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于“功”的理解.

对于“功”的理解.

对于“功”的理解.
对于“功”的理解.

对于“功”的理解

在研究了运动和力后引入功,使学生建立机械功的初步概念,重点帮助学生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具备了做功的两个条件才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为力对物体做功与否提供了判据,功的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但都不是功的定义,教材未给出也不可能给出功的定义。不要把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或功的计算公式说成是功的定义。功的普遍意义是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这在高中才能给出。

功和能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又是密切联系的两个物理量,它虽然是在力学中引入的,但却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可以说一切自然现象都与功和能相联系,通过功和能特别是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定律的教学,揭示了物理学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功这个物理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示了有多少数量的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我们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但是功的概念的形成应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初中到高中,从力学到电学,在不同的阶段要求学生分不同层次来掌握,各段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具体要求。

初中第一次学习功,只要求形成正确的概念,明确做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缺少一个条件都谈不上功。学生理解了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在此基础上引出能的概念来即可。

过去的物理课本把“功”同日常用语中的“工作”或“做工”相比较,指出物理学的“功”的含义窄,举出F≠0而S =0的实例(如人举着重物静止不动)说功等于零。这样联系、比较之后,不少学生产生“物理不讲理”的想法,举出诸如此类的例子:陷入泥里的汽车,我累得满身大汗,虽然没推动,但是用了劲儿,说我没做功,太没道理。

把“功”同“工作”或“做工”相比较,国外课本都这样做,他们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英、俄、德、日等国的语言文字中物理名词的“功”同日常用语中的“工作”或“做工”是同一个词,发音写法完全一样(如英文都是work)。我国不是那种情况,“功”与“工”只是音同,而字不同,字义不同,没必要像国外课本那样做。

为了加深对“功”的理解,除了通过分析几个做功的实例,用归纳法提出什么叫“做功”之外,还要从反面讲述没有做功的实例,如:力没有使物体移动,这个力就没有做功;由于惯性,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发生移动,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如果作用力和物体发生位置移动的方向垂直,既在作用力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置移动,那么这个力对物体也没有做功。

在上述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指出,如果作用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那么,就说作用力(或产生这个力的物体)对运动物体做了功。如果作用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那么,就说运动物体克服这个阻力做了功。例如,在物体作竖直下落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了功;在物体作竖直上升运动中,物体克服重力做了功。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内容学生是会正确理解的(当然在初中不应引入“正功”、“负功”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在“功的原理”一节里讲清“机械克服阻力做功”的问题,也有助于他们正确理解机械能的概念,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是有好处的。

还应注意,功的大小是用两个物理量的乘积来计算,在讲功的单位时,应从功的概念上去理解“焦耳”这个单位,并不单纯是牛顿与米的乘积。在物理意义上,它必须是力和受力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对比杠杆平衡条件中力和力臂的乘积,虽然同样是力和距离的乘积,但力和力臂的方向互相垂直,不具备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那里绝对不能使用“焦耳”这一单位。

