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工时的计算规则

生产工时的计算规则

生产工时的计算规则
生产工时的计算规则

制造企业管理---生产工时的计算规则

MOD 定义:MOD 是指MODAPTS ,英文全称Modular arrangement of prede termined time standard 单元预定时间标准。又叫“模特法”。它是将生产实际中操作的动作归纳为21 种,1MOD 单元=0.129S (即1MOD 单元等于0.129 秒)。具有易懂、易记、实用的特点。

秒表测试标准时间定义:运用秒表长期测定某一单元动作的时间,它

是指记录从取产品开始到产品装配完毕转入下工序的其中有效时间之和。

单元动作测定法时间计算工时:

用秒表测试单元动作标准工时的构成要素:

(1))标准时间要是以各个作业为对象所测定结果,即单一工序时间。

(2))标准工时包括准备工时与单件工时, 而且个别测定。

(3))标准工时是该项动作所含的各单元或动作的整合。

工时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1))标准工时:是在一定的的工作方法, 条件下任何正常的人,以正常的速度能完成某项作业的时间。

(2))公式:标准工时=正常时值×(1+ 宽放率)

MOD 动作计算工时规则:

按照MOD 法联系我司实际大致分为以下MOD 动作分解:

1、移动动作,符号M1-M5 表示1-5MOD 即手指动作M1 ,手腕动作M2 ,移动肘关节M3 ,臂动作M4 。

2、抓取动作,符号G0-G3 表示0-3MOD 即轻抓,简单抓,复杂抓。

3、装配放置动作,符号P2 、P5 表示2MOD 、5MOD 如烙铁放回原处,焊接电缆线于印制板等。

4、提起搬运动作,符号L1 表示1MOD 原则有效重量小于2KG 不考虑,2 至6KG 时记L1 ,6 至10KG 时记L1 ×2。以后每增加4KG 增加1MOD 。

5、矫正动作,符号R2 表示2MOD

6、看及判断动作,符号E2/D3 表示2MOD 、3MOD

7、按压、用力推入动作,符号A4 表示4MOD

8、弯腰及坐下站起动作,符号B17/S30 表示17MOD 、30MOD

9、脚踏步行动作,符号F3/W5 表示3MOD 、5MOD

运用MOD 动作分解法联系我司实际动作事例描述:

(1)伸手取元器件抓在手中,用MOD 符号表示即M3G1 ,计算方法:M3G1 等于4MOD =4×0.142 =0.568 秒(注:结合我司实际1MOD 值按0.142S 计算,以下计算方法同)

(2)左右手同时抓螺丝钉穿弹簧垫片圈并将螺丝钉穿入孔中,用MOD 符号表示即左手M3G3P5 ,右手M3G3P5 ,由于是同时作业同时终结动作

记MOD 数M3G3P5 等于11MOD =11 ×0.142 =1.562 秒

(3)取低通串绝缘套并将绝缘套套在低通串上,记M3G1P5 等于9MOD =9×0.142 =1.278 秒

(4)拿烙铁放烙铁记M3G3P2 等于8×0.142 =1.136S

(5)元器件、电缆线焊接用P5 表示,计算时增加相应的烙铁准备预热

时间即可。

(6)抓电批锁螺丝钉M3P5 表示,计算时增加补充时间。

(7)旋螺母(帽)于螺杆上时记P5 。

(8)调试、检测时看参数作业并作判断动作时记E2D3 。

(9)双工器产品装胶代后封口有脚踏动作,记F2 ,脚离开踏床时记W5 ,再步行来回走 6 步时记W5 ×7。

单元动作工时法应结合实际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不同的计算方法:

按照作业者实际熟练程度的效率不同的等级划分:

(1)100% 效率,指受过培训,实践操作经验较为稳定的操作者在完成某项动作能达到的等级。

(2)120% 效率,指受过培训,长期从事某项动作操作非常熟练的操作者在完成某项动作能达到的等级。

(3)110% 效率,指受过培训,从事某项动作操作十分熟练的操作者在完成某项动作能达到的等级。

(4)80% 效率, 指受过培训,有一定的实践操作经验的操作者在完成某项动作时能达到的等级。

(5)70% 效率,指受过培训,但实践操作经验很少的操作者在完成某项动作时能达到的等级。宽裕时间的计算方法:

