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组建

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组建

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组建
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组建

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转贴)

一、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

急性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应当以受灾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科医生为主,精神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为辅。组成心理危机干预队进行紧急培训后,可即刻投入抗震救灾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没有精神专科机构的地区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援助。

非灾区的其它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后备医疗队,及时培训,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急性期心理救援和恢复期的心理健康重建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服从统一的指挥,承担相应的职责。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配队长一名,队员根据灾情配置,例如儿童精神科医生或老年精神科医生。有灾难危机干预的成员优先入选。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的联系。医疗队至少两人,尽量避免单人行动。

二、心理危机干预队出发前的准备

1、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

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制动搬运、创伤止血等。

3、确定干预地点,准备交通地图。

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5、制定初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计划。

6、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

7、联络、了解需要干预的社区、医院以及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

8、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等。

9、外援的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后,最好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工作,对没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当地精神科人员进行紧急的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三、危机干预方案的制定

(一)危机干预的目的: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

(二)原则:

1. 与整体救援活动整合在一起进行,及时调整心理救援的重点,配合整个救灾工作的进行;

2. 以社会稳定为前提工作,不给整体救援工作增加负担,减少次级伤害;

3. 综合应用干预技术,个体化的针对目前问题提供帮助。

4. 保护被干预者的隐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

5. 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中的一部分,并不万能。

(三)方法:评估、干预、教育、宣传相结合,提供灾难心理救援服务;尽量进行灾难社会心理监测和预报,为救援组织者提供处理紧急群体心理事件的预警及解决方法;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干预支持网络。

(四)确定目标人群及数量:本次地震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目前的重点干预目标从第一级人群开始,一般性干预宣传广泛覆盖五级人群。

第一级人群:为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哀和疚反应,需要缓解继发的应激反应;现场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120救护人员、其它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该人群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在某些人为灾难中,对灾难的发生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者也属于第四级人群。

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五)工作时间表

根据目标人群,根据干预队成员人数,排出工作日程表。

(六)确定干预技术:

ABC 法:

A、心理急救,稳定情绪

B、行为调整,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

C、认知调整,晤谈技术(CISD)+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EMDR)

1、首先要取得受伤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提供疏泄机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心情感表达出来;

3、对访谈者提供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知识的宣教、解释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使他们理解目前的处境,理解他人的感情,建立自信,提高对生理和心理应激的应付能力;

4、根据不同个体对事件的反应,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积极处理急性应激反应,开展心理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矫正、放松训练、晤谈技术(CISD)等,以改善焦虑、抑郁和恐惧情绪,减少过激行为的发生,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

5、除常规应用以上技术进行心理干预外,引入规的程式化心理干预方法--眼动脱敏信息再加工技术(EMDR);

6、调动和发挥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社区等)的作用,鼓励多与家人、亲友、同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和隔离。

(七)干预技术要点

1、心理急救

(1)接触和参与

目标: 倾听与理解。应答幸存者,或者以非强迫性的、富于同情心的、助人的方式开始与幸存者接触。

(2)安全确认

目标: 增进当前的和今后的安全感,帮助放松情绪,增加自我安全感的确定。

(3)稳定情绪

目标: 使在情绪上被压垮的幸存者得到心理平静、恢复情绪反应。可以使用愤怒处理技术、哀伤干预技术。

(4)释疑解惑

目标:识别出立即需要给予关切和解释的问题,立即给予可能的解释和确认。

(5)实际协助

目标: 给幸存者提供实际的帮助,比如询问目前实际生活中还有什么困难,协助幸存者调整和接受因地震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以处理现实的需要和关切。解决问题技术。

(6)联系支持

目标: 帮助幸存者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短暂的或长期的联系。

(7)提供信息

目标: 提供关于应激反应的信息、关于正确应付应激反应、减少苦恼和促进社会恢复的信息。

(8)联系其它服务部门

目标: 帮助幸存者联系目前需要的或者即将需要的那些可得到的服务。

2、心理晤谈

通过系统的交谈来减轻压力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对于住院的轻伤员,或医护人员、救援人员,可以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集体晤谈。

心理晤谈的目标:公开讨论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认知上和感情上)消化创伤体验。急性期集体晤谈时限:灾难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是理想的帮助时间,6周后效果甚微,以重建为目的的晤谈可以在恢复期进行。

正规的急性期集体晤谈,通常由受过训练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事件发生后24-48小时之间实施。指导者必需对小组帮助/或小组治疗这种方式有广泛的了解,同时对应激反应综合征有广泛了解。,在灾难事件发生后24小时不进行集体晤谈。理论上灾难事件中涉及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参加集体晤谈。

晤谈过程:正规分6期,非常场合操作时可以把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合并进行。

第一期介绍期:指导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集体晤谈的规则,仔细解释问题。

第二期事实期:请参加者描述地震事件发生过程中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严重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一参加者都必需发言,然后参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而真相大白。

第三期感受期:询问有关感受的问题:事件发生时您有何感受?您目前有何感受?以前您有过类似感受吗?

