化学名为N-[(1R)-1-(1-萘基)乙基]-3-[3-(三氟甲基)苯基]丙基胺盐酸盐,是由美国NPS 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研究的第二代拟钙剂,于2004年首次在美国上市。临床上用于治疗进行透析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及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高钙血症。本品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降低Ca2+调定点,提高钙敏感受体对细胞外钙的敏感性,降低甲状旁腺素水平,使血清Ca2+浓度降低,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治疗作用。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服用方便等特点[1]。 盐酸西那卡塞的合成方法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主要有以下七条合成路线:1) 以3-三氟甲基苯丙胺和 *通讯作者。

槟榔碱的合成的工艺流程

槟榔碱的合成的工艺流程 主要成分: 槟榔含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15%, 脂肪14 %及槟榔红色素(Areca red)。生物碱主要为槟榔碱(Arecoline),含量为0.1%~0.5%;其余有槟榔次碱(Arecaidine,即Arecaine)、去甲基槟榔次碱(Guvacine)、去甲基槟榔碱(Guvacoline)、槟榔副碱(Arecolidine)、高槟榔碱(Homoarecoline)等。生槟榔含生物碱量比制品为高。 槟榔含脂肪油14%, 槟榔油的组成脂肪酸为:月桂酸(Lauric acid)19.5%,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46.2%,棕榈酸(Palmitic acid)12.7%,硬脂酸(Stearic acid)1.6%,癸酸(Capric acid)0.3%,油酸(Oleic acid)6.2%,亚油酸(Linoleic acid)5.4%,十二碳烯酸(Dodecenoic acid)0.3%,十四碳烯酸(Tetradecenoic acid)7.2%。 槟榔所含自由氨基酸中脯氨酸(Proline)超过15%,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和精氨酸(Arginine)超过10%,槟榔成熟则非蛋白氮含量减少。 槟榔内胚乳(Endosperm)含儿茶精(Cate- chin)、花白素(Leucoanthocyanidin)及其聚合物。 槟榔碱(Arecoline)化学名为“N-甲基-1,2,5,6-四氢烟酸甲酯”,它是一种M、N受体激动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抗胆碱作用,也可作为合成其它M受体激动剂的原料 理化性质 无色无臭油状液体。沸点209°。与水、乙醇及乙醚混溶,溶于氯仿。盐酸盐(C 8H 13 NO 2 2HCl)为针状结晶,溶 点158°,溶于水和乙醇。 药理作用

苯并呋喃酮

苯并呋喃酮 1.产品介绍: 1.1产品名称:苯并呋喃酮;苯并呋喃-2(3H)-酮;3H-苯并呋喃-2-酮; 2(3H)-苯并呋喃酮; 2-香豆冉酮;苯丙呋喃-2(3H)-酮。 1.2英文名:2-Coumaranone 1.3CAS号:553-86-6 1.4分子式及分子量:C8H6O2=134.13; 1.5用途:农药及医药中间体; 1.6结构式: 1.7理化性质: 2.工艺技术路线介绍 2.1工艺路线A:以邻硝基甲苯为原料在乙醇钠催化下与草酸二乙酯缩合后,经水解、双氧 水氧化、酸化后制得邻硝基苯乙酸;再经还原、重氮化、水解反应得到苯并呋喃酮。 2.1.1原料:邻硝基甲苯、金属钠、草酸二乙酯、乙醇、氢氧化钠、30%双氧水、8%硫化 铵溶液、亚硝酸钠、浓硫酸等九种 2.1.2反应原理: 2.2工艺路线B:以邻氯苯乙腈为原料,经过皂化、水解、酯化、环化合成苯并呋