实际作业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作业人员的生理及疲劳状况及准备时

间、异常时间等,工时要留有一定的宽裕时间。

(1)疲劳程度的宽裕时间:8%

(2)生理:3%

(3)其它:7%

当生产条件、加工工艺、设备更新等诸多因素发生变化时,技术支持部IE 工程师负责对单元动作工时的重新修订调整,以便于工时的正确性。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如何进行产能负荷计算

如何进行产能负荷计算 产能分析主要针对产品 1、做哪些产品。 2、产品的制程。 3、每个制程的使用机器设备(设备负荷)。 4、产品的总标准时间,每个制程的标准时间(个人负荷)。 5、材料的准备前置时间。 6、生产线及他仓库需用之场所大小(场所负荷) 一般,着重于人力负荷及机器设备的能力分析。 一、人力负荷分析步骤 1 、依椐期间月的销售计划所预订的生产计划,针对各种产品的数量、标准时间,计算出生产该产品所需的人力。 标准时间又称“标准工时” 。 标准时间=实际时间X(1 +宽裕率) 一般的宽裕可分为:物的宽裕:作业宽裕(清理作业台、工具不适用)。人的宽裕:需要宽裕(上洗手间、喝水)。 疲劳宽裕(因工作疲劳降低工作速度)。 首先要确定标准工时,再确定标准产能。 标准时间的定义 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ST)的构成=观测时间x评比因素+私事宽放+ 疲劳宽放+ 程序宽放+特别宽放+政策宽放 净时间:用跑表法或其他方法进行实际观测而得到的结果(取平均值或代表值)乘以评估系数,而得到的在标准作业速度下的时间。 净时间=具有代表性的观测时间x评估系数 评估系数分为速读评估法、西屋法(熟练度、努力程度、工作条件、一致性四个因素)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x评比率x (1+宽放率) 例如:某一单元观测时间为0.8min ,评比率为110%,宽放为5%,则 =0.8*110*(1+0.05/100) =0.88*1.05 =0.924min 产能:是指生产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产能通常以标准直接工时为单位。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标准工时如何计算 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计算方法是:标准工时等于正常的工时乘以1加上宽放率的和。宽放率又是等于标准工时与实测工时的差除以实测工时得到的值,或者宽放率等于管理宽放率加上生理宽放率再加上疲劳宽放率。 标准工时指的是,工作人员在标准的工作环境下,做着自己所需要做的工作的时间,一般是指该工作人员在进行一件产品的加工时候,耗费的人工时间。 标准工时在法律中其实有很多种制定方法: 1、秒表测量法,这个方法是直接利用一个熟悉该工艺的工作人员来在标准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工作从而直接计算的时间。但是因为只用一个熟悉该工艺的人来进行测量的话,会导致标准工时有着很大的误差,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多次的测量或者连续的测量,尽量将误差减小到微乎其微。

2、模特法,模特法是将加工这个产品的工艺需要人工负责的部分来划分21种动作,对这21种不同的动作分别测量它的标准工时。 3、简明工作因素法,这个方法也是将加工产品所需要的人工动作的划分成最基本的动作,并且让每个动作的时间划分成一样的,直接将这些动作的标准时间定制为一样的。其实定制标准工时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是最基本的几种,只要你设定的标准工时合理又合法就可以了。 标准工时最基本的计算方法是: 标准作业时间加上辅助该工作的时间就等于标准工时。在这之中标准作业时间是由加工该产品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是指为了增加这个产品的价值所消耗的人工或者机器的时间,标准工时的减少只能是因为加工该产品的时间减少或者辅助加工的时间减少了。 标准工时与宽放率的计算方法是:标准工时等于正常的工时乘以1加上宽放率的和。宽放率又是等于标准工时与实测工时的差除以实测工时得到的值,或者宽放率等于管理宽放率加上生理宽放率再加上疲劳宽放率。