第四期症状描述期: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症状,如失眠、食欲不振、脑子不停地闪出事件的影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退,易发脾气,易受惊吓等;询问地震事件过程中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何改变?请参加者讨论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和改变?

第五期辅导期:介绍正常的应激反应表现,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事件、应激反应模式;自我识别症状,将应激反应常态化,动员自身和团队资源互相支持,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付方式;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提醒可能出现的并存问题(如过度饮酒);根据各自情况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

第六期恢复期:拾遗收尾;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提供保证;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资源;主持人总结。

整个过程需2小时左右完成全部过程。严重事件后数周或数月进行随访。

晤谈注意事项:(1)对那些处于抑郁状态的人或以消极方式看待晤谈的人,可能会给其他参加者添加负面影响;(2)鉴于晤谈与特定的文化性建议相一致,有时文化仪式可以替代晤谈;(3)对于急性悲伤的人,如家中亲人去世者,并不适宜参加集体晤谈。因为时机不好,如果参与晤谈,受到高度创伤者可能给同一会谈中的其它人带来更具灾难性的创伤。(4) WHO不支持只在受害者

中单次实施。(5)受害者晤谈结束后,干预团队要组织队员进行团队晤谈,缓解干预人员的压力。(6)不要强迫叙述灾难细节。

3、松弛技术

可以教所有被干预者学会一种放松技术,如: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松弛技术。(分离反应表现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

四、心理危机干预过程

(一)专家组应该迅速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建议

1、如果有些医院伤员及家属过于集中,会给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带来一些隐患,建议尽量将其分散救治。

2、对于死者家属的安置要尽可能分散,持续有人陪伴,提供支持帮助;防止他们在一起出现情绪爆发,影响善后处理。

3、对死伤者及其家属的信息通报要公开、透明、真实、及时,以免引起激动情绪,给救援工作带来继发性困难。

4、在对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救援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对参与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加以重视,组织他们参加由专业人员提供的集体心理辅导。

5、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利用媒体的资源,向受灾民众宣传心理应激和精神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动员当地政府人员、援救人员、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接受工作组的培训,让他们参与心理援助活动。

6、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将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已做的工作,让公众了解,注意发布前把必须传达的信息做好整理,回答记者的问题要尽可能精确和完整,尽可能保证属实。如果没有信息或信息不可靠,要如实回答;积极主动,引导舆论导向。

7、积极和指挥部沟通,进一步协调各部门关系,保证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顺利进行。

心理危机干预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以取得重视并采纳,征求强有力的措施落实。

(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

1、联系救援指挥部、各家医院,确定地震灾难伤员住院分布情况,以及进入现场救援的医护人员情况。

2、拟定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容、宣传手册、心理危机评估工具,并紧急印刷。

3、召集人员,及时开展技术培训,统一思想,心理危机干预技术、流程、评估方法等技术路线都应该统一。

4、如需要,紧急调用当地精神卫生机构的人员和设备。

5、分组到各家医院、社区和需要的地方,按计划对不同人群进行访谈,发放心理危机干预宣传资料。

6、使用评估工具,对访谈人员逐个进行心理筛查,评估重点人群。

7、根据评估结果,对心理应激反应较重的人员当场进行初步心理干预。

8、访谈结束后,将访谈结果向当地负责人进行汇报,提出对高危人群的指导性意见。特别要交代灾区工作人员在照顾高危人群时的注意事项,包括简单的沟通技巧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的心理保健技术。

9、对每一个筛选出有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人员进行随访,强化心理干预和必要的心理治疗,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心理评估。

10、对救灾工作的组织者、社区干部、救援人员进行了集体讲座、个体辅导、集体晤谈等干预处理。现场救援人员经常出现应激反应为:地震灾难场景的闪回、情绪不稳定、焦虑,食欲差、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

