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诊断学试讲教案二.doc

超声诊断学试讲教案二.doc

超声诊断学试讲教案二.doc
超声诊断学试讲教案二.doc

《超声诊断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中,我们通过蝙蝠实验(回顾)引入并简单介绍了超声波的概念,我们已经知道,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赫兹,无法被我们听见。超声波都有哪些特性呢?它是如何由一种看不见听不到的声波转换成能被我们识别分析的图像的呢?这些我们都将在今天的课程中进行学习。

(一)超声波概述

1. 定义:

(1)机械振动波;

(2)频率大于20000Hz;

①蝙蝠、海豚等动物也可发出超声波;

②次声波与可闻声波(举例)。

2. 临床诊断用超声频率范围为2MHZ—14MHz。

3. 超声诊断(结合A超、B超):

应用特定频率超声作为信息载体,将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声学特性以图形、曲线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超声波的特性

1.可在气、液、固等介质中传播。

2.良好的方向性,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3.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干涉、共振等现象。(分别简介,可以光和水波为例)

4.在液体介质中传播,会在界面产生冲击和空化现象。(做简要解释说明)

(三)超声波的发生

1.压电材料(介绍换能器)

2.压电效应

3.常用的超声探头(结合临床应用)

凸阵探头、线阵探头、机械扇形扫描探头、环阵扇形探头

(四)超声波的传播

1.波长、频率与声速

(1)波长(λ):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邻两个波峰的距离。

(2)频率(f):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

(3)声速(c):单位时间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距离。

(4)三者关系:c =f*λ或λ=c/f

2.声场

(1)近场:接近声源,声束几乎等宽。

(2)远场:离声源较远的声场,声束呈喇叭形。

压电材料电能转声能声能转电能逆压电效应

正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接收超声波产生超声波可逆产生

3.分辨力

(1)空间分辨力:指根据单一声束线上所测出的分辨两个细小目标的能力。

①轴向分辨力:沿声束传播方向上,两个界面回声信号不重叠时

的最小距离。

②横向分辨力:在与声束轴垂直的平面上,沿探头最小尺寸方向

上能够分辨相邻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③侧向分辨力:在与声束轴垂直的平面上,在探头长轴方向的分

辨相邻两点间的最小距离。

(2)对比分辨力:在灰阶或亮度上分辨不同目标的能力。

三、讨论

临床使用的二维超声主要利用超声波的什么物理原理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简述:什么是超声波?超声的发生和接收的原理是什么?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一、超声波概述

1. 定义:机械振动波,频率>20000Hz

2. 临床诊断:2MHZ—14MHz

3. 超声诊断:将人体内部组织结构的声学特性以图形、曲线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超声波的特性

1.气、液、固中传播

2.良好的方向性

3.反射、折射、散射、绕射、干涉、共振等

4.液体介质中:冲击和空化

三、超声波的发生

1.压电材料

2.压电效应

3.常用的超声探头:

凸阵探头、线阵探头、机械扇形扫描探头、环阵扇形探头

四、超声波的传播

1.波长、频率与声速

波长(λ)、频率(f)、声速(c)

三者关系:c =f*λ或λ=c/f

2.声场

近场、远场

3.分辨力

轴向分辨力

空间分辨力横向分辨力

侧向分辨力

对比分辨力

超声诊断学教案

专业年级2015级护理学教材版本超声诊断学主编/夏国园授课题目超声诊断基础授课方式面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超声诊断的常规及特殊检杳方法;不同回声强度及各种常见特殊征象的特点0 2?熟悉多普勒常见超声伪像。 学时4学时教学日期 主要容 1.超声诊断的常规检杳方法。 检查前病人准备超声工作者的准备病人的体位超声图像的标识方法:腹 部常用解剖标志及断面心脏常用解剖标志及断面團像方位的识别标准 超声检查的基本方法: 连续滑行扫查十字交叉扫查立体扇形扫查加压扫查 对比扫查定点扫查追踪扫查法直接扫查间接扫查2.超声诊断的特殊检杳方法。 介入性超声 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及責管引流腔超芦检杳术中超声 3.超声回声的描述和声像图的分析。 回声强度:强回声 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 编号:1

编号:2 课程:超声诊断学教师:王姣职称:医师

编号:3 课程:超声诊断学教师:王姣职称:医师

专业年级 2015级护理学 教材版本 超声诊断学主编/夏国园 授课题目 胃肠的超声检杳 授课方式 面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胃肠的超声解剖;胃肠的扫查方法及正常声像图;胃肠的各种疾病的声像图 特点。 学时 4学时 教学日期 主要容 1. 胃肠的超声解剖。 2. 胃肠的超声担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常规经腹壁检杳:空腹检杳 造影检杳 特殊超声检杳法:镜检杳 经直肠检杳 正常胃肠超声声像图 3. 胃肠疾病。 贲门癌 胃癌 胃平滑肌瘤 消化性溃疡 胃下垂 胃石症 大肠癌 肠梗阻 肠套直 急性胃肠穿孔 急性阑尾炎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课程:超声诊断学 教师:王姣 职称: 医师 复习思考 题、 课堂测试题、 完成课后习题 授站教案 编号:4