[新版]标准工时产能表

[新版]标准工时产能表 标准工时表 依据公司近期内实际生产和目标,制定如下标准: 位置标准时间备注 插件 2(5S 修正 装配 补充说明: 一)优化生产线 1. 降低生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及物料搬运成本等,并且由于产量之提高,使分摊之各项间接费用也随之降低) 2. 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各站工作之固定化,不必要之寻找)思考等心力工作大幅减少,使工作效率提高) 3. 简化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训练)工作督导)产量计算)品质追踪等等管理工作都能简化. 4. 减少物料搬运:由于生产线之制造流程和搬运路径相同,并且常使用定路径之搬运设备(例如输送带)定轨式吊车)台车)吊蓝)搬运,因此物料搬运量减少) 5. 能满足大量生产之需要:在各种复杂性产品之生产技术中以生产线技术之大量生产投资及单位生产成本最低) 除衣衫五项以外,采用生产线还可以节省厂房面积,减少半成品中间库存,并且还可以使员工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之优点) 二、生产线有关名词之解说:

生产线有关名词极多,以下仅选择较常用的名词说明: 1、工作站(WORK STATION):又称作业站,是在生产线上执行一项工作或一组工作之工作单位,生产线系由若干工作站所组成,在工作站上执行工作之人员称为工作员,作 业员或操作员,每作业站之作业人员通常为一人和一组作业员,视实际需要调派,生 产线上所含工作站之数目以K代表) 2、单元(WORK ELEMENT OR WORK UNIT):生产线上每一工作站通常都包括若 干工作项目,每一工作项目称为一个工作单元)一般而言公共单元之划分以能够独立成 一工作为原则.常用之代号U或E,第I个工作单元称为Ui或Ei,大的工作单元有部分可 划分为较小工作单元,部分则较困难) 3、作单元时间(performance time):每一工作单元执行一件工作所需之时间称为工作单元时 间,常用代号为ti.工作单元时间一般受制造程序之影响,当程序之安排足以影 响该工 作单元之执行时,工作时间将增加) 4、作业站时间(station time): 指每一工作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之时间而言,亦即一工作站 处理所含工作单元所需时间之总和,使用之代号为T) 5、周期时间(cycle time):生产线生产一件产品所需之时间,亦即两产品进入(或离开)生产线之间隔时间,常用代号C)生产线周期通常等于生产线上最长作业站时间,亦即: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计算方法 一、目的:规范标准工时制定与修改作业,使标准工时具有完整性,使ERP系统运行之排程合理和成本准确。 二、名词定义: 2.1、标准工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用规定的作业方法和设备,以普通熟练工作者的正常速度完成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工作所必需的时间。 2.2、宽放时间:指作业员除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必须的停顿及休息的时间。包括操作者个人事情引起的延迟,疲劳或无法避免的作业延迟等时间。对于没有规定发生时间、发生频率、所需时间的不规则要素作业,并不在正常时间范围之内,而属于宽放时间。 2.3、标准速度:没有过度体力和精神疲劳状态下,每天能连续工作,只要努力就容易达到标准作业成果的速度。 三、标准工时的构成: 3.1、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观测时间*(1+熟练修正数+努力修正数)+观测时间*宽放率 3.2、正常时间: 3.2.1、主体作业时间:按照作业目的进行的作业。指能创造价值的作业,如改变产品外形,改变产品性能等。 3.2.2、副作业时间:与主体作业同步发生,起附属作用。如取放工具、检查等。 正常时间设定方法如下: 直接观测法:秒表观测法;摄影分析法;work sampling法。 优点:比较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 缺点:难于跟标准速度相比较,需要评价标准速度;生产之前不能设定。 合成法:动作分析法、历史数据法。 优点:信赖程度和一贯性高;客观性和普遍性高;不需要评价标准速度;可在生产之前设定;容易消除不必要动作。 缺点:需要教育和训练。 3.3、宽放时间: 3.3.1、私事宽放时间:作业过程中,满足生理要求的宽放时间,如上厕所,喝水,擦汗。 3.3.2、疲劳宽放时间:为了补偿工作过程中体力和精神疲劳,采取的休息或操作速度减弱的宽放时间。 3.3.3、特殊宽放:学习宽放、机械干涉宽放、奖励宽放、工厂宽放、其它宽放. 作业宽放时间:补偿作业过程中发生不规则的要素作业。如用处理不良品等。 3.3.4、集体宽放时间:集体作业时,对于个体差异产生损失的补偿。如熟练度的差异,工位编排产生的损失等。 3.3.5、宽放系数表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 2 式中:k m —材料系数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 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2.机动时间:T 机 2.1. 方料: 式中: H- 板厚mm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 k B - 2.2.棒料: 式中D —棒料外径 mm T 机 = k B H 2 0 T 机 = D 2 4 T 机= D —d 02

