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情境题专题训练

新情境题专题训练

新情境题专题训练
新情境题专题训练

【寒假化学辅导】

新情境化学题攻略

【考点指导】

化学新情境题又称化学信息给予题、化学信息迁移题。此类题目取材新颖,往往以社会为课题、最新科技成果作为知识的载体。解答时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提供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未曾出现过或学习过的新信息、新知识,在阅读获取新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题。此类题型往往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起来很新颖、要求很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往往是初中基础化学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此类题型一般的解答步骤为:1.认真审题,明确新信息;2.根据题目要求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剔除无用的干扰信息;3.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4.按要求作答,并加以检验。

【习题精选】

1.氯气(Cl 2)和氧气(O 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 4)反应。已知O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 2和H 2O ,由此推断Cl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温馨提示:联想氯气(Cl 2)和氧气(O 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 .CCl 4和HCl

B .CCl 4和H 2

C .CH 2Cl 2和H 2

D .C 和HCl

2.纳米球异质二聚体是纳米自动化产业中的一种新模型。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晶体可以制成微小的纳米球。在铂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同时使一个二氧化硅纳米球与一个铂纳米球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如右图),这就是一个纳米级发动机。它可望用于河流和溪水的污染控制以及人体内部器官和细胞的运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 .二氧化硅纳米球中含有的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 .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范围

C .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硅是催化剂

D .因为二氧化硅晶体能与水反应而溶解,所以该纳米级发动机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控制

3.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1)2Na +Cl 2=====点燃

2NaCl

(2)2Mg +CO 2=====点燃2MgO +C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②工业上常用反应(1)生产食盐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 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④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①③④

D .只有②⑨

4. 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CO 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O 2

D .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5. 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油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 +2HCl===CoCl 2+H 2↑ ②CoCl 2+2NaOH===Co(OH)2↓+2NaC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

B .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 .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 .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6. 我国科学家在CO 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 在低温下氧化为CO 2,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 .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D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不发生变化

7. 最近,科学家找到一种能“记”住四种形状的材料。这种材料是由很多彼此重复或类似的分子组成的聚合物,仅通过改变温度就可改变其形状,则该材料(A)

A .是一种热敏感材料

B .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

C .是一种小分子材料

D .宜用于制造厨房灶具

8. 氯气(Cl 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 2+H 2O===HCl +HClO ,其中HClO 是一种酸。将Cl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

A .NaCl 、H 2O

B .NaClO 、H 2O

C .NaCl 、NaClO

D .NaCl 、NaClO 、H 2O

9.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 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O 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一个O 4分子中含有2个O 2分子

C .O 4和O 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O 4和O 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10 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冰”是纯净物

B .“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 .“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 .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1. 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聚变是化学变化

B .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

C .氘原子和氚原子是氢的两种同位素

D .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2. 最近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的,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称为“零号元素”。有关这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易失去电子

B .相当于一个氢分子的质量

C .不显电性

D .在周期表中可与氢元素占同一位

13.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

(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

(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

14.煤能源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能源之一,但煤燃烧排放的SO 2会污染环境。某发电厂采用“亚硫酸钠循环法”吸收SO 2,其基本过程是:用NaOH 溶液在低温下吸收烟气中的SO 2,得到Na 2SO 3;将生成的Na 2SO 3溶液继续吸收SO 2,得到NaHSO 3;将生成的NaHSO 3吸收液加热释放出纯SO 2气体再回收利用,并将得到的Na 2SO 3返回吸收系统。

(1)SO 2遇雨水会形成酸雨。

(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①NaOH 溶液吸收SO 2:2NaOH +SO 2===Na 2SO 3+H 2O ;

②NaHSO 3吸收液加热再生:2NaHSO 3=====△

SO 2↑+Na 2SO 3+H 2O 。

(3)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之一,若你戴上一副能够看清分子、原子等微粒的眼镜,则观察到氢气燃烧过程的景象是 .

