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年父子成兄弟 导学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 导学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   导学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   导学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导学案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之情。

3、学习通过日常小事和用平实的语言来表达的父子之情。

【学习资料】

1、作者介绍: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作品集有《晚饭花集》、《蒲桥集》、《塔上随笔》、《寂寞和温暖》等。本文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

汪曾祺文如其人,尤其是散文,没有说教。他对事物细致的描绘,瞬间的真情流露,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不似鲁迅散文的悲怆,不像余秋雨的居高临下的启蒙,他的散文是一种感身边的事,用恬静之心、朴实之情,化伤痛为淡泊。如果说鲁迅的散文像一杯咖啡,苦却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余秋雨的散文像一杯烈酒,呛且有时会伤身,那么汪曾祺的散文则是一杯国产的铁观音,看似无味,细品方知甘甜,清幽宁静,有一种儒生的雅致。

汪曾祺的散文,虽由一件一件描写生活的平常小事串连而成,但汪曾祺的散文世界却是很精妙的,他用平凡朴质的文字,搭构了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堡。他的散文不仅渗透出一种自我把玩和品尝的闲适,还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他虽淡泊宁静,但却对现世人生持肯定和执著的态度,为生命、生活而积极活动,并在活动中保持人和人的和谐,用自然宁静、淡泊之心执著追求生活。

2、学习方法指导:掌握对课文作圈点评注的学习方法

对课文作圈点勾画评注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疏通性的圈点勾画,目标是读通课文;二是思考性的圈点勾画,目的在于提出质疑,引发思索;三是评论性的圈点评注,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启思维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并读一读

老弦粘牢栩栩如生笃瓜瓜瓤雕镂圭峰碑

分歧忻县自顾不暇庸俗疾言厉色闻而不问笔管条直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几对“父子”?哪几个人?

2、文章分别讲了他们哪些事?(提示:运用圈点勾画,划线阅读。)

【合作探究】再读课文,深入感知

1、这两对父子之间是什么关系?

2、“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找出具体事例及相关词句说明。

3、“我”与儿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我”又是个怎样的人?请找出具体事例及相关词句说明。

4、究竟是什么让父子之情转变成了兄弟之谊?

5、本文语言清新朴实,优雅自然,请举例进行说明。

【拓展感悟】

1、按照下列例句的语意和句式续写。

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只有这样,才能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觉得一个现代化、充满人情味的校园,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多拥有一些爱心。只有这样,才能多年师生成朋友。

我觉得一个的社会,作为一个路人,应该。只有这样,才能。

2、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推荐阅读:

《岁寒三友》《寂寞的温暖》《天鹅之死》《大淖记事》

《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测试题

《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测试题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 A )。 A.任溶溶 B.汤素兰 C.贾尼·罗大里 2.没头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B ) A.他爸爸妈妈给他取的名字 B.他记什么都打个折,缺点零头 C.他没有头脑 3.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里面样样都有,唯独缺少了( C ) A.剧场 B.游艺场 C.电梯 4.不高兴表演的节目是( B ) A.《三打白骨精》 B.《武松打虎》 C.《狐狸和乌鸦》 5.没头脑今年(B)岁。 A.8 B.12 C.11 6.仙人让不高兴变成了( A ),让没头脑变成了( B ) A.演员 B.建筑工程师 C.老师 7.不高兴掉到大水坑里去了,水都溅起来了,还溅起了(B)似的一样东西。 A.乌龟 B.蛤蟆 C.猴子 8.这座少年宫有( B )层,剧场在第( A )层。 A.225层 B.300层 C.999层 D.800层 9.不高兴在节目中扮演( B ) A.武松 B.老虎 C.李逵 10.仙人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像( B )一样,呼的一下高了起来。 A.竹子 B.竹笋 C.大树

11.白胡子仙人帮助了( B ),他的愿望是( D ) A.没头脑 B.不高兴 C.小妖精 D.变个大人,做件大事情让大家瞧瞧! 12.泰焦傲从钢丝上摔下来,最后结果怎么样?(B) A.受伤了 B.被甄用工接住了 C.他自己站在了地上 13.泰焦傲休养后去演出,使用的交通工具是(C) A.公共汽车 B.汽车 C.运送大象的车 14.观看泰焦傲的表演需要凭( A )入场 A 健康证 B 驾驶证 C 教师证 15.泰焦傲的拿手表演是什么?( B ) A钻火圈 B 走钢丝 C 变魔术 16.奶奶的耳朵“怪”在哪里?( C ) A.什么也听不见 B.只能听见很响的声音 C.只能听见很轻的声音 17.闹闹在家对奶奶大喊大叫,是为了( B ) A.吃炒米饭 B.吃炒鸡蛋 C.牙疼 18.闹闹奶奶有“怪耳朵”,是因为(B ) A.耳朵坏了 B.让闹闹学会小声说话 C.生病了 19.妖精的咒语是什么?( C ) A.芝麻芝麻开开门 B.天灵灵地灵灵 C.乘法口诀 20.《奶奶的怪耳朵》中大楼里那个会报时的钟就是( B ) A.闹钟 B.闹闹 C.手表 21.小妖精教阿土和地理不好的孩子真正的咒语是(A ) A.认真学习 B.芝麻芝麻开门 C.绿豆绿豆开门