计算公式W=F·S,式中的S表示受力物体沿该力方向移动的距离,这个距离跟物体实际移动的距离可能不一样的。

播音主持基本功训练 贯口 训练方法大全

口部操 1、唇的练习 (1)喷:也称作双唇后打响,双唇紧闭,将唇的力量集中于后中纵线三分之一的部位,唇齿相依,不裹唇,阻住气流,然后突然连续喷气出声,发出P、P、P的音。 (2)咧:将双唇闭紧尽力向前噘起,然后将嘴角用力向两边伸展。(咧嘴),反复进行。 (3)撇:双唇后闭紧向前噘起,然后向左歪、向右歪、向上抬、向下压。 (4)绕:双唇闭紧向前噘听起,然后向左或向右作60度的转圈运动。 2、舌的练习 (1)刮舌:舌尖抵下齿背,舌体贴住齿背,随着张嘴,用上门齿齿沿刮舌叶、舌面,使舌面能逐渐上挺隆起,然后,将舌面后移向上贴住硬腭前部,感觉舌面向头顶上部“百会”穴的位置立起来。这一练习对于打开后声腔和纠正.“尖音”、增加舌面隆起的力量很有效。口腔开度不好的人、舌面音J、Q、X发音有问题的人可以多练习。 (2)顶舌:闭唇.用舌尖顶住左内颊、用力顶,似逗小孩儿嘴里有糖状,然后,用舌尖顶住右内岬颊做同样练习。如上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伸舌:将舌伸出唇外,舌体集中、舌尖向前、向左右、向上下尽力伸展。这一练习主要练习使舌体集中、舌尖能集中用力。” (4)绕舌:闭唇,把舌尖伸到齿前唇后,向顺时针方向环绕360度,然后向逆时针方向环绕360度,交替进行。 (5)立舌:将舌尖向后贴住左侧槽牙齿背,;然后将舌沿齿背推至门齿中缝。使舌尖向右侧力翻。然后做相反方向的练习。这一练习对于改进边音L的发音有益。 (6)舌打响 (7)捣舌 口腔的静、动态控制 一、静态控制:打开口腔、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欲达声挂前腭: 1、调整呼吸,声波成束 2、声波畅通,音饱色纯 3、声射腭前,声音鲜明 二、动态控制:字头(吐字)、字腹(立字)、字尾(归音) 字头:咬住,弹出,部位准确,气息饱满,结实有力,停暂敏捷,干净利落 字腹:拉开,立起,气息均匀,音长适当,圆润丰满,窄韵宽发,宽韵窄发,前音后发,后音前发,圆音扁发,扁音圆发 字尾:尾音较短,完整自如,避免生硬,归音到位,送气到家,干净利落,趋向鲜明

功角的概念

功角的概念 ◆y为内功率因数角,d=y-j定义为功角。它表示发电机的励磁电势和端电压之间相角差。功角d 对于研究同步电机的功率变化和运行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功角是表征同步发电机运行状态和判别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参量[1-4],多年来,功角的测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已有的测量方法从原理上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纯电气测量方法,即采集同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电流或/和其他电气量,进而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来获得功角。该类方法最简化的情况就是基于稳态公式或相量图的解析计算法,它在系统稳态运行且发电机的参数比较精确时,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出功角,而在系统暂态过程中,由于参数时变性、机组铁心饱和等的影响,方法所依赖的解析公式不能成立,导致较大的计算误差。另一类方法需要借助非电量传感器(包含光电或磁电变换)来实现测量。常见的作法是[1-4],在转子轴上设置机械测点或测速齿轮,在转子周围安装光电、电刷或电磁装置,后者接收由前者产生的脉冲信号或其它与转子位置或速度相关的量,进而通过一定的变换来实现功角的测量(以下简称脉冲法)。脉冲法往往需要对发电机本体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工艺复杂,而且由于采用非电量传感器,需借助于比较复杂的信号处理和误差补偿技术,以去除诸如机械加工误差、信号传输延时、轴体扭振等导致的结构性误差;而且针对个案提出的方法很难适用于别的发电机,导致实现代价较大。除了上述两大类常见方法外,还有学者研究了一些很别致的测量方法,如文[5]提出的应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映射功能,通过仿真数据训练并进而用来测量发电机功角的方法,文[7]提出的通过分析机组端电压的零序谐波分量来测量功角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可靠性有待于在实际电力系统进行验证。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专题训练 (一)夜深了,花睡了 三毛 我爱一切的花朵。在任何一个千红万紫的花摊上,各色花朵的壮阔交杂,成了都市中最美的点缀。 其实我并不爱花圃,爱的是旷野上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的野花和那微风吹过大地时的感动。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迫不得已在花市中捧些花回家。对于离开泥土的鲜花,我总有一种疼惜又抱歉的心理,可还是要买的。这种对花的抱歉和喜悦,总也不能过分去分析。 在所有的花朵中,如果要说“最爱”,我选择一切白色的花,尤其是长梗的百合。 许多年前,我尚在大西洋的小岛上过日子,那时,经济拮据,丈夫失业快一年了。我在家中种菜,屋子里插的是一人高的枯枝和芒草,那种东西,艺术品位高,并不差的。我不买花。 有一日,丈夫和我打开邮箱,又是一封求职被拒的回信。那一阵,其实并没有山穷水尽,粗茶淡饭的日子过得没有悲伤,可是一切维持生命之外的物质享受,已不敢奢求。那是一种恐惧,眼看存款一日日减少,心里怕得失去了安全感。这种情况只有经历过失业的人才能明白。 我们眼看求职再一次受挫,没有说什么,去了大菜场,买了些最便宜的冷冻排骨和矿泉水,就出来了。不知怎么一疏忽,丈夫不见了,我站在大街上等,心事重重的。一会儿,丈夫回来了,手里捧着一小束百合,兴冲冲地递给我,说:“百合上市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失了理智,向丈夫大叫起来:“什么时候了?什么经济能力?你有没有分寸,还去买花?!”说着我把那束花“啪”一下丢到地上,转身就跑。在举步的那一刹间,其实我已经后悔了。我回头,看见丈夫呆了一两秒钟,然后弯下身,把那些撒在地上的花,慢慢拾了起来。 我向他奔过去,喊着:“荷西,对不起。”我扑上去抱他,他用手围着我的背,紧了一紧,我们对视,发觉丈夫的眼眶红了。