2.3. 管料: 式中d 0—管料 内径;mm 2.4..方管: 式中:H —方管外形高 mm ;H 0—方管内腔高mm ; B 0 —方管内腔宽 mm ; 3.吊料时间: 4.装卸料时间及其它时间: 综上所述: 方料: 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 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 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剪板单件工时定额: 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 b —剪角次数 2 4 1000 T 机= H — H 0*B 20 8000 T 吊= L 1000 T 装 卸 =0.12+ L D 1 800 8 40 T = k * a + b a 3

生产标准工时与产能计算

生产标准工时与产能计算

摘要:在制造业生产管理中,我们需要对生产的工时及产能进行计算,以了解整个车间生产效率.下面我们就对标准工时及产能的内容及计算方法进行介绍. 标准工时的定义 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标准时间的界定条件:●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 ●使用规定的设备、治工具 ●由受过训练的作业人员 ●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 ●达成一定的品质要求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通过时间研究制定标准时间 ●利用模特法制定标准工时 ●根据历史数据制定标准工时 备注: 标准工时制定有多种方法,以上是3种常用方法 标准工时的计算 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 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 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其中影响评比的因素包括:

a)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b)设备工具的完善度 c)操作者的教育程度 d)工作的困难度 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宽放:宽放是指由于疲劳,生理需求,管理需求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给予标 准工时制定调整的一个方法. 产能的定义 ●产能: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内的良品的产出数 ●工作时间:员工的实际的作业时间,由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 间 ●良品产出数:生产现场的产出必须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为产能计算的依据 产能的计算 产能的计算公式: 产能=单位工作时间/周期时间 ●拉的周期时间是指该拉产出单位产品的时间间隔,它等于该拉的瓶颈时间●单位工作时间是指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软件 工时及效率管理系统是太友科技智慧工厂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利用Web浏览器方式从任意地点详细地、逐项活动地查看生产和即时劳动力数据,包括标准工时及产能数据等,通过工时及效率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在任何地点就可以实时清晰地了解到整个生产车间的工时、工单、产能等内容,真正帮你打造一个透明化的生产车间:

工时计算方法

工时计算方法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工时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一、工时计算方法 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产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 ※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二、注意点 1、由于作业不良问题较多,造成的不良应有专门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返回前面工位重工,否则影响正常下拉速度,造成瓶颈现象,不可有此现象发生。作业不良重工时应填写重工工时。 2、新员工试用期间,应在在职培训栏注明,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各领班应将新员工每段时间进行考核。特别为焊接工艺问题。新员工作业时其产能不能达到标准产能,影响生产效率,应填写在职培训工时。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领班应注意尽量减少转线,应将工令数少的工单(和KEY板)尽量安排在同一条生产线作业。注意填写转线时间。

标准工时工资计算方法

标准工时工资计算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工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一、法律定义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天/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计薪天数 月平均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天 适应加班工资的核算及补偿 加班工资=月薪÷×加班天数×所对应的倍数 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月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出勤天数比例=(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法定休假日休息,否则另算加班费。 4、计薪日 计薪日是指出勤天数及法定假日,平时休息、周末休息不计工资,不属于计薪日二、计算方法

