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星驰 卑微是人生的第一课

周星驰 卑微是人生的第一课

周星驰 卑微是人生的第一课
周星驰 卑微是人生的第一课

人生第一课阅读参考

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 1、第一段从一位诗人与自己对话写起,有什么好处? 自然的引出下文。 2、“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是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如何理解?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童年生活得很沉重,不仅自己家,几乎所有家庭都生活在生存的底线上,但是无论童年多么艰难,也抹不去童年与生俱来的好奇、天真、淘气。 3、用自己的话概括第3——9段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的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 4.作者是怎样描述“第一本书”的样子的? 凄惨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 5.当父亲弄清“我”那“凄惨的课本”的原委后,并没有批评“我”,只是“深深地叹着气”,试揣摩,父亲的叹气包含什么含义?

父亲是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6.通过父亲的言行,你看出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试发表你的看法。 父亲温和善良、知书识礼、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乐于助人。 7.通过读“第一本书”的故事,你认为“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 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8.第9自然段开头的那一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包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9.概括第12自然段的段意,并分析这段的内容与前文中的“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有什么关系? 答:作者带狗上学,写出了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人生第一课》阅读题和答案

《人生第一课》阅读题和答案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分)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3分) 提示:①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特制强调

(完整版)发展汉语中级阅读1第一课《山谷的起点》

中级阅读1 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重点: (一)篇章内容理解 (二)认识人生哲理小文章的写法,抓住重点关键句子。 二、教学难点 本课涉及文化知识点:人生的哲理,亲情等: 1,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 2,人生的伤痛就是活的珍珠,能适应,就能发出美丽的光;不能适应,就加快了死亡的脚步。 3,母亲和儿子之间的亲情,永远是不变的。 4,自行车文化的含义。 阅读技能训练 一、细读文章一《山谷的起点》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几个重点词语。 二、通读文章二《活珍珠》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三、通读文章三《换了一个位置》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及作者观点 四、略读文章四《自行车文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查读文章五实用阅读《怎么去八达岭长城》使用、查找信息。 授课目标: 阅读课的基本任务:强调理解能力,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技巧. 课程要求: 能够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要求,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知道阅读并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而是有选择性地看,并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 有些文章需要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细读),有些文章需要从头到位快速阅读(通读),有些文章只需要快速看懂大意(略读),还有些文章只要查到需要的信息即可(查读)。 考核方法: 百分制,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 三、导入新课 文章一《《山谷的起点》 教学步骤: 一. 组织教学提问导入:对学生逐个提问 你爬过山吗?山谷和山顶你更喜欢哪里?当你站在山谷,而别人都站在山顶

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山谷的起点》,这是什么意思? 二. 通读课文 1.给学生大约10分钟,读课文,之后,梳理文章结构: 人生哲理性的文章,通常会在开头用故事带入,使用比喻的手法提出文章主题,最后一段通常都是阐述深刻道理。引导其注意抓文章结构,也就基本了解了文章的整体大概。 2.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讲述问题 第三部分阐述哲理 3.回答练习一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用提问方式引出重点难点词语,解释词语意思:学生自主造句增强理解 烦恼:(fán nǎo) Worry心情不高兴,不愉快。 蹲:(dūn ) squat 退步:(fall behind)落后。 鼓励:( encourage) 激发;勉励。也指指振作精神。 起点( starting point) 开始的地点或时间。 向……表示感谢/歉意/祝贺 之所以……,是因为…… 三. 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考试比喻成爬山? 作者给了母亲什么建议? 结合课文中的故事解释这句话: “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里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因为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完成练习二 (四)小结: 这篇短文讲了一个人生的哲理——道理,即:山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失败是成功的开始。生活中这样的哲理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思考。 (五)学生课堂任务与活动: 分组讨论,如何从山谷的起点开始从失败走向成功?(大约10分钟) 文章二《活珍珠》通读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执教人:株洲市工业学校曹学平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对待人生。 3、运用: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4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远比一些跑得快的人生重要。 如何理解选择呢?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 选择的重要性 选择是人生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法国哲学家萨特有一句极富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大师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有选择。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学生讨论分析 教材p2,“小赵开服装店失望却从事农机维修成功,这是为什么?”启发学生懂得“人生必须要经由选择”的道理,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导入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客观实际”。 (二)、讲授新课: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让学生阅读并分析事例 例1: p3东汉时期的大医学家给人治病的故事。 问题:为什么的头痛病却要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例2: p4“存奶请客”。 问题:何因反而挤不出奶? 2、着重把握四个知识点 客观实际