15.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可用过氧化钡(BaO 2)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钡都是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一般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等。阅读下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 2O 2=====MnO 22H 2O +O 2↑,过氧化钡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备过氧化氢:BaO 2+X +H 2O===BaCO 3↓+H 2O 2其中物质X 的化学式是 。

(2)过氧化钠(Na2O2)也是一种过氧化物,潜水艇常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同时维持艇内空气成分的稳定,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常用它将某些难溶矿石转化为可溶性物质,例如三氧化二铬Cr2O3与Na2O2高温共熔得到铬酸钠Na2CrO4和氧化钠Na2O,铬酸钠中铬的化合价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工业用的过碳酸钠的纯度,可以选择利用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及石蕊试液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过碳酸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只要测定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写化学式)体积,就可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仪器中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3)判定过碳酸钠试样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和现象是向。

17.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请回答:

(1)乙炔的物理性质之一是;

(2)下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3)从下图选择实验室制备乙炔所用仪器的最佳组合是(填序号)。

18.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查阅资料】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分别向盛有1 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支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4%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数据】

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0.04%的Vc溶液

滴加的滴数40 10 20 5

含量最高的饮料是,

含量为(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探究二: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

近5年东营中考情境分析题带答案

2014东营中考 9.2014年春晚节目《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曲音落,勾起许多人对曾经时光的回忆。以下是中学生小明的往事片段。 【片段一】为了考上理想高中,上课认真听讲,作业独立完成,从不抄袭。 【片段二】在家主动帮妈妈做家务,经常和父母交流生活学习中的困惑,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片段三】有一次上网查阅资料时,跳出一个不健康网站,马上关掉,还打了举报电话,受到老师表扬。 请回答:从小明的行为中你收获了什么?(10分) 9.①为自己确定奋斗目标。 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④孝敬父母。 ⑤ 积极主动与爸妈交流沟通。 ⑥正确使用互联网。 ⑦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自制力。(或做到了明辨是非善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⑧积极行使监督权(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每个要点2分,只要答出其中五点即可得10分,共10分。) 10.(2014东营中考)在2013年央视3.15晚会上,来自河南郑州的“鸡蛋哥”任庆河获得3·15贡献奖。消息传出,微博上立刻火了起来,一位网友说:“这个报道以前看过,他因担心店铺拆迁后拿着店里鸡蛋票的顾客找不到店家着急,在店铺旧址一等就是三个月。这个看似平常的等待真的很感人,值得赞一个。” 能量传递。2014年2月21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在东营区文汇街道路口一辆货车洒落了40箱鸡蛋,附近的环卫工人、路过市民、闻讯赶到的东营义工和周围群众大约20多人,义务帮拾尚未破碎的鸡蛋,没有出现哄抢与混乱。经过1

个多小时努力,为车主挽回十多筐鸡蛋的损失。货车离开后,大家坚持把现场清扫干净才各自离去。新闻一经播出,网友纷纷点赞。 透过行为看品质。请结合具体情境分析他们的哪些行为值得点赞?(10分) 10.①任庆河一等三个月,体现了诚实守信的美德。(2分) ②帮助货主捡拾鸡蛋,体现了市民真善美的行为(或关爱他人,热心帮助他人)。(2分)体现了市民的亲社会行为(或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2分) ③坚持把现场清扫干净才离开,体现了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或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分) ④市民的行为符合正义标准和要求(或是一种正义的行为)。(2分) (每条结合材料分析得2分,只回答知识点得1分,共10分。)2013东营中考 9.(2013东营中考)2013年1月7日《北京日报》报道:针对“公车私用”现象,北京市海淀区六年级学生栾松巍提出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从而遏制“公车私用”。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认为,此建议既能提高公车使用透明度,也便于群众监督,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请你用“发现的眼睛”,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他的做法中,你发现了什么?(6分) (2)身份相同,责任相同。请你找出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4分)(至少两例) 9.(1)①能对“公车私用”现象提出建议,依法行使了监督权(或批评权和建议权)。(2分)②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2分)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尽到了小主人的责任。(2分) (2)(4分)举例:①学校附近接送学生车辆过多,阻碍交通,建议交管部门加强管理。 ②附近卖零食的小商小贩较多,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建议城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 ③附近有营业性网吧,不利于学生发展。建议公安部门坚决取缔等。