1、标准工时制的工资计算 工资=月薪÷×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 或 =月薪÷(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实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 例:某员工月工资2100元,6月份出勤19天,法定假1天休息,则工资为:月薪=2100/(20+1)*(19+1)=2000 2、加班条件下的工资计算 A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8天,月休2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2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10*+1250/*12*2=元 B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0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5*+1250/**2=元 C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8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0*+1250/*6*2=元

工时计算方法

工时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一、工时计算方法 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法正产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1、生产工时:为当天生产此工令所发生的实际工时。 12、差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差 ※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100%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二、注意点 1、由于作业不良问题较多,造成的不良应有专门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不可返回前面工位重工,否则影响正常下拉速度,造成瓶颈现象,不可有此现象发生。作业不良重工时应填写重工工时。 2、新员工试用期间,应在在职培训栏注明,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各领班应将新员工每段时间进行考核。特别为焊接工艺问题。新员工作业时其产能不能达到标准产能,影响生产效

率,应填写在职培训工时。 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领班应注意尽量减少转线,应将工令数少的工单(和KEY板)尽量安排在同一条生产线作业。注意填写转线时间。 4、测试线注意不良品的区分(挡机不良的,不用测试功能,所以其总标准工时会相应减少,其总生产工时一样减少)为了准确记录工时,请测试线领班注意区分。 5、由于电脑和治具有维修需求,所以领班应在最短的时间内知会相关人员进行维修,保证正常下拉。需填写故障等待时间。 企业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以季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若企业因生产任务需要,经商工会和劳动者同意,安排劳动者在该季的第1、2月份刚好完成了季总时的工作,第3个月整月休息。企业这样做应视为合法且没有延长工作时间。对于这种打破常规的工作时间安排,一定要取得工会和劳动者的同意,并且注意劳逸结合,切实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 工时计算方法应为: (1)工作日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年-104天/年(休息日)-10天/年(法定休假日)=251天/年 季工作日:251天/年÷4季=62.75天 月工作日:251天/年÷12月=20.92天 (2)工作小时数的计算。 以每周、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实用的标准工时定额制定流程及方法

1目的 确定公司产品生产的标准工时制定流程及方法,制订合理的标准工时定额,是安排生产计划和进行经济核算的基础,在现有设备及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尽可能的精益生产,使大多数员工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先进员工可以超过。制定和管理制造部生产管理指标,评价各部门的生产能力。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制造部对产品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修改及管理的全过程。 3职责 3.1 计划管理部职责 3.1.1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制造部制定的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审核、发布。 3.1.2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制定、下发标准工时测定计划。 3.1.3 计划管理部负责对各制造部进行工时效率考核、UST奖金考核。 3.1.4 计划管理部负责更新并保存日常工时数据。 3.1.5 计划管理部对各部门工时负责人员的资格评定及评价。 3.2 各制造部职责 3.2.1 各制造部按照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制定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定额表,定期按计划或因需要对标准工时定额表进行修订。 3.2.2 各制造部门工时负责人员任职条件及工作内容

4程序要求 4.1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发布流程 图1 4.1.1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生产现场实地观摩测出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值记入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并进行现场评价,将现场记录的手写版工序作业时间记录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2 各制造部由根据LS/WI014.034标准工时宽放率的制定及变更的管理规定确定各工序宽放率,并将宽放率填入宽放率评价表,交至计划管理部存档、备查。 4.1.3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员根据各工序的实际作业时间及宽放率计算出各工序的标准时间,编制标准工时定额表。产品的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参考下述(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4.1.4 各制造部工时测定工程师对工时测定员测定的标准工时进行复核,确认后加入作业指导书中等待审批。 4.1.6 各型号产品的各工序标准工时定额表制定后,经生产技术科科长审批后,再由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计划管理部汇总编制标准工时汇总表。 4.1.7 当对产品的标准工时产生异议时,由制造部工时管理员安排进行重新测定,修订后再次报送计划管理部进行审核。 4.1.8 对同一种产品的标准工时进行两次审核后若仍产生异议,标准工时按照计划管理部测算出的结果进行颁布实施。 4.1.9 各制造部在测定标准工时需通知计划管理部该型号、该工序的具体生产时间,以便掌握现场测定及复核时间,否则无法复核造成的WI批准延迟责任归该制造部。 4.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工资计算方法