第一课 《生命最重要》教案

第一课《生命最重要》教案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学生的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等):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在这个时期,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交往需要与自卑闭锁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青少年时期,正处于心理学家所说的“风暴期”、“精神饥饿期”、“第二反抗期”。他们不能明辨是非,遇事好冲动,对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如不及时引导、教育,很可能会走上歧路,甚至是不归路。因此明确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深刻认识体会生命的重要及存在的价值,增强呵护生命的意识。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教学方式与手段:这一堂课的教学方式有讲授法、游戏探究法、课堂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我的具体教学手段有以下几种: 1、提问引导:师生互动,逐步深入 2、分组讨论:生生互动,拓展思路 3、游戏探究:升华认识,同情共鸣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深刻认识体会生命的重要及存在的价值,增强呵护生命的意识。 能力目标:懂得生命最重要,并在生活中珍爱生命。 情感目标: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以及参加者数量: 本活动适合七年级学生使用,参加人数在40-50人之间。教学活动材料清单(如纸张、图画材料、卡片等): 教学用PPT、100元人民币。 教学活动步骤(包括教学活动注意事项):

教学小结(教学活动结束时,老师对活动的总结和活动意义的提升): 同学们,经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大家的收获真不少。我们深刻认识了生命最重要,相信同学们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去欣赏生命、坦然面对生命,珍惜生命。 板书设计: 生命最重要 1、为什么生命最重要? 生命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以生命最重要! 2、生命如此重要,我们又该怎样对待生命? ①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③善待他人的生命,不能侵犯和危害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教学反思与建议(如是否考虑班级学生数量、男女比例等问题): 教育者常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就是要用无比爱心,为孩子们编织五彩的梦想,铺设人生的道路。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注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策略构建教学内容,形成师生间、学生间多向性信息交流,构成媒体运用、学生协作学习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现场,让学生的思维穿越在虚拟或现实生活的情景中,体验探究,产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困惑,促进知行的统一,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数量、男女比例对本节课活动无太大影响,课前可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以便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辅导。

人生第一课-教学素材.doc

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启示】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8.148.14.202014:4514:45:21Aug-2014:45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4:458.14.202014:458.14.202014:4514:45:218.14.202014:458.14.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8.14.20208.14.202014:4514:4514:45:2114:45:21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Friday, August 14, 2020August 20Friday, August 14, 20208/14/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2时45分2时45分14-Aug-208.14.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20.8.1420.8.1420.8.14。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八月十四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14:4514:45:218.14.2020Friday, August 14, 2020

1.人生第一课

1.人生第一课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评价: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让学生敢说“我不懂” 我去听一位教师的课,课讲完了,老师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同学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的,一位学生的手稍稍伸了一下很快就缩回去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他温和地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孩子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点儿,一边走过去俯下身听,很耐心地又讲了一遍,最后对这位学生说:“请坐,以后要注意听讲。” 下课后,我把老师和这位学生请进了办公室。学生小声说:“校长,我以后上课一定要用心听讲。”我对他说:“孩子,今天请你来是要表扬你,你敢说真话,不懂就问,这是很了不起的,今后要理直气壮地问,不懂就把手高高地举起,你说对吗?”这位学生惊奇地看着我,又看了看老师。老师点了点头,孩子高兴地飞奔而出。这位老师若有所悟地说:“我还以为自己很耐心呢!现在明白了,学生好不容易敢举手说不懂的勇气,却被我‘今后上课要用心听讲’永远地吓回去了,他以后一定会加入全班‘昕懂了’的行列。” ——我们要求老师首先教会学生说“我不会”、“我不懂”、“我有不同想法”;在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敢于表现自我。 3.利息 在一次段考中,一个男生的语文得了59分。他找到老师说:“老师,您就再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老师说:“作文绝对不给加分;但是,我可以给你把总分改成60分——我借给你1分。不过,你可要想好啊,这1分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还10,下次考试我要扣掉你10分,怎么样?要是觉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咬牙说:“我借。”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 (二) 开课单位:授课教师:授课班级: 教材版本:《哲学与人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杨耕 该父母犯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首先要解决一个出发点问题,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具有无限多样性 花鸟鱼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宇观物质,社会事物、文化现象、人类自身,