多年父子成兄弟读后感_心得体会

多年父子成兄弟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多年父子成兄弟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多年父子成兄弟读后感(一) 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的父亲是一位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圃。他的父亲还会玩很多其他的乐器。对待儿女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和自己的儿子玩在一起。关心自己儿子的成绩,但是不强求。小时候作者的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父亲没有怪他只是要他能考到及格就行了。作者和他父亲就像是两兄弟一样,这篇散文中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十七岁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给那个人写了一份情信,结果父亲既然在傍边帮他出主意。 这篇文章学出了父亲和儿子也可以像兄弟一样一起玩耍,可以看出作者和父亲的感情很好。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和多人和父亲的感情不是很好。我看的这篇文章之后我觉得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和自己的父亲成为兄弟,和父亲相处的很好。 所以我们要学会与父亲相处和父亲成为朋友。多和父亲沟通。 多年父子成兄弟读后感(二) 两个人勾肩搭背地走来,高一点的,是父亲;矮一点的,是儿子。 这也就是汪曾祺所说的"父子成兄弟"了,父子之间如兄弟般相处,没有一点儿隔阂,"没大没小". 而要想形成这样的父子关系,有一项前提,就是父子二人要喜欢做同一件事。一般来说,这件事,也就是玩了。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父亲首先就要会玩。不管是放风筝、打雪仗、捏泥巴、过家家,还是现代化的电脑、游戏机,都可以成为父亲与儿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尤其是现在实行独生子女之后,孩子没有了兄弟姐妹,父亲这个玩伴也变得愈发重要,对于儿子来说,拥有一个同样爱玩儿的父亲,也意味着当遇到大反派——母亲的阻挠时,也能有一个同伴抵挡一阵(虽然不太可靠),不至于孤军作战,腹背受敌。 在儿子的学习方面,父亲既然成为兄弟,就应该尽量放宽要求,给儿子一个宽松的环境,但又不能完全不管。要关心,而不强求。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要充分尊重儿子,以理解为主。儿子有了错误,要给儿子好的建议,并帮助儿子改正,而不是上来第一反应就是打骂。

没头脑和不高兴好书推荐1307A4语文电子小报成品,读书手抄报模板书香满园快乐读书简报小学生语文读后感板报

◆故事简介:有两个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没头脑”做起事来丢三落四,总要出些差错。“不高兴”总是别别扭扭,你要他往东,他偏往西。别人劝这两个孩子改掉坏脾气,他们都不以为然,为帮他们改正缺点,暂时把他俩变成了大人。“没头脑”当了工程师,“不高兴”做了演员。“没头脑”设计了一座999层高的少年宫大楼,楼造好后,才想起没设计电梯,结果孩子们为了在这个大 楼上看戏,要带着铺盖、干粮爬一个月的楼梯,这不但害了别人,也害了设计师自己,因为“没头脑”也参加了少年宫开幕式。“不高兴”在开幕式这天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戏演到紧要关头,他的老脾气又来了,本来老虎应该被武松打死,可是他偏不高兴死, 反而把武松打得东逃西躲,二人一直打到台下。台下的 “没头脑”正看得纳闷,“不高兴”却打到了他的身上,于 是“没头脑”在前边跑,“不高兴”在后边追,两个人从楼上滚到楼下,跌得腰酸背疼。通过这次教训,两个人 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他们仍旧变回到儿童时代。★作品评价:这个故事的意义是想告诉当时的小朋友不要做没头脑和不高兴那样的人,他们是没有出息的,他们是没有未来的。可是现在再看一看,有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的甚至掌握财权。他们做的某些事情和动画里的惊人相似,造了千层楼却没有电梯,扮演老虎却追着武松打。其结果可想而知,到少年宫的小朋友们爬了一个月的楼却 看到的不是一场戏剧而是闹剧。劳民伤 财不用说的,那些所谓的为民服务的” 丰功伟绩"却让老百姓寒透了心。 ■作者介绍:任溶溶,本名任以奇,原名任根鎏。广东鹤山人,1923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1949年后历任上海少儿社编辑部副主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著有童话集《"没头脑"和"不高兴"》、儿童诗集《小孩子懂大事情》、儿童文学《我也有过小时候--任溶溶寄小读者》等。●精彩片段 球场风波:担任守 门员的没头脑,由于思 想不集中而没有守住球 门,担任中锋的不高兴 尽逞个人威风不与队友 配合,白白浪费了许多 进攻机会,大败之后他 们受到班长的批评, 一气之下没头脑和不 高兴闹出了“转会” 风波,没想到不成功 的“转会”倒成为一 次真正的转机。 班级姓名:请在此处直接输入班级姓名