11、及时总结当天工作,最好每天晚上召开碰头会,对工作方案进行调整,计划次日的工作,同时进行团队的相互支持,最好有督导。

12.全部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并汇报给有关部门,全队最好接受一次督导。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一件需要事先培训,同时需要督导的工作。所有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本着“只帮忙,不添乱”的基本原则进行。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报告

一、心理危机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而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的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目前,大学毕业生们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中小学生也在为学习、考试忙得焦点烂额,“郁闷”成为当下校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一些学生竟因心理压力过重而崩溃,甚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更多的

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关注起一个严肃的课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他能够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由于患者通常无法看到生活中发生的困境与自己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扭转错位的心理。危机干预分为预防性、治疗性和补救性三种。 二、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实例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

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定西市安定区石泉初级中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目前,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注意,教育部也就此项工作发布过多项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更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了对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建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体现我国宪法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宗旨,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从心理层面上予以疏导和帮助,消除潜在的压力和焦虑,防止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立主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共民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基本法律和法规。因此,建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也是我国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与全球学校教育发展接轨的重要措施。 1、预警系统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预防在学校管理范围内较大或重大事件的发生。该系统要能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预警可能出现事件并能给予及时的疏导,要能对学校管理范围内的有心理危机倾向的高危人群进行必要的监控和疏导。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测量和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可以比较有效地区分出容易产生严重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控制和疏导措施。班主任队伍和学校团队是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直接从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往往和学生接触密切,也比较容易得到学生的信任。只要对他们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培训,就能有效提高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反应能力。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应该是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直接使用心理健康档案,接受和筛选来自上述两支队伍的信息,通过心理辅导(咨询)室、心理辅导(咨询)信箱、校园网中的心理健康论坛等获得预警信息,为学校教育管理者及时提供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倾向。 在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是提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效能的重要措施。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伙伴关系是对青少年个体心理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同学、朋友之间往往能够相互敞开心扉,讲内心的、真实的话。他们平时在与同学、朋友交往中如发现有心理危机发生可能的同学和朋友时,应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反映,从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案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而青春期得躁动与感性使她们处理问题容易极端化。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为了提高学生得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与消除学生得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得自伤或伤害她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得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与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得可能心理困境,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得更好发展。 一、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组成人员:主管领导、心理老师、班主任、校医、保安 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组成员具体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 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得躯体病患及伤害。 5、校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6、干预结束后观察与随访、 三、学校预防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 学生得心理危机问题就是一个时代问题、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得广泛关注。而学校预防与干预得作用尤为明显。实践证明,学校教师在对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过程中,有广大

得作为空间,有不可替代得作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提供怡宁空间,营造与谐、宽松得氛围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健康发展、历练人格得第一课堂,应该给学生提供各种发展得机会、舞台与空间。不能由于教师与学生所处得特殊地位与学校管理得需要,以强制性得管教方式,给学生得行为规定了许多禁区,对学生要求也过高,这也不行,那也不准,似乎学生必须象一只温顺得小绵羊绝对服从老师得管理,不能越雷池半步,殊不知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感到自己无能、羞怯、退缩,一方面形成低级服从与依赖得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形成消极得反抗、仇视、不信任、不合作等不良行为特征。因此作为学校能否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与谐、充满活力得学习环境,对学生得心理健康具有根本性得意义。 2、倾注爱心,正确引导 作为老师,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要高度重视,同时要深入调查,了解异常学生得家庭背景、现实处境与遇到得困惑。并及时地找学生谈心,对学生思想产生得误区要给予正确得引导,对学生产生得消极念头要倾注爱心,耐心说服,给她们以精神慰籍,使她们忘却痛苦。 3、实施生命教育,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提高生存能力与生命质量,促进个体自我与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控制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促进个体与谐,关心她人,扶助弱势群体,尊重与珍爱她人生命;促进个体与自然得与谐,尊重生命得多样性,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如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1