故事1: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善于画竹。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受到大家的称赞。原来文与可在他居住的地方遍种竹子,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他对竹枝竹叶在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都有透彻的了解,所以他画竹时能下笔有神,他的朋友晁补之写下一首诗,称赞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从此胸有成竹作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流传至今。如果文与可不与竹子打交道,不论他怎样构思也不会胸有成竹即没有形成竹子的意识。 故事2:两只老虎的启示 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它不用再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了。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第一,要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第二,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故事3:随机应变的烟灰缸 浙江省一厂家曾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均不错的烟灰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电扇,电扇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他们马上试制了一种口小肚大底深的新式烟灰缸,果然又受到欢迎,但好景不长销量再次下降,原来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些国家的居民室内安装了空调,虽然烟灰飞不起来但主妇们嫌口小的烟灰缸不好清洗。为此,厂家又设计出一种口大而底深的新样式再度占领了市场。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1 人生,好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我们每一段曲折的经历,都是人生一课,每一个字,每一段话,都是我们学习的一课。经历的困境是考题,让我们的心作笔,书一篇美好人生。 还仅是初秋,已有微凉的风吹拂着脸颊,神清气爽。余晖照耀在石板路的小径,洒下金黄色的麦子黄,就连行走中的人们,也染上了初秋的色彩。一抹残霞在碧蓝天空分外耀眼,夹杂着香甜的气息。 小径内,花草间,我在家中,书桌前。那一本本作业,一道道攻不克的难题,终于被降我降服。当我正准备逃离这令人讨厌的繁重气息,好好缓一口气,品一客香茗时,那流动的乐章,跳动的指尖——钢琴,又带给了我,一个无法攻克的难题。 “快,赶紧练练钢琴,这都多久没练了,可别把学来的又给退回去了!”母亲的高分贝,带着她与生俱来的不可违逆的味道。愤怒、无奈与压抑许久的悲伤,一时如泉般涌来,涌上我的心头。为什么我每天那么多作业,还要练琴?难道我要做个学习的机器,整天忙得团团转吗?我就没有一点自由吗? 我粗暴的打开琴盖,一通乱按,双脚用力的跺着地板,好像要踩去一切愤怒。我悄悄回头,想看看母亲的反应,却看见她在厨房里不停的忙着,她那光洁的额头上沾满了豆大的汗珠,那双手,那双应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手,染上了岁月的操劳。或许,她只是希望我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吧!她的唠叨不也蕴含着她对我的殷切期盼吗?