(完整)《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测试题答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测试题答案 一、我会填。(不会写的字可以注拼音)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任溶溶。 2、变成大人后,没头脑是一个工程师,不高兴是一个演员。 3、《奶奶的怪耳朵》中大楼里那个会报时的钟就是闹闹。 4、小妖精教给阿土做算术的咒语是乘法表。 5、爷爷告诉多多,多多从乖到不乖,都是脾气精在搞鬼。后来,多多打败了脾气精,又成了乖孩子。 二、我会选。 1、“没头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B ) A、他爸爸妈妈给他取的名字 B、他记什么都打个折,缺点零头 C、因为他没有头脑 2、“不高兴”的怪脾气是( C ) A、别人谈得好好的事,他偏偏要“不高兴” B、他一直都是不高兴 C、他做任何事都不高兴 3、“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里面样样都有,唯独缺少了( C ) A、剧场 B、游艺场 C、电梯 4、“不高兴”表演的节目是( B ) A、《三打白骨精》 B、《武松打虎》 C、《狐狸和乌鸦》 5、泰焦傲的拿手表演是(C ) A、倒立 B、翻跟头C走钢丝 6、泰焦傲从钢丝上摔下来,最后结果怎么样?( B ) A、摔下来,受伤了 B、被甄用工接住了 C、他自己站在了地上,没受伤 7、奶奶的耳朵“怪”在哪里?( C ) A、什么也听不见 B、只能听见很响的声音 C、只能听见很轻的声音 8、小精灵的咒语是什么?( C ) A、芝麻芝麻开开门 B、天灵灵地灵灵 C、乘法口诀 9、赶走“脾气精“的最好办法是(B ) A、吃药打针 B、管住自己,坚决不发脾气 C、找专门的医生看病 10、小妖精让一个瘦高个的男孩子一跳( B )高。 A、九丈 B、八丈 C、七丈 11、阿土的爷爷看电视的时候笑掉了牙,他笑掉的是(C )。 A、门牙 B、大牙 C、假牙 12、没头脑是“我”的邻居,今年(B )岁。 A、8 B、12 C、11 13、没头脑找不到的练习本放在(B )。 A、书包里 B、屁股口袋里 C、桌子上 14、为了找练习本,没头脑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妈妈回来了,弟弟妹妹(B )扑了上去。 A、生气 B、欢天喜地地 C、哭着

多年父子成兄弟原文以及读后感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钱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由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待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

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儿子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回信。“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我的老伴告诉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不料他带回了一个同学。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试题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试题 一、填空。(不会写的字可以注拼音)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 2、变成大人后,没头脑是一个演员,不高兴是一个建筑工程设计师。 3、没头脑设计的这座少年宫有300层,剧场在225层。 4、在“不高兴”表演的节目里,不高兴扮演的是老虎。 5、《奶奶的怪耳朵》中大楼里那个会报时的钟就是。 6、天才演员“泰焦傲”的谐音就是,而“甄用工”的谐音就是。 7、阿土的不行,总是做错,小妖精教给阿土做算术的咒语是。 8、《奶奶的怪耳朵》中的那个孩子名字叫,作家居然把他的表现当作。 9、一个廋高个的男孩正在,说自己很,气得自己要一跳高,于是小妖精真的让廋高个像一样晃晃悠悠飞到空中。 10、大大大来自《》中的;小小小则来自同一个故事中的。 11、大大大躺在海面上,别人还以为是一条。大大大还,哼着自己编的。 12、小小小把的绳子抛到大大大的脚尖顶上,套住了大

大大的,然后就在一样的脚板底上勘探开了。终于在脚板心靠近脚跟的地方找到了一个。 13、爷爷告诉多多,多多从乖到不乖,都是在搞鬼。后来,多多打败了,又成了乖孩子。 14、任溶溶爷爷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就是能。 15、大人国的大人叫,小人国的小人叫。 16、老鼠啃出来的洞很小,可大大大不听小小小的劝告,弄得大船就要沉了,这真是“,。” 17、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还知道任溶溶爷爷的作品有、、、、等。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没头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B ) A、他爸爸妈妈给他取的名字 B、他记什么都打个折,缺点零头 C、因为他没有头脑 2、“不高兴”的怪脾气是(C ) A、别人谈得好好的事,他偏偏要“不高兴” B、他一直都是不高兴 C、他做任何事都不高兴 3、“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里面样样都有,唯独缺少了(C ) A、剧场 B、游艺场 C、电梯