最新管理学试讲教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教案 试讲人XXX 工作单位XXX 毕业院校XXX 学历XXX 学位XXX 专业XXX 授课章节 第八章沟通 第一节沟通的概述 授课时数1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沟通的定义、特点、重要性及沟通的类型,理解并掌握沟通的过程,了解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形式及特点。 教学内容沟通的概念、特点及重要性,沟通的过程,沟通的类型,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重点难点重点:沟通的定义及特点、沟通的过程、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形式及特点;难点:沟通的过程、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形式及特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游戏

教学进程 第八章沟通 第一节沟通的概述 课堂引入(小游戏) 一、沟通的概念及特点 1.沟通的概念 2.沟通的目的 3.有效沟通的标志 4.沟通的特点 (1)沟通具有广泛性 (2)沟通是主客体间的双向行为活动 (3)沟通是一个传递和理解的过程 二、沟通的重要性 1.沟通是调动组织成员,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使之密切配合与协调的重要途径; 2.沟通是领导者实现其领导职能的一个基本途径; 3.沟通是企业与外部建立联系的桥梁; 4.沟通有助于改进个人以及群众作出的决策。 三、沟通的过程 1.要素 2.过程

教学进程四、沟通的类型 1.按照形式划分 2.照功能划分 3.按照方法分 4.按组织系统分 5.按照沟通有无反馈分五、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1.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渠道 (2)正式沟通网络形式2. 非正式沟通 (1)非正式沟通的特点(2)非正式沟通的作用(3)非正式沟通网络(4)非正式沟通的管理(5)处理信息失真的方法 思考题1.非正式沟通如何管理?怎样处理信息失真? 2..描述自己最近一次失败的沟通,运用本章知识,分析该次沟通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超声诊断学复习重点(精华版)

超声诊断学复习要点 心脏超声检查常用切面及各切面的内容 ①左室长轴观:探头放于胸骨左缘3、4肋间,探测方位与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 连线相平行。检查时应注意探测平面与心脏长轴平行。右室、左室、左房、室间隔、主动脉、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结构 ②心底短轴观:探头置于胸骨左缘二三肋间心底大血管的正前方,扫描平面与 左室长轴相垂直,和左肩与右肋弓的连线基本平行。主动脉根部及其瓣叶、右室流出道、左房、右房、主动脉、肺动脉 ③二尖瓣水平短轴观: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方向与上图相似。此图 可显示左、右心室腔,室间隔与二尖瓣口等结构。如将探头稍向下倾斜,可获得腱索、乳头肌水平图像。 ④心尖四腔观:探头置于心尖搏动处,指向右侧胸锁关节。在图像上室间隔起 于扇尖,向远端伸延,见房间隔及心房穹窿。十字交叉位于中心处,向两侧伸出二尖瓣前叶和三尖瓣隔叶,二尖瓣口及三尖瓣口均可显示。 ⑤剑突下四腔观:清晰显示房间隔⑥主动脉弓长轴观:显示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和右肺动脉等。 二尖瓣狭窄分度:正常瓣口面积约4cm2,舒张期跨二尖瓣口平均压差为0.667kPa(5mmHg)。①轻度跨瓣压差为1.336kPa(10 mmHg)左右。瓣口面积1.5—2cm2;②中度1.336~ 2.67kPa(10—20 mmHg),面积1.0—1.5 cm2;③重度跨瓣压差大于2.67kPa(20mmHg),瓣口面积小于1cm2。 二狭切面超声心动图 (1)左室长轴观及四腔观:可见二尖瓣前后叶增厚,因瓣膜粘连,瓣尖部活动幅度减低,瓣口变小,二尖瓣前叶于舒张期呈气球样向左室突出,呈所谓圆顶状(dome)运动,常见于隔膜型狭窄。病变严重时,瓣体也可增厚、纤维化、钙化,活动减小或消失,腱索增粗,相当于漏斗型狭窄。二尖瓣后叶活动度明显减小,后叶与前叶同向运动。左房因血液淤积,故可增大。晚期可见右室、右房扩大(2)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可见二尖瓣前后交界明显粘连,瓣膜增厚。二尖瓣开放幅度减小,开口变小。舒张期失去正常鱼嘴形,边缘不规整。在此观中可直接描记出二尖瓣口面积。

超声诊断学教程第二章超声心动图学

超声心动图学 第一节正常超声心动图 概述 超声心动图()是利用超声原理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技术,自1954年瑞典学者首先把超声心动图用于临床以来,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成为无创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引起临床的重视。它包括M型、二维、频谱和彩色多普勒等项技术。 1.M型超声心动图( ) M型超声心动图是根据心脏组织结构密度,在距体表相应的深度产生不同强弱的反射光点的一种技术,其纵轴为光点运动的幅度,横轴为时间,主要用于心脏和血管内径的测量,观察瓣膜及室壁的运动情况,共分为: (1) 心底波群:心前区胸骨左缘第三肋间探测可见,所代表的结构自前向后分别为胸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及左房。主动脉瓣(波形)为六边形盒子形状。 (2) 二尖瓣波群:胸骨左缘第3~4肋间探测时,可见具有特征的二尖瓣前、后叶波形。舒张期二尖瓣前叶波形为类似字母“M”的双峰曲线(E、A峰),二尖瓣后叶波形类似字母“W”,为前叶曲线的倒影;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闭拢成一直线(段)。