十指翻飞,一曲年华。我一边弹,一边回想那张含笑的面容,希望我的更好,能让你迟些变老吧。 人生的第一课优秀范文作文2 人,为什么而活?人,应该怎么活?如果我们是一支蜡烛,我们则应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留一点痕迹,如果我们是一根火柴,在一生中也要有最闪耀的一刻,最后化为灰烬,不留遗愿。曾经想到这儿的我,一直认为,人生在结束的时候应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表示着这是一个完整又完美的人生。 上幼儿时的我是一个无知的我,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一群人打篮球,我很好奇;大哥哥大姐姐写作业,我很好奇;叔叔阿姨看手机,我很好奇……我经常会听到一些人在讨论“人生”,我认为,人生对我来说遥不可及,如果要用一个标点来形容人生,那一定是问号,因为古今中外,这个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了,想要全部知道并非易事,我们应该“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所以,那时的我认为人生应该是一个问号。 后来,随着我慢慢长大,儿时的迷团与疑惑被一个个解开了,于是我认为,人生应该是逗号,它是一条永远不会干涸的小溪,始终充满着希望。所以,我们要靠自己,靠自己站起来,靠自己战胜困难,靠自己找到希望,靠自己写出逗号之后的文章,从此,我渐渐地理解了人生中“逗号”的真谛,是这个“逗号”,让那时朦朦胧胧中的我多了一份勇敢,多了一份坚强。 后来,我与别人讨论人生的时候,又感觉,人生,是引号。在人生的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前,有一个秀才,可是他却偏偏有一个傻儿子。有一天,朋友要来拜访他,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他决定让儿子招待客人,还特意教给他几句话。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让我砍了卖了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兵荒马乱糟踏了 ;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爹妈辛苦挣的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 此。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你的父亲呢 ?”——“让我砍了卖了 !" “你母亲呢 ?”——" 兵荒马乱糟踏了 !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 ——"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 客人生气地问 :“你怎么这样说——" 那当然 , 我们家世代如此 ! 提问: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什么? 哲学启示: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现符合客观。秀才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忽视傻儿子低智力水平,主观传授待客之道,违背客观实际,从而在待客过程中笑话百出。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秀才的儿子不能针对语言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回答,当然会闹出笑话。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人生第一课

人生第一课——学会做人 曾记得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 当今社会,家长们比任何时候都关注孩子的成绩和升学,但比任何时候都忽视孩子的品德,忽视做人的教育。原因是社会竞争激烈,许多家长急功近利,把孩子前途单单寄托在孩子成绩上,误认为成绩好,考上好大学,便一切都有保障了。另外,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家里溺爱、包办,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做人的教育遇到了难题,孩子任性、懒惰、娇惯、心中不知有他人、不孝敬关爱父母的为数不少,加上学校应试教育的体制,学校里评价老师的工作,也往往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至于育人这方面,由于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又似乎与学校的升学率关联不大,也往往被重视不够。孩子的升学择业,几乎完全靠的是分数与文凭。因一分之差或名落孙山或多交高昂的学费,这会误导家长和孩子,会让他们产生分数比什么都重要的错误意识,弱化了学生品德的培养。 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据统计,全国家长百分之八九十都要求孩子能考上大学,争取有个好的工作前途,但百分之三十四的家长都存在溺爱、重智轻德的误区,现在全国的中小学生,在心理上有不健康表现的已超过22%,对父母很满意的只占12%,超过70%的中小学生对父母的教育表示不满意,或不够满意。这自然有父母自身的许

多问题,但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亲情淡薄,不能善解人意,少有感恩之心,厌烦父母管教,文明礼貌差,善良互助精神不足,责任心、诚实、朴素、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已是十分明显的了。这些现象都为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方面敲响了警钟。 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整。孩子长大了就是要做事做人,服务于他人,造福于社会。前几年,有教师以“挣大钱娶美女”诱导孩子勤奋刻苦学习,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在教育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以“挣大钱娶美女”作为奋斗目标教育孩子,这些孩子长大了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从刘海洋到马加爵,再到高层知识分子犯罪率日渐升高的趋势,我认为导致这些人犯罪的真正原因是他们人生里缺少了做人这一课。学会了做人,有了人格(做人的资格),孩子们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才会去奋斗拼搏。只见知识不见人、分数第一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其危害不仅仅在于导致了孩子们对知识的厌倦,更为严重的是因缺乏善良与美德的体验而造成人格的缺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人去体验美好,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崇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 一个孩子从家长和老师那里如果学会了勤劳善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博学博爱、以礼待人、诚实守信、认真做事,那么即便他的学习成绩不好,也只是暂时的,即便他毕业时成绩平平,将来也可能大有作为。才的不足可以由德来弥补,德的不足无法由才来弥补。小