《功》的导学案

高一《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并会运用功的定义式求解功。 2、理解正负功的含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 【自主学习】 一:功: 1.定义: 2.定义式: 3.做功的两个因素:(1) (2) 4.功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5.功的计算: (1)假如用恒力F推以水平面内的物块,发生了位移X。则这个力做的功W=_________。(2)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夹角为α,则该力做功吗?试着从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性推导功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二.正功与负功 正功与负功的物理意义: 三.总功 1.如何求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一对平衡力所做的总功一定为零吗?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3.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总功一定为零吗?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 【课堂练习】 [例1]水流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3×108J 的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前,具有3×108J的能量 B.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时,具有 3×108J的能量 C.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后,具有 3×108J的能量 D.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的过程中,能量减少3×108J [例2]一个质量为m=150 kg的雪橇,受到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500 N,

复习目标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专题五功和能 复习目标:1.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掌握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熟练应用动能定理求解有关问题。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复习难点:1.动能和动能定理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一、考纲解读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大纲》对本部分考点均为U类要求,即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功能关系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 ,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全、分量重,而且还经常有高考压轴题。考查最多的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易与本部分知识发生联系的知识有: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一般过程复杂、难度大、能力要求高。本考点的知识还常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趋势 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是动力学内容的继续和深化,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要准确理解功和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功、负功的判断方法;要深刻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运用功能关系解决有关能量变化的综合题。 、内容标准

(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例 1 分析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 例 2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例 3 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 4 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4)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5)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6)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例5、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 例6、通过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四、习题类型选讲 热点五对能.守恒问题的综合分析 五、考点基础练习

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初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

第十五章第一节功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师: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 (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2、有距离S,但力F=0 (如惯性运动) 生: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W = F 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牛·米”专业名称为:“焦耳”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能的概念功和能的关系

机械能考点例析 能的概念、功和能的关系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最基本的客观规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学中。本章的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频率高,题型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能量观点解题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之一。考题的内容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等方面知识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知识能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每年高考的压轴题,高难度的综合题经常涉及本章知识。例如:2001年的全国卷第22题、2001年上海卷第23题、2002年全国理综第30题、2003年全国理综第34题、2004年上海卷第21题、2004年物理广西卷第17题、2004年理综福建卷第25题等。同学平时要加强综合题的练习,学会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子过程,分析每一个过程的始末运动状态量及物理过程中力、加速度、速度、能量和动量的变化,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要建立相关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能量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夯实基础知识 1.深刻理解功的概念 功是力的空间积累效应。它和位移相对应(也和时间相对应)。计算功的方法有两种: ⑴按照定义求功。即:W=Fscos θ。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 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 ≤<2时F 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⑵用动能定理W=ΔE k 或功能关系求功。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会判断正功、负功或不做功。判断方法有:○ 1用力和位移的夹角α判断;○2用力和速度的夹角θ判断定;○ 3用动能变化判断. (4)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 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 有关:W=mgh ,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 >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当某物体在一固定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做功与始末状态弹簧的形变量有关系。 (5)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 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2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 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2.深刻理解功率的概念 (1)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式:t W 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基本功训练方案