(3) 心室波群:在第4肋间探及从前向后所代表的解剖结构分别为胸壁、右室前壁、右室腔、室间隔、左室腔和腱索、左室后壁。 2.二维超声心动图(切面超声心动图)( ) 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上,顺序扫描心脏结构,从而获取心脏各个部位的切面回声,可观察不同断面上的解剖轮廓、结构形态、空间方位、连续关系、房室大小及室壁和瓣膜的运动。除了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还有经食管、经心脏表面、血管内超声。 常用切面有: (1)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探头置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指向右胸锁关节,可清晰显示右室、左室、左房、室间隔、主动脉、主动脉瓣、二尖瓣。

妇科超声教学

妇科疾病的超声诊断 第一节盆腔器官的超声解剖 一、解剖概要: (一)盆腔及其内的结构: 盆腔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膀胱和尿道 中部:子宫和阴道,卵巢,输卵管 后部:直肠、乙状结肠 腹膜反折在膀胱、子宫、直肠间形成三个陷窝: 前腹膜陷窝 膀胱子宫陷窝 子宫直肠陷窝 (二)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血液供应 女性内生殖器官是生殖器的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子宫附件) 1、阴道: 阴道穹隆:阴道上端环绕子宫颈周围的部分。 后穹隆较深,其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贴近。 2、子宫: 子宫体壁由三层组织构成:浆膜层、肌层、粘膜层(由外向内)。 子宫分为三部分:子宫底、子宫体、子宫颈 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幼童期为1:2 青春期为1:1 生育期为2:1 老年期为1:1 3、输卵管:输卵管可分为四部分(由内向外): ①间质部,为输卵管子宫壁内的部分,此处管腔最细。 ②峡部,为间质部外侧的一段,管腔略变大。 ③壶腹部,为管腔最大部分。 ④伞部,开口于腹腔呈漏斗状。 4、卵巢:①白膜:卵巢表面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 ②皮质:有数以万计的始基卵泡及致密的结缔组织 ③髓质:含有疏松结缔组织及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少量与卵巢固有韧带 相连接的平滑肌纤维。 女性内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

1、盆腔内脏器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髂内动脉的分支。但两侧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前壁 2、子宫动脉在宫内的分支:髂内动脉前干—>子宫动脉—> 至子宫肌层内即弓状动脉和放 射状分支—>至粘膜层即为螺旋动脉。 3、子宫动脉主干上升至子宫角时即分为三支: ①一支分布于子宫底 ②一支循输卵管而行 ③另一支分布至卵巢。 4、卵巢具有双重血供: ①腹主动脉—>卵巢动脉(与卵巢前缘平行,发出小支入卵巢实质) ②子宫动脉上升支—>卵巢支(自内侧缘从卵巢门进入卵巢) 二、正常子宫、输卵管和卵巢声像图表现及正常测值 1. 正常子宫的声像图 纵切面:子宫一般呈梨形,轮廓线光滑清晰,内部呈均匀的中等强度回声,宫腔呈线状高回声。横切面:子宫近宫底角部呈三角形,体部则呈椭圆形。其中心部位尚可见宫腔内膜线高回声。 ★如何判断子宫的位置: 通过显示子宫与宫颈的纵切面,根据宫颈与宫体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子宫的倾屈程度,宫体与宫颈的纵轴角度小于90°时,为高度前屈或后屈。 (1)子宫纵径: 宫体长度:宫底部至宫颈内口的距离 宫颈长度: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的距离 (2)子宫前后径: 纵向扫查时,测量与宫体纵轴相垂直的最大前后距离。 (3)子宫横径: 在两侧宫角下缘的子宫横断面呈椭圆形,测其最大横径。 ★不同发育阶段妇女正常子宫测值(cm) 纵径前后径横径 青春前期 2.0-3.3 0.5-1.0 0.5-1.0 青春后期7 4 4 绝经期 3.5-6.5 1.2-1.8 1.2-1.8 ★正常生育过的子宫三径之和为15-18cm