公管院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T,男,土家族,湖南永顺人,公共管理学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大一第一学年,他勤奋学习,遵守纪律,能吃苦耐劳,参加学院各项活动积极,尤其是在学校(院)举行的演讲比赛中,其激情四射的演讲,在师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得全院师生喜爱。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二第一学期期末的一次演讲宣传彻底改变了他。参加这次演讲培训之前,家庭拮据的他也曾犹豫过,到学办找辅导员咨询过。当时,辅导员老师意见一致、态度鲜明、坚决地表明了反对意见,但他经受不住宣传者再三的劝说,交了6800元离谱的高额培训费后,参加了寒假期间由再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长沙举办的为期21天的演讲培训。 据我们了解,再东文化传播公司在天马大酒店、天穆大酒店等场所,举办以“公众演说秘诀”、“成功学”、“领导学”等为名目的培训讲座,参加学生为全日制本科生和自考生,每次规模在60——300人之间。高级班缴费有1000元、2000元、5000元、6800元。实质上,这是一种打着传授国际最新知识理念的新型传销,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对参加培训的学生与外界社会举行“心理隔离”,将高校教育贬得一文不值,运用唯利是图的传销理念,扭曲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可怕的是,这类公司里的那些“超级讲师”的背景极为复杂,均有国外求学经历,有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和操控,对大学生举行文化渗透、煽动策反等非法活动。 因此,这个学期一开学,我们加强了对T同学的帮助、教育、管理。坚持点到制度,杜绝旷课;进行经常性谈话,做细致耐心的工作;组织班委、团支部干部对其学习、生活进行监督;召开“大学生成才心理交流会”,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家长取得联系,力争家庭的支持。 我们发现,开学最初的一段时间,以前从不缺课的T因参加培训和公司的其他活动,不时出现了迟到、旷课现象,有时甚至“顶风作案”。为了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年级辅导员、学院周书记与他面对面谈话达20次之多,还经常手机谈心、短信谈话。去寝室查寝、教室查到,我们第一个关注的就是他。我们还通过学生干部做他的工作,让学生干部定期汇报T的思想动态,以便我们侧面了解他的情况,让他们以同龄人的身份与他促膝谈心,以集体主义教育和鼓励他,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方法与举例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是在团体的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团体心理危机干预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疾患,增加进适应能力,激发个体潜能以预防或解决问题的干预过程。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经济、简捷、高效的手段。 严重事件晤谈(CISD) 一、关键事件应激报告法CISD 关键事件应激报告法首先由Mitchell提出,最初是为维护应激事件救护工作者身心健康的干预措施,后被多次修改完善并推广使用,现已经开始用来干预遭受各种创伤的个人,分为正式援助和非正式援助两种类型。 非正式援助型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急性应激干预,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小时。而正式援助型的干预则分为7个阶段进行,通常在伤害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进行,一般需要2~3小时。 二、心理诉谈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的目的 CISD模式对于减轻各类事故引起的心灵创伤,保持内环境稳定,促进个体躯体疾病恢复有重要意义。 1、结构式的小组访谈(救援人员、受害者、受害者的亲人朋友) 2、保证参加者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包括提供丰富的信息 3、讨论丧失在生命中的意义 4、正常化情感反应,减少个体感觉和情感上的独特性 5、提供小组支持,强化受害者之间的社会支持,增强小组凝聚力。 6、解释正常,不正常的应激反应表现

7、鼓励、教会、强化应对方式 8、教会减轻焦虑的方法 9、促进受害者恢复事件前的功能和生活习惯 10、识别急性应激反应的高危个体,保证能够随访或得到专业服务 三、操作具体步骤 参与人数:8-12人为宜; 1.介绍期。实施者进行自我介绍,介绍cisd的规则,仔细解释保密原则; 2.事实期。请参加描述危机事件发生时或者发生后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个参加者都要发言,最后参加者会感到整个事件由此真相大白; 3.感受期。询问有关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的感觉; 4.症状描述期。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症状,询问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的体验,事件发生后生活有何改变,前参加者讨论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的什么影响和改变; 5.辅导期。介绍正常的反应,介绍正常的应激反应表现,提供准确的信息,讲解事件、应激反应模式,应激反应的常态化,动员自身和团队资源相互支持,强调适应能力,讨论积极的适应与应对方式,提供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提醒可能的并存在的问题,根据各自情况给出减轻应激的策略,自我识别症状; 6.恢复期。澄清,总结晤谈过程,回答问题,提供保障,讨论行动计划,重申共同反应,强调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可利用的资源,心理危机干预者总结,需要2-3小时。严重事件后数星期或者数月进行随访。 具体步骤包括: (1)介绍和设置:介绍小组成员和干预过程,与受害者建立相互信任;(目的、保密、基本规则等)

