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产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6.17 KB
- 文档页数:4
设备故障维修流程(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密级:普通保存期限:长期设备故障维修流程(第B版)2011—05—1发布 2011—05—1实施文件会签及文件修改记录表文件会签表1目的保证生产设备出现故障后能够尽快修复,降低设备停机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保证车间正常生产。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兴公司所有车间的生产设备。
3职责操作工: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做好设备点检和日常保养工作,并在设备使用中发现故障,及时通知维修工。
维修工:做好设备巡视点检,在其过程中发现故障并及时维修,填写维修记录。
设备动力科:制定维修方案,组织设备维修,并建立维修记录,对故障处理结果进行追踪。
4流程图(见附录A)5输入、输出6[001]发现故障操作工在日常使用,点检保养过程中发现故障,及时通知维修工进行维修。
维修工在设备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实施维修。
[002]通知维修操作工故障保修。
[003]判断能否自行维修由维修工班组根据问题情况判断能否自行实施维修,如果可以自行维修则转至[007]组织维修;如果不能维修则通知设备技术员。
[004]制定维修方案设备技术员根据设备故障情况制定维修方案。
[005]确认方案设备技术主管确认维修方案的可行性,方案出现偏差协助技术员补充修改。
[006]批准方案设备动力科对制定的维修方案进行确认。
[007]组织维修维修工依据技术员制定的维修方案组织维修。
[008]备件确认维修工根据维修方案确认是否需更换备件,车间是否存有备件。
[009]备件确认维修工检查库房是否有配件,如有则领用进行维修,如没有备件则依据《备件采购领用流程》进行。
[010]进行维修具备维修条件后维修人员组织进行维修。
[011]故障记录维修工根据维修完成的情况,填写《设备日常维修记录卡》(见附录E)[012]故障分析设备技术主管对于停机30分钟以上设备故障,填写《设备故障分析报告》,并在故障一周内组织召开故障分析会,涉及到关键设备故障,在技术分析会后组织修订《设备FMEA》。
生产异常处理流程图生产异常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进度延误或者安全隐患等。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异常处理流程图对于企业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套通用的生产异常处理流程图,以供参考。
1. 异常发现。
生产异常可能由生产人员、设备监控系统或者质量检测人员发现。
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记录异常情况,并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员。
2. 异常报告。
责任人员收到异常通知后,需要立即进行确认,并填写异常报告。
异常报告应包括异常发现时间、具体异常情况、可能影响范围、初步原因分析等内容。
报告完成后,需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领导。
3. 紧急处理。
针对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异常,需要立即启动紧急处理流程。
相关责任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确保异常不会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
4. 原因分析。
在紧急处理完成后,责任人员需要成立专门的原因分析小组,对异常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设备检测等手段,找出异常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5. 改进措施。
在确定了异常的根本原因后,需要立即制定改进措施,并分配责任人员进行跟踪执行。
改进措施可能包括设备维护、工艺调整、人员培训等方面。
6. 效果验证。
改进措施执行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效果进行验证。
通过对生产数据、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比对,确认改进措施是否有效。
若发现问题仍然存在,则需要及时调整改进措施。
7. 结果总结。
一次生产异常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结果总结。
总结应包括异常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未来预防措施等内容。
并将总结报告上报给相关部门领导,以供参考和借鉴。
以上就是一套通用的生产异常处理流程图,希望对各位生产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生产异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处理流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异常对生产造成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希望各企业能够重视生产异常处理流程的建立和执行,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控。