成语专项100题答案复习过程

成语专项答案 1.B(A.相敬如宾——指夫妻之间,对象错误。C.出奇制胜——与“获取胜利”表意重复,不合使用习惯。D.不偏不倚——并非指交往距离,而是指处理问题的公正态度,望文生义) 2.B (A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惊慌失措施或自相惊扰,含贬义,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全。C项:茅塞顿开:指原来心里好像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理解、领会,与本句中主语不符。D项: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句中用错对象。) 3.B(“空头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A、“暴殄天物”指任意践踏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C、“讳莫如深”指对事实真相隐瞒很深,惟恐被人知道,不合此处需表达的意思“深知”;D、“呼之欲出”形容生动逼真。) 4.D(A琴瑟失调:比喻夫妇不和。不能用于其他人物关系。B栩栩如生:活泼生动的样子。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对人和其他生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C毁家纾难:意为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D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 5.A(B"敝帚自珍"说的是对自己的东西珍惜;C"爱莫能助"有"感到"义,所以句中“感到”赘余;D."具体而微"的"具体"不是与"抽象"相对的意思,是指内容大体具备。) 6.D(A掎角之势:比喻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势。B栉风沐雨:形容旅途奔波的辛劳。C高山景行:比喻道德高尚。D按照一般情理推测揣度) 7.A[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而不管客观实际。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别树一帜:指另外竖起一面旗帜,形容与众不同,另成一家。此处应为“匠心独运”,指独特的艺术构思。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8.D[A.“繁文缛节”指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用在句中不合文意。B. “绘声绘色”是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C. “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与文意不符。“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 9.B[“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此处用来形容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的图片展对伪科学的揭露恰到好处。A. “汗牛充栋”中“汗牛”指用牛拉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堆满屋子。成语的本义指书籍很多,这里形容“人”多,不合适。C.蹉跎岁月:形容虚度光阴。“蹉跎”是指光阴流逝,事情却没有进展,白白耽误时间的意思。D. “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 10.B[A项“熟视无睹”强调虽看多了却不放心上,应改为“视而不见”。C项中“胡言乱语”是指说胡话可改为“流言蜚语”。D项中“泾渭分明”是说界限分明,不合语境。] 11.选B。A项“不情之请”是一个自谦之词。C项“巧夺天工”指人工胜过自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罗宇达 南昌一中化学组 330003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应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积极构建过程。而要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关键是创设引导、促使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情境。其中,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联系笔者的教学实际,来阐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 关键词: 问题情境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建构主义三维目标 一、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 1、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就要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由此可见,建构主义理论也充分体现了利用情境创设、促使学生主体参与的思想。 情境创设形式、内容多种多样,其作用在于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什么是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一种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应从教师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

201X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 填空题压轴题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填空题压轴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y kx k =≠经过点(,3)a a (0)a >,线段BC 的两 个端点分别在x 轴与直线y kx =上(点B 、C 均与原点O 不重合)滑动,且BC =2,分别作BP x ⊥轴,CP ⊥直线y kx =,交点为P .经探究,在整个滑动过程中,P 、O 两点间的距离为定值 . 2.如图,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 对角线的交点M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D 、E ,若四边形ODBE 的面积为12,则k 的值为 . 3.如图,一段抛物线y=﹣x (x ﹣3)(0≤x≤3),记为C 1,它与x 轴交于点O ,A 1;将C 1绕点A 1旋转180°得C 2,交x 轴于点A 2;将C 2绕点A 2旋转180°得C 3,交x 轴于点A 3;…如此进行下去,得到一条“波浪线”.若点P (37,m )在此“波浪线”上,则m 的值为 .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 (k≠0)经过点(a , a )(a >0),线段BC 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 轴与直线y=kx 上(点B 、C 均与原点O 不重合)滑动,且BC=2,分别作BP ⊥x 轴,CP ⊥直线y=kx ,交点为P .经探究,在整个滑动过程中,P 、O 两点间的距离为定值______. 5.如图,矩形ABOC 的顶点O 在坐标原点,顶点B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k y x = (k 为常数,0,0k x >>)的图像上,将矩形ABO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矩形'''AB O C ,若点O 的对应点'O 恰好落在此反比 例函数的图像上,则 OB OC 的值是 . 6.如图,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1111A B C D 是以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满足11=OA A A , E F ,,1E ,1F 分别是AD BC ,,11A D ,11B C 的中点,则 11 =E F EF .