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记录例3

个案源自心理人社区网友“自游的”发表 说明:危机是指人的心理处于一种解体状态。其中有人质危机、性暴力危机、化学质依赖成瘾、自杀等等。 危机干预,是对他人心理应激状态的特殊参预、干涉或处理。 危机干预,是心理咨询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咨询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下对自杀危机的干预,是本人亲历的真实案例。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遵守伦和职业道德,本案例对可能辨认出当事人的信息,均作了过滤或修改。 A.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机干预 案例简介 安然先生(化名)眼睛近于失明,又再次失恋。在痛苦绝望中,他发手机短信给电台主持人:“这是我最后听你的广播,生命对我来说是不重要的了"。 在专业者看来,这是一例微弱的求助信号。我通过导播,从电台主持人那里要来发短信者的手机号。于是,有了以下危机干预过程。 时间及方式: 时间:(略) 方式:电话(先手机后转座机) 受访者概况 姓名:安然(化名) 年龄: 学历:大学 职业: 危机干预过程: 咨:你好!刚才听了电台广播,我非常关心你所发的手机短信! 安:嗯! . 咨:和你一样,我也是这个台的听众,相信很多听众和我一样,非常为你担心! 安:(没吭声) 咨:能说说,你发那条短信的想法吗? 安:(没吭声) 咨:你能听清我说话吗? 安:嗯! 咨:你遇到了很大的困扰? 遇到了难解的结? 安:(没吭声) 咨:也许你用手机接话不太方便,能告诉我,你的座机号吗? 安:……(报出座机号码) 咨:(接通他的座机后)谢谢你的信任! 安:(仍没吭声) 咨:我是一位社会工作者,也许我不能完全理解你所遇到的问题,但我会为你守密。 安:(似乎有点什么声音,感觉他被保密原则打动,但仍然没有说话) 咨:(正准备询问) 安:(突然地)不公平!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一则素材

风雨中,有些痛……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一则 周一的早晨,心情还沉浸在昨天“圈内”朋友的聚会所带来的心灵成长的快乐中(我们几个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会定期聚会,以心理督导的形式,既相互宣泄心理的压力,又达到自我的一种心灵成长)。接到一个班主任的电话:“我们班的那个学生还是哭着要回家,昨天一到学校就是这样,你能找她谈谈吗?” 没过几分钟,还是这个班主任的电话又来了,同时转发过来一个短信: “爸爸妈妈我现在很难受,你们也不肯接我的电话,我的心情你们应该知道。可以说我的心理发生问题。我现在不想转学了因为我想到了自杀,很恐怖吧?我最后求你们今天来接我,我等到下午放学你们还不来我就从这里跳下去。”----这是今天凌晨学生发给她父母的。 班主任:她为何如此执着地要回去? 在这之前,班主任就曾和我聊起过这个学生,这是一个外地经选拔考来杭州就读的初一学生。作为新生报到就读不到一个月,就想转学回家乡的学校就读。当时,班主任非常耐心地找她谈心,她告诉班主任,觉得在这里学习压力比较大。班主任老师细细地和她分析了各方面的因素,鼓励她尽快地适应这里的学习,面对挑战。事实上,她的学习在班里属于中上,就适应水平来看,亦是适应得不错的那一类。只是不知为何,她总认为自己很不适合在这所众望所归的学校就读。家长也曾悄悄地安排她去看过校外的心理医生,医生的反馈是,她挺能聊的,反应,思维各方面都不错,应该没什么问题。 只是她仍旧执着地要转学。班主任还告诉我,这之前的一周,她还请过三天病假,以身体不适的名义,她是很在乎学习的学生,在家休息期间很认真地打电话来学校问作业及上课情况。只是一回到学校,情绪就变得十分不稳定,只说想家,但就她其他方面的情况来看,她不像是那些不能独立生活的学生。 昨天是周日,学生按规定回校的日子。父母将她送到学校后,她就一连打了许多电话回家,只说要回家。后来她父母为了让她安心在校学习,就“狠下心”不再接她的电话。结果就发生了开头这一幕。 于是,我和班主任老师约定,马上安排一至两名平时与她关系较好的女生一直“陪伴”她,中午安排她来心理辅导室面谈,同时,请家长立即赶往学校,并将此事上报学校领导。 在辅导室里 中午,为了防止意外,班主任派了一位与她较为“谈得来”的同学陪她来到了辅导室。“我就是易楚。”她进了辅导室对我说。 聪明的女孩一定已经猜到我请她来辅导室的原因了。所以我亦坦诚相待,对她说,“请坐。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愿意与林老师来聊一聊。老师也请你相信,我只是希望能与你有一次沟通,希望能帮助你更快乐一点,不管你以后是否还在这个学校成长。愿意与我聊吗?” 她点点头。短发下是一张苍白的脸,显然昨天晚上没有睡好。是什么让她如此不安? 因为是同性,所以我以大姐姐的姿态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问道:“看你情绪不太好,说说你的烦恼好吗?” “老师,我在这里学习感觉压力很大。我希望能够转学,换一个环境,自我感觉会好一些。”“我在杭外一点自信也没有,上个月班委竞选,我也没有任何优势。”她低着头说到道,“每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为进一步完善祈福英语实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增强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降低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全校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根据广东省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减少学生因严重心理问题导致的突发性校园事件,做到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过激行为。 第二条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异常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三条在现有的校心理辅导室的基础上,成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组长:陈建强 组员:何鸿飞、董小杰、楼学迅、钟永明、傅建娣、朱灿华、刘理平、韦竹群、陈迪兴、郁徐龙、沈火成 第四条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小组负责做好心理危机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制定危机事件处理方案,实施危机风险化解。 第五条各班应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学生骨干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第三章早期预警 第六条做好学生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工作,应做到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的早发现、早汇报、早评估、早反馈、早干预,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第七条早发现。校心理辅导站每年对全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根据普查结果筛选出高危个体,录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并与相关班主任一起对这些学生做好干预与跟踪控制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心理危机干预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 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 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 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 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 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 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 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 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 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 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 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 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 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 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 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 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 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制度 为切实加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减少师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师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心理事件预警和危机干预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心理健康指导老师、全体班主任、学生干部等全体成员组成。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一)预防和监控学校可能诱发学生心理危机的各种生活事件; (二)收集并上报学校有心理和行为异常学生的信息; (三)对学校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及时进行预警和初步干预; (四)及时向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寻求帮助并向政教处和学校领导通报情况。 二、相关制度保障 (一)培训制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应该有计划地对班主任、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提高他们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