超声诊断学习题集和答案解析与解析

超声诊断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 B)以上的一种机械波。A,10000Hz B,20000Hz C,30000Hz D,40000Hz 2.超声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表达为如下哪种公式:(C) A,λ=cf B,f=cλC,λ=c/f D,f=cλ 3.下列不属于彩色多普勒技术的是:(C) A多普勒血流成像B,能量多普勒C,频谱多普勒D,多普勒速度能量图 3.超声换能器的作用是:A,将动能转化为势能B,将势能转化为动能C,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下列哪种不属于超声伪像(B) A 混响伪像B,密度伪像C,镜面伪像D,折射伪像 5.下列不是彩色多普勒成像的显示方式的是:(C) A,速度型B,能量型C,加速度型D,运动型 6.超声心动图对下列哪种疾病有特征性诊断价值(C) A、冠心病B、心肌病C、动脉导管未闭D、高血压心脏 7. 超声心动图对下列哪种疾病有支持性诊断价值(D) A、房间隔缺损B、心包积液C、风湿性瓣膜病D、高血压心脏 8.二尖瓣狭窄的超声心动图特征:(D) A 、M 型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D、以上都是B、瓣口呈“鱼嘴样”C 、二尖瓣口流速明显增快 9.正常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不可探及心脏的解剖结构是:(C) A、左房B、左室C、右房D、右室 10. 测量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较理想切面是:(C) 11.房间隔缺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B) A、右房右室增大 B、左房左室增大 C、房间隔回声中断流C、心尖四腔心切面 D、主动脉 D、可显示左向右红色穿隔血 12.法乐氏四联征没有下列哪种特征性改变(A) A、左心室肥厚 B、间隔缺损室 C、肺动脉口狭窄 D、主动脉骑跨 13.下列哪种检查方法是诊断心包积液的首选方法(A) A、心动图、 B、心电图 C、胸部X 线 D、CT 14. 不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的心脏病是:(C)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口狭窄 D、二尖瓣狭窄 15. 室间隔缺损最多见的部位为:(B) A漏斗部B、膜部C、隔瓣下 16.充血性脾肿大,最常见的原因是:(A) A、肝硬化 B、结核 C、白血病 D、败血症 17.胆总管扩张,内见等号样高回声,并可见蠕动,考虑病因是:(C) A、结石 B、胆管炎 C、胆道蛔虫 D、胆管癌 18.胆囊内见强回声团,伴声影,改变体位迅速移动,考虑是:(A) A、结石 B、胆泥 C、胆道蛔虫 D、息肉 19.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B 超发现肝脏体积稍增大,光点增粗增强,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首先要考虑:(A) A、肝硬化 B、有脂肪肝 C、血吸虫肝 D、肝囊肿 20.脾门处见低回声小结节,与脾脏相连,回声相似,考虑是:(D)

超声诊断学大题汇总

乳腺纤维腺瘤: 二维超声:1、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 2、边界光滑,有完整包膜 3、内部回声均匀,与周围脂肪组织相比呈等回声,与乳腺实质相比为低回声,后方无衰减 4、肿块可有侧方声影5、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加压时,可被轻度压缩 多普勒超声:较小的纤维腺瘤周围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较大的腺瘤周边及内部均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血流信号的走形、形态规则。脉冲多普勒可测及低速动脉血流。 乳腺癌: 二维超声:1、肿块内部回声与乳腺腺体组织相比,多呈低回声,后方衰减。 2、肿块形态不规则 3、微小钙化 4、边界不清与毛刺状边缘 5、肿块纵横比大于1 6、间接征象:包括Cooper 韧带连续性中断、皮肤水肿增厚和腋窝淋巴结肿大形态失常 多普勒超声:可见形态不规则,分布杂乱的血流信号 胎儿脑积水:胎儿脑积水为脑室系统或脑池内循环的脑脊液排出发生障碍使颅腔内有异常增多的液体聚集。声像图为脑室不同程度扩张。 1、重度脑积水:A、胎儿双顶径大于孕周 B、脑室内径明显增宽,第三脑室扩张,脑中线可在脑脊液中飘动,脑实质、颅骨壁变薄,颅骨缝裂开 2、轻度脑积水:妊娠20周后脑室率大于0.5或侧脑室后角宽大于10mm(脑室率为脑中线至侧脑室的距离与中线至颅骨内缘的距离之比,正常小于0.3),胎儿双顶径符合孕周,脑中线不偏移。甲亢: 二维超声:1、甲状腺呈弥漫性、

均匀性增大,左右两侧对称,增大达正常腺体的2~3倍。峡部前后径增大明显,可达 1.0cm(正常≤0.4cm).增大明显时,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被挤压向外侧移位。 2、内部回声正常或稍强,呈密集点状分布,当本病治疗后,可有点状或条状中、强回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内小血管增多、扩张,血流速度加快现象(V达70~90cm/s或更高),甲状腺内血流呈五彩缤纷,称之为“火海征”,此征具有特征性,但并非本病专有。 甲状腺癌: 二维超声:癌瘤的边界不整,界限不清,边缘呈锯齿状;但癌瘤较小时,边界可以光滑、整齐。癌瘤内部常是低回声且不均质。癌瘤内可出现点状、细小、微粒状的强回声钙化点,具有特异性,但敏感性差。癌瘤较大时,可出现坏死或囊性变,局部无回声区,液化不全时,呈囊实性改变。 彩色多普勒:肿瘤内有新生血管出现,呈湍流频谱,血流丰富,有动静脉瘘现象。癌瘤侵犯周围小血管时,可见血管内癌栓。癌瘤侵及颈部淋巴结,可发现淋巴结肿大,为转移灶。癌瘤侵犯喉返神经,有声音嘶哑及声带麻痹。肠套叠: 超声:肠套叠的横断面图像显示为特征性的“同心圆”征,由套叠的鞘部和套入折叠部三层肠管组成。较大的外环呈一层较厚、均匀的低回声环带,为鞘部肠管;中环和内环为套入部肠管,水肿增厚,中环和内环之间可见肠系膜反射的强回声。低回声带中心部可见一高低相间的混合回声或呈弥漫性较高回声的结构,主要是套入部肠管形成反折的浆膜及内层黏膜相互重叠挤压所致。中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讲课教案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48,学分数:3)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阐述管理的理论、职能及管理方法等内容。本课程是企业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后续专业课程理论上的先导,是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管理的主要职能,把握一些基本分析方法,能够运用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为今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管理概论 1. 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理解) 2.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理解) 3?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了解) 4?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知道) 重点: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难点: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二)管理思想的发展 1?科学管理的兴起 (1)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理解) (2)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理解) (3)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 (4)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了解) 重点: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2. 行为科学的产生 (1)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理解)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理解) (3)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观点(理解) (4)X、Y、Z理论的观点(理解) (5)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了解) 重点:人际关系学说的观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理解),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的观点(理解),X、Y、Z理论的观点 3?管理科学的发展