喃酮。 2.2.1原料:邻氯苯乙腈、氢氧化钠、催化剂A、盐酸、催化剂B、甲苯等六种。 2.2.2反应原理: 2.2.3选用B工艺路线,只有六种原材料,两步合成步聚,具有原料少,反应 工艺步聚少的优点,也具有更加节能降排的优点。所以我们选择是B路线。具体大生产的数据如下: 3. 投料: 3.1在5000L反应釜1#内抽入自来水1200kg,30%液碱2065kg,投料毕,升温 到95~104℃,滴加邻氯苯乙腈600kg,正常保持回流滴加,时间4小时;滴毕104~105℃保温5小时,保温结束抽氨气3.5小时,降温取样。 3.2在不锈钢压力釜2#中,投入8-羟基喹啉铜100kg,把1#釜中的料液转入压力 釜中,升温到95℃,放空6~7秒,自然升温3小时后压力上升到2.8~3公斤,釜温142~147℃,保温6小时,降温到90℃以下,取样分析。 3.32#压力釜内的物料转入到3#釜中,降温到24℃开始滴加30%的盐酸,温度 严格控制在24~27℃,大约滴加到450kg左右,时间6小时左右,最终PH 值为6.5~6.8之间,滴毕,保温1小时,放料、抽滤、离心,母液抽入4#釜,滤饼为8-羟基喹啉铜,回收套用。 3.4母液抽入4#釜内后,温度降低到18~22℃,开始滴加30%的盐酸,大约滴加 680kg左右;滴加结束降温到18℃,加水300kg,再降温到5~8℃,保温1小时,放料离心,得中间体邻羟基苯乙酸。 3.5在3000L反应釜内投入邻羟基苯乙酸,催化剂6~8kg,抽入甲苯1000kg,搅 拌、升温,冷凝器回流分水。直至无水分出,大约要脱水10~13小时,降温到90℃以下,取样分析;降温至24~28℃,加水200kg,搅拌20分钟,静置30分钟,分去水层和乳化层,再加入3.5%盐酸水100kg,搅拌10分钟,静置20分钟,分去水层后,转入脱溶釜;脱溶、负压脱溶,真空度

药物化学课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异戊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B ?A. 绿色络合物 B. 紫色络合物 ?C. 白色胶状沉淀D. 氨气 ?E. 红色溶液 ?2异戊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些性质C ?A. 弱酸性 B. 溶于乙醚、乙醇 ?C. 水解后仍有活性 D. 钠盐溶液易水解 ?E.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试液,可生成银沉淀 单项选择题 ?3苯巴比妥不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 A.呈弱酸性 B.溶于乙醚、乙醇 ? C.有硫磺的刺激气味 D.钠盐易水解 ? E.与吡啶,硫酸铜试液成紫堇色 ?4苯巴比妥可与吡啶和硫酸铜溶液作用,生成 ? A.绿色络合物 B.紫堇色络合物 ? C.白色胶状沉淀 D.氨气 ? E.红色 四、多项选择题 ?1影响巴比妥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的强弱和起效快慢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因素是ABDE ?A. pKa B. 脂溶性 ?C . 5位取代基的氧化性质 ?D. 5取代基碳的数目 ?E. 酰胺氮上是否含烃基取代 多项选择题 ?2巴比妥类药物的性质有ABDE –A具有内酰亚胺醇-内酰胺的互变异构体 –B与吡啶和硫酸酮试液作用显紫蓝色 –C具有抗过敏作用 –D作用持续时间与代谢速率有关 –E pKa值大,未解离百分率高 ?1.写出巴比妥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什么巴比妥酸无活性?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 ?2.为什么苯巴比妥显弱酸性,可与碱成盐。为什么苯巴比妥钠须制成粉针剂??3.巴比妥药物具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4.巴比妥药物化学结构与其催眠作用持续时间有何关系? ?2-46、巴比妥类药物的一般合成方法中,用卤烃取代丙二酸二乙酯的a氢时,当两个取代基大小不同时,一般应先引入大基团,还是小基团?为什么?