(二)报告制度。班主任、学生干部一旦发现同学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应立即向学校报告,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生校心理咨询室和政教处报告。 (三)备案制度。对所有存在潜在危险的学生进行备案,包括:接待咨询过程中发现的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因心理障碍需退学、休学、转学、复学等学生、受到重大违纪处分或违法等处理的学生、有过自杀经历的学生(含未遂)等;各专业应对这些同学进行重点监控。 (四)保密制度。为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凡参与危机干预工作的人员都应做好保密工作,不得随意透露学生的相关信息。心理对备案资料要保密,未经学校“领导小组”同意,他人不得随意借阅; (五)保障制度。学校“领导小组”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中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人员支持、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经费投入,保障危机干预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预警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治疗。心理危机预警是实施危机干预的首要环节,应敏锐觉察学生的异常心理与行为,分辨并发现危机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由学校心理咨询室根据预警指标评估预警信息,明确干预对象,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尽早预测,防患于未然。

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5篇 篇一: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吴某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看上去弱不禁风,脾气却特别暴躁。有一次,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竟然拿起裁纸刀追着老师跑,嘴里还凶狠地喊着:“我要杀了你!”最后在几位体育老师的合力下才把他制止。 原来在吴某小时候曾被老师冤枉过一次,当时还在全校范围内被点名批评,他满肚子的委屈想找人诉说,怎想回到家,由于父母不会教育,又被皮带狠狠地抽了一顿。那时他年龄尚小,属于弱势群体,于是就拼命压抑自己,什么都不说。但阴影已经埋下,等到了初中,他终于把所有的不满都爆发了出来。心理专家指出,吴某在小的时候认知受到压抑,于是初中借助细小的事情就爆发了出来,属于迟发性应激障碍。因此首先要让他把过去受压抑的东西发泄出来,调节他的善恶观。老师和家长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发泄的对象问题,告诉他遇到问题可以发泄,但不能伤害别人,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对象。其次,可以教他一些制怒的技巧,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比如要发怒时把眼睛抬起来,别盯着对方看,自我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别发怒。

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小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案例一: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2.经历了抑郁 W在多次自我挣扎而不能扬眉吐气后陷入了深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深的不安和忧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W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核心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