(1)管理科学的特征(理解) (2)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理解) (3)管理科学的贡献(了解)重点:西蒙管理决策理论的主要观点4.现代管理理论的进展 (1)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了解) (2)现代管理理论的最新思潮(了解) (三)管理原理 1. 管理原理的特征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理解) (2)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了解) 2. 系统原理 (1)系统的概念(理解) (2)系统原理要点(理解)重点:系统原理的要点 3. 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主要观点(理解) (2)人本原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了解)重点:人本原理的要点 4. 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1)责任原理的观点(理解) (2)效益的含义(理解)难点:责任原理的观点 5. 伦理原理 (1)管理伦理的内涵(理解) (2)伦理道德对企业的重要性(了解)难点:管理伦理的内涵 (四)决策 1. 环境研究 (1)环境研究对决策的意义(理解) (2)组织环境的主要内容(了解)重点:组织环境的主要内容 2. 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1)决策的概念(理解) (2)决策类型与特点(了解)重点:决策的类型难点:决策的概念 3. 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了解) 4. 决策的方法(掌握)重点:决策的方法 (五)计划 1. 计划的类型与作用 (1)计划与决策的关系(理解)

管理学作业讲课教案

查看考卷——作业提交1 1.任务导向型领导在下列因素中最关心的是() (A)工作群体的团结(B)职工满意程度(C)下属执行情况(D) 下属意见 [参考答案:C] 2.根据菲德勒的领导理论,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情景因素包括() (A)职位权力(B)上下关系(C)以上都正确(D)任务结构[参考答案:C] 3.下述论述中属于迈克尔·波特提出行业竞争中的五种力量的是() (A)组织能力(B)替代品(C)政府主管部门(D)社会文化[参考答案:D] 4.在人员配备中以所空职位和工作得失为要求选拨人员属于哪种配备原则() (A)用人所长(B)因才器用(C)因事择人(D)动态平衡[参考答案:C] 5.重视强调例外对于有效控制来说() (A)因环境而定(B)错误的(C)基本要求(D)可有可无 [参考答案:C] 6.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 (A)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B)人与物的因素(C)历史因素与自然因素 (D)经济因素与技术因素 [参考答案:A] 7.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哪种人性假设的体现() (A)自然人假设(B)复杂人假设(C)经济人假设(D)社会人假设[参考答案:C] 8.下述选项中不属于激发冲突的策略是() (A)第三者裁判(B)运用模棱两可的信息(C)引入一名“批评家” (D)组织机构重建 [参考答案:A] 9.目标管理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A)孔茨(B)彼得·德鲁克(C)马斯洛(D)法约尔 [参考答案:B] 10.反馈控制主要包括() (A)质量分析(B)财务分析(C)成本分析(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 11.战略领导者一般指组织的() (A)基层管理者(B)高层管理者(C)所有管理者(D)中层管理者[参考答案:B] 12.根据罗伯特—豪斯的路径—目标理论,擅于同下属共同磋商,并在决策之前充分考虑他们的意见的领导属于() (A)支持型领导(B)指导型领导(C)参与型领导(D)成就导向型领导 [参考答案:C]

超全超声诊断学课件

超声诊断学 第一章绪论 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is):包括超声显像、普通X线诊断学、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成像(CT)、核素 成像、磁共振成像(MRI)等,是以电子学与医学工程学的最新成就和解 剖学、病理学等形态学为基础,并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一门比较成熟的 医学影像学科,(既可非侵入性地获得活性器官和组织的精细大体断层解剖 图像和观察大体病理形态学改变,亦可使用介入性超声或腔内超声探头深 入体内获得超声图像,从而使一些疾病得到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学的主要内容:1、脏器病变的形态学诊断和器官的超声大体解剖学研究; 2、功能性检测; 3、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的研究; 4、器官声学造影检查; 超声诊断学的特点: 1、超声波对人体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辩能力,有利于识别生物组织的微小病变。 2、超声图像显示活体组织可不用染色处理,即可获得所需图像,有利于检测活体组织。 3、超声信息的显示有许多方法,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使用,可获得多方面的信息,达到广泛应用。 超声诊断学的优点: 1、无放射性损伤,为无创性检查技术; 2、取得的信息量丰富,具有灰阶的切面图像,层次清楚,接近解剖真实结构; 3、对活动界面能作动态的实时显示,便于观察; 4、能发挥管腔造影功能,无需任何造影剂即可显示管腔结构; 5、对小病灶有良好的显示能力; 6、能取得各种方位的切面图像,并能根据图像显示结构和特点,准确定位病灶和测量其大小; 7、能准确判定各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病变性质和部位; 8、可检测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血流量、胆囊收缩和胃排空功能; 9、能及时取得结果,并可反复多次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对危重病人可床边检查; 10、检查费用低廉,容易普及。(优势:无创,精确,方便) 超声诊断发展简史:探索试验阶段:1942年(连续穿透式) 临床实用阶段:50年代(脉冲反射式)A型、B型、M型、D型 开拓性前进阶段:60年代 飞跃发展阶段:70年代产生两个飞跃,灰阶成像和实时成像 现代超声的里程碑—软组织灰阶成像(第一次革命) 80年代数字扫描变换(DSC)、数字图像处理(DSP)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研究成功。反映功能的基础。(第二次革命) 90年代心脏和内脏器官的三维超声成像、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多普勒组织成 像(DTI技术)、血管内超声、实时超声造影技术、介入性超声和超声组织定征等均有显 著的新进展。 气泡造影剂的分布状态及灌注全过程(第三次革命) 超声诊断总的发展趋势是:在显示空间上从单维空间探测发展到二维超声显示—三维空间的立体超声图像。实时(real—time):使静态―――动态图像,其扫描速度超过24帧。 第二章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1超声:为物体的机械振动波,属于声波的一种,其振动频率超过人耳听觉上限阈值[20000 赫(Hz)或20千赫(kHz)]者。<20Hz :次声波 20--20000Hz:可闻波 >20000Hz:超声波(ultrasound) 诊断用超声频率范围为2MHZ—10MHz,1MHz=106Hz 2、声波(defintion):物体的机械性振动在具有质点和弹性的媒介中传播,且引起人耳感觉的波动。 3、振源:声带,鼓面。介质:空气,人体组织接收:鼓膜,换能器 4、超声诊断:应用较高频率超声作为信息载体,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形(声 像图,血流图)、曲线(A型振幅曲线,M型心动曲线,流速频谱曲线)或其他数据,用于 分析临床疾病。在声像图等引导下,可作各种穿刺、取活检、造影或作治疗(介入性超声),