苯巴比妥生产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苯巴比妥生产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概述 (一)产品基本性质 1.基本信息 化学名称5-乙基-5-苯基-2,4,6(1H,3H,5H)-嘧啶三酮。 分子式:C12H12N203 结构式: 2. 理化性质 苯巴比妥为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其饱和水溶液呈酸性反应。可溶解于乙醇或乙醚,在氯仿中微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氢氧化钠或碳酸溶液中溶解。熔点为174.5~178℃。[1] 3. 药理学性质 为长效巴比妥类,其中枢性抑制作用随剂量而异。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并可抗癫痫,对癫痫大发作与局限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有良效;对癫痫小发作疗效差;而对精神运动性发作则往往无效,且单用本药治疗时还可能使发作加重。本品还有增强解热镇痛药之作用,并能诱导肝脏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降低血浆胆红素浓度,治疗新生儿髙胆红素血症(脑核性黄疸)。口服及注射其钠盐均易被吸收。可分布于各组织与体液,虽进入人脑组织慢,但脑组织内浓度最高。 4. 适应症 用于治疗:①镇静:如焦虑不安、烦躁、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功能性恶心、小儿幽门痉挛等症;②催眠:偶用于顽固性失眠症,但醒后往往有疲倦、嗜睡等后遗效应;③抗惊厥:常用其对抗中枢兴奋药中毒或高热、破伤风、脑炎、脑出血等病引起的惊厥;④抗癫痫:用于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治疗,出现作用快,也可用于癫痫持续状态;⑤麻醉前给药;⑥与解热镇痛药配伍应用,以增强其作用;⑦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苯巴比妥是一种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类药物;作为原料药,远销国内外,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二)文献综述 癫痫是一种世界范围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发作使患者和家属深受痛苦 , 也加大了医疗保健的经济负担 ,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曾在黑

苯巴比妥合成

苯巴比妥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摘要:苯巴比妥( Phenobarbital) , 又名鲁米那, 属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为长效巴比妥类, 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 并可抗癫痫, 对癫痫大发作与局限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有效。还有增强解热镇痛药之作用, 并能诱导肝脏微粒体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 促进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降低血浆胆红素浓度, 治疗新生儿脑核性黄疸。 苯甲酰苯巴比妥(Benzonal)是镇静药苯巴比妥的前药, 与苯巴比妥相比, 具有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的特点。 关键词:苯巴比妥、苯甲酰苯巴比妥、苯甲酰氯、苯乙酸乙酯、碳酸二乙酯 一、苯巴比妥 目前, 苯巴比妥合成工艺主要采用如图1 的路线, 以苯乙酸乙酯为原料, 在醇钠催化下, 再与草酸酯进行Claisen 酯缩合后, 加热脱羧, 制得2- 苯基丙二酸二乙酯; 再经烃化引入乙基; 最后与脲缩合, 经酸化即得苯巴比妥。该法中主要中间体苯丙二酸二乙酯, 在无水条件下制备, 用乙醚洗出, 乙醚溶液用稀硫酸溶液洗涤, 然后无水硫酸钠干燥乙醚溶液, 蒸除乙醚; 残留物在175℃高温下脱羧, 再收集158- 162℃馏分得到。收率虽然达80%, 但操作繁琐, 生产成本高,使用乙醚容易产生生产事故, 生产废液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图1 为了降低苯巴比妥的生产成本, 简化操作, 提高劳动保护, 为社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本研究如图2 的合成路线。以苯乙酸乙酯为原料, 在醇钠催化下, 再与碳酸二乙酯进行Claisen 酯缩合后, 不经加热脱羧, 直接得到2- 苯基丙二酸二乙酯。 图2 1. 试剂与仪器 试剂: 苯乙酸乙酯( 上海试剂二厂) , 溴乙烷( 莱阳化工实验厂) , 乙醇钠( 天津化工试剂厂) , 溴苯( 莱阳化工实验厂) ,醋酐( 北京红星化工厂) , 盐酸( 天津化工试剂二厂) , 丙二酸二乙酯( 北京化工厂) , 脲( 北京化工厂) , 以上试剂均分析纯。仪器: Bruker ARX—300 型核磁共振仪, Carlo—Erba 1106 型元素分析仪, YRT- 3 熔点测定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