人生穷富的关键第一课

人生穷富的关键

在讲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你觉得什么是理财? 很多人把投资和理财误以为是一件事,其实不是。投资只是理财的一部分,理财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比如制定家庭日常消费计划、投资计划、保险计划、教育金计划、养老金计划等等都是理财中的一部分。凡是涉及到跟钱有关的安排,都是理财。 我们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过手几十上百万。怎么去处理这些钱?怎么让有限的资源带来最大的效用?不同的处置方式,在时间的积累下本来相似的人会拉开巨大的差距。 知乎上有个问题,世界上那些彩票中巨奖的人最后都怎样了?答案是95%中了彩票的人,最后的生活都变得穷困潦倒,甚至不如从前。为什么?!有句话叫做,财不配位!对于飞来横财,没有足够的能力妥善处置,巨额财富就如过眼云烟一般,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其实不光是中彩票的人。财富传承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爸爸是亿万富翁,传到儿子这里可能就败光了。即使儿子没有败光,孙子也会不辱使命的。这就是常说的:富不过三代。 为什么会这样呢?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生穷富?人生穷富的关键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生钱资产和耗钱资产。生钱资产、耗钱资产也是理财中最最重要的概念。穷人之所以穷,富人之所以富的关键就在这两个资产。 下面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资产?简单的说资产就是一切可以以货币计量的东西。 说到资产很多小伙伴应该是不陌生的,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资产。房子、车子、票子、桌子、椅子、手机、电脑、锅、碗、瓢、勺、股票、基金等都是资产。 会计上把资产是否方便变现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方便变现的比如股票、基金就是流动资产;不方便变现的比如房子、车子、电脑就是非流动资产。其实这个会计上的划分对于投资理财一点帮助都没有。这是因为资产的赚钱能力和资产的变现能力几乎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就是因为会计上对于资产的划分不能反映资产的内涵,这样就误导了大批会计专业人士。本来学会计的人是最容易理财成功,实现财务自由的。但悲剧的是,会计专业人士实现财务自由的比例并不比没学过的高。 那么资产的内涵是什么呢?资产的内涵是现金流。敲黑板,资产的内涵是现金流。 资产产生现金流的不同就决定了资产的不同。根据资产产生现金流的不同,可以把资产分成3种。 生钱资产:能给你持续带来净现金流入的东西。有了生钱资产,你就可以躺着数钱了。这就是所谓的睡后收入。生钱资产养人呐。 耗钱资产:能给你持续带来净现金流出的东西。有了耗钱资产,你躺着的时候还在付钱。这就是所谓的睡后支出。耗钱资产需要被人养,耗钱资产耗人啊 其他资产:产生的净现金流为0的东西。有了其他资产,你躺着的时候你就是在躺着。 那么这3种资产哪种资产一定能让我们变富呢? 生钱资产 那么这3种资产哪种资产一定能让我们变穷呢? 耗钱资产

哲学与人生第一课练习题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有神论和无神论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2、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3下列哪个成语可以正确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 )。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4.“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字是指()。 A. 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5.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个人自身实际中的主观条件( )。 A.自己的体质 B.自己的学业基础 C.自己的家庭情况D.自身的性格 6、下列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 A个人的体质B个人的学业条件 C个人的家庭情况D个人的性格 7、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8、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 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一切从领导的决策出发 D、一切从书本出发 9、“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 A、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二、理解说明 1、曾经有一只蚂蚁和一头大象,他们是好朋友,经常再一起玩耍,一起吃饭,一起洗澡。 有一天蚂蚁与大象之间有了一点误会,大象就去追蚂蚁,蚂蚁撒腿就跑,跑