多年父子成兄弟

多年父子成兄弟

————————————————————————————————作者:————————————————————————————————日期:

课题《多年父子成兄弟》授课日期 教材 分析 这是著名作者汪曾祺的一篇散文,写的很家常很温馨,但是蕴含却相当深。 学情分析 亲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似水,父爱如山,严父慈母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父子之间像兄弟一样会是怎样的。通过这篇文章给我们解读父子之间的另类关系。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3.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重点难点1.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2.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 教学准备7S检查 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第一部分(第1节):交代题目的由来,引领全文。 第二部分(2—4节):写“我的父亲与“我”。 第三部分(5—7节):写“我”与“我”的儿子。 第四部分(第8节):“我”对父子之间关系的看法,总结全文。 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课后习题一 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在刚刚学习的胡适《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我们从质 朴简单的语言中能够鲜明地了解到作者母亲的爱子之慈,教 子之严的慈母严父形象。无庸置疑,这是歌颂母爱的文学作品。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 对子女的爱就像是水,温柔无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山, 棱角分明。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仍然能够体现父母对 孩子的爱。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不同的,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其实并无定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父子关系的,一 起来看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 <新授> 一.解决字词音、形、义 请学生默读全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 教师【投影】字词,请一位学生朗读词语,强调正确读音。 麦穗.(suì)狐肷.(qiǎn)粘.牢(zhān)雕 镂.(lòu) 冥.衣(míng)圭.峰碑(guī) 郿.坞(méi) 忻.县(x īn) 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 【投影】“思考与练习1”的重要成语,请学生回答意思。(1)疾言厉色:说话急躁,态度严厉。形容发怒时的神情。疾:急速。 (2)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3)人人自危:人人都感到有危险,存着戒心。形容恐惧不安。 (4)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还来不及,无法顾及他人。 (5)笔管条直:循规蹈矩,即遵守规矩。 请学生将以上成语的意思写在书上相应位置。 二.走近作者 请学生勾画书P6页注解①重要内容,【板书】:江苏高邮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投影】补充资料: 汪曾祺(1920-1997),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题(有答案,内容全)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题 (有答案,内容全) 一、填空题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任溶溶)。 2、任溶溶爷爷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是 能(给小朋友写故事)。 3、变成大人后,没头脑是一个(工程师),不高兴是一个(演 员)。 4、《奶奶的怪耳朵》中大楼里那个会报时的钟就是(闹闹)。 5、小妖精教给阿土做算术的咒语是(乘法表)。 6、大人国的大人叫(大大大),小人国的小人叫(小小小)。 7、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还知道任溶溶爷爷的作品有(奶 奶的怪耳多、当你身上的小妖精、一个天才杂记员)等。 8、爷爷告诉多多,多多从乖到不乖,都是在(懒惰精)搞鬼。后 来,多多打败了(懒惰精),又成了乖孩子。 二、我会选。 1、“没头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B ) A、他爸爸妈妈给他取的名字 B、他记什么都打个折,缺点零头

C、因为他没有头脑 2、“不高兴”的怪脾气是( C ) A、别人谈得好好的事,他偏偏要“不高兴” B、他一直都是不高兴 C 、他做任何事都不高兴 3、“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里面样样都有,唯独缺少了( C ) A、剧场 B、游艺场 C、电梯 4、“不高兴”表演的节目是( B ) A 、《三打白骨精》B、《武松打虎》 C、《狐狸和乌鸦》 5、泰焦傲的拿手表演是(C ) A 、倒立 B、翻跟头 C走钢丝 6、泰焦傲从钢丝上摔下来,最后结果怎么样?( B ) A、摔下来,受伤了 B、被甄用工接住了 C、他自己站在了地上,没受伤 7、奶奶的耳朵“怪”在哪里? ( C ) A 、什么也听不见 B、只能听见很响的声音 C、只能听见很轻的声音 8、小精灵的咒语是什么?( C )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授课课时:第1、2课时 授课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结合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音、形、义,完成“思考与练习1”; 2、结合补充资料,了解汪曾祺;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4、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5、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我提出几个问题,请大家思索后能够实话实说。(1)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你会用哪一个词?(2)现实生活中,你们父子(父女)有着怎样的关系?(3)你理想中的父子(父女)关系又是怎样的?(4)你认同父子(父女)之间成为兄弟(兄妹)样的关系吗?请学生畅所欲言。 在刚刚学习的胡适《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我们从质朴简单的语言中能够鲜明地了解到作者母亲的爱子之慈,教子之严的慈母严父形象。无庸置疑,这是歌颂母爱的文学作品。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水,温柔无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山,棱角分明。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仍然能够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不同的,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其实并无定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父子关系的,一起来看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板书】:课题、作者 二、教授新课 1、解决字词音、形、义 请学生默读全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 教学以下字词,请一位学生朗读词语,强调正确读音。 麦穗.(suì)狐肷.(qiǎn)粘.牢(zhān)雕镂.(l?u) 冥.衣(míng)圭.峰碑(guī)郿.坞(méi)忻.县(xīn) 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 “思考与练习1”重要成语解释,请学生回答意思。 (1)疾言厉色:说话急躁,态度严厉。形容发怒时的神情。疾:急速。 (2)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3)人人自危:人人都感到有危险,存着戒心。形容恐惧不安。 (4)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还来不及,无法顾及他人。 (5)笔管条直:循规蹈矩,即遵守规矩。 请学生将以上成语的意思写在书上相应位置。