工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一、法律定义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2、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3、计薪天数 月平均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适应加班工资的核算及补偿 加班工资=月薪÷21.75×加班天数×所对应的倍数 月实际计薪天数=当月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月计薪天数=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 法定休假日休息,否则另算加班费。 4、计薪日 计薪日是指出勤天数及法定假日,平时休息、周末休息不计工资,不属于计薪日 二、计算方法 1、标准工时制的工资计算 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 或=月薪÷(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实出勤天数+法定休假日)+加班费+绩效-社保-个税 例:某员工月工资2100元,6月份出勤19天,法定假1天休息,则工资为:月薪=2100/(20+1)*(19+1)=2000 2、加班条件下的工资计算 A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8天,月休2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2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21.75*10*1.5+1250/21.75*12*2=3491.4元 B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10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21.75*5*1.5+1250/21.75*7.5*2=2543.1元 C条件:某工人6月出勤26天,月休4天(含法定假日休息),8小时制,基本工资1250元,则当月工资为: 月薪=1250+1250/21.75*0*1.5+1250/21.75*6*2=1939.7元

完整版标准工时计算.doc

标准工时计算 一、目的: 为了更好地控制生产的人员及产量,使之处于最佳配置状态,真正达到“高产、低消耗”之目的。 “ρ”(以单位产量计)。 1、标准工时的计算方法: 2.1 标准工时的定义: 2.1.1 所有产品的标准工时,都是由产品原料加工,组装测试、检查及包装等 各道工序所消耗的时间总计,而所谓公司标准则是参照国际标准局有关对 人体研究而得出的人类平均劳动强度值,以结合本公司的实际状况(即以 公司的一个中等熟练程度的操作工人的操作时间为基础)而定出的标准。 2.1.2 公司的标准工时,最主要由下列几大工序的标准工时组成,即:零件加 工、SMT、手插机、过波峰炉、执锡、PCB检测、组立预加工、装配、检 查测试、包装这十大工序的标准时间所组成。而这几大工序的标准工时, 又建立在单件标准时间的基础上。 2、基本公式及相关公式: 3.1标准工时=实际时间×(1+宽裕率)(一般宽裕率为实际时间的18%~24%) 宽裕时间 宽裕率= ×100% 实际时间 3.2 工位平均时间:记为“T平” 计划内有效工作时间 T平= 生产计划数 3.3 生产工位数,记为“N” 标准工时 N= 工位平均时间 3.4 生产性: 当天产量×标准工时×100% 生产性= 当天工作时间×出勤人数 3.5 编程效率记作“ρ”

实际生产时间(单位产品)×100% ρ= 标准工时 各操作者过程时间之总和 3.6 平衡率= ×100%(平衡误差±1.5秒) 最大过程时间×操作人数 ε完成台数 3.7 生产达成率= ×100% ε生产预定台数 3.8 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1-生产线平衡率 3.9不平衡率损失最高的工位时间×合计人数-各工序时间的合计 3.10节拍时间TC=实际作业时间/生产量 直通良品台数 3.11直通良品率= ×100% 完成台数 当日出勤人员 3.12 出勤率(就劳率)= ×100% LINE在籍人员 标准工时×计划日产量 3.13 PAC-1(计划人数)= ×(1+宽裕率)(宽裕率设定为15%) 日稼动时×有效率×就劳率 计划日产量 3.14 人均日产量= PAC-1