刘辛庄小学2014-2015学年度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局相关文件的精神,围绕学校总体工作思路,立足教师教学岗位,增强全员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意识,扎扎实实地开展训练活动,从而强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进一步实施有效教学,科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训练目标 1.通过一般教学基本功训练,使100%的教师熟练掌握包括三笔字、普通话、计算机使用等在内的教学基本功。 2.通过学科教学基本功训练,使90%的教师精通学科知识,熟悉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把握教材特点,弄清知识点,灵活组织教材,适当选择教法,提高教学水平。 三、训练原则 1.集体培训与自我研修相结合的原则。学校组织集中讲座学习要领,通过学年组互助与个人自修进行练习。 2.专项训练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三笔字、阅读、教具制作与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将各项基本功综合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3.训练效果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阶段性培训、训练,学校定期组织考核、总结,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级挂钩。 四、训练内容及形式 采取“培训——练习——运用——竞赛——考核”五环节模式开展活动,通过训练,使教师掌握学科教学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完成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提高教学水准。 1.校长听课、评课活动 校长集体走进课堂听课、评课,每周确定周听课重点,并做好记录,课后及时反馈情况。反馈分为个别交流、集体研讨、评课单资料反馈等方式。并定期开展课堂教学综合点评活动,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法。 形式:现场听课、评课,与教师交流 2.骨干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 强化骨干教师的教学中心意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促进全校有效课堂教学再上新台阶。 形式:现场作课,围绕课例做专题报告,全校教师观课、议课 3.青年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 学校每周围绕一项基本功开展专题培训。培训采取讲座、课例示范、资料学习相结的方式进行。 一般教学基本功:粉笔字、钢笔字、阅读、教具的使用与制作、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形式:自我训练、同伴互助、专项竞赛 学科教学基本功:书写技能、语言技能、观察技能、媒体运用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组织技能、强化技能、学习指导技能。 形式:微格教学,视频回放反思 五、阶段安排

复习目标1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专题五 功和能 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 关问题。 复习目标: 1.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掌握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熟练应用动能定理 求解有关问题。 2.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 复习难点: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动能和动能定理 2.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纲解读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功能关系、机械能 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大纲》对本部分考点均为n 类要求,即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 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 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功能关系一直都是高考的“重中之重” ,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涉及这部分内容的考题不但题型 全、分量重,而且还经常有高考压轴题。考查最多的是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易与本部分知 识发生联系的知识有: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一般过程复 杂、难度大、能力要求高。本考点的知识还常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 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 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趋势 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是动力学内容的继续和深化,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要 准确理解功和功率的意义,掌握正功、负功的判断方法;要深刻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运用 功能关系解决有关能量变化的综合题。 三、内容标准 1) 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例1 分析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 例2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 产中的现象。 例3 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4 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 3) 4)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

第五章A功(复旦附中姜晓梅)

第五章机械能 A.功(Work) 复旦附中姜晓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要求。 (2)能用功的定义式计算恒力做功的大小,知道功的正负。 (3)知道功的图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功”的学习感受生活用语与科学概念的区别,认识建立物理概念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概念的严密性,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联系古代及现代的做功现象体验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 难点:功的正负和“克服阻力做功”的理解。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一)复习提问: 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能量篇(看教材目录),其中,“功”和“能”是物理中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对于“能”大家应该很熟悉,知道有各种形式的能量,如动能,电能,热能,光能,化学能等等,也了解各种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利用风能做功驱动帆船航行;利用水能做功推动水磨转动, 是最早开发利用风能和水能的国家之一。 师:我们来重温两个场景(视频): 公元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的场景; 公元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卫星完美撞月谢幕的场景; 解说:在燃料燃烧的推力作用下,火箭拔地而起升于碧空之中。卫星利用剩余能量撞击月球,掀起大量的月球尘埃。这两个过程中都涉及了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本章我们先学习机械能,本节课我们来讨论“机械功”,简称“功”。 【书】A.功(Work) 师: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功”的初步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初中掌握的知识,物理中的功指的是什么呢? 生: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计算公式:W=Fs (二)新课 1.功的概念 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师:在高中阶段我们学习功的内容要比初中时的更加深入,我们已经学习过位移这个物理量,因此,对功的定义是:如果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而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用“发生的位移”取代“通过的距离”,使功的概念更严密,更具普遍意义,我们将在后面的讨论中体会到。 做功的两要素 我们看到,通过做功可以把风能转化成船前进的动能,把水能转化成水磨的动能,因此,在