哲学与人生 教案 中专 中职 第一课 第二课上课讲义

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教学目标】 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 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公子目夷建议说:“彼众我寡,我军获胜的希望不大,不如趁现在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我们发动截击,完全有把握扭转劣势。”宋襄公不听,他认为截击正在渡河的对手是不道德的,于是就约束全军不得出击。待楚军渡过泓水、正在慌忙列阵的时候,公子目夷又建议道:“我们趁敌人还没有列阵完毕,掩杀过去,还有希望获胜。”宋襄公又拒绝说:“要等敌人列阵完毕,我军才能出战。” 很快,楚军排列完毕,严阵以待,宋襄公这时候才下令对楚军发动全线进攻。他自己亲自驾着兵车,车上飘扬着“尊王攘夷”的大旗,杀向楚国的中军。一场大战下来,宋军惨败,宋襄公精锐的中军全军覆没。宋襄公本人也在乱军中被砍伤了屁股,亏得公子目夷和公孙固等人拼死搭救才逃回商丘。 宋国在泓水之战中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就连齐孝公也趁火打劫,借口宋国没有参加由陈国发起的颂扬齐桓公的盟会,起兵伐宋。宋国开始沦为大国的附庸,在楚国、晋国等大国之间艰难摇摆以求生存。 宋襄公的霸国梦自此彻底终结了。而他本人也因这次战争的伤势而去世了。

人生的第一课阅读题及答案

人生的第一课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人生第一课阅读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阅读题: 1、请写出画横线中引号的用法:(1分)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2分) ① 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② 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3分) 提示:上课开始了,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2分)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2分) 参考答案: 1、特制强调。 2、使描写更具体。 3、略。 4、写书并不难讲故事和插图。 5、和蔼可亲、责任心强、循循善诱。篇二: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人生第一课阅读答案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重要的人生第一课

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重要的人生第一课 这堂课,主题鲜明,故事感人,老师精彩,学生精神,场面壮观,可称为是爱国主义教育中十分经典的一堂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这充满爱国情怀的主题,直抵人心,让你一辈子忘不了,使“开学第一课”,成为“人生第一课”。童年有了这样的爱国情怀,人生就有了根基,知道我是谁,我的根在哪里,一生都会爱党、爱国、爱人民。 我们68届的高中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建国第一个十年,正是我们美好的童年。“祖国十年我十岁”。建国十年大庆那天,我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到人民大会堂献花,幸福地见到了主席!那一刻,我就下定决心:“今天我以祖国为骄傲,明天祖国以我为自豪!”中考的作文题是,《我在五星红旗下成长》,我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有说不完的话,这种爱国情怀,成为我70年来战胜各种困难的力量。 而我们的子孙,缺少的正是这一课。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央视最优秀的主持人董卿、撒贝尓担任老师,展示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国旗故事,告诉孩子“为什么五星红旗值得骄傲?”为孩子们上这一课。 我九岁的孙子小虎,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认真地上了这一课。当他看到革命先烈在监狱中升国旗、遭屠杀时,他伤心地痛哭;让他看到中国登山队员夏伯洋爷爷,为把“中国梯”扛上珠穆朗玛峰而失

去双腿时;当他看到坚守在海口舰,长沙舰的海军爸爸,为保卫中国渔船奋战在海上,不能陪伴在女儿身边时,他感动得流泪。这些生动故事,让他小小的心灵震撼,知道为什么五星红旗是用先烈的生命换来的,什么是中国精神。 课堂上,三位跳绳的中学生,被打破世界纪录自强不息的故事;“嫦娥团队”的大哥哥大姐姐,第一次把玉兔放到月球背面,探索宙宇的壮举和人与机器人交流的场面,小虎觉得很好奇,一直说太好了。发生在今天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今天我们该如何为五星红旗增添光彩。 人生第一课,人生不能少。我要为这一课点赞!希望这样的课多一些,把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深地播撒在孩子心中,我们的中华民族才真正有未来。

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卑微

不读书,换来的可能是一生的卑微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不读书,换来的可能是一生的卑微》。现在有很多学生津津乐道于几个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用于堵住家长、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他们会说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做过踩三轮车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在火车站捡到—本书路遥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这个傻孩子:“我要上大学。” 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之后却发现,自己用几年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与底层。现在有些孩子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一帮文化层次不高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自以为有了几个谈得来的朋友就有了全世界。他们在一起聊吃的、聊穿的、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微博;打牌玩游戏、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他们看不起那些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还觉得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了重点高中:惠安一中,惠安三中等,而他们却要考虑去普通高中、职业中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外出打工。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修为到的人生结果肯定不一样!让我们看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也许我们就能明白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棵小树长一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者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梁,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上干不了别的。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长一年的小树一样也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者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李嘉诚也这样说:“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