医学三基考试(超声诊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五)(过关必做)

医学三基考试(超声诊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五)(过 关必做) 医学三基考试(超声诊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五) 一、填空题 1(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主要声像图表现为( )和( )。 正确答案:幽门肌层显示环状增厚和胃腔扩大|排空延迟 2(急性心肌梗死常见并发症有( )、( )、( )、( )、( )等。 正确答案:真性室壁瘤|假性室壁瘤|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左室附壁血栓3(肾脏先天性异常主要包括( )、( )、( )、( )等的异常。 正确答案:数目|形态|位置|结构 4(视网膜脱离是( )与( )之间液体积聚致两层分离。 正确答案:色素上皮层|视神经细胞层 5(超声测量羊水>( )ml为羊水过多,<( )ml为羊水过少。 正确答案:800|300 6(肠套叠部肠壁折叠可形成三层,最外层肠壁称为( ),进到内面部分的最内层及返折襞组成( )。 正确答案:鞘部|套入部 7(正常胰腺声像图可出现( )、( )、( )三种形态。 正确答案:腊肠型|蝌蚪型|哑铃型 8(在标准左室壁节段划分法中,第17段可在( )和( )切面上显示。 正确答案: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二腔心切面 9(正常情况下精索静脉内径小于( )。 正确答案:2mm

三、问答题 (试述腹膜后肿瘤的超声特点。 1 正确答案:肿块一般较大,位置深在,肿瘤的后缘常紧贴脊柱前缘;由于肿瘤生长在狭窄的间隙内,使其生长受到限制,因而形态为多形性;肿瘤位置固定,不随呼吸、体位改变,活动度小;肿瘤可以挤压周围脏器,血管受压推移。 2(风心病主动脉瓣叶增厚与主动脉瓣环钙化如何区别? 正确答案:风心病主动脉瓣病变主要表现瓣叶增厚,回声增强,开放受限不贴边或关闭有裂隙。主动脉瓣环钙化多见于老年人,常见瓣叶根部或瓣环部回声增强,呈团状或片条状不规则强回声。另外还要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认真鉴别。 3(分述层流和湍流的频谱特征,瓣口关闭不全的反流属何种频谱? 正确答案:层流是人体内的正常血流,它的频谱特征是速度梯度小,频谱窄,频谱光点密集,包络光滑,频谱与基线之间大多都有明显的空窗,多普勒血流声平滑而且具有乐感。湍流的频谱速度梯度大,频谱增宽,频谱光点疏散,包络毛刺,频谱与基线之间无空窗,血流的多普勒声粗糙剌耳。瓣口关闭不全的反流是湍流频谱中的一种。 4(试述充血性心肌病超声心动图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在左心长轴切面和四心腔切面中,各房室均扩大,其中左心室扩大最明显;室间隔与左室后壁活动度减低,二尖瓣开放幅度小,有时在左心室可以观察到附壁血栓的回声,合并严重心衰时心包腔内常有液性暗区。 5(试述如何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脉冲多普勒频谱反流程 正确答案:主动脉瓣反流束喷射入左室时流速极快,方向不一,频谱多呈现双向分散的宽带平 1

大一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要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目的性有效性协调性过程性) 2.管理的四层内涵: 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管理的职能 (1)决策: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的行动。 (2)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职员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地运转。 (3)领导:就是管理者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自身拥有的权利去指挥、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管理活动。 (4)控制:实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创新:就是使组织的工作不断地有所改进,有所革新。 4.管理的两重性 (1)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2)社会属性:反映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制度 5.管理角色学派代表人物:亨利·明茨伯格 6.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7.管理者的技能 (1)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2)人际技能: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3)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额精神能力。 8.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1)信息网络化(2)经济全球化(3)知识资源化(4)管理人本化