化学新情境题专题

化学新情境题专题训练---中考总复习 化学新情境题又称化学信息给予题、化学信息迁移题。此类题目取材新颖,往往以社会为课题、最新科技成果作为知识的载体。解答时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提供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未曾出现过或学习过的新信息、新知识,在阅读获取新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题。此类题型往往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起来很新颖、要求很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往往是初中基础化学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此类题型一般的解答步骤为:1.认真审题,明确新信息;2.根据题目要求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剔除无用的干扰信息;3.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4.按要求作答,并加以检验。 1.氯气(Cl 2)和氧气(O 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 4)反应。已知O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 2和H 2O ,由此推断Cl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温馨提示:联想氯气(Cl 2)和氧气(O 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 .CCl 4和HCl B .CCl 4和H 2 C .CH 2Cl 2和H 2 D .C 和HCl 2.纳米球异质二聚体是纳米自动化产业中的一种新模型。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晶体可以制成微小的纳米球。在铂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同时使一个二氧化硅纳米球与一个铂纳米球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如右图),这就是一个纳米级发动机。它可望用于河流和溪水的污染控制以及人体内部器官和细胞的运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硅纳米球中含有的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 .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范围 C .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硅是催化剂 D .因为二氧化硅晶体能与水反应而溶解,所以该纳米级发动机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控制 3.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1)2Na +Cl 2=====点燃 2NaCl (2)2Mg +CO 2 =====点燃 2MgO +C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②工业上常用反应(1)生产食盐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 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④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①③④ D .只有②⑨ 4. 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CO 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O 2 D .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5. 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油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 +2HCl===CoCl 2+H 2↑ ②CoCl 2+2NaOH===Co(OH)2↓+2NaC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 B .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 .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 .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情景模拟专项练习(附答案)

情景模拟专项习题及答案 1、市里要组织年轻干部到农村去锻炼一年,领导让你负责,但是很多同事找到你说要照顾家人,不愿意去农村,同时还有很多同事有了抵触情绪。假如在座的考官就是你的同事们,你如何劝说他们?请现场模拟一下。 【答案要点】 1、对同事不愿意去农村锻炼一年有正确的认知,积极应对。既要理解,又要说服。 2、在解决矛盾冲突中,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注意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体现应对能力。 【参考答案】 各位同志大家好! 今天在这里的同事,都是我们单位的优秀骨干、优秀干部,大家在工作中的表现也一直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这次组织大家到基层挂职锻炼的一年时间里,需要远离亲人,到陌生的环境中去工作,确实给大家工作上和生活上带来种种的不便,我非常理解大家的心情。但我们更应该想想,这次挂职锻炼意义重大。 首先通过大家到基层去挂职,可以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活力,为基层建设提供一些新鲜的思路和想法,对打开基层发展的新局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到基层挂职锻炼对于我们自己的成长也是大有益处,在基层我们能够真正的接触到群众,能够真切的了解群众的困难和疾苦,也就能够在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群众的问题,并且让我们在与群众交流互动中建立起良好的干群关系。 虽然我们可能要暂时的远离亲人,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我们的亲人一定会鼎力支持我们的工作。他们也期望我们能够在基层的工作中磨练自己、提升自己,也希望我们能够做出一番业绩,为一方百姓谋取福利。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虽然下到了基层,但是我们有家人的牵挂,更有群众的拥戴,那么我们就是幸福的。而且在家人的支持和群众的拥戴中我们的工作也就会顺利的展开,希望我们走入基层的时候,带着一颗热忱之心,收获无限丰收之果。

成语专题练习

成语专题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②今年,公司加大公益广告创新力度,制作出一批画面清晰、意味深长的精品,有效发挥了公益广告引领社会风尚的积极作用。 ③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④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⑤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⑥目前,快递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快递服务虽不能说万无一失,但的确为百姓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当下,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革命的一个核心话题,涌现出许多好的做法。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并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情境教学法。怎么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作者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熟读古书的人都知道,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老先生曾明确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认为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有力地说明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动力。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九年级化学教学是对初中生的启蒙性教学,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化学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并获得了成功。在此,与诸位同仁共享,以期抛砖引玉,并请专家雅正。 一、情境教学的涵义和问题情景创设的要点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