《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答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是每次语文考试中的必考题,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答案与问题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去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骂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节选自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题目 1.请用‖将上段文字分为两层,并概括各层大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父亲的哪三件事?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本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指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带着孩子们玩,你觉得这像一个父亲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年父子成兄弟》参考答案: 1.孩子头。║春天第一层:总写父亲的为人。第二层:具体写父亲对孩子的随和。 2.(1)父亲带着孩子放风筝; (2)父亲为孩子做玻璃玩具; (3)父亲为我们做玩具灯。 3.父亲喜爱孩子,爱带着孩子玩,是一个很随和的人。

《多年父子成兄弟》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下册)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 一下册) 一、导入新课: 大多数人在儿时都经历了父母身边的生活,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母爱父爱的主题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成了永恒。的确,父爱是山,母爱是水,父母是海,而我们是海里的鱼儿。当更多的传统的中国人都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是“慈母严父”时,我们能否想象,一个在家中和儿子成为“兄弟”的父亲,究竟是什么样的?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汪曾祺笔下的“父亲”。 同学们事先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大家有感情地朗读它。 二、作者简介:(可印成学案)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有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作品集有《晚饭花集》、《蒲桥集》、《塔上随笔》、《寂寞和温暖》等。本文选自《亲爱的爸爸妈妈》。

汪曾祺文如其人,尤其是散文,没有说教。他对事物细致的描绘,瞬间的真情流露,已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不似鲁迅散文的悲怆,不像余秋雨的居高临下的启蒙,他的散文是一种感身边的事,用恬静之心、朴实之情,化伤痛为淡泊。如果说鲁迅的散文像一杯咖啡,苦却能使人精神为之一振,余秋雨的散文像一杯烈酒,呛且有时会伤身,那么汪曾祺的散文则是一杯国产的铁观音,看似无味,细品方之甘甜,清幽宁静,有一种儒生的雅致。 汪曾祺的散文,虽由一件一件描写生活的平常小事串连而成,但汪曾祺的散文世界却是很精妙的,他用平凡朴质的文字,搭构了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堡。他的散文不仅渗透出一种自我把玩和品尝的闲适,还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精神,他虽淡泊宁静,但却对现世人生持肯定和执著的态度,为生命、生活而积极活动,并在活动中保持人和人的和谐,用自然宁静、淡泊之心执著追求生活。 三、初读文本,整体把握: 1、文章写了几对“父子”?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板书: “我”父亲——“我” “我”——“我”儿子 关系:父子——“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兄弟”

小学生课外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测试练习题及答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练习题(一) 白莲中心小学二年级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不会写的字可以注拼音)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 2、任溶溶爷爷说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就是能为小朋友们。 3、变成大人后,没头脑是一个,不高兴是一个。 4、《奶奶的怪耳朵》中大楼里那个会报时的钟就是。 5、小妖精教给阿土做算术的咒语是。 6、大人国的大人叫,小人国的小人叫。 7、泰焦傲的拿手表演是。 8、阿土的爷爷看电视的时候笑掉了牙,他笑掉的是。 9、爷爷告诉多多,多多从乖到不乖,都是在搞鬼。后来,多多打败了,又成了乖孩子。 10、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还知道任溶溶爷爷的作品有、、等。 二、选择题。 1、“没头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A、他爸爸妈妈给他取的名字 B、他记什么都打个折,缺点零头 C、因为他没有头脑 2、“不高兴”的怪脾气是()