高三语文基本功训练 1

高三语文基本功训练(一) 巩固与积累 一、名言警句填空: 1.,恶乎成名? 2.,于我如浮云。 3.鱼,我所欲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5.其为气也,,,则塞于天地之间。6.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7.,不能十步;,功在不舍。 8.,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9.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者,;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10.君子之交淡若水,。 二、语文常识练习: 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上古神话名篇女娲补 天;;;。 2。“五经” 指。 “四书”指。 先秦历史散文有。 3.关于诸子百家填空: ①老子,名李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

②孔子名,字。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我们学过的篇目有、。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中的成语 有。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其中有、《五蠹》、《智子疑邻》等。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家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我们读过《察今》。 4.先秦诗歌 A.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西汉学者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楚辞》。屈原, 名,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 有、《九歌》、《九章》等。 理解与运用 课内文言语段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功的概念

《功的概念》教学反思 物理071班方可07180104 这是去实习之前的最后一次试讲,比以前微格的时候听课的人还要多,还有很多是其他专业的人,我本来就是一个内向胆小的人,这样的情况让我心情更加紧张了。等待试讲的过程是难熬的,不知道是紧张的原因还是觉得自己准备不够充分的原因,也许两者兼有,虽然觉得自己的课件和上课内容还是欠缺一些东西的,但是就是找不出,忐忑不安,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讲台,希望大家能看出到底哪里不对劲,可是老师只指出了我内容上面的不足,我知道老师是在给我留面子,但其实我很希望老师不留情面的把我不好的全部说出来…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对待自己的不足。 对于老师提出的内容上面的不足,我已经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确定了位移是不能分解的,准确的说应该是位移的效果拿来分解,这是一个专业性的错误,多亏了老师的指出,我以后对于这些模拟两可的问题还要多加仔细的研究,不能再犯。 关于其他方面,我询问了一些同学,大家说我看去是不紧张的,但是我感觉自己是上去了大脑就变空白了,完全不知道下面应该是讲什么内容,都是凭借PPT让我想起来,这点我需要改正,我觉得这个是因为自己的准备还不够充分,还没有达到滚瓜烂熟的地步所造成的,在接下去一中的实习中,我会抓紧每分钟,把教案吃透背熟,做到能够灵活的插入例子以及能与学生很好的互动交流,并衔接好课堂内容。在备课时,教师应该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认真掌握学生情况。只有吃透学生情况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只有教师讲的学生都渴望学会,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只有教师引导得当,才能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激情。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要靠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和鼓励,同时也靠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你追我赶。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愉快学习、互相合作的浓厚氛围。 以上都是我对自己试讲的一些评价,其实这些只是基本,我觉得在试讲中很多同学的课堂是非常成功的,比如教技的和几个地理学科的同学,非常能和学生互动起来,并且他们的知识量也非常丰富,很有文采,我觉得这是我一时半会做不到的,还需要不断的看书,浏览新闻才行,作为班主任,这是必须的。现在的我在学生面前,就算乱侃也侃不到10分钟,真的不知道应该和他们聊些什么,所以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不仅是班主任的必备素质而且也能让我在物理课堂中多多的利用好的材料,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物理同学的试讲中,也给了我借鉴。先来说对定律等概念性的知识讲解,你必须要充满一定的热情去上这节课,并且要做好很多课外工作,比如找好充分的材料、图片、例子等等,不然这节课肯定会非常的沉闷。或者可以多和同学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出规律所在,在通过我对他们的理解进行评价、拼接、总结得出这节课的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更乐于接受这个课堂。那么对于不是概念而是探究、实验的课堂,气氛而言,是比较好调动起来的,但是有的时候学生会过于新奇,注意力在实验仪器而不是老师的课,这也是需要老师平衡好的。 再来说下PPT。上课的内容虽然重要,但是PPT如果做的不好,也会给这节课大打折扣。物理的PPT需要清爽不能花俏,字不能多,图要画的清楚,最好是图多字少,通过老师对图的讲解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思考。有些例题,里面的图也要步骤分清,一步一步给学生放映,让学生能清楚的了解解题的方法,步骤。对于一些让同学思考的问题,可以就这个问题做张PPT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好的PPT也能为课堂增色不少。