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课堂教学要点的目的。它以问题导入新课,又以问题作为主线展开教学。并通过解决问题串联知识技能和方法,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关键。 第一,情境的题材要有针对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科学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能力培养和情感价值观的东西,利用这些知识点一一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第二,问题要有方向性。教师通过情境要把问题设在学生有疑问处,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第三,提出的问题要有操作性。所谓问题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解决,符合学生的思维实际,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性,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法下手,因而还可能失去探究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努力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此

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20道

高考压轴题专题训练 1. 已知点)1,0(F ,一动圆过点F 且与圆8)1(2 2 =++y x 内切.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点)0,(a A ,点P 为曲线C 上任一点,求点A 到点P 距离的最大值)(a d ; (3)在10<

高考化学复习题型十九 新信息、新情境的有机合成与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题型十九新信息、新情境的有机合成与推 断题 通关演练 (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 1.(2012·重庆理综,28)农康酸M是制备高效除臭剂、粘合剂等多种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可经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 (1)A发生加聚反应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所得聚合物分子的结构型式是 ________(填“线型”或“体型”)。 (2)B→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M的同分异构体Q是饱和二元羧酸,则Q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只写一 种)。 (4)已知:—CH 2CN――→ NaOH水溶液 △—CH2COONa+NH3,E经五步转变成M的合成反应

流程为: ①E→G的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___,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J→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C(OH) 3 ――→ 自动脱水 —COOH+H 2 O,E经三步转变成M的合成反应流程 为________(示例如图;第二步反应试剂及条件限用NaOH水溶液、加热)。解析(1)需注明碳碳双键的线型。 (2)由A→B ,B在Na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脱去 1分子HCl。 (3)Q为饱和二元羧酸,只能为含一个环丙基的二元羧酸。 ②J→L发生的是—CHO的银镜反应。 注意:[Ag(NH 3) 2 ]OH为强碱,完全电离。

答案(1)碳碳双键线型 (3)

2.(2013·武汉调研)有机物A(C 10H 20 O 2 )具有兰花香味,可用做香皂、洗发香波的 芳香赋予剂。已知 ①B分子中没有支链。 ②D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③D、E互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E分子烃基上的氢若被Cl取代,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人教版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语文成语专题训练 提示:成语的正确使用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解答这类题,应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结 合句子的结构,感情色彩及搭配关系等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明确成语误用的原因有: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范围不当,逻辑脱节,句式不合,敬谦错位,词性误用。 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 ....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 别出心裁 ....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入夜,亮化扩建后的朝阳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 ....。 B、《哈利·波特》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 C、在南宁市几条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流济济一堂 ....,笑容满面。 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需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 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C ) A、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 ....,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头地 ....的一天。 C、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 D、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 ....,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4、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 ...返.。 B、北京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 ....,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C、这家伙明知罪行严重,却在从容不迫 ....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D、我们不要妄自菲薄 ....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正确地对待自己。 5、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 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 ....,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 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 ....写出来的。

2017上海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

24.(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3分,第(2)小题满分4分,第(3)小题满分5分) 如图,已知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01A -, 、()43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求tan ABO ∠的值; (3)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点C ,点M 是抛物线上一点,直线MN 平行于y 轴交直线AB 于点N ,如果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 的坐标. 24.解:(1)将A (0,-1)、B (4,-3)分别代入2 y x bx c =++ 得1, 1643c b c =-?? ++=-? , ………………………………………………………………(1分) 解,得9 ,12 b c =-=-…………………………………………………………………(1分)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9 12 y x x =- -……………………………………………(1分) (2)过点B 作BC ⊥x 轴,垂足为C ,过点A 作AH ⊥OB ,垂足为点H ………(1分) 在Rt AOH ?中,OA =1,4 sin sin ,5 AOH OBC ∠=∠=……………………………(1分) ∴4sin 5AH OA AOH =∠= g ,∴322,55 OH BH OB OH ==-=, ………………(1分) 在Rt ABH ?中,4222 tan 5511 AH ABO BH ∠==÷=………………………………(1分) (3)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 12y x =- -, ……………………………………………(1分) 设点M 的坐标为29(,1)2m m m --,点N 坐标为1 (,1)2 m m -- 那么MN =2 291 (1)(1)422 m m m m m - ----=-; …………………………(1分) ∵M 、N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MN =BC =3 解方程2 4m m -=3 得2m =± ……………………………………………(1分) 解方程2 43m m -+=得1m =或3m =; ………………………………………(1分)