超声诊断学名词解释及大题

多普勒效应:指声源与接受器之间在连接介质中作相对运动时,所造成的接受频率不同于发射频率的变化,这种出现频率移动的现象称之为多普勒效应 吸收衰减:指声能在传播过程中,因小界面的散射,大界面的反射,声束的扩散以及软组织对超声能量的吸收等而使声能逐渐减弱。 SAM征:即收缩期二尖瓣前向运动。系由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时,左室流出道狭窄,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血流速度异常增高所致。是判断肥厚型心肌病有无左室流出道梗阻的重要征象。 WES征: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内液性暗区消失,呈弧状强回声光带伴宽的直线声影,即WES征。其中W为近场的胆囊壁,E为结石强回声,S为后方声影。 靶环征:某些病灶中心呈高回声而其周围形成圆环状低回声,名晕圈或声晕。 布加综合征:肝段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部分或完全性阻塞引起下腔静脉高压和门静脉高压的综合症状,以肝脾肿大、腹水、门静脉高压、胸腹壁静脉曲张,或下肢浮肿,与肝硬化相似。侧壁失落效应:对于大界面,入射角较大时,回声反射不能回到探头,产生回声失落现象。见于囊肿或肿瘤的外周包以光滑的纤维薄包膜。 工字部:肝内由门静脉左支及其矢状部、左外叶上下支门静脉和左内叶支门静脉构成特征性的“工”字形结构,可供识别肝管和门脉。 哈氏囊:胆囊颈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为哈氏囊,胆石常嵌顿在内,是超声探测须注意的部位。 后壁增强效应:是指在常规调节的DGC系统下,组织的某一小区的声衰减特别小,则回声在此区的补偿过大,其后方因补偿过高,较同等深度的组织亮。常见于:囊肿、脓肿或其他液性暗区的后壁。 后运动实验:运动实验阳性者,嘱患者眼球停止运动,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继续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阳性(+);若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也停止运动,则为后运动实验阴性(—)。 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避孕环、游离气体、肝内胆管积气、某些结石等时,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逐渐衰减、多次反射的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尾”闪烁。 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声能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体内。常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的前壁,可被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 混响效应:声束扫查体内平滑大界面时,部分声能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体内。见于:膀胱前壁、胆囊底、大囊肿的前壁,可被认为壁的增厚、分泌物、或肿瘤。 假肾征:胃肠道全周壁或较广泛管壁增厚,中间(多为偏心性)气体强回声和肿瘤组织低回声结构,类似于肾脏结构,称为假肾征.。 声衰减: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因波束发散、吸收、反射、散射等原因,使声能在传播中减少的现象。软组织的声衰减随组织厚度而增加,其衰减量等于衰减系数与通路长度的乘积。双筒枪:肝门部肝外胆管因阻塞扩张后在声像图上形成与肝门部门静脉平行,且管径相近或略宽。 同心环征:肠套叠时套叠的肠管短轴切面为大、中、小三个环状结构,形成偏心性“同心环”。外周均匀性低回声为远段肠壁回声,中间和内部两个环状管壁稍增厚,是套入的近段肠管。振铃效应:又称声尾,声束在传播途径中,遇到一层薄的液体层,液体下方有极强的声反射界面,使声束穿越液体层来回多次反射,形成长条状多层重复纹路分布的光亮带。见于:胆囊壁内胆固醇小体,伴少量液体,又称彗星尾征。 脂液分层征:上层为密集的强光点回声,下层为液性暗区,两层有明显分界,较大囊肿其液平面可随体位变动而变化。 声影:是声束遇到较强衰减体造成的,包括高反射(气体)及高吸收(骨骼、结石、斑痕)物体,表现为在病灶后方出现低或接近无回声的平直条状区。

(完整版)周三多管理学教案

《管理学》教案 课程学时: 51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教材:《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概述: 《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管理学》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应用。 二、课程目的: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框架基础上,能够认识管理活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活动的各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内容认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管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方法: 文献阅读、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讨论、个人与小组书面报告、 四.考核方法: 课堂参与:10% 平时作业:20% 期末考试:70% 导论:面向21世纪的管理学 1.1.管理学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美国管理学家出自于实践,他们用Exciting 来表达。因为探究如何从一个小公司经过20年的发展,成为一家巨人公司,并培养出众多杰出的人员,造就一个世界首富的企业家,这样一个过程,其中的奥妙在何出,我们如何才能作出如此绩效?--兴奋 《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管理其组织。管理出效益,邯郸钢铁公司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效益,芜阳钢铁厂五下邯钢学习,未能学成。 2.2.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首先,任何组织的管理好坏都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汽车上时,你会抱怨公交公司的管理太差;当你在学校学期初交学费,非常的混乱,或者丢失了钱