优秀心理危机干预案例选

优秀心理危机干预案例选 篇一: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案例(432字) 吴某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看上去弱不禁风,脾气却特别暴躁。有一次,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竟然拿起裁纸刀追着老师跑,嘴里还凶狠地喊着:“我要杀了你!”最后在几位体育老师的合力下才把他制止。原来在吴某小时候曾被老师冤枉过一次,当时还在全校范围内被点名批评,他满肚子的委屈想找人诉说,怎想回到家,由于父母不会教育,又被皮带狠狠地抽了一顿。那时他年龄尚小,属于弱势群体,于是就拼命压抑自己,什么都不说。但阴影已经埋下,等到了初中,他终于把所有的不满都爆发了出来。心理专家指出,吴某在小的时候认知受到压抑,于是初中借助细小的事情就爆发了出来,属于迟发性应激障碍。因此首先要让他把过去受压抑的东西发泄出来,调节他的善恶观。老师和家长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发泄的对象问题,告诉他遇到问题可以发泄,但不能伤害别人,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对象。其次,可以教他一些制怒的技巧,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比如要发怒时把眼睛抬起来,别盯着对方看,自我进行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别发怒。 篇二: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案例(402字) 小庄,男,10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其父亲是个体户,家境较富裕。因为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夫妻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庄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一、二年级时成绩属中等,但是进入三年下半学期后,学习成绩有较明显的下降,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不及格,数学只有65分。进入三年级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小庄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小庄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篇三: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案例(481字) 小文上五年级,钢琴准备考六级,兴趣不高,而且越来越差,总是被妈妈骂着练琴,文化课学习下滑快。常为学习的事被妈妈打。为了逃避,不得不把卷子藏起,开始说谎,找来妈妈更多的打骂。 我看到她时,眼睛里带着恐惧,说到作业中一半以上的错误时,有些慌,眼镜观察着大人的表情,给自己编排一大堆的理由。 我觉得问题在家长身上,和家长长谈了三次,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家长在孩子身上不惜投入精力物力,就是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自己幻想没有实现的都转嫁给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未来,随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2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相对突出的现象,为使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和带来的损失,根据教育局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机构的组成 学校为加强对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领导,特成立学生心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德育主任 成员:学校心理健康兼职辅导老师和全体班主任。 二、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是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危机干预的前提和基础。 (一)学校每年对新生进行普适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归类、分析,初步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好保密工作。班主任应与心理辅导老师积极沟通,及时掌握相关情况。 】 (二)对于有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应建立特别档案,重点管理,定期与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沟通和交换意见。 (三)各班班主任应对学生心理异常和心理危机的处理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并密切关注。 三、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一)通过专业课程、咨询辅导、班主任工作、学科渗透、学生活动等各种渠道开展常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具备心理健康常识。 (二)通过讲座、报刊资料、网站等各种形式加大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在校内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对学校教师、班主任、家长、保安人员等后勤人员的培训,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和程序。 (四)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电话,畅通心理危机干预信息渠道。平时应特别注意做好新生、毕业生、贫困生、学困生、学优生等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突然打击或遭受意外刺激的学生的相关工作。 四、实施学生心理异常情况报告制度 当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或心理危机时,要迅速及时报告才能有效地干预和处理。按照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应建立学生心理异常和危机的报告制度。当发现有学生出现任何心理危机、心理异常或突发事件时,任何人都应立即报告班主任;班主任应立即报告德育处;德育处应立即报告校级主管领导。如情况危急,任何人都应立即上报校级主管领导。如迟报、漏报、瞒报重要情况,将追究相关人员的相应责任。 五、建立学生心理问题应急处理机制 : (一)对自伤、自杀(或自杀倾向)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 1、立即送往医院救治或进行监护; 2、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注意保护当事人利益);

