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市信访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全市信访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全市信访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全市信访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全市信访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近年来,XX市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创新工作机制,化解信访矛盾,全市信访总量持续下降,由20X年的万件次下降到20XX年的35万件次,信访秩序显著好转。

一、做法与成效

齐抓共管的合力初步形成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我市信访稳定工作呈现出“三个前所未有”:主要领导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专门研究部署信访稳定工作,市委常委会每年不少于5次研究信访工作,市政府常务会每月综合奖中的权重。同时,细化考核标准,制定《各县和市直部门信访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和《信访重点管理乡镇考核办法》,进一步增强各层各级抓稳定与抓发展同等重要的大局意识,推动各层、各级信访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一是畅通信访渠道。XX年以来,我市每年都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下访“金桥行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排查发现矛盾,倾听和处理群众诉求。“金

桥行动”已经成为我市信访工作品牌,曾被省评为制度创新成果一等奖。认真开展市领导接待信访群众活动,市委书记每季度首月10日、市长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其他市领导每周二到市信访接待中心接待信访群众,近两年来,市领导参加信访接待146人次,接待群众208批590人次。全面推行上信访,加快“阳光信访”平台建设,按期实现市、县、镇互联互通,开通市委书记、市长信箱、局长信箱以及手机短信、微信等投诉平台,基本实现“信、访、、电”四位一体进中心。二是规范业务办理。优化信访工作流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修订完善接访、办信、上信访、信访听证等办法,制定出台了全市信访工作“2+8”制度。听取一次信访稳定工作情况汇报,明确工作措施和责任,对全市202个村派驻工作组,及时会办解决信访问题。抓信访工作的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市委先后制定出台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等文件,为全市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提供遵循,主要领导带头会办涉及全市面上的信访突出问题,副市长对分管范围的信访问题随时会办、解决问题的成效之好前所未有,近几年全市最难、最复杂的信访问题全部由市领导包案,仅XX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市领导牵头协同、督查督办予以化解

的疑难复杂问题达XXX件。二是建立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工作体系。强化有权部门信访工作责任,积极推动、完善市、县两级信访联席会议体系,及时将涉访量大的部门、单位吸纳到联席会议之中,推动在一线解决问题,成立七个专项工作小组,整合工作资源,实行上下对接、横向统筹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能。市委组织部从市直部门抽调20名后备干部充实信访联席会议各协调指导组,常驻市信访接待中心办公,联合接待群众,协调督办矛盾化解。三是加强信访工作目标绩效考核。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考核项目精简的情况下,单独增设信访稳定工作奖,提升信访稳定工作在县和市直部门绩效考核规范体系,保障了信访业务的规范办理。针对群众越级走访等情况,推行有访必接,接后必办,办后必复,复后必查,异议必应的“五必工作法”。实施“三级案结”制。从实施情况看,全市初信初访调处率达XX%,控减越级上访成效显著。三是规范信访秩序。在依法按政策解决信访人合理诉求基础上,对涉访违法行为及时固定证据,依法严肃处理。近年来,我市对“非访”处置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从实行“执法权归位”,到实行“挑头必查”,再到“违法必究”,对所有涉访违法人员进行训诫。有效维护了正常信访秩序。四是规

第 3 页共8 页

范突出问题化解。近年来,先后组织信访积案“百案攻坚”行动、社会矛盾化解“百日行动”、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以及“百日千案专项化解行动”,集中攻坚化解信访积案。对所有突出信访问题落实“五个100%”,即党政领导必须100%包保稳控到位,对诉求合理部分必须100%兑现解决到位,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必须100%合理救助到位,对无理信访事项必须100%终结认定到位,对违法上访扰乱社会秩序行为必须100%依法处理到位。按照平时抓化解、敏感时期抓稳控的原则,对短期内无法化解的信访事项,落实一名包案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套化解方案、一套稳控措施、一份会议纪要,加信访违法行为处理意见和应追究领导责任的处理意见“5+2”工作机制,即一位县处级领导、一名乡科级干部、一名村负责人、一员公安干警和一个直系亲友)“五位一体¨稳控措施,全力控减重要时期越级上访、非访发生。五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重案包访、基层吸访、应急控访、依法处访、事结息访“七访工作法”,解决维护稳定根本问题。近年来先后推行“四化四提升”、“五提高五压降”等创新服务举措,有效提升全市信访工作质效。我市相关做法先后在《人民信访》、省《信访情况》上作了经验介绍。

信访工作责任有效落实

一是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建立了上下分工一致、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市领导实行常委包片、副市长包线,负责抓好分管职责范围内的信访问题的处理;县一级全部实行常务副县长和常委政法委书记合力抓信访稳定工作的新领导体制。市委专门下发文件,明确市直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为信访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或排名第二的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加大领导干部信访工作“一岗双责”考核,对实绩好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有序优先提拔重用。对实绩差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诫勉谈话、黄牌警告、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措施,对被确定为重点管理的县、镇、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年内不得提拔重用。二是建立督查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定期督查、专项督查、联合督查、巡回督查、约谈督查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通过定期汇总通报,指出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完善政策,化解信访问题。三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联合市纪委等部门制定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成立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市委组织部、政法委、人社局、信访局共同参与的市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小组,对因失职、渎职造成,且严重影响信访事件的责任单位、责

第 5 页共8 页

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发生一起,追究一起。近年来,全市有近百名干部因责任不落实等受到党纪、政纪处理。

二、问题与对策

《信访条例》的法制权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三项职责”缺乏法律支撑。十八大提出信访工作“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没有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定,还需对工作机制、保障机制、追究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二是《信访条例》必须及时修订。条例已经实施10年了,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有的规定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必须根据情况进行修订,可以制定必要的具体解释。三是增强《信访条例》执行的规范性、严肃性,提升公信力。条例对复查复核、信访听证、公示等方面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法,规范性不强。必须要对具体流程等必要步骤进行规范。四是《信访条洌》的法律层级不高。条例作为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有很大局限性,对协调规范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没有权限方面的规定,对相关部门没有约束力。要进一步加快信访立法进程,提高信访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水平。

实行诉访分离后,涉法涉诉类信访问题更多形成程序空转。涉法涉诉类信访问题本是困扰信访工作的

一大难点,因为相关矛盾通过司法程序无法化解才进人信访程序。从实践层面看,化解难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立法打架,深化改革以来,各部门法规之间的冲突,给法律适用出现难题。比如,公墓建设管理方面,涉及民政、国土、建设、工商、物价等部门以及县、镇两级政府,但目前只有民政部和国土部等六部委XX年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墓建设管理的通知》,对“公益性公墓”等定义仍然含糊,各部门之间对土地挂牌等问题的规定存在冲突,最近我市就发生了该类信访问题。二是司法纠偏乏力,个别上下级法院之间判决完全相反,群众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群众不满意,纠偏慢作为,法官乱作为,追责整改缺乏外力。三是判决执行难。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死刑,但民事赔偿却往往无法执行到位。在民事纠纷中,有的被执行人家境困难,缺乏赔偿能力。在行政诉讼中,被执行的行政机关迟迟不按判决要求落实,执行难到位。

建议:1.调整完善法律规定。加强法律法规内涵之间的协调性,提升法律适用。2.进一步建立健全案件终身责任制,提高司法公正。对群众有异议的司法判决,组织相关权威司法部门立案督查,并依法追究相关法官责任。3.加大对受害者的社会救助,对无法

第7 页共8 页

律保障的权益部分,通过社会救助等渠道予以合情合理救助,缓和社会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