标准工时测定及产能的计算

东莞万码电子有限公司 标准工时及产能 1、目的: 确保公司产品作业时间的标准性与准确性及为生产管理提供管理依据 2、范围: 适用于万码电子有限公司所有产品 3、作业流程: 3.1 依据生产排程定出所需研究的机型; 3.2 准备工时测量的工具:现阶段普启遍使用秒表测时法,:工具::秒表、记录表; 3.3 依据员工的熟练程度定出所需研究的对象; 3.4对作业工序进行工时测定,并进行研究; 注:应在常温/和谐环境下,员工无疲劳状态下进行; 4、作业细节: 4.1 对所研究的作业工序进行测定,应不少于5次,现暂定为测定10次 4.2 对所测定的数值将最高及最低值除掉,并将剩余的8组数据求得平均值,再加上一定的宽放(暂插件、补焊 为8%,组装为11%)即为此工作站的标准作业时间 4.3 将每一工作站的标准时间相加即为此机型的生产标准时间 测计工时*(1+宽放%) 公式:标准时间= 3600(秒) 5、作业注意: 5.1测量时应站在被观测者的斜左后方或斜右方观察作业者;(避免对观测者的干扰) 5.2测量时如出现非正常之作业,(如员工的故意动作时间缓慢,或突发事件干扰)而产生的数据,应剔除,不 能计于正常时间); 5.3 测量时品管检测员因检测到不良品而使作业时间缩短,此作业时间也属于正常作业时间,应剔除,不能计 于正常时间); 5.4 测量的作业时间应为:从作业者准备工作开始,至作业完毕,产品放于拉上,为一个作业周期; 5.5 所观测时间的动作过程应描述清晰;(如:作业工序由几人作业,此工作站做什么一概述) 5.6 观测作业的最佳时间:在机型生产一天后,且在上班半小时后至下班半小时前之间; 5.7 现阶级公司作业方式基本为随拉作业,故所测量时间不含、取物时间; 5.8 测量时间时,作业员工有时作业时做时停,给测量时间带来不准确性,其停止作业的时间不能计于正常作 业时间中; 6、标准工时:是用来衡量一工作站的作业工序以熟练工人在正常操作速度下所需之时间,为生产管理提供管理依据; 计算“测计工时”以后所得最合适时间再加上宽放比例(:疲劳宽放、生理宽放、延迟宽放)之时间 (或用MTM、WF所计算出时间),称为标准时间;

工业工程__标准工时

工业工程应用手册之 标准工时 一、标准工时的设定与应用 二、时间研究 三、标准工时 四、标准工时之应用 五、马表测试

一,时间研究 ●泰勒1856-1915☉以马表测量为主。进行工作研究及寻求改进方式 ☉主:花费工作时间最少者即是最佳之工作方法 ●吉尔柏思:☉研究操作者之动作,再去删除,合并,重组,简化等步 骤。使方法最好。 ☉主:能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去完成工作,时间自然会减少。

二,标准工时 1,定义;在一定标准条件下,以一定的作业方法,由合格且受有良好训练的作业员,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的时间。 2,标准工时围 2.1工作条件:环境,设备,夹治具材料┈ 2.2作业方法:加工方式,操作次序,操作动作,操作布置,姿势┈ 2.3作业员:合格,受完全训练 2.4速度:正常速度 3,标准工时的维护 3.1标准工时方法的训练及查核 3.2工作方法,作业条件,设备,材料等改变时之报告制度设计。 3.3标准工时之诉怨回馈调查及改订。 3.4定期复查制度 4.标准工时的结构 正常工时=观测工时╳评比因素 标准工时=正常工时╳(1+放宽率)

=正常工时+宽放工时 6.标准工时估算 三.标准工时之应用 1.能效管理: ☉效率是对标准时间达成程度的指数,标准时间决定之后。管理人员必须督导作业员在标准时间完成作业。 2.日程管理:制造部门依据标准时间计算出应生产的产品数量,安排人员设备的配置,日程计划,生产管理等工作,以达成要求的数量。 3.人员成本计算:☉标准时间计算的基本数据。 4.工作绩效评估及奖金计算。 ☉实施奖工制度必须籍由标准时间来衡量工作绩效,才能公平合理计算奖金。5.设备能力:机器设备具有多少能力,必须依据标准工时来计算分析,以作为设备购买之依据,及来取适当之应变措施。 6.人员及负荷计算 ☉生产计划拟定后,可依据标准时间计算所需之人工小时及所需人员,而目前机器设备具有多少能力。其负荷的情况都需依据标准工时来计算。 7.人机配合的计算 ☉依据标准时间,方可适当安排人员及机器的配置以减少人力的浪费。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生产效率计算方法 一、公式: 生产效率=标准总工时÷实际总投入工时*100% 标准总工时=标准工时*实际产出数 实际总投入工时=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二、定义: 生产效率:操作者按规定的作业方法工作时,他的能力或努力程度叫效率。 标准工时:根据PIE提供产能表所计算出来的工时。 总投入工时:是指当日考勤表上的总工时。 损失工时:因生产异常或其它原因使生产受影响的工时。 补助工时:每个订单在排拉时所需的工时。 三、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1、损失工时的计算 ①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影响生产效率时所损失的工时,由生产线申请,PIE确认。 ②生产过程中因异常而停线所损失的工时,由生产线申请,PMC确认。 ③其它原因所造成的生产过程中所损失的工时,由生产线申请,责任部门确认。 2、补助工时的计算 ①新订单生产成品,排线时补助1小时,由生产线申请,PMC确 认。