A、别人谈得好好的事,他偏偏要“不高兴” B、他一直都是不高兴 C、他做任何事都不高兴 3、“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里面样样都有,唯独缺少了() A、剧场 B、游艺场 C、电梯 4、“不高兴”表演的节目是() A、《三打白骨精》 B、《武松打虎》 C、《狐狸和乌鸦》 5、泰焦傲的拿手表演是() A、倒立 B、翻跟头 C走钢丝 6、泰焦傲从钢丝上摔下来,最后结果怎么样() A、摔下来,受伤了 B、被甄用工接住了 C、他自己站在了地上,没受伤 7、奶奶的耳朵“怪”在哪里( ) A、什么也听不见 B、只能听见很响的声音 C、只能听见很轻的声音 8、小精灵的咒语是什么() A、芝麻芝麻开开门 B、天灵灵地灵灵 C、乘法口诀 9、赶走“脾气精“的最好办法是() A、吃药打针 B、管住自己,坚决不发脾气 C、找专门的医生看病 10、小妖精让一个瘦高个的男孩子一跳()高。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导读课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书导读课(初稿) 中心小学董淑杰 一、教学目标 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准备 课件《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自古以来,读书被人们千古传承。古有匡衡凿壁偷光,孙康囊萤映雪,孙敬悬梁刺股,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唐朝、诗人颜真卿在《劝学》中的写到: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宋代的苏轼也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我们伟大的周总理也倡导: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师生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本书,这本书可能你们没有读过,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来走进这本书,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最近在读哪本书呢? (生汇报,师认真倾听,根据学生的回答问书的特点。) 2.看来大家的课外书已经读了很多本了,那今天老师带来的小游戏根本就难不住你们,你们猜猜这是那本书?(出示课件) (1)有这样的三个小动物,他们都想建一座漂亮的房子。老大用稻草围成了一座房子。老二用木头建成了一座房子。老三却想用砖瓦砌一座房子。 (2)有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大兔子。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和小兔子稍微少一点的爱,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 (3)通过看图片猜书名

完整word版,《多年父子成兄弟》教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教学目标:1、结合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音、形、义; 2、结合补充资料,了解汪曾祺; 3、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感受父子间的亲情; 4、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5、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情中把握“我的父亲”和“我”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描述的父子关系,学习捕捉生活典型事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下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大家思索后能够实话实说。(1)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父亲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你会用哪一个词?(2)现实生活中,你们父子(父女)有着怎样的关系?(3)你理想中的父子(父女)关系又是怎样的?(4)你认同父子(父女)之间成为兄弟(兄妹)样的关系吗?请学生畅所欲言。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在人们的印象中,母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水,温柔无尽,父亲对子女的爱就像是山,棱角分明。表达爱的方式虽然不同,但仍然能够体现父母对孩子的爱。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不同的,究竟什么样的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其实并无定论。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父子关系的,一起来看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解决字词音、形、义 请学生默读全文,留意重要字词的音、形、义。 请学生齐读字词两遍。 重要成语,请学生回答意思。 请学生将以上成语的意思写在书上相应位置。 2、走近作者 请学生勾画书P6页注解①重要内容,【板书】:江苏高邮人,小说《受戒》、《大淖记事》 补充资料: 汪曾祺(1920-1997),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资深文化界名人。代表作品: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他的作品曾被看作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请学生通读全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二年级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题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题 班级:姓名: 一、我会填。(不会写的字可以注拼音)(每空1分,共8分)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是。 2、《奶奶的怪耳朵》中大楼里那个会报时的钟就是。 3、爷爷告诉多多,多多从乖到不乖,都是在搞鬼。后来,多多打败了,又成了乖孩子。 4、除了《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还知道任溶溶爷爷的作品有、、等。 5、没头脑和不高兴用时间从剧场下到少年宫门口。 二、我会选。(每题2分,共72分) 1、“没头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A、他爸爸妈妈给他取的名字 B、他记什么都打个折,缺点零头 C、因为他没有头脑 2、“不高兴”的怪脾气是() A、别人谈得好好的事,他偏偏要“不高兴” B、他一直都是不高兴 C、他做任何事都不高兴 3、泰焦傲的表演得凭()证入场 A、身份证 B、学生证 C、健康检查证

4、“不高兴”表演的节目是() A、《三打白骨精》 B、《武松打虎》 C、《狐狸和乌鸦》 5、泰焦傲的拿手表演是() A、倒立 B、翻跟头 C走钢丝 6、泰焦傲从钢丝上摔下来,最后结果怎么样() A、摔下来,受伤了 B、被甄用工接住了 C、他自己站在了地上,没受伤 7、奶奶的耳朵“怪”在哪里( ) A、什么也听不见 B、只能听见很响的声音 C、只能听见很轻的声音 8、小精灵的咒语是什么() A、芝麻芝麻开开门 B、天灵灵地灵灵 C、乘法口诀 9、赶走“脾气精“的最好办法是() A、吃药打针 B、管住自己,坚决不发脾气 C、找专门的医生看病 10、小妖精让一个瘦高个的男孩子一跳()高。 A、九丈 B、八丈 C、七丈