体育管理学讲课教案

体育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体育管理和体育管理学? 体育管理: 1)体育管理,即对体育事物的管理,是管理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表现。 2)体育管理就是指体育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取管理和体育的方法,以实现体育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职能,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各种体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实现既定体育目标的过程。 体育管理学: (1)是研究体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2)体育管理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体育组织的协调,以达到预定体育目标的学科。 (3)体育管理学是一门具有双重属性的交叉性边缘学科; (4)体育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5)体育管理学是一门软学科。 2、简述体育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1)体育管理学是伴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2)体育管理学是由管理科学分化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属于部门管理学的范畴。体育管理学的产生与形成滞后于管理学的发展,体育管理学是管理学发展成熟到一定地步后的产物。 3)体育管理学是建立在体育学与管理学这两门学科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往往要运用管理学与体育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原理,以体育实践活动为对象,研究体育系统中的管理问题,揭示体育管理的一般规律。 4)体育管理学的主要内容由体育管理理论和体育管理实践两个部分组成。 5)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其本质和一般道理适用于任何一门部门管理学,因此体育管理理论大部分都是借鉴管理学理论,更多成分应体现在“管”的方面,而管理实践则侧重于“体”。 3、你认为体育管理学的形成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影响因素: 1)体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体育管理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可能 3)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成就对体育管理理论的辐射作用 制约因素: 1)体育管理学的形成滞后于物质生产和经济活动领域管理的科学化进程 2)体育管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质生产过程

超声诊断学教案

超声诊断学 一、定义: 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来诊断疾病的科学。 超声是指振动频率每秒在20000次以上,超过人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 超声的物理特性主要有: 良好的指向性:超声波与一般的声波不同,频率极高,波长很短。在介质中呈直线传 播具有良好的指向性。这便是可用超声对人体器官进行定向探测的基础。 反射、折射、散射和绕射:超声在介质中传播,当传经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相邻介质的 界面时(声阻抗差大于0.1%),声阻抗(Z)=密度(ρ)?声速(C)。即可产生反射、折射、散射和 绕射。超声仪正是通过对反射和散射回来的信号进行接受、分析来诊断疾病。 吸收与衰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声能逐渐减弱,这除了与声束 的扩散、界面的反射、散射使声能衰减外,还有介质吸收导致的衰减。不同生物组织对入射超声的吸收衰减程度不一,如:恶性肿瘤和脂肪肝等吸收衰减程度就非常大,借此我们可用来诊断这些疾病。在同一种组织中又随超声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故检查深部脏器病变时,我们可采用低频探头来检查以增大穿透力。 多普勒效应:指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声波频率改变的现象。这种 发射声波与接受声波间频率的差值称频移。由于频移的大小与运动速度成正比,故超声仪通过计算频移的大小,即可计算出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这一物理特性已广泛应用于心脏血管等活动脏器疾病的检测。 二、超声诊断原理: 超声诊断仪主要由主机和探头(换能器)组成。 目前临床用于检查的声波频率一般为 2.5~10MHz。频率越高,分辨力越高,图像越 清晰,但穿透力下降,检查深度变浅。频率越低,穿透力越好,检查深度增大,但分辨力下 降,图像越不清晰。 三、超声设备: 1.A型超声仪(A超): 超声仪发射一束声波,并对反射回来的声波在示波屏上以波的形式显示出来的诊断方 法。反射回来的声波越多,波幅越高,反之越低。可以用来测量组织界面的深度,其缺点是 遇有复杂病变,一维图像难以解释。目前已基本淘汰。

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人卫版)

超声诊断学各章重点 主要掌握:疾病诊断的适应症禁忌症,检查前的准备 掌握特殊声像图典型疾病的典型声像图和一些老师提过的解剖知识绪论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2页(一定要看一下) 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大多不用,眼科) 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 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 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 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 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肝脏的超声解剖: 肝脏的五叶八段: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 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 肝内血管: 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 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 3、肝门的解剖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 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 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 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 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正常声像图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

管理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9)讲课教案

2015年第二学期《管理学原理》第一次大作业 参考答案 第一大题:简答题 1、简述管理环境的分类。 答: 以影响因素在组织内还是在组织外为标准,可以将管理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类。 内部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组织内的人、财、物等因素,它影响甚至是决定组织活动的效率和规模。文化环境是指出在组织内存在并影响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条件。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传统和习惯的总和。 外部环境是存在于组织之外的不以组织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组织管理活动发生影响的诸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特定环境和一般环境。特定环境是指与组织有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资源供应者、服务对象、竞争者、政府部门、社会利益维护团体。一般环境是指与组织有间接关系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 2、简述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 权变理论又称应变理论或权变管理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无条件适用于一切组织的最好管理方法,因此,管理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情况寻找不同的答案和方法。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管理学家卢桑斯(F. Luthans)以及英国女学者伍德沃德(Joan Woodward)等人。其主要观点包括: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内的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即管理者所选择和采用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即权变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是自变量,管理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因此,如果环境条件一定,为了更快达到目标,必须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而有所变革,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宜的管理模式。 3、简述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 答: 两种不同的社会责任观是指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 纯经济观的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他们认为,企业只能参加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活动,承担社会责任会违反了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的权力已经很大,再承担社会责任会导致权力更大,且企业管理者不具备承担社会职能的专门技能;在缺乏大众一致支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背景下,贸然行动会导致失败。 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能力决定其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应该回应社会诉求,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目标,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增加长期的利润。 4、简述德尔菲法和头脑风暴法的异同点。 答: 头脑风暴法是“风暴思考之父”奥斯本提出的,其原则是:明确限定范围,明确具体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