心理危机干预案例解析分析

肿瘤病人心理危机干预 一、背景资料: 李某,女,43周岁,是国企一名工人,身高约1.60米体,态发育正常,高中文化,再婚家庭,有一养女,无生育史。 李某是我母亲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又和我母亲在一个单位工作,工作一丝不苟,很要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朋友不多,她曾经离异,后再婚组建新的家庭,丈夫对她非常好,而且二人共同领养一女,现在女儿读初中,两年前一次李某单位体检,x片提示肺部阴影,以前她也曾感觉不适,咳嗽,但没有重视,这次体检,当拿到诊断单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得肿瘤,刚开始时候紧张不安,经常失眠焦虑,寝食难眠,同时还怕家人知道自己得了重病,不想让家人一起担忧,把得病一事告诉了要好的朋友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安慰她并陪伴她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证实了,她得的是肺癌,无奈无法隐瞒,丈夫得知妻子得了肺癌非常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劝说妻子住院手术治疗,妻子极度痛苦,拒绝任何治疗。由于我在肿瘤医院工作,我得知此事后和母亲曾经到她家做思想工作,最终李某同意治疗,马上帮她们联系了住院,手术很顺利,1个月后,出院,手术后,病情很稳定,愈后良好,阶段性做放化疗,但病人情绪低落。由于我在医院做医疗随诊工作,定期对肿瘤患者进行追踪随访,了解病人的愈后情况,转归情况,由于李某和母亲关系甚好,又是同事,所以我对于李某的病情格外关心,两年时间一直坚持随访。 二、主述: 李某说:“没想到啊!我这是怎么了,怎么摊上这么个病呀,为什么我的人生总是这么不顺啊,老天对我不公啊,说好听了,是肿瘤,谁不知道,这是不治之症啊,这是癌症啊,我的天哪,我该怎么办啊,孩子还太小,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眼圈湿润了,不知道我还有多上时间了,我简直要崩溃了…”。 心理测验结果: 1、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总粗分:54,标准分68分。超过SAS 评定分界值50分。 2、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总粗分48,标准分60分,超过SDS抑郁评定分界值50分。 心理测验结果分析: 焦虑自评量表(SAS)的使用是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一般来说,焦虑总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61-70分者为中度,70以上者为重度焦虑。由以上的测验结果表明,标准分68分已经超过抑郁评定的分界值50分,属于中度焦虑。

教案心理危机与干预

教案 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心理危机与干预 任课教师:徐晓艳 教师所在单位: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心理危机与干预 课程所属院(部):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010511 授课班级:2012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 □其他 总学时:总28学时,其中理论28 学时,实践0 学时总学分:2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构成比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使用教材:樊富珉, 何瑾. 团体心理辅导.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要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危机概述 第二节心理危机分类 第三节心理危机影响因素与发展过程 第二章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程序与模式 第一节公共危机事件的干预模型 第二节个体危机干预模型

第三节心理危机干预的四个阶段 第三章心理危机干预的评估与诊断技术第一节危机心理评估 第二节危机心理评估常用量表 第四章心理危机干预技术 第一节紧急事件应激晤谈技术 第二节支持性心理疗法 第三节意义疗法 第四节放松疗法 第五节绘画疗法 第六节护理疗法 第七节音乐疗法 第八节药物疗法 第五章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应激反应 第二节应激相关障碍 第六章丧失与哀伤 第一节丧失的危机干预 第二节哀伤的危机干预 第三节抑郁的危机干预 第七章焦虑障碍 第一节焦虑障碍的含义

第二节焦虑障碍的干预措施第八章家庭暴力与虐待 第一节家庭暴力 第二节虐待 第九章自杀 第一节自杀的含义 第二节自杀的征兆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心理危机概述 2、心理危机分类 3、心理危机影响因素与发展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当着重把握心理危机概述、心理危机分类、心理危机常见症状与体征、心理危机影响因素、发展过程及结果等。 教学重难点: 1、心理危机的分类 2、心理危机的常见症状与体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第一节心理危机概述 一、心理危机 危机是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常规的解决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危机是一种认识,当事人认为某一件事或境遇是个人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所无法解决的困难。除非及时缓解,否则危机会导致情感、认识、行为和躯体方面的功能失调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与反思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和反思 一、心理危机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而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的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目前,大学毕业生们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中小学生也在为学习、考试忙得焦点烂额,“郁闷”成为当下校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一些学生竟因心理压力过重而崩溃,甚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关注起一个严肃的课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他能够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由于患者通常无法看到生活中发生的困境与自己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扭转错位的心理。危机干预分为预防性、治疗性和补救性三种。 二、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实例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

(完整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刘垓子中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而引发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实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他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危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尽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校园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3协调有序;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者既往有自杀未遂或者家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更加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员: 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老师、校医、保安、心理社团成员。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及时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身体病患或伤害。 5、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6、心理社团成员开展辅助工作。 7、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与心理社团成员应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校医、校警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3、按照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