11、阿土的爷爷看电视的时候笑掉了牙,他笑掉的是()。 A、门牙 B、大牙 C、假牙 12、没头脑是“我”的邻居,今年()岁。 A、8 B、12 C、11 13、没头脑找不到的练习本放在()。 A、书包里 B、屁股口袋里 C、桌子上 14、为了找练习本,没头脑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妈妈回来了,弟弟妹妹()扑了上去。 A、生气 B、欢天喜地地C、哭着 15、为了找练习本,没头脑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听了妈妈的批评,()。 A、就坐在书桌前认真完成作业。 B、他一不高兴,功课也不做了,就上床去睡觉。 C、他就气呼呼地走了。 16、下了雨,大伙儿打由大道走,不高兴不高兴,要()打泥地上走。 A、抄近路 B、走远路 17、不高兴扑隆隆掉到一个大水坑里去了,水都溅起来了,还溅起了()似的一样东西。A、乌龟 B、蛤蟆 C、猴子 18、仙人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像()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检测及答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检测题 姓名: 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填“是”或“非”) 1、小小小和大大大的脚板里拔出了一棵大树。( ) 2、格列佛不但到过大人国,还到过小人国。( ) 3、大人国的这个人在船上航行了三个星期。( ) 4、小妖精的法术让爷爷的牙齿掉了下来。( ) 5、多多最佩服爷爷。( ) 6、多多本来是个很不乖的孩子。( ) ^ 7、小妖精是坏的。( ) 8、多多把脾气精赶走了。( ) 9、爷爷是个坏脾气的人,所以大家叫他脾气精。( ) 10、鱼把小小小和他的船看成是虾米。( ) 11、小小小骑着驴去大人国报信。( ) 12、大大大掉进了石坑里。( ) 13、没头脑造的少年宫里没有电梯。( ) 14、没头脑演武松,不高兴演老虎。( ) 15、闹闹是一只准时的闹钟。( ) 16、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两个好朋友。( ) … 17、闹闹吵着要吃的菜是红烧肉。( ) 18、小小小的船沉了。( ) 19、大大大会游泳。( ) 20、一条大蟒蛇在啃大船的木壁。( ) 21、当大船快要沉小去时,小小小救了大大大。( ) 22、小小小被喷嚏卷到了石头缝里。( ) 23、小小小想出办法帮大大大拿到了鞋子。( ) 24、大大大脚板进了刺,是因为他把鞋子丢弃了。( ) 25、大大大想出办法从石缝里救出了小小小。( ) 26、小小小被大大大的口水咽进肚子里了。( ) — 27、多多睡觉时很不乖。( ) 二、选择题 1、阿土的父亲是( ) A、阿水 B、阿火 C、阿金 2、《当心你身上的小妖精》的主人公是( ) A、阿火 B、多多 C、小妖精 3、没头脑今年( )岁。 A、12 B、15 C、10 4、( )帮读多多想出对付小妖精的办法。 A、妈妈 B、爸爸 C、爷爷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案2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授课人:南京市秦淮中学朱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文散淡朴实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验等方法等使学生感受人间至真至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理解和体验文中所抒写的父子亲情,感悟人间至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父亲对儿子的情感。 2.学习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事例,寓巧于拙,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式、问答式、朗读法、合作讨论法相结合。【教学设备】多媒体 【教学板块】触摸――研读――拓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你们希望你们的父子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名人和父亲是什么关系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汪曾祺笔下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去寻觅那份久违的感动。 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走进文本】 1、整体感知。 师生合作,朗读全文 这是一篇描述父子关系的散文。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刻画了两个可爱而又可敬的父亲形象。请问:作者刻画了哪两个父亲的形象? 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什么文中的“我”有双重身分,既是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_________。 第一部分(1——4段):写“我”的父亲。 第二部分(5——6段):写“我”做父亲。 第三部分(7段):写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 2、锁定父亲,重点研读“我”的父亲部分和“我”做父亲部分。 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了“父亲”可爱而可敬的性格特征的?写了父亲的哪些事?从这些字词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 ⑵作者写了父亲的哪些事来表现父亲的? 例一:作者的父亲是个画家,会制作图章,会摆弄各种乐器,会做冥衣,会制作各种各样的孩子玩品——风筝、玩灯、镂空玻璃的能养小小昆虫的精致的小桥小亭八角水晶球、草扎的纺织娘、重瓣荷花灯、小西瓜做的烛灯等。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检测及答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检 测及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检测题 姓名: 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填“是”或“非”) 1、小小小和大大大的脚板里拔出了一棵大树。( ) 2、格列佛不但到过大人国,还到过小人国。( ) 3、大人国的这个人在船上航行了三个星期。( ) 4、小妖精的法术让爷爷的牙齿掉了下来。( ) 5、多多最佩服爷爷。( ) 6、多多本来是个很不乖的孩子。( ) 7、小妖精是坏的。( ) 8、多多把脾气精赶走了。( ) 9、爷爷是个坏脾气的人,所以大家叫他脾气精。( ) 10、鱼把小小小和他的船看成是虾米。( ) 11、小小小骑着驴去大人国报信。( ) 12、大大大掉进了石坑里。( ) 13、没头脑造的少年宫里没有电梯。( ) 14、没头脑演武松,不高兴演老虎。( ) 15、闹闹是一只准时的闹钟。( ) 16、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两个好朋友。( ) 17、闹闹吵着要吃的菜是红烧肉。( ) 18、小小小的船沉了。( ) 19、大大大会游泳。( )