化学新情境题专题

化学新情境题专题训练---中考总复习 化学新情境题又称化学信息给予题、化学信息迁移题。此类题目取材新颖,往往以社会为课题、最新科技成果作为知识的载体。解答时要求学生根据试题提供的、初中化学课本中未曾出现过或学习过的新信息、新知识,在阅读获取新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解题。此类题型往往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即题目看起来很新颖、要求很高,但解决问题用到的往往是初中基础化学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此类题型一般的解答步骤为:1.认真审题,明确新信息;2.根据题目要求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剔除无用的干扰信息;3.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整合;4.按要求作答,并加以检验。 1.氯气(Cl 2)和氧气(O 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 4)反应。已知O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 2和H 2O ,由此推断Cl 2和CH 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 ) [温馨提示:联想氯气(Cl 2)和氧气(O 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 .CCl 4和HCl B .CCl 4和H 2 C .CH 2Cl 2和H 2 D .C 和HCl 2.纳米球异质二聚体是纳米自动化产业中的一种新模型。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晶体可以制成微小的纳米球。在铂的催化作用下,双氧水分解,同时使一个二氧化硅纳米球与一个铂纳米球相结合,构成了一个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如右图),这就是一个纳米级发动机。它可望用于河流和溪水的污染控制以及人体内部器官和细胞的运行。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硅纳米球中含有的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 B .纳米球异质二聚体,其微粒大小在纳米级范围 C .双氧水分解时,二氧化硅是催化剂 D .因为二氧化硅晶体能与水反应而溶解,所以该纳米级发动机可以用于水污染的控制 3.小林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1)2Na +Cl 2=====点燃2NaCl (2)2Mg +CO 2=====点燃2MgO +C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反应(2)属于置换反应 ②工业上常用反应(1)生产食盐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④使用CO 2灭火应有所选择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①②④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①③④ D .只有②⑨ 4. 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CO 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 .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O 2 D .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作催化剂 5. 氢氧化钴[Co(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油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 +2HCl===CoCl 2+H 2↑ ②CoCl 2+2NaOH===Co(OH)2↓+2NaC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 B .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C .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 D .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

英语,教学,情境分析题

Qjfx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1.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上述案例中涉及到得新课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2.请对以上现象作出评析。1.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该案例涉及到得新课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知识如下:(1)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首先,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处关系。(相同的权利和共同的责任)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动机。其次,成员个体通过向他人阐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质量,又观察到他人的思维过程,从而进行较准确从中学习有效策略。第三,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2)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一、组建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结构上体现班级的缩影,学生按性别、学生成绩、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背景、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间同质”是指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赛。(异质分组的形式)二、每小组有一名小组长,负责活动有序开展。小组内的各种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领导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角色要定时进行轮换)三、小组合作学习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小五年级的七字诀:听取发言不插嘴,分析比较求领会;说明理由要充分,启发大家同思考;求助别人要心诚,注视对方稍欠身;反思敢于承认错,肯定别人学着做。)2.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该案例的问题是“对以上现象分别作出评析”(1)“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异质分组”的原则;(2)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小组活动缺乏一定的规则,简单地讲就有“你说-我听”这一典型的策略)(3)“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4)“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角色要轮换担任)(5)“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自我意识过强,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 Qjfx以下是某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现象: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听取录音选取图片,听完后教师立即提出反馈,学生能够给出正确的选择。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听录音补全对话。教师播放了一篇录音,没有留出学生填空的时间,而是开始提问学生两人一组朗读填写好的对话。附对话:。。。请对以上现象作出分析。此情景中学生听两遍录音,两遍的目的不同。第一遍是信息识别,第二遍是语言转述,目的是呈现购物交际用语,为下一步的口头交际做准备,符合情景设计的要求。图片选择中学生表现不错,因为任务简单,学生听完后马上就可以选择。但是,补全对话时学生要填写的内容很多,学生很难再听的过程中完成句子的填写。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听后填充的时间。具体操作时可先是个体活动,然后是同伴核对,最好再检查。而本案例中教师没有给学生准备时间,学生难以完成任务。如果学生能完成任务,也只能说明学生对学习材料十分熟悉,并不能说明这种操作是合理的。Qjfx教学片段:1.教师在屏幕上呈现一主妇提着购物篮的照片,然后问:Where to shop? 2.然后教师逐个场所呈现、学生跟着一起说出购物场所。3.接着教师呈现物品,问学生Where to buy them? What to buy? 4.老师播放录音,学生回答问题:Where to shop? What to buy? 5.听完后,教师让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教师提问举手同学获取反馈。请对以上现象作出评析。此情景是一段听力活动,听前是词汇激活。老师采用的逐个图片呈现、逐个提问的方式。但是,这种操作不能保证学生的参与,也不能保证学生都熟悉所复习或者学习的词汇。按照策略的要求,在呈现主妇要去购物的图片后应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购物的地点以及能买到的东西。此情景的听力问题与准备活动所涉及的内容一致,符合听力活动的操作。但是,听后的反馈采用学生主动回答的方式,老师也只提问了举手的同学,那么如何保证所有