《功》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阅读指导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具: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思考、回答通过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教学过程 一、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 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

抓住阅读的基本训练

抓住阅读的基本训练 顾德希 基本训练,也就是基本功的训练。培养任何一种能力都要重视基本功训练。打球游泳,跑跳投掷,弹琴唱歌,写字下棋,莫不如此,阅读能力的培养自然不应例外。 所谓基本功,指的是形成某种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随着技能水平的提高,这种基本操作内容和要求也会不同。那么高中阶段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功该是怎样的内容和要求呢?它和初中、小学阶段有哪些不同呢?这显然是应该弄清楚的。这个问题不清楚,阅读训练的盲目性就不可避免。人们很不以为然的“题海战术”之所以屡禁不止,与此也有很大关系。不“练”就不能强化能力,练什么又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除了“题海”也确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如果对高中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阅读基本功比较明确,情形就会不一样。我们就有可能据此制定比较全面的训练要求,采用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计划、有步

骤地得到强化。这样不仅“题海”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而且课文讲读的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改进。 所以,高中学生阅读基本训练的内容要求必须研究清楚。 根据不同的目的,人们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阅读。有为一般了解而进行的浏览,有为研究某个专题而进行的检索查阅,有为评价鉴赏而进行的比较,有为“六经注我”而进行的阐释,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发挥,等等。而为了培养高中学生阅读能力所应着力去抓的,我以为主要是“理解”。以理解──从疏通词句到确切弄清作品内容并了解主要写作特点──为主要目的的阅读,称之为理解性阅读或“精读”,这是高中学生所必须熟练掌握的阅读基本功。只有这个基本功过得硬,浏览也好、鉴赏也好、发明创造也好,水平才可能真正提高。所以阅读基本训练,也就是精读训练。它应构成高中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贯穿始终。 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训练,它的构成困素十分复杂。培养这种能力和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是彼此相关但又差异很大的两种工作。知识的传授,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以“不知”为起点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却要复杂得多。由于学生的背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理解 The Folk Art Show The best chance to learn about local art and culture. Open: October 20-25 Organizer: City Museum Address: 110 Century Road Telephone: 72314431 Scan the QR code (扫描二维码)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nd book tickets. The City Flower Show Open: October 8-17 Price: ¥50 for each adult; ¥25 for each child; free under the age of 10; 20% off for groups over 10. Address: 112 New Town Road, Moonlight City Telephone: 53418899 Visit www. https://www.doczj.com/doc/f714376715.html, for more information. Camp of Folk Art Would you like to learn paper cutting, Huangmei opera or to make paper flowers? Come to Camp of Folk Art at the Youth Center! Age: 13 to 18 Time: December 13-20 For more information, call the Youth Center at (010)11062107. Pop Music Week Bands from home and abroad will give performances in Sunshine Park. Local bands and DJs from the local radio station are waiting to share music with fans. It is a good chance for you to make friends with similar hobbies. Price: ¥30-¥50 Time: 9: 00 a. m. -9: 00 p. m. , December 21-27 A. an e-mail from City Museum B.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Folk Art Show C. a ticket to the museum for free D. a gift from the City Museum (2)Tommy is a 9-year-old boy. He wants to visit the City Flower Show with his parents. How much will they pay? A. ¥25. B. ¥100. C. ¥125. D. ¥150.(3)If Jane wants to learn to make paper flowers, she should go to ____. A. Century Road B. New Town Road C. the Youth Center D. Sunshine Park (4)Phillip, 20 years old, is NOT allowed to go to ____. A. the City Flower Show B. Camp of Folk Art C. the Folk Art Show D. Pop Music Week (5)____ lasts for the fewest days. A. The City Flower Show B. Camp of Folk Art C. The Folk Art Show D. Pop Music Week 【答案】(1)B (2)B