三、故障处置流程简介3_1.天线故障(Antenna)否一、定位产生故障的机柜依照工作指令提示的信息定位产生故障的机柜二、显示告警信息(1)利用OMT 软件列出所有显现故障的替换单元:选择“System View ”然后是“RBS ”图标。
在操作菜单内,选择“Display Faulty RUs ”。
(2)利用OMT 软件显示告警的类型:回到操作菜单项选择择“Monitor ”,在“RBS Monitor Setup ”窗口,选择“Fault Status ”,然后点击“Start Monitor ”按键。
3、告警的类型依照在第2步骤取得的告警信息选择不同的步骤。
·“RX Diversity Lost ”(分级接收丢失告警):进行第4步骤·“Auxilliary Equipment Fault ”(附属设备告警):进行第6步骤·其它告警:进行第8步骤4、定位产生故障的CDU(1)在OMT 软件当选择“Hardware View ”(2)—在“Faults ”的复选柜中打勾(√)— 然后查找在CDU 和天线图标之间显现的红色连线(3)当故障天线被发觉后,查看它连接到哪个CDU 上。
那个信息将确信第5步骤中须改换的接收天线馈线的位置。
五、改换接收天线馈线以下说明仅适用于CDU-A 和CDU-D(1)依照在故障处置章节中关于接收天线馈线的说明改换RXA 或RXB 馈线。
(2)进行第13步骤以下说明仅适用于CDU-C和CDU-C+(1)查看机柜内的CDU是不是通过HL连接器交叉连接。
若是是如此,查看TRU出来的RXA 或RXB的连接。
(2)若是RXA或RXB线连接到了CDU上的输出口1或输出口2,依照“corrective Action”中“接收天线馈线”的指导改换相连两个CDU上的RXA或RXB馈线。
(3)若是RXA或RXB连接到了输出口1和2之外的输出口或CDU没有利用交叉连接,那么依照“corrective Action”中关于接收天线馈线的指导改换RXA或RXB馈线。
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图
未停井
已停井
已排除
确认排除
故障未处理
故障处理
驻井人
员排除
联系中控
联系维保组
排除
结
果
记录故障
处理方案
赶到现场处理
技术支持
承诺施工时间
承诺时间到
按技术规程修复故障
故障处理方法
需要支持或者到场
故障修复完毕
预计排除时间
遇到技术、材
料等原因
记录故障处理结果
发现设备故障
故障处理方法
汇报工程师分析处
理,故障排除评估
启动备用设
备,保证生产
启动备用设备或重启设备→恢复生
产→汇报事故处理过程→记录备案
流程图详细介绍
1、 发现故障---指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下步可能造成停井和设
备严重损坏以及危及安全的设备状态。不管是那种方式得到的
信息,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和有效实施下步行动;
2、 故障处理方法----指设备故障被确认后的处理方案,分为以下两
种情况:
第一种、虽然设备已出现异常,但是还在运行生产当中,随时
可能导致停井或严重后果,处理方法:必须立即启动备用设备
紧急替换在用设备,然后再进行故障修复工作,如没有备用设
备的马上汇报设备故障状况,根据设备故障产生后果的严重程
度来判断是否等待上级指示后再进行下步操作,如果严重的、
危及安全的立即停机、停井处理后再汇报。
第二种、设备发生故障已经停运、停井或者损坏,甚至出现严
重的事故,立即与中控取得联系,汇报造成停井的设备名称、
设备故障原因、事故原因等,立即启动备用设备紧急替换在用
设备,然后再进行故障修复工作,如没有备用设备的马上汇报
设备故障状况给中控、上级等,根据设备故障产生后果的严重
程度来判断是否等待上级指示再进行下步操作,如果严重的、
危及安全的立即停机、停井处理后再汇报。能够进行修复的故
障立即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可以联系维保人员、巡井人员、
专业工程师等,得到技术支持和援助,故障处理完毕后做好记
录,未能处理的请求维保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处理,
如发生灾难性的事故,请启用《灾难处理应急预案》程序。
3、 故障修复:值班人员按预定的方案进行修复,遇到技术困难可
请求维保人员、专业工程师的技术支持,故障修复后做好详细
记录,主要包括:故障发生时间、故障发生过程、故障发生原
因、故障修复执行人、故障修复结果和使用材料等信息,未能
处理的请求支援和要求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
前三项都是以驻井人员为主来开展工作的,必须主动、积极。
4、 维保接到通知后的处理方案,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 是驻井人员已处理和解决的设备故障,请将处理的结果
和措施报维保组备案,以便于设备日后的运行管理;
第二、 维保人员接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及时修复的故障,驻
井人员全力配合维修工作并做好故障修复的详细记录;
第三、 维保人员未能立即赶到现场,驻井人员必须以保生产为
工作前提,尽量准确的描述设备故障发生的细节,保持
与维保人员的沟通和确定维修人员具体到达时间。
5、 维修人员赶到现场的处理要求:按技术要求进行故障修复,修
复完毕后交由值班人员使用,未能处理修复的,给出一个承诺
的修复时间表,如在技术上和材料方面有困难的及时取得专业
工程师、上级的支持。发现驻井人员操作有失误的,及时指正
和组织现场实操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6、 故障修复完毕:停机、停井的设备故障,修复后尽快通知中控
恢复生产,必须详细记录故障的五大要素(故障发生时间、故
障发生过程、故障发生原因、故障修复执行人、故障修复结果),
故障记录必须与井场的记录一致。
7、 故障修复完毕:修复和处理完毕后,通报上级和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