②新订单生产半成品或包装排线时分别补助半小时,由生产线申 请,PMC确认。 ③同一订单非因本生产线原因而停线,然后又重新排线生产,按① ②进行计算补助工时,由生产线申请,PMC确认。 3、生产效率按订单进行计算,也就是说每一个订单只计算一次生产效 率;生产半成品时只需如实统 计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4、生产线生产好半成品后将半成品转至其它生产线包装时,生产效率 由生产半成品的生产线进行计 算,负责包装的生产线提供包装时所用的总投入工时、损失工时、补助工时。 5、生产好的成品因本生产线作业不良而造成重工的,重工时所用到的 工时将计算到生产该成品的实际投入总工时内进行计算生产效率,由生产该成品的线别承担工时。 6、计算损失工时和补助工时时由生产线填写<组装课损失/补助工时申 请书>,按计算时注意事项的第1、2项规定进行计算与确认。

标准工时产能表模板

标准工时表 依据公司近期内实际生产和目标, 制定如下标准: 补充说明: 一﹑优化生产线 1.降低生产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及物料搬运成本等﹐而且由于产量之提高﹐使分摊之各项间接费用也随之降低﹒ 2.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各站工作之固定化﹐不必要之寻找﹑思考等心力工作大幅减少﹐使工作效率提高﹒ 3.简化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训练﹑工作督导﹑产量计算﹑品质追踪等等管理工作都能简化. 4.减少物料搬运:由于生产线之制造流程和搬运路径相同﹐而且常使用定路径之搬运设备( 例如输送带﹑定轨式吊车﹑台车﹑吊蓝) 搬运﹐因此物料搬运量减少﹒ 5.能满足大量生产之需要:在各种复杂性产品之生产技术中以生产线技术之大量生产投资及单位生产成本最低﹒

除衣衫五项以外,采用生产线还能够节省厂房面积﹐减少半成品中间库存﹐而且还能够使员工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之优点﹒ 二、生产线有关名词之解说﹕ 生产线有关名词极多﹐以下仅选择较常见的名词说明﹕ 1、工作站(WORKSTATION)﹕又称作业站﹐是在生产线上执行一项工作或 一组工作之工作单位,生产线系由若干工作站所组成﹐在工作站上执行工作之人员称为工作员﹐作业员或操作员,每作业站之作业人员一般为一人和一组作业员﹐视实际需要调派﹐生产线上所含工作站之数目以K代表﹒ 2、单元( WORKELEMENTORWORKUNIT) ﹕生产线上每一工作站一般都 包括若干工作项目,每一工作项目称为一个工作单元﹒一般而言公共单元之划分以能够独立成一工作为原则.常见之代号U或E﹐第I个工作单元称为Ui或Ei,大的工作单元有部分可划分为较小工作单元﹐部分则较困难﹒ 3、作单元时间(performancetime):每一工作单元执行一件工作所需之时间称 为工作单元时间﹐常见代号为ti.工作单元时间一般受制造程序之影响﹐当程序之安排足以影响该工作单元之执行时﹐工作时间将增加﹒ 4、作业站时间(stationtime):指每一工作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之时间而言,亦 即一工作站处理所含工作单元所需时间之总和﹐使用之代号为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