基本功训练1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一 幼儿舞蹈基本功教学一,是指对幼儿形体、姿态、腰腿的软度、力度、控制及跳转、基本舞姿等的最基础的训练。幼儿通过训练,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坐、走、站等姿态,并能使身体的协调、柔韧、力度、灵活等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幼儿的形体训练内容应根据年龄来决定,如小班幼儿的形体训练以模仿动作为主,并能按照音乐节奏效为推确地模仿各种动作;中班的幼儿应以姿态准确、优美为主;大班幼儿应以舞蹈表现为主。在形体训练中,教师应把握好训练的尺度。 形体训练一般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把杆练习,第二部分为把下练习,第三部分为中国古典舞手位与脚位的练习,第四部分为基本舞姿与舞步训练。在形体训练进行之前,要进行热身准备活动,让幼儿们先做一些走、跑、跳,以及颈和肩的放松、扩胸扭腰等活动,使幼儿为适应训练做准备。 一把杆练习 把杆练习是进行形体训练的最基本的训练,主要通过把杆的辅助,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姿态,以发展肢体的柔韧、力量、协调、平衡、控制等能力。 1把杆练习的方法 扶把训练有两种:一种是双手扶把,另一种是单手扶把。小班幼儿最好采用双手扶把的练习方法。 (1)双手扶把 面对把杆,身体离把杆约1尺左右,双腿贴紧,脚跟并拢,膝盖绷直,双手放松弛,轻轻地放在把杆上,与双肩同宽,两肩放松,双肘下垂,肩胛放松,稍稍往后打开。腹肌,背肌和臀肌收紧向上提,头部正直,面部表情松弛。 (2)单手扶把 侧身扶把杆,内侧手轻轻放在把杆上,另一臂做自然下垂或侧平举等动作。 2把杆基本动作 (1)躯干的训练 正确的躯干姿态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受过训练的人体躯干,可以表现各种优美的舞蹈。躯干的训练主要是让幼儿从小习惯于背、腹和臀部肌肉的收紧和提起,躯干的训练对幼儿在表演舞蹈时要做的动作如跳跃、旋转、控制缓慢的动作,以及灵活、平稳等都有很大帮助。训练躯干姿态时可采用抒情平稳的音乐,如;音乐《绿色的祖国》郑律成曲,谢君丽配伴奏。(2)脚尖点地训练 点地练习主要训练幼儿的脚背、踝及腿部肌肉的控制力量以及不同方向的点地方法。 动作要领如下: 1双手轻轻放在把杆上、收腹挺胸、双眼平视,两脚并拢小八字站立。 2一脚向前侧、后点地,绷脚面,两腿绷直,重心在支撑腿上。 3收脚还原时,脚掌紧贴地面收回,保持身体正直,胯部要正。 4易出现错误:点地时绷脚不充分,两腿易屈膝,重心不稳,易出胯撅臀。脚尖点地训练可采用的音乐,如:音乐《春天来了》甄荣光曲,谢君丽伴奏。 (3)蹲姿训练蹲姿主要训练幼儿腿部力量,拉长小腿肌腱及跟腱的弹性、柔韧性。 其动作要领如下: 1先面对把杆,双脚站小八字,准备一两个小节。双手从准备姿势平稳地放到把杆上。 上身保持正直,挺胸收腹、收臂。 2两腿慢慢屈膝半蹲,下蹲时有被压迫下蹲的感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