(语文)高三专题训练——成语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成语 板块一望文生义,误用褒贬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 ....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B.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 ....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语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C.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 ....,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D.潜在的市场价值或立竿见 ...影.的商业利益,也许才是驱动这场表演的真正引擎,也许才是这些人参演的真正动力。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 ....,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B.王老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有时为了使课上得生动形象,不停地指手画脚 ....,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这篇散文结构严谨细致,语言大气磅礴,如江河日下 ....,一泻千里。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 ....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 诡异,左支右绌 ....,屡挫劲敌。 B.余秋雨,博学多才,有“立地书橱 ....”之美称,一部《文化苦旅》引无数人为之倾倒。 C.田世国为使患上尿毒症的母亲延续生命献出了自己健康的肾,让天下所有的母亲获 慰藉,让那些不肖.子孙 ..汗颜无地。 D.环境污染曾一度成为某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经过大力治理,该市现在已 是天蓝地白,河清海晏 ....了。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 ....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 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 ....的凄凉结局。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经过乡亲父老的艰苦奋斗,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已经改头换面 ....,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化学新课程创设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 (1)运用生活中的小实验创设情境 例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先用小实验来导入:先划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上,然后又划燃一根火柴,使火柴头朝下。引导学生观察,前者很快熄灭,而后者能继续燃烧,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火柴头朝上熄灭;而火柴头朝下能燃烧?”学生听了,想必交头接耳,好奇心理立刻变成强烈的探究原动力;在绪言中适当补充几个有趣的实验:其一、磨棒点灯——用蘸有高锰酸钾和浓硫酸的玻璃棒去碰酒精灯就可以点燃酒精灯。其二、弹指生烟——找一个瓷碟子,取碘和锌的粉末各1—2克放在碟子里,搅拌均匀后,堆成小堆,另外再准备一个脸盆和一块毛巾。用脸盆打半盆水洗手,再用毛巾擦一擦(注意:用毛巾擦手时,不要把水擦干,只是做做样子。)然后,隔一段距离对着碟子弹一下手指。碘、锌粉末在遇水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立即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的热又使得一部分碘升华,随着“哧”的一声响,瓷碟中冒出了一团团紫色烟雾,升腾飘散,极为壮观。 (2)创造条件做实验创设情境 例如,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

最新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共20题)[1]

1.已知点)1,0(F ,一动圆过点F 且与圆8)1(2 2 =++y x 内切.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点)0,(a A ,点P 为曲线C 上任一点,求点A 到点P 距离的最大值)(a d ; (3)在10<

3.已知点A (-1,0),B (1,0),C (- 5712,0),D (5712 ,0),动点P (x , y )满足AP →·BP → =0,动点Q (x , y )满足|QC →|+|QD →|=10 3 ⑴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C 0和动点Q 的轨迹方程C 1; ⑵是否存在与曲线C 0外切且与曲线C 1内接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固定曲线C 0,在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一般性问题,使⑵成为⑶的特例,探究能得出相应结论(或加强结论)需满足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4.已知函数f (x )=m x 2+(m -3)x +1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 ⑴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⑵令t =-m +2,求[1 t ];(其中[t ]表示不超过t 的最大整数,例如:[1]=1, [2.5]=2, [-2.5]=-3) ⑶对⑵中的t ,求函数g (t )=t +1t [t ][1t ]+[t ]+[1t ]+1的值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