20、一条大蟒蛇在啃大船的木壁。( ) 21、当大船快要沉小去时,小小小救了大大大。( ) 22、小小小被喷嚏卷到了石头缝里。( ) 23、小小小想出办法帮大大大拿到了鞋子。( ) 24、大大大脚板进了刺,是因为他把鞋子丢弃了。( ) 25、大大大想出办法从石缝里救出了小小小。( ) 26、小小小被大大大的口水咽进肚子里了。( ) 27、多多睡觉时很不乖。( ) 二、选择题 1、阿土的父亲是( ) A、阿水 B、阿火 C、阿金 2、《当心你身上的小妖精》的主人公是( ) A、阿火 B、多多 C、小妖精 3、没头脑今年( )岁。 A、12 B、15 C、10 4、( )帮读多多想出对付小妖精的办法。 A、妈妈 B、爸爸 C、爷爷 5、《一千零一夜》里《神灯》中那位妖精是小妖精的( ) A、父亲 B、老祖宗 C、祖父 6、小妖精想发明( )。 A、楼房 B、宫殿 C、摩天大楼 7、小妖精交给阿土的咒语是( )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设计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设计 《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教学目标: 1、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之情。 2、学习通过日常小事、平实语言来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体味并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之情。教学过程:一、感知性阅读 1、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2、浏览全文,了解文本 3、读准字音,疏通文本笙箫冥衣狐肷雕镂强求圭峰塔郡坞县忻县 4、整体把握,感知文本课文中写了几对父子?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怎样?(1)两对(“我”与父亲、“我”与儿子)(2)亲密、友好、真挚二、理解性阅读 1、“我”与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1)父亲聪明绝顶(2)父亲很随和(3)父亲爱孩子(4)父亲关心我的学业请找出具体事例及相关词句说明。 2、“我”与儿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是什么?关系不错表现在四件事情上 a、学拼音给儿子回信 b、儿子不跟我划清界限 c、妥善处理儿子带同学回家一事 d、对儿子恋爱的态度表明父子间平等、理解、尊重、相信 3、“我”写“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意图是什么?(1)提倡家庭充满人情味,人际间没大没小,父亲保持一点童心(2)反对父母叫人敬畏,用自己理性的模式塑造孩子三、探究性阅读 1、你认为父亲的.“聪明绝顶”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原因吗?不是直接原因,但他的聪明对孩子影响很大,同时为下文写“多年父子成兄弟”奠定基础。 2、你认为很多版本删去父亲“养蟋蟀”、“烧冥衣”一段合适吗?(1)合适的理由:父亲“养蟋蟀”、“烧冥衣”一段不能表明父亲的“聪明绝顶” (2)不合适的理由:不能把这一段看作只是写父亲的“聪明绝顶”,此外还写了父亲的爱好广泛、有爱心。 3、你认为“多年父子成兄弟”写了两对父子是否多余?写一对父子的表现固然可以,但从本文来看,写两对并不多余。因为前一对父子的表现在下一对父子身上得到延续和发展,更能表现作者的愿望,更能深化主题。结束语:家庭平等宽松,多年父子成兄弟;校园平等宽松,多年师

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答案

多年父子成兄弟阅读答案 题目: 1.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有双重身分,既是______________,又是 _______________。据此,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重要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 3.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4.第⑤段中略写了_______件事,详写了_______件事;该段中“使我们十分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_______,第二处的意思是_______。 6.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请概述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③段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8.认真品昧,第③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9.从选材的角度看,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资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多年父子成兄弟。 2、父亲的儿子。儿子的父亲。也。

3、绝顶聪明、很随和、关心“我”的学业。 4、两。一。怕担干系。 5、无教养,不分辈分。平等民主。 6、略。。 7、议论。升华主题,点明中心。 8、有逗号能够起到加强语气、强化效果的作用。 9、突出“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中心;也体现了写真实、说真话、抒真情的特点。 【多年父子成兄弟原文】 多年父子成兄弟 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放风筝的钱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由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向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待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推荐我写写《张猛龙》。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